000000ae_门急诊静脉输液中心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及对策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不合理应用分析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不合理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4月-2011年5月门急诊处方24000张,按《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医院管理要求,统计、分析抗菌药应用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7250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312张,占审核处方的4.30%,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用药方法不对、重复给药、剂量不合理、抗菌药联合应用、抗菌药使用的频率、药理作用拮抗等方面。
结论我院抗菌药使用基本合理,但门急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现象不容忽视,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其中对处方点评是直接调查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促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ajor ways of how the patients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use antibiotics irrationally and provide theory bases for further interference aiming at using drugs rationally. METHODS: We randomly selected a total of 24000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prescriptions from April in 2010 to May in 2011 for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irrational phenomena in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Measures”,Guiding Principle of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standard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RESULTS: Of the total 7250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irrationaluse of antibiotics was noted in 312,accounting for 4.30%. The irrational use was reflected in irrational method of drug use, repeated drug use ,irrational dosage,improper drug combination,the frequency of usage and pharmacological antagonism etc. CONCLUSION: The utilization of antibacterials in our hospital was rational on the whole. The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outpatient and emergent department can not be ignore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needed toaim at the problems. For example, Prescription analysis monthly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directly investigating irrational ways of drug application,which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and guide reasonable use of drugs.【Keywords】Antibacterials Irrational drug use Prescription analysis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其不合理应用现象也越来越凸显,具体体现在:抗菌药使用频率过高、抗菌药选择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细菌培养不及时、治疗时间过长、换药频繁、给药途径等。
我院门急诊抗菌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我院门急诊抗菌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摘要】目的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每月抽取2-4d处方,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具体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结果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具体案例提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专家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填写沟通单通知处方医师,同时药师向处方医师说明不妥原因。
结论通过对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医师,及时修改,提高了我院门诊处方质量。
【关键词】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实例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135-02卫生部于2011年4月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我院领导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一直较为重视,对此次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更加积极响应,为规范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院每月抽取2-4d处方,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对门诊处方中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典型实例进行详细的用药分析并提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专家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填写沟通单通知处方医师,同时药师向处方医师说明不妥原因。
通过对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专项点评,提高了我院门诊处方质量。
现将典型处方点评及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来源本次分析的处方来源为我院2011年1-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
每月抽查当月2-4d的处方(我院门诊处方量2300-2600张/d);筛选出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点评。
2 方法2.1相关统计数据由我院HIS系统直接导出。
2.2 筛选出的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中随机抽取100张抗菌药物处方,对每张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按照我院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表》逐一录入。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加以预防。
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门诊各科处方2 000张,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2000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菌处方1 123张,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15%,抗菌药物使用三高一低问题十分突出,其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300张,占比26.71%。
结论临床抗菌素用药不合理率偏高,应引起重视。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and to develop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it. Methods 2010 randomly selected hospit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2000 subjects,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200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1123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prescriptions,outpatient antimicrobial drug use was 56.15%,antimicrobial drug use three high and one low is very prominent,including ir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300,accounting for 26.71%. Conclusion Unreasonably high rate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clinic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Key words] Antimicrobial agents;Unreasonable use;Analysis临床中许多患者都涉及感染,因此抗菌药物的发现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近些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严重的不良反应,使更多的抗菌药物无效,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1]。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和对策

1.3 治疗用药疗程过长:50例,占12.2%。
有些病人的感染已控制,既无症状,体温也不高,末梢血白细胞正常,继续用药数天,甚至用药两周以上直到出院才停药。
《指导原则》明确规定,抗菌药物的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常,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 h。
持续应用抗菌药物对医生、对病人成为一种安慰,可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疗程过长同样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菌群失调,浪费资源。
1.4 不必要的联合用药:32例,占7.8%。
本来一种药物可以控制的感染却开始就用了两种抗菌药物;个别病例预防用药竟用两种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应有明确的指征,选择不同类别的抗生素联合应用时,通常以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联合,以获协同作用。
避免繁殖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联合可能产生的拮抗作用。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的不用两种。
两联用药试验证明[6]:约25%产生协同作用,60%~70%为累加或无关作用,5%~10%呈拮抗作用。
重症感染、同时感染2种以上病菌或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时才联合应用。
除抗结核、抗深部真菌感染外,一般细菌感染不主张三联、甚至更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7]。
临床多数细菌感染仅用一种抗菌药物就可以控制,联合用药仅适用于少数情况,即使需要联合用药,一般二药联合即可,三药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联合用药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1.5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手术过程中不用抗菌药物,32例,占7.8%;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114例,占27.8%。
临床医师未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是[8]:一是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二是清洁大手术、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乳腺癌根治术、门静脉高压症的门体静脉分流术、含脾切除的门奇静脉断流术、巨脾切除术等;三是使用人工材料的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和人工血管移植术等;四是手术中污染不可避免的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中、大型手术;五是术前已发生污染的手术,如消化道创伤及其他部位的开放性创伤。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分析及对策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分析及对策孙寿旺【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27【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情况,提出改进对策。
方法抽查我院2012年度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对照相关标准进行分析。
结果抽取19483张门诊处方,使用抗菌处方9576张。
其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965张,占抗菌处方的10.08%,占抽取处方总数的4.95%。
审核、分析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无指征使用、选药不当、不合理联合使用等9个方面。
结论结合实际工作,笔者提出了营造合理用药的氛围、提高合理用药的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Objective Analyze the abnormal situations of using antibacterials clinically and come up with the improvemental ways to deal with them. Methods Check the using of antibacterial prescription in outpatient service in our hospital in 2012 and compare them with related standards to analyze. Results Take 19483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from outpatient service and 9576 pieces of antibacterial prescription. In them , there are 965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of using antibacterial prescriptions abnormally and they are 10.08%of antibacterial prescriptions and 4.95%of all the prescriptions. By checking and analyzing the unreasonable phenomena are mainly in 9 aspects including no indication using, improper selection of drugs, unreasonable combined uses and so on. Conclusion The writer comes upwith the atmosphere of using drugs reasonably and the four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use drugs reasonably.【总页数】2页(P41-41,42)【作者】孙寿旺【作者单位】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1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相关文献】1.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及对策 [J], 张晓琴2.对基层医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的分析及对策 [J], 苏萍3.三峡地区大学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及对策 [J], 刘亚明;谢俊;王南平;苏子涵;镇重4.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分析 [J], 吕美春5.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及干预对策探讨 [J], 滕显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现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以针对性进行整改。
方法:统计不合理处方,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结果:门急诊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包括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等。
结论: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与监督检查,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抗菌药处方;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抗菌药物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显著疗效。
但同时抗菌药物如果滥用就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更会导致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促进抗菌药的合理规范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选出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典型处方进行分析,供参考学习,以促进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无指征用药例1 患者,男性,38岁,临床诊断为右下腹疼痛处方:头孢克肟胶囊100mg , 2次/日点评:在多数情况下,右下腹疼痛是阑尾炎的表现,但也有其他疾病,如:某些倡导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盆腔器官疾病等都会引起腹痛,所以,右下腹疼痛只是一种症状,不能据以确诊为感染性疾病,选用头孢克肟胶囊无用药指征例2 患者,男性,25岁,临床诊断:皮肤神经痛处方:头孢唑肟 2g+0.9%NS100ML bid ivgtt点评:皮肤神经痛无病原菌感染,该患者使用抗菌药无用药指征。
2遴选药物不合理例 1 患者,男,58 岁,临床诊断:左大腿淋巴管炎处方:注射用头孢他定 1g ivgtt bid点评:引起淋巴管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应选择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类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他定通常耐药 [2] ,该处方选用抗微生物药物品种不合理。
例2 患者,女,17 岁,临床诊断:肺炎处方:注射用克林霉素 0.6g ivgtt bid点评: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等,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50%,对葡萄球菌作用差,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和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无抗菌活性 [3] ,克林霉素单独治疗呼吸道感染不合理。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实例分析

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实例分析发表时间:2018-04-26T16:04:59.3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作者:吴国才[导读] 应与临床医师、医院管理部门密切协作,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人民医院广西桂林 451900)【摘要】目的:通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医院的处方质量,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方法:精选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处方,分析、点评不合理用药原因,并对其进行归类。
结果:门急诊抗菌药物常见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遴选药物不合理、用药方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等。
结论:药师和医生应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处方质量,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388-02 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由此造成的细菌耐药问题尤为突出,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已居世界首位,因此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目前医药系统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我院积极响应卫计委开展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尽管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不足。
本文对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典型实例进行分析,以供医师或药师学习参考,共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1.1 无指征用药例1,女,12岁。
临床诊断:腮腺炎。
处方:头孢克络缓释片0.375g口服bid用药分析:腮腺炎多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非细菌感染所致,使用头孢克洛缓释片,无用药依据。
例2,男,72岁。
临床诊断:扁平疣。
处方:左氧氟沙星胶囊0.2g口服bid用药分析: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1.2 遴选药物不合理:例1,男,28岁,临床诊断:前列腺炎。
我院门诊输液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我院门诊输液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门诊输液疗法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门诊2008年1~6月门诊静脉输液处方,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抽取处方1581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1435张,有203张不合理处方,具体表现在给药方法不当,配伍不当、广谱联用不当、老年人给药剂量不当等方面。
结论:我院门诊输液疗法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输液疗法抗菌药物处方分析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1~6月份门诊静脉输液处方3462张,按单月抽取单日、双月抽取双日的方法,共抽取处方1581张。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公开出版的药学书籍及文献资料,将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分为给药方法不当、配伍不当、联用不当、老年人给药剂量不当,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1581张采用静脉输液疗法的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1435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77%,发现不合理处方203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4.15%。
静脉输液疗法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见表1。
输液疗法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我院门诊输液疗法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见表2。
讨论抗菌药物给药方法不当:①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率过高:抗菌药物给药原则是轻症感染并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对病原菌敏感且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注射给药;重症感染者应予静脉给药,待病情好转且能口服时,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本次处方抽查中,除了有些重症患者和年幼患儿口服给药不方便而必须静脉给药以外,90.77%的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率仍显得太高,表明临床医师未能完全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方法。
②抗菌药物用药方法不当:调查中发现,许多处方在应用青霉素G、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克林霉素等血浆半衰期短的药物时,采用每日1次静脉滴注的方法,而这些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给药关键是充分优化细菌暴露于药物的时间,血药浓度高于细菌MIC的时间应大于给药间隔的40%(青霉素类)~50%(头孢菌素类),通常采取增加给药次数来达到这一目的,即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至少应2次/日给药,对于高MIC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采取持续静滴的方法,1次/日给药只能使细菌处于一种亚致死的水平,不但影响疗效且易导致细菌耐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急诊静脉输液中心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及对策李相涛,王来成,王宇阳,吕冬梅(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221002 )[摘要]目的:寻求控制门诊注射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有效方法。
方法:对2007年4月~12月间我院门诊出现的注射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对策。
结论:采取措施后,我院门诊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渐趋合理。
[关键词]注射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对策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for Injection at outpatient Pharmacy:Ca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LI Xiang-tao,WANG Lai-cheng,,WANG Yu-yang,LV Dong-mei(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Xuzhou 221000)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an effective way to keep the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for injection under control at outpatient pharmacy.METHODS The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for injection at outpatient pharmacy from April 2005 to October 2007 was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CONCLUSIONS The use Of antibiotics for injection at outpatient pharmacy in our hospital tends to be rational with the enforcement of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Antibiotics for injection;Irrational use;Case analysis;Countermeasures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不合理应用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目前,因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的毒副作用、耐药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近几年,静脉注射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使问题进一步加剧。
本文着重对2007年4月一12月间我院门诊药房调配输液处方时所发现的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实例加以分析、总结,以供参考。
1 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1.1 用药间隔不当处方l:头孢他啶注射液4.0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qd,静脉滴注。
处方2: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0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qd,静脉滴注。
分析:头孢菌素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而β—内酰胺类药物半衰期较短,其浓度维持在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的时间对于病原菌的清除甚为关键。
药物浓度在MIC4倍~5倍时杀菌作用即处于饱和状态,盲目加大剂量毫无意义,而血清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低于MIC时,细菌则很快生长[1]。
β—内酰胺类药物的合理给药方案应为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至少为2次给药间期的50%,宜1d多次给药[2]。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均为第3代头孢菌素,t1/21h-2h,为了维持MIC,应每日2次~3次给药,这样才能起到杀菌作用,而上述处方1d 1次用药,属用药间隔不当;另外,每次4g给药,单次剂量加大,会使不良反应增加,而且剂量的加大并未使疗效增强,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患者经济负担加重。
从我院门诊输液处方中随机抽取3078张抗菌药物处方,2156张使用了头孢菌素,其中2097张处方均为1d 1次给药,占77.26%。
由此看来,问题很严重。
处方3:奈替米星注射液200mg,bid,肌肉注射,用于治疗慢性阑尾炎。
分析:奈替米星注射液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肾毒性与药物在组织中的积聚量成正比,每日给药量相同时,一次给予较大剂量者其肾组织和内耳组织内药物浓度较分次给药者低。
提示减少给药次数,适当加大单次给药量可减少药物在上述组织内的积聚量,由此降低耳毒性[2]。
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传统的给药方案,第2次及以后的药物通常以8h~12h间隔给药,而此时细菌正好耐药性最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再次暴露,不仅起不到杀菌作用,还会使细菌耐药性增强[1]。
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有一定的抗生素后效应,故可延长给药时间[2]。
因此,将日剂量集中一次使用,不仅可降低其耳、肾毒性,还可增加疗效,降低耐药性。
本处方中奈替米星注射液应1d1次肌肉注射。
1.2 用药途径不当处方:头孢他啶注射液2g+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前列腺注射,用于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
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的杀菌剂。
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为局部用药。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本处方中,头孢他啶为第3代头孢菌素,是一种广谱的抗菌药物,主要供静脉滴注,不可局部应用,虽然前列腺注射此药可以治疗前列腺炎,但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
1.3 用药剂量不当处方:头孢他啶注射液4.0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合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克)0.4g,qd,静脉滴注,用于治疗69岁老年患者肺炎。
分析:头孢他啶为第3代头孢菌素,成人正常用量4g~6g/d;左克注射液成人用量为0.4g/d。
因老年人肾功能呈生理性减退,药物自身排泄减少,导致在体内蓄积,药物浓度增加,很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所以,老年患者在接受主要自肾脏排泄的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减量给药[3]。
头孢他啶注射液、左克注射液均自肾脏排泄,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时,应适当减少用量。
本处方中,头孢他啶注射液为成人常用量,左克注射液为每日最高剂量,用药剂量偏高,很易引起蓄积中毒。
1.4 联合用药不当处方: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120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qd,静脉滴注;罗红霉素150mg,tid,口服。
分析: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罗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两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都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止肽链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原则中明确指出,一般采用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用,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用或同类药物联用、多药联用不仅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还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和增加医疗费用,增加院内感染率。
所以,克林霉素磷酸酯和罗红霉素联用为不合理联合用药。
1.5 选用药物不当处方:头孢他啶注射液2.0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bid,静脉滴注,用于治疗急性牙周脓肿。
分析:口腔感染为口腔正常菌群和某些致病菌如厌氧菌感染,可短期口服抗菌药物3d-7d,若感染严重,需要输液治疗时,应使用抗厌氧菌为主的药物,如甲硝唑注射液、克林霉素注射液等。
头孢他啶为广谱抗菌药物,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科等革兰阴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对厌氧菌感染治疗效果弱,不能作为首选药物。
1.6 其它抗菌药物的选用应遵循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且能口服药物治疗感染的就不用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用静脉滴注,如静脉滴注,应首选相对广谱、杀菌力强、价廉、安全性高的药物,通常以第l 、2代头孢菌素为主。
我院门诊输液中,80%以上的处方使用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第3代头孢菌素及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
据统计,仅不合理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一项,就使我国每年浪费近7亿元的卫生资源,极大地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细菌的耐药性及药品不良反应也不断增加【4】。
我院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2007年4月~12月间,我院共收集门诊注射用药品不良反应127例,其中89例是抗菌药物引起的。
而抗菌药物的费用占全院用药费用的比例也居高不下。
2 对策虽然抗菌药物的使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了毒副作用、过敏反应及病原微生物耐药等一系列问题,抗菌药物的滥用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通过对我院2007年4月~12月间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的调察,发现同样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应用。
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采取分级制度。
将抗菌药物分为一般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几个等级。
一线抗菌药物门诊所有医师均可使用;对第3代头孢菌素、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等二线用药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才能使用;对头孢吡肟、万古霉素、加替沙星、亚胺培南等作用强大的药物主任医师才有权使用。
因医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所以对医务人员加强常见感染的正确判断和处理的培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学习,使其严格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适应证、用药剂量、用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及易引起的不良反应,根据感染部位和性质选用有效的药物。
由专职的临床药师进入临床,及时与医师探讨有关问题,提高药物的合理应用。
加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临床用药信息网,对抗菌药物应用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进行监测,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加大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宣传力度,及时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合理用药的教育,制作宣传栏,让公众真正明白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的严重后果,使其懂得感冒、喉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这类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无效,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增加,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3 结语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渐趋合理,医师基本能根据患者所感染疾病的微生物种类,机体状态,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和对机体的影响等予以综合考虑,选择既安全,又有效、价廉的药物。
抗菌药物的使用比率明显下降,药费比率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
由此看来,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1) 刘学仁,郭瑞臣,黄明慧.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对临床用药的意义[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 (2);154.[2) 汪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几个问题[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1):1.[3] 张志清.国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实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的可行性与难点[J].中国药房,2004,15(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