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及枢纽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及枢纽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及枢纽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及枢纽》课程设计

枢纽区段站设计说明书

201 号:学

学生姓名:

班级:交运20班

指导教师:

月6年2018时间: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错误一.车站概述 .未定义书签。!..................................................... 错误.设备 .二未定义书

签。!................................................ 错误三.主要任务 .第二章车站基本情况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站型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第三方向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车站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客运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错误!................................................. 一、站房位置未定义书签。错误! ................................................. 二、站台位置第二节货运设备配

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机务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车辆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运转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 错误一、到发线

未定义书签。!.................................................. 错误二、调车线 .未定义书签。!.................................................. 错误三、机走线 .未定义书

签。!.................................................. 错误四、机待线 .未定义书签。错误............................................ !五、机车出入段线 .未定义书签。错误!六、牵出线 ...................................................

第四章车站设计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线间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道岔级渡线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 错误一、道岔辙岔号码

未定义书签。!................................. 错误二、确定线路连接的曲线要素 .未定义书签。!.......................................... 错误三、道岔坐标计算表 .第三节到发线有效

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到发线使用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道岔分组方案及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 错误一、道岔分组方案

未定义书签。!错误二、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

第三节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未定义书签。错误!.一、各车场占用时间计算 ......................................

未定义书签。!......................... 二、各车场方向别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表错误第五节车站最终通过能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自我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一.车站概述

根据区段站在路网中的位置示意图可知,该站为衔接三个方向的有改编作业的区段站。该站衔接的A和B两个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衔接的C方向则在A和B的垂直方向上。(如图所示)

城市

AB本站位置C

车站的作业量不大,主要包括客货运业务、与旅客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与货物列车有关的运转作业、更换货物列车机车和乘务组、列车的技术检查和车辆检修等等。车站三个衔接方向的接发列车数量不均衡,A和B方向的较多,C方向的较少。

二.设备

1、客运业务设备

旅客站房、旅客站台、雨棚及横越线路设备等。

2、货运业务设备

货场及其有关设备,如装卸线、存车线、货物站台、仓库、。雨棚、堆放场及装卸机械等。

3、运转设备

①供旅客列车使用的运转设备——旅客列车到发线、客车车底停留线(必要时);

②供货物列车使用的运转设备——货物列车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有时设小能力驼、机走线及机待线等。峰).

4、机务设备

用以对机车进行各项整备和修理作业的线路和设备。在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所在的区段站上,如采用循环交路,在到发场或其附近设有机车整备设备。当采用长交路轮乘制时,可设机车运用段或机务换乘点。

三.主要任务

1、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及整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

2、为无改编中转货物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

3、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解编作业及客、货运业务;

4、在设备条件具备时,还进行机车、车辆的检修业务。

第二章车站基本情况确定

第一节站型选择

区段站布置图的选择需考虑其在路网和枢纽中的地位和作用;衔接线路的方向数;按路网规划所承担的作业量和作业性质;工程地质条件;所在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发展规划;作业特点以及原有设备可以利用的程度等。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兼顾运营和工程两方面的要求,因地制宜的选取运营方便,技术先进,节省投资并能照顾将来发展的区段站布置图。

布置优点缺点

图型有一个方向的机车出、入段走站坪短,占地少,设备集中,投资省;定员少,管在站房同侧接轨的行距离远;理方便;作业灵活性大;对地形条件适应性较强和横列岔线向调车场取送车不方便。有利于将来发展等优点,当引入线路方向不多时,式上下行客货列车到发进路交完全可以满足运量的需要。叉。(双线)基本解决了双线铁路横列式图型客、货列车到发的交叉;并且还具有两个方向的货物列车机车出、入段走行距离均较短的优点。纵列式有一个方向的机站坪长、占地多、设备分散、车出、入段走行距离远;在站房同侧接轨的岔线向定员较多和管理不便;有一个纵列调车场取送车不方便。上下行客货列车到发进路交方向货物列车机车出、式入段与叉。(双线)站坪短,占地少,设备集中,投资省;正线交叉。定员少,管理方便;作业灵活性大;对地形条件适应性较强和有利于将来发展等优点,当引入线路方向不多时,完全可以满足运

货运转场分开,定员增加;机客货务段位置不易与客货运车场客货两场分设并专用,客货运设备相对集中,客货纵列有一个方向的机车作业干扰较少,管理较方便。很好配合;式出入段需横切正线。.

本站宜采用横列结合述区段站布置图的分析原则以及三种布置图型的优缺点综合考虑,式布置图,理由有如下以下几点:)该站所衔接的三个方向均为单线铁路,单线铁路适宜采用横列式布置;1)本站设计无地形条件限制,不受地形影响;2)本区段站每日旅客列车队数相对较少,故上下行客货列车的到发进路交叉不是很严3重;)采用此布置图,可使车站布置紧凑,站坪长度短,占地少,设备集中,投资少,管4理方便,车站定员少;)对于部分改编中转列车的甩挂

作业较为方便,适应地形能力强,有进一步发展的空5间。第三方向引入第二节由于衔接方向引入不同的调车系统而引三个引入方向,B、C本站为枢纽区段站,有A、减少折角车流的方法主要是寻求两系统起的,因此在各衔接方向之间交流的车流量一定时,(不间交换车流最小的进站线路布置方案,本站设计根据折角车流最小的原则考虑引入方向计算在本站的到达解体和自编始发列车)。由设计任务书中所给的行车量资料,进行折角车流的计算(单位:列/日):

A B CB A C

16A A8B5B143C C10

30合计188合计合计

从上述表格的计算中可以看出AC间、AB间的列流量要明显大于BC间的列流量,为减小折角车流,确定B-C为折角车流,因此C方向的引入端为本站的右端,如下图所示:

第三章车站设备配置

第一节客运设备配置

一、站房位置

旅客站房设在靠近城镇一侧,以方便旅客进出站。旅客列车到发线靠近站房并直接连通正线,其一端接通机务段,以便必要时更换机车;另一端与牵出线要有直接通路,以便利调车机车自牵出线往客车到发线摘挂车辆。

二、站台位置

站台位置按其与站房和车站到发线的相对位置可分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两种。

基本站台靠近站房一侧,中间站台在站房对侧靠近正线,采用两台夹三线的方式。

长度:按照旅客列车编成辆数最多为20辆,每辆车的长度按米取值,旅客列车站台的长度计算公式为:?20 +L安根据《站规》中对旅客站台长度的要求旅客站台长度应按550m设置,满足上述计算公式,因此本设计采用550m的长度。

宽度:根据《站规》中的要求,困难条件下,站房范围内的基本站台宽度不应小于6m,因此在本设计中基本站台宽度设计为6m。由《站规》知,设有天桥、地道并采用双面斜道时,中间站台宽度不应小于,采用单面斜道不应小于9m。在本设计中,采用面积较大的双面斜道式中间站台,其宽度宽度为。

高度:旅客站台的高度根据站台面高出相邻线路规顶面的高度分为低站台()、普通站台()、高站台()。

该站为区段站,需进行列检作业等一系列技术作业,为方便列检和不摘车检修作业,不影响超限货物列车的运行,因此基本站台及中间站台均选用低站台()。

最后,站台的设计尺寸为:

基本站台:尺寸为550m×6m×(长×宽×高)

中间站台:尺寸为550m××(长×宽×高)

第二节货运设备配置

货运设备配置主要考虑货场位置的选取,货场设置要尽量靠近主要货源货流一侧,便于货主取送;车辆取送便利,行程短,交叉少;均衡两端咽喉作业负担;留有车站发展和货场发展的余地。主要有四种方案可供选择,分别是站同左、站同右、站对左、站对右,四种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采用条件如下表所示:

综上,结合货场设置的原则、四种不同货场的布置位置特点、采用条件以及本站的作业方式,以实现调车作业方便,对本站作业交叉干扰最小为原则。在本设计中货场位置设在站对右的位置。第三节机务设备配置

区段站机务设备的设置位置与机车在区段站进行的作业密切相关。到达列车的本务机车要入段,出发列车的本务机车要出段,因此机务段应靠近到发场,以便于机车便捷的出入。另外,应保证在咽喉区有足够的平行进路,以使列车到发、机车出入段以及调车作业可以同时进行。在区段站上,机务段的设置位置有站同左、站同右、站对并、站对左、站对右这五种形式,五种形式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端咽喉过方向接入,C端有并考虑到结合五种机务段的布置形式的特点,B为了避免B于复杂,

本设计机务段采用站对右的方式。第四节车辆设备配置

根据资料设置列车检修所和站修所。

列车检修所一般设在到发场一侧,靠近运转室。该站列车检修所应该设在站房附近,以便于列检值班员与车站调度员或值班员的工作联系。?

站修所要靠近调车场,以缩短扣修车辆的取送行车程。同时站修所所承担车辆辅修、摘车轴箱检查和摘车临修工作,应设在调车场最外侧或尾部远期发展范围以外。.

运转设备配置第五节

一、到发线、客货列车到发线1区段站到发线数量双向到发线数量(条)客货列车换算对数(对)(正线及机车走行线除外)

3≤12413~18

519~24

625~366~837~48

8~1049~72

10~1273~96

12~14>96

列车对数换算系数1直达、直通、小运转列车

2有解编作业的直达、直通、区段、和摘挂列车

1始发、终到的旅客列车

立即折返的小编组旅客列车停站的旅客列车乘务组换班不列检的货物列车由上表和本站每昼夜行车量表可计算

8506该站应设条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均为米。但考虑第三方向的6-8条,双方向到发线数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3篇习题汇总

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A. 列车编组计划 B.列车运行图 C. 技术计划 D. 运输方案 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B. 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C. 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D. 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3.在列车运行图上,()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 A. 横线与竖线 B. 横线与斜线 C. 竖线与斜线 D. 斜线与斜线 4.在列车运行图上,蓝单线加蓝圈表示()。 A. 行包专列B"五定"班列. C. 冷藏列车 D. 路用列车 5.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BCBBB 6.在列车运行图上,竖直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 B. 车站进站信号机 C. 车站出站信号机 D. 时间 7.在列车运行图上,水平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 B. 车站进站信号机 C. 车站出站信号机 D. 时间 8.在列车运行图上,斜线称为()。 A. 列车运行线 B. 列车出发线 C. 列车到达线 D. 列车通过线 9.某区段的列车运行图为追踪运行图,该区段不可能是()区段。 A. 双线 B. 单线 C. 自动闭塞 D. 半自动闭塞 10.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 B. 纯通过时分

C. 起车附加时分 D. 停车附加时分 DAADA 11.机车担当与基本段相邻两个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除了需要进折返段整备外,机车 第一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站不入段,继续牵引列车向前方区段运行,到第二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的站时,才入段进行整备作业,这种运转交路称为()。 A. 肩回运转交路 B. 半循环运转交路 C. 循环运转交路 D. 环形运转交路 12.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由各项因素组成,其中占时最长的是()。 A. 到达作业 B. 出发作业 C. 出、入段走行 D. 段内整备作业 13.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站办理必要的作业所需时间,另一 部分是列车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A. 站间距离 B. 制动距离 C. 进站距离 D. 进站信号机至车站中心线的距离 14.连发间隔时间有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第一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B. 第二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C. 第一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D. 第二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15.在车站办理两列车的到、发、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间隔时间。 A. 列车 B. 到发 C. 会车 D. 车站 BDCDD 16.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7.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三 C. 五 D. 七 18.在追踪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为间隔。 A. 区段 B. 闭塞分区 C. 站间区间 D. 所间区间 19.能力比较图是将()相比较。 A. 现有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与最终通过能力 C. 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D. 设计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范文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资料 1. M-N 区段示意图 下行 技术站 中间站 2. 区段技术特征 3.区段距离及运行时分 4. 车站间隔时间及列车起停附加时分 4min τ不= 2min τ会= 4m i n τ连=(第一种类型) 2τ连= (第二种类型)

客:1=起t 1=停t 货:2=起t 1=停t 5. 区段站中间的信、联、闭设备 色灯信号、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 6. 客货列车行车量及旅客列车到发时刻 (1) 行车量 旅客列车:T63/T64特快旅客列车一对 1511/1512次直通旅客快车一对 1517/1518管内旅客列车一对 货物列车:直达列车3对 直通列车9对 区段列车4对 摘挂列车1对 (2)旅客列车到发时刻及停站时间 T63在M 站21:22出发,T64在N 站23:11出发,这两列车在区段各中间站均不停车。 1511次由M 站9:31出发,1512次由N 站15:39出发,在d 站停车5min ,其它中间站均通过。 1517次由M 站17:05出发,1518次由N 站6:16出发,在d 站停留5min 钟,其它中间站各停留2min 。 7. 中间技术站作业时分 d 站为下行货物列车技术作业需要停车站,每次停留时间10min t 技=。 8. 机车在机务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机车交路为肩回制,M 为基本段,N 为折返段。 机车在M 站停留时间标准为110分钟,在N 为70分钟。 旅客列车、摘挂列车单独交路。

9. M-N区段各中间站卸车数 10.M-N区段各中间站装车数 11. 排空方向 罐车向上行方向排空。除罐车外,其它车种卸车后利用装车。不足空车由M 站提供。

铁路站场与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

@ TONGJI UNIVERSITY ^ 《站场与枢纽》 项目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K站比例尺图 ? 成员 学院(系) 专业交通运输 完成日期2010年12月 19日& 、 '

第一章 原始资料分析及车站基本布置图选择 1. 列流图如下: 乙 甲 10+20+4+3 10+20+4+310+20+4+3 10+20+4+3 2.确定车站配置图 / 1)车站类型的确定 双线横列式 2)区段站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 机务段、货场、车辆段位于站对右,站修所位与站对并 第二章 各项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1. 各项设备数量的确定 1)到发线数量 列车换算对数:10×+20×1+4×2+3×2=39(对) $ 设置6条到发线 2)客运设备设计 上、下行各1条到发线;由于一次上下车最大旅客数为600人,应设置地道 3)机车走行线 机车线的数量及其设置位置,可参阅教科书。 每昼夜机车经过机车走行线的次数:20+4+3+20+4+3+2+2=58>36 应设置1条机车走行线 4)机待线 ; 在站对左位置,即无机务段一端,采用尽头式,有效长为45m 5)机车出入段线 机车每昼夜出入段次数:10+20+4×2+3×2+10+20+4×2+3×2+2×2+2×2×2=100>60 应设置出、入段线各1条 6)调车线 上行、下行、本站作业车停留线、其它车辆停留线各1条 设置4条调车线 7)牵出线 ( 有调列车每昼夜经牵出线调车次数:4+3+4+3+4+3+4+3=28>7 设置2条牵出线:左右两端各1条 2. 咽喉设计 1 )按照平行进路的要求设计道岔 右端:列车到、列车发、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段、调车] 左端:列车到、列车发、机车出(入)段、调车[或列车到(发)、机车出段、调车] 2)在满足平等进路要求的基础上,绘制详图,到发线、调车线符合要求 4)检查必要的平行作业是否得到保证,渡线道岔的布置有无多余,修改后计算坐标 【 5)计算咽喉长度、到发线有效长和车站全长 ①确定线间距离 旅列+直通+区段+摘挂

(完整版)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2篇习题

第二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 1.()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 月度货运计划 B. 列车编组计划 C. 列车运行图 D. 技术计划 2.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 货运组织 B. 车流组织 C. 列流组织 D. 运输方案 3.分组列车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到达站的车辆组成,按到达站选编成组,在途中技术站 要进行()作业的列车。 A. 机车换挂 B. 车组换挂 C. 列车试风 D. 货物装卸 4.循环直达列车是以固定车底在()间循环往返运行的直达列车。 A. 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 装卸站 5.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一个以上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是()。 A.区段列车 B.摘挂列车 C. 直通列车 D. 技术直达列车 BBBDC 6.在技术站编组,至少通过一个编组站不进行改作业的列车,称为()。 A. 始发直达列车 B. 技术直达列车 C. 直通列车 D. 区段列车 7.在技术站编组并到达相邻技术站,在区段站内不进行摘佳作业的列车称为()。 A. 始发直达列 B. 技术直达列车 C. 区段列车 D. 直通列车 8.在枢纽内各站间开行的列车称为()列车。 A. 区段 B.摘挂 C.区段小运转 D.枢纽小运转 9.直通列车是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A. 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10.单支或多支合并的远程车流,对较短直达列车到达站的(),是其在超行区段获得 的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集结的车小时消耗。 A. 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绝对条件 BCDBB 11.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车小时节省都大于或等于该车流 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单支车流满足了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 A. 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 绝对条件 D. 充要条件

(完整版)铁路站场(彭山)中间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中间站设计 专业:铁道运输 年级: 姓名: 学号: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指导教师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资料 第二章站型布置及确定主要设备 2.1 分析原图和设计资料要求 2.2 确定站型 2.3 确定客运设备 2.3.1 旅客站房布置 2.3.2 旅客站台布置 2.3.3 跨线设备 2.4 确定货运设备 2.4.1 仓库 2.4.2 货物站台 2.4.3 堆放场 2.5确定到发线数量及位置 2.6 货场平面计算 2.6.1货场布置图种类 2.6.2 中间站货场布置 2.6.3 彭山站货场平面计算 2.7 确定牵出线数量及位置

2.8 确定道岔辙叉号数 2.9绘制车站平面示意图 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确定设计线间距 3.2确定车站信号机以及警冲标位置 3.3 坐标计算 3.4 线路有效长 3.4.1 定义 3.4.2 线路有效长计算 3.5 确定进站道岔中心里程与进站信号机位置 3.6 道岔数量确定 3.7确定铺轨长度 第四章CAD绘制彭山站布置详图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计的题目为中间站设计,即根据所给的中间站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周边环现有的车站布置图。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学会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按照设计要求,找出原有设计中不合理和不优的地方进行更改。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即综合运用中间站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熟悉设计中的基本运算和有关规定;初步训练站场设计比例尺图的绘制,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建立设计中的竖向概念,搜集的资料分析原有设计图的优点与缺点找出不合理的地方,然后重新确定站型及主要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来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包括各类线路,各个道岔的号数和布置,信号机的布置,警冲标的布置,轨道绝缘的设置。使新设计的中间站能够满足客货运量的要求已经车站各项作业的要求,最后用CAD绘制出车站的详图,独立完成中间站的设计工作。 1.2设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为彭山站,车站中心坐标为成昆线K076K+884处。上行方向衔接青龙场站,区间里程为11.172Km,下行方向衔接太和站,区间里程为8.522Km。本站为新建单线Ⅱ级干线,在彭山县凤鸣镇新村路设中间站,预留站坪的平、纵断面资料见附件车站布置图;限制坡度6‰;到发线有效长850m;运输要求:车站作业量见附件;正线用高柱色灯信号机(基本宽度380 mm),站线用矮柱色灯信号机,并有轨道电路;本站除正线外,尚需一条到发线通行超限货物列车;货物线设计以附件图为基础进行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区段站课程设计

附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已知资料 1 D 在铁路上的位置如下 A B C 2 2200米,正线设计行车速度小于100km/h ,车站岔枕采用混凝土岔枕, 其中12号道岔选用图号为专线4198的道岔,9号道岔选用图号为专线4151的道岔。 3A 、 B 、 C 三方向均为6‰,其到发线有效长为1050米。 4 货运机车:“ DF4 客运机车:“ BJ 5 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 6 7 9 货场、机务段各取(送)

二、设计要求 1 2 3,并绘制比例尺平面图(1∶2000);4 5

课程设计指示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1) 2)初步掌握区段站设计的主要环节;并进行座标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3) 2 1) 2)车站比例尺平面图(1∶2000) 3) 二、设计方法 1、分析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是进行课程设计的根据。同学们在接到任务书后,首先应对任务书所给的已知资料进行详细的分 2、选择车站配置图 车站配置图的选择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工作,车站配置图的合理与否对车站作业和工程投资影响很大。一般应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原始资料,提出几个可能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由于时间关系在本课程设计中不可能进行详细比较,因此可以根据原始资料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以确定。 1) 根据任务书中所给的客货运量、线路的有效长度及地形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所采用的车站配置图类型。选用的车站配置图,在长度上应与任务书中所规定的站坪长度相适应。 2) 确定各项设备(即指区段站的五项设备)的合理位置,绘一车站基本配置图,画出各项设备、咽喉区主要作业进路上的道岔和渡线,并简要说明其采用的理由。 3) 区段站第三方向引入主要决定于折角直通车流的大小,为了减少折角列车的作业,第三 3、 1) 在计算到发线数量时,尽头式正线按到发线计算。本站为两个方向以上线路引入的区段站,考虑列车的同时到发,根据《站规》,本设计增加1条到发线。 列车到发线的数量按书中查表的方法进行确定,上下行到发场的线路数目可按该站接发

最新西南交大铁道工程毕业总结

西南交大铁道工程毕业总结 篇一:西南交大铁道工程毕业总结 篇一:西南交大峨眉校区铁道工程生产实习总结 目录 1、预应力梁的制作以及安装............................................................... .............. (3) 预应力梁的基本参数............................................................... .............. (3) 箱梁的制作过程主要............................................................... .............. (3)

预应力梁的吊装............................................................... .............. (5) 架桥机的施工流程............................................................... .............. (6) 2.抗滑桩............................................................... .............. (7) 抗滑桩定义............................................................... .............. (8) 抗滑桩的施工............................................................... .............. (8) 抗滑桩的锚固深度...............................................................

站场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管理规范 一、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训练并提高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工程绘图、查阅设计资料、运用标准与规范和应用计算机等方面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坚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因材施教、严格要求相结合,抓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结合,教书育人。 二、课程设计选题 1.选题要求 (1)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属课程范围,应能满足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与要求,能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综合训练。 (2)课程设计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既工作量饱满,又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 2.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并经系主任审定通过。 三、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要有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论文)或找他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论文等行为的弄虚作假者一律按不及格记成绩,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2.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3.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扎实,概念清楚,设计计算正确,结构设计合理,实验数据可靠,软件程序运行良好,绘图符合标准,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4.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如因事、因病不能上课,则需请假,凡未请假或未获准假擅自不上课者,均按旷课论处。 四、课程设计检查 整个课程设计进行过程,指导教师都要随时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工作进行情况和设计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要及时向教研室和学生所在系汇报。 五、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 1.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学生的报告,写出评语,评定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习题

A. 到达解体 B. 自编出发 C.无改编中转 D.部分改编中转 9. 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 )的货车。 第一篇 车站工作组织 、单项选择题 A. 区段站和中间站 A. 中间 站 B. 区段站 C. 编组站 D. 越行站 A. 客运站 B. 货运站 C. 中间站 D. 技术站 A. 中间 站 B. 会让站 C. 区段站 D. 编组站 CBDDA A. 改编车数 B. 办理车数 C. 有调车数 D .无调车数 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 A ,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 该辆货车对 A 站来说属于( )车。 1. )统称为技术站。 2. C.区段站和编组站 D.区段站、编组站和中间站 某种车站设置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处, 它的主要工作是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 行机车的更换或机车乘务组的换班,以及解体、编组区段列车,这种车站称为( 进 )。 3. 铁路线以( )划分为区段。 4. 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 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 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 )。 5. 一般设置在大城市、 为( )。 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 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 A. 货运站 B. 客运站 C. 客货运站 D. 技术站 6. 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 8. A. 有调中转 B.无调中转 C. 一次货物作业 D. 双重货物作业 若某列车在技术站 A 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 A 站来说属于( )列车。 B. 编组站和中间站 7.

A. 办理闭塞 B. 布置进路 C. 开放信号 D. 交接凭证 发车进路是指从( )起至相对方向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 止的一段站内线路。 A. 列车前端 B. 出站信号机 C. 警冲标 D. 尖轨尖端 列车在站到、发、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内线路称为( )。 A. 进路 B. 径路 C. 列车进路 D. 调车进路 在接发列车工作中, 业是( )。 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 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包括若干作业项目, 其中占用时间最长的作业一般是 ( )。 A. 只装不卸 B. 只卸不装 C .装后又卸 D. 卸后又 装 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运, 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 即随原 BBDDB 在车流分析时, "无调比 " 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 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车站的接发列车工作,由( )统一指挥。 CBDC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货物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在技术站进行解体的列车称为( ) 。 A. 自编出发列车 B. 到达解体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A. 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A. 送车 B. 取车 C.集结 D .重复解体 )。 车数之比。 )。 )。 A. 站长 B. 运转车间主任 C. 车站调度员 D. 车站值班员

区段站课程设计报告书

区段站课程设计报告书

同济大学 区段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区段站课程设计 院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交通运输系 学号: 081251 学生姓名:吴忠伟 指导教师:叶玉玲 完成时间: 2011年1月3日

区段站课程设计报告书 第一章 原始资料分析 1、原始资料 1、 单线铁路区段站D 在铁路上的位置如下: 车站为单线枢纽区段站,衔接甲、乙、丙三个方向 2、 各衔接方向限制坡度:甲、乙、丙三方向均为6‰,其到发线有效长850米 。 3、 机车交路 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内燃机车牵引,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机车交录如下 4、 行车联络方法:半自动闭塞。 5、 道岔操纵方法:大站电气集中。 6、 铁路等级:‖ 7、 该站平均每昼夜行车量(列数)见下表。 × 甲 乙丙

到 甲乙丙本站合计 自 甲5+11+0+0 3+5+0+0 0+0+2+2 8+16+2+2 乙5+9+0+0 0+5+0+0 0+0+2+2 5+14+2+2 丙3+7+0+0 0+3+0+0 0+0+1+1 3+10+1+1 本站0+0+2+1 0+0+2+2 0+0+1+1 0+0+5+5 合计8+16+2+1 5+14+2+2 3+10+1+1 0+0+5+5 16+40+10+10 注:表中数字为客+直通+区段+摘挂。列流图如下图所示:Array 8、本站作业车: 货场取(送)两次。两台调车机每昼夜各正被交接班2次。 9、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无特殊要求。 2、分析 根据原始资料,初步分析如下: 本站为三方向引入枢纽区段站。根据到发线有效长度850米,可以分析出区段站的布置形式。各方向坡度为6‰,表示没有增减轴工作。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入段,客运机车不入段,在机车走行线设计等均要考虑。由该站平均 每昼夜行车辆(列数)表可以计算确定区段站设备数量。计算通过能力时要考

《区段站课程设计》word文档

区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浙江师范大学交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1.1 目的: (1)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2)初步掌握区段站设计的主要环节,并进行坐标计算、查表、绘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3)培养独立思考及独立工作能力。 1.2 要求: (1)分析已知资料,确定车站原则性配置图; (2)确定车站各项设备的相互位置及数量; (3)设计车站布置详图。并绘制比例尺平面图(1:2000); (4)编写设计说明书。 2已知资料: (1)单线铁路区段站D 在铁路上的位置如下: (2)该站站坪长度为2500米 (3)各衔接方向限制坡度:A 、B 、C 三方向均为6‰,其到发线有效长为850米。 (4)机车类型 货运机车:“DF4”内燃机车 客运机车:“BJ”内燃机车 (5)机车交路 本站为货运机车基本段,三方向均采用肩回交路。货运机车都入段,客运机 车不入段。 A B C

(6)行车联络方法:半自动闭塞。(7)道岔操纵方法:大站继电集中。 注:表中数字为客+直通+区段+摘挂。(9)本站作业车 货场、机务段各取(送)两次 调车机车每昼夜入段两次

课程设计指导书 1 分析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是进行课程设计的根据。同学们在接到任务书后,首先应对任务书所给的已知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以便了解各项资料的用途及设计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2 选择车站配置图 车站配置图的选择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工作,车站配置图的合理与否,对车站作业和工程投资影响很大。一般应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原始资料,提出几个可能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由于时间关系在本课程设计中不可能进行详细比较。因此可以根据原始资料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以确定。 2.1 车站类型的确定 根据任务书中所给的客货运量、线路的有效长度及地形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所采用的车站配置图类型。但选用的车站配置图,在长度上应与任务书中所规定的站坪(在铁路正线的平、纵断面上设置车站配线的地段)长度相适应,一般不小 2.2 各项设备相互位置的确定 确定区段站五项设备的合理布置,绘一车站基本配置图,画出各项设备、咽喉区主要作业进路上的道岔和渡线,并简要说明其采用的理由。 (1)客运业务设备及客运运转设备的配置 (2)货运运转设备的配置 (3)机务设备的配置 (4)货运业务设备(即货场)的配置 (5)车辆设备的配置 2.3 确定第三方向的衔接位置 在区段站上第三方向引入,主要决定于折角车流的大小,为了减少折角列车的作业,第三方向应当从折角直通车流较少的一端引入,即比较A←→B和B←→C的车流量,从车流量小的一侧引入。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通信信号课程设计

《铁路通信信号》 课程设计 学号: 学生姓名: 班级: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信号机的设置原则 1.一般设于线路左侧 我国铁路实行左侧行车制,规定所有信号机应设在行车方向线路的左侧。如果两线路之间距离不足以装设信号机时,可采用信号托架或信号桥 2.信号机建筑限界 任何信号机不得侵入铁路建筑接近限界。 3.交流电力牵引区段的信号机设置 进站、预告、通过信号机与接触网支柱同侧设置时,信号显示距离不应受接触网设备影响。 二、信号机的设置 1.进站信号机 作用:防护车站;指示进站列车的运行条件;完成联锁任务,保证进路安全可靠。 位置:车站列车的入口处。规定安装在距最外方进站道岔尖轨尖端(顺向为警冲标)不少于50 m的地方。 避免:设在停车后启动困难的上坡道上,地势险峻地点、隧道内、桥梁上,以及在停车后不能全部出清桥梁和隧道的停车地点。 命名:S:上行 X:下行 XD(下行东郊方向)SS2(上行山海关方向2号)SS4(上行山海

关方向4号) 上行用双号,下行用单号。 2.出站信号机 作用:作为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指示列车可否进入区间;与车站发车进路和敌对进路相联锁,信号开放后保证进路安全可靠;指示列车在站内停车的位置。 位置:车站发车线。出站信号机的设置应尽量不影响股道有效长,设于警冲标(对向道岔为尖轨尖端)内方3.5~4 m处。 命名:S:上行 X:下行下标加股道号 3.进路色灯信号机 作用:在有几个车场的车站,为指示列车由一个车场开往另一个车场,应设进路色灯信号机。 分为: 接车进路信号机—对到达列车指示运行条件; 命名: SL:上行 XL:下行下标加顺序号 发车进路信号机—对出发列车指示运行条件; 命名:S:上行 X:下行下标加车场号、股道号 接、发车进路信号机—对到达及出发列车指示运行条件。 命名:S:上行 X:下行下标加车场号、股道号 4.通过信号机的设置 作用:指示列车能否进入闭塞分区(自动闭塞区段两架通过信号机之间的区间称为闭塞分区);指示列车能否进入所间区间(非自动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篇习题答案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篇习题答案

作者: 日期:

一、单项选择题/ 1 ?5: BCBBD 6 ?10 : DAADA11 ?15:BDCDD16 ? 20:CCBCB 21 ?25:ABCBD26 ?ADCAB31 ?35:CADBC36 ?40: DBAC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E 2ABCD 3 CDE 4 ACE5ABCDE 6 ABCE7 ABCD8 ABCE 9ABCDE 10 BDE11 BCE12ABCE13 ACE 14 ABCE15 ABDE 16 ABE 17 ABE 18 ACD19ABCD20ABDE 三、名词解释题 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2、会车间隔时间: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同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会车间隔时间。 3、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在自动闭塞区段,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可有两列或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间隔运行,成为追踪运行。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4、限制区间:在整个区段里,运行图周期最大的区间也就是通过能力最小的区间,称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 5、运行图周期:在平行运行图上,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都是相同的,并且上下行方向列车在同一车站上都采用相同的交会方式。任何一个区间的列车运行线,总是以同样的铺画方式一组一组的反复排列的。一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时间,称为运行图周期。 6、扣除系数:是指因铺画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或摘挂列车,须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 7、技术速度:是指列车在区段内运行,不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但包括起停车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 8、旅行速度:指列车在区段内运行,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及起停车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 9、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下,按照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 10、通过能力: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列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 四、判断分析题 1、错。应为: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连发间隔时间。 2、错。应为: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等于该区段内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 3、错。应为:年度输送能力不仅与平图通过能力有关,而且与列车重量、载重系数等其他因素也有关。 4、错。因为:区间越长可能运行图周期越大,可能会影响区间通过能力的大小。 5、对。 6、错。应为: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等于一对旅客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与一对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之比。 7、错。应为:区间愈均等,运行图铺满程度越高,摘挂列车扣除系数越大。 8、对。 9、错。旅速还包括停站时间。 五、简答题 1、答: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 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

铁路枢纽站课程设计

铁路枢纽站课程设 计

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车站的性质、设备及其主要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车站作业流程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车站作业及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站作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站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车站基本情况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站型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第三方向的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编制D站车流图和列流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区段站设备配置及数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客运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货运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机务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车辆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运转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区段站线路配置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线间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道岔、渡线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线路有效长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经过能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铁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西南交大

课程名称:铁路路基工程 设计题目:软土地基加固设计 专业:铁道工程 年级: 姓名: 学号: 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工程姓名唐强学号20087125 开题日期:2011 年 5 月11 日完成日期:2011 年 6 月10 日题目软土地基加固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参考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路基边坡坡度及边坡防护设计 2.计算路堤极限高度 H,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加固措施; c 3.通过比选确定应选择何种加固方案; 4.掌握中轴线线下应力的计算和沉降量的计算; 5.固结度修正的计算; 6.绘制路基加固断面图;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综合应用《铁路路基工程》课程所学知识,并熟悉铁路路基设计的基本过程。

二、设计内容 1.路基边坡坡度的设计; 2.路基本体工程的设计; 3.路基边坡防护工程的设计; 4.基底设计(针对软土地区。 三、设计资料 1.线路资料 常速,直线地段,单线路堤,路堤高m 7,路基面宽m 5.7,边坡坡度75.1:1:1=m ,线路等级按I 级次重型标准,活载换算高度m h 4.30=,宽m l 5.30=。 2.地基条件 地面以下m 13范围内为软土,灰黑色、流态;m 13以下为中砂层,地下水位与地面齐平。软土竖向固结系数为s cm C v /10323-?=,径向固结系数为 s cm C r /10 423 -?=; 变形模量为2/30cm kg ,泊松比4.0=μ,容重3 /3.17m kN =γ, kPa C u 18=,?=5.4u ?,?=20cu ?。 3.填料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篇习题

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单项选择题 1.()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A.列车编组计 划 B. 列车运行图 C. 技术计划 D. 运输方案 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B.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C.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D.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3.在列车运行图上,()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

4.在列车运行图上,蓝单线加蓝圈表示()。 A. 行包专列B"五定 "班列 . C. 冷藏列车 D. 路用列车 5.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BCBBB 6.在列车运行图上,竖直线表示()。

7.在列车运行图上,水平线表示()。 A.车站中心线 B. 车站进站信号机 C. 车站出站信号机 D. 时间 8.在列车运行图上,斜线称为()。 A. 列车运行线 B. 列车出发线 C. 列车到达线 D. 列车通过线 9.某区段的列车运行图为追踪运行图,该区段不可能是()区段。 A. 双线 B. 单线 C. 自动闭塞 D. 半自动闭塞

10.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DAADA 11.机车担当与基本段相邻两个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除了需要进折返 段整备外,机车第一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站不入段,继续牵引列车向前方区段运行,到第二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的站时,才入段进行整备作业,这种运转交路称为()。 A.肩回运转交路 B. 半循环运转交路 C. 循环运转交路 D. 环形运转交路 12.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由各项因素组成,其中占时最长 的是()。 A.到达作业 B. 出发作业 C. 出、入段走行 D. 段内整备作业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

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2000-2010):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2010-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9.06亿元、1549.4亿元、1248.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2.5%和12.3%。

西南交大铁路选线设计试题A

西南交通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选线设计(A)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衡量铁路运输效能最重要的指标是 [ ] A. 客运密度 B. 货运密度 C. 运输密度 D. 货物周转量 2.一列车以75km/h 的速度惰行进入2.5‰的下坡道时,其单位合力t N w c d /300-==,若不改变工况,则列车将 [ ] A .加速运行 B. 等速运行 C.减速运行 D. 停止 3.铁路输送能力是指 [ ] A. 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B. 铁路双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C. 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客货运量总和 D. 铁路双方向每年能运送的客货运量总和 4.在铁路新线设计时,一般是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下列坡道上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货物列车的牵引质量 [ ] A. 平坡 B. 加力坡 C. 限制坡度/2 D. 限制坡度 5.线路平面上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是指 [ ] A. ZY1到ZY2之间的距离 B. HZ1到ZH2之间的距离 C. HZ1到ZY2之间的距离 D.YZ1到ZH2之间的距离 6.某Ⅱ级铁路上一坡度差为14‰的凸型变坡点的设计高程为250.0m ,此处的地面高程为255.0m ,则该变坡点处的挖方高度为 [ ] A. 4.75m B. 5.00m C. 5.25m D. 4.50m 7.在缓坡地段定线时,最好争取将车站设置在纵断面的 [ ] A. 平坡地段 B. 凹形地段 C. 凸形地段 D. 一面坡地段 8.对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网的构成有重要影响的方案是 [ ] A 全局方案 B 网性方案 C 原则方案 D 局部方案 9.曲线地段最大坡度折减范围应是 [ ] A. 缓和曲线加圆曲线范围 B. 未加设缓和曲线前的圆曲线范围 C. 圆曲线加两端半个缓和曲线长度范围 D. 圆曲线加前端半个列车长度范围 10.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 ] A 按所有中间车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B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C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车站停车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D 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择选项中有二个至五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