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空管防止跑道侵入指导材料

合集下载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随着民航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航班数量的不断增加,航空安全问题也愈加值得重视。

跑道侵入事件是航空安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航空事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跑道侵入是指非故意或故意越过跑道或进入正在使用的跑道区域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以分为人为和非人为两种类型,非人为因素往往包括天气、动物、机械损坏等因素,而人为因素则往往与严重的安全管理问题有关。

为了确保航空的运行安全,各机场需采取相应的跑道侵入防范措施。

下面就跑道侵入防范方案进行讨论。

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是防范跑道侵入的核心部分,它涵盖了机场的人员、设施、流程和技术。

机场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行科学、规范、可操作的运行管理程序,对包括跑道侵入在内的各类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跑道界限灯光系统灯光系统是防范跑道侵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机场需采用高质量、符合标准的跑道灯光系统,确保在复杂天气条件下机组能够准确识别跑道位置,并对跑道区域进行有效的标识和分界。

各机场应对跑道界限灯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跑道安全区域管理跑道安全区是跑道面两侧、端部和跑道端以外的区域,是防范跑道侵入的重要区域。

机场需要在跑道安全区周围划设围栏,并及时对围栏进行检查和维护。

在跑道安全区内和周围机场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置放安全标识、设置预警装置等,以确保跑道安全区域的安全性。

跑道侵入预警系统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机场可以安装跑道侵入预警系统,通过雷达、红外线和电子感应等设备监测跑道及周边区域情况,实时预警机组人员和机场工作人员,加强对跑道侵入风险的感知和控制。

安装预警系统能够提高机组人员突发事件意识和处理能力,在飞行安全环节中发挥关键作用。

培训和教育成功的跑道侵入防范方案不仅需要部署有效的技术和设施,在人员培训和教育方面也至关重要。

机场应定期对机组人员、维修人员、安保人员、地面运营人员等进行跑道侵入防范的专业培训,提高全员防范跑道侵入的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防止跑道侵入对策探讨——基于空管视角

防止跑道侵入对策探讨——基于空管视角

76中国航班飞行与安全Flight and SafetyCHINA FLIGHTS防止跑道侵入对策探讨——基于空管视角刘文涛|民航吉林空管分局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机出现的方式,这也促进了我国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

而与此同时,航空安全问题也成了越来越多人所关心的问题。

许多航空事故是在飞机起降时发生的,而跑道作为飞机起降的承接,其安全管理是空中交通管理的重点。

本文介绍了跑道侵入的概念、分析了跑道侵入的空管因素,并提出了预防跑道侵入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跑道侵入;空管视角;影响因素;措施跑道侵入是指发生在机场的对飞机跑道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

对跑道侵入的定义目前是由国家民航组织与2006年4月27日规定的:在机场中发生的任何涉及错误的出现在勇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的保护区表明的飞机、车辆以及行人的事件。

近年来,与飞机有关的安全事故明显增多,跑道侵入是造成飞行事故的一大因素。

跑是空中管理的一部分,如果跑道管理不善,就会产生飞行上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跑道侵入,将对飞行人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基于此,本文从空中管理的角度分析了跑道侵入问题,提出了空中交通管理中预防跑道侵入的对策。

1 跑道侵入的空管因素1.1 人员因素在空中交通管理中,发生跑道侵入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人员因素。

主要包括塔台共作人员、飞行员和地面工作人员。

第一,塔台工作人员,塔台工作人员是机场的核心人员,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都是由塔台工作人员发出相应的指令,还包括对飞机跑道的监控,通过塔台人员的实时监控,及时报告跑道和周边环境的变化,从而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航空器的安全。

据调查,有近1/3的跑道侵入事故是由塔台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造成的,工作失误的原因是塔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和缺乏判断力等[1];第二、机组人员,飞行员在飞机的起降之前,都需要及时的向塔台工作人员报告,得到许可才能进行起降的操作,然而有些飞行员在未等到许可的情况下就进行操作,还有些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安全意识还不够强、注意力不集中等,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跑道侵入预案方案模板范文

跑道侵入预案方案模板范文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跑道侵入事件,保障航空器、地面车辆和人员的安全,依据《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规定》、《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机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跑道侵入预防机制,降低跑道侵入事件发生的风险。

2. 明确跑道侵入事件的应急响应程序,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置跑道侵入事件。

3. 提高机场地面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防止跑道侵入事件的发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1)组长:机场总经理(2)副组长:机场副总经理、安全总监(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修订和监督。

2. 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机场总经理(2)副指挥长:机场副总经理、安全总监(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应急响应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3. 应急处置小组(1)组长:机场安全总监(2)成员:机场相关部门人员职责:负责跑道侵入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完善地面车辆和人员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明确跑道侵入的后果。

(4)加强巡逻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跑道侵入行为。

2. 应急响应程序(1)发现跑道侵入事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小组进行处置。

(3)应急处置小组迅速采取以下措施:a. 确保航空器安全,停止跑道活动。

b. 对侵入跑道的人员和车辆进行隔离,防止扩大影响。

c. 查明侵入原因,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d.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

3. 应急处置流程(1)启动预案:接到跑道侵入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预案。

(2)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事件调查:查明侵入原因,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4)善后处理:恢复正常运行,总结经验教训,修订预案。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机场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跑道侵入指的是非授权、未经批准或未经安排的人员、车辆或物品进入航空器跑道、滑行道、停机坪或其他相关区域,可能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航空公司应该制定完善的跑道侵入防范方案。

1. 管理措施首先,航空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跑道侵入防范方案。

管理团队需要定期对方案进行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理漏洞。

此外,航空公司应结合航空器的实际情况,对飞行建筑物、航空交通分界线等相关标志和设备进行完善的规划和管理。

同时,在采购关键设备(如雷达、围栏、监控系统等)时,应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转。

针对人员管理,航空公司应该制定完善的职责分工和管理制度,如授权人员进入航空首要区域(如飞机停机坪、机库)进行巡视和监管,监督其守规矩。

同时,常规性地对前来管理区域的人员进行检查和各种必须的安全检查,确保航班的安全。

技术措施是跑道侵入防范方案中重要的防线。

航空公司应结合现代技术加强航班的安全保障。

具体措施包括:2.1 围栏系统为了防止无人驾驶车辆等交通工具进入航班区域,并防止非授权人员侵入,航空公司应在跑道周围建立围栏和防护设备。

针对不同的飞机场地形和周边建筑物水平,选用合适的围栏系统,确保围栏的牢固性和安全性能。

2.2 监控系统跑道侵入防范方案中的监控系统,可以对前来管理区域的人员进行影像拍摄和记录。

并可定期对指定区域进行监控核查,为航班安全保障提供必要数据支持。

2.3 警报系统在跑道和停机坪的关键区域,应设置声光警报器。

这些警报器可检测到非授权的人员进入,声光警报器即自动触发,发出警报声响。

快速地提醒巡视人员并避免事故的发生。

2.4 候机楼进出口设备在候机大楼的主要进出口,为防止未守规矩者进入,航空公司应增设保卫、安保门卫,避免非授权的汽车、人员等物品进入航班区域。

所有负责打线人员应当接受培训,这有助于提高其对于跑道安全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认识,并让他们更好地应对事故风险。

跑道入侵问题的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权威资料]

跑道入侵问题的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权威资料]

跑道入侵问题的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随着民用航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近年来,跑道入侵事件屡屡发生。

跑道入侵事件对机场安全存在着重大的威胁,因此认识跑道入侵问题具有现实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跑道入侵的案例分析,通过案例抛砖引玉出产生跑道入侵的可能性原因,找到解决跑道入侵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跑道入侵;飞行员;管制员;防范措施1跑道入侵定义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关于跑道侵入的定义:地面航空器、车辆、人员和物体等在机场管制的跑道范围内,发生碰撞事故,或引起航空器起飞、准备起飞、降落或准备降落时间间隔不足的任何事件都定义为跑道入侵。

加拿大官方定义则为未经授权或计划外的人员、车辆、或航空器进入或接近正在使用中的跑道。

目前国内对跑道入侵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

2案例分析案例:2016年3月18日,南方航空公司CZ8444韩国清州飞往大连的航班。

CZ8444在韩国清州起飞的过程中,飞行员没有正确理解地面发出的指令,飞行员在错误的时点、错误的入口优先的拐进跑道。

就这这个时刻,拐进的跑道内,大韩航空的刚好在落地滑行,速度比较快,南方航空的飞机机头此时已经侵入这个大韩航空飞机跑道内15米。

幸好大韩航空紧急避让,避让及时,避免了两机碰撞的事故发生,最后在两机相遇时,大韩航空右翼翼尖距离南方航空的飞机机头只有约3米,此场面可谓惊心动魄。

两辆飞机勉强避免发生碰撞,这种事件定义为严重的风险事件,是属于严重的失误。

造成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飞行员在飞行操作中飞机越过跑道边线,其次是在南航飞机侵入跑道时,地面没有发出指令制止,最终导致时间的发生。

3跑道入侵事件原因分析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跑道入侵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飞行员未按指令操作实施,其二是管制员指挥失误,其三是跑道中有障碍物(包括军民合用机场军方在未通知塔台情况下就上跑道)。

这些原因都是由很多不同的影响因素组成的,机场的交通流量、机场的布局、机场的运行,管制员和飞行员之间错误的沟通、飞行员自己的判断和执行失误等都会对发生跑道入侵存在一定的风险。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背景航空器进出机场的过程中,跑道无疑是最关键的环节。

一旦有人员或物品在跑道上出现,都会对飞行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因此,跑道安全是机场管理的重中之重。

跑道侵入的危害跑道侵入指非授权人员或物品进入机场的跑道、滑行道、贮存区等区域,威胁飞行安全。

后果可能会导致飞行器失事、严重的人员伤亡、机场关闭等严重后果。

根据美国《民航局规章》,每年都有数百起跑道侵入事件发生,严重扰乱了航空器运营和机场管理秩序。

跑道侵入防范方案跑道侵入防范方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人员管控机场需要严格的人员管控制度。

机场应该设立安保巡逻,加强机场内巡逻监视,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人员。

机场应该设置门禁管理,在入口处检查随身物品和身份证件,同时在核实证件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来访人员的行为举止上,筛选出可疑人员。

2. 视频监控机场应该用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对跑道、滑行道、贮存区进行全面覆盖,既便于实时监控,又利于后期调查和梳理。

监控设备应该安装在高处,保证监测视野的全面性。

同时,机场应该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对监控设备进行24小时查看,及时发现、处理可疑行为。

3. 电子标识系统机场应该采用电子标识系统对不同级别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区分,实现电子感知和自动识别。

在跑道、滑行道、贮存区等区域设置RFID 读写器,对经过的人员和载具进行监测,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规范管理。

4. 安全培训和演练机场应该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包括一系列的反恐、消防、应急处理等课程。

针对跑道侵入问题,工作人员应进行专项培训和演练。

安全培训可以借助数字化的手段,比如网络课程和虚拟实验室,辅助教学和演练。

结语跑道侵入问题是机场管理中的重头戏。

如何预防和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

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将最佳实践推广到其他机场和领域,共同守护飞行安全。

防跑道侵入

防跑道侵入
进入活动区的车辆应喷涂单位名称和标 识,顶部安装黄色警示灯并始终开启。
进入跑道、滑行道的车辆、人员应当配 备无线电通话设备。有中间巡视检查任务的 车辆应配备车载无线电。巡视人员还应配备 便携式无线电和手机。
各类灯光及标志牌周边的草需注意,防止过高遮挡
禁止穿越直升机坪。 直升机坪周围采取人工割草,并及时清 理草屑。 B滑与C滑之间的区域,机坪边(1号机位) 割草要及时清理草屑。
防跑道侵入
一、防止跑道侵入 二、规避飞行区保护区域 三、施工注意事项 四、机坪运行安全
一、防止跑道侵入
民航局191号令《民用机场运行安全 管理规定》(CCAR-140) (2008.2实施) 第七十条:未经塔台管制员许可,任何人 员、车辆不得进入运行中的跑道、滑行道。

跑道长3200米,宽45米
四、机坪运行安全
行驶到服务车道和滑行道交叉路口时,
– 应停车观察航空器动态,
– 在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机坪行车时速不得超过 35码 在机坪作业要穿反光背 心及佩戴工作证件

《温州机场机坪运行管理规定》7.3.1.15:遇有航空 器滑行、被拖行或防撞灯亮起准备滑出时,在航空器一侧 安全距离外避让,不得在滑行的航空器前200米内穿行或 50米内尾随、穿行。
得到塔台许可后方可进入跑道。
实施跑道作业
进入跑道的工作人员下车作业或检查时,应 携带对讲机,离开车辆距离不得超过100米, 确保车辆处于运行状态。
驾车检查时除驾驶员外应当至少有一名专业 检查人员。
跑道上巡视检查方向应当与航空器起降方向 相反。
在跑道上作业或检查的车辆始终开启车顶 障碍灯和大灯。
车辆要求
导航台周围不准使用大型机械 人工割草要注意防止损坏

大同机场防止跑道侵入培训课件 (1)

大同机场防止跑道侵入培训课件 (1)
3、场务上跑道时必须提前通知塔台,有特殊情况时塔台 直接通知跑道上的人员和车辆进行避让。(保持无线电 双向联系)
防止机场地面车辆和人员跑道侵入
第四部分
4.充分利用进程单提示牌的警示作用,当出港航空器进跑道 或进港航空器发布落地许可后,将进程单放入跑道区,在发 布起飞、落地许可时,跑道区内不允许有其它进离港航空器 的进程单;
5.当出港航空器进跑道或进港航空器发布落地许可后,如有 航空器申请进跑道时,通话用语应增加“跑道外等待”或是 “联络道外等待”的指令;
6.在五边进港航空器之前放行出港航空器时,管制席应与协 调席进行沟通,只有双方都同意时才能允许出港航空器进跑 道;
防止机场地面车辆和人员跑道侵入
第四部分
7.只有当前面落地飞机已经脱离跑道后才能给后机发“可以 落地或起飞”指令。
防止机场地面车辆和人员跑道侵入
第二部分
4.定期检查机场各类目视助航设施,便于航空器、 车辆驾驶员和其他人员辨认和使用。
5.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民航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对本机场侵入防范工作进行指导,制定防止车辆、 人员侵入跑道的方案和措施,并督促各成员单位落 实。
6.研究适合防止跑道侵入的新技术、新方法在本机 场的应用。
第四部分
管制室防止跑道侵入的管理规定及其要求
1、在跑道有飞行活动期间,禁止在跑道端之外300米以 内、跑道中心线两侧75米之内的区域进行任何施工作业 (除草、喷药。拉网,巡查、维修等)。
2、当地面有车辆、人员上跑道时,必须经得管制员同意, 非常规人员、车辆上跑道时必须告知管制员上跑道原因、 车辆、人员的数量。
防止机场地面车辆和人员跑道侵入
第三部分
5.飞行员没有严格执行ATC等待指令,特别是跑道 外等待指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IB-TM-2013-002下发日期: 2013年3月4日民航空管防止跑道侵入指导材料目录第一章 总则 (3)1.1目的 (3)1.2依据 (3)第二章 跑道侵入概述 (4)2.1背景 (4)2.2 跑道侵入的定义 (5)2.3 跑道侵入事件的严重程度等级 (6)2.3.1跑道侵入事件严重程度的等级分类 (6)2.3.2如何正确判定跑道侵入事件的严重程度 (7)第三章 跑道侵入中的空中交通管理因素 (8)3.1人的因素 (8)3.2设备因素 (8)3.3环境因素 (9)3.4管理因素 (9)第四章 跑道侵入的预防 (10)4.1加强合作,明确职责 (10)4.2沟通协调,完善制度 (10)附件1:空管防止跑道侵入检查单 (12)附件2:防止跑道侵入的主要技术手段 (14)1机场场面监视设备(ASDE‐X) (14)2机场活动区安全系统(AMASS) (14)3低成本地面监视系统(LCGS) (14)4目视警示灯光系统和道面标志 (15)5跑道侵入预防系统(RIPS) (15)6增强型电子进程单系统 (15)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便于民航各级空管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跑道安全知识,通过解析跑道安全,提出安全建议,为空管行业做好防止跑道侵入提供帮助。

1.2 依据本材料编写主要依据和参考如下规章和文件:(1)《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运行单位安全管理规则》(CCAR-83);(2)《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4);(3)《中国民航跑道安全规划》(民航发[2008]107号);(4)《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MH/T 2001—2013);(5)《关于加强管制员防止跑道侵入工作的通告》(AC93-TM-2009-05);(6)《防止机场地面车辆和人员跑道侵入管理规定》(AP-140-CA -2011-3);(7)《防止跑道侵入手册》(ICAO Doc 9870 AN/463);第二章跑道侵入概述2.1 背景跑道安全是对航空器在跑道或与跑道紧密相连的区域(例如:快速滑行道出口、跑道安全缓冲带、跑道ILS临界区和敏感区)运行过程中发生碰撞或冲偏出跑道等风险的管理。

跑道安全事件可以分为冲偏出跑道、跑道混淆和跑道侵入三类不安全事件。

跑道安全事故在民用航空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

自1995年至2009年间,民用航空器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事故总计1508起,其中因跑道安全问题造成的事故457起,占总量的29.9%。

有研究表明,每增加20%的空中交通流量,发生跑道侵入的风险有可能增加140%。

近年来,国际民航组织修订了附件11、附件14及附件6,分别从机场设计及运营、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器运行角度,围绕技术装备及操作流程规范调整了有关全球民用航空跑道安全的国际标准;颁布了《Manual on the Prevention of Runway Incursions》(防止跑道侵入手册),针对防止跑道侵入给出了建议措施;修订了《Aerodrome Design Manual》,围绕机场设计问题给出了加强跑道安全的培训材料。

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和FSF(Flight Safety Association,飞行安全基金会)联合推出了Runway Excursion Risk Reduction Toolkit(RERR Toolkit,冲偏出跑道风险缓解工具箱),基于对全球范围内冲偏出跑道事故的数据采集分析和风险评估,给出了缓解冲偏出跑道风险的建议措施。

2008年,中国民航局制定下发了《中国民用航空跑道安全规划》,对全民航的跑道安全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

2.2跑道侵入的定义按照ICAO的规定,跑道侵入是指在机场发生的任何航空器、车辆或人员误入指定用于航空器着陆和起飞的地面保护区的情况。

地面保护区包括机场跑道以及滑行道位于适用的跑道等待位置和实际跑道之间的部分、跑道中线两侧各75m范围内的土面区、ILS敏感区、ILS临界区和跑道端安全区。

地面保护区包括跑道、跑道等待位置和道路等待位置与跑道之间的部分,如图1所示。

有关地面保护区范围的具体参数标准见表1。

图1:地面保护区的范围表1:等待坪、跑道等待位置或道路等待位置距跑道中线的最小距离注:a.如果等待坪、跑道等待位置或道路等待位置的海拔高于跑道入口,则每高出1m,距离增加5m;如该海拔低于跑道入口,则每低lm,此距离可减少5m,但以不突出内过渡面为准。

b.为了避免干扰无线电助航设备,特别是下滑航道和航向设施,需要时应增加距离以避开仪表着陆系统的敏感区。

c.飞行区指标为F级时(即4F级跑道),该距离应为107.5m。

在滑行道/跑道相交处的等待坪、跑道等待位置或与跑道中线相交处的道路等待位置与跑道中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值。

对于精密进近跑道,必须使等待的飞机或车辆不干扰无线电助航设备的运转。

2.3跑道侵入事件的严重程度等级2.3.1跑道侵入事件严重程度的等级分类我国民航《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MH/T 2001—2013)与国际民航组织《防止跑道侵入手册》(DOC9870 AN/463)一致,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把跑道侵入分为以下五个等级:A类:间隔减小以至于双方必需采取极度措施,勉强避免碰撞发生的跑道侵入;B类:间隔缩小至存在显著的碰撞可能,只有在关键时刻采取纠正或避让措施才能避免碰撞发生的跑道侵入;C类:有充足的时间和(或)距离采取措施避免碰撞发生的跑道侵入;D类:符合跑道侵入的定义但不会立即产生安全后果的跑道侵入;E类:信息不足无法做出结论,或证据矛盾无法进行评估的情况。

按照《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标准,A类属于航空器严重事故征候,B类属于一般事故征候。

2.3.2 如何正确判定跑道侵入事件的严重程度确定跑道侵入严重程度的判定条件主要有:航空器之间或航空器与车辆之间最小距离;冲突双方的几何关系;避让或修正动作的特点(机动动作幅度越大,事件的严重程度等级也越高);反应时间的长短等。

ICAO的严重度判定公式:http://legacy.icao.int/fsix/res_ans.cfm。

第三章跑道侵入中的空中交通管理因素通过分析跑道侵入的统计数据及其发生原因,按照SHEL模型,将跑道侵入事件中的空中交通管理影响因素按照人、设备、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来归纳分析。

3.1 人的因素3.1.1 管制员可能引起跑道侵入的最常见行为有:(1)遗忘航空器、跑道上的车辆或者人员;(2)遗忘已发布的管制许可或者指令;(3)间隔计算错误或者判断失误;(4)穿越许可是由地面管制员而不是塔台管制员发出;(5)注意力不集中或协调、移交不充分、不正确;(6)错误判断或混淆航空器、车辆、人员或其位置。

3.1.2 经统计和分析,管制员与飞行员或机动区车辆驾驶员之间的无线电通话失误,是跑道侵入中的常见因素,通常包括:(1)未按照规定使用标准无线电通话用语;(2)管制员误发指令或飞行员、车辆驾驶员误解管制员的指令;(3)管制员未发现飞行员或车辆驾驶员复诵指令错误;(4)飞行员或车辆驾驶员接受了发给另一航空器或车辆的许可;(5)无线电通话被干扰或者部分被干扰;3.2 设备因素通信、监视设备故障都可能造成跑道侵入。

同样,由于驾驶舱设备的故障或受干扰也会影响驾驶员,进而造成侵入跑道。

3.3 环境因素运行环境影响因素包括:(1)临时变更正在使用的跑道方向;(2)塔台之间或塔台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力;(3)多塔台、多跑道运行;(4)机场地面标记牌、灯光和标志不全或不清晰等。

3.4管理因素在跑道侵入事件中虽然管理者并不直接参与管制工作,但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跑道侵入的因素包括:(1)管制运行程序缺失或不完善;(2)管制员超负荷工作或培训不足;(3)塔台视线不够清晰或者被遮挡;(4)塔台与机场场务部门之间缺少跑道安全管理协调机制等(如没有制定跑道巡视检查标准通话用语和进行协调)。

第四章跑道侵入的预防一般情况下,预防发生跑道侵入应当从机场设计入手,合理规划塔台、航站楼、跑道、滑行道、联络道的布局;通过明确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制定预防措施,运用技术手段,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可以达到有效防止跑道侵入的目的。

4.1 加强合作,明确职责空管运行单位应当与机场管理机构、驻场运行单位联合成立跑道安全小组,明确各单位职责,共同制定防止跑道侵入的工作规范。

军民合用机场的民航管制部门还应当协调军航指挥部门参与跑道安全小组的工作,向军航宣传民航的法规规章。

同时根据军航的运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2 沟通协调,完善制度(1)空管运行单位应当与机场管理机构、驻场运行单位之间建立防跑道侵入协调机制,特别是针对人员、车辆进入地面保护区工作的问题进行协调,建立机制,就协调程序、通话用语等达成一致。

(2)空管运行单位应当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分析跑道侵入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程序。

(3)有效利用安全信息,分析总结本机场容易发生跑道侵入事件的时间、地点、场景等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运行程序、通话用语等,开展专项培训。

(4)增加监控技术、设备的应用,提高塔台对机场场面的监控能力。

(5)塔台管制人员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章守纪,提高通话质量,准确传递指令和信息;利用标记牌等警示手段,提示跑道状况。

4.3 加强内部检查(1)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场实际运行情况,开展跑道安全风险管理,查找危险源,采取消除、缓解措施。

(2)检查各项制度、程序的落实情况。

开展联合检查,重点包括协议持续修订完善,人员培训,标准程序、通话用语使用,信息资料发布更新等。

(3)跑道安全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分析,沟通情况,协调一致解决存在的问题。

附件1是为空管管理部门提供的防止跑道侵入的简要检查单。

附件2简要介绍了目前比较多应用于防止跑道侵入的几种技术手段。

附件1:空管防止跑道侵入检查单检查项目 检查方式 检查情况塔台与机场有关部门协调通报程序 查阅文档 现场检查是否制定了用于进入地面保护区和机动区的车辆驾驶员和管制员之间的规范通话用语 查阅文档 现场检查巡视检查跑道期间,检查人员是否配备有效的无线电对讲机,并在相应的无线电波道上时刻保持守听现场检查在机场运行区域运行的车辆、航空器呼号容易混淆的处置程序 现场检查查阅文档更换跑道使用方向时的操作程序 查阅文档 现场检查管制员是否及时了解更新的跑道、滑行道信息 现场检查管制员在值班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循环“扫视”跑道 现场检查管制员是否及时对跑道使用状态进行标识 现场检查 管制员的通话是否清晰准确,是否容易引起误解 现场检查塔台管制员是否要求车辆驾驶员、飞行员复诵指令 检查录音 管制员发布的滑行指令是否有明确的滑行界限 现场检查塔台管制员与地面管制员之间在航空器或车辆等穿越跑道时是否存在必要的交流现场检查 穿越跑道的指令中是否含有要求航空器或车辆退出跑道时要报告的要求现场检查 对于较复杂的滑行指令,管制员是否将指令以适当方式分成若干部分,并按照一定的次序发送现场检查 对涉及滑行道和联络道的通话是否是使用标准的通话用语现场检查 管制员发布的许可是否带有容易引起误解的附加条件 现场检查 管制员是否及时通报跑道使用信息 现场检查 管制员发布起飞指令后是否关注飞机在跑道上的状态 现场检查 塔台上视野是否足够开阔,可以清楚的观察到跑道和滑行道,如有遮蔽,采取的措施现场检查 塔台上席位的设置位置是否合理 现场检查塔台上的照明系统是否会给给管制员造成视觉上的错现场检查 觉和混淆开展机场运行环境、目视助航设施的培训和考核 查阅文档 开展跑道安全专项培训 查阅文档附件2:防止跑道侵入的主要技术手段1机场场面监视设备(ASDE­X)ASDE-X是一种跑道安全工具,整合了多种来源的数据,让管制员能够观察到潜在安全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