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简介

相思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简介
相思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简介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

———说明书——— —————目录———— 一规划背景 (2) 二规划范围及区位 (2) 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2) 四规划设计原则 (2) 五规划目标 (3) 六规划结构 (3) 七规划布局 (3) 八道路系统规划 (4) 九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 十建筑设计 (5) 十一新型技术的运用 (5) 十二环卫规与划消防规划 (6) 十三用地平衡表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6)

大场镇凤墩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背景 随着大场镇加大打造人居城镇的力度,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城镇,以董家口港建设为契机,大场镇对镇域进行了综合整治。大场镇凤墩社区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大场镇凤墩社区力图打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人类居住圣地。 二、规划范围及区位 凤墩社区位于大场镇驻地,北邻334省道,整个社区占地面积约为40亩,整个小区地势北高南低。凤墩社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西邻凤凰中心商务区,为凤墩社区的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现状条件及评价 凤墩社区现状条件较好,主要用地为耕地。该处地形平坦,整个社区地质状况良好,无需做人工改造即可施工。该小区内的地下水位较低,不必考虑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因此,从总体上讲凤墩社区的现状为其能顺利的施工及竣工验收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2. 《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 3.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7版) 4. 《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12月) 5.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6. 《大场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 7. 地形图 8.国家、山东省、青岛市其它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 四、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商业氛围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社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世纪新型居住小区。主要创新点和指导原则为: 1、重视城镇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小区规划努力适应当地自然 环境、历史文脉及居民生活模式,使小区融汇在城镇的大环境中,成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重视建筑体量、色彩及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资源和区位,创造出一个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山水园林居住环境。注重小区区位优势,规划上尽量体现新世纪的居住理念,结合社会发展商业前景,设计高起点,融入全方位的新世纪居住环境理念。 2、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规划根据物业管理需要确定组团规模和服务设施内容。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位置得当,符合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便于在保安、清洁、绿化、水电、家政等方面推选规范化服务,为物业管理及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了工作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 3、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居住安全性 社区按照空间的不同属性和人的行为逻辑规律,将小区用地分成不同空间序列,并通过小区主入口以及组团、单元入口的标志性景观进一步加强空间的

文化公园景观设计规划方案

逸林颐景景观设计空间针对文化公园景观设计规划方案分析: 项目基础条件分析 (1)项目起源 a.河北省政府10月21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涿州提出: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打造环首都经济圈:即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在环首都经济圈创造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区,科技成果孵化园,新型产业示范区,现代物流园区,即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b.2010年11月6日上午,河北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揭牌,涿州市始终坚持工业立市的战略,努力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渐趋于协调发展的产业规模将为河北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的迅速崛起创造良好的产业支撑。 c.在如此大好的发展背景下,涿州却没有与经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高品质居住,生活休闲等服务设施,这也成为规划项目进入该区的契机。 (2)项目特点: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35亩,用地面积较小,力求全方位展示涿州形象提出了挑战。(3)项目重点: a.如何更好的利用地形,将原有地形加以更好的利用,南山和北山相互呼应,形成错落有 致的丰富地形,在北山建有迎春庭,寓意涿州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b.如何更好的与周边环境相衔接:因为公园所处的特殊位置,起到承接涿州和北京的作用, 所以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 2.区位分析

3.交通趋势分析: 项目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周边交通便利,汽车站,107国道,都是人流聚集区。 4城市地势分析: 地质构造属太行山山洪冲积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拥有丰富的水利、地热和沙石料资源,古有“曲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称. 5项目周边资源分析 公园定性为文化公园,同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形成良好的旅游产业聚集。 6城市总体结构分析: 7项目视状分析

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简介) 一、规划依据——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6.《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 7.《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引》 8.《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9.《珠海市土地管理条例》 10.《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11.《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 12.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管理规定——上层次规划: 1.《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3.《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4.《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珠海2030)》 5.《珠海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规划》 6.《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7.《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二、规划范围 东隔十字门水道与澳门相邻,南濒南海,西临磨刀门水道,北与珠海南湾城区隔马骝洲水道相望,规划总面积106.46平方公里。 三、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1.发展定位:“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平台。 2.发展目标: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四、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 1.发展规模:规划2015年人口规模为12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规模为28万人左右,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空间结构: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紧凑发展、紧密关联的“三片、十区”的功能布局。“三片”为商务服务片、科教研发片、休闲旅游片。“十区”为商务服务片中的口岸服务区、中心商务区和国际居住社区;科教研发片中的教学区、综合服务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二年五月?西安

第1章建设背景10 1.1.区域背景 10 1.1.1.地理位置: 10 1.1. 2.自然条件: 10 1.1.3.人口概况: 10 1.1.4.土地利用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经济与产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7.历史文脉 11 1.1.8.环境资源 11 第2章现状分析 (12) 2.1.基地现状综合分析 12 2.1.1.自然条件分析 12 2.1.2.建设现状分析 12 2.1. 3.景观资源分析 12

2.2.外围环境分析 12 2.2.1.留坝县国民经济概况 12 2.2.2.留坝县旅游发展策划 12 2.2. 3.留坝县城市总体规划 12 2.3.旅游市场分析 13 2.3.1.留坝县旅游消费市场综合分析 13 2.3.2.厅城遗址公园客源市场定位 13 2.4.SWOT分析 13 2.5.旅游市场最新发展趋势 14 2.5.1.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14 2.5.2.散客自驾车旅游时代到来 14 2.6.太平山片区开发项目策划与分析 14 2.6.1.市场导向理念 14 2.6.2.城墙遗址公园的研究 14

2.7.规划依据 14 2.8.游人容量计算 14 2.8.1.容量计算标准 14 2.8.2.游人容量估算 15 2.9.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15 2.9.1.规划目标 15 2.9.2.规划指导思想 15 2.9. 3.规划原则 15 第3章规划构思 (16) 3.1.规划思路 16 3.1.1.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16 3.1.2.休闲旅游发展思路 16 3.2.规划定位 16 3.2.1.总体定位 16 3.2.2.形象定位

湖南烈士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概况 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总用地137.5公顷,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公园共分为“二区六园”。 “两区”即纪念区和游览区 纪念区以烈士塔为核心,以纪念湖湘烈士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文化为主,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一主题,有“烈士纪念园”、“百姓休闲园”两大园。 游览区以年嘉湖为核心,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气氛,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主题。有“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山林休闲园”四大园。 二、规划设计依据 1. 《湖南烈士公园规划编制要点》2003年 2. 《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 3.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 4.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送审稿) 三、规划原则 以《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对公园规划进行充实、完善与细化,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下局部进行大胆调整。四、规划布局 (一)百姓休闲园 位于公园西大门临东风路一线。北起知仁园,南到原公园苗圃。根据《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百姓休闲园主要定位于“民俗”与“休闲”之主题,主要作为公园与城市交汇的界面,为城市提供开敞的百姓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幅展示长沙地域民俗风情的画卷和窗口。 目前,这一区域植被景观良好,但建筑杂乱,主要有造型良好的公园西大门、园林式办公建筑以及破败的电影院、危旧的老建筑、车库、食堂等。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拆除危旧建筑、净化西大门、保护原有植被、增设林下活动铺地空间为主的手法进行规划。 公园西大门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局促,建筑杂乱,规划保留西大门牌枋,拆除周边建筑,用不同色泽的花岗岩质铺地将内外空间连贯成一体,形成西大门轴线的端头广场,并保留牌枋两侧的大香樟,在广场周边用花池绿带进行分隔与限定,产生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 西大门两侧现已为大众键身休闲之场地,规划主要将水泥场地更换为麻石铺地,在铺地时要注意保留原有乔木,并结合乔木的保护做可坐人树池与花坛,在广场的边角地带适当设置供人休息的桌椅,形成开阔的林下健身与休闲场地。 西大门南侧,根据总体规划,这里要建一个为公园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地形、地势与周边植被状况,考虑西大门轴线的视觉影响,规划对该建筑的建筑风格、色彩、形式、层数与建筑高度、建筑总面积进行限制。

汕头市南滨—葛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汕头市南滨—葛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规划设计单位: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人员:院长:吴贤文副院长:沈陆澄总工:李钊项目负责:陈鹏设计人员:陈鹏(高级规划师)李轶华(规划师)陈晓芸(高级规划师)叶旭新(规划师)肖文锐(规划师)文本编写:陈鹏李轶华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汕头市南滨——葛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落实规划图则规定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本次规划南滨——葛州片区面积约860公顷范围内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相关规划设计,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第三条本文本与汕头市南滨——葛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图则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四条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南滨——葛州片区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汕头市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第五条本规划经汕头市规划局批准后执行,解释权属汕头市规划局。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性质定位 第六条规划目标为:塑造“21世纪园林式山水城区”的基本格局,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因势利导,将城区建设于青山绿水之中,将城市园林、城市森林融入城市建设之中,园中有城,城中有园,山水因城而增色,城得山水而灵秀,使该片区的自然人文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第七条性质定位:南滨片区规划为以会展博览、文化体育、旅游娱乐为主体,配套部分金融、信息、商贸,兼具高品质居住生活功能的游憩商务区。葛州片区规划为南滨片区的生活服务配套区,具有一定旅游娱乐功能的高档次居住区。 第三章用地布局与分区 规划区形成“两片六区”的规划空间结构。⑴ “两片”——南滨中心片、澳头——葛洲居住片区。⑵ “六区”——核心功能区、体育文娱区、南滨居住区、澳头居住区、葛洲居住区以及园林游憩区。第八条功能分区具体安排:核心功能区——位于南滨片的中部,包括会展中心、文化中心、购物中心、信息金融中心,集办公、宾馆、高级公寓等于一体的综合用地,以及两个配套的居住小区。体育文娱区——位于南滨片的西部,包括体育中心、娱乐城、海滨文化公园、石林公园等;其中体育中心的性质为汕头市水上体育中心,包括已建的游泳跳水馆和规划的综合体育馆、露天水上活动中心以及体育宾馆。南滨居住区——位于南滨片的东部,主要包括两个具有一定规模与档次的高尚住宅小区。澳头居住区——位于深汕高速公路西侧,为一新建的高档居住区。葛洲居住区——位于深汕高速公路东侧,结合现状葛洲村居的改造而成。园林游憩区——位于核心功能区与澳头居住区之间,属于南滨与葛洲-澳头两大片区的过渡地带,也是整个规划区的生态绿心;主要包括一个高尔夫球场和一个将红树林公园、笔架山公园、云龙湖公园有机串连在一起的城市生态公园。第九条空间格局为“一带三轴”格局。“一带”——东西向沿海发展带,其中南滨中路规划为中央绿化景观轴,是以步行为主、集街头表演和游憩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文化街。 “三轴”——南北向两条主要绿轴和中心区空间景观主轴,对景、透景丰富,是极具特色的山水轴线。重视对中心主轴线广场、建筑的布置和海上视觉焦点的景观处理,使南北两岸城市中心主轴线得到有机地衔接。 第四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第十条本规划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均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 9O)规定的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同时结合本规划出现的个别具体用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用地划分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见附表1)。第十一条本规划各类别的用地规划建设和用地内建筑的设置应符合用地与建筑相容性的

公园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公园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建设单位 :威海市海滨公园景观工程项目部监理单位 :威海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技术负责人 : 编制人 : 编制日期:

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部署………………………………………………… 4.施工准备工作…………………………………………… 5.施工方案………………………………………………… 6.安装工程………………………………………………… 7.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8.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9.安全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措施………………………… 10.噪声、环境管理措施与职业健康安全…………………… 11.治理质量通病措施……………………………………… 12.成品保护措施…………………………………………… 13.工程交付、回访及维修………………………………… 附件一:施工平面布置图…………………………………… 附件二: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1、编制依据 根据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答疑及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工作内容。 2、工程概况 2.1工程特点 威海公园改造C区、D区位于威海市海滨公园,占地面积约36000平方米,本次改造包括海洋广场跌级水池、绿地种植池、铺装及其它等。 2.2施工条件 场地宽敞,交通方便,满足施工临时设施的搭建和材料堆放要求。 3、施工部署 3.1项目管理机构安排

3.3 检验、试验程序 3.3.1物资检验 正式采购物资设备之前,必须请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看样鉴定确认之后方可供货。物资进场时一律按样品验收,并索取相关合格证明文件。并按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中”物资检验和试验”规定的内容进行材料进场检验和试验,并做好标识,便于施工中的管理和使用。 3.4 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施工图纸配置机械设备。 3.5材料供应 本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我们均有固定的合格供方,采购材料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10月20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360docs.net/doc/6c10897024.html, 一、规划范围 北至金墅港、东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230省道、南至高新区行政边界。总规划用地面积26.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高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示范区,坚持“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12万人。规划建设用地2221.33公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198.59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474.52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两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科技城中心,以太湖大道、科普路、锦峰路、科研路围合的中心区域为主体,包括行政、商业、商务等功能,是科技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城最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带”:即浒光运河风光带,是科技城内部纵向重要的绿色滨水游憩景观带,通过沿运河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滨水景观的建设,将科技城由南至北的各个功能组团有机衔接,融合两岸片区,塑造“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 “三核”:以诺贝尔湖为中心的水核与以五龙山为中心的绿核,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程序 目录 1、总则 (2) 2、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编制内容 (4) 3、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编制内容 (6) 4、附件 (11)

1、总则 1.1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的执行力,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规划编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结合武汉市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要求,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及远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市域其它地区可参照执行。 1.3 为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合理衔接规划管理工作,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分级编制、分级审批、分级管理、分级调整”的原则,以《武汉市城市规划地域划分及编码规则》确定的控规编制单元和控规管理单元两层地域划分为载体,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以下简称控规导则)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以下简称控规细则)两级规划控制体系。 控规导则是以落实武汉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目标,以控规编制单元为载体,对区域功能、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市、区级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作出进一步规划控制、直接指导控规细则的编制;控规细则以落实控规导则为目标,以控制管理单元为载体,对单元内主导属性、整体控制指标、居住区级各类设施进行控制,直接指导规划咨询编制,满足规划管理的要求。 1.4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合理解决规划刚性和弹性,控规导则和控规细则的控制内容均分为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两部分。强制性内容是刚性内容,审批、调整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可以直接指导规划管理的内容;指导性内容是弹性内容,必须经过进一步规划论证才能指导规划管理,调整必须符合规划合理性的内容。 1.5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采取实线控制和虚线控制的方式进行用地控制。 实线控制是指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法定文件附图中用实线划定,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均不得作出更改。 虚线控制是指进行虚线控制的用地,对地块的位置、规模及设施要求不得作出更改,但其边界形状可根据具体方案略作调整。 1.6武汉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符合本规程以及国家、地方有关标准和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方案)图纸深度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方案)图纸深度(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图 区位图(可附在总平面规划图上)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图例、图标、图签等; (3)独立于总平面规划图时,盖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 总平面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为1/500,制图单位为米; (4)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内容: (5)建设用地红线及坐标、绿地、广场、硬地、停车场、水体、体育运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历史文物保护用地及其他特殊用地; ①各类不同类型的用地,除标明范围外,还要用文字清楚标注或用图例 清楚表示; ②不同等级道路的宽度和转弯半径,规划道路中线交点、拐点坐标、中 线转弯半径,规划河涌中线交点、拐点坐标、中线转弯半径,规划高 压线、珠江导治线坐标; ③铁路、高压走廊、规划河涌等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控制宽度; ④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投影内、外轮廓线,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 建筑制图规范,.应明确标示建筑首层、外飘裙楼及标准层的外围尺寸。 ⑤保留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层数、建筑高度和编号,其中建筑物 的层数和编号应当易于区别,层数一般标注在建筑物的右上角; ⑥建筑物(包括首层建筑物)与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边线、规划道 路中线、铁路、高压线或高压走廊、规划河涌和其他规划控制线的距 离、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以建筑物高度的倍数表示); ⑦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楼层,以所在的 建筑标号标示; ⑧各级公共绿地的布置,小游园及居住区公园的出入口、路网;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一)概念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 1、政治文化方面 2、游乐休憩方面 3、科普教育方面 (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 1、市级公园 2、区级公园 (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 1、面积 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 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 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 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 1、活动内容 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 2、设置因素 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

福州市南台岛烟台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件3: 福州市南台岛烟台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简介 一、区位及规划范围 烟台山片区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中北部,规划范围西至尤溪洲大桥、南二环,南至南二环,东至则徐大道、连江南路,北至闽江,总面积约13.29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本片区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区内有白鹭岭、长安山、烟台山等低山,港头河、跃进河、洋洽河、下濂河、白湖港等河道水系从区内穿过。现状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工业及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特殊用地及非建设用地组成。 三、功能定位及规模 1、功能定位 总体功能定位为人文创智区,重点突出文化教育功能,成为南台岛地域文化展示窗口、教育培训基地,同时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构建完善的生态网络体系,打造低碳宜居社区。 2、规模 (1)用地规模: 本片区规划总面积1328.8公顷,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1284.43公顷。 (2)人口规模: 本片区住宅用地可容纳总人口为30.19万人。 四、规划结构 本片区规划形成“一廊、两轴、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廊”:山体生态廊 该廊串联白鹭岭公园、长安山公园、烟台山公园形成山体生态廊道。 ■“两轴”:康体休闲轴、公共服务轴 康体休闲轴——位于本片区中部-南台大道,通过该轴串联市级体育中心与片区体育中心,打造一条融合健康、生态、宜居为理念的康体休闲轴。 公共服务轴——位于本片区东部-则徐大道,结合上三路与则徐大道轨道交通换乘点形成的商业圈,打造以商业服务为主的生态生活轴。 ■“三带”:闽江景观带、上三路教育科研产业带、跃进河生态景观带 闽江景观带——依托闽江景观资源,形成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生态景观带。 上三路教育科研产业带——依托上三路沿线普教、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形成以教育科研为主的产业带。 跃进河景观带——依托跃进河景观与周边人文景观,形成文化生态景观带。

会昌县岚山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目录 一、现状基本情况 (2) (一)自然环境 (二)资源状况 (三)现状建设及居民情况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项目背景 (2) 三、规划理念 (2) 四、规划依据 (3) 五、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3)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六、规划定性 (3) 七、结构布局 (4) (一)视觉控制点设计 (二)地形改造 (三)功能分区 八、总体设计 (5) (一)分区设计 (二)建筑及园林小品 (三)游人容量控制 九、组景策划......................................................7 十、游线组织 (7) 十一、植被抚育与绿化规划 (7) (一)植物现状及分析 (二)植被护育规划与绿化设计 (三)苗圃地建设 十二、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10) (一)保护原则 (二)保护措施 (三)分类保护规划 (四)森林病虫鼠害防治 (五)森林防火 十三、园路规划与竖向设计 (11) (一)园路规划 (二)竖向设计 十四、工程管线规划 (11) (一)给水工程规划 (二)排水工程规划 (三)供电工程规划 十五、导游标示设计 (15) 十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 十七、分期建设项目实施安排及投资估算 (16) 十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与建议 (17)

一、现状基本情况 (一)自然环境 会昌岚山公园位于县城区西北部,为岚山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处于贡江、湘江、绵江交汇之西侧,城市道路从公园东南边缘经过。 其四至范围为东至黄坊石角,南至岚山脚下,西以最高峰(海拔400.6米)往西山脊为界,北以岚山最高峰为界。整个地形东西长、南北短,东西长约2564米,南北宽约853米,总面积为122.68公顷。 园内地貌以低山丘陵和坡地为主,土壤主要由浅变质花岗岩发育的黄壤、黄红壤构成,地势最高处海拔为400.6米,最低海拔为159.3米,最大相对高差241.3米;植被以马尾松、杉木为主,少量针阔混交林及次生灌木丛。中部凹地分布着少量冷水稻田(大多种植一季),靠东侧有一水库。 会昌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624毫米,月平均气温为19.3℃,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二)资源状况 自然景观以山林植被为主。人文景观主要有粤赣省红军医院旧址、“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会昌战斗遗址(战壕、防空洞)、毛泽东诗词纪念碑、烈士纪念塔、烈士墓及会昌县地震台、书画苑、善园缘、翠竹祠、六祖寺等,山上分布有八个休息亭廊,大部分以毛泽东诗词《清平乐·会昌》里的字、词命名,如独好亭、未老亭、君行亭、欲晓亭等。 (三)现状建设及居民情况 现状分布有县化工厂、县物资公司仓库、县酒厂等工业及仓库建筑用地。山上分布有7户村民,沿山脚居住着少量居民。目前厂房、仓库、居民、农户住宅的建筑质量均较差。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树种单一,缺乏阔叶树; 2、森林遭砍伐、破坏,山体滑坡、裸露较严重; 3、防火道目前修建了上山游步道,无林荫大树; 4、游步道大部分做成水泥制品,城市化色彩太浓; 5、景点小品及其附属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打通景观视线; 6、沿岚山脚下搬迁或拆除建筑质量较差的厂房、仓库及居民住宅建筑,给公园留出可建设用地。 二、项目背景 会昌,历史悠久,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置县。置县时恰逢县治凿井得砖,有篆文“会昌”二字,遂以“会昌”命县。目前县城保留有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的会昌县古城墙。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八仙文化和盘古文化都是会昌特色文化。同时会昌人基本上属于客家人,是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羊角古城堡是会昌客家建筑的代表。会昌有悠久的米粉制造工艺。 1931—1934中共苏区时期,会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粤赣省治所在地,是会昌、寻乌、安远三县的中心县。毛泽东和一批革命先辈在此进行过较长时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毅、贺龙、叶剑英、聂荣臻、林彪八位元帅在这块红土地上纵横驰骋,屡建奇功,先后有7700名优秀儿女英勇献身。 岚山岭原名明山、南山,又叫会昌山,雄峙于贡江河畔,最高峰海拔400.6米,满山林木苍茏,郁郁葱葱。盘山公路由南麓蜿蜒而上半山寺(粤赣省红军医院旧址),东、南麓各有曲径通往山顶,该县具有良好的登山活动传统。登临四顾,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远山连绵直奔天际;山下湘江、绵江、贡江蜿蜒而过,山光水色令人留连往返。因当年毛泽东登临并填词《清平乐·会昌》闻名的会昌山(俗称岚山),以其“郁郁葱葱”的满山苍松,给人“风景这边独好”之感。登上这名副其实的“会昌城外高峰”,县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三、设计理念 岚山公园规划设计将始终坚持和运用以下科学理念: (一)环境生态为根本 当今人类共同目标不仅要有一个基本的生存环境,更需要一个以良好生态为依赖的优美生活环境,正是由于岚山公园位于会昌的西北部,处于岚山森林公园的核心部位,有别

(完整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不仅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风貌的 基本体现。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们应尽可能的营造和谐原 生态的景致。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专家、城市旅游度假新模式的倡导者,毕 路德在建筑景观方面,以创造独特“意境”体验的能力著称。由毕路德首创的 以城市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度假规划新模式,运用匠心独运的设计为城市挖掘“可记忆的一面”,令景致虚实相生、底蕴丰厚,吸引游人流连其中。下面, 以刚刚作为中国首个景观作品入围了“2015英国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的经典公园景观——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项目名称: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 项目面积:212000平方米 项目客户:银川水务局 设计单位:毕路德 景区面积:192000平方米 项目地点:中国宁夏银川 项目主创:杜昀 完成时间:2014年3月 项目概况: 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基地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东北部,紧邻城市新区, 北起唐徕渠,南到贺兰山路,东临海宝公园,西至亲水大街,位于交通黄金焦 点上。滨水优美休闲空间是每个城市的梦想,艾依河正是实现这种梦想的地方。但项目面临的现状却是粗糙的城市滨水区域,不仅水和城市割裂,未能实际解 决城市的环境问题;而且滨水景观只作装饰存在,没有建立多元的体验体系,

毫无无人气;定位不全面,只考虑简单的城市配套性质,对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无能为力。 规划设计方案: 在进行规划设计中,毕路德的设计理念从融合地域特色、凸显生态低碳、以人为本三大主题核心入手,立意于银川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设计理念。由金凤栖水、塞上奇观抽象出来的折线造型阐述公园现代游憩体验的主体空间结构。创造先进的设计体验及优越的城市形象,营造一条视觉享受和生态休闲的记忆性景观地标。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打破绿化隔离,拉近亲水距离,形成一个水城交融、展示城市魅力的舞台。将其打造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轴线,形成银川面向世界的形象窗口与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平面设计图

控制性详细规划样本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 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以对地块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都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保规定为重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控制和引导。 2.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用: 2.1承上启下,强调规划延续性。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价值即在于“承上启下”。 2.2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都市规划管理根据。 2.3体现都市设计构想。控制性详细规划可将都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宏观都市设计构想,以微观、详细控制规定加以体现。 2.4都市政策载体。 3.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特性: 3.1通过抽象表达方式实现规划意图 3.2具备法律效应和立法空间 3.3综合性

3.4刚性和弹性相结合控制方式 3.5规划性和引导性结合 3.6通则式与判例式结合 3.7动态控制与互相转化也许(兼容性规定) 3.8强制性内容提出 4.控制性详细规划目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目的是指在都市总体规划指引下。 4.1明确所涉及地区发展定位,与上位都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相应内容相衔接,使之可以进一步分解和贯彻,拟定该地区在都市中分工。 4.2根据上述发展定位,综合考虑现状问题,已有规划、周边关系、将来挑战等因素,制定所涉及地区都市建设各项开发控制体系总体指标,并在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方面配制上贯彻到各地块,为实现所涉及地区发展定位提供保障。 4.3为各地块制定有关规划指标,作为法定技术管理工具,直接引导和控制地块内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5.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 是通过指标制定来实现,其核心内容是其各项控制指标,可以分为规定性控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编者按: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余英溪丰桥港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德清县人防中心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这三个项目县建设局已分别邀请杭州园林规划设计院、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并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进行论证,在充分完善的基础上,三个项目已上报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及县委常委会议进行审议,会议原则同意,同时提出了调整完善意见,并要求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为使这三个项目建设成为我县的精品工程和标志性景观与建筑,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现将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刊登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于9月1日-2日晚6:00-8:30在武康千秋广场对三个规划方案进行公开展示,欢迎广大市民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电话:8063441 联系单位:县建设局规划科 城乡规划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c10897024.html, 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图

烟霞阁效果图 烟霞坞效果图

孟郊故里效果图 山林休息亭效果图 德清县塔山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规划范围 本次塔山森林公园规划的范围位于塔山与城市关系最为密切的西北角区块,东至烟霞坞,南至石溪坞,西侧以规划玉屏路为界,北隔舞阳街与德清县城已建成区域相对,规划总面积约为1.46平方公里。

二、规划结构、功能分区 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带、四片区。 一心:屹立山顶上的视觉中心——烟霞阁。 两带:与城市相接的两条公园边缘地带——自然风光带、公共活动带。 四片区:山坞中不同特征的四个功能区块——烟霞洞天、石溪竹韵、山村农趣、孟郊故里。 三、景点规划 1、烟霞洞天(位于烟霞坞内,是武康古八景之一,据传当时山坞内大树参天、雾气朦朦,进入其中别有洞天) 主要由入口广场、“烟霞洞天”石牌坊、滨水走廊和亲水平台、“梅庄”、“激水亭"、“挂云桥”、“藏春亭”、摩崖石刻、“木鱼岩”、中型度假酒店等组成。 2、石溪竹韵(位于石溪坞的上段,现状竹林茂密) 主干道穿行于竹海之中,途中少有开阔空地。为减少沿路大片竹林景观可能导致的单调感,结合地形设置了三处休憩场所。山坞最深处为林泉小居,一组竹制小屋掩映在竹林之中,竹居四周通过开挖蓄水成塘,形成石溪的源头。中间结合现有山林土屋及房前菜地、茶田规划一处竹海茶苑,尽享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沿路而下,利用一片空地布置服务建筑,形成山林驿站。 3、山村农趣(位于石溪坞下段,现状为一自然村) 村内农居散布在竹林之中,形成了富有趣味的村落空间。规划对农居建筑进行整治,统一村落形象。结合山涧溪流的水系疏通,整理村落空间,强化现有特色,开辟公共活动场地,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乡野游戏。同时利用村落周边的竹园和林中空地,开展参与性的农业劳

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蓝图)

蓝图的要求: 1、区位图(可附在现状图或总平面规划图上)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图例、图标、图签等; (3)、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周围地区的关系等; (5)、独立于总平面规划图时,盖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 2、规划地段现状图(蓝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制图单位为米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图签等; (3)、反映规划区的用地范围、标明基地坐标;反映周边地区的场地利用情况,可包括自然条件和建设情况、市政工程设施和工程管线分布,充分考虑规划区内外场地的联系;(4)、标明规划区范围内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市政设施及各类用地和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等,提出保留、改建、拆除的具体要求; (5)、如现状场地可能出现地质性灾害情况,应标明并提出相应得工程措施。 3、规划总平面图(蓝图):图纸比例为1/500——1/2000,制图单位为米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图签等; (3)、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内容: (3.1)、标明各类控制线: 建设用地红线、建筑红线以及其它各类控制线(如河道、高压线走廊等);标注各线之间的距离;基地控制点坐标。 (3.2)、注明与周边环境、道路关系: a 周边道路名称与红线宽度; b 注明与周边相邻地块用地的关系,包括建筑退让距离; c 铁路、高压走廊、规划河道等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控制宽度。 (3.3)、注明规划范围内各类建筑的功能: a 明确表达建筑、道路、绿化和停车 b各种不同类型的用地(如教育设施等),除标明范围外,还要用文字清楚标注或用图例清楚表示; c 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投影外轮廓线,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建筑制图规范。 d 保留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层数和编号。其中建筑物的层数和编号应当易于区别,层数一般标注在建筑物的右上角; e 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建筑物的具体位置。 (3.4)、注明规划范围内各部分间距: a 各建筑之间间距; b 建筑物(包括首层建筑物)与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红线、铁路、高压线或高压走廊、规划河道和其他规划控制线的距离。 (4)、综合技术指标: a 规划用地平衡表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白云北部片区(DSBB)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3)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3) 第四章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4) 第五章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5) 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5) 第七章配套设施规划 (7) 第八章城市设计 (8) 附表: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惠州市惠阳区白云北部片区(以下简称本片区)建设的科学引导与管理,保证规划区合理有序的开发建设, 结合现状情况及规划区未来发展的趋势判断,制定本规划。第二条本片区范围为:东起坪山河东岸,南至白云路,西临惠阳区与深圳市分界线,北靠淡水河岸,总面积为353.82公顷。第三条制订本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是:《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惠州市近期建设规划修编(惠阳中心 城区)(2011-2015)》、《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 及其他专项规划。 第四条本规划法定文件由文本和图则构成。文本是指强制性规定内容的规划条文;图则是指反映文本内容的规划图纸及相 关表格。文本与图则具备同等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 第五条本规划所确定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范围,可能在详细设计时有一定修改,但须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审定。 第六条本片区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应遵守本文件的有关规定,同时还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惠州市的有关法 律、规范及相关政策的规定。 第七条本文本及图则由惠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规划自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即日起,该地区原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自动废止。

第二章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第九条发展目标:充分利用规划区紧邻深圳市,位于惠阳区面向珠三角的门户区位优势;结合现状较为成片的空地资源和 优美的水系环境;以惠阳区高标准打造白云新城为契机, 通过完善用地功能和公共配套设施、优化环境、打通路网, 强化中心,打造惠阳城西片区的重要门户形象区。 第十条功能定位:集综合型商务办公、商业服务、居住功能为一体,配套设施完备的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宜居宜业的白云新 城。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第十一条主要根据道路界线进行规划区的地块划分,编号的顺序依次为从西至东、由北至南。地块编码采用二级编码方法, 由编制区代码-地块代码组成。 第十二条结合道路界线、自然界线、土地权属情况和出让要求,在地块内进行地块细分。细分地块编码采用三级编码方式, 在地块编码的基础上增加细分地块代码,即由编制区代码- 地块代码-细分地块代码组成。如“DSBB-01-01”代表惠阳 区淡水白云北部片区01细分地块。 第十三条本规划所确定的地块界线或细分地块界线,在详细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地块进行合并或细分。 第十四条本片区总共分为1个编制区(白云北部片区),51个地块,150个细分地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