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历史任务
政治作业

1.当代中国的主题和基本问题认识当代中国的主题,明确其任务,需要回望过去中国所走过的道路。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这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站起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富起来)。
是否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认识当带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强起来)同时处理好奋斗目标与两大历史任务、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的关系。
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一是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
二是关于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
三是关于推进绿色化的理论。
四是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
五是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
六是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
七是关于走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制度建设:一健全法律法规。
二是完善标准体系。
三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四是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
五是树立底线制度。
六是完善经济建设。
七是推进市场化机制。
八是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九是用好考核的指挥棒。
十是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施设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浅谈中国当代形势和历史任务

浅谈中国当代形势和历史任务姓名:桂敏学号:1210607专业:信息安全日期:2013/4/3浅谈中国当代形势和历史任务当前,国际形势诡谲多变,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国际形势,对形势作出正确判断,从而制定正确政策,采取正确行动对于我国历史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国际形势东西压倒西风,风景这边独好。
在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导致的世界经济大浩劫中,美国是被告,中国担挡了遏制金融海啸逞威的重要角色。
印度、俄国、巴西等国家同中国一起成为了拯救世界经济的金融改革会议的座上客,如华尔街会议、伦敦会议。
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最富的国家一起开会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富哥们要听“穷哥”们的声音,看“穷哥”们的脸色,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奇特现象。
当下,世界没有明显的“两极”,昔日的“强大”的苏联已解体,但它们没有将金融灾祸以战争形式转嫁给中国的任何理由,何况中国崛起,腰缠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武力不弱。
中国洋洋洒洒,谁敢妄动?也就是说,世界唯一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没有与西方发达国家发生战争的条件。
相反,中国成了昂然屹立在西方发达国家面前的经济巨人,在解决这场世界性灾难问题上,中国不仅不是它们的敌人,反而是它们的恩人,是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只有社会主义中国能“拯救世界”,这不是穷国讲的,是发自富国俱乐部里的声音。
这时让我们想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句话。
我们可以继续下这样的结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是推进这个主题发展的安全阀,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发动机之一。
二.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周边安全情况无疑是最复杂的。
美国的崛起具有非常好的周边环境:北边与加拿大有着不设防的边界线,南边是国力远弱于己的墨西哥,东西是两大洋,并且在世界各大洋中还有许多“美国的岛屿”可作为称霸的基地。
印度崛起也具有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周边的南亚邻国互不相连,如众星捧月一般拱卫在印度的周边,实力无法与印度相比;而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
2018研究生政治中特课参考题

1、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铭记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两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是国家发展的主题,一个国家发展的主题总是和该国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连的。
从历史逻辑上看,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富这一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历史前提,其目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它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
因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统筹好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
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知识点总结及思考题答案_百度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导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 两大主要历史任务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2.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
(1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前提。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
4.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 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正确把握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3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当代大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当代大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肩负着重要的的使命与责任。
我们国家还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
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
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
作为当代大学生,就要使自己具有当代的气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就是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国家复兴,再有就是弘扬社会美德,提高全民素质,人人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而不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大学生应该在不断吸收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能力之后,再对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习、创造和理性地服务社会,才是大学生的最大责任。
然而,理想是彼岸的一座灯塔,它可以照亮我们脚下的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应该怎样,却常常可能让我们“心向往之”而“遥不可及”。
正因此,除了为理想而学习,我们还应在当下就承担起各种社会责任,去当志愿者,去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然后学会如何以一种适当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种种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现实。
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可以概述为三个方面: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承历史,开创未来。
当代大学生要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实现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爱国理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
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及时地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此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才不是空谈。
而作为科教兴国的第一受益者,我们大学生理应承担起用科技文化推动经济发展,依靠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任,也只有这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才不会只是纸上谈兵。
专题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

意义,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阶级
状况,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通过对近代反对外国
侵略斗争的介绍,增强青年人的危机感、使命感,更好地把握时机担
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1、导论: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
2、综述 风云变幻的80年:
导 论
一、 学史的意义
当代社会是一个风云骤起瞬息万变的社会,科学技术飞速进步日新月异,经济社会也迅猛发展日益全球化,从欧洲的波罗地海到南美的亚马逊平原,从黄土高原上日夜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素农民,到华尔街上行色匆匆忘我打拼的财富精英,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整合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人们关心的是经济的增长和股市的升降,每一个国家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联合、对抗冲突、制衡谋求本国繁荣,中国也将富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上历史日程。 1
(3)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即七一讲话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1、导论:学史的意义:两个了解、懂得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专题一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题

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生产力落后,发展不平衡,提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二、贫穷落后根源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提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问题)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党自身的建设问题;二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4、实现社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理念:物本主义到人本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片面),怎样发展:一是赶超型战略,二是非均衡战略基本条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它与中国的现代化命运结合在一起,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社会实践),第二,它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结合在一起,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系”:贯穿了一个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了一个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了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当今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具体制度组成的、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制度体系。
制度存在形式有两种:(1)正式的、成文的有形制度(法律、规章等)(2)非正式的、不成文的无形制度(风俗、习惯、道德、价值观念等)三、中国特色的三个基本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对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理解和认识

对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而在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又面临三大主要任务:一是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二是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既要实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中国历史任务的确定和坚持是在近、当代中国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其中有: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
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本上是在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的条件下实现的。
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富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对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勇敢担当起带领全国人民这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经过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我们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逐渐成为现实。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和中国的发展进步,我们所面临的历史人物也发生了变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
”
这三大历史任务是队近代中国历史任务的继承和发展。
近代中国历史任务是这三大历史任务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完成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在当代中国,坚持走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的必然途径,必须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的观点的理解。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指导思想集中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统一意志和思想,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缺少明确的是指导思想,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为系的精神纽带,国家就缺少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指导思想决定并主导了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行为。
因此,必须确立“一元”指导思想。
当今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不可否认,在这些思潮中,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存在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
但这些思潮,由于缺少普遍适用性和宏观指导性,并不能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当代中国必须构建能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并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质疑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
这个价值体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武装全国各族人民,把广大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必须加强培育和引导,并把这个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的唯一指导思想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