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天涯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合集下载

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2012-2020)公示稿

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2012-2020)公示稿

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2012-2020)公示稿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1.2011 年,《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已经通过海南省人民政府审查,并上报国务院审批。

新版三亚总规给崖城镇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2012年,结合新时期三亚发展的需要,三亚市委、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崖城镇建设三亚西部新城的总体构想。

3.2008 年6 月1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农垦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大原则,崖城镇域范围内的南滨农场将纳入崖城镇统一规划和管理。

4.现行03版《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已经到期,不能够满足新时期崖城镇的发展需求,应当进行规划修编。

第2条规划期限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第3条规划范围本次总体规划划分为镇域、镇区两个层次。

1.镇域:崖城镇行政辖区范围,包含镇域内的南滨农场辖区,总面积384平方公里。

2.镇区:镇区东起南山、西至盐灶河、北至西线铁路、南至滨海;包含崖城老镇区、创意新城片区、中心渔港片区和南滨场部,规划范围面积约46.3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性质与职能第4条城市性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三亚西部区域性特色型新城。

1性质解释:三亚西部能够辐射和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和城乡统筹发展,以海洋旅游、新兴产业、热带现代农业和南海服务为特色的特色型新城:具有崖州文化特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第5条城市职能1. 服务国家南海开发和南海旅游的特色基地,联动南海的区域性港口与铁路物资集散的区域枢纽。

2.三亚发展新兴产业、海洋旅游、热带农业和海洋服务的产业聚集地。

3.展示三亚崖州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

第三章发展目标与策略第6条城镇发展目标1.以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新城镇”;2.以海洋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名城镇”;3.以崖州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名城镇”;4.以绿色崛起为理念的“绿色新城镇”;5.以海洋服务为特色的“海洋新城镇”。

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一、规划规模该项目位于天涯镇区西侧,用地北临225国道,南至海边,西到红塘湾高尔夫球场界,东至天涯镇区,规划区用地总面积214公顷。

总建筑规模约为12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58,绿地率为40%。

二、规划定位规划红塘湾旅游度假区为面向国际国内中高端市场,融酒店、商业、娱乐、社区为一体,集滨海小镇风情和滨海风光于一身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三、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用地主要功能包括公共海滨区、宾馆酒店区、综合商业休闲区,公共服务区、运动休闲区、度假社区、防护绿带。

形成“一滩一河七轴,双核两带六片”的用地布局结构。

“一滩”:即度假区南部的公共海滨,从最高潮位向北后退100米,作为永久保留的公共活动区和滨海绿带;“一河”:即度假区西侧的担油河,以两条支流自北向南穿越度假区汇集入海,沿河布置连续的公共绿带和公共活动区;“双核”:即分布在度假区东西两部的两个公共中心;西部担油河河口一带为内港区,在港区周边集中布置公共商业活动区及水上运动中心等,构成西部的公共中心;在东部则以山海镇的镇中心为核心,发展公共商业休闲带,形成东部的公共活动中心。

“两带”:即从海滨到国道之间应用分层开发原理,平行设置的两条主要功能带。

紧邻海滨的一线地,是纵深100-300米不等的酒店带,布置不同类型的酒店群;酒店带北侧则为不同类型的度假社区。

“六片”:即规划范围内的六个度假片区,由纵向生态轴分隔两条功能带而成,分别是位于西部担油河河滩地的度假社区(A区和B区)、中部大型度假酒店区(C区),邻接酒店区的度假公寓区(D区),在北侧山地和海滨之间形成的低密度度假社区(E区),以及最东部与天涯镇接壤的综合度假社区(F区)。

三亚市规划建设局2022年2月25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2.27•【字号】三府〔2018〕53号•【施行日期】2018.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三府〔2018〕53号各区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七届市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亚市人民政府2018年2月27日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行动方案的通知》(三发〔2017〕15号)和市政府党组会议纪要第七期等工作部署,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琼府〔2017〕56号)和《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建设实施意见》(三府办〔2017〕276号),结合三亚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国家关于推进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及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扣三亚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坚持“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着力打造一批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美丽特色产业小镇,促进产业、人口、资源的集聚。

二、工作目标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10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任务。

完成亚龙湾玫瑰风情小镇、海棠水稻公园小镇、青田中医康养·金融小镇、天涯小鱼温泉小镇、天涯兰花风情小镇、林旺旅游服务小镇、龙江手工创艺小镇、龙海创客小镇等8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同时创建三亚半岭温泉养生小镇,马岭风情小镇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产业发展。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黑土村277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黑土村277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黑土村277.6亩土地纳入储备用地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权属与登记统计
【发文字号】三府办[2013]158号
【发布部门】三亚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6.03
【实施日期】2013.06.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黑土村277.6亩土地纳入储备用地土地调查有关事项
的通知
(三府办〔2013〕158号)
天涯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单位:
根据三亚市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经市政府同意,拟征收天涯镇黑土村委会部分集体土作为市政府储备用地。

为了做好该项土地调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拟储备黑土村277.6亩用地位于天涯镇辖区内,用地四至范围:东至居民区;南至225国道;西至天涯中学用地;北至村庄、天涯文化中心。

具体的征地范围四至及坐标详见用地勘测定界图。

用地面积约185070.84平方米(合约277.61亩)。

二、为做好该用地拟征收土地的调查工作,由天涯镇负责组织实施该项目用地上的清
点青苗、丈量地上附着物、丈量土地面积等土地补偿审核以及土地补偿工作;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负责对拟征收土地范围进行土地权属确认及业务指导工作。

在调查工作中,。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三亚市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三亚市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三亚市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7.11•【字号】•【施行日期】2022.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三亚市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天涯区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单位:根据三亚市总体规划和公共事业项目建设需要,经市政府同意,对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用地调查。

为做好该项土地调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该用地位于天涯区内,用地调查面积约6908平方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具体的土地调查范围四至及坐标详见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用地界址图。

土地权属均为妙林村委会;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约1754平方米(其中旱地约1520平方米、农村道路约234平方米),建设用地约3771平方米(城镇村道路用地约153平方米、公路用地约92平方米、交通服务场站用地约3405平方米、农村宅基地约121平方米),其他草地约1384平方米;该项目用地在《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省政府同意入库版)中均规划为城镇建设用地。

上述用地涉及的耕地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时,从我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中统筹安排。

待完成占补平衡任务后,由天涯区政府按要求提供用地报批材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其列入当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办理农转用、未利用地转用及征收报批手续。

二、为做好该项土地调查工作,由天涯区政府负责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组织实施该项目用地上的清点青苗、丈量地上附着物、丈量土地面积等土地补偿审核以及土地补偿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对集体土地范围内的调查工作进行指导。

在调查工作中,土地调查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阻挠。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40.0608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40.0608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40.0608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6.04•【字号】三府〔2016〕153号•【施行日期】2016.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40.0608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三府〔2016〕153号经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原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以“琼土环资函〔2006〕925 号”文件批准同意征收天涯区(原凤凰镇)桶井村委会凤凰一、二、三等村民小组 40.0608公顷集体土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和《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县征地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琼土环资耕字〔2014〕14号),现将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内容和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被征收土地规划项目:三亚湾新城区开发建设用地。

二、被征收土地四至范围:位于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部分地块内(具体以勘测定界图为准)。

三、被征收土地权属单位及面积:天涯区(原凤凰镇)桶井村委会凤凰一、二、三等村民小组集体用地,面积40.0608公顷。

四、征收补偿标准:按照《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土地征收及农用地转用手续的复函》(琼土环资函〔2006〕925号)批准的补偿标准对天涯区(原凤凰镇)桶井村委会凤凰一、二、三等村民小组40.0608公顷集体土地进行补偿。

(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和青苗补偿标准:按《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规定〉的通知》(三府〔2011〕181号)规定的补偿标准执行。

五、农业人员安置:(一)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有关征地补偿标准规定,一次性拨付土地安置补助费。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市SY2020-086号用地2.9090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市SY2020-086号用地2.9090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市SY2020-086号用地
2.9090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8.16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8.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市SY2020-086号用地2.9090
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经海南省人民政府委托三亚市人民政府以“琼府委托(02)〔2021〕11号”文件批准同意征收三亚市天涯区海坡村委会2.9090公顷集体所有土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和《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内容和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三亚市天涯区村(居)行政区划界线

三亚市天涯区村(居)行政区划界线

三亚市天涯区村(居)行政区划界线一、抱龙村与立新村行政区划界线抱龙村与立新村行政区划界线总体走向自北向南,起于加跃桥向西474米宁远河中间;止于827县道与新兴队水泥路交岔口向东南方向0.56公里处221.3米高地。

界线全长5.83公里,界线名称为:抱龙-立新,经双方实地踏勘,共设立界桩1个,其中花岗岩双面界桩1个,该界线走向说明如下:自加跃桥向西474米宁远河中间起,沿宁远河向西南方向2.28公里至宁远河支流,转向南偏西南方向沿河流1.57公里至827县道上小桥中间(此处天涯-02号花岗岩双面界桩位于小桥东侧,距界线12.7米)。

自河流与827县道交叉处小桥中间起,沿河流向南偏东南方向478米后转向南480米至水泥路,沿水泥路向西160米后转向南偏东南方向沿水田边367米再转向南偏西南方向492米至827县道与新兴队水泥路交岔口向东南方向0.56公里处221.3米高地。

二、抱龙村与南岛居行政区划界线抱龙村与南岛居行政区划界线总体走向自西向东,起于采沙场向西0.95公里处441.5米高地;止于827县道与新兴队水泥路交岔口向东南方向0.56公里处221.3米高地。

界线全长10.73公里,界线名称为:抱龙-南岛,经双方实地踏勘,共设立界桩2个,其中花岗岩双面界桩2个,该界线走向说明如下:自采沙场向西0.95公里处441.5米高地起,向东0.95公里至采沙场前小路,沿小路向东偏东南方向1.25公里至小桥,沿河流向南758米后转向西南方向561米再转向南偏东南方向130米至小路,沿小路向东偏东北方向77米后转向南偏东南方向272米,再转向东486米后转向南270米至211.3米高地,转向东1.25公里经221.5米高地至827县道,沿827县道向北1.28公里至红新村路口天涯-04号花岗岩双面界桩。

自天涯-04号花岗岩双面界桩起,向北967米后转向西偏西北方向492米再转向北432米至新兴队居民地西侧,转向东偏东南方向256米至水泥路,沿水泥路向南偏西南方向263米后转向东偏东北方向142米,再沿水泥路转向北偏西北方向78米后转向东249米至827县道与新兴队水泥路交岔口天涯-03号花岗岩双面界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市天涯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功能定位和规模 (3)
第三章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 (3)
第四章土地使用规划控制 (4)
第五章居住用地规划控制 (6)
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 (7)
第七章地下空间规划控制 (8)
第八章建筑规划控制 (9)
第九章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控制 (10)
第十章绿地景观规划控制 (12)
第十一章河流水系规划控制 (13)
第十二章历史文化保护控制 (14)
第十三章城市设计引导控制 (14)
第十四章场地竖向控制 (16)
第十五章市政公用设施控制 (17)
第十六章环保控制 (19)
第十七章防灾控制 (19)
第十八章附则 (20)
附录 (21)
1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指导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镇区的建设,统筹安排规划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为天涯镇的开发建设提供立法依据,特编制《三亚市天涯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战略和大三亚湾发展战略的推进,天涯镇的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文件进行指导。

本规划将承载上位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新的发展要求带到天涯镇的实际建设中。

2. 特色精品原则
基于上位规划定位和发挥天涯镇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的优越性,认识规划区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弘扬大美天涯文化、打造特色街区、发展综合旅游、塑造城镇特色。

3. 法制科学原则
本规划通过建立完善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解决天涯镇在城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力图建立科学的、合法的条文法规,严肃而又科学的规划管理体系,以指导今后天涯镇的城市建设。

4. 以人为本原则
本规划立足于天涯镇居民的实际需求,对原规划中与现实需求相矛盾的规划内容、建设项目、空间布局等进行调整,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实现规划设计与近期建设、远期目标和城市生活紧密相关。

第三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3)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
(6)《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 (7)《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8)《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9)《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0)《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总体规划(2012-2020)》
(11)《三亚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暂行版》(2011.3) (12)《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11.11) (13)《三亚市现代有轨电车线网方案》(2012.10)
(14)《三亚市中心城区与滨海地区停车专项规划》(2012.10)
(15)国家、海南省、三亚市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划和技术规范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根据《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总体规划(2012-2020)》确定的天涯镇镇区范围,规划范围东至天涯海角风景区,南至红塘湾旅游度假区和南海,北至西线铁路,规划总用地规模约238.8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28.59公顷。

第五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与《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总体规划(2012-2020)》一致。

第六条. 规划效力
本规划是三亚市天涯镇镇区内土地使用和各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天涯镇镇区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工作,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第七条. 规划强制性内容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以下划线(加粗)的形式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进行明确和落实。

3
第二章 功能定位和规模
第八条. 规划定位
综合天涯镇的现状条件及周边环境分析,依据上位规划对天涯镇的规划定位要求,以及天涯镇在各项条件下的功能要素补充,天涯镇区承担着周边风景区、旅游区的旅游公共服务职能;作为天涯镇的公共服务中心,承担着一般的城市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兼具天涯镇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所应体现的职能,因此,规划将天涯镇区定位为:
“大天涯”区域的旅游服务基地,以天涯文化、热带滨海、田园、山林风光为特色的风情旅游名镇。

第九条. 功能组成
天涯镇镇区的功能主要包括风情小镇、旅游配套、特色旅游、公共服务、购物餐饮、休闲居住等六大功能。

第十条. 规模控制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238.8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28.59公顷。

(附表1) 规划范围内建筑总量控制在168.01万平方米以内。

(附表13) 规划范围内规划人口容量为1.5万人。

第三章 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
第十一条. 规划结构
规划在充分研究规划区现状及发展要素、并与周边地区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确定规划区未来空间发展和功能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老一新多组团、三横四区环网联;双轴三港内延展、山水海景一线连”的规划结构。

(1)一老一新多组团
新镇区位于红塘湾旅游度假区北侧,西线铁路以南,是天涯镇未来的城镇中心。

老镇区位于红塘湾东侧,由北部老镇区与南部风情小镇组成。

(2)三横四区环网联
规划以西线高速、海榆西线、天涯路作为天涯镇东西向重要骨架,形成沿滨海带型展开的镇区空间;并形成新镇区核心区、西部居住社区、老镇区、风情小镇四个功能区。

(3)双轴三港内延展
规划以火车站广场轴线作为天涯镇未来的山海景观轴线,建设天涯路,串联镇区重要的公共设施群落。

同时,以高速公路出入口与老镇区连接的广场路作为旅游门户轴线。

连接老镇区、风情小镇、高速公路及腹地旅游资源。

规划以西部码头、中部码头和东部码头作为主要的水上活动码头,组织滨海旅游项目。

各码头即为水上活动码头,同时也是滨海各景点水上交通的联系通道。

码头的建设可以纳入三亚滨海游览线路中,开展海上旅游线路。

(4)山水海景一线连
天涯镇滨海区域有丰富的山水海景景观。

东部的天涯海角是世界知名景点,马岭建立了滨海与内陆山地的联系,风情小镇传统街道传达了历史与民俗的印记,红塘湾开阔的沙滩与海面是天涯原生态海岸的代表,塔岭与三美湾与南海观音紧密联系。

天涯镇滨海景观线串联起了诸多著名而富有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景区,成为天涯镇最为美丽和独具代表性的风景线。

第十二条. 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包括二类居住用地25.3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