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穆旦的诗八首
爱情的范本——解读穆旦《诗八首》

爱情的范本——解读穆旦《诗八首》摘要:穆旦代表作《诗八首》被称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以其丰富的智慧和晦涩的风格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阐释和解读。
本文以细读的方法对此诗进行再次阐释,以求完成对诗中爱情的思考和探索。
与一般的情诗不同,《诗八首》不只是表达了感情的缠绵和热烈,更是做了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展示。
关键词:穆旦;《诗八首》;爱情;理性穆旦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1947——1948年为第一阶段,此时受叶芝、奥登等西方现代派诗人的影响,诗作多表现个人生命体验,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内心所折射的人生感受。
《诗八首》以男女之间的情爱为平台而展开对人自身情感、生命和宇宙间其他不可知事物的哲学思考,全诗充满浓厚悲剧色彩,是一种从具象到抽象的形而上的玄思。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
并且,他善于运用新奇的意象和独特的构词,这使得他的诗具有沉厚的新奇感,但对读者而言,更多的则是无尽的陌生感。
《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整首诗,共分为八个章节,每章节均为两节,一章节为八行。
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也算是较整齐的一类。
第一章节主要围绕“爱情之火”展开叙述,描写的是爱情中的初恋阶段。
当我费尽心机,苦苦追求你的时候,你却一昧保持理智,躲避逃离。
爱情之火俨然已将我焚毁,而你却只看到了这爱情的局促,把所有的好意当作引诱甚至骚扰。
所以,你看不见我的付出,看到的是一场火灾。
虽然我们渴望的是天涯咫尺的爱情,但现实的状况确实咫尺天涯,相隔如重山。
爱本是成熟的年龄应该有的自然的环节,但你却并不理解,我只能爱上这一个暂时的你,所谓的永恒却不敢奢望。
即使我不断地改变且重生也无济于事,这本就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能,让我们渴求完美却又发现遗憾。
第二章节开始写爱情的发展,也就是爱情逐渐变得成熟稳定。
“水流山石”这个意象代表着自然的变迁以及时间的发展,而我们的爱情历尽千难万险终尘埃落定。
穆旦诗八首赏析

穆旦诗八首赏析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
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
”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
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
我们相隔如重山!”——节自《诗八首(之一)》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
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
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
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
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
穆旦诗八首解读

穆旦诗八首解读穆旦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以其简洁、清新、含蓄、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凝练深刻,雄浑苍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其中,他的八首千古名诗更是成为了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穆旦诗八首进行解读,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1.《题西林壁》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滟漪无限江山入。
这首诗是穆旦的名作之一,以描绘西林园林景色为主要内容。
在诗歌中,穆旦运用自然意象描绘了绿树环绕、楼台倒映、水晶帘轻抖的景象,配合细腻雄浑的文字加深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他以简洁、清新、含蓄的方式,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审美的效果,也暗含着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层思考。
2.《墨梅》我家洛阳女,才好五十口。
金盘洗手池边水,微雨过天晴。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位洛阳女子洗手和暮春时节下雨之后云消雾散的景象。
穆旦用深入生活的方式,平凡中见奇,将家庭美景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达到了经典之作的境界。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发展与内心感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由的珍惜。
3.《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的中心句在后两句,大意是一个老人孤独地钓着江中的fish,旁边只留下寒冷的雪花。
穆旦通过孤舟、蓑笠、翁这些意象,表达了自然景物和老人相互映衬的意味。
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无意中透露出怀旧之情,表达了对寂寞、孤独之境的体悟。
4.《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将描写春天的鸟语、风雨、花朵作为重要内容,层层递进,情景交融,达到了情景交融,情绪互动的意境。
整首诗风趣活泼,华丽古朴,渲染了春天醒来的气息和新生事物兴旺的景象。
5.《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包括翠绿的草地和红色的花卉、远处探显的水村山郭和飘扬的酒旗以及江南四百八十寺烟雨中远望而知的多少楼台。
穆旦通过自然景物和人文环境的交融,在艺术构图上达到了独到奇特的艺术性。
穆旦诗八首读后感

穆旦诗八首读后感穆旦诗八首是唐代诗人穆旦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赠别》、《登楼望月》、《浣溪沙》、《送人东游》、《寒食》、《乐游原》、《题景阳冈》、《书湖阴先生壁》。
每一首诗都展示了穆旦独特的诗思和情感表达方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对这八首诗的读后感。
首先,《赠别》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诗中的描写细腻入微,情感真挚动人。
读完这首诗,我被诗人对于友情的珍重所打动,深感人生之路上,朋友的相伴和离别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是我们在一路走来中最宝贵的财富。
其次,《登楼望月》是一首以月亮为主题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登高望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月亮的赞美之情。
诗中充满了对于自然界的独特感悟,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读完这首诗,我不禁感慨宇宙之巨大,而自身之微小,也思考起生命的意义以及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浣溪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通过描写故乡的美景和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诗中的描写细腻动人,使我想起自己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对于家乡的怀恋更加深刻,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了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也对于珍惜现在的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第四,《送人东游》是一首表达送别之情的诗歌,通过描写送别时的场景和情感变化,表达了友情之珍贵以及离别的苦涩之感。
诗中描写细腻动人,给人一种深深的感伤之情。
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了人生的不断离别和相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非常重要,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相聚,并学会坦然面对离别。
第五,《寒食》是一首描述寒食节的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行为,表达了对于春天的热爱之情。
诗中的描写生动活泼,给人带来一种喜庆的感觉。
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温暖,也对于生活的美好与短暂有了更深的领悟。
第六,《乐游原》是一首描写游览原野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原野的景物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对于自由和快乐的向往之情。
解读穆旦《诗八首》

这里所要解读的《诗八首》,是诗人穆旦(1918-1977)的一篇很有名的经典性的作品,写于1942年2月。
那时,他是24岁,刚刚毕业不久的著名的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中的某些方面,如玄学思辩与具象象征的结合,又可上溯至一直为T.S.艾略特所深爱和推崇的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们。
穆旦的诗有明显的深刻的时代感情,但多数的诗往往并不是直接表现时代,而是注意自身心灵的搏斗和内层思想感情的开掘,并努力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中,追求传达的感情密度大,方法的独特新颖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运用很多精心独创的暗喻和意象联想上的跳跃,就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深厚的新奇、锋利和涩重,同时也带来了读者接受上极大的陌生感。
即使他写爱情的题材的诗时,也是如此。
他的著名的《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八首》是属于中国传统中的“无题”一类的爱情诗。
但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的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的顾恋与相思的描写。
他以特有的超越生活层面以上清醒的智性,使他对于自身的,也是人类的恋爱的情感及其整体过程,作了充满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很大强度的客观化的处理。
整首诗,从头到尾显得很深沉,也很冷峻。
每首诗均为两节,每节四行,一首诗为八行,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也算是属于比较整齐匀称的一类。
第一首,写爱在逐渐走向的成熟季节中,在尚属于初恋的时候,一方爱的热烈与另一方感情的冷静之间所形成的矛盾。
“我”所爱的“你”,和“我”一样,都应该有爱的成熟的年代时那种情感的渴望,但是同时,又有由于被爱的少女在理性控制之下情绪的冷静,这样就造成两个人之间情感的陌生。
这样,虽然“我为你点燃”了我的爱,可是它在尚未达到同样境地的“你”的眼睛里,这“爱”,却是那么的可怕:“你”就如同看见这是一场“火灾”,而“你”却看不见一个真实的“我”的爱的真诚的“燃烧”。
穆旦诗八首读后感

穆旦诗八首读后感《穆旦诗八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
这部诗集共有八首诗,内容涉及到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对自然、生活、人情、爱情等多个方面的思考和描绘。
在阅读完这部诗集后,我深受其内涵和意境的感染,对其中的一些诗句和意境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在《穆旦诗八首》中,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登鹳雀楼》,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远眺山河美景的情景。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句,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
另外一首让我印象深刻的诗是《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边塞壮丽景色的赞美。
诗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句,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让我深受其感染和鼓舞。
通过阅读《穆旦诗八首》,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诗人王之涣对生活、自然和国家的热爱和思考。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国家的热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国家的伟大。
在今天这个物质丰富但精神贫乏的社会,我们更应该像王之涣一样,用诗歌的方式来表达对生活、对自然和对国家的热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通过阅读《穆旦诗八首》,我不仅对古代诗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生活和国家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生活,更加热爱国家,用自己的方式来传承和发扬古代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
穆旦_诗八首_探析

诗苑纵横082CHANGCHENG/2010/4穆旦 诗八首探析武江红 敖小东穆旦的 诗八首无疑是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最优秀的爱情诗之一。
闻一多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编选 现代诗抄时就把这组诗收录进去,可谓眼光独到。
这组诗以爱情为中心向我们展示了情感与理智、灵与肉、自我的分裂与扩张等主题,内涵丰富,要对其做全面性的阐释有一定的困难,本文拟采用新批评文本细读的方法,对这一组诗截取片段做试探性的挖掘,希望能够探寻到一点诗歌本真性的东西。
第一首即是爱情的缘起。
!你∀是爱的对象,目睹到了!一场∀爱情的!火灾∀,这会灼伤爱情的双方呀。
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诗人感叹!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却发现我们的阻隔竟然像!重山∀那样广阔、滞重。
把人的相隔比做!重山∀,在穆旦诗作里并不少见,像 不幸的人们中诗人表现人们寻求破除阻隔之后的统一时就写到:而海/这解救我们的猖狂的母亲/永远的溶解/永远的向我们呼啸,呼啸着山峦间隔离的儿女们。
#第二节里!我∀处于爱情的主动地位,在!自然底蜕变程序里∀爱上了一个!暂时的你∀。
!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说明我对爱的追求充满了蜕变的可能。
穆旦的诗友杜运燮曾说:穆旦并非基督徒,也不相信上帝造人,但为方便起见,有一段时间曾在诗中借用!主∀!上帝∀来代表自然界和一切生物的创造者。
∃这里要理解!玩弄∀一词就要联系到西方的宗教性背景。
爱情是神圣的,但在走向爱情过程当中,上帝似乎又在设置种种阻隔,使得他们!相隔如重山∀,流露出作者的无可奈何。
第二首紧承上一首,!我∀积极地向爱靠近并产生分裂。
!你我∀在!水流山石间沉淀∀、诞生,动静结合。
让人费解的是!我们成长∀为何说成是在!死的子宫里∀? !子宫∀是人的孕育和诞生之处,是温暖和庇护的象征。
诗人把社会比做!死底子宫∀,没有温暖和庇护,到处充满了阴冷和猜忌,在这种环境中自我开始走向分裂,正呼应了上一首的自我!蜕变∀。
从自然里诞生,在社会中成长,自然与社会是对立的,下文!变形的生命∀不能完成自己的无助和悲凉也就好理解了。
穆旦诗八首读后感

穆旦诗八首读后感《穆旦诗八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穆旦。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字风格而闻名于世。
读完《穆旦诗八首》,我深受感动,对其中的诗意和哲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这本书的第一首诗是《秋思》,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孤寂的心情。
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悟。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思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首诗是《赠别》,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离别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离别的痛苦。
这首诗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痛苦,让我对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三首诗是《春思》,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对春天的思念。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思念,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四首诗是《赠人》,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赠礼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赠礼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贵和对赠礼的心意。
这首诗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赠礼的心意,让我对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五首诗是《夜思》,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对夜晚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夜晚的感悟。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夜晚的感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六首诗是《送别》,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送别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送别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送别的痛苦。
这首诗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送别的痛苦,让我对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七首诗是《春思》,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对春天的思念。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思念,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八首诗是《赠人》,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赠礼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赠礼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贵和对赠礼的心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穆旦的《诗八首》这里所要解读的《诗八首》,是诗人穆旦(1918-1977)的一篇很有名的经典性的作品,写于1942年2月。
那时,他是24岁,刚刚毕业不久的著名的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中的某些方面,如玄学思辩与具象象征的结合,又可上溯至一直为T.S.艾略特所深爱和推崇的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们。
穆旦的诗有明显的深刻的时代感情,但多数的诗往往并不是直接表现时代,而是注意自身心灵的搏斗和内层思想感情的开掘,并努力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中,追求传达的感情密度大,方法的独特新颖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运用很多精心独创的暗喻和意象联想上的跳跃,就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深厚的新奇、锋利和涩重,同时也带来了读者接受上极大的陌生感。
即使他写爱情的题材的诗时,也是如此。
他的著名的《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八首》是属于中国传统中的“无题”一类的爱情诗。
但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的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的顾恋与相思的描写。
他以特有的超越生活层面以上清醒的智性,使他对于自身的,也是人类的恋爱的情感及其整体过程,作了充满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很大强度的客观化的处理。
整首诗,从头到尾显得很深沉,也很冷峻。
每首诗均为两节,每节四行,一首诗为八行,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也算是属于比较整齐匀称的一类。
第一首,写爱在逐渐走向的成熟季节中,在尚属于初恋的时候,一方爱的热烈与另一方感情的冷静之间所形成的矛盾。
“我”所爱的“你”,和“我”一样,都应该有爱的成熟的年代时那种情感的渴望,但是同时,又有由于被爱的少女在理性控制之下情绪的冷静,这样就造成两个人之间情感的陌生。
这样,虽然“我为你点燃”了我的爱,可是它在尚未达到同样境地的“你”的眼睛里,这“爱”,却是那么的可怕:“你”就如同看见这是一场“火灾”,而“你”却看不见一个真实的“我”的爱的真诚的“燃烧”。
而这“燃烧”,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它不过是一个成熟的年代的情侣们必然所有的,不管是属于“你底”,还是属于“我底”。
只是因为“你”还将这“成熟”的自然感情视为一种可怕的东西,那么,两个人感情的距离就远了:“我们相隔如重山!”因为爱是人类成熟中一个自然的环节,但却不能按这个自然“程序”去实现,所以,诗里接着说:“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我”有一种失望的感觉。
这里爱了一个“暂时的你”,就是没有得到“你”的真正的理解和爱。
是的,爱是不能勉强的。
“我”如勉强地追求,作种种自我的痛苦状,仍然还是得不到为“你”真正理解了的爱。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这就是说,即使“我”发誓,“我”苦苦地追求,也没有用处的。
这里的“上帝玩弄他自己”,意思是说,大自然和一切生物的创造者,既创造了人的爱的情感的成熟,又创造了人类感情的理性,这种它亲手制造的矛盾,只是上帝的自我的嘲弄,“自己玩弄自己”罢了。
玩弄自身所创造物者即如同玩弄自己也。
穆旦有些诗中,常有用“上帝”、“主”的地方,这一点,诚如很理解穆旦的诗人杜运燮先生说的:穆旦“并非基督教徒,也不相信上帝造人,但为方便起见,有一段时期曾在诗中借用‘主’、‘上帝’里代表自然界和一切生物的创造者。
”(《穆旦诗选.后记》,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首,内容是讲,随着时间的发展,“你”“我”的爱也在逐渐变得成熟起来,由摆脱理性的控制而开始进入热烈的阶段。
“水流山石”是暗示自然的象征的意象,也含有时间推移的意思在内。
“死底子宫”,象征一件事物(包括爱)于一定的时间(相对静止的时间)中的孕育诞生。
前两行诗的意思是,随着大自然的启示和给予,“你我”的生命都开始一起成熟起来,我们的爱的“成长”,也就在这一段的时间里开始孕育,开花。
但这所谓的成熟,也只是人的生命中一种相对的表现。
因为,造物者所创造的爱,是丰富而千变万化的。
“你我”的生命本身,“你我”的爱的“成长”,也只能是“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这个“他”,可以理解为你我的爱,也可以理解为造物者对于人类爱的创造。
玄学式的语言自有它玄学的深蕴。
人的生命(包括爱)本身,都是自然创造出来的千万种形态的一种“变形”的存在,创造既无终结之日,生命也永无完成之时,“你我”的爱,也正是这“不能完成”的生命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不要问他完成的结果,要的只是这真实的现实的存在。
而这存在,就是成熟了的爱。
下一节诗,就可以说明这一种爱的发展和造物者的创造的过程。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这是说,在爱的发展中,“你我”的理性的因素仍然在起作用,以致使“主”暗笑,“主”也就是造物者——人类生命本能,包括爱的创造者——自然,他也在暗笑,现在的“你我”太理智了,所以,就“不断地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这个“另外的你我”,就是对于现在的过分理智的“你我”的一种超越,添加之后的“丰富而且危险”,是对于爱的热烈感情的一种抽象性的暗示。
“主”的“添来另外的你我”,实际上是说自身感情的自然强烈化,或者说生命潜在本能的能动的发扬。
第三首,是写已经达到“丰富而且危险”的境界,“你我”完全超越了理性的自我控制之后,爱情热恋的时刻到来,“你我”之间,才真正获得了爱的狂热与惊喜。
“你的年龄里的小小的野兽,/它和青草一样的呼吸”,这里说的“小小的野兽”,是暗示“你”的爱中萌生的狂热之情,或者说是潜意识中产生的一种爱的冲动,“和青草一样的呼吸”,是说这种狂热与冲动之情的发展的表现。
“青草”的“呼吸”,也有青春,蔓延,生机勃勃,不可遏止的生长等意思包含在内,同时也是女性表示爱的一种方式的象征。
在此前,穆旦写的一首诗《春》里,有这样的诗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这诗是写对于大时代的“春天”的期待的;而此处是对于少女爱的热烈的比喻。
了解了这一点具象而陌生的暗示性的意象之意义,也就懂得了后两句诗的含义了。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这是讲,“你”摆脱了理性的制约,理解了真正的爱之欢乐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年青人的热烈与“疯狂”。
穆旦在另一首诗中,曾这样写道:“因为青草和花朵还在你心里,/开放着人间仅有的春天”。
(《一个战士需要温柔的时候》),意思相近,抄在这里,可帮助我们的理解。
下半首的四行诗,是进一步在分析“我”此时爱的表现与感觉。
这里诗人是在说,“我”终于越过了你那“大理石”般的“理智的殿堂”,且为这“理智的殿堂”中所“埋藏的生命”,感到一种格外的爱的“珍惜”。
“大理石”是一个给人以非常冷静感觉的意象。
用在这里来形容“理智的殿堂”,就更强化了这个“理智”的印象。
两个人的耳鬓丝磨,拥抱接吻,作者没有直接地写出来,而是使用了一个“远取譬”的比喻:“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这样,既与前面的“青草”相呼应,而本身又给读者一种蓬勃生春,辽阔无边,情意绵绵的感觉和想象。
这句诗写得是非常漂亮的。
最后一句:“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这里的“它”仍然指的“小小的野兽”。
可以想象的是,在爱的接触中,女方仍然有她的羞怯,婉拒,和执著,这里用一个抽象的“固执”的词来暗示这些复杂的感情。
但是,在这场恋爱中,“我”一开始就是主动的,而对方并没有完全理解,甚至感到惊惧,所以,当双方都超越一种界线而进入热恋的时候,作为“我”所感觉到的,当然会是一种爱的获得者所应有的态度:“我的惊喜”。
第四首,是进一步讲,两个人进入真正的热恋之后,在一片宁静的爱的氛围中,所产生的种种复杂的情感的表现。
这是爱的“沉迷”,也是爱的深化。
两个人在倾诉各自的心境和甜蜜的话语,这爱的“言语”,是黑暗中唯一能发光的东西。
这就是第一节四行诗的前两句所传达的意思:“静静地,我们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前面说过,“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同这句的“所能照明的世界”,是一个意思。
我以为,这“黑暗”,不是指夜色(因为第五首诗里才出现有“夕阳西下”的字样),而是指感情程度的“黑暗”,而到这段诗的第三四句里“那未成形的黑暗是可怕的”,这里的“未成形的黑暗”又指的是什么呢?从上下文来看,这个“黑暗”与前一个“黑暗”,是同一个意思,这里的“黑暗”,仍然说的是爱的情感历程中的一种境界。
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爱得昏天黑地”的意思。
他们在热恋中的理智,使他们感到一种警觉,所以才这样说。
这是内心所感到的一种强烈的矛盾感,或者说,这是指造物者给予人的一种理性的冷静感。
有的阐释者把这“未成形的黑暗”,说是即将到来的现实的恐怖的阴影,可以作为我们理解这句诗时的参考。
诗人接着说,但是,当前这种爱,究竟是人生成熟时期的一种美好的境界,因此我们在有理性的爱中,有“可能的”,有“不可能的”,这一切,不管是哪一种,美丽得“都使我们沉迷”。
超越矛盾,或者就在矛盾之中,才能获得一种爱的“沉迷”。
后一段的四行诗,前两句好理解。
“那窒息着我们的/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未生即死的言语”,很显然,是指想要表达而又未能说出口,或当时无法表达的一些甜蜜的情话。
穆旦的另一首诗《自然底梦》里,有这样的句子:“那不常在的是我们拥抱的情怀,/它让我甜甜的睡:一个少女底热情,/使我这样骄傲又这样的柔顺。
/我们谈话,自然底朦胧的呓语,/美丽的呓语把它自己说醒”。
“未生即死的言语”,是接近“美丽的呓语”的心里话。
问题在于,第三行的“它的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这里所说的“它”指什么?我想,这个“它”仍是指前面第二首所说的“主”,也就是自然界和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的创造者。
它给人以爱的本能,又给人以爱的理智。
前面是“暗笑”你我的冷静,“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那时为的是促进爱的进入“丰富”和“危险”;现在,在“你我”已经进入“沉迷”的爱的境界中的时候,“它”,也就是它所创造的人类的“理智”,又幽灵般出来,笼罩“你我”,要“使我们游离”,也就是要“你我”做到自我再战胜自我,回归于理智的状态。
但是,诗人说,这时的“你我”已经是不能完全听凭“它”,也就是“理智”的指挥所能改变了的,感情还是胜过了理智,结果,不是“游离”到越过“大理石的殿堂”之前的状态,而是相反,“游进混乱的爱的自由和美丽”。
他们在一种充满内在矛盾状态中爱得更深沉,更热烈了。
这首诗,使我们想起穆旦的另一首诗《忆》中的几句诗:多少年的往事,当我静坐,/一齐浮上我的心来,/一如这四月的黄昏,在窗外,/糅和着香味与烦扰,使我忽而凝住/一朵白色的花,张开,在黑夜的/和生命一样刚强的侵袭里,/主呵,这一刹那间,吸取我的伤感和赞美。
超越“主”的意志也好,得到“主”的赞同也好,“我”此刻,在回味和咀嚼我往昔的爱的“伤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