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临床诊断治疗最佳方

(word完整版)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临床诊断治疗最佳方

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临床诊断治疗最佳方反流性食管炎中西医临床诊断治疗最佳方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

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

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

反流性食管炎—概述反流性食道炎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是指多种因素引起下端食管与胃内容物长时间反复接触所产生的炎症性病变.中医称反流性食管炎为“食管瘅 ".胃食管反流原因,主要是因暂时性下端食管括约肌松弛和/或静息下端食管括约肌压力过低或缺如.一旦发生反流,而反流物又不能及时被清除,则造成食管过度酸化,随之粘膜受损。

这种损害既有胃酸与胃蛋白酶的作用,也有胆盐对食管鳞状上皮的作用。

临床上常有反胃、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热感和疼痛等症状.以40—60岁多见,欧美国家尤为常见。

反流性食管炎 -病因24小时食管pH监测发现,正常人群均有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现象,但无任何临床症状,故称为生理性GER其特点为:常发生在白天而夜间罕见;餐时或餐后反流较多;反流总时间<小时/24小时。

在下列情况下,生理性GER可转变为病理性GER甚至发展为反流性食管炎。

(一)食管胃连接处解剖和生理抗反流屏障的破坏食管胃连接处抗反流屏障亦称第一抗反流屏幕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

LES是在食管与胃交界线之上3~5cm范围内的高压区。

该处静息压约为2.0~4。

0kPa(15~30mmHg)构成一个压力屏障,起着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生理作用。

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大揭秘

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及诊断方法大揭秘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胸痛常在餐后、平卧或身体前屈时加重,站立或坐位时减轻
胸痛可因胃内酸性物质进入食管而引起,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吞咽困难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见的吞咽困难症状包括难以咽下食物、感觉食物卡在喉咙或胸部、需要喝水帮助吞咽等。
01
02
吞咽困难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初期症状之一,随着病情加重,症状可能更加明显。
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
可用于评估反流性食管炎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效果
可发现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
食管pH监测
定义:通过监测食管内pH值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胃酸反流现象
适用人群:疑似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监测方法:将pH监测仪置于食管内,记录pH值变化情况
诊断标准:若pH值下降至4以下,持续5分钟以上,可诊断为胃酸反流
食管测压:通过测量食管内的压力变化,判断食管蠕动功能是否正常,对于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室检查
胃液分析:测定胃酸分泌量,了解是否存在胃酸反流
食管压力测定:了解食管肌肉收缩功能,判断是否存在食管运动障碍
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黏膜状态,排除其他食管疾病
食管pH监测:监测食管内酸碱度,确定是否存在胃酸反流及程度
食管压力测定
意义:判断食管下端括约肌是否存在松弛障碍
目的:了解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
钡剂造影检查
钡剂造影检查:通过吞服钡剂,在X线下观察食管的形态,判断是否存在食管狭窄、食管裂孔疝等异常情况。
内镜检查:通过胃镜检查食管内部情况,观察食管黏膜是否受损、炎症程度等,是反流性食管炎诊断的金标准。
24小时食管pH监测:通过监测食管内酸碱度变化,判断是否存在胃酸反流的情况,有助于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症状与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症状与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症状与治疗方法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指的是胃、十二指肠器官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发患者出现的胃灼热感、反酸、吞咽困难等一系列的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可通过胃镜检查,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溃疡或糜烂等。

反流性食管炎并没有特定的发病群体,男女均可发病,在中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

反流性食管炎在日常生活中会影响患者的饮食,表现为食欲下降、进食不畅、泛酸和嘈杂等。

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抑酸类药物进行治疗,经过科学的干预可获得非常好的疗效。

但是反流性食管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因此要彻底避免疾病还需要了解疾病的相关症状,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1.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常见症状反流性食管炎存在一些典型性的疾病发病症状,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自身对照,有助于患者早期发现自己的异常情况,及时入院治疗。

一般来说,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有烧心、反流、吞咽困难和胸痛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咳嗽、哮喘等食管癌症状。

1.1反酸、胃部灼热当患者发病反流性食管炎后,胸骨后会有烧灼感或明显的不适感,这种症状多在进食后30~60min出现。

除了进食以外,剧烈运动、半卧位或者身体突然前倾等也会诱发反流性食管炎。

在服用抑酸类药物后,患者的烧灼感会得到明显缓解或者消失。

此时不要食用酸性或者过热的食物,避免灼热感加重。

1.2反流患者在进食后、夜间平卧或者身体前屈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部食管反流至咽喉或口腔。

1.3出血当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病情加重时,患者的症状也会加重。

此时患者会出现食管黏膜糜烂,引发出血症状。

在初期阶段,出血表现为慢性、少量,当溃疡面持续扩大时,会引发大出血。

长期出血会导致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症状。

1.4其他症状首先是胸痛,当反流物上升至食管时会产生明显的刺激感,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感或刺痛感。

这种刺痛感可放射至肩部颈部、后背胸部、耳后,部分患者会伴有类似心绞痛的症状、烧心等。

其次是吞咽困难症状,反流物对食管会产生刺激,引发食管痉挛或者功能紊乱,因此会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如何诊治

反流性食管炎如何诊治

反流性食管炎如何诊治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炎症,通常会导致疼痛、烧心感、咳嗽等症状。

以下是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
1.症状评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如烧心感、胸痛、咳嗽等。

2.内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常通过内镜检查(胃镜)来确诊。

医生可以观
察到食管内是否有炎症、溃疡等变化。

3.pH监测: 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以检测胃酸反流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4.X光和造影:可能使用胃肠道X光检查来观察食管和胃的形态。

治疗:
1.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
避免大量进食。

避免仰卧或趴睡后立即躺下。

避免食用或饮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咖啡、巧克力、薄荷等。

2.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PPI):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以减少胃酸分泌。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也可以减少胃酸分泌。

抗酸药物:如铝碳酸镁,有助于中和胃酸。

3.抗反流手术:
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选项,如Nissen fundoplication。

4.食管黏膜保护剂:
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能够保护食管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等。

5.康复训练:
通过食管康复训练,改善食管的运动功能,减轻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和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和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上指的是因十二指肠、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发的食管炎症性病变。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与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抗反流屏障被破坏等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近些年,我国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肥胖、吸烟、饮酒者均是该疾病的高发群体。

该疾病若持续性进展,则会严重危害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

尽早干预对于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疾病危害性尤为重要。

但大部分患者由于并不了解该疾病,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盲目性。

那么,关于反流性食管炎应当了解哪些知识呢?1.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反流反流是指食物或胃酸从胃部逆流至食管、口腔或咽喉的现象。

以下是常见反流现象:身体前屈时反流:当患者身体前屈时,尤其是弯腰或俯身时,这会增加胃内压力,使胃内容物更容易逆流至食管。

这种姿势可能导致食物或胃酸从胃部倒流至口腔或咽喉。

夜间平卧时反流:夜间平躺时,重力作用减小,胃内的食物和胃酸更容易逆流至食管。

许多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睡觉时经历反流症状,如酸味或苦味物质涌入口腔或咽喉,甚至咳嗽或窒息感。

进食后反流:进食后,胃肠道开始消化食物,胃酸分泌增加。

如果食管括约肌功能不正常或胃排空延迟,食物和胃酸就更容易逆流至食管。

患者可能在进食后不久经历反流症状,如酸味或食物残渣回流至口腔或咽喉。

反流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有些人可能只是偶尔感到胃灼热或酸味反流,而对于严重的人来说,这些症状可能更频繁和剧烈。

反酸和烧心当患者患有反流性食管炎后,其胸骨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或灼烧感,上述症状通常会在进食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出现。

除进食外,身体突然前倾、剧烈运动等也会致使反流性食管炎发病。

患者在服用抑酸类药物后,其灼热感会得到缓解。

在此时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过热或酸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灼热感。

其他症状胸痛也被认为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

当反流物上升到食管时会产生显著的刺激感,从而患者会出现刺痛感或疼痛感,这种刺痛感可放射至耳后、肩部、颈部等位置,且部分患者会伴有心绞痛相关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PPT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PPT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反酸、 烧心、胸痛、吞 咽困难等
诊断依据:胃镜 检查、食管测压、 24小时食管pH 监测等
鉴别诊断:与其 他食管疾病如食 管癌、食管狭窄 等相鉴别
治疗方法: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等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 病。
反流性食管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 炎症和损伤。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酸分泌过多、胃排空延迟、食管黏膜屏障功能 受损等。
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包括:烧心、反酸、胸痛、吞咽困难等。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
实验室检查
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黏膜情况,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 食管pH监测:测量食管内的pH值,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 食管压力测定:测量食管内的压力,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 食管内镜超声检查:观察食管黏膜下的病变情况,判断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食管内镜检查:通过内镜直 接观察食管内部情况,可发 现食管黏膜病变
YOUR LOGO
20XX.XX.XX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反 流 性 食 管 炎 概 述 03 诊 断 方 法 04 治 疗 方 法 05 预 防 与 护 理 06 并 发 症 及 处 理
护理人员:XX医院
01
-XX科室-XX
02
并发症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酸药、抑酸药、促胃动力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狭窄、食管穿孔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导读: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方法有哪些?查看症状,进行检查确诊疾病后及早治疗。

治疗方法有改善LES的功能、降低胃酸、急诊处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的解剖和功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老年人很容易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食管与胃连接区的抗反流机能失调,致胃酸、胃蛋白酶以及胆汁和胰酶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和损伤。

当食管黏膜发生糜烂时可有急性腹痛表现。

出现症状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方法有哪些?*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比如腹痛、恶心、呕吐等。

急诊X线吞钡检查,阳性率仅50%左右。

等患者疼痛缓解可在透视下,应用各种方法增加腹压可见食管扩张、收缩、胃向食管方向反流的现象。

若一旦发现反流,需注意有无合并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可能。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1.改善LES的功能,避免反流肥胖者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患病群体,治疗应以饮食结构调整为主。

患者应少吃肥腻难消化容易积存在体内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多餐,多运动,减轻体重,避免食物反流。

适当服用胃复安、乌拉胆碱等药物,每次25mg。

长期服用要慎重。

2.降低胃酸可采用制酸剂中和胃酸或采用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药物。

常用降低胃酸的药物有氢氧化铝凝胶、甲氰咪呱、氧化镁、丙谷胺。

3.急诊处理胃复安和制酸剂联合使用,必要时可肌注胃复安10-20mg;有呕吐、失水者当补充液体。

抗胆碱能药物如普罗苯辛、654-2禁用,可加重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

如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的辩证与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辩证与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辩证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甚则发生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严重病变,属胃食管反流病。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嗳气、胸骨后灼痛,可窜及后背及胁肋等处,有时酷似心绞痛,部分患者可伴见咽部不适,有异物感,进而出现吞咽障碍、吞咽疼痛等症。

本病属中医学“吐酸”、“嘈杂”、“痞满”、“胃脘痛”、“胸痹”、“噎膈”、“梅核气”等病证范围,当今中医称之为“食管瘅”。

由于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易复发,且病变日久或治疗失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常危及生命,因而如何有效防治本病,引起国内外中西医界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收到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探讨如下。

1 病因病机食管为饮食通道,属胃范围,为传化物而不藏,以通降为顺,《难经集注》称其为“胃之系”。

所以,凡是能引起胃病的病因同样也可导致食管病变。

其病位虽在食管,但与肝胆脾胃肺关系密切。

究其病因有三:一为情志不遂,使肝胆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或郁久化热,热灼胃阴,使胃失润降,损伤食管;二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热烫之物和醇酒厚味等,使食道干涩,食管损伤;三因先天禀腻不足,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伤脾等,使脾胃虚弱,运化失司,痰湿内生,上贮于肺,肺失清肃,痰气交阻。

以上诸因均可致肝胃不和,脾胃损伤,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胃中浊气上逆,痰、气、热(火)、瘀等交结于食管及胃腑,而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一系列病症。

本病的病机除与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有关外,与肝肺升降对整个机体的气机调节亦有密切关系。

中医气机升降理论认为,“肝升肺降”是气机升降的关键,“脾升胃降”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因而气机升降失调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所以,在临证中,一定要在辨明病位的同时,也要辨明气机之失调,才能正确地进行辨证治疗,从而取得颇为显著的效果。

2 辩证分型与治疗笔者临证中,常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

临床上以实证多见,久病则出现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互见,表现为本虚标实和虚实夹杂的复杂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药护理 16
3
治疗案例分析
2020/7/12
食管反流病
食管下段括约肌 肌张力降低
抗反流物 防御机制下降
反流物对食管 黏膜的攻击增强
食管黏膜损伤
因此,降低黏膜中的H+、K+-ATP酶的活性,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因子引起 的胃酸分泌,从而阻止胃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抑制胃酸可以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剂量治疗8周,后改成小剂量PPI或治疗量H2受体拮抗剂进行 维持治疗,服药至少6个月;
(2)I级患者可首选H2受体拮抗剂或H2受体拮抗剂联合促动力药
外科介、无效者或有并发症者可 慎重选内镜下贲门缝扎术以及外科抗反流手术或腹腔镜下胃底
折叠术等。
2020/7/12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2020/7/12
1
发病机制及其诊断
2
治疗和预防原则
3
治疗案例分析
2020/7/12
1
发病机制及其诊断
➢ 定义与分类 ➢ 发病机理 ➢ 临床表现 ➢ 临床诊断
2020/7/12
定义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
✓ 胶体次枸橼酸 钠
✓ 质子泵抑制剂 (雷贝拉唑等)
✓ H2受体拮抗剂 (拉呋替丁等)
✓ 多潘立酮 (吗丁啉)
✓ 甲氧氯普铵 (胃复安)
✓ 西沙必利 (普瑞博思)
✓ 硫糖铝片剂 ✓ 替普瑞酮
2020/7/12
12
治疗原则
一般性 治疗
抬高患者床头,戒烟酒,低脂、低糖饮食,避免饱食等。
药物 治疗
(1)推荐递减法(step down):用质子泵抑制剂标准剂量或双倍
2020/7/12
18
胃酸分泌机制:
胃部的壁细胞底-边膜
1、H2受体拮抗剂
2、抗胆碱能药物
组胺受体 (H2-R)
乙酰胆碱受体 (Ach-R)
胃泌素受体 (G-R)
3、抗胃泌素药
第二信使cAMP或Ca2+增加 介导
刺激向细胞内传递
5、前列腺素
4、质子泵抑制剂
激活胃质子泵(H+/K+-ATP酶)发挥作用
2020/7/12
H+与 K+交换, H+从胞内泵向胃腔
与Cl- 结合
HCl(胃酸的主要成份)
19
药品介绍
替乐-拉呋替丁胶囊
双重功效,一举两得
双重功效,抑酸同时加强胃粘膜保护,全面呵护胃健康
2020/7/12
9
临床诊断
✓ 3.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标准剂量连用14 d或双倍剂量连
用7 d,患者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
✓ 4.鉴别诊断:注意与药物性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腐蚀性
食管炎、免疫相关的食管病变以及食管癌鉴别。
➢ 肝胃不和型:肝失疏泄,胃失通降,胃气上逆 ➢ 肝胃郁热型: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气郁化热
症状无改善
继续PPI标准 剂量治疗8周
症状改善
2020/7/12
维持剂量6个月以1上4
中医辨证论治
1
肝胃不和型:以疏肝和胃降逆为原则,药方有香苏散
与左金丸、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等,可明 显改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肝胃郁热型:以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为原则,药方有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半夏泻心汤、蒿芩清胆汤等。
痰气中阻型:痰饮阻滞气机升降,清阳不升, 浊气不降所致。 ➢ 中虚气逆型:脾胃气虚,日久伤阳,终至寒热 错杂,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所致。
2020/7/12
10
2
治疗和预防原则
➢ 治疗性药物 ➢ 诊治流程 ➢ 护理原则
2020/7/12
治疗性药物
抗酸剂
抑酸剂 促胃动力药 胃黏膜保护剂
✓ 氢氧化铝(凝 胶剂、片剂)
胆汁分泌增多
生理性 返流物
改变
食管损害
胰酶增多
原发性 胃食管返流
食管 廓清不良
2020/7/12
硬皮病
解剖 上的改变
饮酒
外科手术 食管裂孔疝 肥胖
6
临床表现
临床 表现
典型 症状
胃灼热 烧心 反酸
吞咽疼痛 吞咽困难
其他 (咽喉炎)
非典型 症状
上腹疼痛 不适等消化
不良表现
2020/7/12
7
临床诊断
1、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
有典型的GERD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 而无报警症状者需具备下列RE的依据:
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
分级 0级 Ia Ib II级 III级
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 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处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 ≥ 2处 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 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2020/7/12
痰气中阻型:以化痰理气散瘀,和胃降逆为原则,药
方有桔梗枳壳汤加味方、半夏厚朴汤合启膈散等。
中虚气逆型:以疏肝理气,健脾和中为原则,《景岳
全书》中以理中汤、温胃饮、圣术煎为主,亦可以香砂 六君子加减来治疗。
15
护理原则
体位护理
饮食护理
健康宣教
RE的护理 原则
口腔护理
心理护理
2020/7/12
2020/7/12
8
临床诊断
2、RE的病理分级:
反流性食管炎病理分级
病理改变
鳞状上皮增生 黏膜固有层乳头延伸 上皮细胞层内炎细胞浸润
黏膜糜烂 溃疡形成 Barrett食管改变
轻度 + + + - - -
分级 中度 + + + + - -
重度 + + + - + +/-
注:反流性食管炎时,可有鳞状上皮细胞假上皮瘤性增生,纤维母细胞和血管 内皮细胞增生,伴一定程度的细胞异型性,应防止误诊为癌或肉瘤。
4
分类
NERD
RE
非糜烂性反流病
60%
反流性食管炎
35%
Fass & Ofman, Am J Gastroenterol 2002 2020/7/12
BE
Barrett食管
5%
5
发病机理
饮酒 药物
吸烟 硬皮病
妊娠
食物 原发性胃食管返流
食管 下括约肌
低压
胃胀 (胃排空延迟)
胃泌酸增多 胃蛋白酶增多
13
诊治流程
有效
PPI试验

无效




内镜检查

(RE)

骨 后

GERD诊治流程
H2受体拮抗剂 或再加促动力药8周
症状明 显改善
维持剂量 6个月以上
I级 阳性
II级 III级
食管24 h 阴性 pH检查
症状无 改善
PPI 8周
症状明 显改善 内镜 治疗
维持剂量 6个月以上
无效 手术
症状无 明显改善
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 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的疾 病。
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可分两种类型:
➢ 黏膜无明显病变者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即所 谓的“病症性反流”;
➢ 有明显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者,则称反流性食管炎(RE), 即所谓的“病理性反流”。
2020/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