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城市总体规划
工业区控规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杨) (2)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期限(杨) (3)第三章规划目标与定位(杨) (4)第四章就业岗位规模测算 (5)第五章土地使用控制(陶) (5)第六章配套服务设施控制 (10)第七章道路系统控制(曾) (11)第八章道路及场地竖向控制(曾) (14)第九章市政公用设施控制(曾) (14)第十章绿地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控制(李) (20)第十一章综合防灾控制(李) (23)第十二章发展时序及近期建设规划(陶) (24)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25)第一章概况一、射洪县概况射洪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涪江中游。
东邻盐亭、西充,南接遂宁、蓬溪,西攘大英,西北靠三台,隶属遂宁市管辖。
射洪县政府驻地太和镇位于县境中部涪江中游西岸,地处北纬32°52′、东经105°23′。
县城自古以来就是川中水陆要冲商贸繁荣之地,也是全县的交通枢纽,西北至绵阳90公里、至成都180公里;南至遂宁40公里,重庆220公里,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01.6万人。
射洪是唐代伟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是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产地,是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规划区位于涪江河谷冲击台地上,自然地势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倾斜。
区内地形整体较为平坦,兼有平坝、浅丘等多种地形。
现状道路与场地在涪江西岸一带高差较大,海拔高程在320米—340米(85国家高程基准)之间。
规划区外围属丘陵地形,土层较厚。
2、地质条件射洪县大地构造部位处于新华夏系川中褶皱带内,且处于中台地、绵阳环状构造与威远辐射状构造的交接部位,及射洪——南充东西向构造带上,武南—广兴舒缓背斜的南翼,构造简单,区域稳定条件较好。
根据国家地震局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度(1991)》,规划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3、自然气候射洪县瞿河乡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7.2℃,最低气温为-4℃,最高气温达39.4℃;雨量充沛,湿度大,年平均降雨量931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9%,气候优越,但雨量分配不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年,全年无霜期285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全完善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实施方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全完善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遂府办函[2014]183号【发布部门】遂宁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实施日期】20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全完善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遂府办函[2014]18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8月14日遂宁市健全完善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构建以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实施监管体系、法规标准体系三大体系为核心的城乡规划空间管治制度,统筹配置空间资源,形成独具遂宁特色的空间全覆盖、层级有序、民主公开的城乡规划管控体系。
二、目标任务2014年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初步形成由城市总体规划、县(区)总体规划、重点镇(乡、街道)规划和重点村(社区)规划,以及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所构成的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实现城乡空间规划全覆盖。
2018年建成遂宁市规划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实现“三规合一”,建成以三大体系为核心的城乡规划空间管治长效机制。
2020年全面优化城乡规划空间管治制度,形成“多规融合”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乡规划制度体系,为建设大而美、富而强、优而雅的新遂宁提供坚强保障。
三、工作内容及措施(一)构建空间全覆盖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强化市规委会统筹规划编制、规划审查职能,加强法定规划的统一编制与管理,探索健全城乡总体规划实施机制。
1.按照“全域规划”理念,依据《遂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推进各县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和乡村规划编制,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2014年完成射洪县、大英县、蓬溪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沱牌镇、隆盛镇、天福镇等第二批省级试点镇总体规划修编。
牵头单位:市规划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2.合理划定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编制单元,完成中心城区近期建设区域控规全覆盖,有序推进远期建设区域控规编制。
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资源网-------/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四川省遂宁市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八月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从事土地流转、土地出租、土地买卖、土地事务代理等尽在土地资源网目录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市情概况(一)自然概况 (2)(二)社会经济概况 (3)二、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现状 (4)(二)土地利用特点 (4)(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6)(四)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7)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规划依据 (8)(二)土地利用的方针原则 (9)(三)土地利用目标 (10)(四)土地利用结构 (13)(五)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案 (14)(六)县区土地利用 (15)(七)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及布局 (16)四、土地利用分区(一)农业用地区 (16)(二)园艺业用地区 (17)(三)林业用地区 (18)(四)城镇用地区 (18)(五)村镇用地区 (19)(六)独立丁矿用地区 (20)(七)自然人文景观用地区 (20)(八)其它用地区 (21)五、耕地保护与土地开发整理(一)耕地保护 (21)(二)上地开发整理 (22)六、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七、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一)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强化执法监察 (24)(二)强化规划行政管理 (25)(三)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规划管理 (26)(四)运用现代技术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27)《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一、编制规划的简要经过 (43)二、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 (46)三、编制规划过程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 (47)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为了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宏观管理,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川委发(1 997)25号文件决定精神,以及有关土地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和《四川省地、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要点》的要求,修编了《四川省遂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射洪市等3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射洪市等3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5.24•【字号】川府函〔2024〕141号•【施行日期】2024.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遂宁市射洪市等3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141号遂宁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射洪市等3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射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蓬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大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将射洪市建成成渝中部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锂电之都”核心区,将蓬溪县建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锂电之都”拓展区,将大英县建成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重要节点。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射洪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8.1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70.5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4.8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48.43平方千米以内;蓬溪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6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8.0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0.4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3.13平方千米以内;大英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3.3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9.4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6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3.60平方千米以内。
射洪县十二五规划(最新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攻坚时期。
谋划好“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 “十一五”时期射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执行情况“十一五”以来,射洪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等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成绩显著。
1.1.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到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6.87%,比规划目标14.00%快2.87个百分点。
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3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85.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6.84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65.3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46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11.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5.08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55.57%。
图1 2005年—2009年射洪县三次产业增长情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2006—2009遂宁市统计年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06年到2009年, 全县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17.0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规划目标5.00%。
2009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5.64亿元,与规划目标34.50亿元相比,提前完成任务。
图2 2005年—2008年射洪县农业产值增长情况数据来源:2006—2009遂宁市统计年鉴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2006年到2009年,工业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24.93% ,比规划年均目标20%快4.93个百分点。
中国白酒第一镇总体规划设计

中国白酒第一镇总体规划明昊设计中国白酒第一镇是2010年由熊大寻策划公司、明昊(香港)设计有限公司和昆明刘家俊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联合规划设计的一个精品项目。
项目概况:项目地处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沱牌镇,其中包括青堤乡、蓬溪县天福镇和大英县红江镇的部分地方,沱牌镇(原来叫:柳树镇)俗称“柳树沱”,位于射洪县南端,是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故乡,是唐代圣僧目连故里和目连文化的发源地。
总体目标:1、以打造中国白酒第一镇为目的,建设集中国酒文化之大成为一体,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项目,避开与其他大品牌、名酒镇同质化竞争,利用自己山水优美、空间广阔的优势,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拳头形象来,以保证项目能一战成功!持续发展!2、“不争东邪西毒,只搞华山论剑;不比武功,争当盟主”,做中国乃至世界白酒的聚大成所在地,集白酒文化为一身,创意出震撼世人视觉效果的项目来,以这样的项目的独特性、震撼性和权威性成为旅游名胜,聚集人气,然后通过中国白酒论坛或世界酒业论坛,及中国白酒节等相关系列活动的打造,借此平台,扮演盟主,不拼出处拼聚处,聚集各地白酒品牌前来参展和讨论,从而借船出海,实现沱牌的二次创业,最终使项目成为影响巨大的酒业旅游品牌和地方名片。
3、用白酒做旅游,用旅游卖白酒,做足白酒文化、白酒创意的文章,聚天下白酒为我所用,首先达到用白酒做旅游的目的。
其次在旅游兴盛之后,把项目品牌和项目创意转化成沱牌酒的成果,策划包装一系列以项目品牌和创意为名的白酒产品,借旅游卖白酒。
通过旅游形成的人气来构建沱牌的第二品牌阵地、第二营销阵地和第二渠道阵地。
4、充分利用原有生态环境,结合地块人文历史,将景区打造成"酒、色、才、气”旅游文化中心,中国白酒文化旅游圣地。
规划设计总体思路:总体规划思路以白酒文化为中心,以目连孝道文化为向导,结合项目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按照酒、色、才、气的思路逐一张开。
其中酒为白酒文化,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瓶、天下第一酒楼、百家酒坛、醪糟一条街等酒体验中心;色有酒吧一条街、购物街、青堤古街、万亩梨园;才有大慈大悲楼、醉仙山、醉翁亭、诗酒长堤、文笔塔。
洪城新区规划方案解读

——新区规划方案解读近年来,射洪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工业园区化、集群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快了射洪工业经济的发展。
为了建设四川经济强县,射洪在工业发展上再挥大手笔:建设射洪经济开发区。
射洪经济开发区由东西两个片区组成:西区名美丰工业城,东区名洪城新区。
洪城新区是射洪县正在抓紧开发建设的现代产业园区,新区规模、功能分区、规划突现的特色等情况是怎样的?6月23日,记者走进了洪城新区,为广大读者朋友揭开新区规划方案的面纱。
【新区规模】平方公里未来工业发展新高地新区位于射洪县中心城区东南部,涪江东岸,与县城太和镇隔江相望,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
包含大于镇大于坝打鼓山东西轴线以南部分及小于坝地区和新溪片区,其中大于坝片区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小于坝片区规划面积为10 平方公里、新溪片区规划面积为平方公里。
新区地处河谷开阔地带,主要由南北两大平坝构成:南名小于坝,面积8平方公里;北称大于坝,面积15平方公里。
境内交通网络密布,县级油路直通蓬溪、西充、三台、盐亭诸县和本县河东各乡镇;涪江一桥、三桥连接西城;东边绵遂高速公路已正式启动,西面涪江五桥即将动工。
洪城新区是射洪经济开发区下一步开发和建设的重点。
换句话说,洪城新区是射洪未来工业发展的新高地。
【功能分区】两大发展区域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商旅发展区新区规划为两大发展区域。
小于坝为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开发食品、机械、电子、传统制造业等工业项目及物流、商旅等附属产业。
大于坝为商旅发展区,系规划的县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以发展商旅、房地产业为主,其中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水、电、气、通信、光纤、防洪堤等市政基础设施齐备;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勃兴,先后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中、人民医院分院等公共服务机构;打鼓滩电站即将开工,建成后将形成蓄水近万立方米的平湖,生态环境优良,是射洪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目标定位】辐射川中地区的新型工业化百亿园区新区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抓住扩权强县和灾后重建的机遇,集中力量开发小于坝工业集中发展区。
新增年产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新增年产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技改扩能项⽬环境影响报告书新增年产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技改扩能项⽬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录⼀、建设项⽬概况⼆、建设项⽬周围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四、公众参与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六、联系⽅式根据《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环保部公告2012年51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增5000吨/年电池级碳酸锂技改扩能项⽬的建设应进⾏环境影响评价。
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项⽬进⾏环境影响的评价⼯作。
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收集⼯程资料、进⾏环境状况调查和⼯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增5000吨/年电池级碳酸锂技改扩能项⽬环境影响报告书》。
现将编制情况及编制成果公⽰。
⼀、建设项⽬概况1、建设项⽬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某锂业”)是中国专业研发和⽣产锂系列产品的民营⾼科技企业,是##省重点企业集团--成都某集团公司的控股⼦公司,为全球最⼤的矿⽯提锂⽣产商。
该公司是中国有⾊⾦属⼯业协会、中国化学和物理电源⾏业协会会员单位,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荣获“全国质量⽰范企业”、##省⾼新技术企业、##省“⼩巨⼈”企业等称号。
公司建有省级技术中⼼,在世界同⾏业内独家拥有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氯化锂的核⼼技术,多个锂产品的⾏业或国家标准由公司主持编制,电池级碳酸锂被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认定为国内锂⾏业第⼀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代表了世界矿⽯提锂技术发展的新⽅向。
2008年,某锂业根据2007年锂⾏业的情况并预测未来⾏业发展,拟在其原有的5500t/a碳酸锂(其中电池级2500t/a)和⽆⽔氯化锂1500t/a⽣产能⼒的基础上,新增4500t/a⽆⽔氯化锂和2000t/a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同时实施“煤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发展背景分析
相关规划内容 ➢射洪县“十二五”规划
三、规划背景
“十二五”形成周边广辐射、衔接大交通、城乡全覆盖、水路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 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一核两副、一带两翼”。以“一核两副”为珠,以涪江和S205国道为线,以线 串珠,形成射洪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两翼”作为涪江经济带的辐射区和经济带的腹地,承担保护生 态的功能,发展原生态农林乡、绿色畜牧业等现代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功能。 在“十二五”时期,城市化率达到50%左右。设立四个等级城镇级别。优先发展沿涪江和梓江城镇
➢ 大英县:打造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主要发展化工、纺织、农产品加工。 ➢ 蓬溪县:主要发展纺织、电子机械、优质农产品深加工。
➢ 射洪县:实施“产业集群突破型+旅游产业突破型”的双型突破产业发展战略。打造子昂故里观光
体验和涪江水乡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争创中国旅游经济强县和四川丘陵地区旅游发展示范县。 ➢ 盐亭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能源化工、劳动密集型四大产业。 ➢ 三台县:全力打造“纺织丝绸、食品加工、能源化工和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 ➢ 西充县:提出“一区三地”(和谐文明新区、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新型工业快速崛起地、
至2012年底,射洪城市人口已达30.8万人。 城市建设
截止2012,射洪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457公顷,人均 79.78平方米。
序号
用地 代码
用地名称
1R
居住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2A 其中
文化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其他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3B 其中
商业用地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
一、基本概况
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2012年)
射 洪 县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2013-2030)
1.2 城市概况
一、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 射洪县城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下游,包含太和、大榆两镇。其中,太和镇位于涪江中游
西岸,地处北纬32º52′,东经105º23′。主要建于涪江河谷一、二阶冲积台地上,三面环山(丘 )、一面临水,涪江从北向南曲折绕经太和镇,形为“S”。射洪西北至绵阳约90公里、至成都约 165公里;南至遂宁约40多公里。太和镇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共射洪县委、县人 民政府驻地。大榆镇位于涪江中游东岸,是射洪城市未来主要的空间拓展区域。 地质地貌
4M 5W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6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用地
7U 8G
其中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公共绿地
合 计
城市建设总用地
面积 (公顷)
789.95 194.29 42.17 35.75 97.86
3.14 14.61 0.76 259.84
258.22
1.62 362.01 67.84 420.05 50.79 312.34
8.38
0.05 11.75 2.20 13.64 1.65 10.14
8.36
2457.11
100
79.78
射 洪 县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2013-2030)
2.1 发展背景分析
三、规划背景
政策背景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深入推进注入射洪新的发展动力 ➢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提出推进区域平衡,资金向不发达地区倾斜 ➢成渝经济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射洪县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四川省 “十二五”规划提出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内部交通网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特色优势产业、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发展目标助推射洪 ➢射洪列入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射洪现代产业高地建设 ➢坚持“两化互动、四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有利加快射洪城镇化速度,提升城镇化质量 ➢国家明确提出城镇化路径有利射洪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区域发展背景 ➢射洪县生态本底强、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目标提升 ➢四川建设西部交通枢纽,加快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的建设 ➢遂宁市加快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的步伐 ➢区域型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 ➢全面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射 洪 县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2013-2030)
2.1 发展背景分析
相关规划解读 ➢遂宁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遂宁市域城镇发展的空间结构为:
形成“一心两轴、一城五辅”的网络状空间布局。
“一主”——市域主中心(遂宁中心城 区) 。
“两轴”——依托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 及遂渝铁路、绵渝高速公路、205省道和涪江流 域,形成纵横交错的十字型城镇发展轴。
射 洪 县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2013-2030)
2.1 发展背景分析
三、规划背景
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
射洪县与周边县交通条件对比
乡镇
蓬溪 县
大英 县
射洪 县
盐亭 县
三台 县 西充 县
已有、在建、规 划高速路 成南高速 绵遂高速 遂巴高速 遂广高速 成南高速 遂回高速
绵遂高速 成德南高速 遂回高速
“五辅”——围绕遂宁中心城区,发展射洪、 大英、蓬溪、安居、柳树组团5个组团城市,共 同形成以遂宁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态 势。
三、规划背景
遂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2020年)
射洪县处于“南北轴”上,形成以纺织、化工、 商贸、电力、都市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主的综合性 滨江城市。
射 洪 县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2013-2030)
成德南高速 绵南高速
成德南高速 绵遂高速
成巴、兰海高速 遂巴、南绵高速
过县境的高速 公路出入口
红江(绵遂) 金桥(绵遂) 宝梵(成南) 县城工业区(遂巴)
回马(成南) 回马(遂回)
射洪(绵遂) 金华(绵遂) 香山(绵遂) 沱牌(遂回)
两河(成德南) 盐亭(成德南、绵南
) 共和(绵南) 八角(绵南)
古井、潼川(成德南 )
76.75 55.15 103 59.72 147.55 68.07
2012年 县城人口(万人)
13 17 30.8 12 25 11.5
城镇化水平 (%) 35 31 44.4 32 32 32
2012年 GDP(亿元)
89.12 102.23 226.47
80.2 193.1 77.4
人均GDP (元) 10922 23956 21662 15931 13087 9474
中国西部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四个跨越”(向现代农业跨越、向工业强县跨越、向现代服务业跨 越、向城乡一体化跨越)的发展战略。
结论:射洪与周边区域的相似度较高,未来射洪县要坚持工业立县之本,同时做大做强文化及生态 旅游业,大力发展高、精、尖的产业,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的中心城市。
带,利用绵遂高速和拟建绵遂高铁,形成“一核两副,一带两翼”的带状发散式城镇格局。
射 洪 县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2013-2030)
2.1 发展背景分析
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
射洪县与周边县发展条件对比表(2012年)
三、规划背景
乡镇
蓬溪县 大英县 射洪县 盐亭县 三台县 西充县
2012年 总人口(人)
全县以丘陵地貌为主,丘陵地区占89.1%,涪江、梓江河谷地貌占10.9%。 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的特点。 汉置广汉郡及广汉县,西魏在金华设射江县,北周更名为射洪县。
2012年末射洪县常住总人口103万人,人口密度为695人/平方公里,属于 人口高密度区。
共有20个镇,10个乡,36个社区,591个村。20个镇、10个乡。全县实 现地 区生产总值226.5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8:62.0:20.2 。城镇化水平44.4%,城镇人口有45.72万人。
射 洪 县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2013-2030)
1.1 县域概况
全县城镇分为县城、重点镇、 普通建制镇、一般乡集镇四个等级。 ➢ 县城:太和镇与大榆镇。城镇人口约30.8万。 ➢ 重点镇:沱牌镇、金华镇,城镇人口分别 为3.5万、1.72万,城镇人口合计5.22万, 平均每个城镇人口规模为2.61万人。 ➢ 普通建制镇:太乙镇、复兴镇、青岗镇、 仁和镇、洋溪镇、广兴镇、天仙镇、 金家镇、香山镇、明星镇、涪西镇、 陈古镇、凤来镇、潼射镇、曹碑镇、 官升镇等18个城镇,城镇人口合计8.40万, 平均每个城镇人口规模0.53万人。 ➢ 乡集镇:金鹤乡、瞿河乡、伏河乡、 青堤乡、双溪乡、文升乡、万林乡、 太兴乡、东岳乡、玉太乡、青堤乡 等共10个,城镇人口在0.2~0.3万之间。 城镇人口合计2.1万人,平均每个城镇 人口规模0.21万人。
县城全年年均温17.3℃,最高温39.4℃,极端最低温-4℃,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降雨量928.4mm,年均相对湿度79%,日照时数3000小时/年。
射 洪 县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2013-2030)
一、基本概况 1.2 城市概况
城市人口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射洪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提升,射洪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县城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程572~325米之间,相对高差100~150米,属丘陵地貌区。涪江由 北向南流经城市,河谷宽广,河流蜿蜒曲折,阶地广布,阶面高出河床3~8米,属堆积阶地。
城市大地构造处于新华夏系川中褶皱带内,且处于中~南充东西向构造带上武南~广兴舒缓背斜的南翼,地层近于水平,倾角仅2°左 右,构造简单。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 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级,区域稳定性好。 自然环境
➢射洪与绵阳市盐亭县、三台县,遂宁市大英县、射洪县,南充市西充县接壤。 ➢射洪县与周边相邻的县(区)相比,县城规模、城镇化水平排名都是第一位。 ➢射洪县在遂宁市区县中GDP、财政收入也排在第一位,人均GDP仅次于大英县。 ➢遂宁、射洪在川中城镇密集区中呈现双心发展、遂射连片发展趋势较明显,对周边区县带动作用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