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
治疗组运用中药足浴;对照组运用普通温水足浴。
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糖尿病足;护理;中药足浴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足病、眼病等。
但是糖尿病足却是其中较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为肢体末端疼痛、感染发炎、溃疡流脓、坏疽,它的特点是病程持续时间长,而且难以愈合,这也是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很重要的因素。
将1999年2月~2003年10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及护理体会做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确诊依据糖尿病足患者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给以诊断。
创面感染情况分级标准参照1995年首届DM会议制订标准。
Ⅰ级:局部皮肤水疱、糜烂及浅表溃疡。
Ⅱ级:溃疡深达肌肉、肌腱、韧带。
Ⅲ级:感染形成脓及窦道深达骨质。
1.2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本院1999年2月~2003年10月收治住院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
观察组溃疡面积最大9.41 cm×19.32 cm,最小 1.49 cm×3.23 cm。
对照组溃疡面积最大者9.87 cm×19.68 cm,最小 1.80 cm×3.20 cm,两组患者无其他并发症,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3 糖尿病足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1.3.1在内科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两组患者情况相同:①患者通过药物使血糖处在正常水平;②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③给予改善微循环及扩张血管治疗;④注意搭配膳食,尽量保持体重稳定;⑤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培训,日常自己就可以对足部进行保健[1],换药过程中将溃疡面逐渐愈合的消息灌输给患者和家属,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鼓舞患者对治愈的信心,也将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危足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危足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糖尿病高危足;消渴饮;足浴;前列地尔;中西医结合疗法糖尿病足(Diabetes Mellitus Foot,DF)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高危足(糖尿病足0级)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有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有发生足溃疡危险,但无破溃的糖尿病足[1],一旦发生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截肢和危及生命。
为预防糖尿病高危足的进一步恶化,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笔者采用糖足方泡洗的方法,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06年8月-2009年5月糖尿病高危足住院患者86例,诊断均符合WHO(1999)标准,按经典的Wagner[2]分级法属高危足者(皮肤完整,无开放性病灶。
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凉,呈紫褐色,伴有麻木、刺痛、灼痛,或有感觉迟钝或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课题(JJ2008-023);北京市大兴区科委课题(2008)丧失,下肢血管彩超提示有血管狭窄,血流增快,管壁增厚,斑块形成等异常)。
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
治疗组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48~78岁,平均(63±9.4)岁;DM病程7~25年,平均(13.6±6.2)年;DF(0级)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0年,平均(6.8±1.2)年。
对照组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0~78岁,平均(59.3±7.8)岁;DM 病程6~25年,平均(12.8±7.4)年;DF(0级)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平均(6.9±3.2)年。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 方法2.1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本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适当的健康运动,并积极治疗其他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脂、血压。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体会_张小娥

内蒙古中医药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
分析两组治疗、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医护理糖尿病足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护理;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3)26-0142-01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体会张小娥**陕西省府谷县人民医院(719400)2013年5月16日收稿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of diabetic footZHANG Xiao-e (people's hospital of FuGuXian yulin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719400)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diabetic foot.Methods:60cases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care ,observa -tion group with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ervice.Re -sults:after nursing observation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 -cally significant (P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o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 -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diabetic foot curative effect significantly ,easy to use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diabetic foot comprehensive TCM nursing care糖尿病足为发生于糖尿病患者足及腿部组织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引起患者发生感染、残疾,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2023-11-04•引言•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优缺点分析•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药泡足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被认为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舒经活络、清热解毒等作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方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导致患者慢性残疾甚至死亡。
研究目的探讨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包括疼痛缓解程度、溃疡愈合情况、下肢血液循环改善等方面。
研究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足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实验组采用中药泡足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溃疡面积、下肢血液循环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目的与方法02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中药泡足所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红花、艾叶、川芎、桂枝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等作用。
治疗方法与过程药物组成将上述药物按一定比例煎煮后,倒入泡脚桶中,将双脚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持续时间约为30分钟,每日1-2次。
泡足方法在泡足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皮肤,同时要保持药液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
护理措施评估标准主要从患者的疼痛程度、局部溃疡面积、皮肤温度及血液循环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同时通过测量溃疡面积、皮肤温度及血液循环等指标来全面评价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评估标准与方法经过中药泡足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局部溃疡面积明显缩小,皮肤温度及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结果分析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具有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同时结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结果讨论治疗结果分析与讨论03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护理方法确认患者的糖尿病足处于早期阶段;-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准备泡足容器和泡足液;- 控制泡足液的温度和时间;- 保持足部温暖和干燥。
糖尿病足护理心得体会(精选5篇)

糖尿病足护理心得体会糖尿病足护理心得体会(精选5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足护理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糖尿病足护理心得体会1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糖尿病小组学习,让我收获很大,感悟很深,首先感谢医院领导和护理部给了我参加医院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机会,这段时间,是紧张忙碌、充实而又兴奋的,在各位专家、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糖尿病专科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了我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的能力。
三个月的培训开拓了我们对高等级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视野,使我们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很快,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2013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4千万,预计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突破6千万左右,由此可见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而在学习期间,我发现糖尿病病人普遍存在着对糖尿病知识不了解或者不甚了解;很大部分病人不能坚持正确的饮食、运动治疗,很多人不会正确使用胰岛素笔;不能坚持按医嘱用药,对病情不管不问,有的病人盲目服药,听信传言,不到正规医院就医;大部分病人不了解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不会主动复查和糖尿病并发症有关的检查;也有很多病人不知道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按时监测血糖。
而医务人员忙于日常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和跟踪随访,导致出院后很多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控制不是很理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地增加,因此我将在未来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作用,加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全程的指导和教育。
用预防大于治疗的指导思想把全程护理的理念上升到新的高度。
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会不断努力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为我院的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糖尿病足护理心得体会2积极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我中心领导对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一)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一)〔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
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中药足浴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表现,病程长,不易愈合,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
2000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护理DF患者35例,效果明显,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糖尿病足病人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
创面感染情况分级标准参照1995年首届DM会议制订标准〔1,2〕。
Ⅰ级:局部皮肤水疱、糜烂及浅表溃疡;Ⅱ级:溃疡深达肌肉、肌腱、韧带;Ⅲ级:感染形成脓及窦道深达骨质。
1.2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的68例DF患者,均为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
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
年龄43~72岁,平均(52.06±2.69)岁;糖尿病病程(8.98±1.05)年;溃疡程度: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9例。
其中活动受限6例;溃疡面积最大10.5cm×20.5cm,最小1.5cm×2.7cm。
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3岁,平均(51.93±3.05)岁。
糖尿病病程(8.76±1.29)年;溃疡程度: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
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钝而烫 伤 。夏 天禁赤脚行 走 , 防止坚 硬
体 的肝脏 ,可导 致各 种疾 病 的发 生或
延缓 患者 的康 复 ,而 疾病 又 常常 影 响 者 沟通 , 确 引 导 患 者 , 除顾 虑 ; 正 消 中 法 , 知 中药泡 足的 目的和意 义 , 告 取得
物碰伤 ,诱发溃疡。休息时抬高足部
当归各 3 , 0g 苏木6 , 0g 鸡血藤 5 , 0g 地龙 2 。以上 中药 由本 院制剂室 配制成细 2 结 0g 微 的粉末 , 用专 用塑料袋 密封装好 备用。
1 资 料 与 方 法
例 ,获得较 好 的疗效 , 取得 满意 效果 。 现将其 治疗及 护理体 会报道 如下 。
果
降 至正 常水 平 ,短 期 内达 到或 接 近糖 钝 或丧失 等临床症 状消失 或 明显缓 解 ,
了早 期 治疗 , 减少 截肢 及 致残 率 , 院 基 础 上加 用 中药 泡 足治 疗 : 我 黄芪 、 生地 状 有不 同程度 的好 转 , 足背动 脉搏动 可 黄、 牛膝各4 透 骨草 、 0, g 白芥子 、 川芎 、
表 1 两组疗 效 比较
( ) 例
经Rd  ̄析 Ⅱ 2 7 3P 00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i 2 5 钝或 丧 失 、 端刺 痛 或灼 痛 , 兼有 趾 注 : i t ,= . 7 , < . , 肢 常
或 足 的畸形 等 高危 足表 现 。患 者双 足 或 单足 有不 同程度 皮肤 凉 、颜 色 紫绀 3 护理体 会 . 或苍 白 、 木 、 觉迟 钝或丧 失 , 麻 感 肢端刺 3 1 情 志护 理 人 的情 志 活动 与 健康 痛等 。 将其 随机 分成两组 , 观察组5 例 , 2 其 中男 3例 , 2 例; 龄4 ~9 5 . 2 女 0 年 3 7 (6 ± 5 l. ) ; 尿 病 病 程 4 2 ( .± . 15 岁 糖 2 ~18 5 ) 9 3
心得体会之糖尿病足中医治疗及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中医治疗及护理体会【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治疗;护理体会糖尿病足是指因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并合并感染的足,以老年人多见,是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
我国糖尿病患者4000-6000万人,而10%以上的患者最终要成为糖尿病足患者,其主要损伤经络、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使患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性疼痛,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甚至出现足部坏疽而导致截肢致残。
数据表明:约15%的糖尿病足患者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国内糖尿病足的截肢率占所有非外伤性下肢低位截肢患者的21%-66%。
糖尿病足传统治疗办法是降低血糖、抗炎治疗、改善微循环、支持治疗、局部换药等,但是效果并不满意。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有较大的优势我,可以减轻患者病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治愈率等反面,我院在此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共接受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共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4~80岁。
34例患者中,根据foster等提出的糖尿病足分类方法:2级27例,3级7例。
1.2结果本组糖尿病足患者34例经积极、系统、综合中医治疗后,治愈34例,其中27例2级糖尿病足患者,30~45天愈合,7例3级糖尿病患者,40~56天愈合。
2治疗方法通过对中医古文献的总结和拓展,本院采用中医药内治和外治法相结合的特色疗法进行治疗,其中外治法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内治法则能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内治、外治联合应用,可促进溃疡向愈。
2.1中医内治李亚廷等将本病分为寒湿阻滞型、瘀血内停型、湿热炽盛型、气阴两虚型四种类型。
针对本组糖尿病足患者,按照上述类型进行对症治疗,如寒湿阻滞型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为法,采用川乌6g,赤芍、当归红花各10g,独活、川断、川穹、怀山药、茯苓各15g,桂枝12g,桑寄生、川牛膝、黄芪各20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对糖尿病高危足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选择0级糖尿病足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
结果观察组经中药足浴后,皮肤发凉、麻木感、感觉迟钝、肢端刺痛或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糖尿病高危足;中药足浴;护理
糖尿病高危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严重的神经及周围血管病变,有发生足溃疡危险,但无破溃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糖尿病高危足,失去保护性感觉而极易发生损伤和感染,为了减少截肢及致残率,我院采用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高危足60例,获得较好的疗效,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1年2月到我院诊治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60例,均符合1999年WHO标准确诊糖尿病及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1],糖尿病分为0~5级,0级亦称为高危足,为皮肤无开放性病灶,常表现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凉、颜色紫绀或苍白、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常兼有趾或足的畸形等高危足表現。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糖、合并其它慢性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糖足康中药方足浴治疗: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生地、木瓜、柴胡、桂枝各10g,水蛭、冰片各5g。
1.2.1一般治疗糖尿病饮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用丹红注射液改善微循环;使用弥可保注射液营养神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重点进行足部护理知识教育。
1.2.2对症治疗降血压治疗及降血脂治疗,要求降至正常水平,短期内达到或接近糖尿病患者正常标准。
1.2.3护理措施
1.2.3.1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正确引导患者,消除顾虑;中药泡足前向患者详细解释其作用和方法,告知中药泡足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配合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2日常足部护理在日常足部护理中,教会患者注意足部保护,经常检查足部颜色,比较足部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选择宽松合适的柔软鞋袜,冬天禁用热水袋,防止因足部感觉迟钝而烫伤。
夏天禁赤脚行走,防止坚硬物碰伤,诱发溃疡。
休息时抬高足部30~40°,以利于静脉回流。
足部禁止静脉注射,趾甲应在泡软后修剪,并保持边缘光滑,不能过短。
不能长时间双腿交叉坐或盘坐,不能远距离行走。
禁止吸烟,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血液供应[2],从而加剧足部病变。
1.2.3.3饮食护理正确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通过护士对糖尿病与饮食关系的宣教,患者提高了对饮食控制重要行的认识,本组病例均能根据个体情况执行糖尿病饮食,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1.2.3.4中药足浴护理将中药放入3L水中浓煎后去渣剩中药药水300 mL ,将药水倒入专用足浴盆(璐瑶牌)中,足浴盆中另放清水4 L ,温度设定38~40 ℃,浸泡双足,浸泡30 min/次左右,2次/d,4w为1 个疗程。
熏洗之前应查看患者足部皮肤有无破损和皮疹,了解药物过敏史。
熏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神志、面色以及出汗情况,以防止出现头晕不适或者过敏等状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熏洗过后应及时向患者了解有无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若有应及时交代管床医生做相应治疗,并及时向患者了解治疗后的感受,将每一次治疗的过程和结果都做相应的记录。
1.3疗效标准[3] 显效: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增强。
有效:上述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无效:各项指标达不到有效指标。
2结果
3讨论
糖尿病足的形成是血管、微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其早期的主要症状是足底的保护性感觉消失伴肢端皮肤麻木、发凉等,证属于中医的”痹证”“痿证”范畴,也是消渴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病机为气阴两虚,血瘀脉阻[4],消渴日久,耗气伤阴,虚热灼伤阴血,血行不畅,闭阻经脉。
故其治疗当以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
中药组成熏洗方中,当归有补气血通脉络之功,生地具有养阴生津之功效,桃仁,红花,川芎、木瓜、赤芍、水蛭活血通络,祛瘀止痛,方中有桂枝温经散寒,扩张血管、促进发汗、镇痛抗菌之效[5]冰片具有清热解毒、防腐止痛之作用,整方合用既活血又养血,化瘀而又不伤正。
外用熏洗之后可通过皮肤吸收,使药物直达病所,温热之性又可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和软化角质层,还可使部分药物直达病所,从而直接发挥作用。
中药足浴在临床使用上方便而易于操作,简单而又有实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86-1587.
[2]王书贞.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A):17.
[3]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1993,8(3):54
[4]杨青,银晓路.社会糖尿病足底压力与足部保护知识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1:1.
[5]赵彩霞,李军,任会雅,等.足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74 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33.
[6]Cronberg CN,Sjoberg S,Albrechtsson U,et al.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Contrast-enhanced 3D MR angiography of the lower leg and foo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J]. Acta Radiol,2003,44(1):59-66.
[7]Kawamoto A,Asahara T,Losordo DW. Transplant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for therapeutic neovascularization [J]. Cardiovasc Radiat Med,2002,3(3-4):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