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
中药沐足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观察 曹玉梅

中药沐足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观察曹玉梅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沐足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观察。
方法:将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糖尿病足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对研究组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沐足方进行治疗。
结果:研究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足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患者给予中药沐足方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中药沐足;糖尿病足;治疗;护理观察糖尿病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若患者的病情不能获得有效和及时的控制,随者患者的病程不断延长,导致出现较多的并发症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一些患者是由于慢性的并发症而最终死亡,糖尿病足则是其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足出现坏疸的阶段,增加了患者的治疗困难,经常由于治疗效果不佳而需对患者进行截肢处理,对患者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治疗,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2]。
本文对中药沐足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所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为46~69岁,平均年龄为(52.6±1.2)岁,患者的病程为6~10周,平均病程为(7.5±0.3)周;研究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为45~68岁,平均年龄为(52.3±1.4)岁,患者的病程为6~12周,平均病程为(7.6±0.4)周。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
治疗组运用中药足浴;对照组运用普通温水足浴。
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糖尿病足;护理;中药足浴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足病、眼病等。
但是糖尿病足却是其中较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为肢体末端疼痛、感染发炎、溃疡流脓、坏疽,它的特点是病程持续时间长,而且难以愈合,这也是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很重要的因素。
将1999年2月~2003年10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及护理体会做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确诊依据糖尿病足患者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给以诊断。
创面感染情况分级标准参照1995年首届DM会议制订标准。
Ⅰ级:局部皮肤水疱、糜烂及浅表溃疡。
Ⅱ级:溃疡深达肌肉、肌腱、韧带。
Ⅲ级:感染形成脓及窦道深达骨质。
1.2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本院1999年2月~2003年10月收治住院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7例。
观察组溃疡面积最大9.41 cm×19.32 cm,最小 1.49 cm×3.23 cm。
对照组溃疡面积最大者9.87 cm×19.68 cm,最小 1.80 cm×3.20 cm,两组患者无其他并发症,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3 糖尿病足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1.3.1在内科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两组患者情况相同:①患者通过药物使血糖处在正常水平;②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③给予改善微循环及扩张血管治疗;④注意搭配膳食,尽量保持体重稳定;⑤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培训,日常自己就可以对足部进行保健[1],换药过程中将溃疡面逐渐愈合的消息灌输给患者和家属,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鼓舞患者对治愈的信心,也将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效果观察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患者效果观察。
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给予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2、3 个疗程时,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标签:糖尿病足;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又将其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性疾病[1],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足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有50%是糖尿病患者,并且85%以上是因为足部溃疡恶化而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2]。
本研究采用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旨在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收集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9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
既符合1999年WHO推荐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又符合2003年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定义中诊断标准[3]。
其中男59例,女33例,年龄39~75岁,平均(60.75±3.41)岁;糖尿病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35±1.18)年;糖尿病足病程1~15个月,平均(4.69±0.71)个月。
按照Wagner分级法,1级37例,2级32例,3级15例,4级8例。
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药足浴治疗0级糖尿病足28例临床护理

一
般 治疗 时局部药 物浓度不 足 , 治疗效果不佳的缺陷。 参 考 文 献 [ ] 朱 僖 星. 1 现代 糖 尿 病 学 [ . 海 : M] 上 复旦 大 学 出版 社 ,
2 2: 75 — 1 2. 00 1 8
20 0 9年 3月 ~ 0 1年 6月 , 院收治 18例 创伤致 失血 21 我 0
套管针 , 宜选 用上肢静 脉大血管 , 保证 安全无 渗漏 , 速补液 , 快
性休克患者 , 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 , 取得 满意效果 。现 报告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以保证组织血流灌 注 。病情 危重者 可采 用颈 内静 脉插 管 , 输 液时 以晶体液为主 , 胶体 液为 辅 , 衡盐 为 晶体液 , 平 晶体液 可
准确记录患者 出入 量 , 出量多 时注意补
。指导患者提高 自我监测和 自我护 理能力 , 告知
钾 , 出量过少则及时通知 医生 。输液量 不宜 过大 , 度不宜 若 速 过快。应严密观察病情 、 生命 体 征及神 志变 化 , 加强 巡视 , 重
视患者主诉 。
饮食治疗在控制病情 、 防治并发 症 中的作用 及情绪 、 精神压 力
属 中医“ 消渴” 继发 “ 脱疽 ” 范畴 , 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气 阴两虚 、
淤血痰 浊痹 阻脉络 而发 。临床 上多 以辨证 论治 为原 则 , 以益
气 养 阴 、 血 化 瘀 通 络 为 法 。中 药 足 浴 1号 方 治 以 温 通 行 气 、 活
化瘀通 络。内服外 洗合用 , 配伍相 得益 彰 , 既有 滋 阴补 肾 , 治
对 疾 病 的影 响 , 其 定 期 检 测 血 糖 、 糖 , 活 规 律 , 烟 酒 。 嘱 尿 生 戒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观察与护理

治疗 组 3 7 例 与对 照组 3 3 例 ,两组 均予 以常规 治疗 与护 理 ,对 照组 采用 温 水足 浴 ,治疗 组采 用 中药足 浴 ,观察 两组 足 的疼 痛 、麻 木 、灼 热 、发 凉症 状改 善情 况 。结果 :治疗 组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P<O . 0 5 ),且未 见 明显不 良反应 。结论 :常规 护理 结合 中药 足浴 治疗糖 尿病 安全 、有效 ,值 得推 广 ,而 且简 便易行 ,让 患者 容易接 受 。 【 关 键词】 糖尿 病神 经病 变 ;护 理 ;中药 足浴
r t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r t e a t me n t o f d i a b e t e s f o o t b a t h i s s a f e , h a v e e f e c t , i t i s wo r t h f o r s p r e a d i n g , a n d i S s i mp l e , c o n v e n i e n t a n d f e a s i b l e , l e t
C A I Q i u - f e i ( N a n t o n g h 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i n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J i a n g s u N a n t o n g 2 2 6 0 0 0
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2023-11-04•引言•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优缺点分析•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药泡足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被认为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舒经活络、清热解毒等作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方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导致患者慢性残疾甚至死亡。
研究目的探讨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包括疼痛缓解程度、溃疡愈合情况、下肢血液循环改善等方面。
研究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足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实验组采用中药泡足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溃疡面积、下肢血液循环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目的与方法02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中药泡足所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红花、艾叶、川芎、桂枝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等作用。
治疗方法与过程药物组成将上述药物按一定比例煎煮后,倒入泡脚桶中,将双脚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持续时间约为30分钟,每日1-2次。
泡足方法在泡足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皮肤,同时要保持药液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感染。
护理措施评估标准主要从患者的疼痛程度、局部溃疡面积、皮肤温度及血液循环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同时通过测量溃疡面积、皮肤温度及血液循环等指标来全面评价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评估标准与方法经过中药泡足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局部溃疡面积明显缩小,皮肤温度及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结果分析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具有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同时结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结果讨论治疗结果分析与讨论03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护理方法确认患者的糖尿病足处于早期阶段;-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准备泡足容器和泡足液;- 控制泡足液的温度和时间;- 保持足部温暖和干燥。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一)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一)〔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
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中药足浴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表现,病程长,不易愈合,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
2000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护理DF患者35例,效果明显,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糖尿病足病人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
创面感染情况分级标准参照1995年首届DM会议制订标准〔1,2〕。
Ⅰ级:局部皮肤水疱、糜烂及浅表溃疡;Ⅱ级:溃疡深达肌肉、肌腱、韧带;Ⅲ级:感染形成脓及窦道深达骨质。
1.2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的68例DF患者,均为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
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
年龄43~72岁,平均(52.06±2.69)岁;糖尿病病程(8.98±1.05)年;溃疡程度: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9例。
其中活动受限6例;溃疡面积最大10.5cm×20.5cm,最小1.5cm×2.7cm。
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3岁,平均(51.93±3.05)岁。
糖尿病病程(8.76±1.29)年;溃疡程度: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
中药沐足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观察

中药沐足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观察发表时间:2013-04-11T10:44:55.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陈雪梅[导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如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随病程延长。
陈雪梅(珠海市红旗医院外科广东珠海 519090)【摘要】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沐足方沐足对糖尿病足的护理疗效。
方法:将60例倒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沐足治疗。
5周后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结论:中药温经散寒沐足方沐足治疗糖尿病足康复效果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
【关键词】中药沐足糖尿病足护理温经散寒沐足方【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34-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如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随病程延长,将发生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死于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就是其中并发症之一,尤其到了糖尿病足坏疸阶段、治疗上有很大困难,常因疗效不佳而截肢[1]。
如何早期加强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们对3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温经散寒沐足方沐足治疗以及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外科住院的DF患者60例,根据Wagner分级法属于1-3级[2]。
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换药治疗。
(2)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温经散寒沐足方沐足治疗。
方药配制:方用温经散寒沐足方:羌活、威灵仙、独活各50g,花椒、细辛、红花各10g,桂枝20g,伸筋草、透骨草各30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疗效。
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足浴方足浴,对照组给予温水足浴,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6%,高于对照组的4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操作方便、安全、舒适、有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Methods 60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each had 30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are,the observation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self-ma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FangZu bath.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arm foot bath,compared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66%,it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46.66%,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 It is convenient,safe,comfortable and effici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Key words] Diabetic foo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Effect;Care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基础上,由于足部外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
它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基本病理变化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障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当足部外伤合并感染时,极易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是许多国家非外伤截肢的首位因素[1]。
统计显示: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2],在糖尿病的截肢患者中,85%是由足部溃疡引起的[3]。
目前临床上以控制饮食、运动、常规足部护理、药物控制血糖等方法作为糖尿病足的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但效果不太理想。
我院内分泌科从2012年3月起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2 纳入标准
足部创面感染情况为Ⅰ级或Ⅱ级;双下肢体远端麻木、疼痛、发凉;肌电图检查提示下肢运动神经传导功能损害;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下肢各级动脉有狭窄、内膜增厚、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斑块[4]。
符合以上条件患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糖尿病合并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患者;神经、精神疾病病史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4 分组
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编号,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1.5 治疗及观察方法1.6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7年卫生部颁发的《中新药治疗急性疮疡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局部肿胀消失、皮肤颜色正常、溃疡面完全愈合。
显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70%以上。
有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30%以上。
无效:达不到有效指标[9]。
1.7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足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足部既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也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
《黄帝内经》记载:“阴经集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
足掌有60多处穴位,47个反射区,为三阴交会之处,是人体的一个缩影;糖尿病足当属中医“痹证”“痿证”之列。
其病机主要为:消渴日久,耗气伤精,耗血伤阴,造成气阴两虚,精血耗损或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经络虚涩,不能濡养肌肉,故肢体疲软乏力、麻木不仁、冷痛等[10-12]。
糖尿病足患者肢端血液循环差,中医谓“发于四肢,药物难达”,故通过常规治疗及护理手段难以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
中药足浴是用中药煎煮取汁浴足,通过皮肤组织加热、渗透疗法,使药物有效成分由足部渗透到下肢组织内,从而减轻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有效控制足部溃疡与坏疽的发生[13]。
糖尿病足洗方中大黄、苦参、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清热解毒,化瘀止痛,燥湿解痉;川芎、红花、血竭、乳香、没药活血通络,祛瘀生新;当归滋阴养血;白芷消肿止痛;白及生肌敛疮。
实践证明,中药足浴综合了热效应和中药药效的双重作用[14],能促进气血运行,温煦脏腑,调节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之功效。
应用中药足浴疗法,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小,无依赖成瘾性,可操作性强,疗效满意,是一种基本无医疗风险的治疗措施,该服务和技术可进一步延伸,在家庭中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0-232.
[2] 王玉珍,许樟荣.第五届国际血管外科暨第一届国际糖尿病血管疾病会议(糖尿病足部分)纪要[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5):152-153.
[3] Levin ME.Classification of diabetic foot wounds[J].Diabeles Care,1998,21(5):681.
[4] 盛庆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6):13-15.
[5] 王思茹,蔡敏,古永恒,等.中药药熨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480-1481.
[6] 曲丽娟,安晓霞,张东玲.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1A):2840-2841.
[7] 赵彩霞,李军,任会雅,等.足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74 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33.
[8] 陈佩莲,陈少霞.利甫松加冬青治疗糖尿病足33例报告[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2):210-211.
[9] 张广清,邱定荣,叶淑华,等.邓铁涛浴足方浴足护理高血压病的体会[J].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99-2201.
[10] 邓彩素.中药温泡双足降体温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4):22-23.
[11] 忻维克,左玉华,魏丽,等.活血通络方足浴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變症状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7,38(6):13-14.
[12] 吕蕾,尹翠梅,郭俊杰.脚康洗方浸泡治疗糖尿病足早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1):54-55.
[13] 李翠荣.化瘀止痛汤口服加足浴治疗原发性痛经81 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5):99.
[14] 余建芬,卢惠珍,汤月萍.中药足浴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体温恢复的疗效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10):96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