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2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课
(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供交纳□16 __赋__税____和家庭消费,
剩余出售。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17 ___民__间__消__费___的产品。
2.曲折历程
(1)春秋战国和□18 __秦__汉____时期得到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3)□19 ___隋__唐___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
(3)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
“□27 __瓷__器__大__国____”。
【学习反馈】
1.(判断)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的瓷器反映了明代瓷器享誉世界。 ( √ ) 2.(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的意义有哪些? 试答:__传__播__中__华__文__明__,__促__进__东__西__方__的__文__化__交__流__。____
手工业 进行自主经营 税;剩余部分出售 身
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 材 料 一 体 现 的 手 工 业 经 营 形 态 是
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___家__庭___手工业,其依附于农业,所生
——《孟子·尽心上》 产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 58 思考: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 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 20 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 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⑥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10 _景__德__镇_____
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11 __养__蚕____并有了丝织品。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
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①『 辨 析 』 从 西 周至明代前期,官营手 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一 直占据主导地位,代表 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 水平。随着生产力的发 展以及各种因素的共同 推动,明代中叶以后,
私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

史 必
和范围日益扩大,逐渐


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
人 教
了主导地位。

返回导航
历 史 必
据欧洲商人的订单,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
『辨析』 中国古代手工业虽然长
期领先于世界,但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
修 ②
等,中国被称为__“_瓷__器__大__国_。”
阻碍,始终没有进入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时代,因此不能误认为中国手工业一直
教 版
领先于世界。
返回导航
·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__官__营_____手工业。 发展。 江南一带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__资__本__主__义__性质的
历 史
生产关系。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③
③『思考』 下面是古代中国在国 际上的三张“名片”。三张“名片”反
课堂合作探究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主题一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官营 手工业
管理方式
政府直接经 营,进行集中 的大作坊生产
产品用途
供官府、贵族 消费和军队使 用
流通方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52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52张)
【思维点击】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代制瓷业发生了哪
些重大变化?
提示:民营制瓷业在制瓷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景德 镇的民窑生产更趋兴盛。
【归纳总结】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地位
官府直接经 官营 营的大规模 手工业 生产(劳役制)
满足政府、 皇室需求, 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
至明代 前期占 据主导 地位
4.(2018·新课标Ⅰ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
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
竹篱井,井主所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 以
“调身货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特遇
不满意,辄外谋高就。这反映出为时( A)
【对点训练】 1.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 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 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
2.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 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 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 A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畜牧业的发达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主题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思考】观察下图,中国古代的瓷器、丝绸等是通过 什么途径运往西方的?
国外瓷都“景德镇”——代尔夫特
穿中国丝绸的古罗马妇人
提示: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运往西方。
1.丝国——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 国获得 “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 世称为“丝绸之路”。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重要成就: 重要成就 (1)冶金业(铜、铁、钢) )冶金业(
原始社会晚期: ①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 ②商周:青铜铸造业繁荣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③西周晚期 出现铁器 西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④西汉 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杜诗发明 ⑤东汉 杜诗发明水排 魏晋南北朝:发明的 发明的灌钢法 ⑥魏晋南北朝 发明的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 世界领先地位) 世界领先地位)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秦汉
开始 得以发展
魏晋南北朝 遭受摧残 隋唐 两宋 元朝: 元朝: 明中叶 清:
恢复与发展 日常用具及用品, 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 自民营手工业) 自民营手工业)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 现资、三种形态: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三种形态: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二、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 手工业 素称发达
1、地位、特征、发达原因:P8 地位、特征、发达原因: 成就: 2、成就: (1)冶金业 ①②③④⑤ 各朝代 冶金业: ①②③④⑤P8(各朝代 各朝代) 冶金业 (2)制瓷业 ①②③④⑤⑥ P8(各朝代 制瓷业: 各朝代) 制瓷业 各朝代 (3)丝织业 ①②③④⑤⑥⑦ P8(各朝代 丝织业: 各朝代) 丝织业 各朝代
D、唐朝
5、下列手工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下列手工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A.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印刷业 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 A.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印刷业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诗中的名句。 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 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 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 度上得益于: 度上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 7、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 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

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课件

(3) 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⑨ 商 西周 ________ 朝时已经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⑩________ 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 波斯 的织法 工人。唐朝丝织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⑪________ 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 实风格。明清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精致的⑫ 缎 ,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____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思维拓展
1.《国语·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时期手工业发展的 什么状况?
点播: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夯实基础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魏晋南北朝 :遭受摧残。 (3)⑭____________ (4)隋唐:恢复和发展。 黄道婆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5)元朝:⑮________ (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冶矿等行业中的民营
花楼机 。 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使用⑯____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历史•必修2 • (配人教版)◆
思维拓展
3 . 2012 年 2 月 6 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登基 60 周 年纪念日,一批专为女王登基庆典定制的礼品瓷运往英国。据 了解,这些印有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肖像的瓷盘将成为英皇室 尊贵的“国礼”。
请思考:中国瓷器被尊版)◆ 灌钢法 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 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⑤________ 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商 (2)制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⑥________ 朝时已经烧制出 唐 原始瓷器,⑦________ 朝时,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青花瓷 明朝宣德年间制造的⑧________ ,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件(共37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件(共37张PPT)
---1为、何原这因一:时期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 ①2日、常表生现活:物资,市场需求量大; (②1一)战新期建间工,矿欧企洲业列和强新对增华资商本品增输加出;减少; (③2大)量_纺出__织口_业_到__欧和洲__,面__以粉_满_业_足_发战展争迅需速求;。
行业 厂数 投资额(万元) 行业 厂数 投资额(万元)
判断正误: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彻底扫清了障碍。 严重障碍:封建主义(封建帝制、封建土地所有制)
帝国主义
一、民国初期短暂的春天(1912--1919)
1、原因: (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 有利环境。 ----辛亥革命对民族工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的体现: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法币印刷总额
10000000亿 1000000亿 100000亿 10000亿 1000亿 100亿
6000亿 14亿
660万亿 16万亿
1937年 1945年 1947年 1948年8月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 1937
= 1938
1939
的抢捆携人 情购的带们
1943
景日钱大不 。 用 前 捆 得 1945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国 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一、民国初期短暂的春天(1912--1919)
1、原因: (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 有利环境。 (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丝织展室
华 贵 之 丝
西汉“素纱襌(dān)衣”
东汉的罗
东汉丝绸袜子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刺 绣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一)种类 民 间 手 工 业
农户的家庭副业
家庭手工业
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
民营手工业 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二)发展过程
发展 春秋战国和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元朝 明朝中后期出现,清 朝继续发展
透雕兽首贺巩斧
翼虎纹剑
银斑纹戈
马形刀
秦朝铜车马
汉朝青铜器
东汉:“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已被中国国家 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技术
冶铜 技术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青釉四系瓷罐
青瓷双系壶
北 齐 白 釉 四 系 罐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 是早期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白瓷的烧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 量实现的,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白瓷凤首瓶 (唐)
宋朝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北宋 钧窑月白釉碗 (“钧红”) 宋 宋 宋 定 代 窑 八 汝 方 窑 四 天 宋 系 蓝钧窑玫瑰紫釉尊 瓶 釉 (“钧紫”) 长 颈 镶 乾隆御提诗(金字) 金 瓶
遭受摧残
恢复和发展 继续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 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
“□27 __瓷__器_大__国_____”。
【学习反馈】
1.(判断)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的瓷器反映了明代瓷器享誉世界。
()

2.(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的意义有哪些? 试答:_____传_播_中_华__文_明_,_促_进__东_西_方_的_文__化_交_流_。_______________
课前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夏、商、西周时期:以 ____青__铜_铸_造____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 ________手工业继续发展。
(
3)
西汉
武帝以
后:煮


官营
__
_
_
_
__
_、


等最

利可

的行

,都收
归官办。
冶铁
2.特点
(1)由 ________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④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⑤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13 __波__斯____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14 __花_鸟__画_____中的写实风格。 ⑦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15 __织__造_局_____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
代。
【学习反馈】
1.(判断)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产品在市场流通。 ( )
2.(判断)东汉时期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 )
× ×
3.(思考)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有哪些?
试答: __________政_府_直__接_管_理_;_产__品_精_美_;__世_界_领_先_;__不_在_市_场_流__通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经营形式
4.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分工更加细致,手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到了 明朝中后期,江南手工业生产中采用雇佣劳动和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的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 到了南方,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制品的主要产地,也逐渐从北方转 移到了南方。
们各有什么功能? 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 “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 [答案] 提示:官窑:官营手工业,专
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产品。民窑:民营 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
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座……清代御窑仅 6 座。
〔对点巩固 1〕 (2019·河南高一联考)
【概念阐释】 盐铁官营
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 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盐铁官营虽然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抑制商人势力,但亦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
【图画语言】 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的发明,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 16 世纪以 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学习反馈】
1.(判断)明中叶以后,官营手工业在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
2.(判断)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自然经济不再是中国古代的主导经×济。 ()
3.(思考)民间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私__人_投__资_;__产品主要用于民间消费;明中叶后超过官营手工业,
材料一 “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 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 多,农夫乐事劝功。”
——《盐铁论》
材料一说明农业的发展对 ___铁_农__具____的需求促进了冶铁业 的发展,冶铁业的发展使铁农具 使用更为广泛,又促进了_农__业___ 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作“塞里 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恺撒 材料二表明我国丝织业__历__史____ 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 悠久,技术先进,曾长期领先于 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 世界;丝织品出口多,价格贵。 的黄金去购买丝绸。
出土地点
考古发现
河北武安县午汲赵城 陶器上大多刻有陶工私名,如文牛陶等
山东齐国临淄故城
陶文大多只署制作者的乡、里、名字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
漆器注明了生产者的里名和人名
湖南沙湖桥 19 号楚墓 一件漆耳杯,器底漆书有“□里□”字样
上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
史结论是
官营 手工业
营、大作坊生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 用 各 类 位,代表古代手工业最

用;不在市场流通 匠户
高水平
民营 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私 营 主 明 中 叶 后 占 据 主 导 地
在市场流通
雇工 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家庭 以家庭为单位 供 消 费 和 交 纳 赋 农 民 自 是农户的副业,一直存
(2)凭借国家权政力府,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 多精美。
(3)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3.成就 (1)冶金业
领域 冶铜
钢铁 冶炼
成就
影响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 创造辉煌灿烂的
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有 __司_母__戊_鼎______、四 青铜文明 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主题二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 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 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 格局。 3.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占主导地位。
知识点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24 __非____、欧许多国家,广受欢
迎和赞誉。 2.表现
(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25 __丝_国_____”的誉
称。
(2)唐朝起,中国□26 ___瓷_器____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⑥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10 _景__德_镇______
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11 __养__蚕____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12 __斜_纹__提_花______织物。
新课标导学
历史
必修② ·人教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
学习目标诠解
2
课前自主学习
3
课堂合作探究
4
随堂达标训练
5
课时作业
学习目标诠解
时空坐标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在了解古代中国冶金、制瓷、纺织业发展的成就的时间和 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形成对古代手工业发展脉络的正确的时空认识。 2.家国情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辉煌成就,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辛勤劳动 的结晶,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古代物质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 要组成部分。
(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供交纳□16 __赋_税_____和家庭消费,
剩余出售。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17 ___民_间__消_费_____的产品。
2.曲折历程
(1)春秋战国和□18 __秦__汉____时期得到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3)□19 ___隋_唐____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
【图示巧记】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成就及特点
【图解历史】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图示巧记】 享誉世界的古代中国手工业
【图解历史】 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
课堂合作探究
主题一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经营 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及 流通方式
劳动力
地位
政府直接经
无 偿 调 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大户张机为生, 思考:依据材料三说明“大户”与“小
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 户”之间关系的实质,并概括其特征。
分金为饕餮(生计)计。大户一日之机不 [答案] 提示:实质:资本主义性质的 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
生产关系。特征: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 (空虚),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商品生产;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 ——蒋以化《西台漫记》
〔对点巩固2〕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 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里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也有人 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这主要反映出 ( )
A.古代中国丝织业和制瓷业很发达
A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历史纵横】 (教国古代丝织业技艺水平高超,花色品种多,分布范围广,丝织中心 随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而转移。
【历史纵横】 (教材第10页)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 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发展受到政府的鼓 励。民营手工业在当时一度很发达,形成了独立经营的生产部门。
C.制瓷和丝织属于家庭手工业
D.英国人大量贩卖瓷器和丝绸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英文单词“CHINA”可与中国的国 名和瓷器、丝绸挂钩,说明中国的瓷器、丝绸对英国影响比较大,由此可 知,中国古代制瓷业和丝织业比较发达,闻名于世。故本题应选A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