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

2. 使学生掌握鲁尔区在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地位。

3. 培养学生对德国鲁尔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2. 鲁尔区的历史发展3. 鲁尔区的经济发展4. 鲁尔区的文化特色5. 鲁尔区的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2. 难点:鲁尔区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德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鲁尔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鲁尔区的具体情况。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鲁尔区的看法和感受。

4. 进行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鲁尔区的了解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德国和鲁尔区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展示地图,讲解鲁尔区在德国的位置及其周边地区。

(2)鲁尔区的历史发展:介绍鲁尔区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3)鲁尔区的经济发展:分析鲁尔区作为德国经济支柱的原因,讲解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4)鲁尔区的文化特色:介绍鲁尔区的文化背景、著名人物和传统文化。

(5)鲁尔区的环境保护:讲解鲁尔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和成效。

3. 课堂互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鲁尔区的看法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2)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鲁尔区的问题,检验他们对鲁尔区的了解程度。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鲁尔区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德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2. 评价内容:学生对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文化特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德国鲁尔区的自然风光、城市建筑、工业设施等。

2. 视频:关于德国鲁尔区的纪录片、新闻报道等。

3. 案例资料:鲁尔区的经济发展报告、环境保护项目等。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鲁尔工业区的位置及地位,学会分析区位位置的方法。

2.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相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培养因地制宜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1.鲁尔区工业区位优势分析。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教学难点】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目标导航)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承转)那就让我们先来认识鲁尔区。

一、鲁尔区的位置探究一:如何描述区域的位置?据图描述鲁尔区的位置,并分析其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评(教师活动)补充点评(承转)鲁尔区是一个怎样的工业区呢?它在德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如何呢?(学生活动)介绍鲁尔区的地位。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世界著名工业区之一,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德国经济的领头羊、发动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承转)是什么让鲁尔区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它成功的秘诀。

二、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探究二:在图中找出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并评价它们的优劣。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评(教师活动)教师点评(承转)在这些优势区位条件下,鲁尔区工业迅速发展,他都会发展哪些工业部门呢?探究三:推测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分析该工业地域的特征。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3.通过“辽中南工业区”补充案例的学习,归纳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重点】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册。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1煤炭资源丰富
2离铁矿较近
3水源充足:鲁尔河、利珀河、莱茵河
4交通便利:水路、陆路
5市场广阔:德国、西欧
思考、分析
1鲁尔区支柱产业为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还可派生出机械工业等部门
2产业结构单一
思考、讨论
煤炭工业衰退原因:
1煤炭在能源构成中主导地位下降
2炼钢技术使耗煤量下降(新兴技术的冲击)
3煤炭开采成本提高
方法:对比分析
问题:
①辽中南工业基地有哪些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
②辽中南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
③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工业基地开工不足,利润下降,下岗工人明显增加,借鉴鲁尔区的经验,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综合整治?与鲁尔区相比,有何不同之处,有何启示?
练习、概括、整理
教师总结
倾听、思考
思考、分析得出:
七、评价量规
例: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1957年
2005年
煤矿(座)
140
7
钢铁厂(个)
26
4
煤矿工人(万人)
47
4
钢铁工业衰退原因:
1煤炭工业衰退
2世界性钢铁过剩
3替代钢产品广泛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1产业结构单一
2煤炭工业衰落
3钢铁工业衰落
4新技术的冲击
5环境问题
分析、讨论
整治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
2依托高校和科Biblioteka 就够推动产业转型3改善环境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课程标准】
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德国鲁尔工业区繁荣的工业区位条件
2. 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分析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措施。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知识结构】
【教材学情分析】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这节课是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四节,承接了前三节的区域分析方法,主要学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逻辑性比较强,易于学生把握。

本节课以鲁尔区的繁荣、衰落、再繁荣为主线,犹如讲述一个工业命运发展故事,易于引导学生形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比较深层次的内容是拓展到世界任何一个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其现状,展望其未来,并能提出发展建议。

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必修二的工业区位分析方法有遗忘,而工业分析方法是展开这一节课开头的关键,因此要提前让学
生自己查阅笔记,教师适当进行引导,这是第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空间知识有待提高,因为是用德国的成功案例,学生对德国有点印象但对鲁尔区一无所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域和位置的教学,这是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分析鲁尔区的工业发展案例,但是着眼点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有这种培养学生这种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用外国的成功经验指导我们中国传统工业区的改造。

【重难点】
鲁尔区工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突破方法:给学生查找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的教学教案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特点;(2)掌握鲁尔区的主要产业、资源分布和交通状况;(3)了解鲁尔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查阅、资料搜集,分析鲁尔区的地理、经济特点;(2)运用比较法,分析鲁尔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鲁尔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经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特点;(2)鲁尔区的主要产业、资源分布和交通状况;(3)鲁尔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2. 教学难点:(1)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影响;(2)鲁尔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及效果;(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基本情况;(2)制作PPT课件,展示鲁尔区的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特点;(3)准备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点,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基本概念;(2)搜集鲁尔区的相关图片、资料,以便课堂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德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鲁尔区所在地;(2)简要介绍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鲁尔区的经济发展特点;(2)学生分享搜集到的鲁尔区相关资料,介绍鲁尔区的产业、资源、交通等情况。

3. 课堂讨论:(1)对比分析鲁尔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2)探讨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影响;(3)分析鲁尔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鲁尔区的环境保护案例,如治理污染、生态恢复等;(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5. 总结拓展:(1)总结鲁尔区的地理、经济、环境等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学案(公开课使用)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学案(公开课使用)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分析理解鲁尔区曾经成为欧洲最主要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②理解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③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重点与难点】重点: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

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难在用区位分析的方法理解这个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为何曾经“辉煌”,又为何步入“衰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它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电力、机械、化工等,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鲁尔区的地理位置流经鲁尔区的重要河流①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与_____国、比利时、荷兰接壤,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_________河流经于此,并连通______海和_______洋。

②鲁尔区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______(矿产资源)丰富。

另有______(A国)东北部的铁矿资源,通过铁路、内河运输将铁矿石运入。

③鲁尔区建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公路网,再加上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等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联成水运网,为鲁尔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④众多河流为这里发展耗水量大的重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⑤德国及西欧的发达经济,也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基于以上的区位优势条件,鲁尔区建立了以下主导工业部门:根据该图说出鲁尔区的工业部门有何显著特点?①是传统工业还是新兴工业?②主导产业部门是什么?③生产结构是单一还是多元化的?④各部门之间联系不密切还是非常密切?课堂练习:1、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依靠着_______。

①鲁尔煤田丰富的煤炭资源②本国丰富的铁矿石③便利的水运交通④西欧的广阔市场⑤丰富的水资源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2、下列各组工业部门都属于传统工业的是_______。

高中地理必修二《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案

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穆京宝班级:1405班日期:2015.10.20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理解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让学生学会据图表等资料认识区域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通过学生讲课形式带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以鲁尔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难点: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学生讲课法、读图分析。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七.小结八.稳固新知1.以下关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C 〕①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②鲁尔区内水源充分,铁矿资源十分丰富③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④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以下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A 〕3.鲁尔区为吸引新兴企业落户,采取的措施有( B )A.强化煤炭作为能源的地位B.消除污染,改善环境C.减小钢铁企业的规模D.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强化其基础地位【案例探究】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相同点:煤炭资源、交通、工业基础雄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不同点:辽中南的铁矿丰富,鲁尔区不丰富。

九.板书设计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丰富的铁矿靠近铁矿一.区位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水源广阔的市场二.衰退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危机”、“钢铁危机”、新技术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经济多元化、产业转型:传统、新兴、三产三.整治措施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十.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

(2)掌握德国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措施。

(3)学会知识的迁移,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可以把相关知识迁移到其他工传统工业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视频、导学案、阅读课本内容以及分析图片,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以及衰落的原因,探讨可持续发展措施。

(2)通过底特律资料分析,学习知识迁移,学会学以致用。

(3)通过练习题分析,巩固德国鲁尔区知识以及其迁移到其他传统工业区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探索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思考,探索能力,使学生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3)通过导学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提高学生成功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鲁尔区区位因素分析、衰退的原因探讨,以及可持续发展探索。

②学会知识迁移,把德国鲁尔区知识迁移到其他传统工业区中去
(2)教学难点
底特律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2.教学重难点突破
(1)重点突破
①通过德国鲁尔区煤炭分布图、离铁矿资源距离图、水资源分布图、欧洲西部的交通图、
欧洲西部行政图等分析鲁尔区繁荣的区位条件。

②结合课本和图片分析区位条件出现了变化,分析衰退的原因
③面对区位条件变化,对症下药,探讨可持续发展措施。

④通过练习图,学会知识的迁移
(2)难点突破
通过阅读底特律繁荣衰退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探索底特律区位条件以及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已经具有一定问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但是还是缺乏整体把握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

四、教学方法
1.视频欣赏任务驱动法
本节内容难度中等,教师整节课讲解就显得有些枯燥无味,通过视频欣赏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带着任务欣赏和阅读课本,有目的性,效率更高。

2.读图分析法
本节内容通过一系列导学案来指导学生分析图中信息,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3.自主学习法
由于课本有些知识点比较简单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很重要,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课本,大概把握课本一些知识点。

4.合作探究法
(1)课堂上欣赏小视频,结合课本自学知识,小组合作完成鲁尔区区位条件和衰退原因,以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2)通过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事先下发导学案,让学生自习完成,从而引导学生自学)
1.导入:问学生喜欢的车型导入德国工业;一张坦克图,引入德国鲁尔区是二战的重
要工业基地,引出本章需要学习的内容。

2.课前检测:一站到底活动,丰富学生知识,扩充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过渡:你们的预习效果很好,我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大概了解鲁尔区发展的历程,下面我们进行详细的探索。

3.视频欣赏以及课堂探究活动
本班分为三个组,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组根据视频和课本图2-4-3、图2-4-4,分析鲁尔区早期繁荣的原因。

第二组根据视频和课本P59-69的知识以及图2-4-6,分析德国鲁尔区20世纪50年代衰退的原因。

第三小组根据课本图2-4-7、图2-4-8、图2-4-9等,针对鲁尔区的衰退原因,鲁尔区采取哪些措施开启再次繁荣之路。

讨论出结果后,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老师进行引导点评。

展示经过治理后的鲁尔区,由乌烟瘴气变成蓝天白云,由污水枯树变成清水绿树,有脏乱差的住宿环境变成优美的宜居的生活环境。

鲁尔区的的探索是非常成功的,我们要学会学以致用,所以可以用到其他传统工业。

4.学以致用
把所学到的知识点运动到底特律的衰败分析中,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下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下图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铁矿■煤炭
(2)据材料知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

(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第一问引导学生用区位条件分析方法,再引导学生看五大湖区的工业,找出煤铁资源,以及五大湖的水运等。

第二问引导学生看图表以及结合材料,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升做题能力。

第三问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以及结合材料。

第四问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

底特律和鲁尔区一样属于在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有些知识点是可以迁移的,但是不能照抄照搬,灵活运用。

5.课堂总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6.课后作业布置,巩固课堂知识。

六、板书设计
一、鲁尔区繁荣的区位条件
二、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