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收治病人情况
重症医学科年底工作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年底,回顾过去的一年,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工作大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提高科室管理水平,确保了医疗安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1)强化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各类学术讲座、临床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本年度共举办学术讲座20场,培训人次达200余人次。
(2)优化诊疗流程:简化入院、出院手续,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对疑难病例进行多学科会诊,提高诊疗效果。
(3)推广新技术、新项目: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无创呼吸机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等,提高科室整体技术水平。
2. 严格感染防控,确保医疗安全(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2)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对病房、手术室等高风险区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医院感染事件。
(3)加强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3. 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形象(1)加强医患沟通:注重医患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满意度。
(2)优化就医环境:改善病房设施,提高患者就医舒适度。
(3)加强服务质量监督:设立投诉举报箱,及时处理患者投诉,提高服务质量。
4. 积极参与医院工作,发挥科室优势(1)支援兄弟科室: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支援其他科室,保障患者救治。
(2)参与医院应急演练: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医护人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传播正能量。
三、工作亮点1. 科研成果丰硕:本年度,科室医护人员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2篇。
2. 学术交流活跃: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科室知名度。
3. 获得荣誉表彰:本年度,科室荣获医院“先进集体”、“优秀护理团队”等荣誉称号。
医院重症科年终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重症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专业,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重症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一)医疗工作1. 病例数量与质量本年度,重症科共收治患者XX例,较去年同期增长XX%,其中重症监护患者XX例,中度监护患者XX例,轻度监护患者XX例。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死亡率较去年同期下降XX%。
2. 医疗技术水平(1)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无创呼吸机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2)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本年度共举办学术讲座XX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XX次。
(3)加强与兄弟科室的协作,提高多学科综合诊疗能力。
3. 医疗质量与安全(1)严格执行医疗规章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2)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3)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二)护理工作1. 护理质量(1)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安全。
(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2. 护理技术(1)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如PICC置管、深静脉穿刺等。
(2)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3)开展护理科研,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三)科研与教学1. 科研(1)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XX项。
(2)发表学术论文XX篇,其中SCI论文XX篇。
2. 教学(1)承担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任务,为医学教育贡献力量。
(2)举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医师培训等,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 部分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重症医学科患者收治标准

重症医学科患者收治标准ICU收治范围:1.急性、可逆、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到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具体的收治标准详见《重症医学科患者收治标准》。
ICU不适合收治的病人:1. 脑死亡者;2. 合并急性传染病或有精神异常的病人;3. 无急性症状的慢性病病人;5.晚期恶性肿瘤病人;6.外科原发病未处理且对继续治疗有不利影响者;7.疾病终末期治疗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抢救者;8.急性传染病;9.持续性植物状态。
ICU具体收治标准一、心搏骤停心搏骤停经抢救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心律,应收入ICU继续进行监护与治疗(要求心率、律、血压基本稳定,适合搬运转移。
不包括病程晚期的心脏停博如肿瘤晚期、疾病终末期的心脏停博者)。
二、休克(一)各类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经积极液体复苏及初步病因治疗后,生命体征仍不平稳。
或伴下列情况者:1.意识障碍;2.血压依赖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3.少尿6小时以上,无尿2小时以上;4.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三、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一)临床有明显呼吸困难或紫绀的急性发作,危及生命,需要呼吸机治疗抢救;(二)血气分析有下列任何一项异常且经内科对症处理后无缓解或加重者,如伴有昏迷、休克、心衰等:1)P a O2 <8kPa(60mmHg);2)P a CO2 >6.6kPa(50mmHg);(三)慢性呼吸功能不全失代偿,出现严重缺氧、肺性脑病,需开放气道和机械通气者。
四、急性心功能不全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1.急性左心功能衰竭;2.急性肺水肿;3.心源性休克(泵衰竭);4.急性心包填塞(心脏压塞)。
五、急性心肌梗死(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伴有心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恶性心律失常。
ICU病人的收治范围

重症医学科病人收治范围
1.各种复杂大手术后病人,尤其术前有合并症或术中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如肝肾移植术后、心脏外科及颅脑后);
2.各种原因急性呼衰或慢性呼衰急性发作或其他需要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的病人;
3.各种类型的休克;
4.心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紊乱;
5.严重复合性创伤;
6.器官移植术后;
7.经治疗可望恢复的MODS患者;
8.某些意外灾害性疾病,如各种中毒、溺水、触电等;
9.各种原因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后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
10.各种类型中毒病人;
11.高危孕产妇、产后严重并发症(如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等);
12.各种代谢性疾病危重者;
13.严重感染、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14.严重营养及水、电解质及代谢严重失衡者;
15.各类急性脑功能障碍危重期;
下列情况不属于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精神病、急性重症传染病、脑死亡、临终状态、无急性症状的慢性病患者、恶性肿瘤晚期、老龄自然死亡过程、家属放弃抢救患者、其他不需要重症医学科监测治疗的疾病。
重症医学科患者收治范围及转入、转出标准

重症医学科患者收治范围及转入、转出标准
1.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
下列情况需要加强医疗,包括循环,呼吸等脏器功能监测,机械性通气支持,血管活性药物持续泵入,液体复苏等。
(1)术后麻醉作用未消失。
(2)术后重要生命功能未稳定。
(3)术后需要呼吸支持。
(4)重大复杂手术术后需加强监护治疗。
(5)术前存在严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需要调整。
(6)严重创伤、大出血等危重病人。
(7)重症胰腺炎、重症感染、脓毒症。
(8)心肺脑复苏后。
(9)各型休克。
(10)其他。
2. 转入标准
(1)需严密的呼吸监测或支持治疗者
①吸氧浓度大于50%的患者。
②需要呼吸支持治疗,包括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或呼吸功能突然急性恶化需立刻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者。
③需要面罩式持续正压通气或无创性通气治疗。
(2)需要循环支持者
①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动脉血压和心输出量。
②任何原因引起的循环血容量减少所导致的循环不稳定。
③心肺复苏后患者。
(3)需要神经系统监测和支持者。
(4)需要肾脏支持治疗者包括紧急肾脏替代疗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或血液超滤。
(5)其他专科重症情况,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消化道大出血等。
3. 转出标准
(1)血压、心率基本上在正常范围,无心律失常,暂时无生命危险。
(2)感染基本控制,无肺部并发症,不需要呼吸机支持,呼吸频率、潮气量均处于正常范围。
(3)水电解质紊乱基本纠正,气管功能失调基本纠正。
(4)以上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保持,病情趋于好转。
ICU收治原则和范围

ICU收治原则和范围:三甲:ICU收治原则及疾病范围ICU是收治危重病人的地方,凡生命体征不稳定且有抢救希望者,可入ICU。
原则上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及呼吸通道建立后转入ICU,以免在转运途中发生危险。
具体疾病:(一)各种严重休克:(二)严重心力衰竭;(三)严重心肌梗塞;(四)严重心律失常;(五)急性肺损伤,ARDS:(六)严重呼吸衰竭:(七)严重急性肾功能不全;(八)严重肝功能不全;(九)MODS(MOF);(+)DIC;(十一)严重代谢功能障碍;(十二)昏迷;(十三)严重体液失衡;(十四)各种严重中毒;(十五)严重中暑;(十六)严重创伤及多发伤;(十七)挤压综合征;(十八)脂肪栓塞综合征;(十九)严重产科并发征;(二十)心肺脑复苏术后;(二十一)重大手术、操作、全麻等术后。
下列情况原则上不得转入ICU1.各种慢性疾病的终末状态,如恶性肿瘤晚期。
2.经济条件不许可者。
收治细则:(一)手术专科病人的收入1、术前有严重休克或伴有心、肺功能不全,多器官衰竭和心率失常等,外科会诊后,无法当时手术,可先经急诊或转ICU进行紧急处理者,待病情稳定到可以耐受手术后进行手术,并且术后需继续进入ICU观察和治疗。
2、疑难、复杂性大手术术后需要继续严密监测和及时处理的病人。
3、胸外科、脑外科术后病人放入ICU进行观察和治疗。
4、急诊手术后全麻病人和70岁以上中大型手术全麻病人。
5、二次或三次大型手术后的全麻病人。
6、麻醉手术期间发生严重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肺水肿、严重心率失常、心搏骤停、休克、凝血功能障碍、DIC、大出血、麻醉意外或其它威胁生命的情况。
8、术后不明原因昏迷、苏醒延迟、呼吸功能恢复不满意或者呼吸衰竭的病人。
9、新开展或罕见的复杂手术。
(二)非手术专科病人的收入1、需严密的呼吸监测或支持治疗的病人(1)吸入氧浓度大于50%的病人。
(2)需要呼吸支持治疗,包括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或呼吸功能突然急性恶化需立刻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病人。
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在AXXXX年度里,我科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科医生护士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精神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任务,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现总结如下:第一完成业务方面:在AXXXX年度(至AXXXX年11月29日止)里,我科共收治急危重症患者460人次,其中,脑出血,脑梗塞病人72人次,严重多发性复合伤42人次,严重颅脑外伤患者24人次,各种心脏病并心衰65人次,重症肺炎,呼吸衰竭,ARDS等110人次,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失血性休克65人次,多器官功能衰竭38人次,急性农药等中毒29人次,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22人次,急性肾衰,肝衰,肝性脑病50人次,严重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0人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人次,急性心肌梗死10人次,大量心包积液5人次,重症胰腺炎10人次,抢救成功率90.52%。
参加院内会诊495次,参与院内抢救45人次,到相关科室进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40余人次,有力的支持了相关科室业务的开展。
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严格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型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等,院感发生率控制在0.08%,重视病原学的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我科AXXXX年度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
AXXXX年1月至AXXXX年11月,毛收入13914AXXXX年轻,而重症医学相关的知识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不忘加紧人员培训。
一年来,科室组织业务学习24次,各种技能培训12次,病例讨论68次,选派人员参加省级培训,学术交流等10次,科室组织三基知识,专业知识考试,技能考试18次,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考核,科室业务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
医师组11月份在医院组织的三基考核中,取得平均分全院第一的好成绩。
一年来,我们共带教实习同学56名,轮转医师4名。
每月带教综合目标考核均在90分以上。
今年来,我科在《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健康大视野》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2篇待刊出),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上交流论文两篇,我科学科带头人还当选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ICU 的转入(收治范围)及转出制度度文档

ICU 的转入(收治范围)及转出制度(一)重症医学科患者转入制度1)ICU患者收治范围:(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严密的监护和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或者系统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或接近原来状态的患者。
(4)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重症医学科的收治范围。
(5)若ICU 的病床使用率高,一时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时,符合“(1)”的患者要比符合“(2)”、“(3)”的患者优先获得ICU 诊疗。
只要可能,就应当使用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客观指标,对收治的病人进行分类管理。
2)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病种选择标准:①各种复杂大型手术后的危重患者;②需行呼吸管理和(或)呼吸支持的患者;③心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紊乱患者;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⑤各型休克患者;⑥严重创伤患者;⑦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⑧急性中毒患者;⑨病理产科危重症;⑩其他经短期强化治疗可望恢复的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等。
⑩不适宜ICU 病房收治的,如已认定脑死亡者、急性传染病、无急性症状的慢性患者、恶性肿瘤晚期、老龄自然死亡过程患者;治疗无望或因某种原因放弃抢救者。
3)手术病人转入ICU 后的交接制度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应与手术室人员(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交接,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包括:(1)一般情况:病人的姓名、年龄、及其它有关资料。
(2)麻醉前状态:①简单的现病史和主要的既往病史、过敏史。
②心脏功能检查异常情况、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它有关资料。
③病人对术前药物反应及监护导管置入情况。
(3)麻醉情况:①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药物剂量。
②麻醉中遇到的问题,如:困难插管、循环波动、心电图异常、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使用、低体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数),出院人数379人,出院好转率
Hale Waihona Puke ICU收治人数转科人数 436 入院人数 279 出院人数 379 好转人数 74 未愈人数 213 死亡人数 98 其他 10
2013年11月23日至2015年10月23日,ICU收治总人数715人(含转科人数和直接入院人数),出院人数379人,出院 19.53%,出院死亡率25.86%
好转率 死亡率 19.53% 56.20%
重症医学科收治病人情况
备注:数据提取时间2013年11月23日至2015年10月23日 入院科室 危重人数 转入ICU 转科占比 ICU转出人数 传染科 51 1 1.96% 2 儿科 1210 5 0.41% 妇产科 37 4 10.81% 妇科 16 2 12.50% 骨科 94 16 17.02% 4 康复科 5 0.00% 泌尿外科 11 1 9.09% 内二 5339 80 1.50% 28 内六 1245 6 0.48% 1 内三 533 21 3.94% 5 内四 1641 70 4.27% 16 内五 593 26 4.38% 2 内一 2128 36 1.69% 10 外二 530 143 26.98% 5 外一 159 24 15.09% 4 五官科 18 1 5.56% 重症医学 261 总计 13871 436 3.14% 77 2013年11月23日至2015年10月23日,全院危重病人总数13871人, 转入ICU病人数436人,危重病人转ICU总占比3.14%,各科转ICU占 比详见上表,ICU转出人数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