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直线与圆-三年高考(2015-)数学(理)试题分类汇编含解析(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专题16 圆解答题(精选34道)-三年(2021-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山东】(原卷版)

专题16 圆解答题(精选34道)-三年(2021-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山东】(原卷版)

三年(2021-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山东专用】专题16圆解答题(精选34道)一.解答题(共34小题)1.(2023•威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在第一象限内,⊙P与x轴相切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A(0,8),B(0,2).连接AC,BC.(1)求点P的坐标;(2)求cos∠ACB的值.2.(2023•日照)在探究“四点共圆的条件”的数学活动课上,小霞小组通过探究得出:在平面内,一组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请应用此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如图1,△ABC中,AB=AC,∠BAC=α(60°<α<180°).点D是BC边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 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到线段AE,连接BE.(1)求证:A,E,B,D四点共圆;(2)如图2,当AD=CD时,⊙O是四边形AEBD的外接圆,求证:AC是⊙O的切线;(3)已知α=120°,BC=6,点M是边BC的中点,此时⊙P是四边形AEBD的外接圆,直接写出圆心P与点M距离的最小值.3.(2023•威海)已知:射线OP平分∠MON,A为OP上一点,⊙A交射线OM于点B,C,交射线ON于点D,E,连接AB,AC,AD.(1)如图1,若AD∥OM,试判断四边形OBA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图2,过点C作CF⊥OM,交OP于点F;过点D作DG⊥ON,交OP于点G.求证:AG=AF.4.(2023•东营)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DE⊥AC,垂足为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C=30°,CD=2,求的长.5.(2023•菏泽)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圆上一点,D是的中点,弦DE⊥AB,垂足为点F.(1)求证:BC=DE;(2)P是上一点,AC=6,BF=2,求tan∠BPC;(3)在(2)的条件下,当CP是∠ACB的平分线时,求CP的长.6.(2023•济宁)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CB,BE切⊙O于点B,过点C作CF⊥OE交BE于点F,EF=2BF.(1)如图1,连接BD,求证:△ADB≌△OBE;(2)如图2,N是AD上一点,在AB上取一点M,使∠MCN=60°,连接MN.请问:三条线段MN,BM,D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7.(2023•聊城)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ADC的平分线DE交AC于点E.以AD上的点O为圆心,OD为半径作⊙O,恰好过点E.(1)求证:AC是⊙O的切线;(2)若CD=12,tan∠ABC=,求⊙O的半径.8.(2023•滨州)如图,点E是△ABC的内心,AE的延长线与边BC相交于点F,与△ABC的外接圆交于点D.(1)求证:S△ABF:S△ACF=AB:AC;(2)求证:AB:AC=BF:CF;(3)求证:AF2=AB•AC﹣BF•CF;(4)猜想:线段DF,DE,DA三者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直接写出,不需证明.)9.(2023•枣庄)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是的中点,过点C做射线BD的垂线,垂足为E.(1)求证:CE是⊙O的切线;(2)若BE=3,AB=4,求BC的长;(3)在(2)的条件下,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10.(2023•临沂)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D是⊙O的直径,AB=AC,AE∥BC,E为BD的延长线与AE的交点.(1)求证:AE是⊙O的切线;(2)若∠ABC=75°,BC=2,求的长.11.(2023•烟台)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O经过A,D两点,交对角线AC于点F,连接OF交AD于点G,且AG=GD.(1)求证:AB是⊙O的切线;(2)已知⊙O的半径与菱形的边长之比为5:8,求tan∠ADB的值.12.(2022•菏泽)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作⊙O交AC、BC于点D、E,且D是AC的中点,过点D作DG⊥BC于点G,交BA的延长线于点H.(1)求证:直线HG是⊙O的切线;(2)若HA=3,cos B=,求CG的长.13.(2022•聊城)如图,点O是△ABC的边AC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与BC相切于点E,交AB于点D,连接OE,连接OD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AOD=∠EOD.(1)连接AF,求证:AF是⊙O的切线;(2)若FC=10,AC=6,求FD的长.14.(2022•泰安)问题探究(1)在△ABC中,BD,CE分别是∠ABC与∠BCA的平分线.①若∠A=60°,AB=AC,如图1,试证明BC=CD+BE;②将①中的条件“AB=AC”去掉,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问①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迁移运用(2)若四边形ABCD是圆的内接四边形,且∠ACB=2∠ACD,∠CAD=2∠CAB,如图3,试探究线段AD,BC,AC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15.(2022•日照)如图,在Rt△ABC中,∠C=90°,∠B=30°,点D为边AB的中点,点O在边BC上,以点O为圆心的圆过顶点C,与边AB交于点D.(1)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2)若AC=,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6.(2022•临沂)如图,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直线AO交⊙O于C,D两点,连接BC,BD.过圆心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的延长线、⊙O及BD于点E,F,G.(1)求证:∠D=∠E;(2)若F是OE的中点,⊙O的半径为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7.(2022•枣庄)如图,在半径为10cm的⊙O中,AB是⊙O的直径,CD是过⊙O上一点C的直线,且AD⊥DC于点D,AC平分∠BAD,点E是BC的中点,OE=6cm.(1)求证:CD是⊙O的切线;(2)求AD的长.18.(2022•东营)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BD⊥CE于点D,BC平分∠ABD.(1)求证:直线CE是⊙O的切线;(2)若∠ABC=30°,⊙O的半径为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9.(2022•德州)如图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O为底边BC的中点,过点O作OD⊥AB,垂足为D,以点O为圆心,OD为半径作圆,交BC于点M,N.(1)AB与⊙O的位置关系为;(2)求证:AC是⊙O的切线;(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sin24°≈0.41,(3)如图2,连接DM,DM=4,∠A=96°,求⊙O的直径.cos24°≈0.91,tan24°≈0.45)20.(2022•济南)已知: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与⊙O相切于点C,交AB延长线于点D,连接AC,BC,∠D=30°,CE平分∠ACB交⊙O于点E,过点B作BF⊥CE,垂足为F.(1)求证:CA=CD;(2)若AB=12,求线段BF的长.21.(2022•潍坊)在数学实验课上,小莹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分别以两个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甲、乙两个圆锥,并用作图软件Geogebra画出如下示意图.小亮观察后说:“甲、乙圆锥的侧面都是由三角尺的斜边AB旋转得到,所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你认同小亮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22.(2022•威海)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连接AC,BD,延长CD至点E.(1)若AB=AC,求证:∠ADB=∠ADE;(2)若BC=3,⊙O的半径为2,求sin∠BAC.23.(2022•淄博)已知△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BAC的平分线与⊙O相交于点D,连接DB.(1)如图①,设∠ABC的平分线与AD相交于点I,求证:BD=DI;(2)如图②,过点D作直线DE∥BC,求证:DE是⊙O的切线;(3)如图③,设弦BD,AC延长后交⊙O外一点F,过F作AD的平行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过G 作⊙O的切线GH(切点为H),求证:FG=HG.24.(2021•菏泽)如图,在⊙O中,AB是直径,弦CD⊥AB,垂足为H,E为上一点,F为弦D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FE并延长交直径A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E交CD于点P,若FE=FP.(1)求证:FE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8,sin F=,求BG的长.25.(2021•威海)如图,AB是⊙O直径,弦CD⊥AB,垂足为点E.弦BF交CD于点G,点P在CD延长线上,且PF=PG.(1)求证:PF为⊙O切线;(2)若OB=10,BF=16,BE=8,求PF的长.26.(2021•枣庄)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点O在BC边上,∠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连接BD,CD,过点D作⊙O的切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P.(1)求证:DP∥BC;(2)求证:△ABD∽△DCP;(3)当AB=5cm,AC=12cm时,求线段PC的长.27.(2021•泰安)如图1,O为半圆的圆心,C、D为半圆上的两点,且=.连接AC并延长,与B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1)求证:CD=ED;(2)AD与OC,BC分别交于点F,H.①若CF=CH,如图2,求证:CF•AF=FO•AH;②若圆的半径为2,BD=1,如图3,求AC的值.28.(2021•德州)已知⊙O为△ACD的外接圆,AD=CD.(1)如图1,延长AD至点B,使BD=AD,连接CB.①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②若⊙O的半径为4,AD=5,求BC的值;(2)如图2,若∠ADC=90°,E为⊙O上的一点,且点D,E位于AC两侧,作△ADE关于AD对称的图形△ADQ,连接QC,试猜想QA,QC,Q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9.(2021•济宁)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点D是BC的中点,连接OD并延长交⊙O于点E,作∠EBP=∠EBC,BP交OE的延长线于点P.(1)求证:PB是⊙O的切线;(2)若AC=2,PD=6,求⊙O的半径.30.(2021•济南)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两点,过点C的切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E,DE⊥CE,连接CD,BC.(1)求证:∠DAB=2∠ABC;(2)若tan∠ADC=,BC=4,求⊙O的半径.31.(2021•东营)如图,以等边三角形ABC的BC边为直径画圆,交AC于点D,DF⊥AB于点F,连接OF,且AF=1.(1)求证:DF是⊙O的切线;(2)求线段OF的长度.32.(2021•烟台)如图,已知Rt△ABC中,∠C=90°.(1)请按如下要求完成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①作∠B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②作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EF与AB相交于点O;③以点O为圆心,以OD长为半径画圆,交边AB于点M.(2)在(1)的条件下,求证:BC是⊙O的切线;(3)若AM=4BM,AC=10,求⊙O的半径.33.(2021•临沂)如图,已知在⊙O中,==,OC与AD相交于点E.求证:(1)AD∥BC;(2)四边形BCDE为菱形.34.(2021•潍坊)如图,半圆形薄铁皮的直径AB=8,点O为圆心,C是半圆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AC=CD,过点D作AB的垂线DH交,CB,AB于点E,F,H,连接OC,记∠ABC=θ,θ随点C的移动而变化.(1)移动点C,当点H,O重合时,求sinθ的值;(2)当θ<45°时,求证:BH•AH=DH•FH;(3)当θ=45°时,将扇形OAC剪下并卷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求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3直线与圆文

三年高考2015_2017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3直线与圆文

专题13 直线与圆一、选择题1. 【2014高考北京文第7题】已知圆()()22:341C x y -+-=和两点(),0A m -,()(),00B m m >,若圆C 上存在点P ,使得90APB ∠=o ,则m 的最大值为( )A. B. C. D.【答案】B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两圆的位置关系,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 【2015高考北京,文2】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A .()()22111x y -+-=B .()()22111x y +++=C .()()22112x y +++=D .()()22112x y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得圆的半径为2r =()()22112x y -+-=,故选D. 【考点定位】圆的标准方程.【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圆的标准方程,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抓住重要字眼“过原点”,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本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圆的标准方程,即圆心(),a b ,半径为的圆的标准方程是()()222x a y b r -+-=.3.【 2014湖南文6】若圆221:1C x y +=与圆222:680C x y x y m +--+=相外切,则m =( ).21A .19B .9C .11D -【答案】C【解析】因为()()22226803425x y x y m x y m +--+=⇒-+-=-,所以250m ->25m ⇒<且圆2C 的圆心为()3,4,25m -根据圆与圆外切的判定(圆心距离等于半径和)可得 ()()223040125m -+-=+-9m ⇒=,故选C.【考点定位】圆与圆之间的外切关系与判断【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得到圆的半径及圆心坐标,然后根据两圆满足的几何关系进行列式计算即可.4. 【2014全国2,文12】设点()0,1M x ,若在圆22:+1O x y =上存在点N ,使得45OMN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A )[]1,1-- (B )11,22⎡⎤-⎢⎥⎣⎦ (C )2,2⎡⎤-⎣⎦ (D )22,22⎡⎤-⎢⎥⎣⎦【答案】Ax yA 11O M N【考点定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直线与直线设出角的求法,数形结合是快速解得本题的策略之一.5. 【2014四川,9文】设m R ∈,过定点A 的动直线0x my +=和过定点B 的动直线30mx y m --+=交于点(,)P x y ,则||||PA PB +的取值范围是( )A 、[5,25]B 、[10,25]C 、10,5]D 、[25,4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易得(0,0),(1,3)A B .设(,)P x y ,则消去m 得:2230x y x y +--=,所以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PA PB ⊥,所以222||||||10PA PB AB +==,令||10,||10PA PB θθ==,则||||101025)4PA PB πθθθ+==+.因为||0,||0PA PB ≥≥,所以02πθ≤≤.所以2sin()124πθ≤+≤10||||5PA PB ≤+≤选B.法二、因为两直线的斜率互为负倒数,所以PA PB ⊥,点P 的轨迹是以AB 为直径的圆.以下同法一.【考点定位】1、直线与圆;2、三角代换.【名师点睛】||||PA PB +在几何意义上表示P 点到A 与B 的距离之和,解题的关键是找P 点的轨迹和轨迹方程;也可以使用代数方法,首先表示出||||PA PB +,这样就转化为函数求最值问题了.6. 【2015高考四川,文10】设直线l 与抛物线y 2=4x 相交于A ,B 两点,与圆C :(x -5)2+y 2=r 2(r >0)相切于点M ,且M 为线段AB 中点,若这样的直线l 恰有4条,则r 的取值范围是( )(A )(1,3) (B )(1,4) (C )(2,3) (D )(2,4)【答案】D当t =0时,若r ≥5,满足条件的直线只有1条,不合题意,若0<r <5,则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有2条,此时只需对应非零的t 的直线恰有2条即可. 当t ≠0时,将m =3-2t 2代入△=16t 2+16m ,可得3-t 2>0,即0<t 2<3又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可得d =r 22222111t t t ==+++ 由0<t 2<3,可得r ∈(2,4).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直线、圆及抛物线等基本概念,考查直线与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参数取值范围等综合问题,考查数形结合和分类与整合的思想,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名师点睛】本题实质是考查弦的中垂线过定点问题,注意到弦的斜率不可能为0,但有可能不存在,故将直线方程设为x =ty +m ,可以避免忘掉对斜率不存在情况的讨论.在对r 的讨论中,要注意图形的对称性,斜率存在时,直线必定是成对出现,因此,斜率不存在(t =0)时也必须要有两条直线满足条件.再根据方程的判别式找到另外两条直线存在对应的r 取值范围即可.属于难题.7.【2014年.浙江卷.文5】已知圆02222=+-++a y x y x 截直线02=++y x 所得弦的长度为4,则实数的值为( )A.2-B. 4-C. 6-D.8-【答案】B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运用,容易题.【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相交的弦长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讨论有关直线与圆的相交弦问题时,如能充分利用好平面几何中的垂径定理,并在相应的直角三角形中计算,往往能事半功倍.8. 【2014,安徽文6】过点(3,1)P -的直线与圆122=+y x 有公共点,则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60π,( B.]30π,( C.]60[π, D.]30[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如下图,要使过点P 的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则直线在PA 与PB 之间,因为1sin 2α=,所以6πα=,则23AOB πα∠==,所以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30[π,.故选D.考点:1.直线的倾斜角;2.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名师点睛】研究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应牢牢记住三长关系,即半弦长2l 、弦心距d 和半径长之间形成的数量关系为222()2l d r +=.但在具体做题过程中,常利用数形结合的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图形会很快了解具体的量的关系.另外,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考点,告知斜率的范围要能求出倾斜角的范围,反之一样.当90α=o ,斜率不存在.9. 【2015高考安徽,文8】直线3x +4y =b 与圆222210x y x y +--+=相切,则b =( ) (A )-2或12 (B )2或-12 (C )-2或-12 (D )2或12【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圆的一般方程求圆的圆心和半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名师点睛】在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时,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代数法: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消元,得到关于(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判断0;0;0<∆=∆>∆来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方法二是几何法:主要是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然后再将d 与圆的半径进行判断,若r d >则相离;若r d =则相切;若r d <则相交;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12.【2014上海,文18】 已知),(111b a P 与),(222b a P 是直线y=kx+1(k 为常数)上两个不同的点,则关于x 和y 的方程组112211a xb y a x b y +=⎧⎨+=⎩的解的情况是( )(A )无论k ,21,P P 如何,总是无解 (B)无论k ,21,P P 如何,总有唯一解(C )存在k ,21,P P ,使之恰有两解 (D )存在k ,21,P P ,使之有无穷多解【答案】B【解析】由题意,直线1y kx =+一定不过原点O ,,P Q 是直线1y kx =+上不同的两点,则OPuuu r 与OQ uuu r 不平行,因此12210a b a b -≠,所以二元一次方程组112211a x b y a x b y +=⎧⎨+=⎩一定有唯一解.选B. 【考点】向量的平行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名师点睛】可以通过系数之比来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如下列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ax by c dx ey f +=⎧⎨+=⎩,当a/d≠b/e 时,该方程组有一组解。

历届高考直线与圆试题汇编

历届高考直线与圆试题汇编

历届高考直线与圆试题汇编专题九:解析几何第二十五讲直线与圆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Ⅲ) 直线 x+y+2=0 分别与 x 轴,y 轴交于 A,B 两点,点 P 在圆 (x-2)²+y²=2 上,则Δ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

[2,6]B。

[4,8]C。

[2,32]D。

[22,32]2.(2018天津) 已知圆 x+y-2x=0 的圆心为 C,直线 y=3-x相交于 A,B 两点,则ΔABC 的面积为:3.(2018北京)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 d 为点P(cosθ,sinθ) 到直线 x-my-2=0 的距离,当θ,m 变化时,d 的最大值为:A。

1B。

2C。

3D。

44.(2017新课标Ⅲ)已知椭圆C:(x²/a²)+(y²/b²)=1 (a>b>0)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A1,A2,且以线段 A1A2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bx-ay+2ab=0 相切,则 C 的离心率为:A。

√(3/32)B。

1/√(3/32)C。

√(3/8)D。

1/√(3/8)5.(2017新课标Ⅲ)在矩形 ABCD 中,AB=1,AD=2,动点 P 在以点 C 为圆心且与 BD 相切的圆上。

若AP=λAB+μAD,则λ+μ 的最大值为:A。

3B。

2√2C。

5D。

26.(2015山东)一条光线从点 (-2,-3) 射出,经 y 轴反射后与圆 (x+3)²+(y-2)²=1 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A。

-2/5 或 5/2B。

-5/2 或 2/5C。

-2/3 或 3/2D。

-3/2 或 2/37.(2015新课标2)已知圆 C1:(x-1)²+y²=1,圆 C2:(x-2)²+y²=4,则圆 C1 与圆 C2 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斜率为:A。

1/3B。

1/2C。

2/3D。

3/48.(2015新课标2)过三点 A(1,3),B(4,2),C(1,-7) 的圆交于 y 轴于 M、N 两点,则 MN 的长度为:A。

2016年全国3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详细解析(解析版,学生版,精校版,新课标Ⅲ卷)

2016年全国3卷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详细解析(解析版,学生版,精校版,新课标Ⅲ卷)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设集合S={x|(x﹣2)(x﹣3)≥0},T={x|x>0},则S∩T=()A.[2,3]B.(﹣∞,2]∪[3,+∞)C.[3,+∞)D.(0,2]∪[3,+∞)2.(5分)若z=1+2i,则=()A.1B.﹣1C.i D.﹣i3.(5分)已知向量=(,),=(,),则∠ABC=()A.30°B.45°C.60°D.120°4.(5分)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5个5.(5分)若tanα=,则cos2α+2sin2α=()A.B.C.1D.6.(5分)已知a=,b=,c=,则()A.b<a<c B.a<b<c C.b<c<a D.c<a<b 7.(5分)执行如图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4,b=6,那么输出的n=()A.3B.4C.5D.68.(5分)在△ABC中,B=,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cosA等于()A.B.C.﹣D.﹣9.(5分)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18+36B.54+18C.90D.8110.(5分)在封闭的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有一个体积为V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A.4πB.C.6πD.11.(5分)已知O为坐标原点,F是椭圆C:+=1(a>b>0)的左焦点,A,B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P为C上一点,且PF⊥x轴,过点A的直线l 与线段PF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E.若直线BM经过OE的中点,则C的离心率为()A.B.C.D.12.(5分)定义“规范01数列”{a n}如下:{a n}共有2m项,其中m项为0,m 项为1,且对任意k≤2m,a1,a2,…,a k中0的个数不少于1的个数,若m=4,则不同的“规范01数列”共有()A.18个B.16个C.14个D.12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大值为.14.(5分)函数y=sinx﹣cosx的图象可由函数y=sinx+cosx的图象至少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15.(5分)已知f(x)为偶函数,当x<0时,f(x)=ln(﹣x)+3x,则曲线y=f (x)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是.16.(5分)已知直线l:mx+y+3m﹣=0与圆x2+y2=12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l的垂线与x轴交于C,D两点,若|AB|=2,则|CD|=.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1+λa n,其中λ≠0.(1)证明{a n}是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2)若S5=,求λ.18.(12分)如图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注:年份代码1﹣7分别对应年份2008﹣2014.(Ⅰ)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与t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证明;(Ⅱ)建立y关于t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附注:参考数据:y i=9.32,t i y i=40.17,=0.55,≈2.646.参考公式:相关系数r=,回归方程=+t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19.(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2)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20.(12分)已知抛物线C:y2=2x的焦点为F,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P,Q两点.(Ⅰ)若F在线段AB上,R是PQ的中点,证明AR∥FQ;(Ⅱ)若△PQF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两倍,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21.(12分)设函数f(x)=acos2x+(a﹣1)(cosx+1),其中a>0,记|f(x)|的最大值为A.(Ⅰ)求f′(x);(Ⅱ)求A;(Ⅲ)证明:|f′(x)|≤2A.请考生在第22-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10分)如图,⊙O中的中点为P,弦PC,PD分别交AB于E,F两点.(1)若∠PFB=2∠PCD,求∠PCD的大小;(2)若EC的垂直平分线与F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G,证明:OG⊥CD.[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2.(1)写出C1的普通方程和C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P在C1上,点Q在C2上,求|PQ|的最小值及此时P的直角坐标.[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已知函数f(x)=|2x﹣a|+a.(1)当a=2时,求不等式f(x)≤6的解集;(2)设函数g(x)=|2x﹣1|,当x∈R时,f(x)+g(x)≥3,求a的取值范围.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Ⅲ)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设集合S={x|(x﹣2)(x﹣3)≥0},T={x|x>0},则S∩T=()A.[2,3]B.(﹣∞,2]∪[3,+∞)C.[3,+∞)D.(0,2]∪[3,+∞)【考点】1E:交集及其运算.【专题】37:集合思想;4O:定义法;5J:集合.【分析】求出S中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S,找出S与T的交集即可.【解答】解:由S中不等式解得:x≤2或x≥3,即S=(﹣∞,2]∪[3,+∞),∵T=(0,+∞),∴S∩T=(0,2]∪[3,+∞),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交集及其运算,熟练掌握交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5分)若z=1+2i,则=()A.1B.﹣1C.i D.﹣i【考点】A5:复数的运算.【专题】11:计算题;29:规律型;35:转化思想;5N: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利用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z=1+2i,则===i.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混合运算,考查计算能力.3.(5分)已知向量=(,),=(,),则∠ABC=()A.30°B.45°C.60°D.120°【考点】9S: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专题】11:计算题;41:向量法;49:综合法;5A: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向量的坐标便可求出,及的值,从而根据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即可求出cos∠ABC的值,根据∠ABC的范围便可得出∠ABC的值.【解答】解:,;∴;又0°≤∠ABC≤180°;∴∠ABC=30°.故选:A.【点评】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根据向量坐标求向量长度的方法,以及向量夹角的余弦公式,向量夹角的范围,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4.(5分)某旅游城市为向游客介绍本地的气温情况,绘制了一年中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图中A点表示十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5℃,B点表示四月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5个【考点】F4: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专题】31:数形结合;4A:数学模型法;5M:推理和证明.【分析】根据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进行推理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雷达图知各月的平均最低气温都在0℃以上,正确B.七月的平均温差大约在10°左右,一月的平均温差在5°左右,故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大,正确C.三月和十一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基本相同,都为10°,正确D.平均最高气温高于20℃的月份有7,8两个月,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推理和证明的应用,根据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雷达图,利用图象法进行判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5分)若tanα=,则cos2α+2sin2α=()A.B.C.1D.【考点】GF: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专题】11:计算题;35:转化思想;4R:转化法;56: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将所求的关系式的分母“1”化为(cos2α+sin2α),再将“弦”化“切”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tanα=,∴cos2α+2sin2α====.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弦”化“切”是关键,是基础题.6.(5分)已知a=,b=,c=,则()A.b<a<c B.a<b<c C.b<c<a D.c<a<b【考点】4Y: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及其应用.【专题】35:转化思想;4R:转化法;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b==,c==,结合幂函数的单调性,可比较a,b,c,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b=,c==,综上可得:b<a<c,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幂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综合应用,难度中档.7.(5分)执行如图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a=4,b=6,那么输出的n=()A.3B.4C.5D.6【考点】EF:程序框图.【专题】11:计算题;27:图表型;4B:试验法;5K: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根据赋值语句的功能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a,b,s,n的值,当s=20时满足条件s>16,退出循环,输出n的值为4.【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可得a=4,b=6,n=0,s=0执行循环体,a=2,b=4,a=6,s=6,n=1不满足条件s>16,执行循环体,a=﹣2,b=6,a=4,s=10,n=2不满足条件s>16,执行循环体,a=2,b=4,a=6,s=16,n=3不满足条件s>16,执行循环体,a=﹣2,b=6,a=4,s=20,n=4满足条件s>16,退出循环,输出n的值为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的应用,正确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a,b,s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8.(5分)在△ABC中,B=,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cosA等于()A.B.C.﹣D.﹣【考点】HT: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35:转化思想;44:数形结合法;58:解三角形.【分析】作出图形,令∠DAC=θ,依题意,可求得cosθ===,sinθ=,利用两角和的余弦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设△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AD⊥BC于D,令∠DAC=θ,∵在△ABC中,B=,BC边上的高AD=h=BC=a,∴BD=AD=a,CD=a,在Rt△ADC中,cosθ===,故sinθ=,∴cosA=cos(+θ)=cos cosθ﹣sin sinθ=×﹣×=﹣.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解三角形中,作出图形,令∠DAC=θ,利用两角和的余弦求cosA 是关键,也是亮点,属于中档题.9.(5分)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18+36B.54+18C.90D.81【考点】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11:计算题;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5Q:立体几何.【分析】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主视图为底面的直四棱柱,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主视图为底面的直四棱柱,其底面面积为:3×6=18,侧面的面积为:(3×3+3×)×2=18+18,故棱柱的表面积为:18×2+18+18=54+1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求体积和表面积,根据已知的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是解答的关键.10.(5分)在封闭的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有一个体积为V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A.4πB.C.6πD.【考点】LF: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11:计算题;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5Q:立体几何.【分析】根据已知可得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内切球半径为,代入球的体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B⊥BC,AB=6,BC=8,∴AC=10.故三角形ABC的内切圆半径r==2,又由AA1=3,故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内切球半径为,此时V的最大值=,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棱柱的几何特征,根据已知求出球的半径,是解答的关键.11.(5分)已知O为坐标原点,F是椭圆C:+=1(a>b>0)的左焦点,A,B分别为C的左,右顶点.P为C上一点,且PF⊥x轴,过点A的直线l 与线段PF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E.若直线BM经过OE的中点,则C的离心率为()A.B.C.D.【考点】K4:椭圆的性质.【专题】34:方程思想;48:分析法;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题意可得F,A,B的坐标,设出直线AE的方程为y=k(x+a),分别令x=﹣c,x=0,可得M,E的坐标,再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H的坐标,运用三点共线的条件:斜率相等,结合离心率公式,即可得到所求值.【解答】解:由题意可设F(﹣c,0),A(﹣a,0),B(a,0),设直线AE的方程为y=k(x+a),令x=﹣c,可得M(﹣c,k(a﹣c)),令x=0,可得E(0,ka),设OE的中点为H,可得H(0,),由B,H,M三点共线,可得k BH=k BM,即为=,化简可得=,即为a=3c,可得e==.另解:由△AMF∽△AEO,可得=,由△BOH∽△BFM,可得==,即有=即a=3c,可得e==.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离心率的求法,注意运用椭圆的方程和性质,以及直线方程的运用和三点共线的条件:斜率相等,考查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2.(5分)定义“规范01数列”{a n}如下:{a n}共有2m项,其中m项为0,m 项为1,且对任意k≤2m,a1,a2,…,a k中0的个数不少于1的个数,若m=4,则不同的“规范01数列”共有()A.18个B.16个C.14个D.12个【考点】8B:数列的应用.【专题】16:压轴题;23:新定义;38:对应思想;4B:试验法.【分析】由新定义可得,“规范01数列”有偶数项2m项,且所含0与1的个数相等,首项为0,末项为1,当m=4时,数列中有四个0和四个1,然后一一列举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规范01数列”有偶数项2m项,且所含0与1的个数相等,首项为0,末项为1,若m=4,说明数列有8项,满足条件的数列有:0,0,0,0,1,1,1,1;0,0,0,1,0,1,1,1;0,0,0,1,1,0,1,1;0,0,0,1,1,1,0,1;0,0,1,0,0,1,1,1;0,0,1,0,1,0,1,1;0,0,1,0,1,1,0,1;0,0,1,1,0,1,0,1;0,0,1,1,0,0,1,1;0,1,0,0,0,1,1,1;0,1,0,0,1,0,1,1;0,1,0,0,1,1,0,1;0,1,0,1,0,0,1,1;0,1,0,1,0,1,0,1.共14个.故选:C.【点评】本题是新定义题,考查数列的应用,关键是对题意的理解,枚举时做到不重不漏,是压轴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大值为.【考点】7C:简单线性规划.【专题】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首先画出平面区域,然后将目标函数变形为直线的斜截式,求在y轴的截距最大值.【解答】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当直线经过D点时,z最大,由得D(1,),所以z=x+y的最大值为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线性规划;一般步骤是:①画出平面区域;②分析目标函数,确定求最值的条件.14.(5分)函数y=sinx﹣cosx的图象可由函数y=sinx+cosx的图象至少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考点】HJ: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专题】33:函数思想;4R:转化法;57: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令f(x)=sinx+cosx=2sin(x+),则f(x﹣φ)=2sin(x+﹣φ),依题意可得2sin(x+﹣φ)=2sin(x﹣),由﹣φ=2kπ﹣(k∈Z),可得答案.【解答】解:∵y=f(x)=sinx+cosx=2sin(x+),y=sinx﹣cosx=2sin(x﹣),∴f(x﹣φ)=2sin(x+﹣φ)(φ>0),令2sin(x+﹣φ)=2sin(x﹣),则﹣φ=2kπ﹣(k∈Z),即φ=﹣2kπ(k∈Z),当k=0时,正数φmi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函数y=sinx的图象变换得到y=Asin(ωx+φ)(A>0,ω>0)的图象,得到﹣φ=2kπ﹣(k∈Z)是关键,也是难点,属于中档题.15.(5分)已知f(x)为偶函数,当x<0时,f(x)=ln(﹣x)+3x,则曲线y=f (x)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是2x+y+1=0.【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34:方程思想;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52: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由偶函数的定义,可得f(﹣x)=f(x),即有x>0时,f(x)=lnx﹣3x,求出导数,求得切线的斜率,由点斜式方程可得切线的方程.【解答】解:f(x)为偶函数,可得f(﹣x)=f(x),当x<0时,f(x)=ln(﹣x)+3x,即有x>0时,f(x)=lnx﹣3x,f′(x)=﹣3,可得f(1)=ln1﹣3=﹣3,f′(1)=1﹣3=﹣2,则曲线y=f(x)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为y﹣(﹣3)=﹣2(x﹣1),即为2x+y+1=0.故答案为:2x+y+1=0.【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切线的方程,同时考查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和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6.(5分)已知直线l:mx+y+3m﹣=0与圆x2+y2=12交于A,B两点,过A,B分别作l的垂线与x轴交于C,D两点,若|AB|=2,则|CD|=4.【考点】J8: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35:转化思想;49:综合法;5B:直线与圆.【分析】先求出m,可得直线l的倾斜角为30°,再利用三角函数求出|CD|即可.【解答】解:由题意,|AB|=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3,∴=3,∴m=﹣∴直线l的倾斜角为30°,∵过A,B分别作l的垂线与x轴交于C,D两点,∴|CD|==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弦长的计算,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1+λa n,其中λ≠0.(1)证明{a n}是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2)若S5=,求λ.【考点】87:等比数列的性质;8H:数列递推式.【专题】34:方程思想;4R:转化法;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1)根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之间的关系进行递推,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证明求解即可.(2)根据条件建立方程关系进行求解就可.【解答】解:(1)∵S n=1+λa n,λ≠0.∴a n≠0.当n≥2时,a n=S n﹣S n﹣1=1+λa n﹣1﹣λa n﹣1=λa n﹣λa n﹣1,即(λ﹣1)a n=λa n﹣1,∵λ≠0,a n≠0.∴λ﹣1≠0.即λ≠1,即=,(n≥2),∴{a n}是等比数列,公比q=,当n=1时,S1=1+λa1=a1,即a1=,∴a n=•()n﹣1.(2)若S5=,则若S5=1+λ[•()4]=,即()5=﹣1=﹣,则=﹣,得λ=﹣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递推关系的应用,根据n≥2时,a n=S n﹣S n﹣1的关系进行递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18.(12分)如图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注:年份代码1﹣7分别对应年份2008﹣2014.(Ⅰ)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与t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证明;(Ⅱ)建立y关于t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附注:参考数据:y i=9.32,t i y i=40.17,=0.55,≈2.646.参考公式:相关系数r=,回归方程=+t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考点】BK:线性回归方程.【专题】11:计算题;35:转化思想;5I:概率与统计.【分析】(1)由折线图看出,y与t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将已知数据代入相关系数方程,可得答案;(2)根据已知中的数据,求出回归系数,可得回归方程,2016年对应的t值为9,代入可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解答】解:(1)由折线图看出,y与t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理由如下:∵r==≈≈≈0.993,∵0.993>0.75,故y与t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0.103,=﹣≈1.331﹣0.103×4≈0.92,∴y关于t的回归方程=0.10t+0.92,2016年对应的t值为9,故=0.10×9+0.92=1.82,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82亿吨.【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性回归方程,回归分析,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时要细心.19.(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2)求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考点】LS:直线与平面平行;MI: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15:综合题;35:转化思想;44:数形结合法;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5G:空间角.【分析】(1)法一、取PB中点G,连接AG,NG,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NG∥BC,且NG=,再由已知得AM∥BC,且AM=BC,得到NG∥AM,且NG=AM,说明四边形AMNG为平行四边形,可得NM∥AG,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得到MN∥平面PAB;法二、证明MN∥平面PAB,转化为证明平面NEM∥平面PAB,在△PAC中,过N作NE⊥AC,垂足为E,连接ME,由已知PA⊥底面ABCD,可得PA∥NE,通过求解直角三角形得到ME∥AB,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可得平面NEM∥平面PAB,则结论得证;(2)连接CM,证得CM⊥AD,进一步得到平面PNM⊥平面PAD,在平面PAD 内,过A作AF⊥PM,交PM于F,连接NF,则∠ANF为直线AN与平面PMN 所成角.然后求解直角三角形可得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解答】(1)证明:法一、如图,取PB中点G,连接AG,NG,∵N为PC的中点,∴NG∥BC,且NG=,又AM=,BC=4,且AD∥BC,∴AM∥BC,且AM=BC,则NG∥AM,且NG=AM,∴四边形AMNG为平行四边形,则NM∥AG,∵AG⊂平面PAB,NM⊄平面PAB,∴MN∥平面PAB;法二、在△PAC中,过N作NE⊥AC,垂足为E,连接ME,在△ABC中,由已知AB=AC=3,BC=4,得cos∠ACB=,∵AD∥BC,∴cos,则sin∠EAM=,在△EAM中,∵AM=,AE=,由余弦定理得:EM==,∴cos∠AEM=,而在△ABC中,cos∠BAC=,∴cos∠AEM=cos∠BAC,即∠AEM=∠BAC,∴AB∥EM,则EM∥平面PAB.由PA⊥底面ABCD,得PA⊥AC,又NE⊥AC,∴NE∥PA,则NE∥平面PAB.∵NE∩EM=E,∴平面NEM∥平面PAB,则MN∥平面PAB;(2)解:在△AMC中,由AM=2,AC=3,cos∠MAC=,得CM2=AC2+AM2﹣2AC•AM•cos∠MAC=.∴AM2+MC2=AC2,则AM⊥MC,∵PA⊥底面ABCD,PA⊂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且平面ABCD∩平面PAD=AD,∴CM⊥平面PAD,则平面PNM⊥平面PAD.在平面PAD内,过A作AF⊥PM,交PM于F,连接NF,则∠ANF为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在Rt△PAC中,由N是PC的中点,得AN==,在Rt△PAM中,由PA•AM=PM•AF,得AF=,∴sin.∴直线AN与平面P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考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是中档题.20.(12分)已知抛物线C:y2=2x的焦点为F,平行于x轴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P,Q两点.(Ⅰ)若F在线段AB上,R是PQ的中点,证明AR∥FQ;(Ⅱ)若△PQF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两倍,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考点】J3:轨迹方程;K8:抛物线的性质.【专题】15:综合题;35:转化思想;49:综合法;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Ⅰ)连接RF,PF,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PRA=∠PQF,即可证明AR∥FQ;(Ⅱ)利用△PQF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两倍,求出N的坐标,利用点差法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解答】(Ⅰ)证明:连接RF,PF,由AP=AF,BQ=BF及AP∥BQ,得∠AFP+∠BFQ=90°,∴∠PFQ=90°,∵R是PQ的中点,∴RF=RP=RQ,∴△PAR≌△FAR,∴∠PAR=∠FAR,∠PRA=∠FRA,∵∠BQF+∠BFQ=180°﹣∠QBF=∠PAF=2∠PAR,∴∠FQB=∠PAR,∴∠PRA=∠PQF,∴AR∥FQ.(Ⅱ)设A(x1,y1),B(x2,y2),F(,0),准线为x=﹣,S△PQF=|PQ|=|y1﹣y2|,设直线AB与x轴交点为N,=|FN||y1﹣y2|,∴S△ABF∵△PQF的面积是△ABF的面积的两倍,∴2|FN|=1,∴x N=1,即N(1,0).设AB中点为M(x,y),由得=2(x1﹣x2),又=,∴=,即y2=x﹣1.∴AB中点轨迹方程为y2=x﹣1.【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方程与性质,考查轨迹方程,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1.(12分)设函数f(x)=acos2x+(a﹣1)(cosx+1),其中a>0,记|f(x)|的最大值为A.(Ⅰ)求f′(x);(Ⅱ)求A;(Ⅲ)证明:|f′(x)|≤2A.【考点】6B: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专题】32:分类讨论;35:转化思想;4J:换元法;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53:导数的综合应用;56: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Ⅰ)根据复合函数的导数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求f′(x);(Ⅱ)讨论a的取值,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结合换元法,以及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值的性质进行求解;(Ⅲ)由(I),结合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即可证明:|f′(x)|≤2A.【解答】(I)解:f′(x)=﹣2asin2x﹣(a﹣1)sinx.(II)当a≥1时,|f(x)|=|acos2x+(a﹣1)(cosx+1)|≤a|cos2x|+(a﹣1)|(cosx+1)|≤a|cos2x|+(a﹣1)(|cosx|+1)|≤a+2(a﹣1)=3a﹣2=f(0),因此A=3a﹣2.当0<a<1时,f(x)=acos2x+(a﹣1)(cosx+1)=2acos2x+(a﹣1)cosx﹣1,令g(t)=2at2+(a﹣1)t﹣1,则A是|g(t)|在[﹣1,1]上的最大值,g(﹣1)=a,g(1)=3a﹣2,且当t=时,g(t)取得极小值,极小值为g()=﹣﹣1=﹣,(二次函数在对称轴处取得极值)令﹣1<<1,得a<(舍)或a>.①当0<a≤时,g(t)在(﹣1,1)内无极值点,|g(﹣1)|=a,|g(1)|=2﹣3a,|g(﹣1)|<|g(1)|,∴A=2﹣3a,②当<a<1时,由g(﹣1)﹣g(1)=2(1﹣a)>0,得g(﹣1)>g(1)>g(),又|g()|﹣|g(﹣1)|=>0,∴A=|g()|=,综上,A=.(III)证明:由(I)可得:|f′(x)|=|﹣2asin2x﹣(a﹣1)sinx|≤2a+|a﹣1|,当0<a≤时,|f′(x)|<1+a≤2﹣4a<2(2﹣3a)=2A,当<a<1时,A==++>1,∴|f′(x)|≤1+a≤2A,当a≥1时,|f′(x)|≤3a﹣1≤6a﹣4=2A,综上:|f′(x)|≤2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以及函数最值的应用,求函数的导数,以及换元法,转化法转化为一元二次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请考生在第22-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10分)如图,⊙O中的中点为P,弦PC,PD分别交AB于E,F两点.(1)若∠PFB=2∠PCD,求∠PCD的大小;(2)若EC的垂直平分线与F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G,证明:OG⊥CD.【考点】NC: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专题】35:转化思想;49:综合法;5M:推理和证明.【分析】(1)连接PA,PB,BC,设∠PEB=∠1,∠PCB=∠2,∠ABC=∠3,∠PBA=∠4,∠PAB=∠5,运用圆的性质和四点共圆的判断,可得E,C,D,F共圆,再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所求∠PCD的度数;(2)运用圆的定义和E,C,D,F共圆,可得G为圆心,G在CD的中垂线上,即可得证.【解答】(1)解:连接PB,BC,设∠PEB=∠1,∠PCB=∠2,∠ABC=∠3,∠PBA=∠4,∠PAB=∠5,由⊙O中的中点为P,可得∠4=∠5,在△EBC中,∠1=∠2+∠3,又∠D=∠3+∠4,∠2=∠5,即有∠2=∠4,则∠D=∠1,则四点E,C,D,F共圆,可得∠EFD+∠PCD=180°,由∠PFB=∠EFD=2∠PCD,即有3∠PCD=180°,可得∠PCD=60°;(2)证明:由C,D,E,F共圆,由EC的垂直平分线与FD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G可得G为圆心,即有GC=GD,则G在CD的中垂线,又CD为圆G的弦,则OG⊥CD.【点评】本题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和四点共圆的判断,以及圆的垂径定理的运用,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2.(1)写出C1的普通方程和C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P在C1上,点Q在C2上,求|PQ|的最小值及此时P的直角坐标.【考点】Q4: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QH: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专题】34:方程思想;48:分析法;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5S: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分析】(1)运用两边平方和同角的平方关系,即可得到C1的普通方程,运用x=ρcosθ,y=ρsinθ,以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可得C2的直角坐标方程;(2)由题意可得当直线x+y﹣4=0的平行线与椭圆相切时,|PQ|取得最值.设与直线x+y﹣4=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y+t=0,代入椭圆方程,运用判别式为0,求得t,再由平行线的距离公式,可得|PQ|的最小值,解方程可得P的直角坐标.另外:设P(cosα,sinα),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辅助角公式和正弦函数的值域,即可得到所求最小值和P的坐标.【解答】解:(1)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移项后两边平方可得+y2=cos2α+sin2α=1,即有椭圆C1:+y2=1;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2,即有ρ(sinθ+cosθ)=2,由x=ρcosθ,y=ρsinθ,可得x+y﹣4=0,即有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直线x+y﹣4=0;(2)由题意可得当直线x+y﹣4=0的平行线与椭圆相切时,|PQ|取得最值.设与直线x+y﹣4=0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y+t=0,联立可得4x2+6tx+3t2﹣3=0,由直线与椭圆相切,可得△=36t2﹣16(3t2﹣3)=0,解得t=±2,显然t=﹣2时,|PQ|取得最小值,即有|PQ|==,此时4x2﹣12x+9=0,解得x=,即为P(,).另解:设P(cosα,sinα),由P到直线的距离为d==,当sin(α+)=1时,|PQ|的最小值为,此时可取α=,即有P(,).【点评】本题考查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同时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是相切,考查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已知函数f(x)=|2x﹣a|+a.(1)当a=2时,求不等式f(x)≤6的解集;(2)设函数g(x)=|2x﹣1|,当x∈R时,f(x)+g(x)≥3,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R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专题】11:计算题;35:转化思想;49:综合法;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1)当a=2时,由已知得|2x﹣2|+2≤6,由此能求出不等式f(x)≤6的解集.(2)由f(x)+g(x)=|2x﹣1|+|2x﹣a|+a≥3,得|x﹣|+|x﹣|≥,由此能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当a=2时,f(x)=|2x﹣2|+2,∵f(x)≤6,∴|2x﹣2|+2≤6,|2x﹣2|≤4,|x﹣1|≤2,∴﹣2≤x﹣1≤2,解得﹣1≤x≤3,∴不等式f(x)≤6的解集为{x|﹣1≤x≤3}.(2)∵g(x)=|2x﹣1|,∴f(x)+g(x)=|2x﹣1|+|2x﹣a|+a≥3,2|x﹣|+2|x﹣|+a≥3,|x﹣|+|x﹣|≥,当a≥3时,成立,当a<3时,|x﹣|+|x﹣|≥|a﹣1|≥>0,∴(a﹣1)2≥(3﹣a)2,解得2≤a<3,∴a的取值范围是[2,+∞).【点评】本题考查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考查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不等式性质的合理运用.。

【高考解码】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新课标) - 直线与圆]

【高考解码】2015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新课标) - 直线与圆]

第14讲(理) 第13讲(文)直线与圆1.(2014·浙江高考)已知圆x 2+y 2+2x -2y +a =0截直线x +y +2=0所得弦的长度为4,则实数a 的值是( )A .-2B .-4C .-6D .-8 【解析】 圆的标准方程为(x +1)2+(y -1)2=2-a ∴圆心坐标(-1,1)半径r 2=2-a ,圆心到直线x +y +2=0的距离 d =|-1+1+2|2= 2∴22+(2)2=2-a ,解得a =-4. 【答案】 B 2.(2014·福建高考)直线l :y =kx +1与圆O :x 2+y 2=1相交于A ,B 两点,则“k =1”是“△OAB 的面积为12”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 若k =1,则S △ABC =12,若S △ABC =12,则k =1或k =-1,故选A.【答案】 A 3.(2014·湖南高考)若圆C 1:x 2+y 2=1与圆C 2:x 2+y 2-6x -8y +m =0外切,则m =( ) A .21 B .19 C .9 D .-11【解析】 C 1的圆心为(0,0),半径r =1,C 2的圆心为(3,4),半径R =25-m ,又∵|C 1C 2|=5,由题意知5=1+25-m , ∴m =9,故选C. 【答案】 C 4.(2014·陕西高考)若圆C 的半径为1,其圆心与点(1,0)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解析】 因为点(1,0)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0,1),即圆心C 为(0,1),又半径为1,∴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y -1)2=1.【答案】 x 2+(y -1)2=1 5.(2014·四川高考)设m ∈R ,过定点A 的动直线x +my =0和过定点B 的动直线mx -y -m +3=0交于点P (x ,y ),则|P A |+|P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根据直线方程分别确定定点A ,B 的坐标,根据两条动直线的方程可知两直线垂直,从而可确定点P 满足的条件,最后根据基本不等式求|P A |+|PB |的取值范围.由动直线x +my =0知定点A 的坐标为(0,0),由动直线mx -y -m +3=0知定点B 的坐标为(1,3),且两直线互相垂直,故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运动.故当点P 与点A 或点B 重合时,|P A |+|PB |取得最小值,(|P A |+|PB |)min =|AB |= 10.当点P 与点A 或点B 不重合时,在Rt △P AB 中,有|P A |2+|PB |2=|AB |2=10.因为|P A |2+|PB |2≥2 |P A | |PB |,所以2(|P A |2+|PB |2)≥(|P A |+|PB |)2,当且仅当|P A |=|PB |时取等号,所以|P A |+|PB |≤ 2 |P A |2+|PB |2= 2× 10=2 5,所以 10≤|P A |+|PB |≤2 5,所以|P A |+|PB |的取值范围是[ 10,2 5]. 【答案】 [ 10,2 5]从近三年高考来看,该部分高考命题的热点考向为: 1.直线方程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该考向常考内容有直线的倾斜角、斜率、方程,两直线垂直、平行关系及交点的求解;试题设计常与圆锥曲线交汇命题,先求直线方程,再进一步解答其他方面的内容.②从题型上看,单独考查时以选择题为主,突出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属中、低档题.2.圆的方程①该考向主要考查求圆的方程及圆的性质的应用,待定系数法在此有时会有所体现. ②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很少出现在解答题中,属中、低档题. 3.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①该考向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关系的判断与应用,弦长、面积的求法等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并常与圆的几何性质交汇.②从题型上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属于中、低档题.直线方程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例1】 (1)直线2x cos α-y -3=0(α∈[π6,π3])的倾斜角的变化范围是( )A .[π6,π3]B .[π4,π3]C .[π4,π2]D .[π4,2π3](2)(2014·福建高考)已知直线l 过圆x 2+(y -3)2=4的圆心,且与直线x +y +1=0垂直,则l 的方程是( )A .x +y -2=0B .x -y +2=0C .x +y -3=0D .x -y +3=0 (3)(2013·辽宁高考)已知点O (0,0),A (0,b ),B (a ,a 3).若△OAB 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 .b =a 3B .b =a 3+1aC .(b -a 3)(b -a 3-1a )=0D .|b -a 3|+|b -a 3-1a|=0【解析】 (1)∵2x cos α-y -3=0,∴y =2cos α·x -3. ∵π6≤α≤π3,∴12≤cos α≤32, ∴1≤2cos α≤ 3.∴k ∈[1,3].∴θ∈[π4,π3].故选B.(2)所求直线过圆心(0,3),且斜率k 为1,∴直线l 的方程为y -3=1×(x -0),整理得x -y +3=0,故选D.(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直角的位置求解.若以O 为直角顶点,则B 在x 轴上,则a 必为0,此时O ,B 重合,不符合题意;若∠A =π2,则b =a 3≠0.若∠B =π2,根据斜率关系可知a 2·a 3-b a =-1,所以a (a 3-b )=-1,即b -a 3-1a=0. 以上两种情况皆有可能,故只有C 满足条件. 【答案】 (1)B (2)D (3)C【规律方法】 1.区别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斜率和倾斜角都反映了直线相对于x 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2.求直线方程的方法:(1)直接法:直接选用恰当的直线方程的形式,写出方程.(2)待定系数法:即先由直线满足的一个条件设出直线方程,使方程中含有一待定系数,再由题目中另一条件求出待定系数.3.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1)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的斜率k 1,k 2存在,则l 1∥l 2⇔k 1=k 2,l 1⊥l 2⇔k 1k 2=-1. (2)两条不重合的直线a 1x +b 1y +c 1=0和a 2x +b 2y +c 2=0平行的充要条件为a 1b 2-a 2b 1=0且a 1c 2≠a 2c 1或b 1c 2≠b 2c 1.(3)垂直的充要条件为a 1a 2+b 1b 2=0.判定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关系时,如果给出的直线方程中存在字母系数,不仅要考虑斜率存在的情况,还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创新预测]1.(1)(2014·浙江名校联考)已知直线l 1:x +(a -2)y -2=0,l 2:(a -2)x +ay -1=0,则“a =-1”是“l 1⊥l 2”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4·广州检测)一条光线沿直线2x -y +2=0入射到直线x +y -5=0后反射,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解析】 (1)一方面,若a =-1,则l 1:x -3y -2=0,l 2:-3x -y -1=0,显然两条直线垂直;另一方面,若l 1⊥l 2,则(a -2)+a (a -2)=0,∴a =-1或a =2,因此,“a =-1”是“l 1⊥l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2)取直线2x -y +2=0上一点A (0,2),设点A (0,2)关于直线x +y -5=0对称的点为B (a ,b ),则⎩⎨⎧a 2+b +22-5=0,b -2a =1,解得⎩⎪⎨⎪⎧a =3b =5,∴B (3,5).由⎩⎪⎨⎪⎧ 2x -y +2=0,x +y -5=0,解得⎩⎪⎨⎪⎧x =1,y =4.∴直线2x -y +2=0与直线x +y -5=0的交点为P (1,4),∴反射光线在经过点B (3,5)和点P (1,4)的直线上,其直线方程为y -4=4-51-3×(x -1),整理得x -2y +7=0.【答案】 x -2y +7=0圆的方程【例2】 (1)(2014·山东高考)圆心在直线x -2y =0上的圆C 与y 轴的正半轴相切,圆C 截x 轴所得弦的长为23,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2)(2013·全国新课标Ⅱ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P 在x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2,在y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 3.①求圆心P 的轨迹方程;②若P 点到直线y =x 的距离为22,求圆P 的方程.【解】 (1)∵圆心在直线x -2y =0上, ∴可设圆心为C (2b ,b ). ∴r =2b (b >0).设圆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作CD ⊥x 轴垂足为D , ∴CD =b ,CB =2b .在Rt △CBD 中,|BD |=CB 2-CD 2=3b , ∴|AB |=2|BD |=2 3. ∴23b =2 3. ∴b =1.∴C (2,1),r =2.∴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y -1)2=4 (2)①设P (x ,y ),圆P 的半径为r .由题设y 2+2=r 2,x 2+3=r 2.从而y 2+2=x 2+3. 故P 点的轨迹方程为y 2-x 2=1. ②设P (x 0,y 0),由已知得 |x 0-y 0|2=22. 又P 在双曲线y 2-x 2=1上,从而得⎩⎪⎨⎪⎧|x 0-y 0|=1,y 20-x 20=1.由⎩⎪⎨⎪⎧ x 0-y 0=1,y 20-x 20=1得⎩⎪⎨⎪⎧x 0=0(λ≠-1),y 0=-1.此时,圆P 的半径r = 3. 由⎩⎪⎨⎪⎧ x 0-y 0=-1,y 20-x 20=1得⎩⎪⎨⎪⎧x 0=0,y 0=1.此时,圆P 的半径r = 3. 故圆P 的方程为x 2+(y -1)2=3或x 2+(y +1)2=3. 【答案】 (1)(x -2)2+(y -1)2=4 (2)见解析 【规律方法】 圆的方程的求法:(1)几何法,通过研究圆的性质、直线和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而求得圆的基本量和方程;(2)代数法,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圆的方程,再由条件求得各系数.从而求得圆的方程一般采用待定系数法.注意:根据条件,设圆的方程时要尽量减少参数,这样可减少运算量.[创新预测]2.(1)(2014·北京西域区期末)若坐标原点在圆(x -m )2+(y +m )2=4的内部,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1<m <1B .-3<m < 3C .-2<m < 2D .-22<m <22(2)(2014·温州十校联考)已知抛物线C 1:x 2=2y 的焦点为F ,以F 为圆心的圆C 2交C 1于A ,B ,交C 1的准线于C ,D ,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圆C 2的方程为( )A .x 2+⎝⎛⎭⎫y -122=3B .x 2+⎝⎛⎭⎫y -122=4 C .x 2+(y -1)2=12 D .x 2+(y -1)2=16【解析】 (1)因为原点在圆(x -m )2+(y +m )2=4的内部,所以2m 2<4,解得-2<m <2,故选C.(2)如图,连接AC ,BD ,由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可知圆心坐标为F ⎝⎛⎭⎫0,12,而|F A |=|AD |=|FB |为圆的半径r ,于是A ⎝⎛⎭⎫32r ,12+12r ,而A 在抛物线上,故⎝⎛⎭⎫32r 2=2⎝⎛⎭⎫12+12r ,∴r =2,故选B.【答案】 (1)C (2)B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例3】 (1)(2014·重庆高考)已知直线ax +y -2=0与圆心为C 的圆(x -1)2+(y -a )2=4相交于A ,B 两点,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实数a =________.(2)(2013·陕西高考)已知点M (a ,b )在圆O :x 2+y 2=1外,则直线ax +by =1与圆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切B .相交C .相离D .不确定【解析】 (1)依题意,圆C 的半径是2,圆心C (1,a )到直线ax +y -2=0的距离等于32×2=3,于是有|1·a +a -2|a 2+1=3,即a 2-8a +1=0,解得a =4±15. (2)由题意知点在圆外,则a 2+b 2>1,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1a 2+b2<1,故直线与圆相交.故选B.【答案】 (1)4±15 (2)B【规律方法】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究: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2222时,要用半径、弦心距、半弦长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当然,不失一般性,弦长公式d =|x 1-x 2|·1+k 2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的求解策略:(1)转化为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以及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问题求解; (2)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关系问题; (3)直接设点,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创新预测]3.(1)圆(x +2)2+y 2=4与圆(x -2)2+(y -1)2=9的位置关系为( )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相离 (2)(2014·福建福州质检)若直线x -y +2=0与圆C :(x -3)2+(y -3)2=4相交于A 、B 两点,则CA →·CB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1)比较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和差的大小关系进行判定.两圆圆心分别为(-2,0),(2,1),半径分别为2和3,圆心距d =42+1=17.∵3-2<d <3+2,∴两圆相交.(2)依题意,点C 的坐标为(3,3).由⎩⎪⎨⎪⎧ y =x +2,(x -3)2+(y -3)2=4,解得⎩⎪⎨⎪⎧ x =3,y =5,或⎩⎪⎨⎪⎧x =1,y =3.可令A (3,5)、B (1,3),∴CA →=(0,2),CB →=(-2,0),∴CA →·CB →=0. 【答案】 (1)B (2)0 [总结提升] 失分盲点(1)忽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当解题中需要利用直线斜率表达直线方程时,不要遗忘直线的斜率可能不存在的情况. (2)忘记使用圆的几何性质: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处理上要充分利用圆的几何性质,简化计算. 答题指导(1)看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想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2)看到弦长,想到弦长公式.(3)看到两圆的位置关系,想到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和(或差的绝对值)间的关系. 方法规律(1)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①代数法:利用判别式判断;②几何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大小进行判断.(2)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利用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 (3)两圆公共弦方程求法:把两圆方程中的平方项消掉即得,即利用一般方程两圆相减即可.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结合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主要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针对直线和圆这类问题.运算能力主要体现在直线与圆相交后研究弦长的多角度运算.【典例】 一直线过点P ⎝⎛⎭⎫-3,-32被圆x 2+y 2=25截得的弦长为8,求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解】 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为x =-3,代入x 2+y 2=25得|y 1-y 2|=8,满足题意.当斜率存在时,设所求直线方程为y +32=k (x +3),即kx -y +3k -32=0,弦心距为d =52-42=3,所以⎪⎪⎪⎪k ×0-0+3k -32k 2+1=3,解得k =-34,则所求直线方程为y +32=-34(x +3),即3x +4y +15=0.【规律方法】 有关直线与圆相交的问题很多,涉及弦长时,可以依据圆内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来处理,此时要注意圆心到直线距离的运算,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不能使用,可能因此而漏解,在运算时要及时调整.。

高考数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6直线与圆教学案文含解析

高考数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6直线与圆教学案文含解析

直线与圆【高考考纲解读】考查重点是直线间的平行和垂直的条件、与距离有关的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弦长问题).此类问题难度属于中低档,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重点、难点剖析】一、直线的方程及应用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 1,l 2的斜率k 1,k 2存在,则l 1∥l 2⇔k 1=k 2,l 1⊥l 2⇔k 1k 2=-1.若给出的直线方程中存在字母系数,则要考虑斜率是否存在.2.求直线方程要注意几种直线方程的局限性.点斜式、斜截式方程要求直线不能与x 轴垂直,两点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而截距式方程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也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3.两个距离公式(1)两平行直线l 1:Ax +By +C 1=0,l 2:Ax +By +C 2=0间的距离d =|C 1-C 2|A 2+B 2(A 2+B 2≠0). (2)点(x 0,y 0)到直线l :Ax +B y +C =0的距离公式d =|Ax 0+By 0+C |A 2+B 2(A 2+B 2≠0). 二、圆的方程及应用1.圆的标准方程当圆心为(a ,b ),半径为r 时,其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特别地,当圆心在原点时,方程为x 2+y 2=r 2.2.圆的一般方程 x 2+y 2+Dx +Ey +F =0,其中D 2+E 2-4F >0,表示以⎝ ⎛⎭⎪⎫-D 2,-E 2为圆心,D 2+E 2-4F 2为半径的圆. 三、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和相离,判断的方法主要有点线距离法和判别式法.(1)点线距离法: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圆的半径为r ,则d <r ⇔直线与圆相交,d =r ⇔直线与圆相切,d >r ⇔直线与圆相离.(2)判别式法:设圆C :(x -a )2+(y -b )2=r 2,直线l :Ax +By +C =0(A 2+B 2≠0),方程组⎩⎪⎨⎪⎧Ax +By +C =0,x -a 2+y -b 2=r 2消去y ,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根的判别式为Δ,则直线与圆相离⇔Δ<0,直线与圆相切⇔Δ=0,直线与圆相交⇔Δ>0.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五种,即内含、内切、相交、外切、外离. 设圆C 1:(x -a 1)2+(y -b 1)2=r 21,圆C 2:(x -a 2)2+(y -b 2)2=r 22,两圆心之间的距离为d ,则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如下:(1)d >r 1+r 2⇔两圆外离.(2)d =r 1+r 2⇔两圆外切.(3)|r 1-r 2|<d <r 1+r 2⇔两圆相交.(4)d =|r 1-r 2|(r 1≠r 2)⇔两圆内切.(5)0≤d <|r 1-r 2|(r 1≠r 2)⇔两圆内含.【高考题型示例】题型一、直线的方程及应用例1、已知点P (3,2)与点Q (1,4)关于直线l 对称,则直线l 的方程为( )A .x -y +1=0B .x -y =0C .x +y +1=0D .x +y =0【解析】由题意知直线l 与直线PQ 垂直,所以k l =-1k PQ =-14-21-3=1.又直线l 经过PQ 的中点(2,3),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3=x -2,即x -y +1=0.【答案】A【方法技巧】(1)求解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时,在利用A 1B 2-A 2B 1=0建立方程求出参数的值后,要注意代入检验,排除两条直线重合的可能性.(2)判定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关系时,如果给出的直线方程中存在字母系数,不仅要考虑斜率存在的情况,还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变式探究】(1)已知直线l 1:x ·sin α+y -1=0,直线l 2:x -3y ·cos α+1=0,若l 1⊥l 2,则sin 2α等于( )A.23 B .±35 C .-35 D.35答案 D解析 因为l 1⊥l 2,所以sin α-3cos α=0,所以tan α=3,所以sin 2α=2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sin 2α+cos 2α=2tan α1+tan 2α=35.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1:kx -y +2=0与直线l 2:x +ky -2=0相交于点P ,则当实数k 变化时,点P 到直线x -y -4=0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 3 2【感悟提升】(1)求解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问题时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2)对解题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可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2)圆上的点与圆外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点的距离问题;圆上的点与直线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圆上的点与另一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圆心到圆心的距离问题.【变式探究】(1)已知直线y =ax 与圆C :x 2+y 2-2ax -2y +2=0交于两点A ,B ,且△CAB 为等边三角形,则圆C 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 6π(2)如果圆(x-a)2+(y-a)2=8上总存在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3,-1)∪(1,3) B.(-3,3)C.[1,1] D.[-3,-1]∪[1,3]答案 D解析圆心(a,a)到原点的距离为|2a|,半径r=22,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d.因为圆(x-a)2+(y-a)2=8上总存在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则圆(x-a)2+(y-a)2=8与圆x2+y2=2有公共点,r′=2,所以r-r′≤|2a|≤r+r′,即1≤|a|≤3,解得1≤a≤3或-3≤a≤-1,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1]∪[1,3].【变式探究】已知⊙C:x2+y2-4x-6y-3=0,M(-2,0)是⊙C外一点,则过点M的圆C的切线的方程是( )A.x+2=0或7x-24y+14=0B.y+2=0或7x+24y+14=0C.x+2=0或7x+24y+14=0D.y+2=0或7x-24y+14=0解析:解法一因为圆C的方程可化为(x-2)2+(y-3)2=16,所以圆心坐标为(2,3),半径为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圆C ,显然过点M 的圆C 的其中一条切线的方程为x +2=0,另一条切线的斜率小于0,可知选C.解法二 因为圆C 的方程可化为(x -2)2+(y -3)2=16,所以圆心坐标为(2,3),半径为4,易得过点M 的圆C 的其中一条切线的方程为x +2=0,设另一条切线的方程为y =k (x +2),即kx -y +2k =0,则|2k -3+2k |k 2+1=4,解得k =-724,故另一条切线的方程为y =-724(x +2),即7x +24y +14=0.综上,选C. 答案:C。

2015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直线与圆-Word版含解析

2015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直线与圆-Word版含解析
8.【2015高考新课标1,文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过点 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圆C: 交于M,N两点.
( )求k的取值范围;
( ) ,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 .
【答案】( ) ( )2
( )设 .
将 代入方程 ,整理得 ,
所以
,
由题设可得 ,解得 ,所以l的方程为 .
故圆心在直线l上,所以 .
本题属于基础题,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6.【2015高考湖北,文16】如图,已知圆 与 轴相切于点 ,与 轴正半轴交于两点A,B(B在A的上方),且 .
(Ⅰ)圆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_;
(Ⅱ)圆 在点 处的切线在 轴上的截距为_________.
【答案】(Ⅰ) ;(Ⅱ) .
【解析】设点 的坐标为 ,则由圆 与 轴相切于点 知,点 的横坐标为 ,即 ,半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而不求思想;运算求解能力
【名师点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是高考文科数学考查的重点,解决此类问题有两种思路,思路1:将直线方程与圆方程联立化为关于 的方程,设出交点坐标,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将 用k表示出来,再结合题中条件处理,若涉及到弦长用弦长公式计算,若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则利用判别式求解;思路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垂径定理计算弦长问题.
综上所述,当 或 时,直线 与曲线 只有一个交点.
考点:1、圆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难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关键条件“直线 与圆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 ”,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本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圆的标准方程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圆 的圆心 ,直线与圆相交 ( 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直线与圆相切 ( 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三年高考2013_2015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专题08直线与圆理(含解析)

三年高考2013_2015高考数学试题分项版专题08直线与圆理(含解析)

第八章 直线与圆一、选择题1. 【2015高考广东,理5】平行于直线012=++y x 且与圆522=+y x 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A .052=+-y x 或052=--y x B. 052=++y x 或052=-+y x C. 052=+-y x 或052=--y x D. 052=++y x 或052=-+y x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点到直线距离求直线的方程及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和运算求解能力,根据题意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0x y c ++=,然后可用代数方法即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有且只有一解求得,也可以利用几何法转化为圆心与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得,属于容易题.2. 【 2013湖南8】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4AB AC =,点P 是边AB 上异于,A B 的一点,光线从点P 出发,经,BC CA 发射后又回到原点P (如图1).若光线QR 经过ABC ∆的中心,则AP 等于( ) A .2 B .1 C .83 D .43【答案】 D【解析】 使用解析法。

).34,34(32).2,2(),0,(O O ABC D BC x P ∴∆处,在中线的的重心的中点设))1(3)12(4,)1(3)2(4()),1(34,0(34)34(,++++-⇒+-=k k k k Q k R x k y k RQ 则其方程为的斜率为设直线,0)1)(12(1,0,)1(3)2(4)12(4,3)1(4=--⇒=⋅=++-++=-=k k k k k k k x k k k k k QP RP QP RP 由题知⎪⎪⎩⎪⎪⎨⎧==⎩⎨⎧==⇒3421(01x k x k ,舍) 选D【考点定位】直线与方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点的对称问题,涉及直线方程的求解以及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正确计算对称点坐标,利用对称性得到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即可.3. 【2013山东,理9】过点(3,1)作圆(x -1)2+y 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 ).A .2x +y -3=0B .2x -y -3=0C .4x -y -3=0D .4x +y -3=0 【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方程.此类问题的基本解法有 “几何法”和 “代数法”,涉及切线问题,往往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建方程求解. 本题是一道能力题,在考查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方程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形结合思想.是一道常见题型,故考生易于正确解答. 4. 【2015高考山东,理9】一条光线从点()2,3--射出,经y 轴反射后与圆()()22321x y ++-=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 )53-或35- (B )32- 或23- (C )54-或45- (D )43-或34-【答案】D【解析】由光的反射原理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点()2,3- ,设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则反身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32y k x +=- ,即:230kx y k ---=. 又因为光线与圆相切,()()22321x y ++-=1= ,整理:21225120k k ++= ,解得:43k =-,或34k =- ,故选D . 【考点定位】1、圆的标准方程;2、直线的方程;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圆与直线的方程的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利用对称性解决直线方程的有关问题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5.【2015高考新课标2,理7】过三点(1,3)A ,(4,2)B ,(1,7)C -的圆交y 轴于M ,N 两点,则||MN =( )A .26B .8C .46D .10 【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方程,要注意边之间斜率的关系,得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简洁快速地求出外接圆方程,进而求弦MN 的长,属于中档题. 6. 【2013高考重庆理第7题】已知圆C 1:(x -2)2+(y -3)2=1,圆C 2:(x -3)2+(y -4)2=9,M ,N 分别是圆C 1,C 2上的动点,P 为x 轴上的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 ). A.4 B1C.6-【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对称圆的方程的求法,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两点距离公式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7. 【2015高考重庆,理8】已知直线l :x +ay -1=0(a ∈R )是圆C :224210x y x y +--+=的对称轴.过点A (-4,a )作圆C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则|AB |= ( ) A 、2 B、、6 D、 【答案】C【名师点晴】首先圆是一个对称图形,它关于圆心成中心对称,关于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当然其对称轴一定过圆心,其次直线与圆有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判断方法可用几何与代数两种方法研究,圆的切线长我们用勾股定理求解,设圆外一点P 到圆的距离为d ,圆的半径为r ,则由点P所作切线的长l =8. 【2013,安徽理8】函数=()y 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区间[],a b 上可找到(2)n n ≥个不同的数12,...,,n x x x 使得1212()()()==,n nf x f x f x x x x 则n 的取值范围是 ( )A .{}3,4B .{}2,3,4C . {}3,4,5D .{}2,3【答案】B .【易错警示】不理解代数式的几何意义,不能对问题进行等价转化是常见错误.【名师点睛】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经常用到,常分为“以形助数”和“以数助形”,本题主要用到“以形助数”的思想,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f x x的几何意义是曲线上点()(),x f x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通过把数转化为形,通过对形的研究解决数的问题、或获得解决数的问题解决思路去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9.【2013天津,理5】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0)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 2=2px (p>0)的准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AOB 则p =( ). A .1 B .32C .2D .3 【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重点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本题属于基础题, 正确利用双曲线线的渐进线与抛物线的准线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利用面积公式列方程求出P ,这样的题目在高考试题中很常见,要灵活应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解题.10. 【2014天津,理5】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0,0a b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l :210y x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直线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221520x y -= (B )221205x y -= (C )2233125100x y -= (D )2233110025x y -=【答案】A . 【解析】【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重点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方程,本题属于基础题, 正确利用双曲线线的渐进线与直线l 平行,斜率相等,列出,a b 的一个关系式,直线l 与x 轴交点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求出c ,借助222a b c +=,联立方程组,求出,a b ,即可.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注意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布列关于,,a b c 的方程,还要借助22a b +2c =,正确解出,a b 的值.11. 【2015高考天津,理6】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一条渐近线过点(,且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2y=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2212128x y -= (B )2212821x y -=(C )22134x y -=(D )22143x y -= 【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同时也学生的考查运算能.把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相结合,找出双曲线中,,a b c 的关系,求出双曲线方程,体现圆锥曲线的统一性.是中档.12. 【2014福建,理6】直线:1l y kx =+与圆22:1O x y +=相交于,A B 两点,则"1"k =是“OAB ∆的面积为12”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面积及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转化划归能力及运算能力,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相关结论是:若p q ⇒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13. 【2014福建,理9】设Q P ,分别为()2622=-+y x 和椭圆11022=+y x 上的点,则Q P ,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 )A.25B.246+C.27+D.26 【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与椭圆的基础知识,及划归思想.本题解法的关键是把两点间的最大距离转化为圆心到椭圆上的点的最大距离再加上圆的半径,注意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试题,一般运算量比较大,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二、填空题1.【2014江苏,理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230x y +-=被22(2)(1)4x y -++=圆截得的弦长为 .【名师点晴】求圆的弦长的常用方法(1)几何法:设圆的半径为r ,弦心距为d ,弦长为l ,则⎝ ⎛⎭⎪⎫l 22=r 2-d 2.(2)代数方法:运用韦达定理及弦长公式:|AB |=1+k 2|x 1-x 2|= 1+k 2[ x 1+x 2 2-4x 1x 2].注意:常用几何法研究圆的弦的有关问题.2. 【2015江苏高考,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点)0,1(为圆心且与直线)(012R m m y mx ∈=---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答案】22(1) 2.x y -+=【名师点晴】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求方程可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写出方程.圆的切线问题的处理要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建立关系解决问题.当半径表示为关于m 的函数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 3. 【2015高考陕西,理15】设曲线xy e =在点(0,1)处的切线与曲线1(0)y x x=>上点P 处的切线垂直,则P 的坐标为 .【答案】()1,1【考点定位】1、导数的几何意义;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导数的几何意义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考虑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导数的几何意义问题时一定要抓住切点的三重作用:①切点在曲线上;②切点在切线上;③切点处的导数值等于切线的斜率.4. 【2014高考陕西版文第12题】若圆C 的半径为1,其圆心与点)0,1(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圆C 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 【答案】22(1)1x y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圆的标准方程,点关于直线的对称,,属于容易题.解题时利用对称性求出圆心坐标,就可以写出圆的标准方程.5. 【2014新课标,理16】设点M (0x ,1),若在圆O:221x y +=上存在点N ,使得∠OMN=45°,则0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1]-【解析】由题意知:直线MN 与圆O 有公共点即可,即圆心O 到直线MN 的距离小于等于1即可,如图,过OA ⊥MN ,垂足为A ,在R t O M ∆中,因为∠OMN=45,所以||||sin 45OA OM =o =||12OM ≤,解得||OM ≤因为点M (0x ,1),所以||OM =≤解得011x -≤≤,故0x 的取值范围是[1,1]-.【考点定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直线与直线设出角的求法,数形结合是快速解得本题的策略之一.6. 【2014四川,理14】设m R ∈,过定点A 的动直线0x my +=和过定点B 的动直线30mx y m --+=交于点(,)P x y ,则||||PA PB ⋅的最大值是 .【答案】【考点定位】1、直线与圆;2、重要不等式.【名师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7.【2014高考重庆理第13题】已知直线02=-+y ax 与圆心为C 的圆()()4122=-+-a y x 相交于B A ,两点,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实数=a _________.【答案】4【解析】试题分析:由题设圆心到直线20ax y --==解得:4a =所以答案应填:4.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注意仔细分析题目条件,将等边三角形这一条件等价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非常关键的.8.【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12】直线1:l y x a =+和2:l y x b =+将单位圆22:1C x y +=分成长度相等的四段弧,则22a b += .【答案】2【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夯实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动手作图能力、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严密地逻辑推理能力.9. 【2015高考湖北,理14】如图,圆C 与x 轴相切于点(1,0)T ,与y 轴正半轴交于两点,A B (B 在A 的上方), 且2AB =. (Ⅰ)圆C 的标准..方程为 ; (Ⅱ)过点A 任作一条直线与圆22:1O x y +=相交于,M N 两点,下列三个结论:①NA MA NBMB=; ②2NB MA NAMB-=; ③NB MA NAMB+=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Ⅰ)22(1)(2x y -+=;(Ⅱ)①②③【考点定位】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用特例代替题设所给的一般性条件,得出特殊结论,然后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方法叫做特殊法. 若结果为定值,则可采用此法. 特殊法是“小题小做”的重要策略. 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 三、解答题1. 【2015高考广东,理20】已知过原点的动直线l 与圆221:650C x y x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1)求圆1C 的圆心坐标;(2)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3)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直线:(4)L y k x =-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出k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3,0;(2)223953243x y x ⎛⎫⎛⎫-+=<≤ ⎪ ⎪⎝⎭⎝⎭;(3)33,44k ⎡⎧⎫∈-⎨⎬⎢⎩⎭⎣⎦ .(3)由(2)知点M 的轨迹是以3,02C ⎛⎫ ⎪⎝⎭为圆心32r =为半径的部分圆弧EF (如下图所示,不包括两端点),且5,33E ⎛ ⎝⎭,5,33F ⎛- ⎝⎭,又直线L :()4y k x =-过定点()4,0D ,当直线L 与圆C 相切时,由32=得34k =±,又043DE DFk k ⎛- ⎝⎭=-=-=-,结合上图可知当33,44k ⎡⎧⎫∈-⎨⎬⎢⎩⎭⎣⎦ 时,直线L :()4y k x =-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考点定位】圆的标准方程、轨迹方程、直线斜率等知识与数形结合思想等应用.【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普通方程化为标准方程、轨迹方程、直线斜率等知识,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思想和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高档题,本题(1)(2)问相对简单,但第(2)问需注意取值范围(533x <≤),对于第(3)问如果能运用数形结合把曲线C 与直线L 的图形画出求解则可轻易突破难点.2. 【2013江苏,理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3),直线l :y =2x -4.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1)若圆心C 也在直线y =x -1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2)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MA =2MO ,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y =3或3x +4y -12=0.;(2) 120,5⎡⎤⎢⎥⎣⎦所以点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为120,5⎡⎤⎢⎥⎣⎦.【考点定位】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方程,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用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晴】1.圆的切线问题(1)过圆x 2+y 2=r 2(r >0)上一点M (x 0,y 0)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2)过圆x 2+y 2+Dx +Ey +F =0外一点M (x 0,y 0)引切线,有两条,求方程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圆的切线问题的处理要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建立关系解决问题. 2.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常用几何法,即利用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一般不采用代数法.3. 【2013课标全国Ⅰ,理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M :(x +1)2+y 2=1,圆N :(x -1)2+y 2=9,动圆P 与圆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C . (1)求C 的方程;(2)l 是与圆P ,圆M 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 |.当k y x =22=143x y +,并整理得7x 2+8x -8=0,解得x 1,2=47-±.所以|AB |2118|7x x -=.当4k =时,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AB |=187.综上,|AB |=|AB |=187.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弦长公式、直线的方程,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化简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的能力.4.【2013天津,理18】设椭圆2222=1x y a b +(a >b >0)的左焦点为F ,离心率为3,过点F且与x (1)求椭圆的方程;(2)设A ,B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过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C ,D 两点.若AC ·DB +AD ·CB=8,求k 的值.【答案】(Ⅰ)22=132x y +;(Ⅱ)(2)设点C(x1,y1),D(x2,y2),由F(-1,0)得直线CD 的方程为y =k(x +1),由方程组221,132y k x x y =(+)⎧⎪⎨+=⎪⎩消去y ,整理得(2+3k2)x2+6k2x +3k2-6=0.求解可得x1+x2=22623k k -+,x1x2=223623k k-+. 因为A(0),0), 所以AC ·DB +AD ·CB=(x1x2,-y2)+(x2x1,-y1) =6-2x1x2-2y1y2=6-2x1x2-2k2(x1+1)(x2+1) =6-(2+2k2)x1x2-2k2(x1+x2)-2k2=22212623k k+++. 由已知得22212623k k +++=8,解得k=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关知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直线与椭圆有关知识,属于中偏难题目,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要学会设而不求的解题思想,先设出直线方程,设出直线与椭圆的交点,把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后,借助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通过12121212,,,x x x x y y y y ++的关系及题目的要求解题.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为每年高考必考问题,也是备考重点.5. 【2014天津,理18】设椭圆22221x y a b+=(0a b >>)的左、右焦点为12,F F ,右顶点为A ,上顶点为B.已知12AB F =. (Ⅰ)求椭圆的离心率;(Ⅱ)设P 为椭圆上异于其顶点的一点,以线段P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1F ,经过原点O 的直线l 与该圆相切,求直线l 的斜率.【答案】(Ⅰ)e =;(Ⅱ)直线l的斜率为4+或4-.【解析】由①和②可得200340x cx +=.而点P 不是椭圆的顶点,故043c x =-,代入①得03cy =,即点P 的坐标为4,33c c 骣÷ç-÷ç÷ç桫.设圆的圆心为()11,T x y ,则142323c x c -+==-,12323c cy c +==,进而圆的半径r ==.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依题意,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由l r ,即,整理得2810k k -+=,解得4k =?.∴直线l的斜率为4+或4-考点:1.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2.直线和圆的方程;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求离心率和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方程,属于中偏难题目,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首先求离心率就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列出一个关于,,a b c 的等式,就能求出离心率;其次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要求学生要学会设而不求的解题思想,先设出直线方程,设出直线与椭圆的交点,把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后,简单方程直接求解,而大多借助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通过12121212,,,x x x x y y y y ++的关系及题目的要求解题.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为每年高考必考问题,也是备考重点.6. 【2015高考天津,理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0)F c -,M 在椭圆上且位于第一象限,直线FM 被圆422+4b x y =截得的线段的长为c,|FM|=3. (I)求直线FM 的斜率; (II)求椭圆的方程;(III)设动点P 在椭圆上,若直线FPOP (O 为原点)的斜率的取值范围.【答案】(I) 3; (II) 22132x y += ;(III) ,333⎛⎛-∞- ⎝⎭⎝⎭ .(III)设点P 的坐标为(,)x y ,直线FP 的斜率为t ,得1y t x =+,即(1)y t x =+(1)x ≠-,与椭圆方程联立22(1)132y t x x y =+⎧⎪⎨+=⎪⎩,消去y ,整理得22223(1)6x t x ++=,又由已知,得t => 312x -<<-或10x -<<, 设直线OP 的斜率为m ,得y m x =,即(0)y mx x =≠,与椭圆方程联立,整理可得22223m x =-. ①当3,12x ⎛⎫∈-- ⎪⎝⎭时,有(1)0y t x =+<,因此0m >,于是m =m ∈⎝⎭ ②当()1,0x ∈-时,有(1)0y t x =+>,因此0m <,于是m =,m ⎛∈-∞ ⎝⎭综上,直线OP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定位】1.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一元二次不等式.【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由勾股定理求圆的弦长,体现数学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用数字来刻画几何图形的特征,是解析几何的精髓,联立方程组,求出椭圆中参数的关系,进一步得到椭圆方程;构造函数求斜率取值范围,体现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是拨高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圆2228130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10ax y +-=的距离为1,则a=( )(A )43-(B )34-(C )3(D )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圆的方程可化为22(x 1)(y 4)4-+-=,所以圆心坐标为(1,4),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24111a d a +-==+,解得43a =-,故选A .考点:圆的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名师点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几何法: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与半径长r 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若d >r ,则直线与圆相离; 若d =r ,则直线与圆相切; 若d <r ,则直线与圆相交.2.【2015高考山东,理9】一条光线从点()2,3--射出,经y 轴反射后与圆()()22321x y ++-=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 (A )53-或35- (B )32-或23- (C )54-或45- (D )43-或34- 【答案】D【解析】由光的反射原理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点()2,3- ,设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则反身光线所在直线方程为:()32y k x +=- ,即:230kx y k ---=. 又因为光线与圆相切,()()22321x y ++-= 所以,2322311k k k ----=+ ,整理:21225120k k ++= ,解得:43k =-,或34k =- ,故选D .3. 【2015高考广东,理5】平行于直线012=++y x 且与圆522=+y x 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 .052=+-y x 或052=--y x B. 052=++y x 或052=-+y x C. 052=+-y x 或052=--y x D. 052=++y x 或052=-+y x 【答案】D .【解析】依题可设所求切线方程为20x y c ++=,则有2200521c ++=+,解得5c =±,所以所求切线的直线方程为250x y ++=或250x y +-=,故选D . 【考点定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方程.【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点到直线距离求直线的方程及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和运算求解能力,根据题意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0x y c ++=,然后可用代数方法即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有且只有一解求得,也可以利用几何法转化为圆心与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得,属于容易题. 4.【2015高考新课标2,理7】过三点(1,3)A ,(4,2)B ,(1,7)C -的圆交y 轴于M ,N 两点,则||MN =( ) A .26 B .8 C .46 D .10 【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321143AB k -==--,27341CB k +==--,所以1AB CB k k =-,所以AB CB ⊥,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其外接圆圆心为(1,2)-,半径为5,所以外接圆方程为22(1)(2)25x y -++=,令0x =,得262y =±-,所以46MN =,故选C . 【考点定位】圆的方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方程,要注意边之间斜率的关系,得出ABC ∆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简洁快速地求出外接圆方程,进而求弦MN 的长,属于中档题.5. 【2015高考重庆,理8】已知直线l :x +ay -1=0(a ∈R )是圆C :224210x y x y +--+=的对称轴.过点A (-4,a )作圆C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则|AB |= ( )A 、2B 、42C 、6D 、210 【答案】C【解析】圆C 标准方程为22(2)(1)4x y -+-=,圆心为(2,1)C ,半径为2r =,因此2110a +⨯-=,1a =-,即(4,1)A --,2222(42)(11)46AB AC r =-=--+---=.选C .【考点定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6. 【2015江苏高考,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点)0,1(为圆心且与直线)(012R m m y mx ∈=---相切的所有圆中,半径最大的圆的标准方程为【答案】22(1) 2.x y -+=【解析】由题意得:半径等于22222|1|(1)22||1121111m m m m m m m m ++==+≤+≤++++,当且仅当1m =时取等号,所以半径最大为2r =,所求圆为22(1) 2.x y -+= 【考点定位】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名师点晴】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求方程可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进而写出方程.圆的切线问题的处理要抓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建立关系解决问题.当半径表示为关于m 的函数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7.【2015高考陕西,理15】设曲线xy e =在点(0,1)处的切线与曲线1(0)y x x=>上点P 处的切线垂直,则P 的坐标为. 【答案】()1,1【解析】因为x y e =,所以xy e '=,所以曲线x y e =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0101x k y e ='===,设P的坐标为()00,x y (00x >),则001y x =,因为1y x =,所以21y x '=-,所以曲线1y x=在点P 处的切线的斜率02201x x k y x ='==-,因为121k k ⋅=-,所以211x -=-,即201x =,解得01x =±,因为00x >,所以01x =,所以01y =,即P 的坐标是()1,1,所以答案应填:()1,1.8.【2017江苏,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2,0),(0,6),A B -点P 在圆2250O x y +=:上,若20,PA PB ⋅≤则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52,1]-【解析】设(,)P x y ,由20PA PB ⋅≤,易得250x y -+≤,由2225050x y x y -+=⎧⎨+=⎩,可得5:5x A y =-⎧⎨=-⎩或1:7x B y =⎧⎨=⎩,由250x y -+≤得P 点在圆左边弧AB 上,结合限制条件5252x -≤≤,可得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52,1]-. 【考点】直线与圆,线性规划【名师点睛】线性规划问题,首先明确可行域对应的是封闭区域还是开放区域、分界线是实线还是虚线,其次确定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求横坐标或纵坐标、直线的截距、两点间距离的平方、直线的斜率、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等,最后结合图形确定目标函数最值取法、值域范围.9.【2015高考湖北,理14】如图,圆C 与x 轴相切于点(1,0)T ,与y 轴正半轴交于两点,A B (B 在A 的上方), 且2AB =. (Ⅰ)圆C 的标准..方程为; (Ⅱ)过点A 任作一条直线与圆22:1O x y +=相交于,M N 两点,下列三个结论: ①NA MA NBMB=; ②2NB MA NAMB-=; ③22NB MA NAMB+=.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Ⅰ)22(1)(2)2x y -+-=;(Ⅱ)①②③【解析】(Ⅰ)依题意,设),1(r C (r 为圆的半径),因为2||=AB ,所以21122=+=r ,所以圆心)2,1(C ,故圆的标准方程为2)2()1(22=-+-y x .(Ⅱ)联立方程组⎩⎨⎧=-+-=2)2()1(022y x x ,解得⎩⎨⎧-==120y x 或⎩⎨⎧+==120y x ,因为B 在A 的上方, 所以)12,0(-A ,)12,0(+B ,令直线MN 的方程为0=x ,此时M )1,0(-M ,)1,0(N , 所以2||=MA ,22||+=MB ,22||-=NA ,2||=NB因为221222||||-=-=NB NA ,12222||||-=+=MB MA ,所以NA MA NB MB =. 所以2221(21)22222NB MA NAMB-=-=+--=-+,222121222222NB MA NAMB+=+=-++=-+,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③.10.【2016高考新课标3理数】已知直线l :330mx y m ++-=与圆2212x y +=交于,A B 两点,过,A B分别做l 的垂线与x 轴交于,C D 两点,若23AB =,则||CD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23AB =,且圆的半径为23,所以圆心(0,0)到直线330mx y m ++-=的距离为22||()32AB R -=,则由2|33|31m m -=+,解得33m =-,代入直线l 的方程,得3233y x =+,所以直线l 的倾斜角为30︒,由平面几何知识知在梯形ABDC 中,||||4cos30AB CD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1.【2016高考上海理数】已知平行直线012:,012:21=++=-+y x l y x l ,则21,l l 的距离___________.【答案】25511.【2017课标3,理20】已知抛物线C :y 2=2x ,过点(2,0)的直线l 交C 与A ,B 两点,圆M 是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1)证明:坐标原点O 在圆M 上;(2)设圆M 过点()4,2P -,求直线l 与圆M 的方程. 【答案】(1)证明略;(2)直线l 的方程为20x y --=,圆M 的方程为()()223110x y -+-=.或直线l 的方程为240x y +-=,圆M 的方程为2291854216x y ⎛⎫⎛⎫-++= ⎪ ⎪⎝⎭⎝⎭.【解析】试题分析:(1)设出点的坐标,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由斜率之积为1-可得OA OB ⊥,即得结论; (2)结合(1)的结论求得实数m 的值,分类讨论即可求得直线l 的方程和圆M 的方程. 试题解析:(1)设()()1122,,,A x y B x y ,:2l x my =+. 由22,2x my y x=+⎧⎨=⎩可得2240y my --=,则124y y =.又221212,22y y x x ==,故()2121244y y x x ==. 因此OA 的斜率与OB 的斜率之积为1212414y y x x -⋅==-,所以OA OB ⊥. 故坐标原点O 在圆M 上.(2)由(1)可得()21212122,424y y m x x m y y m +=+=++=+.故圆心M 的坐标为()22,m m +,圆M 的半径()2222r m m =++.由于圆M 过点()4,2P -,因此0AP BP ⋅=,故()()()()121244220x x y y --+++=, 即()()1212121242200x x x x y y y y ++++++=. 由(1)可得12124,4y y x x =-=.所以2210m m --=,解得1m =或12m =-. 当1m =时,直线l 的方程为20x y --=,圆心M 的坐标为()3,1,圆M 的半径为10,圆M 的方程为()()223110x y -+-=. 当12m =-时,直线l 的方程为240x y +-=,圆心M 的坐标为91,42⎛⎫- ⎪⎝⎭,圆M 的半径为854,圆M的方程为2291854216x y ⎛⎫⎛⎫-++= ⎪⎪⎝⎭⎝⎭.12.【2017课标1,理20】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a >b >0),四点P 1(1,1),P 2(0,1),P 3(–1,32),P 4(1,32)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 上. (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不经过P 2点且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 过定点. 【解析】试题解析:(1)由于3P ,4P 两点关于y 轴对称,故由题设知C 经过3P ,4P 两点. 又由222211134a b a b+>+知,C 不经过点P 1,所以点P 2在C 上. 因此222111314b ab ⎧=⎪⎪⎨⎪+=⎪⎩,解得2241a b ⎧=⎪⎨=⎪⎩.故C 的方程为2214x y +=.(2)设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如果l 与x 轴垂直,设l :x =t ,由题设知0t ≠,且||2t <,可得A ,B 的坐标分别为(t ,242t -),(t ,242t --). 则22124242122t t k k t t---++=-=-,得2t =,不符合题设. 从而可设l :y kx m =+(1m ≠).将y kx m =+代入2214x y +=得222(41)8440k x kmx m +++-= 由题设可知22=16(41)0k m ∆-+>.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841kmk -+,x 1x 2=224441m k -+.而12121211y y k k x x --+=+121211kx m kx m x x +-+-=+1212122(1)()kx x m x x x x +-+=.由题设121k k +=-,故1212(21)(1)()0k x x m x x ++-+=.即222448(21)(1)04141m kmk m k k --+⋅+-⋅=++.解得12m k +=-.当且仅当1m >-时,0∆>,欲使l :12m y x m +=-+,即11(2)2m y x ++=--, 所以l 过定点(2,1-)【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3.【2015高考广东,理20】已知过原点的动直线l 与圆221:650C x y x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1)求圆1C 的圆心坐标;(2)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3)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直线:(4)L y k x =-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出k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3,0;(2)223953243x y x ⎛⎫⎛⎫-+=<≤ ⎪ ⎪⎝⎭⎝⎭;(3)332525,,4477k ⎡⎤⎧⎫∈--⎨⎬⎢⎥⎩⎭⎣⎦.【解析】(1)由22650x y x +-+=得()2234x y -+=, ∴ 圆1C 的圆心坐标为()3,0; (2)设(),M x y ,则∵ 点M 为弦AB 中点即1C M AB ⊥, ∴ 11C M AB k k ⋅=-即13y yx x⋅=--, ∴ 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的方程为223953243x y x ⎛⎫⎛⎫-+=<≤ ⎪ ⎪⎝⎭⎝⎭;(3)由(2)知点M 的轨迹是以3,02C ⎛⎫ ⎪⎝⎭为圆心32r =为半径的部分圆弧EF (如下图所示,不包括两端点),且525,33E ⎛⎫ ⎪ ⎪⎝⎭,525,33F ⎛⎫- ⎪ ⎪⎝⎭,又直线L :()4y k x =-过定点()4,0D ,当直线L 与圆C 相切时,由223402321k k ⎛⎫-- ⎪⎝⎭=+得34k =±,又2503255743DE DFk k ⎛⎫-- ⎪⎝⎭=-=-=-,结合上图可知当332525,,4477k ⎡⎤⎧⎫∈--⎨⎬⎢⎥⎩⎭⎣⎦时,直线L :()4y k x =-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14.【2016高考江苏卷】(本小题满分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以M 为圆心的圆22:1214600M x y x y +--+=及其上一点(2,4)A(1)设圆N 与x 轴相切,与圆M 外切,且圆心N 在直线6x =上,求圆N 的标准方程; (2)设平行于OA 的直线l 与圆M 相交于,B C 两点,且BC OA =,求直线l 的方程;(3)设点(,0)T t 满足:存在圆M 上的两点P 和Q ,使得,TA TP TQ +=,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