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宫颈癌诊治进展

淋 巴结 中鉴别 出恶 性转移 ;从治疗
注 射 新 型 染 料— — 专 利 蓝 V S f 使 L 染 色 ,再 行 腹 腔 镜 检 查 并 取 s f L 活 检 。 结 果 显 示 , S NR ̄ 率 L% j J I
少分布 在 宫旁淋 巴结 。分 析原 因 , L v n a k ( e eb c c o e a e e b c L v n a k ,C 1m n R ,B r e W t 』 2 0 )认 为 L u k T ,e . 0 2 a 宫旁淋 巴结 体积较 小 ,且解 剖位 置
方面 具有 独特 的优势 ,它 可 以通过 反映 组织 的代 谢情况 补充 常规 检查
化 疗方式 都有 了新 的进 展, 同时还
出现 了靶 向治疗 、基 因治疗 和疫 苗 预 防的综合 防治体系 。
糖代 谢 改变 ,而不 是c 值和 解剖 结 T
构 变化 ;是功 能 的精确 变化 与 周围 脏器 及组 织 的关系 ,有助 于 从 良性
性 核 素联 合 示 踪法 。D r e t 差 agn等
测 率 为6 % > 0 m 淋 巴结 检 测 7 , 1 的 m
率 为 8 %,特 异 性 和 敏 感 性 达 到 0 9 % 0 % 0  ̄10 。
后 ,术 者在特 制 的腹 腔镜 Y 探头 挢
测 下 ,精 确 地 识 别s N L ,识 别 率 达 9% 3 。此 后 的几 项 研 究结 果 提 示 , 腹 腔 镜下 亦 可 同时运 用 染 料一 素 核
无法 区分 ;应 用核 素方法 进行 识 别
跃 ,细 胞膜 葡萄糖 载 体增 多 ,细 胞 SN L ,便可 以通 过s N L 活检减 少 手术 内磷酸 化酶活 性增 高 等生物 学特 征 使 肿瘤细 胞 内 的糖 酵解 代谢 明显 增 加 。而 F G 细 胞 内的浓 聚 程 度 与 D在 细 胞 内葡 萄糖 的代 谢水平 呈正 相关
分子诊断在宫颈癌早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化 。因此 , 应用 H . P R H V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宫
颈癌的协助诊 断尤为重要。 分子诊断狭义上是指基 于核酸的诊断 , 即对各种 D A和 N
( )N 或 R A样本 的病原性 突变的检测 以便实现对疾病 的准确
用医技杂志 2 1 年 6 箜 】 鲞筮 塑 』 02 9
望
墅d £ j
丝
堂! £ 1 』 Q2
: Q 11 :
・
63・ 1
分子诊断在宫颈癌早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山西省运城市 中心 医院(4 0 O OJ 0 ) 4 宫颈癌发病率在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中居第 2位 ,宫颈 郭文杰
磷酸化 , 阻止细胞 由 G. 期进入 s期 , 抑制细胞增殖 。在正常 宫颈组织 中 p 6与 p b之间通过 负调节维 持着两者之 间 的 1 R 精确平衡 ,当发生 H V感染时 , P P H V致癌基 因 E 7编码 的癌 蛋 白与 宿主 的抑癌 蛋 白 D b结 合 , R 使其抑癌功 能失活 , 除 减 p b对 P 6蛋白的负反馈抑制 ,从而使得 P 6蛋白过表达。 R 1 I
判断 。近几年来分子诊断 内容 不断被更 新扩充 , 中临床实 其
验室 分子诊断现 已成为临 床检验各学 科分支 中最具发 展潜 力 的领域 , 是临床疾病诊 断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
1 - V在宫颈癌早期诊 断中的意义 IP I H V的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致病 因素 , 中 P 其 HR H V的持续性 感染是导致宫颈癌 发生 的先决条件 。 目前 .P 已知大约有 超过 4 O个亚型 的 H V病毒 可 以感 染妇女 生殖 P 道, 而其中 l 5个亚型 的 HP V病毒 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据统计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直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
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然而,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通过在腹部建立几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机器人辅助手术则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灵活性,尤其对于复杂的手术操作具有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生育需求等因素。
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如宫颈锥切术、宫颈广泛切除术等。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也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主要用于治疗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旁浸润,内照射则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灶。
近年来,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度和效果,同时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质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放射治疗技术,也在宫颈癌治疗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质子治疗能够更精准地将辐射剂量集中在肿瘤部位,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副作用。
三、化学治疗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也可以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等。
新的化疗方案和药物组合不断被研究和应用。
例如,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此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四、靶向治疗随着对宫颈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方向。
宫颈癌筛查设备中的流式细胞术研究进展

宫颈癌筛查设备中的流式细胞术研究进展宫颈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排名较高。
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治疗宫颈癌的关键,而宫颈癌筛查设备中的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宫颈癌筛查设备中流式细胞术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等相关疾病的筛查在临床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传统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宫颈涂片和HPV病毒检测。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宫颈涂片的准确率较低,HPV病毒检测的高成本等。
而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对细胞表面分子的检测,准确地鉴定异常细胞,从而提高宫颈癌的筛查效果。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细胞表面分子的免疫荧光技术,可以快速鉴定各种细胞的类型和特征。
在宫颈癌筛查中,流式细胞术可以通过检测宫颈组织中的CD44、CD45、细胞核antigen-Ki-67等标志物,来评估细胞的异常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这种方法可以在早期发现异常细胞,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近年来,研究者们在流式细胞术的应用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例如,通过结合流式细胞术和DNA测序技术,可以实现对宫颈组织中的基因突变的检测,从而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能力。
此外,研究还发现,通过对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的机器学习分析,可以建立宫颈癌的预测模型,提高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流式细胞术还可以在宫颈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放疗或化疗之前,通过对宫颈癌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可以评估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和预测疗效。
此外,流式细胞术还可用于监测治疗后的细胞恢复情况,以及判断宫颈癌的复发风险。
尽管流式细胞术在宫颈癌筛查和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流式细胞术的设备和试剂成本较高,这限制了其在一些地方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流式细胞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结果,这对于一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仍然需要进行。
宫颈CIN分期临床诊治及研究新进展

宫颈CIN分期临床诊治及研究新进展摘要: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其具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应用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检测。
本文就宫颈CIN分期临床诊治及研究新进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宫颈CIN;诊断;治疗;进展一、前言宫颈癌是中国女性第二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13万,占世界总发病数的28%,每年约有2万中国女性死于宫颈癌。
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超过99%的宫颈癌都由高危型HPV引起,从正常宫颈发生病变继而进展到宫颈癌大概约需8-12年。
宫颈癌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按严重程度可分为CIN1、CIN2和CIN3,不同阶段对应的治疗策略也不同。
二、宫颈CIN的诊断1.传统宫颈CIN的三阶梯诊断子宫颈癌在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后,一般已为浸润癌,诊断多无困难,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早期子宫颈癌往往无症状,体征也不明显,确诊需进行三阶梯诊断。
(1)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即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是目前筛选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的主要方法。
该法简便易行,准确率可达95%。
必须在宫颈移行带区刮片检查。
传统的防癌涂片用巴氏染色,结果分为5级:Ⅰ级正常,Ⅱ级炎症,Ⅲ级可疑癌,Ⅳ级高度可疑癌,Ⅴ级为癌。
Ⅱ级又常分为Ⅱa和Ⅱb级,Ⅱa级细胞为炎症变化,Ⅱb级个别细胞有核异质,但又不支持恶性。
近年来,利用电脑系统软件对涂片进行自动分析、读片、自动筛查,最后由细胞学专职人员做出最后诊断的电脑细胞扫描(cellular computer tomography,CCT)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等检查,克服了直接人工读片的缺点,降低了漏诊率,提高了准确率。
其报告结果采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我国正逐步推广的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类法,核心内容是采用描述性诊断和引入对标本满意度的评估。
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作者:梁英凤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2期摘要:子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子宫颈处于暴露部位,用肉眼可以观察到,便于取材,因此,早期检查和诊断可使子宫颈疾病得到早期治疗。
现代的宫颈癌筛查则是以早期检出高级别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并进行阻断性治疗为目标。
诊断方法有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学检查。
本文就近年来子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子宫颈癌;早期诊断1细胞学检查目前国内外实现宫颈癌早期诊断第一关的是细胞学检查,其检测质量非常关键,它使得很多发达国家的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降低到较低水平[1]。
最初应用传统的巴氏涂片获取的细胞数量较多,制片也模糊不清,得到的结果假阴性率较高,往往由于漏诊而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2]。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技术的发展,通过薄层制片,负压滤过膜,细胞分布更加均匀,涂片更加清晰[3]。
液基细胞学技术是对传统巴氏抹片技术的一项重要革新,此技术提高了细胞学检查质量,减少了漏诊,对预防宫颈癌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及早发现宫颈早期病变及微生物感染,有文献报道这些方法可提高宫颈癌检出率15%~30%[4]。
但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取材,标本制作过程等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2 阴道镜检查作阴道镜检查前应注意:禁止妇科检查,禁止阴道冲洗,检查前24h禁止同房和阴道用药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应该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包括持续阴道分泌物异常者、接触性阴道出血者、有肉眼观察可疑癌者、ASCUS、CIN?譙高危患者等,可以提高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5]。
阴道镜主要观察血管反应、碘试验、病灶边界、颜色四项。
如果是浸润癌,则血管管腔岩石状突起,扩张成蝌蚪样或猪油样改变等,用3%醋酸后表面成玻璃样水肿,碘试验阴性[6]。
应严格加强阴道镜医生培训制度,保证阴道镜检查技术质量,因为阴道镜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凌斌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以及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使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形势更为严峻,目前改善子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关键还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因此,近年来关于子宫颈癌的临床研究主要围绕着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并强调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
1 子宫颈癌的诊断方法多数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病理形态显而易见,诊断并不困难。
但是,对于早期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至今依然是研究的重点,目前采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是细胞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关于HPV感染的病因学诊断。
1.1 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子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巴氏涂片筛查历经半个世纪的临床实践,对于早期发现子宫颈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假阴性率高达10%一20%以上。
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制片方法在制片时取得的子宫颈上皮细胞数量少,并混有红细胞、猫液等,导致病理医师诊断困难。
近年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可有效地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是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制片技术上的重大进步,能够搜集取材器上近乎所有的细胞、除去杂质、制成薄片、避免细胞堆积叠压,提高了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巴氏5级分类法虽然简练,但已不适应细胞学的发展。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了Bethesda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TBS),由于TBS能够作出更为精细的分类,从而可替代传统的巴氏分级。
1.2 子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子宫颈癌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由于子宫颈癌发生的多中心性,诊断结果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活检时能否获取子宫颈病变程度最严重的部位。
传统的子宫颈多点活检的方法具有盲目性,假阴性率可能高达50%以上。
阴道镜是观察子宫颈的放大镜,但是即使有经验的医师也不能仅藉阴道镜作出诊断,其应用价值在于指导寻找可疑的病灶部位,从而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尽管如此,采用阴道镜指导下的多点活检依然可能造成子宫颈癌的漏诊,导致治疗延误,或者手术范围不足,显然,对于高度怀疑子宫颈癌者,采用子宫颈锥形切除,并对所取组织连续切片进行病理检查的方法愈来愈受到重视。
宫颈癌早期诊断进展论文

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摘要】通过宫颈细胞学尤其是tct运用及tbs报告系统连同高危型hpv检测,结合阴道镜对病变部位直接观察、选点活检,颈管搔刮及宫颈锥切技术补充利用,提高了宫颈癌的诊断率。
【关键词】子宫颈癌诊断早期预防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43-02子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虽然现在子宫颈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以前下降,但发病年轻化却呈上升趋势。
现在我们认识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明确的致癌因素,由于子宫颈处于暴露部位,可肉眼观察,便于取材检查,并且早期子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所以规范检查方法、程序,重视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对于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意义重大。
我院通过宫颈的细胞学检企、病毒学检测、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诊断层层筛查,提高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通过以上检查方法检出多个外观正常的宫颈癌变,甚至手术时发现病变已经转移的病例。
1 宫颈细胞学检查对于30岁以上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一年内未行防癌涂片者给予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是实现宫颈癌早期诊断的第一道关,其检查质量非常关键。
宫颈细胞采集应避免在月经期,如果在采集标本时发生出血应将领管擦拭干净后再采集,采集之前24h内不能同房、用药,能阴道冲洗,宫颈细胞刷在宫颈管和宫颁外口鳞柱上皮交界处轻轻刮一圈。
以往应用宫颈刮片涂片方法获取的细胞数,制片也模糊不清,应用人工检测由于检测人员水平不齐故这种方法的假阴性率较高。
应用先进的细胞学技术,推行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tct),该制片技术是将采集细胞的小毛刷在细胞保存液中充分漂洗,送细胞病理实验室应用自动制片机制片。
该制片后可使细胞分布均匀,滤出血液、黏液等杂质背景良好细胞保留全面。
由于传统的巴氏五级分类未能与组织细胞学诊断名词相对应,也未包括非癌的诊断,对癌前病变也无明确规定,主观因素较多等,现已被tbs分类所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P T C . E / T显示 的肿 瘤边 界和肿 瘤对周 围组 织侵犯 较 c T清楚 。郑航等 研究 显示 ,0例初 诊患 者 中,9例 最 3 1 终被确诊为宫颈癌 患者的 F—F G P T C D E / T显像 结果显示 ,
1 呈 阳性 , 呈 假 阴 性 , E / T诊 断 宫 颈 癌 的 灵 敏 度 、 7例 2例 PTC
—
生率 已大 幅下 降。临床实践表明 , 过筛查可 以发现宫颈癌 通 前期病变 , 而阻断宫 颈癌 的发生 , 从 宫颈 癌是世 界卫 生组织 ( O 唯一建议在世界范 围内开展筛查 的恶性 肿瘤 发展 WH ) 中国家没有建立有效 的宫颈癌筛查体 系, 大部分 宫颈癌被发 现时 已经形成浸润癌 , 这已成为发展 中 国家妇女 死亡的主要
62 3
生 !旦
筮 鲞
釜_ 7期
Me hnP P V 12 N . Jl,0 2 dJC i A F, o.3, o7, y 2 1 u
宫 颈癌 早 期诊 断研 究 进 展
王 辉 综述 曹冬 焱 审校
【 关键词】 子 宫颈癌 ; 期筛查; 早 人类乳头瘤病毒 ; 细胞 学 【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1 .4 7 17
自 17 9 7年 Lvr aet y在电镜 中观察 到宫颈癌活检组织 中存 在 H V颗 粒 , P 以及 Z rH ue u a sn提 出人 乳 头瘤 病 毒 ( u a hm n
pp l ai sH V) 宫 颈 癌 发 病 相 关 联 的 假 设 后 , 内外 aio v u , P 与 lm r 国
原 因 … 。发 展 中国 家 肿 瘤 资 料 分 析 ,0 ~ 0 的 宫 颈 癌 发 8% 9% 生在 3 6 5~ 0岁 。我 国患 病 率 及 病 死 率 约 占世 界 13 具 有 年 /, 轻 化 的趋 势 。
F G E / T在早 期 宫 颈 癌 诊 断 中 , 在 不 足 主 要 是 由 于 D PTC 存
pai,I , HP ls CN) 从 a V感染 到宫颈癌发 病历时数 年到 十几 年。
在 发 达 国家 , 于 宫 颈 癌 前 病 变 的 筛 查 和 治 疗 , 颈 癌 的 发 由 宫
能与病灶较小 、 器部分 容积效 应及 自身分 辨率 限制 有关 。 仪 在宫颈癌早期诊断方 面 , F—F G P T C D E / T的应用受到一定 限制 E 。S oi 4 i n 等 对 4 r 3 7例 患者 进行 前 瞻性研 究 显示 , 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 自身分辨率的限制 。因此 , 临床怀 疑的宫 颈癌 , 对 若 F—
F GP TC D E / T检 查 结 果 呈 阴 性 , 不 能 完 全 排 除 早 期 宫 颈 癌 并
可能 , 应结合其他 相关 检查综 合分 析。文 献 [ , ] 6 7 报道 , F
—
F GP T C D E / T显像呈 阴性可能 与肿瘤细胞 内葡萄糖转 运蛋
于宫 颈 癌 的早 期 发 现 和 诊 断 。 F— D E / T对 宫 颈 癌 原 发 病 灶 的 诊 断 原 理 是 宫 F GP TC
低有关 。另外 , F—F G P T C D E / T的正 电子核素要用 加速器 即时产生 , 使得其价 格 昂贵 , 即使在 欧美等 发达 国家推 广也 受到限制 , 在发展 中国家 的应用就更加局 限。
白 (lcs a so e, lt guoet npr rGu)一1表 达 较 低 , F—F G 摄 人 r t 对 D
子宫颈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 重危害着广 大妇女 的 严 健康与生命安全 , 因此早 期筛查 , 子宫 颈癌 的防治有 着重 对 要意义 。 目前发展的早期筛查技术包括 : F一氟代脱氧葡萄 ” 糖 P T C 液基 细胞 学 、 E / T、 宫颈 细胞 学检 查联 合 H V—D A P N 检测 、 因芯片法 、 基 人端粒酶 R A基 因检 测和蛋 白质组 学技 N 术 。就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F一氟代脱氧葡萄糖 P T C E/T F一 氟代脱氧葡 萄糖 ( urdoylcs , D 正电子 l f ooexguoe F G) 发射 断层扫描/ X射 线计算 机体层 扫 描 ( E / T) P T C 作为 一种 功能显像技术 , 能更有效地诊 断宫 颈癌病变 , 减少漏诊 , 可用
学者对此 问题进行 了大量 的研究 , 最终在 19 的 I R 95年 A C专 题讨论会上通过 H V感染是宫 颈癌 的主要原 因 , H V感 P 即 P 染是关键 和必要 的致病 因素 。宫颈癌 发病缓慢 , 存在 明确 的
前 期 病 变 , 宫 颈 上 皮 内 瘤 样 变 (evcli r pte a no 即 cri n a i l l e— a t e h i
特异度 和准确性 分别为 8 . % ,0 9 和 9 . % ; 95 9.% 0 O 阳性预测
值 、 性预测值分别为 9.%和 8.% 。 阴 44 33 虽 然 F—F G P T C D E / T在 诊 断 宫 颈 癌 方 面 具 有 较 高 灵 敏 度 , 对 宫颈 原 位 癌 和 高 分 化 腺 癌 的 诊 断 存 在 不 足 。这 可 但
2 液 基 细 胞 学 方 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 自动化技术 的发展 , 各种新 的筛查方 法随之 出现 , 中液基细胞学法被认 为是一种较好 且实用 的 其 方法 。细胞学诊断以 20 0 1版 T S系统为标准 。该 方法漏诊 B 率低 , 细胞 涂片质量好 , 病变成分保 存完全 , 一定程 度上可 弥 补传统 巴氏涂片 的缺陷 , 且液基细胞学 检查剩余样 品可用 于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u a aio ai s H V) hm nppl m v u , P 检测并将 l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