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研究方法
昆虫生态学研究的新方法

昆虫生态学研究的新方法Introduction昆虫生态学是对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生态学特征和相互作用的研究。
这个学科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农业、林业、环境保护、医学和生物安全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昆虫生态学研究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昆虫生态学研究,很多新的方法也应运而生。
Classifications1. DNA metabarcoding传统的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和标本分类学研究。
但这些方法受到了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调查。
此时,DNA metabarcoding 技术的出现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DNA metabarcoding 技术是一种通过 DNA 分析群落中的生物成分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简单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同时分析多种不同的组织样品中的所有生物序列。
因此,该技术在昆虫群落调查和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2. 光学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技术是一种利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结构和特征的技术。
随着2D、3D和4D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已成为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不可或缺的工具。
该技术可用于观察昆虫的身体组织、表面纹理、胚胎发育、细胞结构和脑部连接,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昆虫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方式。
3. 稳定同位素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是一种通过稳定的同位素质量分析,了解生物体平衡和交互的技术。
例如,通过测量均衡同位素标志物(如碳和氮)的比率,可以确定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营养基础。
4.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和飞机等遥感方法来获取和解释地面信息的技术。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调查和分析地表覆盖和使用、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变化。
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遥感技术可用于评估昆虫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的变化,以及昆虫种群和群落的空间分布情况。
5. 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是一种通过数学模型来模拟昆虫生态系统的特定方面的方法。
现代计算机显然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完成大量运算。
法布尔昆虫研究方法

法布尔昆虫研究方法
法布尔昆虫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和研究法布尔昆虫(Fabulous Butterflies)的行为、生态习性、生活环境等方面,来了解和
探索其特点和特殊性的科学研究方法。
1. 观察与记录:研究者通过观察法布尔昆虫的活动、食性、繁殖等行为,并记录下相关观察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研究。
2. 野外调查: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法布尔昆虫的分布、数量、种类组成等,来了解其生态环境和栖息地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 采样与标本收集:研究者在野外采集法布尔昆虫样本,并进行标本处理和分类保存,以便后续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4. 分子生物学研究:对采集到的法布尔昆虫标本进行DNA提取,进行基因测序分析,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种群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等。
5. 实验室观察与行为实验:研究者将法布尔昆虫样本放置于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观察和行为实验,例如观察其食物偏好、趋光性、迁徙行为等。
6. 数据分析与统计:将观察和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例如通过统计学方法检验群落结构、种群密度和行为差异等。
7. 模型构建与模拟:利用观察和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法布尔昆虫的种群动态、迁徙模式等,以预测其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法布尔昆虫的生态习性、种群动态以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昆虫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的类群,它们在各个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昆虫研究的各个领域中,昆虫行为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领域。
昆虫行为学研究昆虫的种种行为,包括飞行、掠食、求偶、寻找食物、规避风险等等。
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已经在科学、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果。
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 田间观察法田间观察法是昆虫行为学研究的基础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设施,主要靠观察和记录昆虫在其自然栖息地的行为和活动。
通过对昆虫生存环境特点的了解,研究者可以选择合适的观测点和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中小型昆虫行为学研究。
2. 实验法实验法是昆虫行为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它可以控制实验环境,减少干扰因素,更好地研究昆虫的行为。
虽然实验法的技术含量高,但是其结果准确性更高。
实验法包括开放式实验、封闭式实验、温室实验和室内实验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实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需求。
3. 录像技术利用高清摄像机对昆虫行为进行录像,是昆虫行为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类似于田间观察法和实验法,录像技术也可以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这种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观察和分析昆虫行为的细节。
昆虫行为学的应用1. 生物防治昆虫作为植物病虫害的主要传播媒介,其行为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
利用昆虫对化学物质和气味等敏感性,我们可以通过粘虫板、种植驱虫植物等方式实现昆虫防治的目的。
2. 医学研究昆虫行为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
例如,在蚊子疟疾传播途径研究中,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对蚊子生态学和行为学特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有效地预测和防控疟疾等疾病的流行。
3. 活体显微镜技术昆虫行为学研究中,用显微镜结合影像技术可以让我们观察昆虫的活体细胞和细节动作,这样可以更好地探究某些昆虫行为的本质和机制。
例如,在观察蚂蚁的食物获取过程中,可以用活体显微镜来监测和分析蚂蚁的觅食、搜寻、通信等过程。
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方法

第一段:引言法布尔是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他致力于研究昆虫的生态学、解剖学和行为学,并创立了现代昆虫学的基本理论。
在研究昆虫时,他提出了一些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当今的昆虫学研究中仍然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二段:标本采集和标本保存在研究昆虫时,最基本的工具是昆虫标本。
法布尔极为注重标本采集和保存的质量,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些标本采集和保存的方法,如在标本上加盖薄膜保护,以免损坏标本。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标本的质量,使其长期保存。
第三段:显微镜观察对于昆虫的形态解剖研究,法布尔常常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在使用显微镜时,他提出了一些技巧,例如将标本浸泡在加热牛油中,使其透明度增加,更易于观察。
同时,他还发明了一个名为“移动式显微镜”的设备,可以方便地将显微镜带到野外进行工作。
第四段:昆虫的观察与科学实验法布尔对昆虫的行为和生态研究十分关注。
他设计了许多科学实验,通过观察昆虫行为和生态习性,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态系统。
例如,他通过实验发现,一些昆虫可以判断出天花板芥菜的颜色,从而可以在花中寻找食物。
第五段: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法布尔认为,数据应该尽可能准确、精细地记录。
他还设计了一些数据收集方法,例如使用秒表记录昆虫行动的时间,或分析月亮的相位和昆虫行为之间的关系。
这些方法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数据。
总结在昆虫学研究中,法布尔的研究方法提供了经验和方法论,这些方法对于现代昆虫学研究仍然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从标本采集、显微镜分析到行为表现的数据收集,法布尔在昆虫学研究中的方法和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昆虫研究方案

昆虫研究方案1. 研究背景昆虫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
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昆虫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学、生态学、农业学等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本研究方案围绕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属性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究,旨在揭示昆虫多样性、进化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核心问题。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探究昆虫的多样性和进化规律;2.分析昆虫的遗传学特性;3.研究昆虫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其生态学属性;4.挖掘昆虫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应用潜力及开发新产品。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如下方法:1.采集大量昆虫标本进行形态解剖和分类鉴定,利用标记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并综合地理分布、形态特征、遗传距离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多样性和进化规律;2.通过群体遗传分析、转座子相关标记检测等方法研究昆虫的遗传学特性;3.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模拟等方法研究昆虫与环境的关系,探究昆虫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利用人工饲养、菌株筛选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揭示昆虫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潜力,研发并推广新产品。
4. 研究内容1.昆虫多样性和进化:•昆虫分类学研究;•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在昆虫分类和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2.昆虫的遗传学特性:•单倍体基因型、多倍体结构和多样性分析;•群体遗传分析及其在昆虫保护和繁殖方面的应用;•昆虫毒理及表观遗传学研究。
3.昆虫的生态学属性:•昆虫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昆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重要性;•昆虫在森林、农田、城市等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和适应机制。
4.昆虫的应用价值:•昆虫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昆虫在污水处理、农业生产和生态保育中的作用;•昆虫为基础材料的新产品研发和开发。
5. 研究效益本研究可为昆虫多样性和进化规律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将为昆虫分类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应用等方面提供有益信息。
昆虫生物学中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昆虫生物学中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生物,其在环境保护、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昆虫生物学是研究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和应用则是昆虫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
一、昆虫生物学研究方法1. 野外观察野外观察是最基础的昆虫生物学研究方法。
通过对昆虫在其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栖息地、食性、繁殖等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是昆虫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
实验室通过控制昆虫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变量,或者添加特定物质来模拟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反应。
此外,实验室研究也包括昆虫的繁殖、生长和行为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3. 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是昆虫生物学中一种可以研究昆虫基因结构和代谢途径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昆虫基因组序列的破译,可以深入了解昆虫的遗传信息以及昆虫基因的进化和功能。
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昆虫进行基因改造,研究新型杀虫剂与其他环境因素等对昆虫代谢途径的影响。
4. 电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是昆虫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仪器。
通过电子显微镜的高清晰度成像技术,可以观察昆虫体内组织的细胞结构和昆虫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微观世界的细小特征。
二、昆虫生物学的应用1. 昆虫资源的利用食品、药品、纤维、燃料等多种物质可以从昆虫身上获取。
比如,蚕丝的生产、蜜蜂蜂蜜的收集、食用的蚂蚁或蜜蜂蛹等都是利用昆虫资源的例子。
此外,昆虫也可以用于生物繁殖。
例如,人工培育某些昆虫,然后盘活和扩大其群众,具有一定的经济和实用价值。
2. 杀虫剂开发和研制昆虫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为我们带来麻烦,如蚊子、苍蝇、蚂蚁、蝇蛆等。
昆虫学者们研究了昆虫的行为、嗅觉、视觉等特征,并开发了针对特定昆虫类别的虫草素、拟除虫菊酯等杀虫剂。
这些杀虫剂有助于有效地防治农业害虫,改善城市卫生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
3. 生态学研究昆虫生长、繁殖和分布与环境息息相关,昆虫学家们因此能借助昆虫来研究生物圈的各种特征,并将其应用于环境保护等领域。
昆虫研究方案

昆虫研究方案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昆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有些濒临灭绝。
昆虫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昆虫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昆虫种群现状及其变化规律,揭示与其变化相关的因素。
通过对昆虫的研究,希望能够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昆虫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3. 研究方法3.1 采集样本选取适当的研究区域和时段,采集各类昆虫样本,并记录相关信息,如种类、数量、生境环境等等。
3.2 生态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生态分析,了解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种类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3.3 检测昆虫疾病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检测采集到的昆虫样本是否患有疾病,从而了解病毒传播、疾病防范等相关问题。
3.4 遗传和分子分析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遗传和分子分析,了解昆虫的基因多样性、物种遗传结构、群体变异及其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3.5 行为学分析通过行为学的研究,了解昆虫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反应,从而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态学、生理和行为生态学特征。
4. 研究意义通过对昆虫的研究,了解其种群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促进昆虫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从事昆虫生态研究的学者和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5. 结论本研究通过多种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种群变化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昆虫数量的变化与气候因素、植被状况和人类活动等相关。
•昆虫种群多样性和数量变化在不同的生境环境中存在明显差异。
•昆虫种群数量的下降与疾病的爆发可能密切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病因及防范措施。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为昆虫保护和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从根本上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
昆虫生态学研究中的技术使用方法

昆虫生态学研究中的技术使用方法昆虫生态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昆虫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探究昆虫的生态行为、种群动态和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人员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使用方法。
一、种群调查技术1. 捕捉与记录昆虫种群调查是昆虫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了解种群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对于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捕捉与记录昆虫的技术来进行种群调查。
例如,使用昆虫网、桶陷法、黄板和木头陷阱等捕捉工具进行野外调查,然后记录捕获的昆虫数量、种类和生境偏好等信息。
2. 标记与追踪昆虫为了研究昆虫的个体增长、迁移和相互作用等行为,研究人员常常会利用标记与追踪技术。
常见的方法包括标记昆虫个体的翅膀或身体以便于辨识,或者将微型无线电发射器植入昆虫体内进行追踪。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昆虫的移动路径、迁徙模式和种群动态等信息。
二、行为观察技术1. 视频摄影与行为分析昆虫的生态行为对于理解其生活史、种群动态和生态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使用高清摄像设备和行为分析软件来记录和分析昆虫的行为。
通过观察和记录昆虫的行为举止,可以了解其觅食、交配、繁殖和社会行为等特征,从而揭示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2. 化学沟通分析昆虫之间通过化学信号进行交流和沟通,例如利用信息素在种群中传递信息。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 和电化学传感器等技术分析和鉴定昆虫释放的信息素。
这些化学沟通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种群调节和环境适应等行为。
三、基因分析技术1. DNA测序与遗传分析基因分析在昆虫生态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提供对昆虫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动的深入洞察。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现代的DNA测序技术来分析昆虫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
通过测序昆虫个体的特定基因片段,并使用遗传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解读,研究人员可以了解昆虫种群和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种群扩散途径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2.昆虫的种类
•昆虫的种类估计为120万种,占动物种类150万种的4/5。 •上世纪80年代,在对巴西马 斯热带雨林树冠的昆虫进行 研究后,昆虫学家认为全世界昆虫种类应为300万种左 右。 •中国昆虫的种类约占世界昆虫的15%~20%,约15万~20 万种。 •云南省昆虫种类大约是国内昆虫种类的40%~50%,约 6~10万种。 •国内对昆虫种类的认识,估计只有10%~20%.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6、一生变化,极利生存 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的不同虫态, 各自有其代谢、生理、取食及生境特点,利于 生存与避敌,有利躲避不良环境的影响。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7、防身善变,自我保护
昆虫属变温动物,可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对自身 体温进行调节。
昆虫的保护色、警戒色、姿态、释放毒液、施 放毒气、体表的毒毛毒刺等多种多样手段和防 卫本领作自我保护,为种群的生存、发展创造 极为有利的条件。 •昆虫有这么多盖世无双的能力、特性和本领才 成为生物中最兴旺发达的大族。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四、昆虫对自然界的贡献
没有昆虫提供如下的服务,生态系统和它所 支撑的生命(包括人类)就不会存在 处置动物粪便 控制农作物虫害 传授花粉 为野生动物、鱼类特特是鸟类提供食物 —美国俄勒岗州Xerces协会 马斯.沃恩
Ⅲ. 昆虫与人
Ⅲ.昆虫与人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昆虫即与它所栖息的环境中 的一切植物和动物建立了悠久的历史关系。形成 基本谐调、稳定的生态系统。 人类要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除与其它动物也 与昆虫出现争夺资源的问题;另一方面,昆虫也 为人类提供资源。因而人与昆虫发生了密切而又 复杂的关系。 昆虫对人类为害主要在农、林、牧、医几个方面, 对人类有益主要在资源提供。
虾、蟹、水蚤、鼠妇、藤壶。身体分为头胸、腹两部份,2 对触角,至少有5对行动足,水生(鼠妇除外)。
3.多足纲(Myriapoda):
蜈蚣、钱串子、马陆。身体分为部部、胴部,一对触角,每 体节有1对运动足或2对足(马陆),第一对足特化为颚状毒 爪(蜈蚣)。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一.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亚种(subspecies):
一种生物分布于不同地区的种群因生活环境不同使其形 态或生理发生变化,此种群即为该种生物的一个亚利。 即地理亚种。
变种(Variety):
同一生态环境中的同一种群内,如果由某些个体组成的 小种群,在形态、分布、生态或季节上,发生了一些细 微变异,并具有了稳定的遗传特性时,则该小种群即称 为原种(模式种)的变种。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4、极强的适应性,耐饥饿、耐严寒、抗高温、抗干 旱的能力很强。 臭虫吸一次血,可存活280天,跳蚤在-30℃低温下 仍能活动。多种仓库害虫能忍受45℃高温太10个小 时而不死。一种侏儒蚧,包在球形体壁里的幼虫在 完全干燥的沙土中可活8年。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5、趋利避害迁移择优
Ⅳ. 昆虫学—内容和任务
Ⅳ. 昆虫学—内容和任务
Ⅲ. 昆虫与人
5.由昆虫传播的植物病害和引起的菌类寄生为害。 6.牧场中多种昆虫为害收草及引起牧草致病。
7. 昆虫与人畜健康关系极大
人畜的体外寄生吸血害虫:蚊、跳蚤、虱子、牛虻、 臭虫、剌蝇 家畜的体内寄生虫:马胃蝇幼虫、牛瘤蝇幼虫、眼蝇、 鼻蝇。 昆虫传播人畜的传染病,有资料统计人的传染病的2/3 以昆虫为媒介。
昆虫研究方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熊江研究员
主要内容
Ⅰ.什么动物是昆虫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Ⅲ.昆虫与人 Ⅳ.昆虫学—内容和任务 Ⅴ.昆虫的采集与标本制作 Ⅵ.昆虫的饲养
Ⅰ.什么动物是昆虫
Ⅰ.什么动物是昆虫
昆虫是动物中的一大类群属 动物界(Animalia) —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昆虫纲(Insecta)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二、昆虫无处不在,个体数量巨大
昆虫的分布几乎遍及全球,可以说无处不在。从赤 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6000米雪山岩 石,下至极深的洞穴里,都有昆虫存在。南极发现 40多种昆虫,北极有熊蜂、甲虫、蛾和蝴蝶,60℃ 的温穴中发现生活的水蝇,浓度极高的盐池中有一 种盐蝇幼虫生活,甚至地下喷出的原油中发现活的 石油蝇幼虫。 非州沙漠蝗,个体数达7亿~20亿,总重量1250 吨~3000吨,一个蚂蚁的群体可达50万个。 蝗灾最重的地区,堆积的虫屎能漫过人的脚蜾骨。
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的内部外部变化 而生长发育完成。 身体分为头胸腹,二对翅膀三对足, 头顶一对触角须,变化一生种类富。
Ⅰ.什么动物是昆虫
三.昆虫与节肢动物门中其它主要纲动物的比较
1.珠形纲(Arachnoidea):
蜘蛛、蜱、螨、蝎子。头不明显,无触角,4对足,陆生。
2.甲壳纲(Crustacea):
Ⅰ.什么动物是昆虫
一.由一系列体节组成,有些 体节上有成对的附肢; 体表为含几丁质的外骨骼; 体腔即血腔,心脏在消化道背面; 神经系统—头部的脑和在消化道腹面的由 成对神经节组成的神经索组成。
Ⅰ.什么动物是昆虫
二.昆虫:
具有节肢动物的共有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征。 身体由头、胸、腹三体段组成。 头部是感觉、取食中心,有口器、1对触角、复眼、 单眼; 胸部是运动中心,有2对翅、3对足; 腹部是生殖中心,包含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3. 昆虫的分类 动物(植物)分类学家把所有动物(植物)按 类群的特征—起源、亲缘关系、进化历程、形态体 态、生活习性等建立分类阶梯,把每种动物纳入其 中。分类的阶元(单位)是: 界(kingdom) 门(division) 纲(class ) 目(order ) 科(family ) 属(genus ) 种( species )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三、昆虫成为动物旺族的奥秘
运动方式和功能强,能会,能跳,能跑, 能掘土,能钻蛀,能游泳使它们觅食、避敌、 求偶、迁移比其它动物技高一等。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1、体型小,利于争夺生存空间。 最大的昆虫冬青大蚕蛾(Attacus edwardsi white) 翅展210mm。最长的金平巨树蚰(Tirachidea westwoodi(wood-Mason))雌虫体长250mm,一般 虫体大小都在10~50mm之间,小的仅有几毫米, 甚至用微米测量。一片棉叶下可容几百只蚜虫生 活、取食、繁衍后代,一块石头下的蚁穴中,有 几万只过着有序社会生活的蚂蚁。
1.昆虫是地球上的老住户
•最古老的昆虫在3亿5千4百万年前(泥盆纪)已定居地球。 是第一批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比鸟类早了1.95亿年。 人类出现的历史只有300多万年。 •昆虫最早起源于水生节肢动物的多足纲。 •原始昆虫的虫态只有卵—幼虫(若虫)—成虫,无翅。 •昆虫翅和肾的出现是在灰炭纪,灰飞烟灭昆虫演变分化 最快的时期。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翅的飞 翔优势,使昆虫成为地球上最繁荣,历史最长的动物。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为了精细表达分类地位,有时可把原有等级(阶 元)细分,原原组前冠以“总”(super=)t 亚(sub=) 来表示。在亚利和属之间有时设“族”(tribe)阶元。
总科(superfamily) 科(family) 亚科(subfamily) 族(tribe) 总属(supergenus) 属(genus) 亚属(subgenus) 种(species) 亚种(subspecies) 变种(variety) 变型(form)
大规模迁移并不仅在鸟类,昆虫同样有随季节变化或食物的 丰富而迁移的习性与能力。 北美君主斑蝶一次迁徙4000千米,由加拿大至墨西可越冬。 飞蝗轻而易举一次飞行160千米。 粘虫迁飞每次可不着陆飞行7~8小时,时速20~24千米。 昆虫迁飞大多借风力和气流。 昆虫飞行是以翅的振动为驱动。蝗虫18次/秒,苍蝇1.47百万 次/秒。 摇蚊1000次/秒,凤蝶和粉碟4.01次/秒,蜜蜂18万次/秒。 昆虫可以做前进、倒退、左右急弯,垂直上下的飞行,可以 急停,也可以悬空。 蜻蜓翅痣可稳定翅摆动的幅度,已被人类仿生用于飞机机翼 的制造的防震颤折翼坠落,蚊蝇的后翅演化为平衡棒,这种 平衡原理也为人类仿制成“陀螺平衡仪”应用于宇宙飞船。
Ⅲ. 昆虫与人
二. 昆虫对人的有益方面 1. 昆虫为人类生产大量工业原料。蚕丝、白蜡、五信 子、紫胶、洋红(从胭脂虫中提取的染料) 2.蜂蜜、蜂胶、蜂蜡等蜂产品。 3.蜂、蝇、蛾、蝶为植物授粉,使人类受益巨大。 4.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为人类防治害虫功勋卓著。
5.腐食性、尸食性昆虫是地球上最大的“清洁工”,它 们的活动,加速了微生物对生物残骸的分解。粪食性 是昆虫则清除绝大部份动物粪便,据统计,一堆牛屎 中有一百多种昆虫。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
3、口器类型多样,食量小,食性杂
昆虫口器适应不同的食物,特化为咀嚼式、剌 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嚼吸式和刮吸式。
食量少,一粒米、一粒豆足够米象、豆象一生 之所需; 舞毒蛾幼虫可取食485种植物的叶子;日本金 龟子无选择地取食250种植物; 苹果树有400种害虫;榆树有650种害虫;栎树 有1400种害虫。
Ⅲ. 昆虫与人
一.昆虫对人的有害方面
1.人类所有栽培植物无一不受虫害,每种作物的损 失都很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 花卉。 2.创宁昆虫对 物的侵害:粮食、干果、毛皮、食品、 布匹、纸纸、服装、竹、木材、标本。 3.树木、森林受害严重 松毛虫及小蠹虫、天牛等钻 蛀性害虫。 4.建筑物、堤坝、桥梁、铁路枕木、家俱、房舍受 白蚁为害。
Ⅱ.自然界里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