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想象训练说话能力
说话能力训练方式有哪些

说话能力训练方式有哪些说话是指用语言表情达意,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
人们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就将内部言语(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借助于一定的词语、句式,迅速转化为外部语言。
外部语言用语音来表达,便是口头语言。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说话能力的训练,希望能帮到你。
一、说话能力的结构1.内部言语的能力。
人们在用口语表情达意时,对于说话的内容、目的、方法等都得经过一定的思考,这种思考问题的活动,即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精密,口头表达就清楚、严密、有条理;内部言语敏捷,口头表达就流畅、连贯,而没有不必要的停顿。
内部言语,即说话时的思维活动,是与说话同步的。
2.快速选词组句的能力。
说话时,要求说话人遵照言语为指令,在转瞬之间即从自己记忆的仓库中选词组句,并按语法规范进行表达,才能产生交流思想感情的作用。
要使这种快速选词组句的能力在口头表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作到:第一、丰富积累。
积累丰富,才能为选词组句提供物质条件;第二、选用正确。
正确选词组句,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第三、简洁、生动。
既简洁又生动,这样的话语是最受欢迎的。
3.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
说话靠声音传达,语音是口语的物质条件。
语音的表达要求是:第一、发音正确。
发音符合普通话的语音标准。
第二、吐字清楚。
咬字清晰明确。
第三、音强适度。
音强能根据对象、场合与表达内容而适当调控。
第四、语速适宜。
语速根据表情达意需要而适时调节。
第五、语调有变化。
语调按语言环境而显示抑扬顿挫。
以上是构成说话能力的主要成分,其他如说话的应变力、知识水平、个性心理特征与体态语言(手势表情)等都制约着一个人的说话能力,是说话能力结构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说话能力的训练方式训练说话能力,常用的方式有:1.说话训练。
说话训练的特点:第一、说话训练离不开思维训练。
思路清晰,说话才能有条不紊。
第二、说话训练离不开心理训练。
学生的心理因素,往往制约他们的开口说话。
第三、说话训练离不开语言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多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多训练学生说话能力【摘要】语文教学实质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口语训练,二是书面训练。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正在积极探索口语训练,课前三分钟说话是很好的力证。
本文论述了,无论是从语文学习的本身规律看,还是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角度来说,对小学生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训练学生说话能力怎样有效地不失时机的对小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中一定遵循语文教学原则,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分段要求,环环紧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具体做法如下:一、巧借想象练说想象是人脑在原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选形成的过程。
想象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材中,有些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为完的感觉,让人思考与流连,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发掘出那些深含着的因素,以用作说话的材料。
无疑对学生的所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学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对学生说:”这个喜欢葫芦的人还会再种葫芦吗?如果他第二年还会种会怎样做呢?请小朋友帮忙,说出这个人今后会怎样做?经过启发,学生们高兴极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争相给这个古人来设计未来;经过这事后,种葫芦的人是如何吸取了教训,明白了什么道理。
再种葫芦他怎么管理……最后得到了许多大葫芦。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话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二、让学生把话说通顺等到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大胆讲话时,再向学生提出另一条要求:说话要有条理把话说通顺。
说的通顺一般有两个要求:一是把话说的符合说话习惯,让人听的明白。
二是要把话说的明白完整。
因为学生的年龄小,词语积累少,词语积累少,在说话时往往容易出错。
如:在训练学生说“秋天”时,有的学生这样说:“秋天到了,一个个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农民伯伯,池塘里的小鱼也不多了。
”出现了这样的事,不能急躁,而应耐心地指导,告诉学生树叶是一片一片的,不能是一个一个的,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要把话说完整,应该这样说:“农民伯伯在地收庄稼。
巧用课后习题,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巧用课后习题,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作者:叶枚举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1年第10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四部分组成,囊括了想象、說话、思维及习作等四种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注重了以上四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课后习题中表现的更加突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住了统编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编写意图,就找准了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新方向。
一、关注文本语言,培养想象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是高效率、高品质学习的关键,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前提。
1.与“读”相结合,想象文本画面。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课后有这样的习题:“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这道习题时,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完后让学生说说从课文中读到了哪些画面。
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各民族的学生穿着鲜艳的服装来到了校园。
”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大声朗读课文。
”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许多小学生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做游戏”……在学生交流互动之后,笔者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再次朗读,加深理解。
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在朗读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2.与“说”相结合,揣摩人物心理。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一文的课后有这样的习题:“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这道题时,先让学生默读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内容,读完后让他们说说列宁和小男孩心里分别在想什么?有的学生说:“小男孩想,如果说实话,他会不会骂我,我该怎么办?”有的学生说:“列宁想,小男孩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但我相信他一定会改正错误的。
”有的学生说:“小男孩想,自己一直都是个诚实的孩子,怎么可以说谎呢?可我又不敢说实话,怎么办呢?”……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学生不仅走进了小男孩和列宁的心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口才训练技巧精选10篇

口才训练技巧精选10篇01想象训练所谓的想象训练就是用大脑想象来进行的表演过程,比如你可以想象你在场合遇见谁,会同他们交谈什么,那么你会对他说些什么,用什么语气,面上应该表达怎样的表情,所有的这些你都可以不妨在脑里面记忆一次,到时你遇到其他人的时候,就可以将这些记忆中的方案拿出来同人交谈。
02有意识训练有意识训练,积极行动,到大庭广众中去大胆讲演,到会议上去大胆发言,到人群中满怀热情地宣讲,这是是一种具有理想性的、目标性的锻炼模式。
“我要做一个演说家”;讲演失败,遭人嘲笑,也不气馁,而是更加坚定地向目标进击。
03模拟训练模拟训练也可以称为实战训练,在模拟训练中,你的一举一动都好像要面对听众一样,一遇到不理想的地方就进行改正,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就好像在实战学习向假象敌发起攻击一样,要求逼真,才能检验到自己的水平。
04下意识训练下意识训练是相对有意识训练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交谈中,谈话。
讨论,发言或者是演讲等都是属于锻炼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二下意识的训练就是要收环境时间地点限制,显得相对较被动,但是如果你可以将这种被动稍加充分利用就能化为主动,是自己的口才变得更好。
05个体训练个体的训练就是指一个人的训练,它完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你可以在家里或者是公共的场合去训练自己口才,要不怕出丑,怕难为情,当练到一定的情况后,你的口才就会有所提升。
06辅具训练辅具的训练就是通过器具的来训练的,如对这镜子或者是录像机纠正各种不正确的姿态,如何转身,两手应该如何放,眼镜应该如何直视、点视和扫视等,自己的口型及脸部应该这样先够自然,如果是训练语音,就可以利用录音机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再放出来让自己听听自己的口齿清不清晰。
这也是一个口才训练方法。
07积累知识,多翻翻字典、成语词典建议各位办公桌上和家里都放一本《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有空就翻翻,不认识的字多看看,认识的字也再看细些,你会发现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坚持下去,你的词汇量会越来越多,你的口才自然越来越棒!08对口才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口才训练朗读内容

幼儿口才训练朗读内容篇一:幼儿口才训练内容幼儿口才训练内容语言是幼儿发展的黄金时间,注重口才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提升自信,同时,还能增强记忆力,提高听力,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一、基本功口部操:(要求速度越来越快,嘴巴是否有酸胀的感觉)目的:提高咬字器官的力度和灵活度,口齿伶俐。
每天坚持联系口部操5分钟,共七节,要求速度越来越快。
内容:第一节:双唇前后运动;第二节:双唇左右运动;第三节:伸舌与收舌;第四节:饶舌运动;第五节:左右顶舌;第六节:弹舌运动;第七节:口的开合运动。
(张嘴如打哈气,闭嘴如咬苹果)二、吸气和呼气:吸气如闻花香,吐气如吹蜡烛,先吐后吸。
目的:更好的控制气息的运用。
内容:和家长比赛一口气“啊”、“数枣子”看谁坚持时间长。
(练习气)大声喊出“嘿,嘎,呱”体会腹部变化。
(练习力度)三、成语训练:(告诉大地/悄悄话/告诉蓝天白云三种声音)练习要领:吐字清晰、发音饱满、气、力相协调、抑扬顿挫。
搬石砸脚、半途而废、百读不厌、白发苍颜、拍案而起、判若两人、鹏程万里、卖国求荣、蛮横无理、满不在乎、马不停蹄、毛手毛脚、盲人摸象、发扬光大、凡夫俗子、返老还童、繁荣富强、达官贵人、打成一片、大江南北、大公无私、谈笑风生、谈天说地、贪生怕死、体无完肤、南腔北调、拿手好戏、能说会道、弄虚作假、狼吞虎咽、来之不易、劳苦功高、乐极生悲、立竿见影、离题万里、改过自新、肝胆相照、高抬贵手、刚柔相济、盖世无双、开门见山、看风使舵、空前绝后、口是心非、克敌制胜、苦不堪言、空前绝后、慷慨激昂、干净利落、改过自新、老有所为、浪迹江湖、能说会道、内外夹攻、年轻力壮、天下太平、堂堂正正、探头探脑、待人接物、单枪匹马四、绕口令:优点:1.不仅校正发音,提高说话能力,且帮助掌握呼吸和吐字技巧;2.加强咬字器官力度。
同时锻炼气息和口腔控制能力,提高运气和吐字功力。
练习要领:1.保持积极振奋状态; 2.感情、声音、意境相结合,不能只图快。
思维训练口才的方法

思维训练口才的方法很多孩子都不爱说话,表达能力差,但口才的作用不能忽视。
锻炼自己演讲口才,可以从锻炼思维、拓展知识入手,再通过想象力、模拟、意识等训练来提高。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思维训练口才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好思维决定好口才一:应变思维决定口才的灵活机智应变思维是好口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讲话者如果具备良好的应变思维,讲话时冷静机智,应对得当,便会使讲话过程更加生动,从而优化传播效果。
然而,良好的应变思维能力并不是生儿能之的,而是经过艰苦的积累和训练才具备的,它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作为依靠。
二:应变思维的转换话题的技巧在各种讲话场合中,出乎意料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
在讲话过程中如果出现冷场、尴尬局面,或谈话触及他人的隐私、隐痛放入时候,就不要再继续谈下去了,要根据说话时的情景或者是身边的事务等,立即转移话题。
三:机智口才中应变思维的自嘲、解嘲技巧自嘲、解嘲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聪明智慧,还显示了一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嘲、解嘲既不是毫无意思的插科打诨,也不是没有分寸的耍嘴皮子。
自嘲、解嘲是要在入情入理中变现一个人的机智应变的能力。
四:机智口才中应变思维的暗示技巧人们常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在生活中,并不是每句话都必须直说的,有时候以暗示代替直言,含蓄、巧妙地向对方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影响对方的心理,让对方自己来体会说话者的用意,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维训练口才的方法多疑问:逻辑思维产生于你的观察和发现,然而单单只是观察并不能使你逻辑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您应该对自己陌生的事物多一份好奇,默默在心里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必要时可以记在自己的随身小本子里面。
这样才能让自己视野辽阔,见识倍增。
多猜想:因为逻辑思维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发挥想象对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和认识事物,大胆猜想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原因,大胆猜想人类是如何产生,全面认识事物内部与外部,事物之间的联系。
如何教孩子看图说话

如何教孩子看图说话教孩子看图说话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图片,并用语言描述图片内容,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词汇量、拓展思维逻辑和培养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孩子看图说话的方法和技巧,旨在帮助家长与教育者有效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一、选择适合孩子的图片当我们决定教孩子看图说话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图片。
图片可以是简单易懂的图画书、卡片或者照片,其中的内容应该和孩子所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相关。
选择具有明确主题的图片,如动物、交通工具、食物等,这有助于孩子从容地进行描述和表达。
二、观察图片并引导描述引导孩子观察图片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关键步骤。
当孩子看到一张图片时,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例如,“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动物在做什么?”、“动物长什么样子?”等等。
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对图片进行仔细观察,并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三、鼓励自由表达在教孩子看图说话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并尊重他们的自由表达。
无论孩子的描述是否准确,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家长和教育者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提高孩子的表达技巧和语言水平。
四、培养批判思维能力教孩子看图说话不仅仅是指让他们对图片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当孩子描述完图片后,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观点,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
例如,“你觉得动物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场景中还有其他可能发生的事情吗?”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五、游戏化教学在教孩子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转化为一种有趣的游戏。
例如,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张图片,让孩子依次选择一张卡片并描述图片内容。
如果孩子的描述准确且连贯,可以给予奖励或表扬。
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六、多样化练习为了帮助孩子巩固和提高看图说话的能力,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多样化的练习。
【二年级】积木会说话 小学生想象作文150字

【二年级】积木会说话小学生想象作文150字积木是小学生的最爱。
我有一套很多彩的积木,上面有不同的图案和数字。
有一天,我拿着积木在小屋里玩,突然,积木突然动了起来,还发出了声音:“你好,我是积木,我会说话呢!”我吃惊地看着它,有些害怕,但也很兴奋。
积木对我说:“从今天起,我会成为你的好朋友,我们可以一起玩耍、学习。
我会教你很多有趣的事情。
”我高兴地点点头,告诉它我很期待和它一起的时光。
积木先是教我拼字游戏。
它把自己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字母,然后让我根据它的指示将它们拼在一起。
这样,我学会了很多单词。
接着,它把彩色积木按照颜色排序,要求我按照它排好的顺序重新排列,这样我学会了颜色的名称。
积木不仅教我学习拼字和颜色,还教我数数,我对它的教学非常感兴趣,学得也特别快。
积木还教我制作一些简单的积木模型。
它告诉我如何选择积木,如何搭建它们,还可以通过搭建不同形状的积木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东西,我按照它的指示,用积木搭建了一个小房子、一辆汽车和一座高塔。
我和积木在一起的时间过得很快,每天都有新的学习和游戏。
通过和积木的交流,我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我喜欢和积木一起玩,因为它不仅是我的好朋友,还是我的老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木也慢慢变得更有趣和有爱心,它能够感知到我的感受和需要。
有一天,我生病了,躺在床上。
积木看到了,它主动过来陪伴我,给我讲故事,还给我讲笑话,让我忘记了病痛,我感到很温暖和快乐。
在和积木的交流中,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我很庆幸有这样一套积木,它带给我无尽的快乐和成长。
我期待着和它继续一起玩耍、学习,我相信,会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等着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想象训练说话能力
江苏省兴化市中堡中心校王萍邮编:225779
小学低年级说话教学是学习作文的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会“望文生趣”,乐此不疲,受益终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结合课文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说话,善于说话。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后,努力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心理愿望。
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写话。
一、利用文中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课文中的省略号往往能给读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更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省略部分展开想象,就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会说话写话的兴趣。
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世界多美呀》一文有这样一段话:“他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对于这段话最后的省略号,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
师:小鸡看到的世界太美太美了,美的都说不完了,你们能把小鸡没说完的话补充完整吗?
生:五光十色的明珠,五颜六色的花儿,非常好看。
生:五彩缤纷的彩虹。
生:火红火红的太阳,金黄金黄的稻子,雪白雪白的梨花。
生:小鸟在天上自由的飞翔。
生:河里有活蹦乱跳的小鱼。
生: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
生:池塘里开满了荷花。
生:美丽的鲜花。
生:许多花儿都盛开了,真是好看极了!
生:勤劳的农民伯伯。
……
看到他们频频举起的小手,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知道学生真的是想象到了世界的美。
二、利用文中的图片想象说话
看图说话写话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如《春到梅花山》课文最后一段“人们喜欢报春的梅花。
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
师:请小朋友们看这段文字下面的插图,为什么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呢?
生:老师,我感觉满山的梅花给人们带来了美,人们很欢乐!所以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生:老师,我觉得这句话还有一点意思是说来看花的人很多,他们
都很快乐!
师:你俩的理解都很独特!那么,假如你也在这群看花的人中,眼望着这美丽的梅花,尽情享受着阵阵清香,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如果我是看花的人,我希望自己也变成一朵晶莹透亮的梅花,努力散发出清香,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生:如果我是看花的人,我真忍不住想要摘一朵插在头上。
生:我想把这美景拍下来带回家好好看看。
生:我会跑过去闻一闻,摸一摸,然后说:“梅花啊梅花,你不但很美,还很香,我真喜欢你啊!”
生:这里的梅花又香又漂亮,我真想一直留在这里,不想回去了。
生:如果我的家能在这里那该有多好啊!
其他学生说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春天一到,来梅花山看梅花的人很多,人们一边看一边在赞美梅花的美和清香,所以梅花山成了――(学生齐说)欢乐的海洋。
我是从“欢乐的海洋”入手,让学生利用挂图充分理解春天的梅花山是欢乐的海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畅谈想象到的、观察到的,进一步揭示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的内涵,加深了学生对这句的理解,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利用文中的句子想象说话
课文中好词好句的积累会提高学生想象和说话能力。
《这儿真好》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师:小动物们都喜欢到那儿去,我们来听听小鸟是怎么说的?
师:小鸟说:“啊,这儿真好!有许多大树,我可以在这安家落户。
我就住在这儿吧!”
师: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呢?你能学着小鸟说的也来说句话呢?
生:小羊说:“啊,这儿真好!有我吃不完的青草,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小马说:“啊,这儿真好!有好多小动物可以跟我一起玩呢!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小猴说:“啊,这儿真好!有我喜欢吃的桃子,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小鹿说:“啊,这儿真好!有许多大树,我可以在大树下乘凉呢,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蜜蜂说:“啊,这儿真好!这里有许多好看的花儿,我可以在这采蜜。
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小鸡说:“啊,这儿真好!这里有许多大树,刮台风时我就不怕被大风刮走了。
我就住在这儿吧!”
生:蝴蝶说:“啊,这儿真好!这里有好多漂亮的花儿,我可以在花丛中跳舞。
我就住在这儿吧!”
……
巧妙地利用了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补充,不仅加深学生对“这儿真好”的理解,,而且更加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说话能力。
四、利用文中的情境互换角色进行想象说话
创设有效的语言情境,把说话训练巧妙地融于课文情境,生动而形
象地展现语文本真。
如《陈毅探母》一文中“以进家门,陈毅就来到母亲的床前,拉着她的手,细心地询问病情。
”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生病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生:孩子你哪里难过啊?
生:你什么时候受凉的?
生:孩子,妈妈倒杯水给你喝好吗?
生:别害怕,妈妈带你去看医生
……
师:那如果是你妈妈生病了,你会怎样呢?
生:我也会像妈妈关心我一样的关心妈妈。
师:如果你是陈毅,在好久好久没回家看看望妈妈的情况下,听说妈妈生病了,你会怎样询问病情呢?
生:娘,是我不好,不能经常回家看你。
你什么时候生病的啊?
生:娘,你痛不痛啊?
生:娘,娘,你得的是什么病啊?
生:娘,你哪里不舒服啊?
生:娘,你有看医生了吗?
生:娘,医生怎么说的,重不重啊?
生:娘,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啊?
……
能够让学生走进课文情境,深刻体会了陈毅一听说母亲生病的焦急心情,为下文的教学做下铺垫,更好地教育了学生应该孝顺长辈,又
为练习四读读背背下面的一幅图的写话提供了话题。
五、利用童话寓言故事进行想象说话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有《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小动物过冬》等。
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个性鲜明,形象生动,故事的寓意深刻,深入浅出,故事的结尾含而不露,令人回味。
如《狐狸和乌鸦》的结尾“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而乌鸦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学完课文,我请孩子们当回小作家,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孩子们都很乐意地编起故事来。
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开出了朵朵鲜花,编的故事可精彩了:
(一)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乌鸦呆呆地站在树枝上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狐狸骗了,心想:我太爱听好话了,怎么没有留意狐狸是骗我的,他说的是花言巧语,我还去信他。
乌鸦想着想着,又想到家里还有几个孩子没有饭吃,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乌鸦没精打采地回到了家里。
小乌鸦问妈妈:“我们的午饭呢?”乌鸦难过地说:“我们的肉被狐狸骗走了,以后你们要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光听好话,不要再上狐狸的当了。
”
(二)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乌鸦上了狐狸的当,就去追狐狸,他飞到树林里,看见一块红红的石头,很像一大块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乌鸦就飞去找狐狸,对他说:“树林里有一块肉,比这块大多了。
”狐狸跑到树林里,去叼那块大肉,用力一咬,哎呀,牙齿都掉了。
乌鸦趁机叼起肉飞走了,心想:从今以后,我不能爱听花言巧语,要头脑清醒,别再上当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有时是从想象开始的。
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出更多的话,写出更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