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基础知识学习(一)
电气知识基础教程课件(入门级)-PPT

Y0 梯形程序图
12
3
4
X0
Y0
时序图
表示位置信息的电气图 安装简图
传送分拣设备俯视图
1
13
14 位置Ⅰ
11
2 位置Ⅱ
6 A
7
215mm
12 130mm
3
位置Ⅲ
8
10
B 9
1—光电传感器
2—电感式接近开关 3—电容式接近开关
A、B—气缸
6、7、8、9—磁性开关 10——交流异步电动机 11、12—出口溜槽 13—传送带 14—下料孔
元件的基本表示法
分开表示法:Biblioteka KAKMKA
1
2
3
4
触点垂直画法
KM
KA
触点水平画法
动合触点
动断触点
动合触点
动断触点
电气图分类
功
位
能
置
性
信
信
息
息
接
项
线
目
信
信
息
息
表示功能性信息的电气图
框图
输 入
变频器
交流电动机
输 出 顺序控制框图
原理图
KA DC24V
R HP HL
报警灯电路
程序图 时序图
X0
X1
Y0
由双变压器或双母线供电。
所有不属于一.二类的负荷。
无特殊要求。
工厂企业二次降压供电方式
2.5
35-110千伏
总降压变电所
高压电动机
6-10千伏
独立变电所
M 杆上变电所
M 380/220伏
MM 车间变电所
2.4 工厂企业一次降压供电方式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⒈作用:预防触电、电弧伤人、预防弧光短 路、便利检修工作。
⒉基本要求:
• ①、变配电设备,采用网眼遮栏高度不应低 于1.7米,下部边沿离地不应超出0.1米,网 眼不应不小于40×40平方毫米;
二、电流对人体旳危害
电流经过人体是具有伤害作用旳,其伤害旳 程度与下列因有关:
1、电流旳大小:电流越大,致命旳危险越大。将人体对电流
旳反应分为:
直流(DC)
交流(AC)
感知电流
2mA
0.5mA
摆脱电流
50mA
10mA
最大忍受电流 80mA
30mA
致命电流
300mA以上
50mA
2、电流连续时间:电流经过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 ①、TN-S系统: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即保 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完全分开。
• ②、TN-C系统:干线部分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 完全共用旳系统。
• ③、TN-C-S系统:干线部分保护零线与工作 零线前部共用(PEN线),后部分开旳系统。
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方式
3、反复接地:TN系统中,保护中性导体上一
仰,一只手掰开触电者旳嘴。另一只手捏住 其鼻子。 • (2)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将嘴紧贴触电者旳 嘴,手捏住其鼻子大口吹气。时间2秒,吹气 量800-1200毫升 • (3)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旳嘴,同步 迅速松开鼻孔,让气体从触电者旳肺部排出, 时间3秒。 • (4)反复操作,每分钟12次,直到触电者清 醒为止 • 注意:触电者为小朋友,只可小口吹气,以 免肺泡破裂
带电体与大地、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及带电体与 带电体之间应保持一定旳电气安全距离。
电气基础知识

5、接触器
(二)结构:磁铁分静铁心和动铁心,触点分主触点和
辅助触点辅。助触点 主触点 静铁心
动铁心
弹簧
线圈 结构示意图
KM
KM
KM
KM
符号
动断 动合 动合主触点
线圈
主触点接电动机主电路,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
11
5、接触器
利用线圈中小电流的通断来控制主电路中大电流的通
断。
当线圈通电时: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旋转。
静触点
动断触点:动触点与上面的静触点接通。
动合触点:动触点与下面的静触点断开。 按下按钮时:上面的动断触点断开,下面的 动合触点接通。
当松开按钮时:动触点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动断触点和
动合触点都恢复原态。
9
5、接触器
一种依靠电磁力作用使触点闭合或分离的自动电器。 (一)作用:用于接通和断开电动机或其它用电设备电路。
控制电路用垂直线绘制在图面的右侧,
二、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原则
➢原则: ✓同一电器的各元件采用同一文字符号表明。 ✓所有电路元件的图形符号,均按电器未接通电源和没有受 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绘制。 ✓循环运动的机械设备,在电气原理图上绘出工作循环图。 ✓转换开关、行程开关等绘出动作程序及动作位置示意图表。 ✓由若干元件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环节,用虚线框括起来, 并标注 出环节的主要作用,如速度调节器、电流继电器等。 ✓电路和元件完全相同并重复出现的环节,可以只绘出其中 一个环节的完整电路,其余的可用虚线框表示,并标明该环 节的文字号或环节的名称。
2、组合开关
(一)结构:也是一种刀开关,刀片可转动,由装在同 一轴上的单个或多个单极旋转开关叠装组成。转动手柄, 可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通与断开。
电气工程基础知识汇总

(一)直流系统1.两线制直流系统直流两线制配电系统应予接地。
但以下情况可不接地:备有接地检测器并在有限场地内只向工业设备供电的系统;线间电压等于或低于50V,或高于300V、采用对地绝缘的系统;由接地的交流系统供电的整流设备供电的直流系统;最大电流在0.03A 及以下的直流防火信号线路。
2.三线制直流系统三线制直流供电系统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二)交流系统1.低于50V 的交流线路一般不接地,但具有下列任何一条者应予接地;(1)由变压器供电,而变压器的电源系统对地电压超过150V;(2)由变压器供电,而变压器的电源系统是不接地的;(3)采取隔离变压器的,不应接地,但铁芯必须接地;(4)安装在建筑物外的架空线路。
2.50~1000V 的交流系统符合以下条件时可作为例外,不予接地:(1)专用于向熔炼、精炼、加热或类似工业电炉供电的电气系统;(2)专为工业调速传动系统供电的整流器的单独传动系统;(3)由变压器供电的单独传动系统,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低于1000V 的专用控制系统;其控制电源有供电连续性,控制系统中装有接地检测器,且保证只有专职人员才能监视和维修。
3.l~10kV 的交流系统根据需要可进行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
但供移动设备用的1~10kV 交流系统应接地。
(三)移动式和车载发电机1.移动式发电机在下列条件下不要求将移动式发电机的机架接地,该机架可作为发电机供电系统的接地,其条件是发电机只向装在发电机上的设备和(或)发电机上的插座内软线和插头连接的设备供电,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插座上的接地端子连接到发电机机架上。
2.车载发电机在符合下列全部条件下可将装在车辆上的发电机供电系统用的车辆的框架作为该系统的接地极。
(1)发电机的机架接地连接到车辆的框架上;(2)发电机只向装在车辆上的设备和(或)通过装在车辆上或发电机上的插座内软线和插头连接设备供电;(3)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插座上的接地端子连接到发电机机架上。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

电气专业基础知识电气专业基础知识是指在电气工程领域中所需掌握的一系列基本理论与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和方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气专业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分别是电路基础知识、电机基础知识和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一、电路基础知识电路是电气工程的基础,电路的掌握是电气工程学习的首要任务。
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定律和电路分析方法。
1.电路元件电路元件是组成电路的基本部件,包括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开关等元件。
其中电源是电路的能量来源,电阻是电路中能够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电容和电感则是储存电能和磁能的元件。
开关则是控制电路断开和闭合的元件。
2.电路定律电路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法则,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等。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情况,麦克斯韦方程组则描述了电磁场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3.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方法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另一种是交流电路分析方法。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是以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采用节点法、回路法和等效电路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交流电路分析方法则需要采用复数电学和相量等概念,进行频率响应和幅频响应的计算分析。
二、电机基础知识电机是电气工程领域中最常见的电力设备之一,电机的掌握是电气专业技能的核心。
电机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机分类、电机性能和电机控制。
1.电机分类电机按照能量转换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以及特殊电机。
直流电机根据不同的励磁方式,可以分为永磁直流电机、励磁直流电机等。
交流电机则可分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等。
特殊电机则包括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
2.电机性能电机性能主要包括电机速度、电机功率、电机效率和电机转矩等。
电机速度表示电机转速,电机功率表示电机能够输出的工作功率,电机效率则表示电机对输入功率的输出效率,电机转矩则表示电机输出的力矩大小。
3.电机控制电机控制是指对电机速度或运动轨迹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技术。
电气基础知识

▪ 10下五,100上二,25 35三四界,75 95 两倍半,穿管 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 铜升级算。
A
6
常用低压电器
▪ 一.电气常识 ▪ 高压:1000V以上 ▪ 强电:110V,220V,380V ▪ 弱电:5V,12V,24V,36V(人体安全电压) ▪ 两根火线的电压380V,一火线一零线220V ▪ 人体为什么会触电
▪ 1.传感器定义 ▪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
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 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 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 要求。
▪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 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 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 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 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 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 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解释指令及执行指令。但工作节奏由震荡信号控制。运算器用于进行数字
或逻辑运算,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寄存器参与运算,并存储运算的中间
结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
▪
▪
CPU速度和内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PLC的工作速度,
IO数量及软件容量等,因此限制着控制规模。
▪
A
47
▪ 4 I/O模块
46
▪ 3 CPU的构成
▪
▪
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
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
电气基础知识大全

电气基础知识大全一、电的基本概念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
它是由电荷的存在和移动产生的。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我们常用安培(A)作为电流的单位。
电压,也称为电势差,它促使电流在电路中流动,单位是伏特(V)。
电阻,则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 I = U / R 。
二、电路电路是电流通过的路径,它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等组成。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比如电池、发电机等。
导线用于连接电路中的各个部分,传输电流。
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则是消耗电能来实现各种功能的设备,如灯泡、电动机、电视机等。
电路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相等;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三、电气元件1、电阻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它的作用是限制电流、分压等。
电阻的阻值大小取决于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
2、电容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它能够在电路中起到滤波、耦合、旁路等作用。
电容的大小用法拉(F)来表示。
3、电感电感是能够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常用于滤波、振荡等电路中。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4、二极管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只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通过。
常见的二极管有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5、三极管三极管可以对电流进行放大,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交流电与直流电直流电,其电流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像电池提供的就是直流电。
交流电则是电流方向和大小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市电就是交流电,其频率一般为 50Hz 或 60Hz 。
五、电气安全电气安全至关重要。
在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注意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了解绝缘、接地、漏电保护等安全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绝缘材料能够阻止电流通过,保护人员免受电击。
电气知识培训内容(一)

电气知识培训内容(一)引言:电气知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培养人们的电气技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电气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气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电气安全知识、电路基础知识、电器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一、电气安全知识1.了解电气安全意识的重要性2.认识电气安全风险及其应对措施3.学习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4.掌握电气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5.了解电气安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二、电路基础知识1.学习电路基本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3.了解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区别及其应用4.学习电路的串、并联和混联连接方式5.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和计算电路参数的技巧三、电器设备维护1.了解电器设备的基本分类和工作原理2.学习电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3.掌握电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技巧4.学习电器设备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5.了解电器设备的报废处理与更新策略四、电气控制系统1.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气控制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3.学习电气控制图的绘制和阅读技巧4.了解常见的电气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5.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排除和调试方法五、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1.了解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基本流程2.学习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安全注意事项3.掌握电气设备的接线和配电技巧4.了解电气设备的故障排除和调试方法5.学习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质量评估标准和验收规范总结:电气知识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电气安全知识、电路基础知识、电器设备维护、电气控制系统和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提高个人的电气技能,保障工作效率和安全,为电气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1.1.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主要内容
电路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用电路图来 表示电路。在电路图中,各种电器元 件都不需要画出原有的形状,而是采 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来表示。 图2-2为图2-1所示的手电筒的电路图。 这种用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也称为实 际电路的“电路模型”,我们在进行 理论分析时所指的电路,就是这种电 路模型。
下一页
1.1.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主要内容
2. 电路的作用 电路按其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电路,它主要 起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作用,因此,在传输和转换过程 中,要求尽量减少能量损耗以提高效率。另一类是信号电 路,其主要作用是传输和处理信号等(例如语言 、音乐、 图像、 温度等)。在这种电路中,一般所关心的是信号 传递的质量,如要求不失真、 准确 、灵敏、 快速等。
下一页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电流的参考方向是电路分析计算的一个重要概念。 不规定参考方向而谈电流乃是讨论一个不确定的事物。 今后在分析电路时,首先要假定电流的参考方向,并 以此为准去分析计算,最后从答案的正负来确定电流 的实际方向。本书后面电路图上所标出的电流方向都 是参考方向。
返回
下一页
1.1.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主要内容
电源:电路中供给电能的设备和器件称为电源,它是将非 电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如发电机、干电池等。 负载:电路中使用电能的设备和元件称为负载,它是将电 能转换成非电能的装置。 中间的环节:是把电源与负载联接起来的部分,起传递和 控制电能的作用。 对于一个完整的电路来说,电源(或信号源)、负载 和中间环节是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缺一不可。
下一页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选定的参考方向不一定就是电流 的实际方向。当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 际方向一致时,电流为正值(I > 0);当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 相反时,电流为负值(I < 0)。这样, 在选定的电流参考方向下,根据电流 的正负,就可以确定电流的实际方向, 如图2-3所示。
∑ I I = ∑ IO
下一页
1.2.2 基尔霍夫定律
主要内容
如果规定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时,则流出节点的电流 为负。则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表达为
主要内容
4.电功率与电能 电气设备消耗电能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等其 他能量,电能表示电气设备在一段时间内所转换的能量。 对电源来说,其产生的电能是电源力作的功即 Ws = Eq (1-7) 式中Ws——电源力作的功(J); W q ——电量(C); E ——电源电动势(V)。
下一页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开路时相当于电源接入一个无穷大的负载电阻,故输出 电流 I=0,输出功率P=0 ,此时,电源为空载状态,其输出 电压称为开路电压,它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可见,开路时的特征可用下列各式表达:
I = 0 =E U (1-11) P = 0
返回
1.1.3 电路的工作状态
主要内容
2、短路 当电源两端的两根 导线由于某种事故而直接相连, 如图2-6所示,这称为短路。由于 短路处电阻为零,且电源内阻很 小,故短路电流Is极大;电能全 部消耗在内阻上;对外端电压为 零。
返回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3.电动势 电路中,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高 电位移动到低电位,形成了电流。要维持电流,还必须要 有非电场力(如化学力、电磁力等)把正电荷从低电位处 经电源内部转移到高电位,这就是电源的作用。在电源内 部,非电场力克服电场力做了功。电源的做功能力用电动 势度量。 电源的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将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 内部移到正极电源所做的功。
下一页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对于直流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恒定不变的, 其电流强度 Q I= (1-1) t 对于变动电流,在很小的时间间隔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则该瞬间电流强度为 dq (1-2) i= dt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国际符号为A。它相当于1秒内通过横截面的电荷为1 A 库仑(C)。有时也会用到千安(KA C KA),毫安(mA mA)或微安(µA µA)。. KA mA µA
返回
1.2 电路的基本定律
主要内容
1.2.1 欧姆定律 1.2.2 基尔霍夫定律
返回目录
1.2.1 欧姆定律
主要内容
欧姆定律是表示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这三个物理 量之间关系的定律。它指出:导体中的电流I与加在导体 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导体两端的电阻R成反比,它可以 用下式表示: U = IR (1-13) 式中 R——该段电路的电阻(Ω)。 上式是通过实验得出的,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 性电阻。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简称 欧。它表示:当电路两端的电压为1伏特,通过电流为1安 培时,该段电路的电阻为1欧姆。
下一页
1.1.3 电路的工作状态
主要内容
可见,短路时的特征可用下列各式表达:
E I = IS = r0 U = 0 P = I 2 r S 0 E P = 0
(1-12)
式中 PE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W); P ——电源供给负载的功率(W)。
电源短路是危险的,常见的保护措施是在电源后面安 装熔断器,即图2-6中FU。一旦发生短路,大电流立即将 熔断器烧断,迅速切断故障电路,电气设备就得到保护。
下一页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两点之间电压的实际方向是由高 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描述这一电压必须 先取定一参考方向。其选取常用三种表示 法,如图2-4所示。 (1)在A点标以“+”号,在B点标 以“—”号,或B点标以“+”号,在A点 标以“—”号; (2)用从A指向B的箭头表示,或B 指向A的箭头表示; (3)用双下标表示,如UAB表示电 压从A指向B。
U AB = dW dq
(1-3)
下一页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名称是焦(耳),符号 是J,电荷的单位名称是库(仑),符号是C,电压的单 位名称是伏(特),符号是V。将1库(C)的电荷由一点 移至另一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1焦(J),此两点间的 电压便等于1伏(V)。度量大电压有时用千伏(KV,103V) , 度量小电压有时用毫伏(mV,10-3)、微伏(µV,10-6V)等单 位。
第1章
电气基础知识回顾
主要内容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2 电路的基本定律 1.3 单相交流电路 1.4 三相交流电路
返回目录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1.1.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1.3 电路的工作状态
返回目录
1.1.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主要内容
1. 电路的组成 电路是由电工设备和元器件按一 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流通 提供了路径。图2-1所示电路是一个手 电筒电路,它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 节(包括联接导线和开关)三部分组 成。其中,干电池为电源,灯泡为负 载,连接导线和开关为中间环节。在 电路中随着电流的流动,进行着不同 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
返回
1.2.2 基尔霍夫定律
主要内容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包括第一、 第二两个定律 ,分别称为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返回
1.2.2 基尔霍夫定律
主要内容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 该定律又叫节点电流定律。它指出:电路中任一节点处, 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所谓节点, 就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合点,用数学式表达为 (1-14)
返回
i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1、电流
i
2.电压与电位 3.电动势 4. 电功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i
1、电流 电流是一种物理现象,是带电粒子(电荷)的定向运 动形成的。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衡量。电流强度是指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强度习惯上又 常被称为电流。 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改变的电流叫做恒定电流,简 称直流,其强度用符号I表示。如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 I 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流。其中一个周期内电流的平 均值为零的变动电流则称为交变电流,如正弦波电流等, 其强度用符号i来表示。 i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2.电压与电位 在物理学的电磁学中已经知道: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 力的作用,当将电荷由电场中的一点移至另一点时,电场对 电荷作功。处在电场中的电荷具有电位(势)能。恒定电场 中的每一点有一定的电位,由此引入重要的物理量电压与电 位。 电场中某两点A、B间的电压(或称电压降)UAB等于将单 位正电荷由A点移至B点所做的功。它的定义式为
下一页
1.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主要内容
习惯上,我们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电路分析中,有时某段 电流的实际方向难以判断,甚至实际方向在不断改变,为了 解决这一问题,需引入电流的参考方向概念。 一段电路中任意选定一个方向就叫电流的参考方向,在 电路图中用实线箭头表示,有时也用双下标表示,如iAB,其 参考方向是由A指向B。
主要内容
电功率表示电气设备作功的能力,即电能量对时间 的变化率。电功率又简称为功率,单位为W或KW,对电 源来说,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能即电源电功率,表示 为 Ws Eq Ps = = = EI(1-10)
t t
返回
1.1.3 电路的工作状态
主要内容
根据电源与负载之间连接方式及工作要求的不 同,电路有开路(断路)、短路、通路等不同的状 态。 1、开路(断路) 2、短路 3、通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