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蕨叶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

番茄病毒病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
番茄病毒病发病严重,特别是温室、大棚和老菜区发病更重。
其症状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
花叶型:多发生在中上部叶片,呈黄绿或浓绿色,叶片凹凸不平,有深浅不同的花纹状斑;蕨叶型:多集中心叶或生长的叶片上,叶变的细小、线状或狭条状,有时扭曲;条斑型:多发生在顶端叶片,逐渐向下部叶片扩散,在叶片上形成黄色斑点或斑块,叶缘多向下方卷曲。
叶枯萎,严重时全株死亡。
病毒病主要由蚜虫或汁液通过接触传播。
在此,就给大家讲一讲番茄病毒病防治方法。
一、选用杂种一代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利用激光处理种子,不但能防治毒病,还能促进早熟。
二、尽量不种在烟草、十字花科、瓜类为前茬的地上。
三、增加水肥促进植株生长会减轻受害。
四、及早消灭蚜虫,可以减轻或减少传毒媒介。
五、打尖整枝绑蔓时不要吸烟,要用肥皂水洗手,避免接触传毒。
六、发现病毒株立即拔掉、烧毁或深埋。
七、发病初期,喷洒10倍鲜牛奶也有一定效果。
八、在育苗床里喷65%代森锌、或50%福美锌等含锌药剂的500-600倍液,可以减轻病害。
秋延后西红柿多发病虫害的防治

秋延后西红柿多发病虫害的防治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 发布时间:2009-09-15 编辑:全兴1.病毒病发病症状:主要为蕨叶型病毒病,表现为新叶细长呈蕨叶状,顶芽发育成线状叶,小叶狭长退化,中下部叶片边缘上卷,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矮化。
防治方法:(1)采用防雨栽培。
将棚膜扣好,用作遮阴防雨平时打开顶风和底风通风,雨天关闭风口。
(2)黄板诱杀蚜虫。
将一块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木板或纤维板刷上黄油漆,上面涂一层机油,挂在植株顶端,每亩用30~40块。
(3)初花期喷100倍NS83耐病毒诱导剂,或于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0.5%抗毒水剂300倍液,或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天喷一次,连喷3~5次。
(4)用生牛奶或生豆浆100倍液+菌毒清或吗啉呱+云大120或小叶敌等叶面肥叶面喷雾,出现矮化时,用1000ppm赤霉素喷雾。
2.叶霉病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背生不规则淡绿色病斑,之后病斑上生出褐色霉层,叶正面往往出现黄色病斑,严重时也产生霉斑,最后全叶枯黄卷曲。
防治方法:用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喷雾,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喷2~3次。
3.晚疫病发病症状:可侵染叶、茎和果实。
叶片发病,病斑边缘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叶片逐渐枯死。
成株期,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初期呈水渍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褐色,空气湿度大时,叶背部病健交界处有白色霉层。
防治方法:用5%百菌清粉剂每亩1公斤喷粉,7天喷一次,或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
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15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7天一次,连熏3~4次。
4.灰霉病发病症状:主要为害番茄花器及幼果,多数先侵染青果上残留的花瓣和花托以及残存的柱头,进而向果实和果柄上蔓延,引起果皮变成灰白色软腐,后期产生大量土灰色天鹅绒状的霉层。
5分钟搞懂番茄病毒病

5分钟搞懂番茄病毒病番茄病毒病在全国番茄种植区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可减产20%-30%,流行年份高达70%,甚至绝产。
番茄病毒病包括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条斑病毒病、斑萎病毒病、花叶病毒病、蕨叶病毒病、曲顶病毒病。
一、传播途径番茄病毒病种子也能带毒,成为初侵染源,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播,有传播媒介即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灰飞虱,白粉虱,烟粉虱等,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
空气相对干燥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一旦感染病毒病,控制起来很困难。
应该提前预防,做好预防措施,我们要行动起来,不能坐以待毙。
二、症状描述1、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感染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顶部叶片褪绿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叶背面叶脉常显紫色。
生长发育早期染病植株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生长发育后期染病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数减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着色不均匀(红不透),降低果实商品价值。
下图为番茄植株被TY病毒侵染后的外在表现症状:2、番茄条斑病毒病番茄是否感染条斑病毒病主要可从茎、叶、果实等部位分辨,其感染后的症状表现为茎蔓出现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局限于表皮组织,并不深入茎内。
叶片呈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
果实上出现黑褐色长条形斑块、稍凹陷。
下图为已感染条斑病毒病的番茄,其果实已遭到严重危害。
3、番茄花叶病毒病花叶明显凹凸不平,新叶片变小、细长、畸形、扭曲,叶脉变紫,植株矮化,花芽分化能力减退,大量落花落蕾,果小质劣呈花脸状,对产量影响很大,病株比健株减产10%~30%。
因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田间农事操作(如打杈、整枝等)和蚜虫、烟粉虱危害,因此防治番茄病毒病,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防措施。
三、农业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种植嫁接苗。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番茄品种多数为感病品种,因此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尤为重要,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后再催芽播种。
番茄病毒病详解【优质参考】

严选内容
40
番茄蕨叶病田间症状
严选内容
41
番茄蕨叶病顶尖症状
严选内容
42
番茄蕨叶病田间病株
严选内容
43
番茄蕨叶病田间病株
严选内容
44
番茄蕨叶病后期症状
严选内容
叶肉退化, 仅存中脉。 45
番茄病毒病蕨叶型和条纹型混合症状
严选内容
46
樱桃番茄蕨叶病病株
严选内容
47
樱桃番茄蕨叶病病梢
严选内容
*叶部症状: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 弯卷,小叶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状畸形。
*植株症状:整个植株萎缩,有时丛生,多 不能开花结果。
严选内容
54
番茄卷叶病病叶上卷变硬
严选内容
55
番茄卷叶病病叶放大
严选内容
56
番茄病毒病-黄顶型症状
病株顶叶叶色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 叶面皱缩,中部稍突起,边缘多向下或向上 卷起,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
严选内容
11
番茄条斑病叶片呈现茶褐色斑点
严选内容
12
番茄条斑病病叶叶脉及茎杆褐变
严选内容
13
番茄条斑病茎部条纹上下延伸
严选内容
14
番茄条斑病茎叶凋萎变黄
严选内容
15
番茄条斑病病果轻微症状
严选内容
16
番茄条斑病重病果症状
严选内容
17
番茄条斑病病果典型症状
严选内容
18
番茄条斑病田间病果
严选内容
48
樱桃番茄蕨叶病病花
严选内容
49
樱桃番茄蕨叶病重病株
严选内容
50
樱桃番茄蕨叶病后期重病株
严选内容
番茄病毒病发病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 发病 原 因
花叶病毒病 由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引起 ; 条纹病毒病由烟草
花叶病毒 的另一株系侵染所致 ; 叶病毒病 由黄瓜花叶病毒侵 蕨
染引起 。 烟草花叶病毒在遗 留土壤里 的病毒残体和越冬寄 主上 越冬, 种子可 替 毒, 犏 成为翌年 桑 病原。 黄瓜 叶 薄 主要在
N 一 3 抗剂 , S8 增 本增抗 剂是植物耐病毒诱导剂 , 它是采用人工
免疫的方法 , 提高植株抗病力 , 并有刺激生长的作用 。 10 用 0 倍
形; 下部 叶片叶缘下卷 , 皱缩 ; 植株生 长停滞 , 植株矮化 大量落
花、 落蕾 ; 果实 小 , 表面呈花脸状 , 对番茄 的产 量和品质影响都
很大 。
3 防治 方法
防治番茄病毒病 , 采用 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 31 选用抗病品种 :近年国内新育成抗烟草花叶病 毒的丰产 . 品种较多 。 可根据各地 的消费 习惯选用。耐黄瓜花叶病毒 品种 有 毛粉 82 5 2 粉红蕃茄 、 0 、4 、 中蔬 5号等。 32 种子消毒 : . 播种前用清水浸种 3 4小时 ,  ̄ 再放人 1 %磷酸 0 三钠溶液 中浸 3 一 0分钟 , O5 涝出后用清水冲净再催芽播种 , 或
液 N一3 s 8 增抗剂在定植前一周 , 定植缓苗后各喷一次 。 3 早期防蚜 , . 6 尤其是 高温 干旱年份要注意及时喷药治蚜 , 预
防烟草花 叶病 毒( MV) T 浸染 。可选 用 2 %菊马乳油 2 0 0 0 0倍 液 、0 5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3 0 ~ 0 倍 液在周边进行防治 。 03 0 0 5
番茄蕨叶病毒病

5.番茄蕨叶病毒病主要在秋季发病,偶尔春季发病也较重,病株率可达50%以上,甚至完全绝收。
[症状]此病多在苗期至开花期发生较重,病株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顶部叶片细长,不扩展,筒状卷曲。
严重时枝芽丛生,呈螺旋状下卷,或叶肉退化,叶片成纤细扭曲线状。
中、下部叶片向上卷,重者亦卷成筒状,节间短缩。
病轻时植株黄化矮缩,花冠加厚成巨型花,结果小或畸形。
重病株花蕾未打开即坏死,随病害发展,中下部枝叶逐渐坏死枯焦。
[发病规律]樱桃番茄种子不带毒,在病残体上病毒不能存活。
病毒主要在活的寄主体内越冬。
冬季温室芹菜、番茄、黄瓜及老根菠菜、多年生杂草、十字花科蔬菜种株为病毒的主要越冬寄主,翌春越冬寄主上的病毒成为田间传播的最初毒源。
发病后由多种蚜虫取食传播,使病害发展蔓延。
高温干旱有利于病毒增殖,也有利于蚜虫繁殖活动和传毒,因而高温干旱病害严重。
此外,管理粗放、田间地头杂草丛生、种植地块靠近老根菠菜和十字花科采种地等毒源或蚜源作物时,发病早而重。
[防治方法]1.种植前彻底铲除田问及四周杂草,适当远离老根菠菜和十字花科蔬菜采种地块。
2.秋茬种植,注意适当晚播,最好直播,采用防雨棚、覆盖遮阳网防晒降温,播种后勤浇小水,或地面覆草降低地温,保持土壤湿润。
3.露地种植田边种植高秆作物,或田间适当问作玉米、架豆等遮荫降温,改善田间小气候和种植引诱蚜虫喜食植物以减轻发病。
4.加强病害预防,温室可张挂镀铝聚酯反光幕,秋棚可挂银灰塑料膜条避蚜,也可采用防虫网防止蚜虫等传毒害虫传入。
5.必要时在苗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喷施复合叶面肥,抑制发病,增强植株抗病力。
同时注意防治蚜虫等传毒害虫。
番茄(西红柿)病毒病用什么药好

品萃植物疫苗套餐增强作物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番茄(西红柿)病毒病用什么药好 1.症状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 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多呈花脸状。
蕨叶型。
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
花瓣增大,形成“巨花”。
植株不同程度矮化。
条斑型。
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
叶片上表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背部叶脉紫色;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茎质脆易折断;果实上多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但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到茎和果肉内部,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一般春季大棚番茄前期该病较轻, 进入5月以后,蕨叶和花叶开始加重;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主要为蕨叶和条斑病毒。
棚室昼夜温差小,播期早,定植苗龄大,均可加重病毒病的为害。
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生长势弱,重茬品萃植物疫苗套餐增强作物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等,均易引起病毒病的发生。
传播途径是通过摩擦、打杈、绑架等作业时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冬春茬可行选用佳粉1号、苏抗5、8、9号、西粉3号、早丰等。
秋延后栽培可选用强丰、中蔬4、5号、毛粉802、佳粉10、15号等。
②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
种子应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处理可在播前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后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20分钟,再捞出用清水冲冼干净后催芽播种。
③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培育无病壮苗、注意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
及时防治蚜虫。
可用品萃治虫疫苗稀释12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粉剂2000~2500倍液、0.4%杀蚜素水剂200~400倍液。
番茄蕨叶病毒病解析

5. 病毒系统运转受抑制 已接种保护株系后,再接种的攻击株系不能在植物体内正常运转增殖。
6. 免疫物质的产生 保护株系进入细胞后,会诱发植株产生一些免疫性物质,从而对攻击株 系产生抵抗作用。
7. 病毒卫星RNA的作用 卫星RNA是一类依赖于病毒才能复制的低分子量RNA,由于 卫星RNA夺取了病毒RNA复制酶,从而干扰了病毒的复制。
(3)生物防治:烟草花叶病毒弱毒疫苗和黄瓜花叶病毒 弱毒疫苗,单独或混合接种,均能降低番茄植株的病毒感 染率和发病程度,并能提高番茄产量。
生防——弱毒株系的获得
① 从病毒危害严重的田间植株中获得
在被害群体中生长最好的植株就是最有可能成为 弱毒株系。将这些健康的植株作为候选植株,在 实验室试验检定确认是弱毒株系后,就可嫁接 (或通过其他方法)到无病的实生植株上,进行 保护,从而得到被保护的植株。
开发微生物抗植物病毒物质的展望
微生物抗病毒活性物具有内吸活性强,安全高效等优点,已受 到各国学者的青睐。由于病毒侵染危害植物的作用机理特殊、 复杂,以及植物病毒学研究方法受到一些因素制约等原因,其研 究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登记生产的微生物抗植物 病毒剂很少有报道,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此项研发工作具 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 研究微生物抗植物病毒活性物的筛选方法; 2) 研究微生物抗植物病毒活性物的作用机理; 3) 研究微生物抗植物病毒活性物的生产工艺。
② 通过高温处理获得弱毒苗
将带毒植株或某一部分组织在一定的高温下处理一定的时间,然后 对处理过的植株或组织进行实验室检定,用不同方法将已确定的弱 毒株接种到无病的健康株上,使植株得到保护。
③用化学诱变或弱毒株系 原理:HNO2处理引起碱基脱氨。使腺嘌呤变为次黄嘌呤,鸟嘌呤为黄 嘌呤,胞嘧啶变为尿嘧啶,从而改变病毒核酸的病毒密码使病毒产 生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间缩短。
病轻时植株黄花矮缩,花冠加厚成
即坏死,随病害发展,中下部枝叶逐渐坏死焦枯,
番茄蕨叶病毒病花期叶片不扩展,筒状卷曲番茄蕨叶病毒病螺旋状下卷
番茄蕨叶病毒病苗期矮化,叶片细长番茄蕨叶病毒病植株坏死焦枯
寄主上的病毒成为田间传播的最初毒源。
食和迁飞,将病毒传带到番茄植株上。
田间病株是主要途径,摩擦传毒是次要的途径,种子以及
蚜虫的繁殖和迁飞传毒,会使蕨叶病发生严重。
排水不畅,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往往加重病害发菜和十字花科采种田等毒源或蚜源作物时,发病
上要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
泡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种。
或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入55~60℃的温水中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