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番茄(圣女果)叶霉病怎样防治?附图片
番茄叶霉病如何防治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

2023-11-11contents •识别番茄叶霉病•农业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方案推荐目录01识别番茄叶霉病症状识别花果叶片病原菌识别传播途径:空气传播。
发病条件:温度20~25℃,湿度80%以上,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保护地湿度大,通风不良,植株郁蔽等。
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02农业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处理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常见的种子消毒方法包括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
温汤浸种是将种子浸泡在50℃左右的温水中,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室温。
这样可以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药剂拌种是将种子与药剂混合,以达到杀菌效果。
常用的药剂包括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合理轮作制度精耕细作03物理防治方法高温闷棚原理01方法02注意事项03原理方法注意事项阻隔病原菌方法在温室大棚内布置紫外线灯具,对棚内空气和表面进行照射消毒。
原理利用紫外线照射病原菌,破坏其细胞结构,从而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
注意事项紫外线灯具应选择合适波长和功率的灯具,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同时,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一定伤害,操作时需注意安全防护。
紫外线消毒04化学防治方法嘧菌酯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
预防用药氟硅唑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
苯醚甲环唑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丙环唑43%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
春雷霉素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
治疗用药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嘧菌酯春雷霉素丙环唑注意事项注意与其他农药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05生物防治方法1使用生物农药23使用生物农药预防番茄叶霉病的发生,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生物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散。
预防为主针对番茄叶霉病,可以选择含有真菌、细菌或病毒等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农药,这些成分可以针对性地防治病害。
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时,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药害或污染环境。
樱桃番茄叶霉病的农药防治手段.doc

樱桃番茄叶霉病的农药防治手段
樱桃番茄叶霉病的农药防治手段:
药剂熏蒸。
定植前用硫黄粉熏蒸大棚或温室,每55立方米空间,用硫黄0.13公斤,锯末0.25公斤,混合后点燃,于定植前把棚内密闭,熏24小时。
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棚室每次250克,熏一夜。
巧施粉剂。
于傍晚喷洒7%叶霉净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或6.5%甲霉灵超细粉尘剂,每亩每次l公斤,隔8~10天1次,交替用药。
喷施药剂。
可在发病初期喷洒武夷菌素水剂100~15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抑霉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亩喷50~65升。
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樱桃番茄叶霉病和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樱桃番茄叶霉病和黄萎病的综合防治作者:黄静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9期黄静(梅河口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135000)1樱桃番茄叶霉病樱桃番茄叶霉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有的温室、大棚保护地常年发生,危害日趋严重,给生产上造成巨大损失。
1.1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花、茎、果实。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后向上部扩展。
初在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黄色褪绿斑,叶背面初密生灰白色绒状霉层,后变成紫灰色或深灰色至黑色或黄褐色,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严重时叶面现多角形至不规则形褐斑,后褐斑逐渐扩大,四周具黄晕,多个病斑融合连片致叶片卷曲、干枯,植株提早干枯。
病花常在坐果前枯死。
茎染病症状常与叶片类似。
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黑褐色斑块,硬化凹陷。
生产上日光温室常规栽培的番茄、樱桃番茄叶霉病已成为常发病害,樱桃番茄在日光温室春茬和长季节栽培中发生亦重。
1.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夏和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并随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
生产上遇有适宜条件,即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致该病不断扩展蔓延,给生产上造成较大危害。
生产上播种带菌的种子,秋延后番茄幼苗即可染病,一直延续到11月或更长。
该菌发育温限9~34℃,最适20~25℃,气温22℃,相对湿度高于90%或雨日多,时晴时雨,露地樱桃番茄易发病。
褐孢霉真菌繁殖很快,生产上从开始发病到流行成灾一般仅需15天左右。
进入雨季,连阴雨天气多,大棚通风不良或未放风,棚内湿度大或光照弱,叶霉病易流行成灾。
反之棚内温度增至35℃以上,相对湿度低于80%,光照充足对该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3防治方法1.3.1选用抗叶霉病的樱桃番茄抗病品种。
现在我国番茄叶霉病已有1、2、3、4为主的生理小种,今后育种时,要引入新的抗叶霉病基因。
番茄病害防治大全(附图谱)

番茄病害防治大全(附图谱)一、番茄灰霉病1.症状番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
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
病、健组织界线分明。
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条状病斑,浅褐色。
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枯死。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此病由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
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是该病发生的适宜条件。
保护地一般从12月至翌年5月易发病。
病菌借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
沾花是主要的人为传播途径,病菌从伤口、衰老器官等枯死的组织上侵入,开花期是侵染高峰期。
3.防治方法生态防治。
保护地主要是控制棚室温湿度。
一般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当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
加强栽培管理,定植时施足底肥,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应放风排湿,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体,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染病。
药剂防治,重点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用药。
①移栽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幼苗。
②沾花药。
定植后结合沾花施药,即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2%~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
近几年来单用“保果灵1号”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即每克兑热水0.5升充分搅拌,冷却后沾花。
③催果药。
在浇催果水前或初发病时施药。
④喷雾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4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樱桃番茄叶霉病和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茄 发现 中心 病 株 后 喷 洒 4 %春 雷 ・ 铜+ 7 7 王 7 %氢 氧 化 铜
或 未放 风 , 内湿 度 大或光 照弱 , 霉病易 流行 成灾 。 棚 叶 反 之 棚 内温 度 增 至 3c以上 , 对 湿 度低 于 8% , 照充 5E 相 0 光
祸不单行 , 有时叶霉病 和白粉病混发 , 这时可选用 6% 0 多菌灵 盐 酸盐或 4 %氟 硅唑 乳油 主 防叶霉 病 , 0 兼治 白粉
风排湿使其远离该病发生的温湿度条件。适当密植 , 及 时 整枝 打 权 , 配方 施 肥 避 免氮 肥 过 多 , 强 樱 桃 番茄 按 增
抗病 期用 1%克菌灵 ( 霉 利与 百 .6 3 5 腐
菌清复合 ) 烟剂或 1% 0 腐霉利烟剂 、5 4 %百菌清烟剂 , 每
植 物 医 院
樱桃番茄叶霉病和黄萎病 的综合防淄
黄 静
15 0 ) 30 0
.
( 河 口市 农 业综 合 执 法大 队 梅
1 樱 桃 番 茄 叶霉 病
樱 桃 番茄 叶霉 病是 一 种普 遍发 生 的重 要病 害 , 的 有 温室 、 大棚 保 护地 常年 发生 , 害 E趋 严重 , 生 产上 造 危 l 给
成 巨大 损 失 。 11 发病 症状 . 主要 危 害叶 片 , 重 时也 危害 花 、 、 实 。叶片 染 严 茎 果
1 . 实行 与非茄 科蔬 菜进行 3年 以上 轮作 。 .2 3 1 . 种 子用 5 ℃温 水浸种 3 .3 3 3 O分钟 灭 菌 。或用 种子 重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措施

02
番茄叶霉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 条件
传播途径
01
02
03
空气传播
叶霉病病原菌可通过空气 流动传播,导致病害迅速 蔓延。
灌溉水传播
病原菌可随灌溉水在番茄 田之间传播,导致健康植 株感染。
农事操作传播
农事操作过程中,如采收 、修剪等,可携带病原菌 传播至其他植株。
加强病情监测
加强病情监测是预防番茄叶霉病的关键措施。定期对种植区域进行检查,观察植 株的生长情况,及早发现病株并进行处理。
通过观察叶片的症状,如出现淡黄色或浅绿色褪色斑,以及叶背出现白色霉层等 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做好种子消毒工作
种子消毒是预防番茄叶霉病的重要环节。在播种前,对种 子进行消毒处理,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降低病 害的发生率。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叶霉病有较强抗性的番茄品种,降低 发病风险。
合理密植与加强通风管理
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加强通风管理,降低 棚内湿度,有利于控制病害发生。
轮作换茬
避免连作,采取与其他蔬菜轮作的方式,减 少病原菌的积累。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病残叶和果实,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微生物
通过接种拮抗微生物,如 木霉菌、芽孢杆菌等,控 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实验室检测
采集番茄叶片样本,在实验室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比较防治处理 与对照处理的病菌数量,计算生物学防效。
产量和品质测定
对防治处理和对照处理的番茄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比较两者的经济 价值。
成本效益分析
对防治处理和对照处理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评估防治措施的经济 可行性。
樱桃番茄病虫防治

改进建议
综合防治策略
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 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选择合适药剂
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 推荐剂量使用。
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
定期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抓住最佳防治 时期。
建立整体防治观念
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制定全面的防治计划。
06
相关农药使用方法和注意 事项
利用捕食螨、草蛉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同时注意保护这些有
益生物的生存环境。
化学防治
02
使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注意交替使用不
同药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农业防治
03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残枝落叶和杂草,减少螨虫的栖息和繁殖
场所,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性。
03
樱桃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 措施
生物防治
天敌控制
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持生态平衡,减 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微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防治病虫害,如使用芽孢杆菌 、木霉菌等。
植物提取物防治
利用植物提取物如苦参碱、藜芦碱等防治病虫害,具有环保和 高效的优点。
物理防治
人工捕杀
对于个体较大的害虫,如美洲斑潜蝇等,可采用人工捕杀的方 法降低虫口密度。
樱桃番茄病虫防治
2023-11-04
目录
• 樱桃番茄常见病害及防治 • 樱桃番茄常见虫害及防治 • 樱桃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 樱桃番茄病虫害防治案例分享 • 樱桃番茄病虫害防治常见误区及改进建议 • 相关农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01
樱桃番茄常见病害及防治
病毒病
症状识别
病毒病主要导致植物叶片出现 黄绿相间或深浅绿色的斑驳, 植株萎缩,果实畸形,失去商
樱桃番茄的叶霉病

樱桃番茄的叶霉病叶霉病为樱桃番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种植樱桃番茄地区都有发生,主要在保护地内形成为害。
一般病株60%-80%,轻度影响生产,严重时100%发病,使樱桃番茄提早拉秧。
[症状]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多从中下部叶先发病,初在叶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褪绿浅黄色斑,随后在叶背面病斑上长出初为乳黄色后为黄褐至紫褐色绒状霉层。
严重时,叶片上多个病斑相互连接致叶片卷曲坏死,最终全株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随病残体在土壤表面越冬,分生孢子可附着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
播种病种子,幼苗即可染病。
越冬病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
发病后形成大量分生孢子通过气流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温度4-32℃病菌均可生长,20-25℃最适宜,孢子萌发和侵入要求相对湿度80%以上,气温22℃左右,湿度90%以上病害发生严重。
保护地温暖高湿,或遇连阴雨天,光照较弱亦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
[防治方法]1.使用无病种子,可用53℃温水浸种30分钟进行种子处理。
2.重病棚室与非茄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减少田间菌源。
3.加强管理。
浇水后增加通风,避免长时间闷棚。
及时清除下部老黄叶,以利通风透光。
4.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
可选用5%加瑞农粉尘剂15千克/公顷喷粉,或用43%菌力克悬浮剂6000-8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8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加收米水剂400-5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武夷菌素水剂300-400倍液喷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樱桃番茄(圣女果)叶霉病怎样防治?
附图片
樱桃番茄(圣女果)叶霉病怎样防治?附图片
樱桃番茄叶霉病又叫樱桃番茄黑霉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樱桃番茄叶霉病有哪些危害?樱桃番茄叶霉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如何防治樱桃番茄叶霉病?以下知种植网就作详细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樱桃番茄叶霉病症状及危害
1、叶片受害症状:樱桃番茄受到叶霉病危害后,病害先从叶片中、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在叶片正面出现椭圆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晚期病部生褐色霉层或坏死;在叶片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紫灰色至黑色致密的绒状霉层。
在
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在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或病斑连片,叶片逐渐卷曲、干枯。
2、茎干受害症状:樱桃番茄茎干受到叶霉病危害后,嫩茎和果柄出现椭圆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晚期病部生褐色霉层或坏死,在在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致茎干干枯。
3、果实受害症状:樱桃番茄果实受到叶霉病危害后,病斑点自蒂部向四面扩展,产生近圆形硬化的凹陷斑,并可扩大至果面的1/3左右,老病斑表皮下有时产生黑色针头状的菌丝块,引起果实脱落。
二、樱桃番茄叶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1、叶霉病病菌主要在受害叶片、茎干、果实或种子上越冬,在第二年条件适宜时,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发病。
病菌发育温度为9~34℃,最适温度20~25℃。
2、不同品种对叶霉病的抗病性有差异性。
3、由于连续阴雨天气、或通风不良、或湿度大、或光照弱、或种植密度大、或地块连茬及管理不当易诱发叶霉病的发生。
三、樱桃番茄叶霉病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樱桃番茄品种。
2、种子在播种前先进行消毒,以清除种子内外的病菌,先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取出后在冷水中冷却,用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取出种子后用清水漂洗几次,最后晒干催芽播种。
3、育苗床土壤进行消毒,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洒土壤表面,进行消毒。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去掉老病叶,以提高通风透光性,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浇水要诀:苗期浇轻,定植时灌透,开花前不灌,开花时轻灌,结果后重灌。
)。
5、在叶霉病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用2%武夷菌素水剂 100~1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粉剂 600倍液。
防治时每公顷药液用量750~975升,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药剂应连续或交替轮换施用。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知种植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