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事实论据的方法练习
论据分析常用方法

作业
• 请以“天才来自于勤奋”或“苦难是一笔 财富”为观点句写一个不少于200字的议论 段落,要求举例论证,并对例子做因果分 析。
议论文论据分析的 常见方法 二、假设分析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假设分析法的方法. 2.学会用假设分析法对事例进行分析.
• 例如《六国论》中的一段分析: •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 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再如《说问》中的一段分析: • 假如司马迁不从人民群众中采访史实,怎 能名垂千古,“著成信史照尘寰”?如果白居 易不愿意向老婆婆请教,哪能写出那么多脍炙 人口、深受人民喜爱的诗句?假如达尔文耻于 下问,又怎能完成《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 化论的理论呢?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身怀用世之心的杜甫命途多舛颠沛一生但他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做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不懈追求终于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琼宇巨实的一柱栋梁享有诗圣的称誉
议论文论据分析 常用方法
• 例文: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 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 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 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 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 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 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
议论文:观点+不作分析的材料=作文的失败 (以叙代议,例而不议 )
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
同学们写议论文往往喜欢犯 “以叙代议,例而不议”的毛病, 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 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 油水分离。由于缺少必要的分析 论证,文章常常没有说服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修改:
巧用事实论据

“暴走妈妈”陈玉蓉,我想对你说:“你就 是传奇”。 陈玉蓉,你是个患有先天性肝脏功能不全疾 病叶海斌的母亲。因儿子叶海斌的病情多次发作 ,你决定用自己的肝脏挽救儿子的生命,但因为 你自己患有重度脂肪肝而不适合做手术。后来你 通过七个月堤坝上疾步行走锻炼,治好了自己的 脂肪肝。2009年11月3日,你接受了肝脏切割手术 ,随后叶海滨也接受了肝脏移植。“感动中国 ”2009年度人物评选2010年2月10日揭晓,你当选 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以上文字从事实论据使用的角度看,存在什 么问题?
“暴走妈妈”的例子我们还可用于以下观
如: 1.母爱是伟大的 2.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意志与毅力是成功的要素 4.坚持就是胜利
点
以观点2为“暴走妈妈”的事例又该怎样叙述 ?
〖它山之石〗
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在得知儿 子病重需要进行肝移植时,你决定把肝移植 给儿子,可是,医生说你患有重度脂肪肝。 生活中的不幸如海浪般向你袭来,几乎要把 你淹没。而你坚强地站起来了,你决定减肥 ,每天坚持走几公里路,每餐只吃半个馒头 。暴走7个月后,你创造了医学奇迹——脂肪 肝消除了。“脂肪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 里消除,更何况是重度的”,医生说。你给 你儿子第二次生命,并成为了“2009年感动 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在生活的不幸面前, 你选择了坚强,与不幸搏斗,终于,生活也 对你展开了笑脸。
〖它山之石〗
“暴走妈妈”陈玉蓉,我想对你说:“你 就是传奇”。 在得知儿子病重需要进行肝移植时,患 有重度脂肪肝的你决定减肥,每天坚持走几 公里路,每餐只吃半个馒头。暴走7个月后, 你创造了医学奇迹——脂肪肝消除了。“脂 肪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消除,更何况 是重度的”,医生说。你给你儿子第二次生 命,在你母爱的光辉下他得以重生。因为母 爱,你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创造奇迹,成 为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成为国人 心中的传奇。
议论文如何分析事实论据

练习1: 练习 : 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 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 年;相声艺术 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10多万字的 谐浪》 多万字的《 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 多万字的《谐浪》;俄 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著 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 年 名医生欧立稀连续试验914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 名医生欧立稀连续试验 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 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坤凡纳明。这些事例充 新坤凡纳明。 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 新坤凡纳明 分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证明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 成功, 成功,秘诀就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
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从逻辑的因果关系上对材料进行分析说理的 一种方法, 一种方法,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 因果分析是探究本质的一种方法。 性。因果分析是探究本质的一种方法。
练习2: 练习 :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 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 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 他把 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 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 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唯有马 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 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 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 被依军法身首异处。街亭失守, 被依军法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 法吗? 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 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 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 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 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______ 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在决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 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考场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考场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巧推事实论据

巧推事实论据
安徽明光中学赵继发高考与中考以及中学生平时练习的800字左右的短论、漫谈和杂感等议论文,与学术性、政论性较强的文章不同。
它往往通过形象具体的事实论据进行论证。
而如何推出事实论据,又往往是作文成败的关键。
事实论据的推出主要有以下两种技巧。
一简提式
所谓简提式,即简单提出论据,不做展开叙述。
尤其掌握的事实论据较丰富,可以造由三个以上事实论据组成的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形成一泻千里、排山倒海的语势,从而增强文章说服力。
例如,议论文的《多难兴邦》,作者在第一段阐明观点后,第二段写道:
“多难兴邦”曾一度被人定为规律。
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遭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雪洗国耻,韩信忍胯下之辱而统帅百万雄兵……他们都是在与逆境搏斗中获得成功的!”
二简述式
在事实论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简述的形式推出事实论据,即简单叙述事实论据的内容,再加以分析。
例如《多难兴邦》的作者在第三段略作分析后,第四段中又写道: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幼年时,加紧十分贫寒。
家庭负债累累,
无力偿还。
十岁的他被迫与父亲住进监狱。
他十二岁挑起了家庭重担,做童工、做苦力,饱受人间苦难。
痛苦的生活环境,不但没有压垮他,反而让他更加奋发图强。
后来他创作了《速度孤儿》、《荒凉山庄》、《双城记》等世界名著。
如果没有这些苦难,也许他不会创作出那么多传诵千古的名著。
这也充分说明了多难兴才的深刻道理。
2016学习事实论据的方法

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 “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 平盛世?
例文: 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
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燕国寿陵 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 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东施羡慕 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 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 成为做作的典型。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 吞进肚里。 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 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 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 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就 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 拜倒。
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
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 10年
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可见,付出努 力,才能有所收获。
2、补充加蓝色的文字后效果有何不同?
运用范例
观点: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 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 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 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 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 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 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 10年 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左思和法拉第, 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 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 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可见,付出努力,才能有 所收获。
学生练习事实论据的使用

以“勤奋”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无数成功人士的经历都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观点)华罗庚是踏着勤奋这块基石走向成功的。
// 华罗庚因为家境贫穷,上完初中就没有机会再读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孜孜不倦地勤奋自学,尽管在天寒地冻北风呼呼的冬天,一双手冻得又红又肿,可他依然忘我地钻研数学。
即使年老了,他这种勤奋的精神依然保持不变,他常常对自己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
”//正是这种勤奋,使一个初中生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教授;也正是这种勤奋,使他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所以说华罗庚是踏着勤奋这块基石走向成功的。
(论据1)__________也是踏着勤奋这块基石走向成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据2)___________同样是踏着勤奋这块基石走向成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据3)华罗庚、________、__________等无数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成功,都少不了勤奋,所以,要想成功,就必须勤奋,因为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三、事实论据运用的技巧

事实论据运用的技巧这里主要谈谈例证法。
例证法运用要做到“三有”,具体就是:例前有导语,叙例有方法,例后有分析。
①例前有导语。
就是在举出事例之前要有观点和事例的联系的话语,不能在观点之后直接的很突然的举例,造成了内容的不连接,语言的不流畅,所以在举例之前要有一两句简短的过度语,让观点和例子有机的联系起来。
如下文: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同样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如果人们不能多角度多方面统筹看待问题,同样会闹出笑话。
一家纺织公司新进了一种布,当拿到董事会桌子上时,桌子东边的人说它是红的,而西边的人说它是黄的。
当桌子两边的人互换座位以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刚才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只看到了布的一方面。
其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多角度看问题的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个角度看问题的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总是自己欺骗了自己。
评:本段第一句是观点句。
第二句则是一个过渡句,有了这一句就使观点和事例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不会使人觉得举例很突然,全段就形成了整体。
②叙例有方法A、单个材料的叙述:剪裁取舍、概括叙述。
叙述材料要简明扼要。
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
更不能篡改材料。
例一:的确,语言是伟大的,它能如阳光般把人与人之间那座沟通的冰山融化;它能如的谐的音符般把冷漠孤寂的心唤醒;它能如湿润的春雨般滋润人们之间的感情,让它更加坚固,更加深厚。
钱钟书教授曾这样婉约地拒绝一个很想跟他见面的记者:“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味道很好,你会想去见那只下蛋的母鸡吗?”这是一句多么巧妙的语言,它既不失幽默又表达出了自己拒绝来访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没有使钱教授与那位记者的沟通陷入僵硬与冷漠的气氛之中,相反它使那位记者更加敬重这位渊博的老人了。
德兰修女莱丝一生中曾挽救过很多处在得与痛苦中的人,当人们惊奇于为何她能通过个人这么小的力量挽救过些人时,她只说了一句话:“我并没有做什么,我只是不断地用语言向他们表达我的关心,我的祝福。
事实还需雄辩(议论文事实论据分析四种方法及练习)

• 综合练习:请选用以上任意一种方法评析事例 • [论点: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 导致失败。] • 燕国寿陵的一少年觉得赵人走路的姿势好看, 便远行到邯郸来学步。但他盲目模仿,既学不到 好步伐,还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步伐,落得最后只 得爬回燕国的下场。 • 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举手投足尽态极 妍,连捂胸皱眉的神态都惹人怜爱,便学习她的 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 她学来的动作不但使原来就不漂亮的自己更难看, 更成为了做作的典型。
例①观点:人性的光辉与黯淡 汶川大地震,展现了人性的美丽光辉折射出极 少数人人性的黯淡。在南京,一位衣衫褴褛的乞 讨老人在捐出5元钱后,又找遍身上乞讨来的零钱 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与 之相反的是,有极少数人,哄抢救灾物资,甚至 将其作为商品高价出售;有些人利欲熏心,居然 盗卖受灾婴儿……一个靠乞讨为生的老人,当废 墟下的生命更需要帮助时,他把赖以生存的105元 全数捐出,人性的善良在这一刻闪烁出最明亮的 光芒。而这极少数人,他们把利益建立在别人的 生命之上,他们丑陋的人性践踏了人类的良知, 势必受到谴责。
例1:正反两例对比:两只青蛙
有两只青蛙身陷奶油之中。面对四周 一片粘稠油腻,第一只青蛙绝望了,退 却了,消沉了,于是淹死了。而第二只 青蛙却通过乱蹬乱踏这剧烈的搅动使奶 油变为黄油,死里逃生。 分析:同样的遭遇,迥异的结果,正是 第二只青蛙敢于向命运挑战,才驱走了 死神,将生存的权利紧紧握在手中。这 启示我,面对困境,与其坐以待毙,莫 如奋起抗争!
愿同学们成为最 璀璨的那颗明星
同学们写议论文常见的误区: 论点+材料 • 论点:我们要有创新的精神 • 举出事例写:A有创新精神, • B有创新精神, • C有创新精神…… • 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事实论据的方法教学目标:1、学会论据分析的三种方法:假设分析法、探因分析法、意义分析法,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2、以典型的段落为例,由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
3、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1、论据分析的三种方法:假设分析法、探因分析法、意义分析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分析点拨法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课,请同学们看一段例文。
教师投影1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自古英才出寒家”。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教师:这是题为《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这篇文章里的一段,我找一名同学来读读,其它同学思考:这段文字在论据的使用上存在什么问题?学生:一人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师生交流:明确:这段文字犯了“例而不议”的毛病。
由于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油水分离,未融在一起,所以没有说服力。
这也是我们同学现在的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摆事实,不讲道理,不重视对论据的分析。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种对事实论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希望提高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二、假设分析法。
教师(出示投影):请同学们看一段范文。
有志者事竟成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
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
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教师范读分析:作者为了论证“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论点,选取了王羲之的事例,之后对这个事例进行了分析,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段文字是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的?学生讨论:2分钟明确: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从假设的角度对论据进行了分析。
假设他没有立志会怎么样。
教师讲解:这就是我今天教给大家的论据分析方法中的一种:假设分析法:教师出示定义: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再来看一段例文:题目: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论点:“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
燕国寿陵的少年觉得赵人走路好看,便远行到赵国的邯郸来学步。
但他盲目模仿,落得最后忘记了自己的步伐只得爬回燕国的下场。
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
真是偷鸡不成反蚀米,她的一腔苦水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
倘使燕国的寿陵少年能在学步之时,融进自己的步伐特点,在借鉴的同时取长补短走出自己的一步,形成独特的步伐,可能他就不至于爬回燕国了,说不定还会走出被他人推崇的步伐;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就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
学生自己体会这个段落的特点。
并分析:上面文字所举的是两个反面论据,接着用“倘使……就……”、“假若……就……”两个复句从正面假设分析,从而很好地论证“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这一中心论点。
教师小结:这两段例文,一个正面举例,反面假设;一个反面举例,正面假设,他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都是由我们写作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这种假设的方法比较简单,很容易掌握,只要使用得当,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分析的方法。
标志性词语:假如、如果、试想、倘若教师(出示投影):请同学们看一段范文。
自信,但不能盲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
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指名朗读教师提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段文字在叙述完论据后,对其从什么思路上做了分析?(2分钟)明确:是从因果关系上对论据进行的分析。
教师小结:探因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容逐步深化。
教师提示:形成一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在探因的时候就朝论点的方向考虑,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使论据证明论点。
我们再看一段例文体会一下这种方法: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
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研究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他们为什么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什么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如果真是千里马,又不失千里之志,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
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请同学来分析一下这段文字。
明确:作者在列举爱因斯坦和华罗庚的事例后,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入一层地揭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拓展思维:这段运用探因分析法的段落,同学们看看能不能用假设分析法分析论据?自信,但不能盲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总结:这两段文字同样适用假设分析法。
四、意义分析法即在举出实例之后,由小见大,在对具体事实的分析中提炼出事件或行为的精髓,抽象出事件或行为的意义,揭示出事件或行为的价值、影响或者危害。
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
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
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
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都要高贵。
分析: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
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如: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天祥当面叱责前来劝降的叛将吕文焕,最后在狱中不屈不挠.从容就义.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徐悲鸿面对洋学生的诬蔑,勇于向洋学生挑战,勤学苦练,在多次竞赛和考练中一直名列前茅.使那位洋学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富有聪明才智。
朱自清宁愿饿死,坚决签名拒绝美援和拒绝接受配售的美国洋面粉,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不妥协的反帝精神。
华罗庚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洋楼、汽车,带着全家登上邮船,回到祖国的怀抱。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真正表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他们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他们的凛然正气将永远名垂青史,永远为人们所敬仰。
分析:例文在列举概括性事例之后,用意义分析的方法,揭示出出四个人行为的共同特点:他们都具有一种浩气四塞的凛然正气!四个人虽是出自于不同的朝代,经历着不同的遭遇,但相同的一点便是他们都是中国人,都具有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和傲然正气。
从而证明了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总结:运用意义分析法,正面的可以分析其闪光点,而对错误的行为则分析其丑陋处,揭示其造成的危害后果,给世人以警醒。
思维拓展:《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
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
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
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
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思考:这段论据能不能用其他的分析方法,请同学们试一试。
(口头表达)五、特别说明:让学生通过上文的分析自己总结,在运用论据分析的方法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分析必须结合论据,紧紧围绕论点展开。
2、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的方法,到底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