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论文
浅谈铁路线路的常见病害及养护维修 毕业论文

浅谈铁路线路的常见病害及养护维修毕业论文铁路线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地球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因素都会对铁路线路的建设和维护产生影响,造成铁路线路的病害。
与此同时,国家、企业等单位也在逐步增加对铁路路线的养护维修,通过科学的方法及时维修线路,保障铁路安全高效运转。
在本篇毕业论文中,将浅谈铁路线路的常见病害及养护维修。
一、铁路线路的常见病害及其原因1、水害水害是铁路线路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原因多为雨水、地下水涨潮、河流泛滥等自然因素。
当铁路线路出现水害时,易导致路基、道基、桥梁等设施遭受浸泡,破坏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土质塌陷铁路线路的土质塌陷也是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原因多为地下水位过高,土层压缩不稳,缺乏有效的排水措施等。
当铁路线路出现土质塌陷时,容易造成桥墩、隧道等设施出现严重摆动或坍塌,从而导致铁路交通的危害。
3、线路断裂铁路线路的线路断裂是指铁轨裂缝,脱轨,铁路钢轨腐蚀等原因导致轨道的断裂。
其原因多为老化、使用频繁等原因。
线路断裂对铁路交通安全构成巨大风险,易发生列车失控、翻车等情况。
4、车辙减深当铁路线路长期使用后,经过数次列车行驶后,地基土质往往被挤压,导致道路会向轮轨方向挤压变形,形成车辙。
车辙减深难以修复,易导致列车缓行或者车轮受损。
实现铁路的可持续发展,需及时采取措施,把车辙填平。
二、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1、加固防护水害和土质塌陷是常见的铁路病害之一,为了预防铁路发生水害和土质塌陷,需要进行加固和防护。
具体措施可以采用加固铁路路基,避免铁路路基受到浸泡、水涝等危害;加强铁路边沟的管理,加装排水设备,及时排除沉积物,避免水哨不畅,导致水害的出现;合理利用填方土,注重加固路基的质量。
2、定期维护在铁路投入使用后,要对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维修铁路路基、桥梁、道岔、轨道等装置。
如拆除铁路边坡上杂草,检查道岔日常使用情况,定期检查铁路隧道是否存在压力等情况。
定期维护也是铁路保障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010 ~20011 学年第二学期)题目:既有线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系别:铁道工程系专业:高速铁道工程班级:高铁3092班学生姓名:刘泉指导教师:方筠完成日期:2011年11月线路的养护维修在四通八达的铁路线上,列车南来北往、东发西开昼夜不停。
在列车不间断地运行和自然条件的作用下,铁路线路的钢轨、轨枕、道碴和路基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形或损坏,使线路轨道产生不平顺,导致承载力下降。
因此,养路工作的任务就是随时改正变形的轨道状态,使它恢复到原来的设计位置;更换磨损的钢轨、枕木和零部件,保证列车畅通无阻。
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主要是日常养护维修、经常修和大中修。
巡道是日常养护维修不可缺少的工作。
巡道工的任务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负责巡视钢轨、道岔以及轨道联结零件的状态,察看路基是否有沉陷、塌方、水害、雪害等情况,还要检查信号和线路标志是否完好无损。
如线路发生故障应立即排除,无法排除时,要按规定及时设立防护并手举红旗或红灯拦停列车。
一个养路工区为一个巡回区。
巡道工必须按照巡回图,以每小时3公里的行走速度巡道。
经常修中的计划维修即每年对所有正线、到发线、道岔和主要站线专用线进行起道、拨道、改道、调整轨缝、捣固、清筛道碴等作业。
对于计划维修之外的个别地点的线路质量问题,则采取紧急补修等。
当磨损或变形达到相当程度时,有必要进行线路大中修。
主要内容有:矫正并改善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全面更换或抽换、修理钢轨;更换或补充轨枕;清筛和更换道床,补充道碴,全面起道并捣固、改善道床断面;整治路基和安装防爬设备等。
随着列车密度越来越大,我国的繁忙干线上,列车运行的间隔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有的甚至只有5分钟,人工和小型养路机械都无法上道正常作业。
要保证维修质量和作业效率,只有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开“天窗”作业。
所谓“天窗”原指房顶上采光或通风的窗子,铁路运输中的“天窗”特指在列车运行图中某一线路区间留作专门用途的一段间隔时间。
铁路线路论文维修重点论文

铁路线路论文维修重点论文摘要:铁路线路的维修关系着铁路是否能安全、高效的运行,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铁路工务段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铁路线路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保障铁路线路的良好性能,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目前我国面临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逐渐与我国相融合的形势,铁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基础线路的维修工作,以保障我国铁路安全、稳定、有序地运行,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铁路线路以及线路维修的解析铁路线路是铁路运行的基础,具体指的是轨道、桥梁、路基以及道岔等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均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效益,由于铁路线路是建立在裸露的大自然环境里,风雨雪冻融、列车的荷载等一系列作用都会对铁路线路中的轨道造成影响,使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路基及道床发生变形问题,钢轨、连接零件以及轨枕不断磨损,导致线路设备的性能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影响到了铁路的有序运行。
因此进行铁路线路的维修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保持铁路线路的完整性能。
2 铁路线路维修的重点内容2.1 轨道轨道是承载铁路运输重量的基础支撑,由于铁路的运量和轴重较大,导致轨道所承受的负载也较大,由此加速了轨道零部件的损坏和变形力度,增加了铁路线路的维修量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铁路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道床在长时间的列车震动下也会发生力图弹性下降等问题。
2.2 钢轨接头钢轨接头是铁路整个线路中比较薄弱的部分,尤其突出表现在混凝土枕线路中。
当列车经过钢轨接头时会产生一种向前的冲力,由于其不平顺从而带来幅度较大的振动,从而损坏了钢轨接头,钢轨接头存在的病害又极大地破坏了轨道夹板的零部件,严重时会导致轨道和夹板之间出现断裂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铁路线路的损害,线路的损害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病害的程度,二者互为因果,从而对铁路列车的运行产生严重的威胁。
针对重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的研究论文

针对重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的研究论文众所周知,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在人们的出行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其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而一直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信赖。
与其他铁路线路相比,重载铁路线路承受的负载更大,磨损率更高,为了保证线路的正常使用,必须做好检查和维护工作,制订科学、详细的维修养护方案,并严格监督相关工作人员,确保该项工作真正地落实到位。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重载铁路线路稳定、可靠,从而更好地为铁路运输服务。
1 重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作用和意义基于重载铁路线路在铁路运输中的不可替代性,其往往用于大型载重列车和火车的运行,线路需要长期承受重大压力,再加上线路设备通常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到空气和水的腐蚀,使得线路设备产生了形变,而任何一个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引起安全事故。
在此情况下,做好重载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工作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维修养护的作用在于使重载铁路线路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同时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维护铁路机车行驶安全,保障铁路企业的经济利益。
这对促进铁路企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国民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 重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常见问题重载铁路线路的常见病害有轨道病害和钢轨接头病害,由于当前的铁路道岔都进行了焊接,跨区间也实行了无缝铁路,所以轨道接头病害可以忽略不计。
轨道病害往往是由于钢轨纵向水平力而引起的,使得钢轨和轨枕发生相应的移动,进而引发了轨道病害。
值得注意的是,轨道病害中最为普遍的就是线路爬行,铁路机车碾压轨道后,钢轨将直接承受列车荷载,再加上列车制动、温度变化都会使轨道发生形变。
线路爬行不仅危害巨大,而且还会诱发其他病害,所以一直是重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3 重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措施3.1 调整轨道几何尺寸列车和轨道的作用是相互的,当轨道受到列车的压力时,也会向列车施加一个反作用力。
如果轨道出现病害,那么受力平衡将被打破,直接威胁到列车的行驶安全。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合集五篇)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合集五篇)第一篇:铁路线路养护维修题目:铁路线路养护摘要: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的运行,合理养护铁路,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
关键词:铁路线路、养护方法、维修方法正文:为保持铁路经常处于符合铁路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良好状态,对铁路路基、轨道等进行的养护修理作业。
铁路线路在列车重力和列车运动产生的各种力的作用下,以及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各种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①铁路线路及其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位置上的改变,如线路爬行,轨距扩大或缩小,线路方向错动,线路不均匀下沉或冻起等;②钢轨及其各组成部分发生磨损和疲劳;③轨枕损坏和道床脏污等。
铁路线路病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列车运行安全。
因此,铁路线路养护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线路的系统检查,及时发现线路上一切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现象和病害,并查清其原因,以便合理地计划和组织线路养护作业,消除病害或缩小病害影响,使线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平稳、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
养护内容包括线路状态检查作业和线路养护修理作业。
线路状态检查主要形式是:①日常检查,是定时进行的例行检查;②定期检查,在春、秋两季对线路设备进行的全面检查,秋季检查结果是编制设备技术档案的原始资料,也是制定下一年度设备养护工作计划的依据;③专门检查,对钢轨状态、线路动态、线路纵断面和线路平面等进行的定期检查。
线路养护修理主要作业有:①轨道几何状态的整修,包括顺平线路、拨正方向、改正轨距、矫正轨底坡、调整轨缝和防爬锁定线路等;②保养并个别更换伤损的钢轨、轨枕及联结零件,或全部更新钢轨、轨枕及联结零件;③清筛并补充道碴,使其既密实又有弹性,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④保养并整修路基、排水及防护加固设备;⑤整修道口和线路标志;⑥做好其他属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修理工作,如焊补钢轨、辙叉,整修联结零件,补修轨枕等。
浅析铁路线路病害整治及养护维修

浅析铁路线路病害整治及养护维修【摘要】铁路线路作为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中最基础的设备,不仅可以推进我国铁路交通的正常运行,而且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面,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而保持铁路线路的完整性和高质量,则直接关系到列车能否以设计的时速进行安全、快速、平稳地运行的关键。
本论文根据本单位铁路线路病害整治养护的目前状况,提出我单位铁路线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所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预防的方法。
这些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法的提出,不仅仅是实现我国铁路飞速式发展的关键,更需要每一位铁路员工做到对企业尽职尽责。
【关键词】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养护及预防0.前言成都铁路局绵阳工务段江油线路车间管辖宝成线上YK417+200-YK504+300、下ZK420+800-ZK505+500、正线里程171.8公里,车间正线曲线232个,正线通过岔114 组。
管内马鞍塘至二郎庙段隶属龙门山脉,属典型山区铁路,客货共线、速密重载的运输方式使得铁路线路极易产生曲线钢轨磨耗、钢轨接头病害以及线路爬行等危害。
针对这些情况不断地做出自己的改进方式,使得其适应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
2013年线路维修工作实现从传统的无计划粗放式作业全面转入以“天窗修”为主、点外作业为辅的养修模式,突出线路设备的补强、巩固、保持、再提升,全面提高维修管理水平。
以机械修、专业修、集中修为切入点,逐步提升线路设备质量。
以单元化管理为载体,实行状态修、计划修,保证线路设备的均衡状态。
以“六大理念”为指导,坚持设备精检慎修、防修结合,保证设备技术状态良好,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1.铁路线路含义以及线路养护的作用和意义1.1铁路线路的含义铁路线路的含义很简单,即为:路基、轨道和桥梁等等共同建成的一个完整的结构。
在这个完整的结构中,不同的零件发挥它们不同的效益和功能,每个零件都对整体的运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运行和发展。
看似不起来的小细节都可能造成这个运作系统的坍塌,所以,路基、轨道和桥梁对于整个铁路的作用不可小视。
探究铁道线路养护维修及管理

探究铁道线路养护维修及管理摘要:在中国铁路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铁路线路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其负重情况极易造成铁路线路的破坏,如不及时修复保养,极有可能导致铁路线路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由于铁路沿线地形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铁路维护和检修难度。
所以就要求有关管理部门与维修人员要提高对于铁道线路检修与维护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以提高铁道线路维护质量为目的,探讨了强化铁道线路维修养护措施。
本论文在阐述铁道线路维修养护的重要性和铁道线路维修养护工作要点的基础上,就铁道线路检修维护管理进行分析,以及优化的策略,以期为有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铁道线路;养护;维修与管理在铁路线路整体中,其任何一环出现变形及损坏都将对铁路的整体结构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铁道线路维护的重要性如果铁路结构发生故障,将严重威胁到铁路机车及列车的正常行驶。
因此,对铁路线路进行维护和保养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铁路线路是由铁路轨道、路基和桥梁、隧道和其他建筑物组成,这类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均为确保货物运输及人民出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而且铁路线路在长时间内都要承受列车所带来的载荷,将对铁路钢轨、轨枕与联接零件造成不同程度的磨耗。
与此同时,铁路运作的环境恶劣,使得铁路线路各零部件常年饱受风雨,其性能表现也越来越差。
所以,只有强化铁路线路的维护与保养,对磨损比较严重的零部件进行及时的替换,才可以使铁路的运营时刻维持正常的状态,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进而保障铁路客运运输任务的圆满完成。
此外,对铁路线路进行维护与保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尽量确保铁路线路质量达标合规,使得列车可以安全顺利的行驶。
二、铁道线路维修养护重点(一)钢轨钢轨在铁道线路中是基础结构,在铁路众构中,与车轮有接触的部件只有一个,就是钢轨。
钢轨能把列车车轮冲击力散至到轨道结构的下部位。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高铁运营速度不断提高,列车运行过程中因钢轨出现问题而造成行车安全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探讨高速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

探讨高速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效益;是解决运输与维修之间冲突的有效途径。
国外在该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但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
在此背景下;本论文立足于我国铁路线路维修管理的实际需求;系统分析线路养护维修作业特点;研究完善线路养护维修;充分考虑维修资源优化配置;兼顾运输与维修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线路养护维修作业计划;最终实现维修成本和运营安全双控制。
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是按设备的状态进行必要的“状态修”。
要积极建立起综合的信息传输网;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进行保存和管理;确保设备一直维持在可控制范围内;继而提升线路养护维修的质量。
1 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概述1.1 高速铁路运行优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铁路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运营规模与速度位居世界前十的高速铁路网。
我国高速铁路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铁路运输能力大,我国高速铁路平均每3分钟就会出发一辆,可见其运输能力的强大;第二,能够实现全天候的运输,我国铁路线路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下能够达到全天候的运行目标,即使遇到雨雪天气其运输效率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第三,高速铁路属于绿色交通工具,高速铁路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供电系统提供牵引动力的,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比较小,且噪音也比较低,属于绿色交通运输形式之一,能够满足社会节能减排的需求。
1.2 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的必要性虽然我国的铁路网规模比较大,但是,对其线路进行维修养护能够延长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保证铁路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有利于降低铁路维修养护成本,提升铁路运行效益。
因此,在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维修养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在线路维修养护过程中,为了保证维修养护效果,养护人员还需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设备的变化规律作为检修依据,对铁路线路的病害进行防治,以此来推动我国高速铁路的健康、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