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 (1)
月亮上的足迹(1)概述

阿波罗11号
月亮 上 的 足 迹
作者:朱长超
读一读,写一写:
观测 cè 指令 zhǐ 合算 suàn 海域 yù 畅谈 chàng神往shén 里程碑 bēi 昂首挺立 áng 一叶孤舟 gū 遥遥在望 yáo
快速阅读文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 1、人类的代表 阿姆斯特、朗
科、林斯
1995年2月6日,在距地面395公里的空间轨道 上,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 号轨道空间站实现美俄两国航天飞行器械的历史 性会合。在此期间两者相靠距离最近达11.3米。
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 托(中)快乐地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了他为期 一周的太空观光生活。太空旅游的开辟使得普通 人也能够像宇航员一样畅游星际之间。
1969年7月 21日,美 国宇航员 尼尔·阿 姆斯特朗 (头盔中 影像)和 巴兹·奥 尔德林 (如图) 乘“阿波 罗”11号 飞船首次 登上月
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 伦比亚”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升空。美国先 后制造的5架航天飞机为人类利用外层空间开辟 了更广阔的前景。
1984年6月7 日,美国航 天飞机“挑 战者”号宇 航员布鲁 斯·麦坎德 利斯使用载 人机动装置, 离开航天飞 机320英尺, 完成了人类 首次无安全 索太空行走。
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南特, 从小对航海有浓厚兴趣,系统地研读过数理化专 著,1865年发表了《从地球到月球》,及1870年 发表的续集《环绕月球》,这两本科幻小说几乎 是现代“阿波罗”登月工程的原始性预演。
《从地球到月球》及它的续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法国探险家 米歇尔·阿当建议造一颗名为“哥伦比亚”的空心炮弹,并乘坐它到 月球去。巴比康,米歇尔 和尼丘尔船长在炮弹里装了温度计,气压 表,月理图和枪支弹药,又随身带上两只狗和几只鸡,乘坐由270 米长的大炮发射的炮弹出发,但在途中遇到流星而偏离轨道,在离 月球4500千米处绕月飞行。三位探险家利用绕月飞行的机会,仔细 观测了月球的面貌,最后因炮弹速度 越来越快而脱离了月球的引力 范围,从而进入了地球的引力圈,终于溅落在太平洋,三位月球探 险家被美国军舰救起受到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
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月亮上的足迹 (1)

1.本文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 类的聪明才智。
时间: 1969年7月 16日 所发生的事件 ——登月
准备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升空 飞船离开地球向月球去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月亮上 飞船登月成功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的足迹 登月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一 件什么事? 按什么顺序写的? 请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
(时、地、人、事)。
整体感知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 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天中心 探索月球的过程 发生的事件:探索月球的过程 发生的事件:
时间
积累词语:
事件
1969年7月16日
“土星5号”火箭把飞船“阿波罗 11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飞船飞过月球和地球的中和点。 19日晚8点3 3 分 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遥遥在望】 ( guān cè) (zhǐ lìng) (hésuà n) ( chà ng tá n) 飞船作减速运动,准备登月。 19日晚9点32分 观测 指令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 合算 畅谈 一条孤独的小船,比喻孤零唯一 【一叶孤舟】 20日上午7点32分 飞船与登月舱脱离。 只能够望见却不能够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 (lǐ chéng bēi ) (shén wǎng ) ( áng shǒu tǐng lì )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阿波 罗11号”飞 船溅落在预 定的海域, 被等候在那 边的海军救 起。
月亮上的足迹(1)

(马王堆汉代古墓 中出土的帛画)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 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 的登月向往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 称“阿波罗计划”。阿波罗计划采用月球轨道交会 法,用强大的土星五型运载火箭把50吨重的航天 器送入月球轨道。航天器本身装有较小的火箭发动 机,当它接近月球时,能使航天器减速进入绕月轨 道。而且,航天器的一部分——装有火箭发动机的 登月舱能脱离航天器,载着宇航员登上月球,并返 回绕月轨道与阿波罗航天器结合。工程开始于19 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 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 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 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返航
22日上午6点 35分,太空船与 “阿波罗11号”对 接成功。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 指挥舱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 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
195个小时。
两位宇航员登月后与地球通了几次电话?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通话的? 两次。一次上登月舱后与地面指挥中心通 了话;另一次登月后做完一切工作后与美 国总统尼克松通了话。
找出文章中议论的句子,并体会 它的作用。
一个伟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他 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他们同前 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这将是人类进 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突出表现了这次登上月球对人类的 伟大意义和登月者的开拓性的事迹的敬 佩,也是对人类第一次登月行为的赞美。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 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说说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
月亮上的足迹(1)

长征 三号乙运载火箭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巡视器(月球车)
• •
•
•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20张)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 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玉兔号”,月球车)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 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 至内部探测。嫦娥三号其中着陆器定点守候,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范围可达 到5平方公里,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2013年8月 28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宣布,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当天召开第十 一次会议暨嫦娥三号任务进场动员会,审议批准了嫦娥三号任务由研制建设阶段转入 发射实施阶段。嫦娥三号探测器已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30分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 中心发射。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发射场区指挥部决定,“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12 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将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 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2013 年9月11日嫦娥三号乘飞机转运,于12日10时抵西昌发射场。嫦娥三号已于12月2日1 时30分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将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 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2013年11月26日月球车正式命名为玉兔号。 2013年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进入预定的月面 着陆准备轨道。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着陆。 2013年12月 15日凌晨,嫦娥三号搭载的“月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19日晚8点33分
《月亮上的足迹》原文课文

《月亮上的足迹》原文课文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量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
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月亮上的足迹 (1)

资料2:1986年人类还专门对哈雷彗星回归和太阳进 行过探测。前苏联的韦加号、欧空局的乔托号和日本 的先驱号探测器,第一次在穿过哈雷彗星贴近彗核探 测,发现了哈雷彗星上有简单的有机分子。1990年美 国发射的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破天荒地探测了太 阳南北极的太阳风形成等情况。
资料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把哈勃空 间望远镜、康普顿r射线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望 远镜送入太空轨道,观测宇宙中遥远天体和星系, 揭示宇宙的形成和发展。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10 年来,已经观测到黑洞、超新星爆发等宇宙自然 现象。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偷吃了灵药而奔 月的嫦娥,代表 了古时人们对神 秘月球的无限向 往。
1969年7月21日, 这一梦想终于变成 现实,人类登上了 月球。
1 、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本文写了一 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 20秒登上了月球。时间顺序。
火星探路者
从当地环境中获取能量的光 子能量站将推动宇宙飞船在 整个太阳系里的运行。 NASA已不再满足于向火星 派遣小型机器人探测器。在 NASA的研究计划中,发射 载人宇宙飞船已经提上日程。
想登上外星球吗?好好学习 吧,或许有一天,外星球的土地 上将印上你的足迹!
作业与练习 1.月球的奥秘多种多样,课后搜 集有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一下。 2.查找火星资料,以《当我登上 火星》为题写一段文字。
月亮上的足迹
李 白 《 古 朗 月 行 》
又 疑 瑶 台 镜 , 飞 在 青 云 端 。
小 时 不 识 月 , 呼 做 白 玉 盘 。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将花月夜》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亮上的⾜迹》是⼀篇记实报道。
作者以平实的语⾔,真实地记录了⼈类⾸次登⽉的全过程。
字⾥⾏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初中语⽂《⽉亮上的⾜迹》课⽂原⽂ 在茫茫太空,⽉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真是可望⽽不可即。
然⽽,1969年7⽉,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类拜访了⽉球,迈开了⼈类探索太空的重要⼀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块新的⾥程碑。
这⼀年的7⽉16⽇,美国佛罗⾥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的⽕箭发射架上,“⼟星5号”⽕箭像巨⼈⼀样昂⾸挺⽴着,尖端直指蓝天,⾼达⼀百多⽶。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太空。
地⾯服务⼈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级⽕箭加进了煤油,第⼆级和第三级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的⾷堂⾥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个伟⼤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的⼈们⼀⼀道别。
这将是⼈类进⾏的距离最为遥远的⼀次旅⾏。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狭⼩的指令舱。
地勤⼈员对⽕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切正常。
指挥中⼼发出点⽕指令,计算机开始⾃动⼯作。
⾃动点⽕装置点燃了点⽕器,“⼟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承受着巨⼤的压⼒,那是由于⽕箭的加速⽽引起的超重⼒。
发射后2分42秒,第⼀级⽕箭⾃动脱落,⼆三两级⽕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度时,第⼆级⽕箭⾃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箭发动机启动⼯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度进⼊预定的轨道。
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度为2650公⾥,速度为每秒767公⾥。
飞船进⼊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球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波罗11 号”飞船溅落在 预定的海域,被 等候在那边的海 军救起。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事件: 探索月球
合作探究: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宇航员登月的过程? 时间先后顺序 文章写时间为什么要落实到几分几秒? 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 也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guān cè) (zhǐ lìng) (hésuà (chà tá n) ng n) 观测 指令 合算 畅谈 (shén wǎng) 神往 (lǐ chéng bēi) (áng shǒu tǐng lì) 里程碑 昂首挺立
(hǎi yù) (yī yè gū zhōu) (yá yá zà wà o o i ng) 海域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土 星 五 号 火 箭 点 火
升 空
土星五号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 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 上留下脚印
精确时间是1969年7 月21日11点56分20秒
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22日上午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事件 “土星5号”火箭把飞船“阿波罗11号”成 功送入预定轨道。
飞船飞过月球和地球的中和点。 飞船作减速运动,准备登月。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飞船与登月舱 脱离。 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 开始准备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飞船对接。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大气层。圆满完成登月计划。
点击图片播放登月录像
积累词语:
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遥遥在望】
CCTV-“嫦娥一号”探月行 【一叶孤舟】 动 只能够望见却不能够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
一条孤独的小船,比喻孤零唯一 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 【合算】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里程碑】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相提并论】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测 量 月月 球面 与上 地的 球激 间光 的反 精射 确镜 距, 离用 以
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
安装在月面上的地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返航
22日上午 6点35分,太 空船与“阿波 罗11号”对接 成功。
(登月小艇先要与指挥舱结合,然 后由指挥舱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21日上午11点51分 21日下午14点51分 22日上午0点15分 22日上午6点35分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CCTV-“嫦娥一号”探月行动 阿波罗登月
土 星 五 号 火 箭 脱 离 发 射 架
说说你的理解: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个小小的 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个巨大的飞 跃。”
这一小步,对阿姆斯特朗来说,就是小小的 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这踏上月球的一小步, 是人类凭借自身的力量第一次踏足宇宙中其他的 星球,这一小步使曾经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它连 接起人类的过去和未来、现实与梦想、地球和宇 宙。作为一次标志性事件,它象征着人类科技发 展的巨大飞跃,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 碑。
CCTV-“嫦娥一号”探月行 动
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她因偷吃
CCTV-“嫦娥一号”探月行 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 动
往。
了长生不老丹,才飞进了月宫,只有捣药的玉兔和砍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
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
1969年三名勇士迈出了人类奔向 读准字音: 月球的第一步……
快速默读课文
CCTV-“嫦娥一号”探月行动 画出与登月过程有关的文字
时间 事件 “土星5号”火箭把飞船“阿波罗11号” 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1969年7月16日
19日晚8点33分 19日晚9点32分 20日上午7点32分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21日上午11点39分 21日上午11点51分
21日下午14点51分
关于月亮的古诗词
《枫桥夜泊》
【唐】张继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树, 江清月近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关于月亮的古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