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认识亚洲(第1课时)
七年级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教学重难点】1.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会分析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亚洲的资料。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____半球和____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______洋,北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洋。
3.亚洲西北以_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______运河与______洲为界,东南与______洲隔海相望,东北以______海峡与______洲为界。
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也是世界上______最广、______最长的大洲。
6.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地区。
答案:1.东北2.太平北冰印度3.乌拉尔土耳其欧4.苏伊士非大洋白令北美 5.跨纬度东西距离 6.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导入新课】2017博鳌亚洲论坛发展峰会于11月6日在澳门举行,多位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齐聚澳门,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亚洲地区发展”的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作为亚洲的一员,你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学习一:雄踞东方的大洲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精品课件(22张)

探究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精品课件( 22张)
探究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 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
工具是船。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及范围精品课件( 22张)
降水丰沛 河网密布
面积最大
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世界第一大洲 ?
81°N
南
北
跨纬度最广
跨 纬
度
约
92
°
11°S
世界第一大洲 ?
26°E
东西距离最长
170°W
世界第一大洲
读“亚洲地理分区”图, 思考以下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 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 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等都 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 中国的哪些方位?
读“亚洲地理分区”图, 思考以下问题: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 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 国的哪些方位?
北邻北亚
西邻中亚 和西亚
西南邻 南亚
南邻东 南亚
亚洲地理分区
列举亚洲各分区主要国家 请在图中找一找六大分区中的国家。
下列国家属于哪个地理分区?
蒙古 日本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伊朗 叙利亚 巴基斯坦 印度 泰国 印度尼西亚
亚洲地理分区
世界第一大洲
读“亚洲地理分区”图, 思考以下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 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地理方位
亚 北
中亚
中亚
亚 东
南亚
亚 南 东
亚洲地理分区
世界第一大洲
读“亚洲地理分区”图, 思考以下问题:
大班认识亚洲教案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统一。
课程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1.坚持地理学的应用性,学习对生活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在习题设置上,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所选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有用。
2.坚持地理的实践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知识的获取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野外调查中得到的,只有通过地理环境的教育,才可让学生理解、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和作用。
因此,我们在习题的选编上,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重要形式,启发学生在分析、思考、动手、动脑中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坚持地理学的人文化特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地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基础地理教育应培养珍爱地球、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公民,应培养具有经济头脑、做事有计划、按可持续发展方式生活的公民,应培养尊重他人、能与人合作、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公民。
这些重要的思想观念都贯穿在习题的编选中,体现了地理知识的教育性和实用性,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行动。
4.培养学生学会从地理学的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地理学之所以称得上是一门科学,并不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而在于它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技术体系。
因此不仅引导学生从相互关系和时间变化上认识地理事物,而且引导学生从空间分布和空间差异上认识地理事物。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观测和调查获取地理信息、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处理地理信息、运用地图等工具展示地理信息的能力。
幼儿园认识亚洲教案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半球位臵、海陆位臵和经纬度位臵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臵。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臵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挂图、地形名称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位臵和范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三、新授(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公元前2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臵和范围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臵,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臵呢?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臵的一般方法:半球位臵、海陆位臵、经纬度位臵[活动]:看图讨论回答:1.读图《亚洲在世界中的位臵》,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臵。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读图《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臵①最北:81°N;最南:11°S;②最东:170°W;最西:26°E3.读图《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认识亚洲——精选推荐

第十四章 认识亚洲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学习目标1.学生查资料和教师介绍,了解亚洲的世界之最,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2.运用世界地图和亚洲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3.通过阅读亚洲地形图,认识亚洲一些主要的地形和河湖,并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特点; 4.通过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图,了解亚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知道亚洲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风气候区;5.读三类季风气候气温降水图,分析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学生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与气候,河流的相互关系; 7.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8.通过学习认识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某地区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
理特征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1.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2.2.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主要河流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主要河流,,并能分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相互关系;的流向与地形的相互关系;3.3.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分布状况;并说明其分布状况; 三.教学难点:1.分析亚洲产生多样气候类型的原因;.分析亚洲产生多样气候类型的原因; 2.季风气候的成因;.季风气候的成因;3.亚洲地形、河流、气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亚洲地形、河流、气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教学方式:讲授法,探究式。
究式。
五.教具:PPT 六.课时安排:4课时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导入展示世界空白区域划分图分图 指出图中各区域名称;指出图中各区域名称;说出区域划分的依据;说出区域划分的依据; 说出哪个大洲划分的区域最多?多?巩固复习,导入新课新课亚洲之最之最 把学生说的内容归类写在黑板上。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中图版

第5章认识亚洲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亚洲的位置、世界第一大洲。
2、要求学生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知道中国位于东亚区。
3、要求学生掌握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青藏高原和主要河流。
4、要求学生掌握亚洲复杂的气候,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5、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气候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6、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形分布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特征和水旱灾害的形成。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亚洲气候图、《亚洲雄风》录音带、亚洲地形填充图、气候填充图幻灯片、非洲气候分布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亚洲的地理位置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过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这两部分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亚洲在世界上的位置?亚洲的位置出示亚洲地形图。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指图讲述)生: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面、东南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是欧洲和非洲。
(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小结。
)师:好!现在我们来了解我们生活的亚洲。
播放录音《亚洲雄风》师:从歌声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亚洲的雄伟壮丽,同学们!我们作为一个亚洲人,亚洲有那些值得我们自豪呢?黄河、世界人口最多)师(指挂图):哪个洲最大?生:亚洲。
一、世界第一大洲(板书)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亚、欧、非三大洲分界线吗?请一名同学在挂图上依次指出来。
生(指图回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尔其海峡和苏伊世运河。
师:刚才同学回答说亚洲最大,现在请同学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师:请同学从亚洲跨越的纬度方面去查阅地图,同时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生:亚洲北到北极圈以北,南到赤道以南,跨越纬度80度左右,东西距离10000多千米。
师总结:亚洲是跨越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的大洲,面积最大的一洲。
师:讲述亚洲的六大分区,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方位,属于哪一个分区?生:在亚洲的东部,属于东亚。
亚洲大班教案

亚洲大班教案教案编写是教学准备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给教师全面而系统的指导。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针对亚洲大班的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授课。
教案概述课程名称:亚洲大班教案适用年龄:3-5岁课时数量:5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介绍亚洲的文化、风俗习惯和地理特点,培养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地理知识。
教案内容第一课:亚洲地理概述教学目标:1. 认识亚洲大陆及其主要地理特点。
2. 学习亚洲大陆上的一些国家和主要城市。
教学步骤:1. 通过地图或世界地球仪向幼儿展示亚洲大陆的位置。
2. 给幼儿展示和介绍亚洲大陆上的一些国家和城市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3. 制作一个亚洲地图拼图活动,让幼儿根据提示将国家和城市的名称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第二课:亚洲的文化多样性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的不同文化和风俗习惯。
2. 培养幼儿的尊重和接受不同文化的态度。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幼儿展示亚洲各国的传统服饰、建筑和食物。
2. 引导幼儿讨论亚洲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印度的排灯节等。
3. 制作一份亚洲文化小册子,让幼儿选择一个国家,画出该国的传统服饰或标志性建筑,并记录一些了解到的文化信息。
第三课:亚洲的动物世界教学目标:1. 认识亚洲大陆上的一些特殊动物。
2. 培养幼儿的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1.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幼儿展示亚洲的特色动物,如大熊猫、孔雀和虎。
2. 引导幼儿讨论这些动物的特点和所生活的环境。
3. 给幼儿分发一份亚洲动物的填色练习,并解释为什么它们需要受到保护。
第四课:亚洲的节日与庆典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庆典。
2. 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认同感。
教学步骤:1. 向幼儿介绍亚洲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庆典,如中国的中秋节和日本的樱花节。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这些节日和庆典的庆祝方式和特色活动。
3. 分成小组,让幼儿选择一个节日或庆典,制作一个海报来展示与该节日相关的传统食物、服饰或习俗。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

亚洲气候(qìhòu)类
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观察(guānchá) 思考
我们进 行纵贯 亚洲(yà zhōu) 南北的 旅行, 沿线依 次会遇 到什么 气候?
课•堂纬练度习位一置(:wèi zh课i)和本海(陆kèbě位n)第置三(wèi页zhi)对思亚考洲的气候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复
第三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 1.亚洲人口数量约42亿(2010年),占世界人口的 61%
• 2.亚洲人口过亿的国家6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 3.亚洲现有48个国家和地区(dìqū),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
和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 4.亚洲有1000多个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以上。
海陆 位 (hǎi lù) 置
第五页,共三十八页。
思考
(sīkǎo)
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东
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 北 半球
第六页,共三十八页。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属于
纬度 位置 (wěidù)
带 北温
A 北极圈
思考
B C
北回归线
(běi huí ɡuī xiàn)
赤道
(zhōnɡ ɡuó) (fēnbié)
(tài ɡuó)
连 连一 下列国家属于哪个地理(dìlǐ)分区4 ?
朝鲜
伊拉克
伊朗(yī lǎnɡ)
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吉尔吉斯斯坦
东亚 东南亚 中亚
南亚(NánYà)
西亚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三.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授课
教具
亚地图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知识结构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一、引入部分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什么?(亚洲)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亚洲。
二、新授部分
(一)观察图14-2,
思考问题:
1、说出亚洲四周濒临的大洋和大洲,确定亚洲的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面与欧洲相接)
北:俄罗斯的切柳斯金角(77°43N´,104°18´W)
归纳:东西跨约165°经度,南北跨纬度约92°,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是最大的大洲。
(二)观察图14-2,思考问题:
1、找出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
2、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洲,说出它们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3、能在亚洲的地形图上找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能简单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运用地图简述亚洲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
难点
初步学会如何运用地图归纳某一大洲的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归纳法
课堂反馈
写一段小资料:
要求(1)简要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特征。
(2)简述亚洲主要自然环境特征。(言简意赅,紧扣主题,不超过100字)
课后
反思
学生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有了基本了解,多数学生能跟着老师一起动,并积极思考问题。
2、阅读p7,并看图,找出亚洲大陆部分东西南北四至点,大致计算一下亚洲所跨的纬度和经度。
给学生5分钟时间思考问题,老师画图,然后带领学生画图和分析问题。
东:俄罗斯的杰日尼奥夫角(66°05´N,26°40´W)
西:土耳其的巴巴角(39°29´N,26°10´W)
南:马来西亚的皮艾角(1°16N´,103°30´W)
(二)出示亚洲水系图
引导找出亚洲主要河流并确定其流向
引导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
读图确认
分析归纳亚洲地形特点
(多种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归纳概括亚洲的地势特征
(中间高、四周低)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面积最大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域辽阔
地形山地高原为主
自然环境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课堂
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知道亚洲地域辽阔,多半岛岛屿。它的河湖气候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一周第课次总第1节年月日星期
题目
第五章认识亚洲第一节地理位置和地形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在亚洲地图上找出东西南北四至点,,计算亚洲跨越的经度及纬度,确定亚洲的纬度位置。
2、在亚洲地形图上,指出濒临的海洋和相接的大洲,确定海陆位置。
3、找出乌拉尔山脉、马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它们是亚欧之间界线;
找出苏伊士运河、红海,它们是亚非之间分界线。
学生回答
观察地图
思考问题并回答
填图
了解
观察地图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二.亚洲的地形
(一)出示亚洲地形图
1引导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其分布
2引导确认亚洲主要高原和山地分布的位置(如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雄居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