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凉解表药

合集下载

中药单味药辛凉解表药的记忆方法

中药单味药辛凉解表药的记忆方法

中药单味药辛凉解表药的记忆方法
对于记忆中药单味药辛凉解表药,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 分类记忆:首先,将辛凉解表药分为若干类别,如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等。

这样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药物的分类和特点,从而更容易记忆。

2. 特征记忆:对于每一个药物,了解它的主要功效和特点,例如薄荷可以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牛蒡可以解毒透疹消肿疮,宣肺利咽痄腮强等。

这样可以通过药物的独特性质来加深记忆。

3. 联想记忆:将药物的功效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想,例如想象薄荷的清凉口感,或者想象牛蒡的形状等。

这种联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住这些药物的特点和功效。

4. 反复复习:记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建议在记忆之后定期复习这些药物的功效和特点,以避免遗忘。

5. 实践应用:最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例如在感冒时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实践,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药物的功效和特点。

总之,记忆中药单味药辛凉解表药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以上提供的策略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药药性歌诀

中药药性歌诀

药性歌诀解表药(一) 辛温解表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定喘,利水肿消。

桂枝性温,发汗解表,通阳化气,温经止痛。

荆芥与紫苏,羌防白芷俱,辛温解表用,风寒表证除。

荆芥炭止血,羌防风湿祛,若逢头面病,白芷是所需,生姜并止呕,暑湿用香薷。

(二)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蝉蜕凉,宣散风热透疹良,牛蒡尤可疗咳嗽,蝉蜕抽风声哑尝。

桑叶枝皮果,皆为有用资。

叶将风热散,目赤眩晕医,血虚桑椹好,风湿用桑枝,桑皮清肺热,水肿亦相宜。

菊花甘苦微寒,散热明目清肝,野菊清热解毒,疔疮痈肿能安。

葛根甘辛平,退热又生津,透疹舒项背,热泻配连芩。

柴胡退热效能良,往来寒热更需尝,疏肝解郁尤常用,升举清阳不可忘。

升麻亦可升清气,解毒透疹是其长。

清热药石膏大寒清肺胃,烦渴能除壮热退,生用清热宜内服,煅过收敛外用配。

知母泻火亦滋阴,实热虚热皆能清,阳明经热石膏配,知柏并用肾火平。

黄芩连柏苦寒强,泻火解毒湿热攘,三焦热盛可同用,并治泻痢与疮疡。

心烦呕痞黄连好,黄芩清肺兼少阳,黄柏善清下焦火,三药异同仔细详。

栀子苦寒,降火除烦,清热利湿,淋病黄疸,凉血止血,吐衄能安。

龙胆性寒大苦,善清肝胆实火,高热惊搐可用,下焦湿热能除。

夏枯草,清肝好,眩晕治,目疾疗,能散结,瘰疬消。

决明子清肝,头痛眩晕餐,目赤肿痛用,润肠便不难。

苦参性苦寒,下焦湿热犯,黄疸并痢疾,用之可以扳。

银花连翘二地丁,善治疮疡热毒清。

温病毒痢银花效,热陷心包选翘心,黄疸乳痈公英用,疔毒常施紫地丁。

大青板蓝根,清热解毒胜,温病诸般证,用之有效能,流感配羌活,肝炎乙脑珍,痄腮及丹毒,疸痢用皆灵。

青黛功相似,凉血亦定惊。

蚤休拳参半边莲,疮疡蛇毒均可歼。

肝热惊搐蚤休用,水肿尤宜用半莲。

金荞麦和鱼腥草,射干也把肺热扫。

肺痈当以荞腥主,咽痛痰鸣射干好。

白头翁与马齿苋,秦皮地锦性皆寒,大肠湿热能清解,热泻热痢用之餐。

鸦胆子把原虫杀,阿米巴痢疟疾安。

红藤败酱草,解毒治肠痈。

红藤善活血,败酱更排脓。

犀角清热定惊良,凉血解毒此为上,热入血分用为主,吐衄斑疹必须尝。

10章解表药-辛凉解表

10章解表药-辛凉解表
【来源】
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 时脱落的皮壳。 【采制】 夏、秋二季采集,除去泥士、 杂质,晒干。生用。
5.蝉蜕《神农本草经》
【性味归经】甘,微辛, 寒。归肺、肝经。
【主要功效】疏散风热, 利咽,透疹止痒,明目 退翳,息风止痉
5.蝉蜕《神农本草经》
【临床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 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宣肺利咽、 开音疗哑。 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宣散透发,疏散风热,透疹止痒。 3.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入肝经,善疏散肝经风热而有明目退翳之功。 4.急慢惊风,破伤风证。 甘寒,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可凉肝息风止痉
1.薄荷《新修本草》
【用法用量】
煎服,3~6g;宜后下。 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使用注意】
芳香辛散,发汗耗气,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2.牛蒡子《名医别录》
【来源】
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 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 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性味归经】辛、甘、苦, 寒。归肺、肝经。
【主要功效】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4.菊花《神农本草经》
【临床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 风热, 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 2.目赤肿痛、目赤昏花。 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 能清 泄肝热以明目。 3.肝阳上亢眩晕头痛及肝风头痛 性寒入肝经,清肝热、平肝阳。 4. 热毒疮痈肿痛。 味苦性寒,清热解毒,以疗疮痈
解 表 药
第 十 章
第二节 发散风热(辛凉解表)药
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热表证及温热病分证的药,称为发散风热药。因其味辛性凉,又 称为辛凉解表药。 风热表证:以发热、微恶风寒、舍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主要表现。

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柴胡用根或全草[性味]苦、散寒[功用]1解表退热;用于寒热往来,常配黄芩。

用于疟疾,常配草果、常山。

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引起的胁痛(如肝、胆疾患)或月经不调,常配当归、白药。

3升提中气;用于气虚下陷之证,如子宫脱垂,脱肛等,常配黄芪、升麻。

[用法]一钱~三钱[鉴别]1醋炒入肝,能活血止痛。

肝为上升之头痛、耳鸣宜慎用。

2银柴胡是另一品种,用于清虚热3柴胡解表退热,适于表部已渐入里,尚未入里之少阳证,与薄荷、麻黄、桂枝、荆芥等专解表邪之品不同。

葛根用根[性味]辛、甘、平。

[功用]1发汗解热;用于外感风热之项背发紧疼痛。

2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渴,常配天花粉、芦根。

3透疹,止泻;用于麻疹不透及腹泻、痢疾。

配升麻透疹。

配黄芩、黄连等治腹泻、痢疾。

目前亦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

[用法]一钱五分~五钱[鉴别]葛根生用退热;煨用止泻。

桑叶用叶(附;桑枝、桑椹)[性味]苦、微寒[功用]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

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用法]一钱五分~三钱[附]桑枝清热祛风;治关节红肿热痛(如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桑椹性味甘、酸、微寒。

功能补血润肠,治血虚头痛、眼花、便秘。

[鉴别]1桑叶,菊花功用相似,但桑叶解表力强;菊花清肝热之力著。

2治四肢疼痛,一般属寒者用桂枝,属热者用桑枝。

菊花(附;野菊花)[性味]苦、微寒[功用]1清热散风;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可配桑叶、白蒺藜。

2平肝明目;治肝经风热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两目昏花,可配石决明、枸杞子。

[用法]一钱五分~三钱[附]野菊花性味苦,寒。

功能清热解毒,平肝潜阳。

用于热毒痛肿及肝阳上亢之头痛。

用量二~三钱。

大豆卷为黑大豆发芽后的干燥品。

[性味]甘、平[功用]清解湿热;本品能分利湿热,兼能清解表邪。

多用于暑湿、湿温之表证。

[用法]三钱~五钱[鉴别]豆豉长于发汗解表;豆卷善于清解湿热。

执业药师《中药二》辛凉解表药记忆口诀

执业药师《中药二》辛凉解表药记忆口诀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执业药师《中药二》辛凉解表药记忆口诀一、薄荷(善治风热袭表或风热上攻)薄荷味辛,成分中含有薄荷油,具挥发性,因此在治病机理上也有相似点,可以将风热表证发散出去,即宣散风热;由薄荷制成的薄荷膏能提神醒脑,换句话说就是能清利头目;咽喉肿痛时可用薄荷糖缓解,因此又能利咽;另外,薄荷中薄的读音为“báo”时,很透,故能透疹;又由于薄荷为青色,青色入肝,引申功效为疏肝。

二、牛蒡子(滑利二便)牛蒡子属于果实,果实里有种子,而种子大多含油,油有非常好的润滑作用,故牛蒡子能滑利二便;牛蒡子性寒,寒性能解比较重的热像热毒,那么热毒袭表就容易引发风疹、肿毒或者疮毒,因此就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牛蒡子又能解痰热、肺热等热,因此和麻黄一样可以宣肺,可以利咽。

三、蝉蜕(善治喑哑咽痛)别名蝉衣,蝉衣属于蝉的皮肤,可以透疹止痒;又能挡风,引申为息风止痉;另外,蝉蜕的蜕与退同音,引申为退翳,翳指的是眼球上遮挡视线的白膜,所以退翳就能明目,退翳和明目一般都一起出现。

此外,辛凉解表药的常规功效疏散风热。

四、桑叶记忆口诀“平民风热,两只肥皂”,“平民”指代的是平肝明目,“风热”为疏散风热,“两只”指代的是凉血止血,“肥皂”指代的是清肺润燥。

五、菊花记忆口诀“清明热卖菊花”,“清”为清热解毒,“明”为平肝明目,“热”为疏散风热。

六、葛根(善治项背强痛和阳明头痛)记忆口诀“借机升职,震惊”,“借机”表示解肌退热,“升职”表示升阳止泻,“震惊”表示透疹,生津。

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有什么区别

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有什么区别

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在药物性质、作用和适应症上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药物性质上,辛温解表药的药物性质多属温性,辛凉解表药的药物性质多属凉性。

因此,在药物性质上,这两种药物存在本质的区别。

其次,在作用上,辛温解表药主要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而辛凉解表药则主要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

这是因为它们的药物性质不同,导致其作用方向和效果也有所不同。

最后,在适应症上,辛温解表药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的表症,如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等。

而辛凉解表药则主要用于外感风热的表症,如发热重、微恶寒、头痛、咽喉肿痛等。

这是因为它们的药物性质不同,导致其适应症也有所不同。

总之,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在药物性质、作用和适应症上均存在明显的区别。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合理选用药物,以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也要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3.辛凉解表药

3.辛凉解表药
菊花甘、 微寒,入肝、肺经。 菊花甘、苦,微寒,入肝、肺经。
3.功效与主治: 3.功效与主治: 功效与主治
(1)发散风热:其质轻可升散,清热力强,主治风热 (1)发散风热:其质轻可升散,清热力强, 发散风热 感冒。 感冒。 (2)清肝明目:主治肝火上炎的眼病,比桑叶强; (2)清肝明目:主治肝火上炎的眼病,比桑叶强;也 清肝明目 可治风热以及肝肾阳虚引起的眼病。 可治风热以及肝肾阳虚引起的眼病。 (3)清热解毒:常外用,也可内服,主治热毒疮疖, (3)清热解毒:常外用,也可内服,主治热毒疮疖, 清热解毒 红肿热痛等。 红肿热痛等。
(七) 野菊花
为植物菊科野菊的全草 及头状花序。 及头状花序。 野菊花与菊花功效相似, 野菊花与菊花功效相似, 但前者善疏散风热; 但前者善疏散风热;后 者善清肝明目, 者善清肝明目,主治眼 病。
中 药 菊 花 小 结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动 物 科 技 学 院 史 万 玉
(八)牛蒡子(大力子,牛子) 牛蒡子(大力子,牛子)
(1)外感风热:适用于外感风热的咽喉肿痛, (1)外感风热:适用于外感风热的咽喉肿痛, 外感风热 常配伍桔梗、银花,连翘等,eg银翘散 银翘散。 常配伍桔梗、银花,连翘等,eg银翘散。 (2)痈肿疮毒:适用于痈肿疮毒尚未破者, (2)痈肿疮毒:适用于痈肿疮毒尚未破者, 痈肿疮毒 常与大黄、连翘、黄芩等同用,eg粘鼠子散 粘鼠子散, 常与大黄、连翘、黄芩等同用,eg粘鼠子散, 治肺毒生疮。 治肺毒生疮。 (3)痘疹:适用于痘疹透发不畅,常与蝉蜕、 (3)痘疹:适用于痘疹透发不畅,常与蝉蜕、 痘疹 薄荷、葛根等同用。 薄荷、葛根等同用。
(三)升麻
(3)痛肿疮毒:与黄连、 (3)痛肿疮毒:与黄连、石膏等同用治胃火亢 痛肿疮毒 盛的牙齿肿痛;与桔梗,牛蒡子、 盛的牙齿肿痛;与桔梗,牛蒡子、玄参等同 用治咽喉肿痛;与银花连翘、 用治咽喉肿痛;与银花连翘、大青叶等同用 治热病发斑以及疮疡肿毒。 治热病发斑以及疮疡肿毒。

2辛凉解表药

2辛凉解表药
功效应用
1发表透疹——风热头痛,麻疹不透(升麻葛根汤) 2清热解毒——多种热毒证
阳明胃热之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清胃散) 风热上壅,咽喉肿痛(牛蒡子汤) 热毒疮肿(配金银花、连翘等)
3升举阳气——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补中益气汤)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升阳发散
功效比较
阴虚火旺忌用 喘满气逆忌用 麻疹已透忌用
处方用名 蔓荆子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效应用
1疏散风热——风热表证(配薄荷、菊花等) 2止痛——疼痛证
头痛或偏头痛,头风痛,风湿痹痛,牙痛及胃脘痛等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豆科植物大豆 药 材 成熟种子
淡豆豉
处方用名 淡豆豉
性味归经 辛、甘、微苦、凉。归肺、胃
功效应用
风寒(葱豉汤) 1 解表——外感头痛
风热(银翘散)
2 除烦——热病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类别 原植物 药材
植物 浮萍科植物紫萍 全草
浮萍
处方用名 浮萍 性味归经 辛、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
1发汗解表——外感风热,身热无汗
2透疹止痒
麻疹初期,透发不畅 风热疹块,皮肤瘙痒
性味归经 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应用
1疏散风热——外感风热、温病初起(银翘散) 2清利头目——风热上攻,头痛目赤(配桑叶、菊花等) 3利咽——风热壅盛、咽喉肿痛(配牛蒡子、桔梗等)
麻疹不透(配蝉蜕,荆芥等) 4透疹
风疹瘙痒(配苦参,白鲜皮等)
5疏肝解郁——肝郁气带、胸胁胀痛——逍遥散
用法用量
煎服,3-6g 宜后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效 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小结
-汗法
掌握麻黄、桑叶、菊花、薄荷、柴胡、 葛根、升麻的功效。
熟悉桂枝、荆芥、防风的功效,细辛的 用量。
“宁食野葛,不服五石”
五石散(寒食散):石钟乳、紫石英、 白石英、硫磺、赤石脂 “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
野葛(断肠草,钩吻)-马钱科葫蔓藤 的根、茎、叶。 《本草纲目》“钩吻杀人”
蝉衣
-春蝉、夏蝉和寒蝉“寒蝉凄切”“噤若寒 蝉”
-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脱壳 功效
疏散风热 利咽透疹 退翳解痉
1.小儿夜啼,哮喘
疏肝解郁 -肝气郁结
葛根
-葛的干燥根
功效
应用
解肌退热-外感表证伴项背强直
生津透疹-热病津伤或消渴,麻疹初起
升阳止泻-泄泻(湿热、脾虚)
葛根素注射液
葛根异黄酮-骨Leabharlann 疏松症葛根30克,水煎服,可治落枕 葛花-解酒
1.葛花粥:葛花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2.葛花茶:葛花10克 3.葛花陈皮茶:葛花10克,陈皮15克 4.葛花菊花茶:葛花10克,菊花10克 5.葛花竹叶茶:葛花10克,竹叶5克 6.葛花石斛茶:葛花10克,鲜石斛30克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5) 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 毛泽东
-菊的头状花序
功效
应用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
平肝明目-肝火上炎或肝经风热所致
目赤肿痛,肝阳上亢所致眩晕头痛, 肝肾不足之目暗昏花
清热解毒
1) 菊花茶-明目,抗衰老
2) 菊花、金银花、山楂片各10 g,制成凉 茶-防暑降温
3) 菊花延龄膏
4) 陆游 “采得菊花作枕囊”(菊花1000 g, 川芎400 g,白芷200 g,丹皮200 g)
5) “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 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薄荷
-薄荷的茎叶
功效
应用
疏散风热 -风热感冒
清头目利咽喉-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透疹止痒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2.辛凉解表药
适应证-风热表证
热(火)易耗伤人体津液
辛凉发汗
发汗 避免辛温药耗伤津液
桑叶
-桑树的叶
功效
应用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
清肝明目-风热或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肝阴 不足,视物昏花
清肺润燥-燥热伤肺,干咳无痰
“收汗妙品”-自汗,盗汗,头面汗出
菊花
1) 《礼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2) 屈原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3) 陶渊明、黄巢 4) 苏轼 “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满地金。
2.音哑—蝉衣3 g、薄荷3 g、胖大海2枚或 蝉衣3 g、诃子3 g、石斛3 g泡服
3.小儿湿疹-蝉衣3个研碎、黄连3 g、香 油30 ml,浸泡1日,敷患处
蝉花 -真菌蝉花寄生于蝉蛹上形成 的子座和蝉蛹尸体的复合体。
牛蒡子
-牛蒡的果实
功效
疏散风热 宣肺透疹 利咽解毒
风寒咳嗽忌用
升麻
-升麻的根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