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观察
小鼠唾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淀粉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2. 掌握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3. 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作用是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本实验通过测定小鼠唾液中淀粉酶的活性,了解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环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小鼠10只,体重20-25克;2. 试剂:淀粉溶液、碘液、NaOH溶液、蒸馏水;3. 仪器:试管、移液器、恒温水浴锅、秒表。
四、实验方法1. 将10只小鼠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标记为A组和B组;2. A组在室温下饲养,B组在低温环境下饲养(温度设定为4℃);3. 饲养7天后,收集A组和B组小鼠的唾液;4. 分别取唾液0.5毫升于试管中,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5. 将试管置于37℃恒温水浴锅中,反应5分钟后取出;6. 加入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7. 记录A组和B组唾液淀粉酶活性,并计算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1. 室温下饲养的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为(X1);2. 低温环境下饲养的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为(X2);3. 室温下饲养的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平均值(X̄1);4. 低温环境下饲养的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平均值(X̄2)。
六、数据分析1. 对比A组和B组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分析环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2.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机制。
七、实验结论1. 室温下饲养的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高于低温环境下饲养的小鼠;2. 低温环境下饲养的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较低,可能是由于低温抑制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3. 唾液淀粉酶活性受环境因素影响,低温环境会降低唾液淀粉酶活性。
八、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低温环境会降低唾液淀粉酶活性;2. 唾液淀粉酶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pH值、食物等;3. 本实验仅研究了低温环境对小鼠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环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参考文献:
[1]]周锦兰,张开诚.实验化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10-311.
[3]许冰,原媛,赵文献.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0):35-35.
[4]冯攸科.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质疑[J].《中等医学教育》1996(03了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唾液淀粉
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必须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佳催化作用;淀粉酶具有
高度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产生唾液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有差异。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激活剂;专一性
向上面的剩余溶液中加2mL班氏试剂,放入沸水中加热10分钟左右,观察现象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0.4%盐酸、0.1%乳酸、蒸馏水与1%碳酸钠各2mL,再向以上四支试管中各加2mL1%淀粉溶液及2mL淀粉酶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根据生成红棕色沉淀的多少,说明淀粉水解的强弱。
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3支试管,各加3mL1%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各加1mL淀粉酶液。将此6支试管分为3组,每组中盛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液的试管各1支,三组试管分别置于0°C、37°C与70°C的水浴中。5分钟后,将各组中的淀粉溶液倒入淀粉酶液中,继续维持原温度条件5min后,立即加2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根据观察结果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低浓度的Cl-离子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是它的激活剂。Cu2+等金属离子能降低该酶的活性,是它的抑制剂。
(三)器材及试剂
1、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恒温水浴锅、量筒、冰浴、玻璃棒、试管夹、白磁板、试管架、铁三脚架、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的纯化与活性测定实验研究

唾液淀粉酶的纯化与活性测定实验研究摘要:目的是利用基因工程将淀粉酶 (RSAA)转化为人类唾液,并利用它来代替唾液中的SAA来处理淀粉。
通过热休克法对大肠杆菌DH5进行改造,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养皿中筛选抗逆转录病毒,培养、提取、消化和质粒测序抗逆转录病毒。
重组质粒转化为大肠杆菌BL21。
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养皿筛选抗体b -ps1,培养bl-ps1。
细菌在pH值为6.8的磷酸酶缓冲液中被收集和重新激活。
顶部的浮油通过离心和超声离心来检测其淀粉的活性。
结果是,SAA cDNA的PS1原始细胞核表达载体已经建立。
RSAA可以在主BL21 (DE3)中溶解,RSAA可以有效地溶解淀粉。
结论用RSAA代替唾液中的SAA唾液淀粉是安全、方便和环保的。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A;pET-28a质粒;淀粉ABSTRACT:The purpose is to use genetic engineering to convert amylase (RSAA) into human saliva and use it to replace SAA in saliva to treat starch. E. coli DH5 was modified by heat shock method. The antiretroviral was screened in LB culture dish containing kanamycin, and the antiretroviral was cultured, extracted, digested and plasmid sequenced.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BL21. The antibody b-ps1 was screened by LB culture dish containing kanamycin and bl-ps1 was cultured. Bacteria were collected and reactivated in phosphatase buffer with pH 6.8. The activity of starch was detected by centrifugation and ultrasonic centrifugation. As a result, the PS1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SAA cDNA has been established. RSAA can be dissolved in main BL21 (DE3), and RSAA can effectively dissolve starch. Conclusion it is safe, conven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o replace SAA salivary starch with RSAA..KEY WORDS:Salivary amylase a; PET-28a plasmid; starch影响酶反应的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化学实验。
酶学实验实验报告唾液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淀粉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唾液淀粉酶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唾液中,负责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为后续消化提供能量。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反应的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速率,观察酶活性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唾液- 淀粉溶液- 碘液- pH试纸- 温度计- 烧杯- 试管- 移液器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箱- 酶标仪- 移液器四、实验步骤1.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溶液。
(2)用移液器取1mL唾液,加入第一只试管中,混匀。
(3)将第一只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观察淀粉分解情况。
(4)每隔5分钟,用移液器取1mL反应液,加入碘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5)记录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2.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设置不同温度(如25℃、37℃、50℃、65℃)的水浴箱。
(2)重复步骤1,观察不同温度下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3. 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用pH试纸测定唾液的pH值。
(2)调整唾液的pH值至不同水平(如4、5、6、7、8、9)。
(3)重复步骤1,观察不同pH值下淀粉分解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在37℃恒温水浴箱中,淀粉分解所需时间为10分钟。
2.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淀粉分解所需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在50℃时,淀粉分解所需时间最短,说明50℃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3. 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随着pH值升高,淀粉分解所需时间逐渐缩短,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随pH值升高而增强。
在pH值为7时,淀粉分解所需时间最短,说明pH值为7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生物唾液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2. 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3. 通过实验验证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唾液是由口腔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无色、无味、黏稠的液体,其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成分。
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有助于后续消化过程。
三、实验材料1. 实验组:馒头、唾液、碘液、37℃温水、烧杯、试管、滴管;2. 对照组:馒头、清水、碘液、37℃温水、烧杯、试管、滴管。
四、实验方法1. 将馒头切成小块,模拟牙齿咀嚼过程;2.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馒头分别放入烧杯中,加入37℃温水;3. 实验组加入唾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清水;4. 将两组烧杯放入37℃水浴中,静置10分钟;5. 分别向两组烧杯中加入碘液;6.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加入唾液的馒头在静置10分钟后,滴加碘液,馒头不变蓝,说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已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 对照组:加入清水的馒头在静置10分钟后,滴加碘液,馒头变蓝,说明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
六、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唾液在消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有助于后续消化过程;2.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中性;3. 唾液中的其他成分,如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也具有消化、杀菌、免疫等作用。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验证了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重视口腔卫生,保持唾液分泌的正常,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同时,了解唾液的成分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碘液等试剂污染;3.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实验器材,确保下次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三、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观察

注意事项
1.在制备唾液淀粉酶时,根据实际情况,可 用纱布或滤纸过滤一下收集滤液使用。
2.酶容易失活,因此实验用品必须清洁干燥, 避免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等对实验结果的 干扰。
3.为确保实验效果,加试剂宜在水浴条件下 进行,尤其是高温时要注意。
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 能降低酶活性却又不使酶变性的物质叫酶的
抑制剂。
本实验用唾液淀粉酶为材料来观察酶活性受理化 因素影响的情况。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 淀粉酶的底物是淀粉。淀粉在该酶的催化下会随 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解,从而得到 各种糊精乃至麦芽糖、少量葡萄糖等水解产物。 而碘液能指示淀粉的水解程度。
四、操作
1..唾液淀粉酶应用液的制备 (1)每人取一个干净的饮水杯,装上蒸馏水。 (2)先用蒸馏水漱口,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清
理干净。 (3)口含约20mL蒸馏水,做咀嚼动作1-2min,
以分泌较多的唾液。然后将口腔中的唾液吐入 一个干净的小烧杯中。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取3支试管,按表4-2进行实验。
管号
1
2
3
0.5%淀粉溶液 (mL)
3
3
3
pH6.8缓冲液(mL)
0.5
0.5
0.5
1%硫酸铜镕液 (mL)
—
1`
1%氯化钠溶液 (mL)
—
1
—
蒸馏水(mL)
1
—
稀释唾液(mL)
1
1
1
(2)将各管摇匀后,一起放入37℃水浴保温。
(3)每隔1min从第2支试管中取出1滴反应液滴于 白瓷板上,滴加稀碘液1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3_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

11
四、操作步骤
3. 酶反应的特异性 取2支试管,按下表编号后进行实验。
试剂
1
0.5% 淀粉
2
0.5% 蔗糖
—
稀释唾液
1
单位:mL
2 — 2 1
12
将各管摇匀后,一起放入37℃水浴中保温10min。 取出试管,分别加入斑氏试剂 1 mL,混匀。 将各管置于沸水浴中煮沸2-5 min。观察并解释结果。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1)定底物 2)定时间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温度、pH, 激活剂和抑制剂 等都会影响 酶的催化活性。
3
二、实验原理
pH值的影响: 能使酶活性达到最高时的pH值,称为该酶的最适
pH。
温度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
度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值。在一定条件下,能使酶活性达到最高
淀粉酶
淀粉酶
淀粉——————→糊精—————→ 麦芽糖+少量葡萄糖
加碘后;(兰色) (紫红色、暗褐色或红色等) (棕黄色,碘本身颜色)
5
实验原理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温度 2)pH 3)激活剂和抑制剂
酶的特性(专一性)
还原糖和斑氏(Benedict)试剂的反应原理
C6H12O6 + 2Cu(OH)2
值日:5-6组
麦芽糖分子结构(葡萄糖α-1,4-葡萄糖苷)
三、试剂及器材
1. 试剂
• (1)0.5% (w/v) 淀粉溶液 • (2)稀碘溶液 • (3)不同pH缓冲液 (pH5.0 、6.8、8.0) • (4)1% (w/v) NaCl溶液 • (5)1% (w/v) CuSO4溶液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观察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探究温度、pH 值和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
淀粉遇碘液会呈现蓝色,而麦芽糖和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遇碘液不显色。
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液与碘液作用后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材料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 2%的淀粉溶液碘液pH 缓冲液(pH 值分别为 3、5、7、9、11)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2、仪器试管滴管量筒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唾液的收集先用清水漱口,然后含一口清水,在口腔中停留约 1 分钟,将口腔中的杂质清除干净。
之后将口中的水吐掉,紧闭双唇,尽可能多地分泌唾液,将唾液收集到小烧杯中备用。
2、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取 5 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 1、2、3、4、5,分别向每支试管中加入 2 mL 质量分数为 2%的淀粉溶液。
(2)将 1 号试管放入 0℃的冰水混合物中,2 号试管放入 37℃的恒温水浴锅中,3 号试管放入 60℃的恒温水浴锅中,4 号试管放入 80℃的恒温水浴锅中,5 号试管放入 100℃的沸水浴锅中,保温 5 分钟。
(3)分别向 1、2、3、4、5 号试管中加入 1 mL 新鲜唾液,摇匀后,继续在各自温度下保温 5 分钟。
(4)取出各试管,分别滴加 2 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 pH 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取 5 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 6、7、8、9、10,分别向每支试管中加入 2 mL 质量分数为 2%的淀粉溶液。
(2)向 6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pH 为 3 的缓冲液,向 7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pH 为 5 的缓冲液,向 8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pH 为 7 的缓冲液,向 9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pH 为 9 的缓冲液,向 10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pH 为 11 的缓冲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干净的比色板上,于各孔分别滴2滴碘液。 )在干净的比色板上,于各孔分别滴2 (3)每隔1min从第2支试管中取反应液1滴,与比色板 )每隔1min从第2支试管中取反应液1 孔穴中的碘液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4)待第2支试管中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颜色不再 )待第2 变化时,取出试管,向各试管滴加碘液3滴。观察记 变化时,取出试管,向各试管滴加碘液3 录各管颜色。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录各管颜色。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将各管摇匀后,一起放入37℃水浴处理10min。 )将各管摇匀后,一起放入37℃水浴处理10min。 (3)取出试管,分别加入斑氏试剂2ml,混匀。 )取出试管,分别加入斑氏试剂2ml,混匀。 (4)将各管置于沸水浴中煮沸10-20min。观察并解 )将各管置于沸水浴中煮沸10-20min。观察并解 释结果。 释结果。
紫红、 紫红、暗褐或红色
棕黄色
三、试剂及器材
(1)0.5%(w/v)淀粉溶液 要求新鲜配制。 0.5%(w/v)淀粉溶液 (2)稀碘溶液 (3)不同pH溶液 )不同pH溶液 ①pH 5.0缓冲液 5.0缓冲液 ②pH 6.8缓冲液 6.8缓冲液 ③pH 8.0缓冲液 8.0缓冲液 (4)0.5%(w/v)蔗糖溶液 0.5%(w/v)蔗糖溶液 (5)斑氏试剂 (6)1%(w/v)NaCl溶液 %(w/v)NaCl溶液 (7)1%(w/v)CuSO4溶液 %(w/v) (8)白瓷板(或比色板) (9)恒温水浴锅 (10)电炉 10)电炉
本实验用唾液淀粉酶为材料来观察酶活性受理化 因素影响的情况。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 淀粉酶的底物是淀粉。淀粉在该酶的催化下会随 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解,从而得到 各种糊精乃至麦芽糖、少量葡萄糖等水解产物。 而碘液能指示淀粉的水解程度。
淀粉酶 淀粉 糊精 淀粉酶 麦芽糖 + 少量葡糖
蓝色) 加碘 (蓝色)
(2)将各管摇匀后,一起放入37℃水浴保温。 )将各管摇匀后,一起放入37℃ (3)每隔1min从第2支试管中取出1滴反应液滴于 )每隔1min从第2支试管中取出1 白瓷板上,滴加稀碘液1 白瓷板上,滴加稀碘液1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3)待颜色呈棕色时,向各管中加稀碘液1-3滴。 )待颜色呈棕色时,向各管中加稀碘液1 观察各管颜色,比较各管中淀粉水解的程度,并 观察各管颜色,比较各管中淀粉水解的程度,并 解释之。 解释之。
实验三、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观察 实验三、
指导老师:刘建昌、 指导老师:刘建昌、池雪林
一、目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掌握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如何影 掌握温度、pH、 响酶的催化活性及其影响机理。 响酶的催化活性及其影响机理。
二、原理
酶是由活细胞分泌的生物催化剂。 酶促化学反应进行的能力即称为酶活性(酶 酶促化学反应进行的能力即称为酶活性(酶 活力) 在一定条件下,能使酶活性达到最高时的温 度即酶的最适温度 度即酶的最适温度 而能使酶活性达到最高时的pH即酶的最适pH 而能使酶活性达到最高时的pH即酶的最适pH 能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高 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 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 能降低酶活性却又不使酶变性的物质叫酶的 能降低酶活性却又不使酶变性的物质叫酶的 抑制剂。 抑制剂。
四、操作
1..唾液淀粉酶应用液的制备 1..唾液淀粉酶应用液的制备 (1)每人取一个干净的饮水杯,装上蒸馏水。 (2)先用蒸馏水漱口,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清 理干净。 (3)口含约20mL蒸馏水,做咀嚼动作1-2min, )口含约20mL蒸馏水,做咀嚼动作1 2min, 以分泌较多的唾液。然后将口腔中的唾液吐入 一个干净的小烧杯中。
3.pH对酶活性的影响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取3支试管,按表4-3编号后进行实验。 )取3支试管,按表4
管号 0.5%淀粉(mL) %淀粉 不同pH的缓冲液 不同 的缓冲液 (mL) ) 稀释唾液(滴) 稀释唾液 滴 pH5.0 pH6.8 pH8.0 1 2 2 — — 10 2 2 — 2 — 10 3 2 — — 2 10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1)取3支试管,按表4-2进行实验。 支试管,按表4 进行实验。
试管管号 0.5%淀粉(mL) %淀粉 pH 6.8缓冲液 缓冲液(mL) 缓冲液 稀释唾液(mL) 稀释唾液 不同温度( 不同温度(℃) 1 5 0.5 0.5 冰水浴 2 5 0.5 0.5 37℃水浴 ℃ 3 5 0.5 0.5 沸水浴
摇匀后,将各管置37℃水浴中处理。 (2)每隔1min从pH6.8的试管中取1滴反应液滴于白 瓷板上,随后滴加稀碘液1滴,观察颜色变化。 (3)待颜色呈棕色时,向各管中加稀碘液3滴。观 察各管颜色,比较各管中淀粉水解的程度。解释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4.酶的专一性
(1)取2支试管,按4-4编号后进行实验。 )取2支试管,按4 管号 0.5%淀扮(mL) 0.5%蔗糖(mL) 稀释唾液(mL) 1 2 — 1 2 — 2 1
5.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 (1)取3支试管,按表4-5编号后进行实验。 )取3支试管,按表4
管号 0.5%淀扮(mL) %淀扮 pH6.8缓冲液 缓冲液(mL) 缓冲液 1%硫酸铜镕液 (mL) % 1%氯化钠溶液 (mL) % 蒸馏水(mL) 蒸馏水 稀释唾液(mL) 稀释唾液 — 1 1 1 3 0.5 2 3 0.5 — 1 — 1 1 3 3 0.5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