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
社会学理论方法在学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实践使用-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理论方法在学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实践使用-社会学理论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令第24 号: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
辅导员工作的方式、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大多运用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指导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运用社会学理论方法指导、开展辅导员实际工作,不但拓展学生日常工作思路,而且使工作方法更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
一、社会学理论方法社会学( Sociology) 起源于十九世纪末期,是一门研究社会应用性十分广泛的学科。
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活动、社会分层、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变迁等各方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使人们更加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和现象之间构成的互为关系。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哲学家孔德1938 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使用社会学一词。
社会学研究对象广泛,包括由微观层次的社会行动或者人际互动,至宏观层次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社会学研究侧重于研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常用研究方法为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法。
定量研究的方法指从数量上来描述一个社会总体结构,以此来研究可以预见社会变迁和人们对社会变迁反应的定量模型。
这种由拉扎斯费尔德( Paul F.Lazarsfeld) 倡导的研究方法,现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论之一。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基于扎根理论、内容分析等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
参与观察( 即田野工作field work) 指研究者进入要研究的文化群体,对这一族群及其文化进行的调查和研究,通常称为田野工作。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等教育 日 益开放,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 得到有效的帮助。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 1 号文 l 6 系越来越紧密。高校学生工作必须积极 当前 ,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在专业 件。文件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l “ 应对高等教育社会化的挑战,不断强化 知识、 理论素质、 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一 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l
业化。
一
人主义突出、 诚信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感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对 I 缺乏、 艰苦奋斗精神淡化、 团结协作观念 辅导员进行职业化建设。 l 较差、 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同时, 当代 二、 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可行性 I 大学生非常渴望全面培养自身的素质 , ( 党和政府的系列措施为辅导员 l 一)
但是 自身阅历有 限 , 对学 业、 面 生活 、 情 职 业化提供 了制度保障 l
高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化的必要性 感、 就业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 他们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 20 0 4年 8月 l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 我国高 难免会产生困惑和心理负担,迫切需要 颁发了题为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l
水平和管理能力,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 观念、生活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展现在大 有效的教育与引导。当今世界信息传递 l
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 学生面前, 使他们具有了较广阔的视野。 方便快捷 ,辅导员和学生获取的信息量 l 能,需要辅导员将工作作为~项长期的 但是大学生群体处于“ 三观” 形成、 发展、 几乎是相同的,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必须 l 事业来做, 不断研究新问题, 以应对新形 成熟的关键时期, 他们具有思想活跃、 比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否则学生不信 f 易 势对高校学生工作实践提出的要求。然 于接受新观点等特点, 同时, 面对大量西 服, 无法开展有效的教育管理与引导, l 这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新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要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以新的姿态、新的作为,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域下,探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发展。
一、创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探索和改革教育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高校辅导员在教育教学中要勇于创新,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辅导工作,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各种学科竞赛等,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
在发展中注重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构建和谐合作的教育环境。
高校辅导员应该注重与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配合,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感情交流,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建设生态友好型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高校辅导员应该倡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从小事做起,让学生明白环保是一个人人有责的事。
在学校组织各种环保宣传,倡导无纸化办公,开展资源回收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
构建开放型的教育体系,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高校辅导员应该注重开拓国际视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了解国外教育资源以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增长见识,提高国际竞争力。
建立多元共享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
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工作中注重多元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合理的发展规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高校辅导员在“五大发展理念”的视域下,该进行怎样的新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础,辅导员要注重自身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操守,做学生的表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论高校辅导员角色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 键 词 :高校 ; 导 员 ;角色社 会 化 辅
作者简 介 : 王健 (9 7 ) 17- ,男,江苏南京人 , 南京交通职 业技 术学院管理工程 系党总支副书记,讲 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
社 会角色。从 主观上看 ,角色个体对社 会及角色群体 的影响也 时间内还 不 自觉地 遵循 学生角色的行为轨 迹,这 就会发生学生 是 必然 的。角色个体为 了自身的成长 和发展 ,总 是 自觉 不 自觉 角色行 为同辅导员角色行为 的冲突。学生角色行 为大多发生在
要求 ,能否主动地 按照社会及辅导员角色群体 规定 的行 为模 式 会 地 位 等 客 观 因素 的 影 响 , 也受 角 色 自身 的 个 性 特 征 如 辅 导 员
行事 ,并实现其 角色社 会化 ,这不仅 关系到高校 辅导员群体 能 的个人志 趣、辅导 员水平和价值 观念 等主观 因素的影响,从而 否健 康成长,而且关系 到能否 全面贯彻 党 的教 育方针,把大学 引 起 辅 导 员 角 色 的 内在 或 外 在 冲 突 。 尤 其 是 高 校 新 进 辅 导 员 , 生思想政 治教育 的各 项任务落 到实处 。目前,高校 辅导员研 究 在从学生角色转移 到辅导 员角色的过程 中更存在 一个较 长的冲 中似乎对高校 辅导员角色社 会化 的问题 涉 猎不多,为此 ,笔者 突阶段 。这~阶段 出现的角色冲突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 试 图就高校辅导员角色社会化 的必要性 和可行性作一 简要 分析,
以期 引 起 人们 的 关注 。
一
1 角色地 位 的 冲突 .
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重塑与功能建构

义事业 的真正人才 。 总体而言 , 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不 良, 机制不活 。高校辅导员整 日埋头于繁杂的事务 中导致高校 辅导员在学生工作 中主导性差 、 渗透力 弱。社会 工作既应 对危机与突发事件 , 也应 对个 人与社会 的 日常问题。社会 工作运用 多种 的技 能 、 法 , 方 开展多样 活动来实现它 全面 关注人类与环境 的宗 旨。其工作涉及 面很广 , 从基础 的个 人社会 心理发展 过程到社会政 策及其制 定与发展都 可 以 找到社会工作 的影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高校辅导员 向 社工功能建构是建立健全 和完善 高校辅导 员的职业 化 、 专 业化甚至制度化建设 的重要保证 。
中 匿分 类号 :D 4 68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28 (0 9 4 22 O 2 59 20 )2 一O O一 2 0
高校辅导员高校杜工角色重塑与功能建构的必要性 社 会工作就是 一种通过 运用科学 的方 法和艺术 的手 段去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 问题 的职业 。 现代社会工作是工 业化 和现代化 的必 然产 物 , 是现代社会解决社会 问题 、 维 护社 会稳定 的科学方法 。经 过数 十年的发 展 , 当代社会工 作的领域 、 对象 日 扩大 , 趋 社会工作 的制度功 能也 日趋完 善。就其 领域 而言 , 已经从社 区、 慈善 场所 扩大到学校 、 医 院、 福利机构 以及企 业 、 监狱和法 院等。就其 工作对象 而 言, 已从困难群体 、 边缘 群体逐步扩 大到所有需 要社会 支 持和帮助的人群。就其功能而言 , 已不再仅仅是帮 助穷 人 的慈善行为 ,而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协调与社会控制手段 , 运用它可 以有 效地扶贫 帮困 , 整合社会 矛盾 , 预防社会 犯 罪, 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保 障的水平 , 维护社会的稳定 与进步 。 就学校社会工作而言 , 高校辅 导员高校社 工功能建构 的必要性 主要 体现在 以下
教师专业引领视域下的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探究

教 师专 业 引领理论 强调 教 师要 “ 照一定专 业 按
标 准进行 专 门化 的 处理 活动 ” ,这 对解 决 当前 辅 导
员 工作 职责 不 明确 ,工 作严 重事 务化 、边缘 化 、随
意 化 ,承担 了学 院各种 教学 以外 的边缘 性事 务 的问 题 具有 重要启 发 ,应 该 探索 能促 使辅导 员 “ 按照 一 定 专业标 准 ” 进行 专 门化 的处 理 活 动” 的方 式 、 、“
此要 努力 构建 适合辅 导 员实 际工作 、真 正体 现学 生
工作 规律 的思 政工作 体 系 ,逐 步 建立思 想政 治工作
作 的辅导员 的 “ 高校 教 师” 的角色 ,对 于一 直 以来
将高 校辅 导员仅 仅作 为单 纯 的管理 人员 的偏见 是 一 种认 识上 的重 大突破 ,有 助于 丰 富辅导 员 的角色 内 涵 ,有效提 升其 专业 地位 和社 会地 位 。根据教 师 专
( ) 对 辅 导 员 工 作 模 式 的 启 示 三
著 名教育 家顾 明远 先 生 说 过 : “ 会 职业 有 一 社 条 铁 的规律 ,即只有专 业化 才有 社会地 位 ,才能 受
到社 会 的尊重 。如果 一 种 职 业 是人 人 可 以担 任 的 , 则 在社会 上是 没 有 地 位 的 。 辅 导 员 专业 化 成 为 当 ”
、
教师 专业 引领理 论 的 内涵 与界 定
教 师专业 引领 理论 的 内涵可 由教 师 、专业 、引 领 三个 主题关 键架 构来 分析 。《 专业化 :挑 战 2 1世 纪 的教 师 》对 “ 师 ” 的定 义 为 : “ 校 中传 递 科 教 学 学 文化 知识 和技能 ,进 行思 想 品德 教 育 ,把 受教 育
社会角色理论视域下学业导师育人机制研究——以K高校为例

收稿日期:2019-3-28作者简介:唐宁(1987—),男,山东济宁人,江苏科技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社会学。
社会角色理论视域下学业导师育人机制研究———以K 高校为例唐宁,陈淑媛(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212000)[摘要]学业导师育人机制成为许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举措,然而施行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关规范,不免出现许多问题。
本文以K 高校为例,从社会角色视角对学业导师进行分析,在角色扮演和角色失调两个方面对学业导师的角色状况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学业导师在高校中主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且存在角色冲突、角色不清等不同程度的角色失调问题。
进而指出,高校应警惕学业导师的角色失调问题,对学业导师进行培训,完善奖惩办法,建立学业导师长效育人机制。
[关键词]社会角色;学业导师;角色失调;育人[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12-0102-02doi :10.3969/j.issn.1671-5918.2019.12.046[本刊网址]http ://www.hbxb.net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在高等教育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多个国家予以效仿。
当前我国普遍在研究生教育中采用导师制,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多所高等学府在本科生教育中同样推行导师制。
K 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创造性的在学校本科教学中推行“辅导员+学业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本文便以K 高校作为研究案例,结合社会角色理论分析学业导师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一、K 高校“辅导员+学业导师”协同育人机制K 高校于2016年试行“辅导员+学业导师”协同育人机制,在此之前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为“辅导员+班主任”。
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有关规定,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则是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及角色转换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及角色转换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和角色转换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生的需求和教育形式也在发生变化。
作为高校中直接服务于学生的专业人员,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和角色转换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是指辅导员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其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责。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发展、教育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要求。
辅导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在学术方面的发展,还包括学生的思想、心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辅导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服务能力,能够提供学生所需的教育服务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辅导员应当担负起推动文化传承的责任,传承并发扬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辅导员的角色转换是指辅导员在实践中所需具备的不同角色和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的角色转换要求辅导员具备教师、导师、辅导员、服务员等多种角色。
辅导员需要具备教师的角色,能够承担起课程教学的任务,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知识传授。
辅导员需要具备导师的角色,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个人发展指导和职业规划。
辅导员需要具备辅导员的角色,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
辅导员需要具备服务员的角色,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和协助,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角色转换,辅导员在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提升。
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以提供更专业的学术指导和教育服务。
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系,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和指导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合适的心理支持和扶持。
辅导员需要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方式,提供独特的教育服务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辅 导员工作科学化建设 中存在 问题 的原 因分 析
( 一J 角 色 定 位 不 准
当前辅导员 已经逐渐发展为集思想教 育工作者 、 班级 事 务管理者 、 就业指导者 、 心理咨询人员 、 学习指导者等多种 角 色, 集 多种角色于一体 , 成为一 个角 色集 。同 时辅导 员在 处 理 日常事务时会与专业 教师 、 高校其 他部 门行 政管 理者 、 学
近年来 , 各 高校 招聘辅导员在学历要 求方面 已有 了较 大
提高, 基本上要求硕 士以上学历 , 一些名校还要求博 士学历 。
但不少 高校在招聘时对 辅导 员任职 资格仍 然没 有一个 统 一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8 - . 1 1
1 0 : 2
河北 联合 大学 学报 ( 社 会科 学 版 )
Vo 1 . 1 3 No. 6 No v. 2 01 3
2 0 1 3年 1 1月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2 7 0 8 ( 2 0 1 3 ) 0 6 - 0 1 0 1 - 0 3
社 会 学视 域 下 的 高 校辅 导 员 工 作 科 学化
冯 睿, 潘莉莉
( 安徽 医科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0 0 )
第 l 3卷
第 6期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科学 版 )
J o u r n M o f He b e i U n i t e d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探析 。
一
学校 的改革 、 发展离不开 稳定 的环境 , 辅导 员开 展大量
、
辅 导 员工 作 科 学化 建 设 现状
细致 的 日常 工作 , 使得 许多 不稳 定 因素被 化解 在萌 芽状 态 中; 也正是 由于辅导员们 在关 键时候 冲在最前 面 , 使 得一 些
影 响 稳 定 的事 端 及 时 得 到 平 息 。辅 导 员 工 作 的 重 要 性 不 言
关键词 : 社会 学; 辅导 员工作 ; 科 学化
摘 要: 随着社会转 型的加剧 , 当代 大学生的思想政 治观 念呈现 出新 的特 点, 提 升辅导员X - 作的科 学化水平也 成为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 的必然要 求。从社 会学视 角对当前辅 导员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 在此基础上提 出几
虽然应聘成 功 的辅导 员大都 是 优秀 的毕 业生 , 整 体 素质 较 高, 但缺乏相应 的专业知 识储备 , 辅导员 自身专 业与 学生 的 专业不具有任何 相关性 的现象也 到处可见 。随着社 会转 型 的加快 和学生思 想观念不 断的更新 , 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掌 握 思想政治 教育知识 , 还 要 了解 和掌 握社 会学 、 教育学、 心理 学、 管理学 、 哲学等诸多学科知识 , 而我们很多的辅导员在 这
员、 收费员 、 勤杂工还是全职保姆 , 基本没有想过长期 专门从 事学生工作 , 而是想 在工作几 年之后 , 通过这 个“ 跳板” 转 岗
校 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是 高等学校 从 事德 育工作 , 开
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骨干力量 , 是大学 , 其 核心 业务就 是做好 学生思 想政治 教育工 作。但 如今 的高校 辅导 员工作 内容涉 及学生心理 、 就业、 学 习、 情感 、 生活 、 活 动等各 个方 面 , 导致辅导员对 自己要 做什 么 、 不要做 什 么没有 明确
的认识 , 没有一个统 一的行 为标 准 , 任何 与学 生有 关 的事情 都可 以成为辅导员 的工 作内容 , 本 该由其他部 门承担 的任务 也落到 了辅导员 头上。不少 辅导 员被 当作一般 行 政人员 使 用, 甚 至完成学院的一部 分教 学任务 , 忽 略 了其思 想政治 教
育的功能和 目的。 ( 二) 知识结构不合理
点切 实可行 的 建 议 。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1 文 献标 志码 : A
十八大报告提 出“ 高等 教育 内涵 式发 展 ” 、 “ 鼓励 创业 ”
的就业 方针等令人耳 目一新 的“ 亮点 ” , 对辅 导员 的专业 化 、
的 口径 , 各个学校招聘辅 导员要 求的专业 背景 也不尽 相 同,
( 一) 工 作 职 责 不 明 确
十六号文件 配套 文件 《 教育 部关 于 加强 高等 学校 辅导
员班主任 队伍建 设 的意见 》 指 出: “ 辅导 员班 主任 是 高等学
而喻 , 但是现实中 , 这只本该较为稳定的 队伍却缺乏稳定 性 , 很多辅导员 因为 岗位辛 苦 劳 累 , 一人 分 饰 N角 , 既 是 办事
第 l 3卷
生家长等 角色也会产生交 集 , 难 免会发生 角色 冲突 , 即不 同
方 面 的 理论 知识 较 为 缺乏 。 ( 三) 职 业 倦 怠 凸显
科学化建设 提出了新 的 目标和高度 , 为学生思想政治工 作指
明了方 向。这就要 求在学 生思想 政治 工作 岗位上 的辅 导员 要认真 学习并领 会十八大报告 内容 , 在学生工作 中注重 以生 为本 的理念 , 使工作走 向科学化 。当代 大学生的思想政 治观 念呈现 出新 的特 点 , 培养一支科学 化水平较高 的辅导员 队伍 对加强 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 政治 工作显 得意 义重 大。本文 试 图从社 会学 视角 围绕辅导 员工 作科学 化水 平的提 高做 一些
到其他 岗位 。尤其随着一些辅导员年龄的增长 , 职业 发展前 景不太明朗 , 就 会出现 职业倦 怠的状 况 , 表现 为工 作应付 差
事, 缺乏激情与动力 , 对学生 感情投入不够 , 不愿与学生 深入
接触 , 更谈不上工作方 法方式 的创新 , 严重影 响 了辅导员 队
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