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

合集下载

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各类项目

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各类项目

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各类项目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旨在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创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该计划包括以下几类项目:1.学科交叉培养项目:这类项目通过跨学科的合作,让研究生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之外,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

可以开设跨专业的课程或培训班,推动各个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创新。

2.学术实践创新项目:这类项目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可以设立科研项目基金,资助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项目,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和平台。

3.国际化交流项目:这类项目鼓励研究生赴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可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互派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并提供经费资助和奖学金,加强国际间学术合作与交流。

4.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这类项目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业孵化、创意设计及技术转化的支持和指导,鼓励研究生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办。

5.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这类项目旨在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

可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6.培养能力提升项目:这类项目旨在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班,帮助研究生了解就业形势,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支持;也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7.学术论坛和学术交流项目:这类项目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研究生学术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可以组织学术论坛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讲座,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以上是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几类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有助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简介

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简介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请勿商用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简介2005年起,教育部组织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要求各高校围绕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如建设研究生教学开放案例库、促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等。

“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促进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营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

上海各高校也分别举办了主题不同的学术论坛。

华东政法大学作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发挥学科优势,成为上海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平台之一。

知名教授精彩的学术讲演、研究生广泛深入的参与交流,使得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学术论坛成为品牌论坛。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2007年的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华政分论坛)在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指导下,顺利举行。

论坛以“政府、市场与法律”为主题,收到稿件250多篇,全国各地20多所知名院校的400多名研究生参与了论坛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2008年的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华政分论坛),以“经济民主、经济权利和法治建设”为主题,探讨市场机制、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法治建设等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坛包括专家报告、研究生宣读论文、专家点评、自由交流等环节。

论坛征文已正式开始,论文与论坛主题、子选题相关即可。

论坛鼓励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深入研究,提出真知灼见。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1 / 1。

研究生工作处2024年工作计划

研究生工作处2024年工作计划

研究生工作处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研究生工作处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2024年研究生工作处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1. 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1)完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提高选拔质量。

(2)强化研究生导师指导作用,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3)加强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管理,提高学术水平。

(4)落实研究生学术规范,加强学术诚信教育。

2. 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1)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推动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

(2)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3)加强研究生实践教育,提升实践能力。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3. 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1)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

(3)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研究生顺利就业。

4. 深化研究生管理和服务(1)推进研究生成长档案制度建设,全面了解研究生学术和生活情况。

(2)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关注研究生成长和情绪管理。

(3)加强研究生离退休工作,关心研究生离退休教职工。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1)组织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建立健全研究生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导师培训和交流活动。

(3)完善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管理,严格考核研究生课程教师。

2. 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1)组织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研究项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2)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组织开展学术报告和研讨会。

(3)加强研究生实践教育,组织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活动。

3. 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1)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和培训活动。

(2)组织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作者:陈新军田思泉雷林高峰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20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行业需求的不断增加,交叉学科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研究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章以远洋渔业遥感与GIS技术为例,开展了交叉学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并取得很好的成效。

主要开展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管理模式创新、交叉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导师队伍建设、交叉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等工作,成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

研究成果可为行业性高校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远洋渔业;遥感与GIS技术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of industry demand, crossing discipline has become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of innovative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this paper, ocean fish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y are taken as examples,and the mode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for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students are carried out, and very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Mainly carried out work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models,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of mentor teams, and training of cross-disciplinar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uccessfully trained a group of outstanding graduate students.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dustrial university in the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of postgraduate student; distant-water fisheries;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y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地不断扩大,生源日趋多样化,跨学科(专业)的学生愈来愈多,常常受到原有单一学科知识困扰,毕业生也受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技能的限制,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2.08.13•【字号】沪教委科[2012]56号•【施行日期】2012.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沪教委科〔2012〕56号)各高等学校:为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工作部署,落实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推进《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建设工作,探索以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效结合的新模式,大力提升本市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决定实施“上海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上海2011计划”),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实施意义(一)实施“上海2011计划”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具体举措。

“上海2011计划”重在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校与其它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逐步改变创新资源、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高校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区域和高校创新能力的互动提升。

(二)实施“上海2011计划”是加快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上海2011计划”将引导高校以区域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作为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充分发挥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鼓励高校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支撑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实施“上海2011计划”是深入推进《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提高上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上海2011计划”将立足于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围绕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以创新能力提升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2023-11-01CATALOGUE目录•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概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核心内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途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保障措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预期成果与影响•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01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概述背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各国纷纷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目标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背景与目标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创新计划的重要性培养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前沿研究,这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推动科技创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通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提高教育质量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例如,美国推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IGERT)”,英国推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GEIF)”等。

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各国纷纷加大对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投入,推动研究生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创新计划的历史与发展02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核心内容教学方法创新总结词多元化、互动式、实践导向详细描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倡教学方法多元化,采用互动式、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研究项目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以及引入企业导师和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改革总结词跨学科、复合型、实践整合详细描述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具有实践整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具体措施包括开设跨学科课程、增加实践类课程、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以及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

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各类项目

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各类项目

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各类项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旨在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高,为研究生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教育培养。

针对不同领域的研究生教育需求,设立了一系列创新项目,以满足研究生的学术需求和个人发展,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提升。

针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我们设立了“学术顶尖计划”,为优秀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及海外学术交流机会,帮助他们深入学术领域,开展独立研究,提升学术水平。

针对学术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设立了“学术提升计划”,通过学术辅导、科研项目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学术水平,更好地适应研究生学习生活。

针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设立了“实践锻炼计划”,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践等机会,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还设立了“创新创业计划”,帮助研究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开拓职业发展空间。

针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设立了“综合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个人发展规划、心理咨询、领导力培训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自我认知、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

我们还设立了“文化交流计划”,为研究生提供学术讲座、文化交流活动等机会,扩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针对研究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我们设立了“个性发展计划”,为研究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艺术文化活动等机会,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发展。

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通过设立各类项目,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为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希望通过这些创新项目的实施,能够培养更多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遵义教育政策研究】第二篇示例: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为了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能力的全面提升而设立的。

大国崛起与武术公共服务体系架构

大国崛起与武术公共服务体系架构

基金项 目: 上海市重点学科( 3期 ) 第 建设资助项 目( 3 83 上海体 育学 院研究 生教育创新计 划资助(jc2 11 ) ¥ 00 ); ysx0 13
收 稿 日期 :0 1—1 21 2—1 0 修 回 日期 :02一 1— 8 2 1 O 2
作者简介 : 范铜钢 (9 6一) 男 , 18 , 河南濮 阳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武术传承与传播 。
展 挫折 后 , 国把 西方 长达 2 0年 的工业 化 进程 , 中 0 压 缩在 3 0年里 就完 成 了。l _ 目前 我 国 已有 6 9个 城 市
进 入世 界 5 0强 城 市 之 列 , 0 6座 城 市 进 入 全 球 10 0 强 。我 国内地至 少 有 3 0多个 城 市 规 划建 设 或 正 在
建 设 国际或 区域 性金 融 中心 。大 国崛起为 武术公 共
服务 提供 了机遇 与 挑 战 , 武术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的建 设 也将 促进 国家公 共 服务体 系 的发展 和完 善 。
1 1 大 国崛起 与服 务政 府 的转 型 .
健 身计 划 的实 施 和满 足 不 同地 区 、 同人 群 的健 身 不 需 求为 主要 目标 的服务 保 障体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济发展 战 略 、 纵 向发 展一 横 向发展一 社 会 关 系 ” “ 的
供 了实践 的 依 据 和 经 验 , 武 术 服 务 社 会 、 务 国 为 服 家、 服务人 民提 供 了温 床 。服 务 型政 府 的转 变有 利 于 武术 的发展 向着 服 务 型 体制 转 型 , 服务 型 政 府 的
武 术公共 服务 体 系 是 以 传统 文 化 为 基 础 , 统筹 武术理 论 与实践 不 同层 面相 结 合 的综 合 服 务 体 系 。 武术公 共服 务体 系 的建 立 , 利 于 民族 文化 的传 承 有 与传播 , 利于 民族精 神 的振奋 , 利于人 们精 神生 有 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申请书
附件
批准立项编号:
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项目申请书
项目类别: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专项
项目名称:
所在高校:
项目负责人:职务、职称:
2
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填表日期:年月日
3
填表说明
一、填写本申请书前,应仔细阅读《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
养专项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务必实事求是地填写。

二、本申请书作为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项立项评审与立项课题存档备查
之用,用A4纸打印,使用骑马钉左侧装订,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

申请单位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本申请书一式2份及表格电子版光盘报送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三、申请书须经研究生教育管理单位(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
上报。

四、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封面上“批准立项编号”由创业基金会填写。

2.学科门类名称、学科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
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填写。

3.本表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兼职人员不计在
内。

除学术带头人简况外,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
项、教学成果等)指本学科人员署名本单位获得的成果,凡署名其他单位
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4.项目负责人一般应为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项目申请人应为开展培训的
研究生,项目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

5.本表填写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并可公开。

6.本申请书所有信息必须全部填写,空白处请一律填“无”。

4
一、项目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联系手机政治面貌电子邮箱
博士/硕士
年级
所在院系
就读专业所属一级
学科
拟创业项目所属领域□新材料
□新能源
□通信技术
□先进制造业
□互联网与移动技术
□软件和信息技术
□机械与电子
□生物医药
□农业技术及产业
□其它
二、拟创业项目情况
拟创业项目成熟度□处在项目立项研发阶段□已通过小试鉴定□已通过中试鉴定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国内先进□一般水平
推广范围□国际推广□国内推广□区域推广□特定地区推广
知识产权状态□授权国外有效发明专利□授权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国内有效实用新型专利□其它知识产权
拟创业项目
获奖情况
奖项名称获奖时间获奖等第
各类基金资
助情况
名称资助时间资助金额
三、申请人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所在院系
职务职称手机号码
四、项目团队成员信息
序号姓名所在高校
博士/
硕士
专业电子邮箱联系电话导师姓名
五、申请人科研工作情况
(本人所在实验室或课题组情况;本人承担课题及发表论文情况;本实验室或课题组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限600字)
6
六、拟创业项目简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项目背景,政策导向,应用领域和服务对象。

二、核心技术攻克的技术难题,技术或资源壁垒及可复制性,目前研发阶段等情况。

三、所开发的技术或产品的市场规模,目前同类或相似产品的市场现状,核心竞争力,市场进入壁垒等。

四、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低投资金额,包括研发投资、生产投资、流动资金等;预估投产后的年产值、年销售
值、年利润等财务预测。

五、个人创业规划:组建创业团队、市场调研、公司注册、开展业务等的时间安排;个人对创业的看法及所能
利用的社会资源。

7
七、申请经费预算
总经费(万元)申请经费
(万元)
自筹经费
(万元)
经费说明:1.每个项目最多支持3万元,其中1万元用于培训管理成本,2万元用于培养及创业实践;2.3万元经费均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监管并运作,项目组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报销;3.请填写培养及创业实践经费预算明细表(总额不超过2万元)。

(一)科研经费(设备租用费,材料费,测试化验与加工费,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软件购置等和产品试制/研发相关费用)
序号支出项目
支出
用途单价


金额测算依据备注
8
(二)业务费(市场调研、创业见习、约谈客户、融资等商业行为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序号支出项目
支出
用途
单价


金额测算依据备注合计金额(万元)
八、申请人承诺事项
本人承诺在项目培育期间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包括且不限于创业培训、走访调研、创业见习、项目路演),项目培养期间因团队个人原因产生的法律责任依法由本人自行承担。

申请项目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由申请人提报所在高校自行处理。

申请人签名:
团队成员签名:
年月日
九、申请人导师推荐意见
(申请人导师对拟开展创业项目的了解情况,以及对申请人利用课题研究成果用于创业实践的意见)
9
导师签名:
年月日十、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名):研究生管理部门(公章)年月日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