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CA6140车床拨叉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CA6140车床拨叉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CA6140车床拨叉

#

目录

序言…………………………………………………第 5 页零件分析…………………………………………………第 5 页(一)零件的工艺分析…………………………………………第 5 页&

(二)零件的作用......................................................... ..............第 5 页

工艺规程设计………………………………………………第5 页(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第 5 页

(二)基准面的选择……………………………………………第 5 页

(三)制定工艺路线……………………………………………第 6 页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第 6 页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第 6 页参考文献………………………………………………第16 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

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

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机床上的拨叉,他位于机床变速箱内。主要作用是用于

机床的变速。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

CA6140车床共有四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

1. 以φ25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023.00 的孔。

2 以φ25孔为基准来加工φ60的圆弧和圆弧的两个端面来达到图纸要求。

3 以φ25孔来定位来加工16的槽来满足垂直度要求。

4 铣32×32面后钻孔攻丝加工M22螺纹孔。

二. 工艺规程设计

·

(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为HT200铸铁,考虑到零件的几何形状比较复杂。所以用铸造的形式

进行毛坯的制造。

(二) 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

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

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

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

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25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

用一组共两块V 形块支承这两个φ55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

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

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三) 制订工艺路线

1.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 1) 铸造

2) 时效处理

3) 铣90×32面

4) 钻,扩,铰25Φ孔

5) 检查

6) 铣断

7) 车圆弧,车圆弧端面

8) 翻转车另一端面

9) 铣16mm 槽

10) 铣3232?面

11) 钻、攻M22螺纹孔

12) 去毛刺

13) 检查

(四)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根据加工工艺,分别对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如下:

1. 铣90×32面:选择YT15硬质合金刀片

1) ·

2) 由表1 铣削深度mm a p 4≤时,端铣刀直径0d 为80mm ,mm a e 60为,Z=5

3) 铣刀几何形状 由表2 008=a 0'010=a 010-=s λ 005=γ

4) 选择切削用量

(1)确定铣削深度 p a :由于加工余量不大,可在一次走刀内完成

mm a p 2=

(2)确定每齿进给量 f a :采用不对称端铣以提高进给量,根据表5 当

使用YT15铣床功率为7Kw 时 z mm a f /18.0~09.0=

4)选择铣刀磨铣标准及耐用度

由表7 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mm 8.0;由于铣刀直径

mm d 800=故耐用度s T 3108.10?=

5) 确定切削速度v 和每秒钟进给量f v

.

切削速度由表13 mm d 800= mm a p 5≤ z mm a f /24.0≤时

s m v t /205= rps n t 51.6= s mm v ft /84.6=

各修正系数为 0.1===mv mn mv k k k

8.0===sv sn sv k k k

故 s m k v v v t /64.18.00.105.2=??=?=

rps k n n n t 21.58.00.151.6=??=?=

s mm k v v vf ft f /47.58.00.184.6=??=?=

根据X52k 型立铣床说明书(表24)选择

{

rps n c 25.6= s mm v f /25.6=

因此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

s m d v n

c /57.11000

25.68014.310000=??==π z mm n v a cz fc

fc /2.05

25.625.6=?== 6) 计算基本工时 f

m v L t = 式中 L l y d =++?+ L=90mm 由表20 不对称安装铣刀入

切削量及超切削量

y +△+d =92 182L mm =

故 18229.120.5min 6.25m t s =

=≈ 2. 《

3. 钻,扩,铰mm 25φ孔

1) 选择钻头:选择高速钢麻花钻头,直径mm d 5.230=

钻头几何形状为(表1及表2):双锥修磨横刃,030=β 0

1202=φ 01702=φ mm b e 5.4= 0050=a 050=? mm b 5.2=

mm l 5=

2) 选择切削用量

(1) 确定进给量:由表 5 当加工要求为7级精度,材料铸铁时

mm d 5.230=时

r mm f /96.0~78.0= 由

2.325/80/==d L 99.0=f k 时

r mm f /95.0~77.099.0)96.0~78.0(=?=

按钻头强度确定进给量 由表7 当灰铸铁 213~168=HB 时

mm d 5.230=时:r mm f /20.1=

按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确定进给量 由表8 灰铸铁210≤HB 时 mm d 5.230=时:机床机构允许的轴向力为9800N 。Z535允许最大

为15690N 。

进给量 r mm f /41.0=

由此可以看出受限制的进给量是工艺要求,从中取r mm f /78.0= 由表16 可以查出钻孔时的轴向力在r mm f /78.0=

mm d 5.230≤时为:N F t 12360=

轴向力修正系数为 故 N N F c 1569012360?=

#

故 r mm f /78.0= 可用

2)确定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由表9 mm d 5.230=时 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mm 8.0 耐用度 s T 4500=

3) 确定切削速度

由表10 加工性为第三类 r mm f /78.0= 双横刃磨的钻头

mm d 5.230=时

s m v t /40.0= 切削修正系数 0.1=tv k 0.1=cv k

85.0=lv k 0.1=tv k

故 s m k v v v t /34.00.185.00.10.140.0=????==

;

s r d v n /6.45

.2314.334.010*******=??==π 4) 加工工时 nf

L t m = 其中 ?++=y l L mm l 80= 由表22 mm y 10=+?

所以 s t m 1.256

.478.01080=?+= 扩孔:φ? r mm f /1.1= s T 2400=

s m f a T d c v v v y xv p m m z v /125.06010

==-

s r d v n n s /61.17

.2414.3125.010001000=??==π 按机床取 s r n w /67.1=

&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s m v /124.0100061

.17.24=??=π

工时: 切入 ?++=y l L mm l 80= mm y 10=+?

所以 s f n L

t w m 491

.167.11080=?+== 铰孔:25φ r mm f /3.1= s T 4800=

s m k f a T d c v v yv xv p m m zv

r /075.03.180480060256.15605

.01.03.03.012.010=?==-- s r d v n w s /955.025

14.3075.010001000=??==π 取机床标准 s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s m v /088.0100013.125=??=

π ,

所以工时: s t m 3.613

.113.11080=?+= 4. 铣断:选择锯片刀

1)铣削宽度 mm a e 3= mm d 1000= 8=z mm a p 41~12=

z mm a f /24.0<时, s m v t /37.0=

s mm v n t t /95.116.1==

各修正系数:0.1===f mv mn mv k k k

85.0===f sv sn sv k k k

所以:s mm k vf v v t f /66.10.185.095.1=??==

·

工时:f

m v L t = ?++=y l L mm L 75= 20=?+y 所以:s t m 7.566

.12075=+= 5. 车圆弧及其中一端面

选刀杆尺寸:mm H B 2516?=? 刀片厚度:mm 5.4

粗车:

加工切削深度 3p a mm = 由表4 r mm f /6.0~5.0=

根据表1 当用YT15硬质合金车刀加工铸铁时:

mm a p 7≤ s m v t /82.1=

|

切削修正系数:65.0=tv k 92.0=xtv k 8.0=sv k

0.1=tv k 0.1=Tv k

故 s m k v v v t /87.00.10.18.092.065.082.1=?????==

s r D v n /69.459

14.387.010001000=??==π 由机床 m in /320/03.5r s r n c ==

s m Dn v c

c /92.01000

03.55514.31000=??==π 13.5 4.85.030.56

m L t s nf =

==?

,

半精车:切削深度 mm a p 1= r mm f /5.0~3.0=

由机床选 r mm f /33.0=

切削速度 s m v /6.2= s r n /74.1456

14.36.21000=??= 由机床选 m in /900/15r s r n c ==

s m Dn v c

c /64.21000

155614.31000=??==π 工时 13.5 2.7150.33

m L t s nf ===? 粗车圆弧:工时 12 4.25.030.56

m L t s nf ===? 半精车圆弧:工时 12 2.4150.33m L t s nf =

==? 6. 、

7. 铣mm 16槽 卧式铣床 直齿三面铣刀

1选择切削用量

1) 确定铣削宽度

由于加工余量不是很大,所以一次走刀完成 mm a e 8=

2) 确定每齿进给量

由w x 61机床 功率为kw 5.4 由表3 z mm a f /20.0~12.0=

取 z mm a f /20.0=

3) 铣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由表7 最大磨损量为mm 3.0 耐用度为:s 3

102.7?

4) 确定切削速度和每秒进给量

由表9 当mm d 1000= 8=z 时 mm a p 40~12= mm a 8=

z mm a f /24.0≤ s m v t /27.0=

s r n t /87.0= s mm v ft /46.1=

各修正系数为:0.1===mvf mn mv k k k

85.0===svf sn sv k k k

故 23.00.185.027.0=??==v t k v v

(

74

.00.185.087.0=??==n t k n n 24.10.185.046.1=??==vf ft f k v v

基本工时: f

m v L t = ?++=y l L mm L 40= mm y 30=?+

s t m 5.5624

.13040=+=

8. 铣3232?面

1) 确定切削深度

确定切削宽度:

|

由于加工余量不大,所以可一次走刀完成 mm h a e 3==

2) 确定每齿进给量

根据x52k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7kw,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3 z mm a f /20.0~12.0=

现取 z m a f /20.0=

3)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耐磨度

根据表7 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为mm 6.0 ,镶齿铣刀

(mm d 1000=)耐用度 s T 3108.10?=

4) ?

5) 确定切削速度和每秒进给量

切削深度可根据表21中公式计算 也可查表

根据表9 当mm d 1000= 8=z mm a p 130~41= 3=e a

24.0≤f a 时,s m v t /32.0 s r n t /03.1=

s mm v f /73.1=

各修正系数为:69.0===v sn mv k k k

8.0===svf sn sv k k k

故 s m k v v v t /18.08.069.032.0=?÷?==

s r k n n n t /52.08.069.003.1=??==

s mm k v v v ft f /95.08.069.073.1=??==

根据机床说明书选择 s r n /625.00= s mm v f /0.10=

实际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为: s m n d v c /20.01000625.010014.31000

0=??==π z mm nz v a f f /20.08

625.00.10

0=?== 6) 检查机床功率

根据表 5 当z mm a f /32.0~18.0= mm a p 84= mm a e 5.3≤

s m v f /0.1≤时,kw p mt 10.1=

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 1=mp k

所以实际切削功率为 kw p p mt mc 1.1==

根据机床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

kw p mM 25.575.07=?=

因为mM mc p p <,所以此切削用量可以采用。

即 mm a t 3= s mm v f /0.1= min /5.37/625.0r s r n ==

s m v /20.0= z mm a f /20.0=

6)计算工时 f

m v L t = 式中 ?++=y l L mm l 40=

根据表19 入切削量及超切削量 mm y 20=?+

*

则 322052L mm =+=

故 52521.0

m t s == 9. 钻,攻M22螺纹孔

1) 选择钻头:选择高速钢麻花钻头,直径mm d 4.020=

钻头几何形状为(表1及表2):双锥修磨横刃,030=β 0

1202=φ 01702=φ mm b e 5.4= 0050=a 050=? mm b 5.2=

mm l 5=

2) 选择切削用量

(2) 确定进给量:由表 5 当加工要求为7级精度,材料铸铁时

mm d 4.020=时

]

r mm f /96.0~78.0= 由

2.325/80/==d L 99.0=f k 时

r mm f /95.0~77.099.0)96.0~78.0(=?=

按钻头强度确定进给量 由表7 当灰铸铁 213~168=HB 时

mm d 4.020=时:r mm f /20.1=

按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确定进给量 由表8 灰铸铁210≤HB 时 mm d 4.020=时:机床机构允许的轴向力为9800N 。Z535允许最大

为15690N 。

进给量 r mm f /41.0=

由此可以看出受限制的进给量是工艺要求,从中取r mm f /78.0= ,

由表16 可以查出钻孔时的轴向力在r mm f /78.0=

mm d 5.020≤时为:N F t 12360=

轴向力修正系数为 故 N N F c 1569012360?=

故 r mm f /78.0= 可用

2)确定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由表9 mm d 4.020=时 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mm 8.0

耐用度 s T 4500=

3) 确定切削速度

由表10 加工性为第三类 r mm f /78.0= 双横刃磨的钻头

mm d 4.020=时

s m v t /40.0= 切削修正系数 0.1=tv k 0.1=cv k

85.0=lv k 0.1=tv k

故 s m k v v v t /34.00.185.00.10.140.0=????==

s r d v n /6.45

.2314.334.010*******=??==π 4) 加工工时 nf

L t m = 其中 ?++=y l L mm l 30= 由表22 mm y 10=+?

所以 s t m 1.116

.478.01003=?+=

5) 攻M22螺纹孔

由《机械加工工艺实用手册》表3-38

f=0.2mm/r

由《机械加工工艺实用手册》表3-38

v=0.35m/s w s d v n π1000==8

14.335.01000??=s=526r/min 按机床选取: s r r n /33.8m in /500==ω

∴ s m n d v /366.01000

33.8814.31000=??==ωωπ实际 mm l l 2021≈+ l=25mm

计算工时: 1min 6010

.033.82525212≈≈?+=++=s f n l l l t m ω l —— 工件的螺纹长度;

l——丝锥切削锥长度;

1

五参考文献

[1]赵家齐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3] 艾兴,肖诗纲主编。切削用量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 金属切削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文化技术出版社

CA6140车床拨叉831006.

目录 一、零件的分析 (2) (一)零件的作用 (2)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2) 二.工艺规程设计 (2) 1,确定生产类型 (2) 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3,基面的选择 (2) 4,制定工艺路线 (3) 三.夹具设计 (12) (一)问题的提出 (12) (二)夹具设计 (12)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小头孔以及与此孔相通的的锥孔、螺纹孔 2大头半圆孔Ф55 3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上下Ф73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小头孔端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工艺规程设计 1,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后称《指导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9级。 3,基面的选择 定位基准是影响拨叉零件加工精度的关键因素。基准选择得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过程中将问题百出,更有甚者,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φ40的外表面和底面为粗基准加工φ22孔的上表面。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因此选择精加工过的φ55mm孔为精基准,限制四个自由度。 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上表面和镗过的孔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

CA6140拨叉2课程设计说明书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6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 1. 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H7mm的孔,以及φ42mm的圆柱两端面,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mm通孔。 2. 以φ6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H12的孔,以及φ60H12的两个端面。主要是φ60H12的孔。 3. 铣16H11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此槽的端面,16H11mm 的槽的底面, 16H11mm 的槽两侧面。 4. 以M22×1.5螺纹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22×1.5的螺纹孔,长32mm 的端面。 主要加工表面为M22×1.5螺纹孔。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 φ60孔端面与φ25H7孔垂直度公差为0.1mm.。 (2) 16H11mm 的槽与φ25H7的孔垂直度公差为 0.08mm 。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二、 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 取φ25021.00 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 块V 形块支承这两个φ42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拨叉——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 2011 ~ 2012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学号 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 2011年 12 月 19 日~ 2011 年 12 月 25 日 目录清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0901 班级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拨叉零件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1 年 12 月 19 日至 2011 年 12 月 25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说明书 拨叉零件 起止日期: 2011 年 12 月 19 日至 2011 年 12 月 25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2011年12月25日

目录 第一章序论-----------------------------------------3第二章零件的分析-----------------------------------4第一节零件的作用------------------------------ 4 第二节零件的工艺分析-------------------------4 第三节毛坯的确定----------------------------5 一、毛坯的制造形式------------------------------5 二、毛坯加工面及形状的确定---------------------- 6 三、毛坯图的绘制---------------------------6 第三章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7第一节定位基准的选择---------------------------7一粗基准的选择-------------------------------7 二精基准的选择-------------------------------7第二节加工方法的确定------------------------------8 第三节工艺路线的制定--------------------- -------8 第四节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与毛坯尺寸的确定------10 一、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10 二、切削用量的选择计算------------------------16第四章小结----------------------------------------23第五章附录(重要参考文献)---------------------------24

拨叉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拨叉(CA6140 车床)(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自2010 年 6 月28 日至2010 年7 月9 日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拨叉(CA6140 车床)(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 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 容: 1.零件图 1 2.毛坯图 1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2 4.夹具装配图 1 5. 夹具体零件图 2 6.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4000 Q=台/年,1/ n=件台,每日一班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自2010 年 6 月28 日至2010 年7 月9 日 目录 序言 (1)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1、零件的作用 (2)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3、零件的生产类型 (3)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 1、选择毛坯 (3)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3) 3、设计毛坯图 (4)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4) 1、定位基准的选择 (4)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3、制订工艺路线 (5) 四、工序设计 (7) 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7) 2、确定工序尺寸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9) 1、工序1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9) 2、工序2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六、夹具设计 (15) 1、定位方案 (16) 2、夹紧机构 (16) 3、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16) 4、夹具体 (16) 5、使用说明 (17) 6、结构特点 (17) 设计小结 (18) 参考文献 (19) 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CA6140车床拨叉831002说明书三

第一节拨叉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 拨叉的用途 (1) 1.2 拨叉的技术要求 (1) 1.3 审查拨叉的工艺性 (2) 1.4 确定拨叉的生产类型 (2) 第二节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 2.1 选择毛胚 (2) 2.2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3) 2.2.1 公差等级 (3) 2.2.2 公差带的位置 (3) 2.2.3 机械加工余量 (3) 2.2.4 铸件分模线形状 (3) 2.2.5 零件表面粗糙度 (3) 2.3 绘制拨叉铸造毛坯简图 (4) 第三节拟定拨叉工艺路线 (5)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1.1 精基准的选择 (5) 3.1.2 粗基准的选择 (5) 3.2 各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5) 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6) 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 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6) 3.5.1 机械加工工序 (6) 3.5.2 辅助工序 (6) 3.6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7) 3.6.1 机床设备的选用 (7) 3.6.2 工艺装备的选用 (7) 3.7 确定工艺路线 (7) 第四节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8) 4.1 确定切削用量 (8) 4.1.1 工序十三铣32×32面 (8) 4.1.2 工序十二粗铣、精铣操纵槽 (8) 4.1.3 工序五扩、铰Φ25mm孔 (9) 4.2 时间定额的计算 (9) 4.2.1 基本时间t m的计算 (9) 4.2.2 辅助时间t f的计算 (10) 4.2.3 其他时间的计算 (10) 4.2.4 单件时间定额t dj的计算 (10) 第五节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0) 5.1 确定工序十三定位元件 (10) 5.2 确定工序十三对刀装置 (10) 5.3 确定工序十三加紧机构 (10) 5.4 夹具体简图 (11) 参考文献 (12)

课程设计拨叉(831005)说明书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生产纲领:中批生产 内容:1.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 3.工序卡片一份 4.毛坯图一张 5.零件图一张

目录 前言 (3) 一、设计目的 (4) 二、零件的分析 (4) 1零件的作用 (4) 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5) (二)基准的选择 (5) (三)制定工艺路线 (5) (四)机械加工余量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四、设计心得及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前言 通过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于一体(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加工工艺规程。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在此表示感谢!

一. 设计的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本理论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 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宽度1812 .000+mm 和83.000mm 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 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所 以,宽度为1812.000+mm 和83.000mm 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2、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 这一组面包括?2523.000+mm 的六齿花键孔、?228 .200+mm 花键底孔两 端的2X150到角和距中心线为27mm 的平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拨叉课程设计.doc

目录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零件的作用 (1) 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3、零件的生产类型 (2)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2) 1、选择毛坯 (2)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2)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4)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3、制订工艺路线 (5) 四、工序设计 (8) 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8) 2、确定工序尺寸 (10)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1) 1、工序1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1) 2、工序20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2) 3、定位方案 (15) 六、参考文献 (16) 七、总结 (17)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 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0.021 022+Φ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下方的0.5055+Φ半孔则是用于与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 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图1 零件图 2、零件的工艺分析 拨叉(CA6140车床)共有三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 1)以0.021 022+Φ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0.021022+Φ孔的内表面,以及其上端面,上端面与孔有位置要求,孔壁 上有一个装配时钻铰的锥销孔,一个M8的螺纹孔。这两个都没有高的位置度要求。

2)、以 0.5 55+Φ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0.5 055+Φ孔的内表面,以及其上下两个台阶面。 这两组表面有一定的位置度要求,即0.5055+Φ的孔上下两个端面与0.021022+Φ的孔有垂直度要 求。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3、零件的生产类型 依设计题目知:Q=12000件/年 N=Qn (1+a%)(1+b%) 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质量为1kg ,查表2-1 (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 可知其属轻型零件,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选择毛坯 零件材料为HT200,毛坯重量约1.0Kg 生产大批。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砂型铸造机器造型毛坯。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参见参考文献【1】第五章第一节《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摘自GB/T 6414-1999)》确定,步骤如下 1)由于工件较小,为方便加工节省材料将两件铸在一起,同时加工。 2)铸件的圆角半径 按参见参考文献【2】表1-16 选择砂型铸造 R=3-5mm 。 3)两内孔 0.021 22+Φ,考虑其孔径较小铸造困难,为简化铸造毛坯外型,现直接将φ40圆柱铸 成实心的。 4)求最大轮廓尺寸 根据零件图计算轮廓尺寸,长160mm,宽73mm,高50mm,故最大轮廓尺寸为160mm 。 5)选取公差等级CT 由参见参考文献【1】表5-1,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铸件材料按灰铸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课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课程设计 作业题目:机械拨叉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机制5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2月 21 日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清单 (03) 设计内容 (03) 原始资料 (03) 一、零件分析 (04) (一)零件的作用 (0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04) 二、工艺规程设计 (05) (一)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05) (二)基面的选择 (05) (三)制定工艺路线 (06)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08) 三、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四、夹具设计 (15) (一)任务的提出 (15) (二)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的设计计算 (15) (三)夹紧方案及装置的设计计算 (18) 参考文献 (21) 设计清单: 1、零件图 1张 2、零件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 4、夹具设计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1套

凌金锋拨叉831007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1)画零件图 (2)绘制毛坯图 (3)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4)选择夹具设计方案 (5)绘制某一工序夹具草图及零件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原始资料:拨叉零件图831007,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语操作机构相连,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波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和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需要加工的表面: 1.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 2.小头孔φ22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mm的锥孔、M8螺纹孔; 3.大头半圆孔φ55mm; 位置要求: 小头孔上端面与小头空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打孔的上下断面与小头孔的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依次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CA6140车床拨叉813003零件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学生: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大学工程学院机械系 201 年月日 目录

序言------------------------------------------------------------------------------------------------1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 1.1拨叉的用途---------------------------------------------------------------------------------1 1.2拨叉的技术要求---------------------------------------------------------------------------1 1.3审查拨叉的工艺性------------------------------------------------------------------------1 2.确定毛坯制造方式和毛坯简图------------------------------------------------------------2 2.1选择毛坯------------------------------------------------------------------------------------2 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2 2.3绘制毛坯简图------------------------------------------------------------------------------3 3.拟定拨叉工艺路线---------------------------------------------------------------------------3 3.1选择定位基准------------------------------------------------------------------------------3 3.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 3.3加工阶段的划分---------------------------------------------------------------------------4 3.4工序集中与分散---------------------------------------------------------------------------4 3.5工序顺序的安排---------------------------------------------------------------------------4 3.6确定加工路线------------------------------------------------------------------------------4 3.7工艺过程卡---------------------------------------------------------------------------------5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7 5.1粗铣80×30面-----------------------------------------------------------------------------7 5.2精铣80×30面-----------------------------------------------------------------------------8 6.夹具的设计------------------------------------------------------------------------------------9 6.1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9 6.2定位基准的选择----------------------------------------------------------------------10 6.3夹具的组成-------------------------------------------------------------------------------10 7.参考文献-------------------------------------------------------------------------------------11 8.设计的感想与体会-------------------------------------------------------------------------12

CA6140车床拨叉夹具装配图

例二CA6140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 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小头孔Φ20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的锥孔、M6螺纹孔。 2、大头半圆孔Φ50。 3、拨叉底面、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 0.05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是1.0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三、确定毛坯 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加工余量为MA-H 级,并查表2.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 3、绘制铸件零件图

拨叉C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设计的目的 ………………………………………………………2 第二章:拨叉C 的工艺分析 ………………………………………………3 2.1零件的功用 …………………………………………………………3 2.2零件结构特点 ………………………………………………………3 2.3主要技术要求 ………………………………………………………4 2.4设计条件 ……………………………………………………………4 2.5选择毛坯的说明 ……………………………………………………4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5 3.1选择工艺基准的说明 ………………………………………………5 3.1.1粗基准的选择 ......................................................5 3.1.2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5 3.2各工艺方案的分析、对比与取舍 .......................................6 3.2.1加工方法确定 ......................................................6 3.2.2上端面的加工 ......................................................6 3.2.3孔的加工 ............................................................6 3.2.4加工工艺路线的比较 .............................................7 3.3制定工艺路线 (8) 3.3.1工序Ⅰ钻预制孔…………………………………………………8 3.3.2工序Ⅱ 拉内花键257H ……………………………………^8 3.3.3工序Ⅲ 粗、精铣18H11底槽………………………………9 3.3.4工序Ⅳ 粗、精铣上端面……………………………………11 3.3.5工序Ⅴ 钻8M 孔并攻丝………………………………………12 第四章:夹具的设计 ………………………………………………………14 4.1问题的提出定位基准的选择…………………………………………14 4.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14 4.3定位误差分析…………………………………………………………15 参考文献………………………………………………………………………16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报告拨叉

一、零件分析 (一)拨叉的作用 拨叉是车床变速箱换挡机构中的一个主要零件(位置如图1所示),主要起换挡作用。通过拨叉的拨动使车床滑移齿轮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从而达到要求的主轴转速。如果拨叉槽口的配合尺寸精度不高时,滑移齿轮就达不到要求的定位精度,这样滑移齿轮就不能很好的与其他齿轮进行正确有效的啮合,从而影响整个传动系统的工作。所以拨叉宽度为30mm 的上端面和宽度为18H11槽的侧面以及花键的精度要求较高。 图1 卧式车床主轴展开图 (二)拨叉的工艺分析 该拨叉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属于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挡、变速的

功能,其叉轴孔与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叉脚两端面在工作过程中受轻微冲击载荷,为保证拨叉换挡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底槽侧面与花键孔中心轴有垂直度公差要求为0.08mm。拨叉的顶面要与换挡手柄等零件相配合,因此为使工作时拨叉承受水平方向上的力要求上端面与叉轴孔轴线有平行度要求为0.10mm。故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叉轴孔、叉脚底槽侧面和拨叉上端面,由于这些主要加工表面的精度相对较低,因此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即可。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根据零件材料HT200确定毛坯为铸件,零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经济性的角度讲,应该采用铸造成型中的金属模铸造的方法制造毛坯。又因为零件形状相对简单,故毛坯形状需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孔很小,可不铸出。 (二)基准的选择 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使生产无常进行。通常先选精基准后选粗基准。 1.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并使工件装夹方便。在选择时,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基准统一等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在本零件中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叉脚部分沟槽和顶面的设计基准,故以花键孔的中心线为精基准,实现了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相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和平行度要求。同时由于零件在轴向上的刚度较大,因此选用零件的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夹紧力作用在右端面上,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 夹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拔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大批生产) 设计者XXX 指导教师XXX

前言 通过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公差与配合》、《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和金工实习使我们对机械设计制造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这次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复习、巩固和应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手段。不仅为大四的毕业设计做准备,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这次设计中,我们主要设计C6140拨叉的夹具。在设计中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并且得到老师的指导由于能力有限在设计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6140拨叉(见附图1)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其换挡作用。通过拨叉的拨动使车床滑移齿轮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从而达到要求的主轴转速。宽度为30mm的面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在拨叉工作工程中,和如果拨叉和槽的配合尺寸精度不高或者它们之间的空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就达不到很高的定位精度,这样滑移齿轮就不能很好的与其他齿轮进行正确有效的啮合。从而影响整个传动系统的工作。所以拨叉宽度为30mm的面和槽之间要达到很高的配合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A端面和轴线与A端面相垂直的花键底孔 2、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六个方齿花键孔,及Φ25mm花键底孔两端的2×75°倒角。 对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一组表面,再用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此次所设计的拨叉材料为HT200,根据材料成型工艺可知用金属型铸造。该零件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和冲击载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因为生产纲领为大批量生产。因为零件形状简单故毛坯形状需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又因内孔很小,可不铸出。 毛坯零件图见附图2。 (二)基准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因为要保证花键的中心线垂直于拨动滑移齿轮的右端面。所以以Φ40的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为了保证定位基准和加工工艺基准重合,所以选择零件的左端面为精基准。 (三)制定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一:铸造毛坯; 工序二:粗、半精铣左端面C面, 工序三:钻孔并扩花键底孔Φ22并锪2×75°倒角; 工序四:拉花键Φ25H7 工序五:粗、半精铣底面D面; 工序六:钻配作孔、螺纹孔; 工序七:粗、半精铣槽; 工序八:去毛刺; 工序九:终检,入库。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一:铸造毛坯;

拨叉831003铣平面夹具课程设计

一、绪论 一、设计任务内容 设计针对拨叉831003某工序的专用夹具。 二、设计要求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零件的分析说明 一、零件的结构特点 普通车床的主要组成结构有: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架、光杆、丝杠和床身八个。其中的进给箱体,又被称为走刀箱,进给箱里而装有车床的变速机构,而拨叉就在就在这个变速机构中,起到给主轴转速换挡的作用。 二、加工工艺性 拨叉813003零件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其加工内花键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上端面要求加工,对精度要求也很高。其底槽侧边与花键孔中心轴有垂直度公差要求,上端面与花键孔轴线有平行度要求。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CA6140车床拨叉831003课程设计工艺规程

题目:设计“拨叉(831003)”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大批量生产) 内容:1 零件图1张 2 毛坯图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 4 结构设计装配图1张 5 结构设计零件图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1张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上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于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其换挡作用。通过拨叉的拨动使车床滑移齿轮与不同的齿轮啮合从而达到要求的主轴转速。宽度为30mm的面的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在拨叉工作工程中,和如果拨叉和槽的配合尺寸精度不高或者它们之间的空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就达不到很高的定位精度,这样滑移齿轮就不能很好的与其他齿轮进行正确有效的啮合。从而影响整个传动系统的工作。所以拨叉宽度为30mm的面和槽之间要达到很高的配合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拨叉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1、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A端面和轴线与A端面相垂直的花键底孔 2、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六个方齿花键孔,Φ25mm花键底孔两端的2×75° 倒角。

对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一组表面,再用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此次所设计的拨叉材料为HT200,根据材料成型工艺可知用金属型铸造。该零件能够承受较大载荷和冲击载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因为生产纲领为中批量生产。因为零件形状简单故毛坯形状需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可选为铸出 (二)基准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因为要保证花键的中心线垂直于拨动滑移齿轮的右端面。所以以Φ40的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为了保证定位基准和加工工艺基准重合,所以选择零件的左端面为精基准。 (三)制定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一:铸造毛坯 工序二:粗铣左端面至尺寸81 工序三:以外圆为基准钻Φ20 工序四:以花键中心孔和左端面为基准粗铣底槽18H11 工序五:以花键中心孔为基准粗铣上顶面 工序六:精铣铣右端面至尺寸80 工序七:以外圆为基准扩孔Φ22H12 工序八:车倒角1.5X1.5 工序九:以花键孔中心线为基准粗铣上顶面 工序十:以花键孔中心线和左端为基准精铣底槽18H11 工序十一:1 钻螺纹通孔2XΦ8 2 钻Φ5圆锥孔 3 攻丝 工序十二:拉花键 工序十三:终检,入库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20MPa,HBS=157。 C6140拨叉材料为HT200毛坯质量为0.84kg,δ b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和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个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 根据零件图计算轮廓尺寸,长40mm,宽为80mm,高为75mm,故零件最大轮廓尺寸为80mm。 选取公差等级CT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中表5-1可查得毛

汽车换挡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次课设的题目为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它是一次综合性课程设计,是以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多个学科为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努力来完成的一项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换档拨叉的工艺设计及有关工艺装备的设计。 本篇说明书分析了拖拉机二三档拨叉的基本概况,例如:工作环境,结构特点,材料的性质及其加工特性等。分析了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的方法,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工艺路线的制定和选择。并且对有关设备的选择与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对加工中易产生的缺陷和防范措施也做了说明。在夹具设计中,根据车床、铣床、钻床夹具的特点,说明了如何进行定位、加紧、以及误差分析、技术条件的制定。 说明书在编写和设计中,参考了有关文献和资料,在参考资料索引中有详细说明。关键词:二三档拨叉;工作表面粗糙度;定位销孔;夹具;

第一章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 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 工作状态:工作频繁。 工作条件:工作表面有冲击,受力较大。 1.2零件的结构分析 从附页中给出的零件图可以看出,换挡拨叉是由铸钢经铣削、车削,钻削、磨削等多种加工手段加工而成的零件。总体看来,整体的精度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有内换挡轴孔的公称尺寸达到八级,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内换挡轴孔的公称尺寸为Φ15H8表面粗糙度为3.2,并且加工出半径为1mm的倒角,表面粗糙度为12.5,中线为后续各个形位公差的基准。定位销孔公称尺寸为 Φ5H14,其表面粗糙度为12.5。纵槽的公称尺寸 2.0 13 + 粗糙度为12.5其对称中心距 离端面为12mm。零件的工作部分是拨叉脚,两脚间的距离为50H12,内侧粗糙度为12.5.拨叉脚高20mm,需经过淬火处理,增加其硬度和耐磨度。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为6.3. 两叉脚由半径为28mm的圆弧连接。其厚度为5.5mm,未作热处理。 1.3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1.3.1表面精度 总体看来换挡拨叉的表面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为它是变速器的拨叉,只有叉脚工作,其整个零件的机械强度不是很高,从使用的材料就能看出,铸钢耐磨,但是叉脚却需淬火处理,增加其强度。内换挡轴孔粗糙度要求最高是只达到3.2m μ,因为需要与轴配合,而其他部分几乎不与别的零件相接处,所以其最低粗糙度一般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