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主要行当简单介绍.

合集下载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不同身份,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一)“生”京剧中的“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

“生”又可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老生”,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

老生又叫须生,或胡子生,这是说老生在舞台上扮演人物时要在嘴上挂一个胡子。

胡子在京剧里有个专门名词叫“髯口”。

老生还有一个名称叫正生,这是说由正生扮演的大多是严肃端庄的人物。

老生一般在剧中扮演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

老生所挂胡子的颜色则表示了人物的年龄。

例如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是中年人,所挂胡子就是黑色的。

京剧《秦香莲》中的王延龄是老年人,所挂胡子就是白色的。

根据表演侧重的不同,老生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文武老生等。

唱工老生的演唱部分要多一些,做工老生的念白与身段、表情表演相对要吃重一些,文武老生则是能唱又能打,如京剧《定军山》里的黄忠就是由文武老生来应工的。

因为文武老生在穿戴上大多穿靠衣(盔甲衣),紮靠旗(后背上插四面靠旗),所以又称为靠把老生。

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念白和细腻的表演,在唱腔上也比较丰富。

老生的念白和演唱都用真声。

念白用韵白来表现。

老生的表演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造型也以庄重、潇洒为主要基调。

“红生”,红生在京剧行当里,是指老生应工扮演关羽、赵匡胤一类勾红脸的角色。

京剧界一般认为王鸿寿(老三麻子)是京剧红生行当的创始人。

以前虽然也有关羽戏,但剧目较少,因此并没有形成红生这个表演行当。

清末民初,王鸿寿从关羽的化装、服装、盔头、髯口、服装、青龙刀,还有造型、身段、唱腔等各方面,对关羽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还把关羽戏的剧目发展到数十出,并把关羽戏从南演到北,形成了王鸿寿风格的关羽戏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了众多的追随者,这才有了红生这个行当。

红生的表演风格独特。

红生吸收了老生、武生、净,三个行当的艺术因素,但与这三个行当又迥然而异。

京剧行当介绍

京剧行当介绍

老生介绍老生又叫须生,或胡子生。

因为老生都挂胡子。

胡子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髯口”。

老生除了须生和胡子生,还有一个名词叫正生,表示严肃端庄的意思。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又叫真声或大嗓)。

照规矩,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叫作“黑三”)。

另外还有灰色的三绺胡子,即花白的三绺胡子,专门名词叫“黪(音惨)三”,或“苍三”。

还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作“白三”。

还有一种胡子,不分绺,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术语叫作“满”,如黑满、白满、黪满。

照京剧原来的传统,不论是戴黑满的,或是戴黪三、黪满、白三、白满的,都不属于老生扮演的范围。

只有戴黑三的,才能算是真正的老生。

其他的角色都由“末”行或“外”行来应工。

现在“末”“外”都合并到老生行当里,老生扮演角色的范围大为扩大,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可以分成这么几种: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唱工老生也叫作安工老生,以唱为主。

为什么叫安工老生呢?我想是因为这种老生既以唱为主,那么他的动作性就比较次要,动作幅度较小,态度比较安闲从容,唱的时候总是比较沉着安稳的,因此叫作安工老生。

例如《二进宫》的杨波,《捉放曹》的陈官,《击鼓骂曹》的祢衡,《文昭关》和《鱼肠剑》的伍子胥,《洪羊洞》和《辕门斩子》的杨延昭,《空城计》、《雍凉关》、《战北原》、《脂粉计》、《七星灯》等剧的诸葛亮,《四郎探母》的杨延辉,《碰碑》的杨继业。

《桑园寄子》的邓伯道,《让徐州》的陶谦,《逍遥津》的汉献帝等等,都属于唱工戏。

还有一种介乎唱工戏和做工戏之间的以念白为主的戏,唱工老生和做工者生都可以兼演,仍如《十道本》的褚遂良,《夜审潘洪》的寇准,《审头刺汤》的陆炳,《审刺客》的闵觉等,都属于这一类。

由于大段念白很难掌握,从表现技巧看,比起唱工和做工戏,难度大得多,所以这类戏现在很少演出了。

做工老生又叫作哀派老生,是以表演为主的一种行当。

京剧角色划分

京剧角色划分

生旦净丑1、生行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除红生和勾脸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脸,内行术语称为“俊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①老生.老生又称“须生”、“正生”、“胡子生”。

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

人物形象以挂“黑髯口”(黑胡子)为主。

按照表演艺术特点的不同,老生又分为安工老生、衰派老生和靠把老生。

安工老生,又称“唱切老生”、“王帽生”、大部扮演帝王、书生一类人物,以唱功为主,在舞台上安详稳重,动作较少,故称“安工”,如《上天台》中的汉光武帝刘秀、《捉放曹》中的陈宫等。

衰派老生,又称“做功老生”。

“做工老生”,大都扮演衰老或精神状态衰颓的人物,以做功为主,故称“衰派”,如《四进士》中的宋土杰、《卖马》中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

靠把老生,大都扮演武将一类的人物,由于扎靠(戴盔披甲)、使用刀枪把子(剧中人使用的兵器)而得名,加《定军山》中的老将黄忠、《战太平》中的花云、《镇潭州》中的岳飞等。

无论是哪类老生,都是以唱为主,全用本嗓。

安工老生要唱的悠扬婉转,衰派老生要唱的悲愤颓唐,靠把老主要唱的激昂慷慨。

另外,京剧史上有一些老生演员,文戏、武戏都擅长,唱功戏、做功戏、靠把戏都能演,后来就把这种戏路宽的老生演员称为“文武老生”,如程长庚、谭鑫培等。

②小生.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

小生演唱用尖音假嗓,念白兼用真假嗓。

小生使用的假嗓与旦角不同,小生的唱法应该刚、劲、宽、亮,听起来声音清跪但不柔媚,刚健但不粗野。

根据人物性格、身分的不同特点,小生又分为袍带小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和武小生。

袍带小生,又称“纱帽小生”,扮演做官的青年男子,头戴纱帽是其主要标志,这些角色大部分是文人,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奇双会》中的赵宠、《陈三两爬堂》的陈魁等。

扇子生,多扮演年青的书生、风流儒雅的公子,手拿扇子,头戴文生巾,身穿褶子,所以又称“褶子生。

京剧生旦净末丑介绍

京剧生旦净末丑介绍

京剧生旦净末丑介绍
京剧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戏曲形式,有四大行当,分别是生、旦、净、末和丑。

下面是它们的介绍:
1. 生:生是扮演男性角色的演员。

生角包括文生(扮演文雅、儒士等角色)、武生(扮演武将或者戏曲中男性英雄角色)、小生(扮演年轻的男性角色,通常是古代文人或者书生)等。

2. 旦:旦是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员。

旦角包括正旦(扮演贵妇、皇后等高贵女性角色)、花旦(扮演普通女性角色)、老旦(扮演阿婆等老年女性角色)等。

3. 净:净是扮演丑角的演员。

丑是京剧传统角色之一,通常是扮演滑稽、嬉笑、夸张的角色。

净角包括小丑(扮演嬉笑角色)、大夫(扮演医生角色)等。

4. 末:末是一种配角,主要扮演小角色或者陪衬。

末角通常是一些次要的角色或者人物,比如官员、士兵、手下等。

末还有很多分支,例如小末、老末、武末等。

5. 丑:丑是一种角色类型,不属于四大剧种之一,但是在京剧中经常出现。

丑通常是道白、要活、落座等剧照中的配角。

以上就是京剧四大行当和丑的介绍。

每个角色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演员通过扮演不同行当的角色,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为观众提供了不同的精神享受。

京剧行当

京剧行当

扮演不具备 武艺,或在舞台 上不作翻腾、跳 转一类技巧表演 的角色。 袍带丑
方巾丑
扮演武艺高
强、性格机警、
动作灵敏的滑稽
人物。俗称“开
口跳”。扮演能言善 语、幽源自诙谐的 中老年妇女。也 称“丑旦”,俗 称丑婆子。
京剧的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 旦 净
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正旦、花旦、武旦、老旦、花衫 正净 (唱功花脸——黑头、铜锤) 副净 (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武净 (武花脸) 文丑 (方巾丑、袍带丑) 武丑 彩旦
亦名“青衣”。主 要扮演庄重的中青 年妇女。 表演特点以唱功 为主。
扮演活泼开朗 的青年女性。 表演以做功、
说白为主。
扮演擅
长武艺的女 性。较重唱、 做、舞。
扮演老年妇
女的角色。如
《打龙袍》中的
李皇后。
演唱用本嗓。
综合了“青衣”、 “花旦”、“武旦”的 表演特点,唱、念、 做、打并重的旦角。
勾大花脸的脸谱,俗称“花脸”。专门扮
演性格粗犷、性情豪放、形象高大的男性角色。
以唱功为主,
又称铜锤或黑头。
唱、念、做派要
求雄浑、凝重。
架子花脸, 以做功为主。
以武功为主。
因在鼻梁上先抹一小方块白粉,然后勾画脸谱, 所以俗称“小花脸”。 专门扮演滑稽、幽默、机敏的人物。又分文丑、武 丑、彩旦。
京剧 的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
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进行划分。分为生、旦、净、
丑四类。




除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内行术语称为“俊
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 几个门类。除红生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脸。

京剧行当

京剧行当
老 生
小 生

• 指戏曲中的女性 形象,可分为青 衣、花旦、刀马 旦、武旦、老旦、 彩旦等类别。
花旦

• 净,俗称“花 脸”,男性。化 妆极为夸张,发 音方法比生行浑 厚,高亮,动作 造型刚劲有力, 抑扬顿挫。

• 一般扮演插科打 诨比较滑稽的角 色。文丑以做工 为主,武丑以武 打为主 。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国粹京剧生旦净丑介绍

国粹京剧生旦净丑介绍

国粹京剧生旦净丑介绍国粹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舞蹈、表演和戏曲剧本而闻名于世。

在京剧中,生、旦、净、丑是四大行当,分别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

下面将对生、旦、净、丑这四个行当进行详细介绍。

生是京剧中的男性角色,通常扮演英雄、壮丁、官员、武将等形象。

生的表演风格以雄浑豪迈为主,他们的唱腔深沉有力,舞蹈动作刚健有力,表现出男子气概和英勇豪迈的形象。

生角色在京剧中往往是整个剧情的主线,他们的出场往往会给剧情带来高潮。

旦是京剧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扮演美丽、温柔、聪明的形象。

旦的表演风格以柔美、婉转为主,她们的唱腔婉转动听,舞蹈动作轻盈柔美,表现出女性的温柔和智慧。

旦角色在京剧中往往是男性角色的伴侣或对手,她们的出场往往会给剧情带来柔情和温馨。

净是京剧中的丑角,通常扮演滑稽、搞笑的形象。

净的表演风格以夸张、滑稽为主,他们的唱腔搞笑逗趣,舞蹈动作夸张滑稽,表现出幽默和诙谐的形象。

净角色在京剧中往往是喜剧性的角色,他们的出场往往会给观众带来欢笑和轻松的氛围。

丑是京剧中的丑角,通常扮演粗野、粗俗的形象。

丑的表演风格以粗犷、豪放为主,他们的唱腔粗犷豪放,舞蹈动作粗野豪放,表现出粗俗和朴实的形象。

丑角色在京剧中往往是反面角色,他们的出场往往会给剧情带来紧张和冲突。

生、旦、净、丑这四个行当在京剧中各自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形象特点,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

生旦净丑的表演艺术是京剧的核心,也是京剧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京剧生旦净丑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京剧艺术家的努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使京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与时俱进,走向世界舞台。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京剧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喜爱和关注。

生、旦、净、丑是京剧中不可缺少的四个行当,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类型的角色,在京剧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京剧旦行

京剧旦行

武旦
• 大多扮演勇武的女性,如武将和江湖人物中的各类 女侠,表演上重武打和绝技的运用。武旦的特点有 二:一是跷功,二是打出手。
老旦
老旦是京剧旦行的一种人物表现形式,主要扮演年长的妇女形象; 在今天的京剧舞台上,老旦角色多是穿女老斗衣(正确的叫法 应当是“劳动衣”,叫白了就成为 “老斗衣”了)或是穿蟒; 老旦行当的戏路很宽,从穷苦的百姓到皇宫后妃都可以扮演。
苏三起解
苏三离了洪洞县, 苏三离了洪洞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把命断, 就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 褶子在传统戏衣中用途最广,男女老少、 贫富贵贱 、文武通用。分花、素两大类。 花褶子中又有“武生褶子”和“小生褶子” 之分。 • 女褶子分“大襟”、“对襟”两种。大襟 多为素花,老年妇女所穿用;对襟多绣鲜 艳的角花,是小姐的便服 ;高领青素褶子, 又叫“青衣”,是剧中贫苦妇人穿的,如 《铡美案》中的秦香莲。
京 剧 的 行 当
京剧的行当分为 京剧的行当分为
生、旦、净、丑
四大类
旦 行 介 绍
• 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 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 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 又有比较详细的分工, 有正旦(青衣)、花旦、刀 马旦、武旦、老旦、 彩旦等。
青衣(正旦)
正旦 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 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 女,表演特 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
花旦
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 也有的是属于泼辣,放荡的中、青年女性。
刀马旦
• 刀马旦是要能唱、能念、能做、能打的, 多是扮演穿蟒扎靠,前点将或战役 中防身的铠甲,在京剧舞台上这些人物需要 全身披挂——扎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主要行当简单介绍
京剧中的"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

老生又叫须生,或胡子生。

因为老生都挂胡子。

胡子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髯口”。

老生除了须生和胡子生,还有一个名词叫正生,表示严肃端庄的意思。

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也最为丰富。

台词用京剧中的韵白来表现,演唱用真声,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

与老生相对应的是"小生",小生就是比较年轻的男性角色。

小生的特点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较清秀、英俊。

在表演上最大的特点是唱和念都是真假声互相结合。

假声一般说比较尖,比较细,比较高,声音听起来比较年轻,这样就从声音上跟老生有所区别。

采用这样一种发声方法,是为了表示这种行当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些青年人。

可是小生所用的假声,跟扮演女性的旦角所用的假声并不一样。

如果小生所用的假声跟旦角完全一样的话,那就不对了。

小生的唱法虽然也是用假声,但是应该比较刚、劲、宽、亮,听起来声音很清脆,但是并不柔媚,很刚健,却并不粗野。

这种唱法和念法,要掌握得恰如其分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京剧小生这一行,历来是人才较少的行当。

小生也分成文武两类。

"武生"是指扮演剧中年轻的男性武将,他们用高超的武打技术来展示剧中人物的武艺高强。

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动作的娴熟和技巧的难度。

例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
其实,在京剧生行里,还有一个行当——红生,也应该附在老生这个门类里来讲一下。

红生就是指脸上勾着红脸,用红色涂成脸谱的老生。

这样的角色不多,主要是扮演关羽和赵匡胤这两个角色。

从前这类角色有的由花脸来应工,所以又叫红净。

后来由花脸应工的日益减少,大多由老生,甚至由武生来扮演,所以现在基本上都叫红生。

红生在老生这一行里,也算一个专门的行当。

因为红生戏比较少,所以专工红生
的演员也比较少。

另外,扮演红生的人,一般都得有比较坚实的武功,演法也跟一般靠把老生不同,要有些特殊的工架,特殊的造型,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
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

旦行中的"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能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

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绿色。

"武旦"和"刀马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服,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甚至女仙、女妖等。

武旦和刀马旦的表演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的气氛。

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

"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

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

无丑不成戏,丑角是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京剧中的"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

"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

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

"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

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象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

"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
老兵等。

不管文丑或武丑,虽有文武善恶、身份高低之分,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

丑角的脸谱——要传神,二要干净,三要美观,最忌讳的就是—一个脏字。

有人为了突出丑角的花哨和幽默,以为勾画得越花越多就越好,如胡乱添画痞子、疮痣等,其实这种画法的结果只能越画越脏令人生厌。

在目前的京剧舞台上,除《打渔杀家》的教师爷因为以打架为职业,是个地痞无赖,所以他的太阳穴可以破例画一个膏药,其他角色一律不得画膏药和痞子等。

在画白粉“豆腐块儿”时,由于甘油的作用,画上的白粉又白又亮,而且不会有裂纹。

在勾画眉眼时,要注意运笔的方向和笔锋,例如鼻毛要从鼻孔内向外再向上挑出,才有神气。

如眉毛等都要一笔画出,不能反复描画,这就要求丑角演员注意学习各种脸谱的画法和勾画的技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