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合集下载

肺泡灌洗技术原理及注意事项

肺泡灌洗技术原理及注意事项

肺泡灌洗技术原理及注意事项
原理:
1、大容量全肺灌洗是针对尘肺病人始终存在着的粉尘性和巨噬细胞性肺泡炎而采取的治疗措施。

病人在工作场地吸入的大量粉尘,一部分通过咳嗽、咳痰排出体外,但仍有一部分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这部分粉尘被称为呼吸性粉尘。

它与吞尘巨噬细胞是尘肺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尘肺病一旦形成后,肺内残留粉尘还将继续与肺泡巨噬细胞作用,这是尘肺病人虽然脱离粉尘作业环境,但病变仍继续发展、升级的主要原因。

如能在早期通过肺灌洗排出病人肺泡内沉积的煤矽粉尘和大量的能分泌致纤维化介质的尘细胞,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症状,而且有利于遏制病变进展,延缓病期升级。

3、对X线胸片尚未出现病变的接尘工人及可疑尘肺工人进行肺灌洗,可防止其发病或推迟其发病时间。

肺灌洗既是一种病因治疗,又可起到二级预防的作用( 一级预防是指阻止环境中粉尘进入肺内;二级预防是指清除已进入肺内尚未被包裹的粉尘,防止发病)。

注意事项:
1、尘肺病人肺灌洗后原则上不能再接尘,如肺灌洗后再接尘,应在3~5年后再次灌洗,以去除肺内残留粉尘,巩固疗效。

2、为巩固疗效,减少刺激,增强免疫力,应禁烟酒。

3、肺灌洗一周内应注意休息、保暖,预防感冒,以防肺感染。

4、有条件者半年至一年应在当地拍胸片及对肺功能进行复查。

5、平时可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操:一吸二停三呼,吸气时用鼻,呼气时缩唇,一分钟做15-18次即可,每次做10分钟,2-3次/日,吸气与呼气时间1﹕3,尽量延长呼吸时间。

6、可以购买家庭制氧机,进行康复。

34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经验总结

34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经验总结

34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经验总结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lung lavage, WLL)治疗尘肺病,因其可清除肺泡腔和细支气管内的粉尘、吞尘巨噬细胞(pulmonary alveolar macrophage,PAM)及其产生的致炎症、致纤维化因子,具有去除病因、改善呼吸功能、缓解症状等效果[1]。

从而使肺脏通气顺畅,能提高尘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2]。

我院自2007年2月18日~2007年4月19日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34例,安全有效,无一意外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1)34例患者全部为男性,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52岁。

2)34例患者皆为尘肺病患者,合并慢支肺气肿5例,冠心病5例,肺结核2例,糖尿病1例。

接尘史5~20年不等。

3)34例尘肺病分期情况(表1)。

4)WLL灌洗方式。

双肺同期灌洗31例(占91%),双肺分期灌洗0例,一次单肺灌洗3例(占9%)。

2方法采用全身静脉复合麻醉,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ECG、SPO2、呼吸力学参数;置双腔管于病人气管与支气管内,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灌洗液反复灌洗,一般1 000 ml/次,共灌洗10~14次,每侧需10~14 L不等,历时约1 h,直至灌洗回收液由黑色混浊变为无色澄清为止。

3结果经治疗,34例患者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1)改善症状。

全肺灌洗术后10 d,胸闷、胸痛、气短的好转率分别为99%、86%、88%。

2)FEV1/FVC%(用力肺活量1 s率)、MVV%(每分最大通气量达到预值%)、DLCO(弥散)各期及其术前异常组普遍增高(P<0.05),PaO2在术后10 d皆有上升。

4讨论1)该技术清除了肺内积存的粉尘,阻断和延缓了肺纤维化过程,必然通气顺畅,阻断病情发展,既有短期疗效,又有长期疗效,起到了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

值得在治疗尘肺病中大力推广。

2)术中及术后常有一些并发症,只要严格遵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1],就能把并发症降到最低。

PAP灌洗流程

PAP灌洗流程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大容量全肺灌洗流程(一)术前准备:1、物品准备:双腔气管导管及单腔气管导管(成年男性38-40号,女性34-36号)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装置,血管钳,三通装置,灌洗瓶,负压引流设备。

2、病人准备:灌洗前以100%纯氧通气至少20min,以充分冲洗肺内氮气,提高氧储备。

(二)操作流程1、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

插管到位后,将气管导管套囊充气膨胀至完全封闭气道,左右侧完全隔开,使一侧肺通气,另一侧肺灌洗。

接人工呼吸装置。

患者取侧卧位,通气肺在上,灌洗肺在下。

3、使用血管钳阻断灌洗肺的通气,观察单侧肺通气情况,调节呼吸参数,使指氧饱和度(SpO2)达到90%以上。

4、将一三通管一端连接于双腔气管插管的灌洗侧肺的接口上,一端连于1 000ml 装的灌洗瓶,另一端与负压引流瓶相连。

灌洗瓶高度距离手术床100cm左右。

5、将37℃生理盐水缓慢灌入肺中,每次灌洗量在800ml左右。

采用80~100mmHg 负压持续吸引。

6、观察回收液的颜色,反复灌洗,直至回收液颜色完全变清,记录回收量。

(三)注意事项1、灌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SpO2及通气侧肺的呼吸音。

每半小时监测血气。

2、灌洗顺序:一般先灌洗病情严重侧,若两侧病情相仿,则先灌洗左侧。

一侧灌洗完毕病情稳定后隔1周再行另一侧肺灌洗。

3、若术中发现通气侧肺出现湿啰音,或术中一旦SpO2下降至90%以下,需考虑是否有气管套囊渗漏或出现肺水肿,应立即停止灌洗,改双肺通气,静注速尿,待情况稳定后再予灌洗。

4、回收灌洗液时,由于肺泡压的降低,SpO2会出现一过性下降,此时注入灌洗液,可增加肺泡压,以减少肺内分流,增加氧合。

5、灌洗结束后继续间断负压吸引,以尽可能减少灌洗液残留在肺内,在术后复苏室继续机械通气,待肺部罗音基本消失后拔除双腔管。

6、灌洗结束后,若SpO2不能持续维持在90%以上,换单腔气管导管,送监护病房,予机械通气,并监测动脉血气、血电解质,复查胸片,12h后拔管。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低氧血症40例观察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低氧血症40例观察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低氧血症40例观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在治疗各种肺部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低氧血症的情况,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本文通过观察4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低氧血症的病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40例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患者,均为患有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或炎症的病例。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为大容量全肺灌洗组,2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的主要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治疗效果。

在观察结果中,大容量全肺灌洗组的患者中,5例(25%)出现了低氧血症的情况,而对照组中只有1例(5%)。

进一步分析发现,低氧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术中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氧气供应量不足。

此外,还有少部分患者存在术前已有的呼吸功能不全的情况,术后容易出现低氧血症。

为了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术前必须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充分评估,对于存在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改善治疗。

其次,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气道管理,维持适当的通气状态,尽量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同时,注意监测氧气供应量,及时调整。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对于出现低氧血症的患者,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首先,可以给患者氧气吸入,增加氧气供应。

其次,可以调整通气参数,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当然,我们还应及时寻找低氧血症的病因,如有必要,可以进行X线、CT等相关检查。

最后,我们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如有需要,可以给予其他治疗,如抗生素、支持疗法等。

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40例患者,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然而,由于样本量有限,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我们的结论。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他因素对低氧血症的影响,以及更多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治疗效果。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首先,术前准备非常重要。

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前,我们需要确保患者的基础状况稳定,并进行全面的评估。

特别是对于存在气道分泌物过多、气道痉挛或存在气道阻塞的患者,我们需要提前清除气道分泌物和痉挛,并保证气道通畅。

在术前,我们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让他们了解术前和术后可能发生的状况和护理措施。

其次,术后监护也至关重要。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咳嗽困难、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的情况,我们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如调整体位、辅助通气或给予氧疗等,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和呼吸功能的维持。

第三,合理的护理措施是关键。

患者在术后可能会有呼吸困难和气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因此我们需要定期进行气道吸引,并保持气道通畅。

为了减少气道分泌物的堆积,我们可以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和翻身等活动。

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评估气道分泌物的性质和数量,并将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第四,合理的用药管理也非常重要。

术后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消炎药等药物,以预防或治疗感染或炎症反应。

我们需要根据医嘱正确使用这些药物,并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时,我们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并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心悸、失眠等。

最后,及时的康复宣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患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和康复。

我们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康复宣教,包括术后休息和活动、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的调整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向他们传授气道清洁和护理的方法,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和预防复发。

总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的气道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严密的术前准备、监护和护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气道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双腔气管导管拔管导致喉痉挛2例报道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双腔气管导管拔管导致喉痉挛2例报道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双腔气管导管拔管导致喉痉挛2例报道我中心自1991年开展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WLL)治疗尘肺病,至今已完成3800余例次。

现就因气管导管拔管导致不同程度的喉痉挛的2例病例,针对其发生原因、抢救经过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总结如下。

1 病例及方法病例1,周某,男性,45岁,身高170cm,体重77kg,采煤工人。

因“胸闷、咳嗽、咳痰5年”入院。

患者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伴有中度咳嗽,咳少量黄色粘痰,既往有高血压3年,糜烂性胃炎20+年。

吸烟史10+年,平均10支/天。

采煤工27年,2003年当地确诊为煤工尘肺Ⅰ期。

入院查体:BP 165/105mmHg,胸廓呈桶状,叩过清音,肺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双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X线胸片示s/s 影,1级密集度,2个肺区。

肺功能示:通气功能轻度降低,V-V曲线呈阻塞型,弥散功能正常,无肺气肿。

心电图、血尿常规检查正常。

诊断:煤工尘肺I期、高血压Ⅰ级、慢性胃炎。

2006年11月12日在全麻下行WLL治疗。

麻醉处理及灌洗方法常规进行[1]。

术日晨BP155/84mmHg,SPO2 97%,654-2 10mg和安定10mgim。

吸氧去氮充分,静脉快速平稳麻醉诱导,咪唑安定5mg、维库溴铵4mg、异丙酚90mg、芬太尼0.2mg、琥珀胆碱100mg,喉镜显露声门为I级(声门全见),插Robersthow 39F一次成功,BP 160/96mmHg,HR 101bpm。

麻醉维持用异丙酚1~4mg/(kg·h)泵注,间断复合芬太尼0.5mg/30min、维库溴铵4mg/30min,PB840呼吸机容量控制呼吸,Vt 8~12ml,F10~14bpm。

37℃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先灌洗右肺,后左肺,各灌洗13000ml,右肺残余300ml,左肺残余450ml,回收液呈黑浊,痰栓较多。

术中生命体征比较平稳、SPO2 97%以上,肌松满意,麻醉平稳,手术距拔管共历时6h。

大容量肺灌洗术后膈肌痉挛的护理

大容量肺灌洗术后膈肌痉挛的护理

大容量肺灌洗术后膈肌痉挛的护理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Lung Lavage, WLL)是治疗尘肺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其可清除肺泡内及终末细支气管内残存的粉尘、吞尘巨噬细胞、炎性趋化因子及致纤维化因子,从而可延缓病变发展,起到二级预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尘肺患者的好评。

我院自1991年3月至今共完成4 000余例次的WLL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但有15例患者出现术后膈肌痉挛,经治疗均痊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例病例均为我院住院行WLL的尘肺患者,年龄40~59岁,平均50.8岁;尘肺分期Ⅰ期7例,Ⅱ期5例,Ⅲ期3例。

1.2分类标准暂时性(一过性)膈肌痉挛:嗝逆持续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顽固性膈肌痉挛:嗝逆持续超过1 d以上。

本组病例术前均无类似病史,均自术后1~2 d出现,发生暂时性嗝逆3例,顽固性嗝逆12例。

1.3护理方法1.3.1一般护理①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进行交谈,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②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后憋气,尽量憋长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数次。

③嘱其喝一大口开水,分次咽下使膈神经放松。

④必要时可刺激咽喉部。

1.3.2药物治疗①阿托品0.5 mg或654-2 10 mg 肌肉注射或口服。

②胃复安10 mg 肌肉注射,以后6 h口服或肌肉注射10 mg。

③氯丙嗪25 mg口服或肌肉注射3次/d。

④氟派啶醇3 mg肌肉注射3次/d。

⑤中医治疗:服用中药或针灸按摩。

2结果全部病例经治疗1~5 d后均好转。

治疗后1 d恢复正常4例,2~3 d恢复6例,3~5 d恢复5例。

3讨论膈肌痉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不由自主的急促吸气后,声门突然关闭以至于发出一种特有的声音,这种声音连续出现就是呃逆。

轻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常不治自愈,重者24 h不止,甚至连续发作数日乃至更长时间,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使其十分痛苦。

膈肌痉挛产生原因在于支配膈肌的膈神经或迷走神经,此神经末梢来自第3、4颈椎脊髓根神经节,故凡影响上述部位的某些因素存在,即可引起膈肌或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膈肌痉挛。

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临床体会

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临床体会

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临床体会尘肺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常因职业接触粉尘导致肺部慢性炎症,进行性纤维化病变最终严重危害健康。

我院自2005年11月引进大容量全肺灌洗术(Massive Whole2 Lung Lavage,MWLL),共治疗尘肺病12例,疗效满意,无意外发生,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3~46岁,按照诊断标准,其中Ⅰ~Ⅱ期10例,Ⅲ期2例,其中合并支气管哮喘1例,合并双侧肺大疱1例。

1.2 术前准备:术前均摄X线胸部正、侧位片和CT检查以及肺功能检查。

有感染者控制感染,合并肺大疱者准备胸腔穿刺包和闭式引流包,术中备以德国Zeihm8000型C型臂监测气胸的可能发生。

1.3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快速诱导全身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Robershaw管)插管。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

进手术室后建立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两组输液通道,连接DASH4000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1.4 麻醉诱导:麻醉药物依次给药顺序为咪唑安定3~5 mg,地塞米松10 mg,异丙酚1.5~2 mg /kg,阿曲库胺25 mg,芬太尼0.1~0.2mg,面罩给氧3分钟后,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通过呼吸音听诊法,水杯气泡法,硅胶管探测法及纤维支气管镜和气道压的观察分析对双腔管的定位和分隔满意后,双腔管一侧连接百斯8500麻醉机单肺通气,另一侧连接灌洗装置,观察体征平稳后开始肺灌洗。

1.5 麻醉维持用异丙酚4~12 mg/(kg•h)持续泵入给药,阿曲库胺和芬太尼间断给药,辅助以异氟醚吸入,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生命体症调整麻醉深浅。

单肺通气指标为吸纯氧,Vt 8~12 ml/kg体重,频率12~14次/分,ETCO2 35~45 mmHg,气道压<40 cmH2O。

1.6 灌洗方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台,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Robershaw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先灌洗容量较小的左侧肺或顺应性较差的一侧肺,灌洗瓶高度距离腋中线50 cm,肺大疱患者降低高度至<40 cm,灌洗液为37℃左右生理盐水,首次灌入1 000 ml左右,到快溢出停止,然后负压吸引出灌洗液,合并肺大疱者负压吸引压力<4 kPa,接着依照前面方法每次灌洗量500~1 000 ml,负压吸引出回收液,并于3、6、9次引流末使用KR-4(B)型双向喷射同步呼吸机给予灌洗侧肺高频喷射低通气量呼吸模式(HFJV),频率80~100次/分钟,潮气量120 ml,即双肺不同通气模式,如此重复,总量大概10 000~15 000 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尘肺最好的治疗方法——大容量全肺灌洗

呼吸科一区肖新发尘肺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引起尘肺的职业主要有:金属矿山的开采,钨矿、煤矿的打风钻、爆破和开采;金属冶炼;铸造配砂、喷砂,电焊作业;石料的开采、破碎;开凿隧道、爆破等。

最常见的尘肺是煤工尘肺、矽肺、电焊工、混合尘肺,其中矽肺和煤工尘肺共占90%。

尘肺发病比较慢,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很轻微的症状,常常是在体检时被发现。

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就会出现以咳嗽、胸闷、气短为主的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闷,轻者在干重体力活时感到胸闷,休息后好转;稍重一点的是在做一些轻体力活或走上楼时感到胸闷;严重者在休息时也出现胸闷、气短;而且常常伴有咳嗽、咳痰、乏力、消瘦、咯血等。

尘肺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结核、肺心病、气胸、慢性支气管炎等。

随着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出现,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最终因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

目前尘肺最好的治疗措施是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它是向肺内灌入无菌生理盐水,通过水的冲洗,把肺泡内的粉尘等有害物质清洗出来,相当于是给肺洗个澡,是一种祛除病因的疗法,可以延缓尘肺病变的进展,是药物不能代替的。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可改善尘肺的症状和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维持其劳动能力。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
自2005 年开展这项技术以来,已洗肺3000 余例,临床效果肯定且安
全。

但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的效果主要与尘肺的病程有关,在尘肺早中期(0〜II期),大量的粉尘还在肺泡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可把肺泡内的大部分粉尘洗出来,治疗效果好;在尘肺晚期(皿期或皿+期),大部分的粉尘已转运到肺间质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已不能把肺间质内的粉尘洗出来,仅能洗出少量肺泡中的粉尘,所以治疗效果远不如早中期。

此外,尘肺晚期常因有并发症而不能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

尘肺病人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原则上不能再接触粉尘,如再接触粉尘,应在1〜2 年后再次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以去除肺内重新吸入的粉尘。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