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科技》审稿标准

合集下载

《食品工业科技》扩增审稿专家的通知

《食品工业科技》扩增审稿专家的通知
率研 究[ J ] . 中 国油 脂 , 2 0 1 3 ( 9 ) : 8 6 — 8 8 .
『 1 9 ] Y i T, L i S M, F a n J Y, e t a 1 .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E P A
a n d D H A i n f i s h o i l n u t r i t i o n a l c a p s u l e s b y G C — MS [ J ] . L i p i d s
He a l t h Di s, 201 4. 1 3: 1 90.
s u r f a c e m e t h o l o g y ( R S M) a s a t o o l f o r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i n a n a l y t i c a l
w i t h o t h e r m e t h o d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F o o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1 2, 1 0 9
[ 2 O ] 郑亚军 , 陈华 , 李艳, 等. 超 临界 流体 萃取技 术及 其在 油
脂加 工中的应 用[ J ] . 现代农业科技 , 2 0 0 8 ( 1 ) : 2 2 7 — 2 2 9 . [ 2 1 ] 常大伟 , 孙娇娇 , 刘树兴 , 等 4 用 亚临界 萃取技 术提 取 生姜 中的姜 油[ J ] . 食品与机械 , 2 0 1 5 ( 1 ) : 1 5 9 — 1 6 3 . [ 2 2 ] 刘月蓉 , 牟大庆 , 陈涵 , 等. 天 然植 物精 油提 取技 术 一亚临 界流体萃取 [ J ] . 莆田学院学报 , 2 0 1 1 , 1 8 ( 2 ) : 6 7 — 7 0 . [ 2 3 ] 韩琳 , 刘程惠 , 胡 文忠, 等. 超 临界 C O 萃取鱿 鱼 内脏 油 的研究 [ J ] . 保 鲜与加 工 , 2 0 1 5 ( 3 ) : 4 9 — 5 3 . [ 2 4 ] B e z e r r a M A, S a n t e l l i R E, O l i v e i r a E P , e t a 1 . R e s p o n s e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须知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须知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须知《食品工业科技》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北京一轻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登载食品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论文和前沿综述。

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北大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收录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A、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超星、博看等国际国内重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

1 刊登范围1.1发文领域包括:食品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论文和前沿综述。

要求研究论文须有创新性,内容充实完整;前沿综述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欢迎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创新性强、学术价值高、有足够食品及生物内涵、能引起较为广泛兴趣的论文。

1.2 强调研究内容与食品学科的相关度,应重视阐述现象背后机制。

1.3 栏目包括:研究与探讨、生物工程、工艺技术、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包装与机械、食品添加剂、贮运保鲜、营养与保健、综述。

1.4 除学术水平外,论文的写作水平也是衡量文章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论文的写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文章被读者认可、引用情况,写作质量太差的文章不在本刊接收范围。

2 版权和学术规范2.1 作者投稿须同时转让文稿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给编辑部,作者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切勿一稿多投,杜绝抄袭、剽窃等。

2.2 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均应对论文工作做出过实质性贡献,并对文章负责,严禁与论文无关的人员挂名。

2.3 论文投稿前,应保证所有作者都知情,同意署名及共同作者的署名排序,且所有署名作者均须对稿件的全部研究内容进行审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3 来稿要求编辑部不接收纸稿,作者投稿时须在期刊网站进行投稿,论文写作要求请参考论文模板,凡不符合要求的文稿,本刊将做退稿处理。

《食品工业科技》扩增审稿专家的通知

《食品工业科技》扩增审稿专家的通知

6为 预 测 集 的 实 际 咸 味 值 与 预 测 值 的 相 关 图 , 相 关 系
数为 0 . 9 8 9 6, RMS E为 1 . 7 5 % , 预测 效果 较 好 。
I J I .A n a l v t i c a c h i m i c a a c t a , 2 0 1 l , 6 9 7 ( 2 ) : 6 7 — 7 4 .
7 6 5 4 3 2
分 析 检 测
参 考文 献
[ 1 ] 徐维盛 , 王竹, 杨 月欣 . 电子舌技 术快速辨 识 1 5种 茶汤 滋 味[ J ] . 食 品工业, 2 0 1 4, 3 5 ( 1 2 ) : 1 5 4 — 1 5 8 . [ 2 ] Me n H, Z h a n g C , N i n g K, e t a 1 . D e t e c t i o n o f e d i b l e o i l s b a s e d
a l c o h o l i c f e r me n t a t i o n u s i n g n e a r i n f r a r e d a n d mi d i n f r a r e d s p e c t r o s c o p e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e l e c t r o n i c n o s e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t o n g u e
[ 9 ] 彭显刚 , 赖 家文 , 陈奕 . 基 于 聚类分析 的客 户 用电模 式智 能识 别方法[ J ] . 电力系统保护 与控制 , 2 0 1 4 , 4 2 ( 1 9 ) : 6 8 — 7 3 . [ 1 0 ] 高新 华 , 严正 . 基 于主 成分 聚类分析 的 智能 电 网建设 综 合评价 [ J ] . 电网技 术, 2 0 1 3 , 3 7 ( 8 ) : 2 2 3 8 — 2 2 4 3 . [ 1 1 ] 曾九孙 , 刘祥 官, 罗世 华 , 等. 主成 分回 归和偏 最 小二 乘 法在 高炉冶炼 中的应 用[ J ] . 浙江大学学报 ( 理 学版) , 2 0 0 9 , 3 6

食品工业科技要求

食品工业科技要求

全文1.5倍行距标题标题标题标题(二号宋体,居中,加粗)【说明: 标题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含义笼统、泛指性很强的词语(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而用名词性短语,也不用“……的研究”,“基于……”)。

】作者11,作者22,作者31,……(四号楷体,居中)(1. 学校院、系名,省份城市邮编;2. 单位名称,省份城市邮编)(五号楷体,居中)摘要:(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小五号楷体)【说明: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要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要加自我评价,如“该研究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见报道”等。

摘要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

摘要长度200~300字。

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文章”、“作者”、“本研究”等作为主语。

】关键词:(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小五号楷体,全角分号隔开)【说明: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用全角分号隔开。

中文关键词尽量不用英文或西文符号。

注意:关键词中至少有两个来自EI控词表。

一般高校数字图书馆均可查到。

】中图分类号:(小五号黑体,缩进两格)TM 344.1(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文献标志码:(小五号黑体,前空四格)A(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说明: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一般要有3位数字,如TM 344.1)】引言(四号宋体,加粗,顶格)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五号宋体,段前前缩进两格)【说明: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须知

食品工业科技投稿须知

注:此模板中内容上下并无关联性,是多篇文章的组合,主要目的是为作者提供本刊对稿件各部分的要求及书写格式稿件首页请按如下格式提供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

属基金项目的需写明项目级别及项目编号。

大标题,应准确、清楚、简洁地概括全文,20个字以内,标题内不应出现缩写字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如果第一作者不是联系人,请在通讯联系人右上角标注*,并在第一页最下方写上“* 通讯联系人”字样)(1. 作者单位正式对外名称,省份及城市邮编; 2. 作者单位正式对外名称,省份及城市邮编)摘要:至少5~6个整句,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等。

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词汇。

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特别注意所述内容均应包含在正文中,且数据一致)。

不要重复题目,给出文中的主要信息、关键步骤或数据,以便于检索;篇幅:报道性的以300字左右,指示性的以100字左右,报道—指示性的以200字左右为宜;缩写词首次出现时请给出全称,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关键词:列出3~5个关键词。

关键词应重点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工艺,关键词之间用逗号相隔,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缩写词请给出全称,如: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英文大标题应与中文完全对应,除第一个字母大写外,其它字母全部用小写(专有名词除外),不应出现缩写字,拉丁文需用斜体Effect of defatted soybean powder on noodle qualityMA Chen1, ZHENG Wen-xue2,*(1.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a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2.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China)Abstract: 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缩写词首次出现时请给出全称用被动语态陈述;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时用一般现在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时用一般过去时;尽可能简洁;人称要采用第三人称;拉丁文应用斜体。

《食品工业科技》杂志2016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表彰

《食品工业科技》杂志2016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表彰

谢与祝贺! 优秀审稿专家仅仅是众多审稿专家中的代表, 《 食品工业科技》杂志能取得 今天的成绩归功于所有审稿专家的辛勤工作, 我们向所有审稿专家表示感谢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荣 誉 证 书
1 4
Pe e r Re v i e we r s Re c o g n i t i o n
相启森 , 男,1 9 8 4 年生, 工学博士,现任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讲师,
带果 蔬贮运 加 工学 ( 《 高级 食 品化学 等 专著 教材 5 部。

唐 洪波 ,男,1 9 6 4 年生,黑龙江省海林市人,博士后, 教授。1 9 9 8 年毕业于天津大
学 化 学工 程 专业 ,获工 学博 士 学 位 。 1 9 9 9 年6 月 进入 沈 阳工 业 大学 理学 院从事 教学 与科研 工作 ,主要 从 事功 能高 分子 材料 的制 备 、性 能 、表 征 、应 用及 淀粉 制 品研究 ,在 淀粉 改性 与无 明矾粉 条工 业 化技 术方 面取 得 了突 出的研 究成 果 ,已有十 余项 科研 成果 应用 于企 业 。 已在 国 内外期刊 发表 学 术论 文近 1 0 0 篇 ,获授 权 发 明专利 1 5 N ,获辽 宁省 科技 进步三 等 奖4 项 、沈 阳市 科技 进 步二 等奖 l 项 ,主 持和 参加 纵 、横 向科研 项 目3 0 余项 。
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王宝刚、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丽芹、蚌埠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汪张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吴燕燕、渤海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李秀霞、 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研究室张东升、
安微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王顺民。在此, 编辑部向这1 5 位优秀审稿专家表示感

食品科学投稿格式要求

食品科学投稿格式要求

食品科学投稿格式要求引言概述:食品科学是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科学。

对于食品科学研究者来说,了解食品科学投稿的格式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被学术界所接受和认可。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食品科学投稿的格式要求。

正文内容:1. 文章标题和摘要1.1 文章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表达研究内容,不超过15个字。

1.2 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一般不超过250字。

2. 引言2.1 引言应明确研究背景和目的,说明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2.2 引言中还应包括前人研究的综述,指出自己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差异和创新点。

3. 材料与方法3.1 描述实验所用的食材和仪器设备,包括食材的来源和处理方法,仪器设备的型号和使用方法。

3.2 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使读者能够重复实验并得到相似的结果。

3.3 对于统计分析方法,应明确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和软件,并描述数据处理的步骤。

4. 结果与讨论4.1 结果部分应以文字、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清晰明了。

4.2 结果的讨论部分应分析实验结果,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4.3 结果与讨论的内容应紧密联系,逻辑清晰,能够回答研究问题。

5. 结论5.1 结论应简明扼要地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5.2 结论中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5.3 结论的内容应与引言和结果讨论部分相一致。

总结:综上所述,食品科学投稿的格式要求包括文章标题和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五个大点。

在写作过程中,应注重简明扼要,逻辑清晰,遵循学术规范。

同时,还需注意前人研究的综述和结果的分析,以及对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的指出。

最后,在结论中对研究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格式要求,才能使研究成果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推崇。

农业食品化学投稿要求

农业食品化学投稿要求

农业食品化学投稿要求
一、内容要求:
1.研究目的和背景:文章应明确阐述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应
该明确表述为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或者填补一些领域的知识空白。

研究背景
则是对相关研究和理论的综述,说明该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2.研究方法:文章应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样品处理、仪器分析等。

实验方法应尽量符合科学原则并具备可重复性。

3.实验结果和分析:文章应清晰地陈述实验结果,并对结果给出可靠
的数据支持。

对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解释结果的原因和意义。

可以适当
运用图表和数据统计方法来展示实验结果。

4.讨论和结论:文章的讨论部分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提出相关问题和答案。

结论部分应对研究目的进行总结,阐明研究的原创
性和意义。

二、格式要求:
1.标题和摘要:文章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内容,并吸引读者的
兴趣。

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有概括全文的作用。

摘要一般不超过200字。

3.图表和公式:文章中的图表和公式应具备清晰、准确、美观的特点。

图表和公式的编号和标题应清晰明了,便于读者理解。

4.语言表达:文章应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的滥用和
错用。

句子结构要清晰,语法错误要尽量避免。

文章的内容应严谨、准确,表达逻辑要严密。

总之,农业食品化学投稿要求内容准确、科学、合理,格式规范、清晰、美观。

通过符合这些要求,才能使投稿的成果更具有可读性和可评价性,更有可能被同行专家和读者所接受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业科技》审稿标准
由于编辑部工作人员时间有限,且受专业深度和精度的限制,所以初审只能判断稿件的立题是否新颖、结构是否完整、格式是否基本规范。

真正把守质量关的需要专家评审。

审稿人应坚持公正、客观原则,以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为宗旨,以稿件质量为唯一标准,科学评价作者的学术论点,鼓励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究的开展和深入探索。

1 稿件录用方向
稿件应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及时效性,要求技术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通顺、简练;与本刊栏目设置(研究与探讨、生物工程、工艺技术、包装与机械、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分析检测、贮运保鲜、营养与保健、专题综述)相符。

进行比对时,复制比高于30%时,可视为抄袭(实验方法例外),但不能作为唯一的退稿依据。

若检索到的是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会议论文,可认为其未曾公开发表,仍可考虑录用。

2 审稿要求
若审稿专家近期较忙,或经通读全文,判断与本人研究领域不相符,无法对稿件进行深入审理,请点击“拒绝”。

对于“同意”审理的稿件,请审稿专家细读文章,就以下几个方面对稿件予以审理:
2.1立题是否新颖、独创
所研究的实验材料是否新颖,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若是一般常用方法,则需要实验设计的技术路线和测定方法具有科学合理性。

2.2结构是否完整
对于研究性文章,基本结构包括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对于综述类文章,包括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前言、正文、展望(结论)、参考文献。

各部分内容(尤其是结果与分析部分)需具有逻辑性和清晰的条理性。

2.3细节的审理
精读文章,以下载下来的盲审稿为模板,在“修订”模式下在文中修改,需要指出的问题以批注形式给出,方便作者修改。

由于每篇文章的送审专家均精通于该研究领域,故不再详细列出本刊对每类文章的审理要求。

仅以本刊统一的审校要求为准,对文章各结构部分的规范要求及常见问题列举如下。

2.3.1中文题目应能准确、恰当、精炼地概括该文章的核心论述问题。

常出现问题:文不对题、题目宽泛。

2.3.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语言需简洁、明了。

对于实验性论文,需介绍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

对于综述性论文,需介绍本
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即使不阅读全文,也能了解文章的主要信息。

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要给出中文。

关键词个数在3~5个,反映研究主题,易于检索。

2.3.3英文题目准确、简洁地翻译出中文标题,常用“的研究-Study on/ Research of”、“的影响-Effect of/Influence of”、“的制备-Preparation of”的表述方式。

2.3.4英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中的描述及数据应与中文摘要及正文中的一致。

英文摘要用被动语态陈述;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时用一般现在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等过程)时用一般过去时;尽可能简洁;采用第三人称;首次出现的缩写要给出英文全称,不能使用“、”“;”等标点符号。

英文关键词一般使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2.3.5前言前言部分不要超过600字,紧扣本研究领域的背景,包括本研究题材的简要介绍、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不足、本研究的创新点、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不要将实验结论在前言中描述。

2.3.6材料与方法需包括材料与仪器、实验方法、检测方法、数据统计分析的内容。

材料的取样方法、地点、处理方法要叙述清楚,自制材料应提供有关鉴别依据,重要的实验材料比如标准品要注明产地、批次和批号。

实验动物来源、动物合格证号、从国外引进的动物应给出具体引进的实验室来源、动物种名、清洁级别、年龄、体质量、性别需要阐述清楚;必要时传代次数也要说明。

实验方法的介绍需清楚、明了,给出各关键实验参数的数据,保证读者能够按照该方法重复操作实验过程。

文中涉及的检测指标应有计算公式列出。

标题文字后不标注参考文献序号,常识性的实验原理不必介绍。

标准曲线及方程属于实验结论,应在结果与分析中介绍。

对于改进的文献方法需详细介绍。

介绍数据统计分析使用的方法及软件(包括名称及版本),实验重复次数。

2.3.7结果与分析这部分内容是论文的核心,需要给出客观、真实的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与说明,应只讨论与本研究有关的内容;论点应有充分数据支持,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判断和推理需有理有据,注明文献出处。

常出现问题:①将实验方法的内容列入结果与分析中,(如单因素实验,其他各因素的参数值及实验流程介绍),应让作者将此部分文字调整至实验方法中介绍。

②文字描述与图、表不符。

③仅是对图、表信息的描述,没有深入的讨论分析。

表格使用三线表,只列出实验最终参考指标的数据,中间计算过程的数据需略去。

图、表的信息不要重复出现,只保留一种即可;如能合并,将相同类型的图或作合并处理;图中横纵坐标名称、图例使用中文,需要区别介绍的信息以图例或图注形式给出。

2.3.8结论/结语结论是以结果与分析为基础,对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分析与已发表过的研究工作的异同,指出本研究在理论与实用方面的价值,同时提出本研究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今后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向。

常出现问题:重复罗列结果与分析中的结果,重复前言中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需建议作者删去),片面夸大本研究的研究意义。

2.3.9参考文献一般研究性论文约20篇参考文献,不得超过50条,综述论文不少于30篇,近5年文献均不少于参考文献总数的一半,其格式请参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表达方式如下:
引自著作中的:[序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引自期刊中的:[序号] 作者.篇目[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
附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无论中外文的作者,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著录;作者不超过3人时可全部照录,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3 审理结论说明
3.1可刊用
文章在题材、结构、语言方面很出色,书写流畅,仅在细节格式方面存在极少问题需要修改。

可给予可刊用的结论。

3.2退修
题材具有创新性、研究方法科学合理、逻辑结构清晰、实验数据可信、结果与分析深入、语言较精准,但存在不规范之处:语言不够精炼、英文翻译不符合英文书写习惯、实验方法含糊、图表格式不规范、细节笔误、参考文献格式有误等,可做退修处理。

3.3修后再审
对于题材新颖、方法较合理、数据基本可信的文章,总体具有可刊发的意义。

存在如下问题的:对实验设计或某些数据存有疑问,需要作者解释和补充;语言文字拖沓繁冗,需要斟酌文字;结构不完整,需要补充完善;行文格式不符合本刊要求,需要调整;图表不清晰明了,不能对所论述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的,需要补充数据和进行修改。

可给予修后再审的审理结论。

作者返回的修改稿仍会送审同一位专家再次审理。

3.4退稿
对于满足以下两条及以上的文章:题材的新颖性欠佳、方法一般、实验设计不合理、数据不可信、讨论肤浅且重复、结论无新意、文字功底差、写作态度不端正、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不具积极促进意义可予以退稿。

4 采编平台基本操作
在提交的外审意见表格中,对于设计及方法、内容、数据、讨论、结果各项的具体选项前的小正方形框内打勾。

在“具体意见”的框内输入的内容包括:对文章总体立意、实验方法和研究意义的评价,肯定其作出的积极工作,指出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对于需要修之处,在作者的盲审稿中以盲审稿为模板,在“修订”模式下在文中修改,需要指出的问题以批注形式给出,方便作者修改。

最后以“外审审改稿”的形式上传至采编平台。

对于以上审稿专家给出的审理意见和结论,主编会将其作为对稿件做最终处理结论的重
要参考依据,故请各审稿专家认真负责、统一标准,给出最恰当合理的审理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