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成草酸二甲酯

合集下载

克莱森缩合 草酸二甲酯

克莱森缩合 草酸二甲酯

克莱森缩合草酸二甲酯
克莱森缩合是一种有机合成反应,常用于合成酮和醛化合物。

草酸二甲酯是该反应中常用的底物之一。

克莱森缩合反应是一种通过酮或醛与碱反应生成烯醇盐的反应。

草酸二甲酯,化学式为(CH3OOC)2O,是一种无色液体,可作为该反应的醇性底物之一。

它在碱的作用下,通过消除甲醇分子,生成烯醇盐中间体。

这种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草酸二甲酯首先与碱形成酯盐,然后发生脱羰基反应,生成烯醇盐。

烯醇盐可以发生负离子迁移,生成烯醇化合物。

最后,烯醇化合物可以通过水解反应生成醛或酮。

克莱森缩合反应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反应之一,它可以用于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含有活性羰基的化合物。

草酸二甲酯作为该反应的底物之一,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草酸二甲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合成,如甲醇和草酸的酯化反应。

此外,草酸二甲酯还可以作为某些催化剂的配体,用于催化其他有机反应。

克莱森缩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草酸二甲酯作为该反应的底物之一,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
的手段。

CO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催化体系研究

CO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催化体系研究
Positive order reaction
Diffusional limitation
Pd2+ metal ionic compounds
a-Al2O3
Eggshell distribution
一篇文献
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2:51(4): 1703-1712
Pd2+→Pd Fe3+→Fe2+(FeO)→polar oxide
a-Al2O3 FeO Pd
sandwich structure Highly dispersed Relative stability
CO气相偶联反应为正级数反应,故扩散对反应不利。因此,活性层越薄, 扩散对反应的影响越小,催化剂活性越高。许多研究者通过改变pH改变钯金 属离子络合物与α-Al2O3载体的相互作用来改变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浸渍深度。 活性组分分布趋于颗粒外层,可以增大有效因子,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
慢速干燥
前体溶液配制:六水合硝酸钴200 ℃脱水, 溶于乙醇,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面的沉淀 温度)。倒入含载体的漏斗。
沉淀:把尿素一滴滴加到体系,极性溶剂浸泡改性
用乙醇做溶剂
pH影响
思路:载体改性(可以考虑表面活性剂)、 合适的溶剂、改变溶液pH。
CO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催化体系研究
刘清瑞 2013.7.15
Reaction
2CH3ONO+2CO→DMO+2NO 2CH3ONO+CO→DMC+2NO 2CH3ONO+CH3OH→DMM+2NO+H2O 4CH3ONO→MF+2CH3OH+4NO

草酸二甲酯的制备

草酸二甲酯的制备

草酸二甲酯的制备草酸二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OOC)2。

它是由甲酸和甲醇反应而成的酯类化合物。

草酸二甲酯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作为溶剂、催化剂和中间体。

草酸二甲酯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其中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准备所需的原料。

制备草酸二甲酯需要甲酸和甲醇作为反应物。

甲酸可以通过氧化甲醛或者氧化甲烷来得到,而甲醇则可以通过水蒸气和碳一氧化合成氢气,再与一氧化碳反应得到。

这些原料可以在化工原料市场上购买得到。

接下来,进行反应。

将甲酸和甲醇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如硫酸或氯化铵。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率。

反应釜中加热并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并进行反应。

反应通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温度一般在50-80摄氏度之间。

反应完成后,用冷却器冷却反应釜。

冷却后,将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将草酸二甲酯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使不同组分的挥发性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对得到的草酸二甲酯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可以利用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仪器对产物进行分析,确认其结构和纯度。

同时,还可以进行物理性质的测定,如密度、沸点和熔点等。

这些检测和质量控制的结果能够提供给客户和使用者,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草酸二甲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工业生产。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制备方法,如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优化等,可以进一步提高产率和纯度。

草酸二甲酯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溶剂,用于油漆、涂料、染料和胶粘剂等的制备。

同时,草酸二甲酯还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酯化、缩聚和酯交换等反应。

此外,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用于合成其他化合物。

草酸二甲酯的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化工过程。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和反应条件,以及进行适当的分离和纯化,我们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草酸二甲酯产品。

CO气相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原位红外及动力学研究

CO气相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原位红外及动力学研究
de uc d. d e Ther s t h e ulss owe t a em od iht d tt h h el t heCO d o pto a er t tr i e se w a e f c . w a s r i n st a edee m n tp sp re t h
究, 但有 关反应机理和 动力学方面还 没有达成 共识 。 章研究 文 了在 常压下 C O与亚硝酸 甲酯的偶联反应 , 在原 位红外 实验的 基础 上提 出反应机 理模 型 , 并进行动 力学数据 拟合 , 出动力 得
学方程 。
环保、经济型工艺 “ O 气相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酯”是当 C

喃基 文章萄 了在常压下' 3 催化剂上与亚硝酸甲 。 愧 a 在钯 酯气相催化偶联制草酸二甲 反应动力学。 酯的 为了消
除 剂 层中 浓度 度和 度 度 好 揭 反 的 征 力学 律 力学 考 无 度 应 进 催化 床 的 梯 温 梯 , 地 示 应 本 动 :规 ’动 的 察在 梯 反 器中 行。 较 根 原 夕 据 位红 验结 析 出 应 理 型 实 测 c 转 率 温 速 原 比 关 模 进 果分 提 机 模 和 验 得的 0 化 与 度, , 料配 的 系 对 型 行 反 空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6 08 期 第 3 卷 总第 12 5 8 期
广



ww w .dc m . m g he co
G O气 相催化偶联合成 草酸二 甲酯 的原位 红外Fra bibliotek 动力学研究
谭俊 青 ,计扬 ,肖文德
( 华东 理工 大 学 联 合化 学反 应工 程研 究所 ,上海 2 0 3 ) 02 7
拟合优化' 导出了动力学方程。 结果表明' o的 c 吸附为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 量 。

co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催化剂综述

co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催化剂综述

CO气相偶联制备草酸二甲酯催化剂的综述肖鑫2012141492215摘要: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而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煤炭为资源的化工过程,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CO 偶联工艺制草酸酯是煤制乙二醇中重要的一步。

本文主要论述了气相偶联过程中有关催化剂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CO气相催化偶联制备草酸二甲酯催化剂主要包括无助剂的、含有一种助剂、二种助剂、多种助剂以及规整型特殊骨架载体的催化剂。

催化剂以金属钯作为主剂,通过向催化剂中添加一定质量的其他金属元素可达到强化催化剂活性中心,降低贵金属钯的使用量,提高催化作用的目的。

催化剂载体以α-Al2O3为主,研究发现以δ-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有更好地孔容和孔径分布,更有利用催化。

实验发现经过预处理的载体获得更好地孔容和孔径分布能够有效地提高催化剂活性。

其新型或改性载体的研制开发将是该催化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CO气相偶联;草酸二甲酯;催化剂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又名“甘醇”、“1,2-亚乙基二醇”,简称EG。

乙二醇是一种最简单的脂肪族二元醇,通常用于生产聚酯和各类抗冻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而我国国内的乙二醇产能情况目前还无法满足国内的生产需求,因此我国乙二醇生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1]。

在乙二醇生产路线中,使用煤或合成气制备乙二醇作为一种清洁生产路线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煤制乙二醇的生产工艺路线中,CO偶联羰化反应合成草酸二甲酯是煤制乙二醇的第一步。

CO偶联反应制乙二醇的反应式如下:2CO +2CH3ONO =(COOCH3)2 +2NO此反应为气相反应,最早于1978由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意大利蒙特爱迪生公司年相继开发研究[1]。

在反应过程中还常常伴随着副反应:CO +2CH3ONO =CH3OCOOCH3 +2NO该副反应产生的碳酸二甲酯(DMC)反应原料和催化剂活性组分都很相似[2],很容易在进行偶联时生产出大量的碳酸二甲酯(DMC)副产物。

浅谈化工企业中草酸二甲酯合成与提纯过程

浅谈化工企业中草酸二甲酯合成与提纯过程

浅谈化工企业中草酸二甲酯合成与提纯过程发布时间:2022-01-05T07:03:13.12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3期作者:阴启建张翠张兆明[导读] 我国的化学工程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我们的工业生产离不开我们的化学行业政策和技术的支撑,就连在工作和日常生活都随处能看到化学物质。

山东阿斯德科技有限公司 271612摘要:我国的化学工程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我们的工业生产离不开我们的化学行业政策和技术的支撑,就连在工作和日常生活都随处能看到化学物质。

化工制造工艺管理是化学技术工程中一个关键环节,这就需要我国的化工企业更加重视和深入研究化学物质的合成和提纯工艺。

我们在此所讨论的草酸二甲酯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分为两条,这里重点介绍了CO偶联法合成草酸二甲酯的工艺过程及草酸二甲酯的纯化方法。

关键词:草酸二甲酯;合成;提纯1背景及概述1.1背景技术草酸二甲酯可以作为重要的中间体,草酸可以通过加氢或水解得到,乙二醇可以通过化合物加氢得到。

在草酸二甲酯的合成过程中,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甲醇和草酸酯化反应进行生物合成,然而这种合成方法存在许多缺陷,环境污染严重;二是将一氧化碳与亚硝酸盐甲酯偶联作为钯系催化剂,作为煤制乙二醇的中间步骤。

第二种合成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2草酸二甲酯概述草酸二甲酯化学式CH3OOCCOOCH3,分子量118.09,熔点50~ 54℃,沸点163.5℃,相对密度1148,折射率1379。

可以直接溶于乙醚、苯和氯仿,草酸二甲酯在有机合成、生物增塑剂、在医药、在生物和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一氧化碳气相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作为气制乙二醇主要生产工艺和技术组成部分,己经逐步发展至国内碳化学和有机化工科学研究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项目。

2 草酸酯合成工艺概述 2.1 CO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本工艺中草酸二甲酯的合成是通过原料CO与再生反应产物亚硝酸甲酯(CH3ONO,缩写为MN)在负载型钯系催化剂上在110~145℃、0.4~0.5MPa条件下进行羰化合成反应获得。

CO与亚硝酸甲酯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CO与亚硝酸甲酯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0 fC0 n e hy t ie t a dM t l Nir t oDM o

S ngKe J n Xi o We d o ,i Ya g, a n e
( NI ABR sac etr f h mia R a t n n ier g E US , hn h i 0 2 7 C ia U L eerhC ne e cl eci gn ei , C T S ag a 2 0 3 , hn ) oC o E n
【 关键词】 亚硝酸甲酯 ;草酸二 甲酯 ;偶联反应 ;P /- 2 催化剂 ;本征动力学 dcA1 t O3
I rnscKi e i s a c n Va rpha eCa a y i u i nt i i n tcRe e r h o po - s t l tcCo plng
meh l i i . ty tt n re Ke wo d : ty i i ; d me h l x lt ; c u l g ra t n;P / — 2 aay t i t n i i ei s y r s meh l t t n re e t y a ae o o p i e c i n o d a A103 t l s ; n r sck n t c i c
草 酸二 甲酯(i ty o a t,简称 DMO) C O 3 , d h l x le me a ,( O CH ) 2 分子量 为 181 ,无色单斜结晶,溶于 乙醇和 合成草酸酯法与历来的生成工艺相
比 较 , 具 有工 艺 流 程 短 ,反 应 条 件 温 和 ,蒸汽 消耗 低 , 生产 成
草酸二 甲酯为结晶体 ,具有稳定性 ;微溶于 冷水 ,在热 水中分
解 ;熔点为 5  ̄ 4C,沸点为 13 6 。草酸酯是重要的有机 6 ~14C 化 工原料 ,大量用于制备各种染料、医药 、重要的溶剂、萃取 剂及多种中间体。

乙二醇生产过程中CO偶联生产草酸二甲酯工艺优化

乙二醇生产过程中CO偶联生产草酸二甲酯工艺优化
c a t . / h,寿 命 大 于 1年 。
乙 二 醇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化 工 原 料 中 间 体 ,其 用 途 十 分广 泛 , 主要用 于 制聚 酯涤 纶 、 聚酯树 脂 、 吸湿剂 、
增 塑剂 、表 面 活性 剂 、合 成 纤 维 等 领 域 。我 国乙
二 醇 生 产 长 期 依 赖 石 油 化 工 。 近 年 来 , 以 煤 基 为
2 0 1 7年 7 月
云 南化 工
Yun na n Ch e mi c M Te c h no l o g y
J u 1 . 2 Ol 7
V0 I J 44. NO . 7
第4 4卷 第 7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4 - 2 7 5 X. 2 0 1 7 . 0 7 . 0 1 3
1 乙二 醇 概 述
乙 二 醇 ,又 名 甘 醇 。 化 学 式 HOC H, 一C H, OH。
素 B 1 3的 中 间 体 ,也 可 用 作 溶 剂 、增 塑 剂 等 ,近
年广 泛应 用 于煤化 工 乙二醇 生产 技术 的 中间体 。
华 东 理 工 大 学 生 产 乙 二 醇 技 术 中 , 合 成 草 酸 二 甲 酯 采 用 高 活 性 、长 寿 命 的 催 化 剂 ,催 化 剂 时 空产 率 ( 时空 产率 s p a c e — t i me y i e l d )大 于 5 0 0 g / k g
原 料 生 产 乙 二 醇 技 术 有 所 发 展 , 目前 国 内煤 化 工
淮 化 集 团有 限公 司年 产 十 万 吨 合 成 气 制 乙二
醇 工 业 示 范 项 目 ,C O偶 联 生 产 草 酸 二 甲 属 酯 羰 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氧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研究进展1. 前言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石油消费一直呈上涨趋势。

从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预计2010年我国石油供应缺口将达到1.16~1.26亿吨;2020年缺口将近一步达到1.9~2亿吨,占总需求量的40%以上。

从国家安全和能源战略的角度出发,研究开发以一碳资源替代石油作为原料的新的化学生产工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煤多、油少、甲烷资源丰富的国家,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同时,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发展工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而环境保护或新兴的绿色合成技术在一碳化学化工的研究与开发中始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绿色的一碳化学工艺,才能取得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1] 传统的草酸酯生产路线是利用草酸同醇发生酯化反应来制备的,生产工艺成本高,能耗大,污染严重,原料利用不合理。

CO氧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工艺以其低成本、原子经济、绿色化工等优势成为当前一碳化工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国家科技部和化工部曾立为“八五”重点攻关项目。

国内很多研究机构在这一领域相继开展了研究,西南化工研究院、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和福建物构所、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也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 草酸酯合成方法草酸及草酸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大量用于精细化工制备各种染料医药、重要的溶剂、萃取剂以及各种中间体。

进入21世纪,草酸酯作为可降解的环保型工程塑料单体而受到国际上广泛的重视。

此外,草酸酯低压加氢可制备重要的化工原料乙二醇,常压可水解制得草酸,常压氨解可得优质化肥草酰胺。

草酸酯还可以用作溶剂,生产医药和医药中间体等,例如与脂肪酸酯、环己乙酰苯、胺基醇以及许多杂环化合物进行各种缩合反应。

它还可以合成在医药上用作激素的胸腺碱[2]。

草酸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传统法,一次酯化脱水法[3]和CO催化偶联法,最后一个方法又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

2.1 传统法传统草酸酯的合成方法是采用草酸和醇为原料酯化生成[4],采用无机酸或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以氯仿、苯等能与水形成共沸物的低沸点溶剂或过量的醇来除去草酸的结晶水,收率可达80%~90%。

反应式如下:其生产过程采用甲苯或苯作为脱水剂,先脱去工业草酸中的结晶水,然后加入工业醇,与甲苯或苯的混合液进行第一次酯化,加热分水回流一定时间后,进行蒸馏。

然后再加入甲苯或苯和工业醇进行第二次酯化和蒸馏,即得到粗产品草酸二酯,对它进行减压蒸馏,得到草酸二酯成品。

实际生产中,往往增加反应物醇的投放量,以达到提高草酸二酯收率的目的。

这种方法生产周期长,酯化过程一般需要22~24小时。

2.2 一次酯化脱水法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单耗,进一步研究后将传统法改进为一次酯化脱水法。

一次酯化脱水法生成草酸酯的主反应和传统法相同。

区别在于该方法将工业草酸和醇,脱水剂甲苯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投入到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减少了一次酯化蒸馏的步骤;反应过程中加热分水,回流至酯化终点时,蒸出甲苯,得到粗品草酸酯。

再对粗产品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成品草酸酯。

该生产方法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酯化时间也比传统法缩短了大约6小时左右,相应地设备的生产能力增强。

与传统法相比,此法收率较高,以草酸计算,草酸酯的收率达到86%~94%,因此一次酯化脱水法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2.3 一氧化碳氧化偶联法1) 液相法利用一氧化碳氧化偶联制备草酸酯最初是在液相中进行的。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Union Oil Company的Donald M. Fenton等在研究铂族金属液相催化反应时,发现在氧化气氛中,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铁盐或铜盐作为氧化还原剂,乙烯、一氧化碳和甲醇发生氧化偶联反应生成丁二酸酯。

同时发现若从反应体系中除掉乙烯,则生成草酸酯[5]。

自从Fenton,Steinwand的合成草酸酯方法公布以后[6],世界各公司一直致力于Pd-Cu 氧化还原系催化剂的改进,相继有不少专利报道,如大西洋里奇费尔德公司的PdCl2-CuCl2-LiCl-碱系催化剂、三菱瓦斯化学公司的Pd(NO3)2-醌系催化剂、宇部兴产公司的PdCl2-CuCl2-LiCl-NH3系催化剂等,其改进目的多是为了避免采用昂贵的CH(OC2H5)3等脱水剂,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在所有的这些工艺中,日本宇部兴产公司的S.Uchiumi等人研究改进的催化剂效果最好。

所用催化剂还是以Pd为主体,在其中加入不同的改进成分。

他们分别研究了以下6种催化剂,即PdCl2-CuCl2-K2CO3、PdCl2-CuCl2-R3N、Pd(NO3)2-HNO3、PdCl2-NO、Pd(0)/活性炭- HNO3和Pd(0)/活性炭- NO。

研究中发现,引入了NO的体系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在于NO与反应物中的醇生成了亚硝酸酯。

如果将亚硝酸酯代替NO加入反应体系,不仅活性和选择性提高很多,催化剂的寿命也大大延长。

加入亚硝酸酯后,反应按下式进行:将所生成的氮化物进行氧化并与醇反应,转化为亚硝酸酯,可循环利用。

生成的水通过与亚硝酸酯共沸而分离。

但是该法草酸酯生成的速率低,副产物较多。

国内西南化工研究院[7]也对液相法进行了研究。

他们采用氯化钯和氯化铜为催化剂,碳酸钾为反应促进剂,进行了液相法一氧化碳、氧和乙醇合成草酸二乙酯的研究。

其乙醇的转化率为18.03%,草酸二乙酯和碳酸二乙酯的总选择性为79.63%。

针对工业化的要求,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美国联碳公司共同开发成功液相法草酸二烷基酯合成工艺[8]。

该工艺采用浆态床反应器,催化剂为负载型钯催化剂,载体为活性炭,亚硝酸丁酯为助催化剂。

于1978年建了1套6000t/a草酸二丁酯工业规模生产装置,生产的草酸酯成本在当时比传统的草酸酯化法降低40%左右。

反应工艺条件为:压力8~11MPa,温度90~110℃。

2) 气相法一氧化碳液相法合成草酸酯条件比较苛刻,反应在高压下进行,液相体系易腐蚀设备,且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易流失。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意大利蒙特爱迪生公司于1978年相继开展了气相法研究[9]。

气相法合成草酸酯分为两步反应:第一步为偶联反应,以负载型Pd/α-Al2O3为催化剂,在常压下与亚硝酸甲酯偶联生成草酸二甲酯和一氧化碳;第二步为再生反应,偶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与产品分离后进入再生反应器,在那里与甲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亚硝酸甲酯,反应式如下:气相法较液相法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它可以不使用高价的高压反应装置,同时可以减小压缩空气的动力消耗。

固体催化剂设置固定床或流化床,不必象液相法那样另外设置反应生成物与催化剂的分离装置。

同时又避免了生产过程中钯催化剂的流失和金属钯在液相中的溶解损失,催化剂的寿命比液相法长。

3.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酯研究进展国内有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对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酯的反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偶联反应的工艺条件、动力学、反应机理、催化剂的考评、杂质影响,及再生反应的工艺条件、动力学等方面。

下面就这些内容进行总结:偶联反应进展1) 偶联反应工艺条件研究进展李振花[10]等人在空时τ=1.37s,T=120℃时考察了CO、亚硝酸甲酯浓度对草酸二甲酯空时收率的影响,并用幂函数形式表达,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如下关联式:其中k=3.26*104 , a=1,b=2.5,相关系数R=0.999。

由以上公式可知,在亚硝酸浓度一定的情况下,CO浓度越高,DMO空时收率越大,并且二者呈线性关系,这与某些研究报导CO偶联生成草酸二乙酯的影响规律相似。

研究认为,CO浓度高低均能适应本反应,具体浓度大小应由工艺要求而定。

如果固定CO浓度不变,当MN浓度小于20%时,草酸二甲酯空时收率随MN浓度增加而增加,但是变化幅度不大;当MN浓度超过20%后,空时收率随MN浓度的增大急剧上升。

为了工业上能稳定操作,另外考虑到反应气的爆炸问题,宜将MN的浓度控制在20%以下。

因为亚硝酸甲酯作为载氧体,性质极活泼,浓度过高易分解。

他们认为,MN浓度控制在5~20%较适宜。

李振花等认为草酸二甲酯的反应温度在90~120℃较适宜。

印建 [11]研究认为: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MN的转化率,到140℃以上MN发生明显分解,产率将受到影响;当反应气体(CO:CH3ONO)配比为1.2时,,MN转化率出现最大值;MN 转化率随空速增加下降,空速超过3900h-1时下降加快,作者认为3000 h-1较适宜。

福建物构所[12]对草酸二甲酯的合成研究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165±5℃,空速越大,草酸二甲酯的时空产率越高;并且当亚硝酸甲酯的浓度和总空速不变时,草酸二甲酯的时空产率随CO配比的增加而升高。

2) 偶联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华东理工大学宋柯[13]在微型管式反应器中,采用高效Pd/Al2O3催化剂,在388~418K 的温度范围内,1:1~3:1的CO与MN比,50~150mL/min的原料气流速条件下进行了CO与亚硝酸甲酯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本征动力学试验;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推导,动力学模型的筛选及优化,得出CO偶联合成草酸二甲酯的本征动力学模型。

结果表明:CO与亚硝酸甲酯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是以表面羰化反应为控制步骤。

机理方程如下:各个温度下的求得的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及指前因子如下:孟凡东等人[14] [15]利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反应温度选取90~120℃,空速为1~2.5 S-1,反应原料气组成范围为:CO 7%~30%、EN 10~25%、NO 2%~7%、其余为惰性气体N2。

反应器催化剂装量为5.0g,是提供给天津有机合成厂300t/a中试所用的工业催化剂FZH100。

在此条件下研究了CO常压气相催化偶联合成草酸二乙酯体系的反应动力学,确定了体系中生成草酸二乙酯与生成碳酸二乙酯两个平行反应的幂指数动力学方程:尤青等从不同反应机理假设提出多种动力学模型,经实验测定筛选得出如下表观动力学方程[16]:式中k+ = 8.86×104exp(-10100/RT)k_ = 2.81exp(-4510/RT)K1 = 0.278×10-21exp(-3.8×104/RT)K2 = 0.1187×10-6exp(-9100/RT)K3 = 0.149×1011exp(-16500/RT)K4 = 0.785×109exp(-1.34×104/RT)马新宾等考察了14种机理模型[17],并拟合实验数据,提出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为:式中的动力学参数用温度的函数关系表达如下:K1 = 534.4exp(-991/RT)K2 = 1.83×10-3exp(-3.757×104/RT)K3 = 379.4exp(-3.84×103/RT)K4 = 2.034×104exp(-1.784×104/RT)K5 = 2.027×104exp(-1.667×104/RT)K6 = 4.618×103exp(-1.026×103/RT)k+ = 1.605×103exp(-2.143×104/RT)k- = 8.44×10-2exp(-1.856×104/RT)尤青和马新宾等人的动力学只考虑了生成草酸二乙酯主反应,没有考虑副反应亚硝酸乙酯的分解反应和生成碳酸二乙酯反应的动力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