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上)

合集下载

语言表达指导PPT教学课件

语言表达指导PPT教学课件
第三编
第十一章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第2节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语言表达在 规范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这既是语言 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准确” 是指运用词语、选用句式和语气等符合表达的 目的;“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生动”是指描绘和表达具体,形象可感。不 少题目对该考点均有考查。鲜明一般出现在拟 写广告词、邀请函、辩论稿等需要表达观点态 度的题型中,以及仿写、扩写的题目中。生动 主要体现在仿写、扩写的题目中。

本题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
力,涉及的考点有“准确”“鲜明”等。解答
此类题目,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在语言表
述时要做到“符合程度”,如材料中对于“患
者生命”用“不大理会”就属于语义过轻,如
此严重的行为应用“谴责”,才能准确表达语
意。
• 答案:(1)“一定的不良”改为“严重的”, 才能准确地表达事态的严重程度。(2)“不大理会” 分量太轻,应改为“不顾”。(3)“批评”语意太
• 答案:(1)蒙骗 (2)夸大 (3)贪污 (4)晃动
鲜明
• “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不 可能鲜明。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 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 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 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写一句简要
• 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
•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梦吗?凄冷寂 寞中,她怀抱一个信念取暖,等到春归大地时, 她就会以点点绿意问候春天,而那点点绿意就 是曾经在雪地里轻轻的梦呓。
• 解析:本题考查了语言表达生动和仿用句式 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两个方面:语句的结构特 征和表达的情感。这个语段表现了“梦想”的 伟大,借助“小草”来解说,从“信念”入手, 以“梦呓”收尾。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 表现了主题。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日常应用文)讲义(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日常应用文)讲义(含解析)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日常应用文)[ 专题微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六项要求,全国卷对连贯、得体这两项是专门设题考查的,其他四项虽未专门设题考查,但已经综合在图文转换、语段修改中了,像“准确”还在2018 年全国卷Ⅱ、Ⅲ第20 题作了特别要求。

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命题会越来越综合化,而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的程度化将会更高,这将会体现在2018 年呼声很高的应用文微写作题中。

因此,这里集中介绍一下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和办法,以及主要日常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

一、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一) 语言简明1.语言要简洁①避免赘余。

即注意避免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中。

②避免啰唆。

即尽量删除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合理使用代词或指代性短语替代前文内容。

2.语言要明确①消除歧义。

歧义并非多义,而是指意思不确定,甚至自相矛盾。

因缺乏必要的断句及具体的语境,疏于对多义词语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句式的合理调整,就会导致语意不明,造成歧义。

答题时,可从句中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消除歧义可采用以下办法:添加语境,变换词语,加注标点,调整语序。

②避免晦涩。

要简洁明快地表达意思,不要滥用修辞。

③话题集中。

一段话应围绕某一中心,不要东拉西扯,滥加与中心无关的信息。

知识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完全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① 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

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他们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②之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③ 水最好是甘洌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切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④ 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也是犯忌之事。

⑤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 ________。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 准确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 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 “简明”是指语言简要明白,没歧义。 简明”是指语言简要明白,没歧义。 • “连贯”是指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 连贯” 组合和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 组合和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 接和呼应自然。 接和呼应自然。 • “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 得体”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示例: 示例: 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的,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不是硝烟,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的 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祈盼,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 而是自由的 我们祈盼 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不是战斗机 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 和平鸽。 和平鸽。
•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我的思念如深深的大海流动不息, 我的思念如深深的大海流动不息, 让海风捎去我的情,让明月带去我的心。 让海风捎去我的情,让明月带去我的心。 祝福你中秋快乐。 祝福你中秋快乐。
(4分。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分,两种景物 分, 分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2分 两种景物1分 祝福语1分 祝福语 分)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形象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形象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 生动的描述 的描述, 生动的描述,并揭示其蕴含的意 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义,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不 超过100 。(4 100字 超过100字。(4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广州 广州2010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构成了一个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 构成了一个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同时 这个火炬又像屹立的五羊, 这个火炬又像屹立的五羊,构图以抽象和具 象相结合,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 象相结合,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 永不熄灭,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 永不熄灭,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 (4分。写出火炬、五羊的具象且运用比喻手 分 写出火炬、 法的3分 揭示象征意义1分 法的 分,揭示象征意义 分)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 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生动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选择自己认为更好的句子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 理即可。分析时考生应该注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句子的关键 词语进行分析,二是对语句所用句式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进行分 析。比如认为甲句更好,可这样分析:甲句中“一件事”出现了两 次,可谓关键词,表明周朴园极为重视这“一件事”;另外,这一 句为长句,长句的语气较为缓和,这样就与前面的“严厉”形成鲜 明的对照,表现了周朴园此时较为复杂的心态。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一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语言表达在规范的基础上提出 的进一步要求。这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不 少题目对该考点均有考查。准确一般出现在与修改相关的题目中; 鲜明一般出现在拟写广告词、邀请函、辩论稿等需要表达观点态度 的题型中,以及仿写、扩写的题目中;生动主要体现在仿写、扩写 的题目中。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 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 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例 3 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 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 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方法归纳
如何做到“准确、鲜明、生动” 一、注意“五符合”使语言表达准确 1.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所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 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 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也不同。

高中语文专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高中语文专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高中语文专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0
“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 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它既是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也 是语言表达的效果。在高考命题中,单纯设题考查“准确、 鲜明、生动”的题目不多,一般都是与语言表达的其他考点 综合考查。在一轮复习中,考生应该理解“准确、鲜明、生 动”的内涵,掌握方法,学会综合运用。
5
3.改句子,保原意。修改病句有一个原则,保持原意,能少 改动则少改动(改得少,改得巧)。如例1中⑥处搭配不当,将 “减少”改为“下降”最好,既保持了句子的原意,又改动 的地方最少。虽然有其他改法,但是变动都比较大,容易再 次出现失误。 2.语言表达鲜明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 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 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现在 语段压缩,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 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 6 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3
解题 思维 本题考查考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通过阅读语段,可知④句中 “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善待”改为 “ 维护 ” ,或将 “ 的尊严 ” 删去。 答案:(1)④ (2)把“善待”改为“维护”(或删去“的尊 严”)。
4
谨记三条修改病句法则 1.读句子,理句意。通读要修改的语句或语段,分析句子结 构,将每句话的句意理清楚,为判断是否有语病打好基础。 如例1中,不仅要了解语段的中心意思,更要了解每句话的含 意,把握每句话的结构。 2.查排审,找病因。这是解答修改病句题至关重要的一步。 如果找不出病句以及病因,就无法修改。寻找病因时,可以 依据六大病句类型进行逐一排查,看语句到底有无语病。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

11.把下列句子的序号填入横线处,使上下文衔接得当。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
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
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 。 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 通道
②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
与今年的奥运会一致。⑦上联开头为“奥运复兴”, 下联开头为“北京盛会”,相互对称。⑧该联采用了
楹联传统的工整、平仄等手法,⑨再一次重现了百年
奥运所走过的路程,表现了传统奥运的中华儿女精神。 ⑩整个创作历时半年,宣纸700余张。
(1)
(2) (3)
改为
改为 改为
答案 (1)②删去“为” (2)④改为“创作长联的灵感”或者“创作长联的愿望”
①您老人家今年多大岁数了?今年种粮的收入不错吧?
(记者采访一位农村老人) ②买这块表吧,华美、大气,您一戴上就像“大款”。 (售货员接待顾客) ③各位观众:我在福州向您现场直播劲旅八一男篮挑
战弱队福建男篮的比赛。(体育直播员转播比赛)
④您不按规定停车,罚款二十元,以后要注意!(交警 处罚违章司机)
⑤李编辑:您好。寄上拙作《秋月》,望拜读,敝人虽 有吟诗雅趣,但自己不能斧正,望您不吝赐教。(中学 生王寅写给诗刊编辑的一封信) ⑥老师,您一辈子在三尺讲台上培养了无数的学生,您 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看着您满头的银发,我要说:“您 是蜡烛,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教师节学生 给老师的感谢信)
①杰富瑞,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鲇鱼,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人能够避开全球化的浪潮吗?
. .
②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而在这个“船舱”中放进 几条生气勃勃的“鲇鱼”,便能打破沉闷,增强活力,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准确、鲜明、生动01准确、鲜明语言表达的“准确”,指语言表达要确切符合规范;语言表达的“鲜明”,指语言表达要分明而确定,不含糊。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基本要求是:(1)语言的运用符合汉民族的习惯,不用或尽量少用欧化的句法;(2)要符合约定俗成的语言法则;(3)要以普通话为准则,尽量少用一般人不懂的方言俚语;(4)避免文白夹杂的现象。

02生动语言表达的“生动”,指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

使语言表达生动,除了句式灵活,善用修辞,还要追求用词的生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选用具有建筑美的词语。

具有建筑美的词语,富有立体感。

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

例如:我走出外科,听见一个内科医生在骂病人笨,那病人怯生生地说:“你们这里——墙上不是写着请用——谢谢,再见,对不起……”我暗叹一声,笑那病人的天真,孰不知这几个字是写给我们看的,意思是说在看病时不要忘了对医生说,“谢谢,再见,对不起……!”(韩寒《求医》)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正面批评这位医生的职业道德差、思想素质低,而是把对这位医生的鄙夷、憎恶的感情寓含一“叹”一“笑”之中,极具讽刺意味和幽默感。

作者嬉笑怒骂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2)选用具有音乐美的词语。

音乐美,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的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例如:皎月当空,清辉满地,或倚窗,或伏几,或辗转床褥,常常会涌起一股或浓或淡的乡思。

……(刘棣华《月是故乡明》)这段文字运用了近体诗创作中必用的平仄规律,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皎月”是仄声,“当空”是平声,“清辉”是平声,“满地”是仄声,平仄相应相协,形成了“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回环美。

又如“或倚窗”是仄仄平,“或伏几”是仄平平,同中有异。

变化多端,创造出了一种音乐美。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上课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上课用)

2011广东23题
• 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 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 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 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 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6分) • (1)寻找串联点(衔接点): 元宵节与中秋节 • (2)确立串词内容:主题串联(传统佳节-月圆之夜, 注意传统文化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3)揣摩语言形式:A、话题式排比 B、对比、对 偶、设问、引用等修辞手法等 C、情景式
2010广东题
•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的演出晚会。 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 班 (其他略) •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需要在节目之间加上一 些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 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要 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 于60字。
• 【答案示例】 • 感谢李明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灯火阑珊” 元宵佳节盛宴,一场元宵文化大餐。同学 们,这样的灯火阑珊,这样的月圆之夜, 你是否会想起另一个月圆的十五之夜?是 啊,天上月圆,人间月半,那一轮皎月又 挂在了中天,有请韩海同学给我们介绍八 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大家欢迎!
答谢词
• ⒈含义:指特定的公共礼仪场合,主人致欢迎词或欢 送词后,客人所发表的对主人的热情接待和关照表示 谢意的讲话。也指客人在举行必要的大写活动中所发 表的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讲话。 • ⒉格式:称谓,向主人致以感谢之情 • ⑵主体:先用具体事例对主人所做的一切安排给予高 度评价,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表示衷心感谢,对访问 取得的收获给予充分肯定。然后谈自己的感想和心情, 如颂扬主人的成绩和贡献,阐发访问成功的意义,讲 述对主人的美好印象。 • ⑶结尾:再次表示感谢,并对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表示诚挚的祝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建议”为标题写出一段文字,为办好北
京奥运进言献策。(5分)
• 要求:①内容合理、具体、语言通顺, 不少于80字。

②不得写出建议人的单位、姓名。
• 答案:从七月一日开始,全市所有有车
一族每周少开一天车,从而减少废气排放,
保持洁净空气,为首都的绿色环保尽一份
力。
整理ppt
10
• 解析:该题是以“写一条建议”的形式考查考生感受生 活的能力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的能力。建议是 一种传统的实用文体,为办好北京奥运进言献策,既体 现了人文关怀,又凸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样的考 题平和、温馨,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答题时 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AB歧义D“根据欠妥整”理pp不t 合原意)
8
• 例5、(2006高考江苏卷)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 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
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5分)
• ①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 ②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③中山陵是孙中山
先生长眠之处,④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⑤苍
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考点诠释 : “准确 鲜明 生动”是2007年高考新课
标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 “准确 鲜明 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
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 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整理ppt
1
预测命题趋向
• 这三个知识点,可以单项考查,也可以综 合考查。
• 如将准确、鲜明或鲜明、生动放在一题中 检测,或在一题中涉及准确、鲜 明、生动 三个点。
• 题型估计有选择填空、简析评价、改写修 正、拟句扩句和短文写作五种。
整理ppt
2
一、语言运用·准确”
考点诠释
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在运 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 要求。
4
准确:
例1、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 加以改正。(4分)(2006福建题)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 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 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 形式到纯文本形式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 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答案: 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先
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为 “开了短信文化的先河”。
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
穷”,改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改
为“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加面加点的是一些“时尚词语”,请对其中信息 加以整合,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加以 解释(任选两小题)。(4分)
• (1)脱口秀、服装秀、发型秀、汽车秀、婚纱秀、 大腕明星作秀
• (2)热播、热映、热销、热线、热捧王菲、大跳狂 野热舞、热裤昭示青春
• (3)食品包装、真空包装、全新包装李宇春、全新 包装越剧《红楼梦》
• 答:(1)秀
(2)热
(3)包装
• 答案 (1)秀:来源于英语单词“Show”,有陈列、 展示,表演等意思,另外,还有“故作姿态,有意显示” 的意思(用作贬意)。
答: 要强调教育对国民素质的作用。
(2)多办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 ——(法国)雨果(3分)
答: 要强调教育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整理ppt
7
例4、对下面两句话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C )
有人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染环境, 导致癌症。有的科学家指出,这种说法事实根据不足。 A 有的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 而污染环境而导致癌症”的观点,事实根据不足。 B 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而污 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说法,事实根据不足。 C 有的科学家否认“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 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观点。 D 有的科学家指出“大气中的核试验因其放射性元素 而污染环境,导致癌症”的说法,事实根据欠妥。
“朋友们”或“同学们”。⑤⑥⑦三处语序不当,“苍
松翠柏”“青山绿水”两句应放在一起才更符合观察顺
序。故⑦处与⑥处对调,或⑥处与⑤处对调。⑩处“故
地重游”与第一句“第一次”矛盾,用词不准确,不符
合事理,应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
语。
整理ppt
9
• 例6、(2006高考北京卷)24.请以“我的一
则“推”,关系疏则“敲”,而当时是半夜里〔连鸟都在 树上的窝里睡着了〕,李凝住的又是幽居,因此“敲” 门很符合情境。)
2、符合心理
例2: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 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符合程度 例3:陶醉 沉醉 迷醉
4、符合对象
例4:随和 随便 整理ppt 一群 一伙
• (2)包装:原指把商品包装起来,用绳扎起来,或装
进盒子里、瓶子里。今又指对人或事物从形式上加以美
化,以便更具吸引力或商业价
值。
整理ppt
6
例3、下面两句话精辟而形象地阐明了教育的功 能和作用,请你分别写出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 分)
(1)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 ——(法国)丹东·格拉西安(3分)
• (1)观点要正确。建议观点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 法律法规,要实事求是地、准确地反映问题,所提建议 要合情合理,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
第一:用词规范、贴切
第二:恰当地进行修饰和限制
古人在用词上尤其严谨,古代苦吟诗人,如贾
岛、孟郊者为了“吟安一个字”可以“捻断数茎
须”。为了一个词用得准确,可以想三五年。杜
甫也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经典的古诗
练字就是范例。
整理ppt
3
准确用词要注意几个“符合” :
1、符合情境
例1: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如在日间,与李关系亲
松翠柏环抱着它,⑥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⑦青山绿水依
傍着它。⑧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⑨表达了对中
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⑩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
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⑾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⑿
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 答:①处“先生们,女士们” 的称呼不合常情、不
合常理,称呼与对象身份不合。对象是中学生,应改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