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间距计算

合集下载

楼间距采光权的规定

楼间距采光权的规定

楼间距采光权的规定楼间距采光权的规定杨建勇律师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

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

间距是用建筑物室外坪至房屋檐口的高度/tan(a)a-各地在冬至日正午时的太阳高度角。

其他相关:房的采光状况是每个业主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当有新建的建筑在自己住房周围出现时,大家都会考虑到自己的采光是否受到侵犯。

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障碍,赔偿损失。

”这条规定给采光权受到侵犯的业主获得赔偿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但是,是否真的侵犯采光权,还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首先,采光权是一种有条件、有范围的权利,它不是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测量就能准确确定的。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城市房屋居住密集,现在的住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遮挡阳光现象,不能因为有遮光就认为自己的采光权受到侵犯。

况且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南方和北方的日照条件和生活习惯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如何处理建筑采光问题上,依据《民法通则》的基本法律原则,只能是通过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来进行规定。

比如,北京市现在依据的地方法规主要是1994年经人民政府批准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该法规条文是以建筑间距系数和最小距离作为核定建筑间距是否合法的标准。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般业主容易接受同一时期建设完成的居住区中的建筑间距,即使间距很小,也能得到业主的认可。

而当有新建建筑出现并遮挡业主阳光时,业主往往难以接受,进而可能会发生纠纷。

在这一点上,业主一定要经过仔细分析后,方可判断自己的采光权是否真的受到法律意义上的侵犯。

新建建筑和现状住宅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才可进行建设,否则就是违法建设。

建筑间距系数(最新完整版)

建筑间距系数(最新完整版)

国家有规定,新建楼房不得影响其他楼房的采光。

采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

对于居民居住楼房之间的距离北京市是有规定的,如果您所住的楼房为
板式住宅楼,那么其建筑间距应根据朝向和与正南的夹角不同,采用不得小
于以下规定的建筑间距系数(指遮挡阳光的建筑与被遮挡阳光的建筑的间距
为遮挡阳光的建筑高度的倍数):
如果建筑朝向与正南夹角在0度到20度之间的,新建区的间距系数不小于
1.7,改建区的间距系数不小于1.6;如果夹角在20度到60度之间的,新建区
的间距系数为1.4,改建区的间距系数为1.4;如果夹角在60度以上的,新建
区的间距系数不小于1.5,改建区的间距系数不小于1.5。

楼间距分为正面间距和侧面间距
正面间距主要是满足业主的日照采光等生活需要,由于每个城市方位不一样,故楼高与间距的比值大小不侧面间距一般不小于6米。

即使没有影响采光至少影响消防,楼房最小的间距至少要求消防车能够通行,否则可以到当地消防部门日照间距计算公式
L=H/tan h
L:房屋间距
H:南向 前排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高度
h: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角度(当房屋正南向时)
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间距为 1.0H~1.7H
的比值大小不一,一般在1.3~1.7范围之内. 则可以到当地消防部门举报。

楼间距采光计算公式

楼间距采光计算公式

楼间距采光计算公式
建筑物的外墙侧向的空间距离,被国家规范定为楼间距,是对建筑物参数计算
的重要内容。

楼间距的采光计算符合自然光的暴露程度,衡量的是空间形态是否可以充分满足单位空间采光要求的可靠性。

根据《建筑参数计算技术规范》,采光计算公式公式为:m=(a1*a2-c*b)^0.5,其中a1表示楼向面积,a2为楼间距,b表示外墙侧向宽度,c表示花岗岩面积或
吊顶面积,m为采光距离值,即房外墙与外墙中心之间的距离。

以上是采光计算公式,接下来我们根据公式解析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首先我
们拿到的公式可以发现,楼向面积越大,楼间距应也越大,以便保证采光距离m可以大小满足要求。

其次,b值也是控制因素,楼间距越小,外侧宽度就越小,并且
花岗岩面积或吊顶面积占比(c比值)越小,采光距离越大,反之则小。

此外,房外墙与外墙中心的距离值也是衡量采光好坏的一个指标,大多数情况
最佳的采光环境,外墙距离应与房心距离尽量保持最小,即采光距离m越大越好,精确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及界限不同而不同,常用的采光计算公式是一种综合工具,可以应用于评估得到满意结果。

以上就是楼间距采光计算公式的应用原理,其中公式有助于采光技术对空间外
侧环境的检测以及改善,可以大大提高利用自然光的充分度,实现照明技术更高效运行。

楼间距采光计算公式是一种技术性的工具,渐渐得到重视,并且逐渐普及开来,也有助于建筑物的节能减排。

国家现行住宅+日照标准

国家现行住宅+日照标准

国家现行住宅日照标准国家现行住宅日照标准所谓采光权,通常是指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从室外取得适度光源的权利,比日照范围更大。

现阶段没有相关法律规定,一般以《民法通则》的相邻权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为准:我们国家现在刚好是以24m作为标准,当建筑物小于等于24m时,规范就把它定位多层。

当建筑物大于等于24m是规范就定它为高层居住建筑日照间距按下列公式计算:L=i:H式中:L=建筑间距i= 日照间距系数H=南侧建筑的计算高度(新建遮建筑)1、《物权法》第八十五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 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第八十九条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 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旧区改造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 1 小时的标准。

国家现行住宅日照标准住宅室内的日照标准,一般根据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数来衡量。

国家2002 年修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明确了城市住宅的最低采光标准。

此规范将我国划分为7 个建筑气候区,按建筑气候分区和城市规模大小将日照标准分为3个档次,即第?、?、?、?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两小时,第?、?、?、?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 3 小时,第?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气候区的各级城市不低于冬至日日照 1 小时。

2002年,建设部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修订。

其中要求,住宅日照应符合如下标准:大寒日不少于两小时,冬至日不少于 1 小时,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照 1 小时的标准。

房屋的采光权受到侵害,适用的法律依据有: 1,《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 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

采光权(知识讲座)

采光权(知识讲座)

采光权纠纷应当以一次性赔偿为宜,不宜以定额长期赔偿的方式判决。

在审判实践中,目前有两种计算公式,均是以《标准》规定的标准作为计算基础。

一种计算方式是首先根据上述规定确定赔偿数额,以及同样按照上述规定确定补偿数额,两项相加作为赔偿总数:低于国家标准的时间差〔分钟〕×赔偿单位〔元/分钟/平方米〕×居室〔客厅〕的面积〔平方米〕+超过国家标准的时间差〔分钟〕×补偿单位〔元/分钟/平方米〕×居室〔客厅〕的面积〔平方米〕另一种计算方式是按照不同时间段确定赔偿数额,依据《标准》的规定,将遮挡采光的时间,以不同时间段确定一个赔偿单位,通常低于国家标准时间段的赔偿单位大于高出国家标准时间段的赔偿单位,高于国家标准的作一次性补偿;低于国家标准的计算赔偿数额:赔偿单位〔元/平方米〕×居室或客厅面积〔平方米〕从目前的司法实践和现有法律法规来看,采光权的损害赔偿金额面临的问题不少,一是立法滞后,没有可资参照的标准,即使有也远远落后于时代;二是各地判决标准不一,大多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二是赔偿金额实在太少,难以表达采光权价值。

1994年《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第四章“遮挡现状居民住房阳光的处理”中第十三条规定:“被遮挡阳光的现状居民住房,以居室窗台中心点(均以外墙面计),在冬至日日照时间不足1小时的,每户按其居室被遮挡状况给予一次性补偿800元至2000元。

违法建设和处于新建建筑高度两倍水平距离以外的居民住房不予补偿。

”据悉,一些地方对采光权的补归还在使用这一标准,理由是新的补偿标准还没出台。

区区800元至2000元,便将自己及后代的采光权做了交易。

不要说现在,就是在十多年前,这一标准也难以表达采光权的价值。

“遮光”补偿。

但吴某还是认为,其所居住的房屋是其一家终身赖以生存的地方,这7000元怎能弥补他们全家这辈子的采光损失呢?2003年8月,天津一位住户主张自己的“采光权”也得到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的支持。

建筑间距以及采光

建筑间距以及采光

建筑间距以及采光因为生活所迫我对于这些问题稍有涉猎,愿意做一些简单的说明,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最高一阶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

当然最高一阶的法律更多的是程序限制及指导。

各省、直辖市依据该法制定了各自的实施细则(或称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这些实施细则或办法有更多针对性。

设县区的市或许也有制定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这个我不是太知道。

跟程序相关主要就是前面的说这个法律法规。

具体到究竟新建建筑与已有建筑之间采光如何间距该如果需要看另外一个法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这个技术规定各省都有出台。

每个设县、区的市有各自市的技术规定。

这个技术规定也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许可审批时的主要依据。

比如:《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09年由该市长签发政府令公布施行。

它里面第十六章就是专门讲建筑间距的(请注意只是天津,各地不一样)。

从百度百科复制如下:第十六章建筑间距第一百二十二条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外墙应当包括保温层和外加装饰层,但不包括勒脚。

居住建筑的计算间距是指遮挡建筑的计算遮挡线与被遮挡建筑外墙之间的距离。

遮挡建筑的计算遮挡线为遮挡建筑物的外墙线,不包括挑檐、建筑物楼梯间、阳台等突出部分,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一)建筑屋面挑檐挑出宽度大于或者等于0.8米的,挑檐计入计算遮挡线。

(二)建筑物楼梯间、阳台等突出部分累计总长度超过同一面建筑外墙总长度三分之一的,突出部分计入计算遮挡线。

(三)坡屋面建筑应当分别计算屋脊顶面和檐口顶的遮挡因素,以影响大的为计算遮挡线。

退层建筑应当根据退层情况分别确定计算遮挡线。

第一百二十三条低层建筑为高度小于或者等于10米的建筑。

多层建筑为高度大于10米,小于或者等于24米的建筑。

高层建筑为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

确定建筑间距、退界距离和后退道路、建筑物面宽、建筑限高时,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一)平屋面建筑,有挑檐屋面的,自室外地面计算至檐口顶;有女儿墙的,自室外地面计算至屋面面层,但确定建筑间距、后退道路时,自室外地面计算至女儿墙顶。

高层建筑采光楼层计算公式

高层建筑采光楼层计算公式

高层建筑采光楼层计算公式
365天全年自然采光高层层数计算公式
这阵子买房子,多层早已买不起,看了无数高层,一直想着选一个能够充分采到自然光的楼层,在百度上看了很多知道,也没很清楚,于是拿出了高中的地理和数学知识,自己算了一把,现在向大家分享我的结果,就是下面的公式,演算过程就不写了,大家套进去用就可以计算出的结果,这个得数往上的楼层就是全年都可以采到自然光的楼层。

全年365天自然光楼层=(楼层数×层高1×√3-实际楼间距)÷(层高2×√3)
计算时注意下面几点:
√3就是根号三,因为系统就把这个标志做为上开根号的标志。

1、这里的楼层数和层高1就是所指的坐落于你出售建筑南侧可能会遮盖你的房子通风的高层的数值,层高2就是你自己定居的那栋高层的层高。

2、这个公式适用于于北纬37度左右的地区采用,因为我家坐落于这个维度所以用这个维度排序的。

3、这个计算计算的时间是冬至日,就是北半球日照最短的那天可以照到自然光的楼层,其他时间的话,下面的楼层也会照到自然光的。

4、这个计算公式并没有考虑东西两侧的高层建筑,所以大家使用时要看看自己想买的房子东西两侧是否还有其他高层建筑。

5、最后一点即使买了这个数值一下的楼层也不是就改采没自然光,因为还要参照东西两侧建筑的高度,以及南侧那栋建筑物的宽度了。

这个公式的出现是因为现在很多开放商为了牟利根本不按照国
家标准去继续执行,如果按照国家1:1.2的比例建设的话,显然不能发生改采没自然光的楼层,因为国家的这个标准就是以建筑物一层在日照最长日可以猜猜至自然光1-2小时的标准制订的。

这个标准直观的说道就是楼间距稍大于南侧楼体总高度。

这也就是一个直观的推论方法。

采光间距计算范文

采光间距计算范文

采光间距计算范文采光间距是指建筑物内部自然采光的距离,也是衡量建筑环境舒适性和节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正确计算采光间距可以在不增加建筑物成本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实现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

在采光间距的计算中,需要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设计的要求、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采光间距的计算方法和相关的要点。

1.首先要确定采光设计的要求。

不同房间的采光要求是不同的,例如,住宅的采光要求较高,工业厂房的采光要求相对较低。

2.然后需要确定建筑物的朝向。

建筑物的朝向会直接影响自然光照的强度和时间,例如南向的房间明显比北向的房间更容易获得阳光的照射。

3.接下来是计算自然光照的强度。

采光间距的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周围建筑物的高度、树木的遮挡等。

一般来说,建筑物周围的遮挡物越多,所需的采光间距就需要越大。

4.根据采光设计的要求和自然光照的强度,可以参考以下的计算公式来计算采光间距:采光间距=房间高度/(可接受的自然光照强度×房间的采光系数)其中,房间高度是指天花板到地面的距离,可接受的自然光照强度是指根据不同的房间功能和舒适性要求所设定的自然光照强度的最小值,房间的采光系数是指房间实际采光面积与理论采光面积的比值。

5.最后需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如果计算出的采光间距过大或过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采光间距过大,可能会导致房间过于昏暗,不满足设计要求;如果采光间距过小,可能会导致阳光直射进房间,造成过度照明和热量积聚,不满足舒适性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采光间距的计算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窗户的尺寸和位置、窗帘或遮阳设施的使用等。

因此,在进行采光间距的计算时,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的自然采光效果。

综上所述,采光间距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采光设计的要求、自然光照的强度、房间的采光系数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间距(前后距)根据日照间距计算
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如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

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

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

有时,为了争取日照,减少建筑间距,可以将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由图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
式中:h—太阳高度角
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
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

D-----日照间距
当然也可以根据日照间距系数换算过来。

在这里我们设置日照间距系数为L
根据日照间距系数L=D/(H-H1)换算出D=L×(H-H1)
得出:(H-H1)/tanh= L×(H-H1) 1/ tanh=L tanh=1/L
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日照间距D= L×(H-H1)
也就是说,得首先得知前幢楼的檐高,才能计算离你家几米建房对自己房间日照有无影响。

另外,还得看日照是否满足大寒日2小时的日照时长。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