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恙虫病1例
小儿恙虫病93例临床分析

68 0 ) 74 0 ( 大理 学院德宏 教 学 医院儿科 , 南潞 西 云
[ 要 ]目的 : 讨 小儿恙 虫病 的 临床 特 点及诊 治情况 。 摘 探 方法 : 回顾 性 分析 19 年 至2 0 年收 治 的9 例 恙 虫病 98 04 3 的临床表 现 、 助检 查及 转 归情 况 。应 用氯霉 素5rgk d , 辅 0 ・g ・~ 静脉 滴 注治 疗。结果 : 虫病 对人 体 的损 害是 a 恙
恙 虫 病 是 由恙 虫病 立 克 次 体 所 致 的急 性 自然
要 位 于 阴囊 、 茎 、 股 沟 、 窝 、 部 、 部 、 背 阴 腹 腋 腹 颈 肩 部 、 后 , 中有2 , 于头皮 , 巴结肿 大6 耳 其 例 位 淋 例
疫源性传染病 , 其临床表现 日趋多样化 , 合并 多脏
器功能损 害较 常见 , 易误 诊 、 漏诊 。现将我 院 19年 98 至20年 收治 的9 例&J 恙 虫病分 析 如下 : 04 3 L
(7 %)皮疹 5 例(0 %)均为红色斑疹或斑丘 6. , 7 6 6. , 2
疹 , 痒 , 于 发 病 第 2 6 出现 , 续 2 5 渐 消 不 多 至 天 持 ~d 退 。咳嗽 、 咳痰 、 呼吸道 症状 2例 (47 )肺 部罗 音 3 2. , % 1例 (29 , 心 、 吐 、 痛 、 泻 等 消化 道症 状 2 1. %)恶 呕 腹 腹
准。
1 . 血清学检查 谷丙转胺酶增高4例 (2 %) .2 4 9 5. , 6
全 部 病 例 均 有 发热 、 差 , 神 差 纳 精 血 清蛋 白降低 1例 (93 , 酸肌 酸激 酶 增 高9 8 1.%)磷 例 ( . )肌 酐 、 素氮 检 查 , 酐 均 正 常 , 素氮 升 96 , % 尿 肌 尿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的效果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的效果观察恙虫病是由于叮咬恙螨虫(Orientia tsutsugamushi)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小儿恙虫病是恙虫病的常见类型,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
该病主要的症状包括寒战、高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头痛等。
这些症状对孩子的身体与精神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的治疗方法。
而目前广泛使用的阿奇霉素具有显著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成为小儿恙虫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因此本文将通过一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的效果观察来分析其疗效。
一、阿奇霉素介绍阿奇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性、高效性及选择性强等特点。
其具有较强的抗生素活性,可有效抑制众多细菌及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特别是对一些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恙虫病等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其治疗效果主要集中于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而杀菌或抑制菌株的增殖,对于病毒和真菌等则无效。
阿奇霉素被广泛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尤其是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
而随着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掌握,目前在一些可预防性感染的治疗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如霍乱、结核等。
在小儿恙虫病的治疗中,阿奇霉素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二、小儿恙虫病的治疗方法恙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抗生素治疗和针对症状的支持性治疗两种。
目前认为抗生素治疗是小儿恙虫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因为抗生素可以针对病因,迅速杀灭细菌,减轻病情的发展和症状的持续。
而针对症状的支持性治疗主要在于保持患者合适的饮食、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及予以镇痛药等。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小儿恙虫病的治疗方案包括头孢菌素类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等药物。
其中阿奇霉素被广泛用于小儿恙虫病的治疗中,并且被认为是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为了验证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的效果,进行了一项效果观察。
该观察针对恙虫病的明确诊断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进行。
其中15例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另外15例采用氯霉素治疗,以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儿童恙虫病23例临床分析

医学 临 床 研 究
20 0 2年 7月 第 1 9卷
第 2期
jCln R i !!
— —
o ! ! o: !!
・
诊 疗 经验 ・
儿 童 恙 虫病 2 临床 分 析 3例
刘 新 华
( 东 省 高 明 市人 民 医院 , 东 高 明 5 8 0 ) 广 广 2 5 0
~
0 1 . × 1 。 L 8例 ; 1 . × 1 L 9例 。 中 ~ 0 0) 0 / > 00 0/ 性 粒 细胞 >0 7 ,1 . 0 8例 。尿常 规 :尿蛋 白+ ~+ +8 例 , 下 血 尿 3例 , UN 升 高 2例 , 功 能 异 常 9 镜 B 肝
9 _ 8 2 ]
痛, 大 2 肝 2例 ( 5 7 ) 9 . ,于右 肋下 0 5 . m、 . ~3 5c 质
状及 多 器 官 的损 害 , 包括 皮 肤 、 、 、 、 、 心 肺 肝 肾 中枢 神 经 系统 等 。通 常 发热 时 间越 长 , 官 受 累 机 会 越 多 , 器 损 害程 度 越 重 _ 。 因此 , 床 上 凡 遇 到 持 续 高 热 伴 1 ] 临
肝 脾 淋 巴结 肿 大 、 脏 器 损 害 者 , 想 到 恙 虫 病 , 多 应 继
软 、 分 有 轻 触 痛 ,脾 大 1 部 O例 ( 3 5 ) 左 肋 下 4 . 于 0 5 I 、 触 痛 。皮 疹 9例 ,为 全 身 性 斑 丘 疹 , . ~3C I无 T 咽充 血 明显 8例 ,扁 桃 体 有 脓 点 2例 ,心 音 低 钝 , 早 搏 ,肺 部 音 ,脑膜 刺 激征 各 2例 。
2 3例 小 儿 恙虫 病分 析 如下 。 1 临 床 资料 1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2 . 3例 ,男 1 4例 ,女 9例 ,
恙虫病12例临床报告

江西医药
20 0 2年
第3 7卷
第 1 期
・
短篇 报 告 ・
小儿恙 虫病 1 报告 例
首 丽 晨( 都县 人 民 医院 儿 科, 都 , 20 ) 宁 宁 3 80 4
患儿, , 男 3岁 , 发 热 9 , 4 因 d 第 d出现 皮 疹 , 经 治无 效 高热 持续不 退 , 出现咳嗽 。于 2 0 年 6月 并 01 2 日人 院 。 查体 : 9 , 0次 / i , 2 9 T 3℃ R 3 a r n P 1 0次/ an全 ri , 身 浅清 表 巴结 肿 大 , 胸前 可 闻及 少 许湿 性 左 罗 音 , 脏 无 异 常 ; 肋 下 3 m, 软 , 脏 无肿 大 , 心 肝 c 质 脾 神 经 系统 无 阳 性 体 征 。 实 验 检 查 :外 周 血 : C WB
份 收治 恙 虫病 l 2例 , 在我 县 尚属首 次发 现 , 报 告 现
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 料 :2例 病人 中男 性 6倒 ,女 性 6例 。 . 1
年 龄 1 ~ 1 6例 ,5 9岁 5例 ,3岁 男 孩 1 , 73 岁 4 l 例 全 部 病人 都来 自农村 均有 野 外劳动 史及 玩 耍史 。 1 . 临床 表 现 :2例 均有 发 热 , 程 5 l 2 1 热 ~ 0天 不 等 , 体 温 3 , 0 呈 持续性 发热 , 有球 结 膜 充血 , 86 ℃, 均 浅 表淋 巴结 肿 大 , 以腹 股沟 及 腋 窝 为 主。腹 股 沟 区焦
颈项 抵 触 l例 , 嗽两 下 肺湿 性 罗 音 2例 , 热 时 咳 高 均 伴有头 痛 、 晨寒 、 身酸 痛 、 力及食 欲 不振 。 全 乏 l 实验 室 检查 : , 3 白细胞 总数升 高 6 , 常 4例 , 例 正 偏 低 2例 。 小板 降 低 4例 , 蛋 白+ 3例 , 血 尿 + 尿蛋 白+ 4例 , 白细胞 + 2例 。E R升高 1 , 尿 + S 例 大便 潜血 阳 性 l ,I 例 A J 常 3例 , U T异 B N升高 1 , 培 养及 肥 例 血 达 氏反应 均 阴性 ,胸 片两 下 肺 弥漫 性浸 润 影 2例 , 左 中肺斑 片 状阴影 l 。E G: 肌供 血不 足 3例 。 例 K 心 1 误诊 情 况 :2例均 误 诊 , 中诊误 为泌 尿 系统 . 4 l 其 感 染 2例 ,钩体 病 2例 ,淋 巴结 炎 l ,出 血热 1 例 例, 肺炎 2例 , 呼 吸道感 染 2 , 上 例 肾炎 2倒。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的效果观察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的效果观察小儿恙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恙虫叮咬传播而来。
恙虫病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节。
恙虫叮咬后,患儿常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甚至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也对一些寄生虫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阿奇霉素被广泛用于小儿恙虫病的治疗。
本文旨在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患儿选取我们在某医院连续收治的20例确诊小儿恙虫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患儿年龄在3-10岁之间,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
经临床检查和恙虫病血清学检测确诊为小儿恙虫病,排除其他寄生虫感染和细菌感染。
所有患儿及其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及随访。
二、治疗方法20例患儿均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剂量为每日10mg/kg,分2次服用,疗程为连续3天。
所有患儿在治疗期间均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相关的生理指标监测和临床症状观察。
三、治疗观察1. 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观察并比对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显示,在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发热、头痛等症状逐渐消失,患儿整体状况有明显好转。
2. 生理指标监测:治疗前后对患儿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等。
结果显示,在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后,患儿的生理指标明显改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相应下降。
3. 治疗安全性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肝肾功能进行监测,并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结果显示,患儿在接受阿奇霉素治疗期间,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四、随访观察所有患儿在完成治疗后均进行了长期的随访观察。
结果显示,治疗后3个月内未见复发或并发症发生,患儿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恙虫病症状未再出现。
小儿恙虫病10例护理体会

2 3 1 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
本组 2例患儿出现咳嗽咳痰 ,
其 中 1例并 发呼吸困难 ,予低 流量 (L mi ) 良鼻导管 给 2 / n改 氧, 增加血氧饱和度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定时胸部物理疗法 , 鼓励排 痰 。输液 时控制输 液速度 ,以免 引发肺水肿 。 2 3 2 肝功 能损 害的护理 .. 本组 4例 患儿 出现肝 功能损
3 例出现 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异常, 包括窦速 、 过早搏动。 1 2 临床特 点 . 全部 病例均有发热 、纳差、精 神不好等全
身 中毒症状 。高热表现为弛张热、稽 留热及不规则发热 ,热 程 5 2天 ,平均 8天。1 均有不 同程度的浅表 淋 巴结 ~l 0例
肿大 ,肝大 6例 , 脾大 7例 。焦痂 1 例 , 0 分布在腋窝 5例 ,
滴 注 3 d,患儿 体温降 至正常 。另 2例被 误诊 为伤寒患 ~6 儿 ,系住 院次 日护士护理时发现患儿后背部有焦痂 ,向接诊 医生 汇报后 ,才考 虑恙虫病 ,经相 关检 查后 ,纠正诊 断。
臀部 、大 ,勿强行撕脱焦痂皮 。应让其 自行脱落。溃疡面每 日用碘附外涂后暴露 , 未发生感染。由于发病季节多见于 7 ~
败血症 1 。确诊后经使用氯霉素 、甘草 酸二铵( 例 甘利欣) 及
其 他 对 症 支 持 治 疗 ,均 痊 愈 出 院 。
主要表现为窦速 、心肌酶升高 。嘱患儿安静卧床休息 , 注意 控制输 液量及 输液速度 ,同时嘱患儿家 属不要擅 自开调节 器把静脉输液速度调快 ,输液速度宜控 制在每分钟 2 0滴左 右 ,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密切观察心率 、心律 、脉搏 、尿量 变 化 ,记录 2 h 出入 量 。 4 2 4 氯霉素不 良反应监测 . 氯霉素是治疗恙虫病首选药物。
小儿恙虫病32例临床分析

作 者 单 位 t50 2昆 明 , 明市 儿 童 医 院 内一 科 60 3 昆 作者简介 : 李凌 媛 (9 2 ) 女 , 17 一 , 医学 硕 士 , 主 任 医 师 。 研 究 方 向 : 童 感 染 性 疾 病 及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诊 断 与 治 疗 , - i lig u n 副 儿 Ema :iny a @ l l
季节 6 ~8月 2 1例 , ~ 1 9 O月 9例 , 1月 份 l例 , 1 1 月份 1 。所 以患 儿均来 自农村 和郊 区 。发病 至就 例 诊 时间 2 5d 平 均热程 8d 追 问病 史均有草 地或 ~1 , ,
田间活动史 。
该病 在一些地 区又 逐渐增 多 , 呈现 发病率 上升 据 《 福 棠实 用 儿 科学 》 恙虫 诸 的
病诊 断标 准Ⅲ , 合 流 行 病 学 资 料 及 临 床 表 现 ( 结 高 热 、 型 的焦 茄或溃 疡次局部 和全 身淋 巴结肿 大 、 典 全
身症 状等 ) 。
临床 资料 , 分析报 道如下 。 现
l 资料与 方法 1 1 临床 资 料 2 O 一 1 2 O 一 l昆 明市 儿 童 医 . O7 O /O9 O
恙虫病 是 由恙 虫立克 次体感染 人所 引起 的一种 急性 传染病 , 中国东南 和西南地 区 的发 病率 较高 。 在 建 国以来恙 虫病 的 流行 已基 本 得 到控 制 , 近 年来 但
院共 收治 恙虫病患 儿 3 例 , 中男 1 2 其 5例 , 1 女 7例 ;
年龄 <3岁 l 例 , ~7 1 1 3 岁 4例 , 1 ~ 4岁 7例 ; 发病
不断扩 大 趋 势 引, 虫 病 的 防 治 有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卜 恙
小儿恙虫病的临床分析

小儿恙虫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探讨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68例小儿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误诊原因、治疗情况。
结果67例治愈,1例死亡。
64例用氯霉素治疗,4例用四环素治疗,未发现骨髓抑制。
结论掌握小儿恙虫病的临床特点,给以恰当治疗,预后较好。
关键词:恙虫病;临床分析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其早期表现不典型,易并发多脏器损害[1],病情复杂多变,易造成误诊,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我院2002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小儿恙虫病68例,现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8例,男42例(61.77%),女26例(38.24%)。
年龄1~3岁18例(26.47%),4~7岁29例(42.65%),8~14岁21例(30.88%)。
68例均为5~10月份发病。
城市18例(26.47%),农村50例(73.53%)。
全部病例病前均有野外活动史。
1.2临床表现1.2.1一般表现全部病例均有高热,体温高达39~41℃,热型多为弛张热,部分为稽留热及不规则热,热程2~10d。
68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感染症状,如较大儿童自诉头痛、腹痛或全身酸痛、畏寒、精神疲倦、嗜睡、食欲减退,,常有咳嗽。
大多数患者出现结合膜充血。
1.2.2焦痂溃疡皮肤出现焦痂或溃疡66例(97.06%)。
发生部位以会阴部、腹股沟、腋窝、颈部为多见。
极大多数患者只有一个焦痂,偶有2个或3个。
焦痂呈圆形和椭圆形,直径1~2cm,边缘稍突起,高出于皮肤表面,周围有红晕,中央稍凹陷,表面呈黑色,不化脓。
在软组织部位仅呈白色溃疡面,溃疡大多不痛,常不为患者注意。
1.2.3浅表淋巴结肿大62例(91.18%)有不同程度浅表淋巴结肿大,尤以焦痂附近为明显,黄豆到蚕豆大小,质地中等,有触痛。
1.2.4肝脾肿大肝脏肿大46 例(67.65%),右肋下1~4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有轻压痛;脾肿大16例(23.53%),左肋下1~2cm,质地柔软,有轻压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恙虫病1例
小儿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恙虫病立克次体。
此病的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皮疹及被恙虫咬伤部位的早期溃疡或焦痂,焦痂周围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临床工作中,患儿年龄小,表达能力差,恙虫咬伤部位不易发现,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的发生。
通过本病例的分析,以提高对小儿恙虫病的认识,减少临床中误诊、漏诊的发生。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患儿女,3岁零5个月,居地属亚热带林区的河边,常年气温偏高,环境卫生差。
因寒战、高热、双下肢皮疹、腹胀5d于2013年5月19日收住我院。
患儿5d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寒战、高热、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皮疹、腹胀。
查体:T39.80C,一般情况差,急性病容,精神差,腋下、腹股沟可触及多个淋巴结肿大。
右大腿外侧可见一圆形焦痂,直径约为1cm,边缘稍突起,高出皮肤表面,周围有红晕,中央稍凹陷,表面黑色不化脓,不痛不痒,肝脾未触及肿大。
见图1。
1.2 辅助资料
1.2.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5月19日WBC 7.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4.9↓℅,PLT40↓×109/L。
5月20日WBC 6.2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9.8↓℅,P LT37↓×109/L。
5月22日WBC 15.8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9.7↓℅,PLT158×109/L。
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94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26U/L,谷氨酰基转移酶(GGT)110U/L。
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
C-反应蛋白(CRP)阳性。
电解质未见异常。
由于医疗条件限制,血清反应及立克次体无法分离。
1.2.2影像学检查胸片X线片:两肺纹理增强,肺内未见明显渗出性病灶。
腹部X线片:
腹腔内见散在积气及肠内容物。
1.2.3 腹部B超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肝实质回声稍密集增强分布尚均匀声像图[1]。
脾脏长约9.9cm,厚约3.5cm,体积稍增大,形态饱满,回声细小均匀。
于子宫直肠凹探及最大前后径约1.0 cm条索状无回声区,于双侧髂凹分别探及最大前后径约(左)1.2 cm,(右)1.5 cm三角形无回声区。
1.3流行病学居住环境亚热带雨林地区,潮湿,季节5月份,小孩经常到户外草地、河边玩耍。
既往3年前本地区曾有2个成人和同一个家庭的2个小孩因患同样疾病,诊断不明已死亡3例。
其中2个小孩已经考虑为恙虫病,但因医疗条件有限,未查到立克次体,加之考虑到氯霉素的副作用,未使用氯霉素,几经周折,转到省级医院,其中1例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另1例患儿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使用氯霉素治疗,效果明显,现已健在。
1.4 治疗由于该患儿疾病与3年前同地区的2个小孩的疾病相同,给予氯霉素治疗后第二天体温正常。
2结果
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诊断性用药,最终考虑恙虫病立克次体。
给于氯霉素治疗5d,体温平稳,通过十余天治疗后康复出院。
电话随访至4岁,现建在。
3讨论
本例患儿以突然寒战、高热、皮疹、皮肤焦痂、腹胀为主要表现。
流行病学,既往本地区有类似病例,诊断性用药,效果明显。
恙虫咬伤部位的溃疡内容物检测出立克次体是诊断恙虫病的金标准。
由于基层医疗条件有限,不能确切找到恙虫立克次体,对临床指导性用药受限,加之考虑到患儿对氯霉素副作用的个体差异,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
3.1恙虫病的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①居住环境;②既往有类似病例。
⑵典型的临床表现①突然寒战、高热;②皮肤焦痂;③焦痂周围淋巴结肿大。
⑶实验室检查检出恙虫立
克次体。
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只要具备﹙1﹚⑵两项,应考虑恙虫病。
3.2恙虫病的治疗使用氯霉素治疗。
小儿计量50mg/kg·d,在紧急情况下可静脉注射,如计量不足,不能控制立克次体,则容易复发,故退热后需继续服药3~6d[2,3]。
在基层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当在临床上发现突然寒战、高热、焦痂、皮疹、淋巴结肿大、焦痂不痛不痒为特点的病例,尤其是来自农村,林区患儿,应考虑到恙虫病的可能,及早使用药物,减少误诊、漏诊,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螺旋体和立克次体传染病.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1998,6(16):992-995.
[2]彭文伟.传染病[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9-121.
[3]徐翼,叶家卫,谭丽梅,等.儿童恙虫病细胞特征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1,9:368.
编辑/许言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