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ICU)
经皮气管切开术应急预案

一、背景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紧急医疗措施,用于解除患者呼吸道阻塞,保障患者呼吸通畅。
由于手术操作复杂,风险较高,为确保手术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经皮气管切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急性呼吸道阻塞;2. 重度喉头水肿;3. 喉部肿瘤;4. 重度烧伤;5. 重度昏迷;6. 呼吸机依赖患者。
三、组织架构1. 成立经皮气管切开术应急小组,由麻醉科、呼吸科、急诊科、ICU等相关科室专家组成。
2. 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 各部门设立应急联系人,负责本部门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应急预案1. 术前准备(1)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手术指征。
(2)备齐手术器械、药品及耗材。
(3)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
(4)对患者进行术前谈话,告知手术风险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 手术过程(1)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
(2)术者位于患者右侧,助手位于患者左侧,进行皮肤消毒、铺巾。
(3)局部麻醉,注射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
(4)穿刺点位于第2、3气管环处,垂直向下作1cm长皮肤切口。
(5)将气管插管撤至顶端位于声带下。
(6)将气管穿刺针以45度角斜向尾端刺入气管前壁,直至抽出大量气体。
(7)将尖端呈J形的导丝及导管插入气管,引导扩张器扩张气管开口。
(8)将气管插管通过扩张器及导丝和导管插入气管。
(9)撤出扩张器、导丝及导管,将插管缝于皮肤上。
3. 术后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吸痰。
(3)观察切口情况,如有出血、感染等,及时处理。
(4)做好术后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经皮气管切开术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及时改进。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中的应用

症加 强治 疗病 房 ( ICU ) 医生 进 行操 作; 作, 3~ 7 m in 即可 完 成, 对危 重病 患 者 更有 效 。 SCT 组 由耳鼻喉科 专业医 生进行操 作。 的抢救更节省时间、 操作时间计算从切皮开始至插入气管切 开导管 并拔除 管芯; 术中出 血量以 用的 纱布块 数计; 观察两 组手术 切口长 度以 及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5 月对 30 例患者实施了PD T, 效果满意, 组别
PD T 组 SC T 组
表 1 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情况比较
例数
30 30
操作时间
( x ±s,m in) 5. 2±1. 5 24. 5±3. 7a
手术切口长度
( x ±s, cm ) 1 . 3±0 . 3 3 . 7 ±0 . 8a
术中出血量
( 宁波李惠利医院 ICU , 浙江 宁波 315040)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危重病;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中图分类号: R6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9691 (2008 ) 06- 0377- 02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 T ) 因其具 有操作简单 、 可由内科医生完成、 手术时 间短、 并发症少等优点, 近年来已广泛用 于临 床。 我们 于 2006 年 6 月—2008 年
高, 使颈部过伸并保持正中位。 将气管插 管拔出至距门齿16 ~ 18 c m , 继续机械通 气 。采用导丝扩张钳法 (GW DF ) [1] , 选择 2 ~ 4 气管软 骨环间隙为 切开穿刺点, 以 左手拇指 和食指 固定气 管, 用利多 卡因 + 肾上腺 素局麻, 于 穿刺点 处纵向 切开
115 cm 左右 皮肤, 术 者手持带套 管的穿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8 年 11 月第 15 卷第 6 期 C hin J TCM WM C rit C are, No vem ber 2008, Vo l . 15, No 16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ICU临床应用

选 择我 院 IU 1 0 C 2 例重症患 者 , 随机进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 7 ) 5 例 及传统气管切开术 ( T) O
( 3 ) 在手术时间 、 6例 , 出血 量 、 并发症等进行 比较 。 结果
明显较 O 组 ( 63 T 2 .1±8 2) i 短 , . mn 4 P<0 0 ;出血量 ( 65±5 2) l .l 0 1. . m ,明显 少于 O 组 ( 1 7 T 4.
皮 下组 织 及 气管 壁 ,直 至可 容 纳气 管套 管 的宽
D h 1 .70c a . s.0 7 14 .0 20 .3 O 03 6/m .i n1 0 - 2 52 1 .3 2 js 0
度 ,撤 出扩张钳 ,沿 导丝导入气管套管 ,确认气 管套管 在气管 内后 ,拔 出导丝 ,气囊充气 ,固定
2 并发症 . 2
两组患者 的血 压 、心率 、血氧饱和 参 考 文 献
[ 中华 医学会重症 医学分会. 1 】 临床技术指南【 】 M.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2 0 :6 — 0 09 5 7.
度 、呼吸均未 出现波动 , T组 出现 1 P 例皮下气肿 , 经 扩 充 切 口后 缓 解 ,所 有 病 例未 出现 血胸 、气 胸 、气 管食管 瘘 ,中期观察 ( 6月 内 )未发 现声 音 嘶 哑 、喉神 经损 伤 、狭 窄性 呼 吸 困难 。
随着重症 医学 的发展 ,患者 的病情 较重 ,往 8 岁 ,平均年龄 ( 2 7 4. 7±5 2) . 岁。同期 P 组 5 4 T 7 往需 要 I U医生及 时建立人工 气道…,近 年来经 例 ,O C T组 6 例 。 3 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在 I U逐 渐应 用 。我们通过在 12 方法 两组 患者均 在病 房局麻 下进 行 ,去 C . 我院 1 9 年 1 至 2 1 年 1 月 同期进行气管切 枕垫 颈头稍 后仰 。P 98 月 00 2 T组 由 I U医生进行 ,采用 C 开术 的 1 0 2 例患者 ,进行两种切开方 式 ,现报告 P r x ot 公司生产 的一 次性气管切开 包 ,一般选择 e
重症医学科临床手册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操作和配合气管切开术是危重患者常用的手术之一。
相对于外科的气管切开术(ST),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具有在ICU床边进行、耗时短、成本低、对患者创伤小、愈后瘢痕小的优势。
经过我科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我们采用了改良的Seldinger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使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术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目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已成为我科的特色之一。
ICU中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适应症:1、急性呼吸衰竭伴对于预期或已较长时间(定义为机械通气10天或更长)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2、呼吸机依赖、困难脱机,需减少镇静、增加舒适度、促成脱机的患者。
3、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的患者(例如脊髓麻痹、颅脑损伤、重症肌无力等)。
4、上呼吸道梗阻导致气管插管困难或拔管困难的患者。
ICU中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但应考虑一些临床情况:1、需要高水平的氧浓度或PEEP(FiO2>60%或PEEP>12cmH2O)。
2、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50,000×109/L或INR>1.5)。
3、12岁以下儿童、肥胖、颈部手术、甲状腺肿大(肿瘤浸润)、解剖异常(气管异位)。
4、患者临床状况差,预后差。
术前医生准备:1、与家属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
2、评估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生命体征及循环状况(术前停用抗凝剂)。
3、床旁评估患者颈部手术部位是否存在穿刺困难、感染、损伤、畸形等,可初步标识出手术位置、并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气切套管。
4、用物准备:(a)无菌手套、手术衣、铺巾、纱布(b)带气囊及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切开套管和小一号的的套管(c)消毒皮肤的消毒液、生理盐水、药碗、润滑无菌石蜡油、无菌钳及利多卡因、(d)PORTEX经皮气管切开套包,内含(手术刀、套管针、注射器、导引钢丝、扩张器、扩张钳)(e)通知护士准备短效肌松药、镇静镇痛药以及根据患者循环状况准备升压或降压药物。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的运用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的运用发表时间:2015-09-28T09:32:12.5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阿里木·买买提1 阿不都卡地尔?巴吐尔2[导读]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一科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口腔頜面外科 ICU患者接受精辟管切开手术治疗后,较传统方式而言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阿里木·买买提1 阿不都卡地尔?巴吐尔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一科 83000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口腔頜面外科 830000【摘要】目的:探究并对ICU患者通过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治疗效果加以分析。
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91例ICU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手术的治疗。
91例患者中41例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手术治疗,为本次的对照组。
剩余50例患者接受经皮管切开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以及愈合时间分别为(8.7±2.2)ml、(8.9±4.7)ml、(1.3±0.5)cm及(3.8±2.1)d相对对照组而言明显较高;对照组伤口感染、切口溢胰及套管脱出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为43.90%,较观察组的4.00%明显更高,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U患者接受精辟管切开手术治疗后,较传统方式而言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气管切开手术;经皮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手术通常情况下大部分ICU患者的呼吸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异常情况,一旦不能接受适当的处理,会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
通过气管切开手术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呼吸道生理死腔,使其呼吸道阻力减少,有利于实施吸痰,提高机械通气的效果。
经皮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概念于1950被提出后不断地进行了改进和提高,使得手术治疗的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减少[1]。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的应用

21 0 0年 1 月 第 8卷 2
第3 0期
C I E EA D F R IN M DC L R S A C H N S N O E G E IA E E R H
占 , 研 床
乡 。 l 。_ |
叠 曩 曩
一 l ≈l 曩 l_ 曩 I≯ ≯_ ≯
定架主要的优点就是 , 软组织 的剥离少 , 动力化外 固定架有助 于 干骺端不愈合。即使 骨缺损很 严重 , 外骨架 也能 达到一 个 良好
的 效 果 , 于 产 生 畸 形 时 , 可 以对 外 固架 进 行 调 整 。 对 还 12 3 手 术 后 的治 疗 .. 在 手 术 后 的一 段 时 问 内 , 要 使 用 抗 生 都
肌 皮 瓣 甚 至 游 离组 织 移 植 闭 合 伤 口。
[] 4 李学文. 骨性 关 节炎的 治疗 与康 复. 北京 : 京师 范大 学 出 北
版 社.0 9:3 20 6 .
【 收稿 1期 】 2 1 0— 6 5 t 0 0—1 2
( 文编辑 : 本 郎威 )
经 皮 扩 张气 管切 开术 在 I U的应 用 C
≯曩 爹l 一蕾譬lj ≯ 。 l≯ ≯ ≯
降低细菌 的污染 。彻底的清洗后对关节面骨折行切开 复位有限 内固定 。在手术结束后 , 有必要在 4 8h之后进 行一次 清创。当 软组织被破坏的时候 , 以使用超关节外 固定架 临时的制动 , 可 待
软 组 织 条 件 允 许 后 , 更 换 为 混 合 的外 固 定 或 是 内 固定 。外 固 要
3 膝 关 节损 伤 的 机 制
在过去都是出现一些低 能量 的损伤 , 目前都是 一些人 为 而
的 损 伤 , 数 由轴 向暴 力 直 接 压 缩 平 台 引起 , 时 合 斤 内 翻 或 外 多 同 翻 力 矩 ; 有 间接 剪 切 暴 力 引起 的 , 骨 髁 前 部 楔 形 ; 膝 关 也 股 在
ICU危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探讨 李菊

ICU危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探讨李菊【摘要】目的:评价ICU危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期间配合护理干预的价值,为ICU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传统开放性切管切开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强化围术期护理干预。
对比2组ICU患者手术时间、切开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ICU危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期间强化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促进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ICU危重症;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围术期护理干预;并发症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在经皮穿刺插管术基础上衍生的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安全、侵袭小,较常用于ICU治疗中,应用价值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切管切开术——TST[1]。
为了保证ICU危重症患者PDT效果,对围术期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
基于此,本文就我院ICU危重症患者为例,对比PDT、TST价值,总结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均为ICU危重症患者。
纳入标准:(1)成人患者;(2)凝血功能正常患者;(3)无气管切开手术史患者。
排除标准:(1)颈部疾病患者;(2)切开处感染患者;(3)手术禁忌症患者;(4)妊娠、哺乳期患者。
同期PDT、TST治疗ICU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30-75岁,均值(54.50±2.50)岁;疾病类型:重型颅脑外伤以及脑出血患者各9例,多发伤、慢阻肺患者各3例,其他患者6例。
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32-75岁,均值(54.80±3.15)岁;疾病类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0例,脑出血患者8例,多发伤患者5例,慢阻肺患者3例,其他患者4例。
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icu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①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观察组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并在肩部下垫一软枕,头正中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应用1%的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麻醉完全后在颈前正中线第2、3气管软骨环处作一长约1-1.5cm的横行切口,然后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应用注射器连接穿刺针进行穿刺,进针过程中同时回抽注射器,直到有针筒抽出空气证实穿刺入气管内,拔出针芯,留下外套管,在套管内置入导丝,应用扩张器扩开皮下组织和气管前壁,沿导丝将气管套送入气管内,拔出管芯和导丝,再次确认套管是否在位,充分吸痰和分泌物,固定气管套管,接呼吸机导管给氧。
1.2.2 对照组在患者的环状软骨和颈静脉切迹间行纵行切口,切口皮肤及以下组织,正中分离颈前带状肌和气管前筋膜,在气管3-4前纵行切开,置入气管套管,其后操作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并应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2.1 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皮下气肿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共出现6例并发症,其中气胸2例,皮下气肿3例,套管脱出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0%,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就是一种借鉴Seldinger血管穿刺法发展得微创气管切开术,由Ciaglia于1985年首次报道应用于临床,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伤口感染率低、切口小、瘢痕小不影响美观等优点。
2017年,我院ICU在五官科医师得协助下,成功开展两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填补了我院在此方面得空白。
一、目得:由于重症医学科接收得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很容易出现无法自主呼吸得症状,必须借助呼吸设备辅助呼吸。
当前常见得辅助呼吸方式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主要起到降低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强患者自主护理能力等作用。
传统气管切开术在虽然具有一定得效果,但其手术时间较长,且很容易致使附近组织损伤。
为了有效改善传统气管切开术存在得弊端,如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得应用更加广泛,其对周围组织得损伤较小,具有明显得优势,而且其利于患者更早脱离呼吸机,避免患者及家属对病情得过度担心,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1、PDT得适应症:(1)需长期机械通气(2)需引流气道分泌物(3)解除上呼吸道梗阻(4)有利于脱机(5)减少与气管插管相关得喉损伤(6)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得舒适度(7)便于交流与发声
2、绝对禁忌症:(1)紧急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2)婴儿(3)临床情况不稳定(4)需要高水平peep或者高浓度吸氧
3、相对禁忌症:(1)解剖异常(2)甲状腺肿大或颈部其它包块(3)凝血功能障碍(4)有颈部手术史(5)肥胖
三、手术方法
1.预备气切套管组
(1)膨胀套管气囊,检测气囊就是否漏气。
确定套管管心(obturator)可自由移动。
确定无误后,将气囊完全消气,避免套管插入时损伤。
再将套管固定翼扣好.
(2)检测导引钢丝可否自由通过扩张钳与套管管心。
2.预备手术病患
(1)病患仰卧。
用枕头支撑颈部与肩部,头后仰,让颈部完全伸展,下颏、喉结、胸骨上切迹三点一线。
(2)用拇指与食指标出甲状软骨位置,并标示下列生理解剖位置。
(3)在预定插入位置上标出“x”记号,约在第一与第二气管环节间或第二与第三气管环节间。
(4)进行手术前,先增加Fi02达100%,再监测患者SPO2、心电图、与血压等情况。
(5)插气管内管得患者,先进行咽部抽痰,再将内管气囊消气。
将内管拔出至喉头入口处,再将气囊充气,在声门上方将气道再次密封。
这就是防止内管干扰手术进行。
将内管固定好,确保头与颈部平直,维持正常得气道。
(6)清洁皮肤,采用消毒巾。
(7)触摸环状软骨,必要时可使用局部麻醉药。
注射含1:100 000肾上腺素得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减少手术部位流血。
3.手术过程
(1)在选定部位切开一道横或直得伤口,伤口需可容纳气切套管得尺寸(1.5~2.0 cm)。
(2)附针筒得静脉注射针组插入中线,以朝下得方向进入插入部位。
推进针头(可以气管环节作前进得参考),直到可由针筒抽出空气,确定针组已进入气管中。
亦可采用装生理盐水得针筒,易观察抽观察抽出空气得状况。
些许得分泌物或黏液可能同时被抽出,这就是正常得情况。
(3)拔出针头与针筒,只留住套管,再将针筒套在套管上,再次确定所在位置后将针筒拔除。
(4)将钢丝从保护套中轻轻拔出,将“J”形端拉直,钢丝拉出约2~3 cm让拇指及食指可以运作。
将导引钢丝接上静脉套管后,慢慢将钢丝插入,直到至少约10 cm钢丝进入气管内才停止,约有30 cm得钢丝留在外面。
经套管放入导丝,此时若病人咳嗽反射强烈,证明导丝在气管内,可给予适当镇静药物,以利于进一步操作。
(5)拔除静脉套管前,先确定钢丝在套管中可自由移动,将钢丝留在原位。
(6)将扩张器套在钢丝上,穿过软组织直到感觉来至气管壁得阻力。
轻轻地上下左右移动扩张器,将扩张器推进穿过前气管壁后,同时扩张组织与气管壁。
(7)夹紧钢丝扩张钳,将钢丝穿过钳端小孔。
(8)握住钢丝外端,钢丝与扩张钳以先前静脉套管相同得角度插入,推进扩张钳直到感觉来至前气管壁得阻力。
(9)双手慢慢地将扩张钳打开,扩张组织直到足够容纳气切套管,扩张钳以张开得状态拔出。
(10)重复步骤。
扩张钳以闭合得状态推进气管壁。
当通过气管壁时,阻力即消失。
(11)将扩张钳沿着中线提起至垂直状态,钳尖可更深入穿过气管壁,与气管平行。
注意:确定钢丝在钳内与气管中可自由移动.
(12)双手打开扩张钳,有效地扩张气管壁至可容纳气切套管,以张开得状态拔出扩张钳。
(13)将钢丝由气切套管管心尖端上得小孔穿入,气切套管沿着钢丝推进入气管。
将气切套管固定在合适得位置,拔出管心与钢丝。
(14)对气管与气切套管进行抽痰,建立一个清洁得呼吸通路。
不应在气道中抽到血块,如有,容易造成气道阻塞。
(15)连接机械通气呼吸管路到气切套管,给气切套管得套囊充入最小量气以封闭气道。
用棉带固定气切套管,如果存在气管插管拔除气管插管。
四、术后处理
1)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新鲜,温度在22℃左右,相对湿度50%左右。
每日更换两层湿盐水纱布遮盖套管口,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防止干痂形成。
2)根据需要向气管内滴入抗生素、a糜蛋白酶,蒸气吸入15 min,每日 3~4次。
体位不宜变动过度,翻身时,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转动,避免套管活动或脱出造成得刺激或呼吸困难。
小儿或神志不清患者有可能自行拔除套管者,要固定其手臂。
3)密切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多与阻力增大,套管内有无出血等,并及时寻找原因,予以处理。
4)呼吸与气体交换量得到解决后应及早拔管。
拔管前注意:
A.先用软木塞或胶布堵塞管口1/2,如无呼吸困难,可进一步堵塞2/3,直至全部堵塞1~2 d而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软木塞或胶布必须用线固定在气管套管得固定带上,以防被吸入气管。
B.如用带气囊得气管套管,应先排空气囊,再堵塞套管。
C.拔管前准备一套气管切开器械,以备万一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时重新插管。
拔管前先吸尽气管内分泌物,然后松开固定带,顺套管弯度慢慢拔出。
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用另一消毒套管由原切口插入。
拔管后不需缝合伤口,可用油纱布包扎,或用蝶形胶布拉拢伤口。
五、术后并发症
经皮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与传统气管切开相同,但文献报道出血等发生率较少,其处理与传统气管切开并发症得处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