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坡口仰对接焊

V型坡口仰对接焊
V型坡口仰对接焊

V型坡口仰对接焊

一、课前准备

工量具、设备仪表、材料准备

(1)、焊接材料:Q235钢板(300X120X12mm)

焊条(E5015、Ф3.2mm)

(2)、焊接设备及工具:焊机、角磨机、面罩等。

(3)、辅助工具:钢丝刷、锤子、锉刀、电焊手套等

二、入门指导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记录。

2、检查学生劳保用品穿戴情况。

3、强调实习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实习目的】

1)能够正确运用焊接设备,调节焊接工艺规范,掌握试件的组对、焊接和质量检验方法。要求无明显的焊接缺陷(封底焊无焊瘤,盖面焊缝宽窄高低一致),焊后焊件上无飞溅及引弧痕迹

2)掌握使用碱性焊条V形坡口仰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的焊接操作技术。

重点: 试件的组对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难点:打底操作及盖面焊接操作

【注意事项】

1.首先做好劳动防护,焊接操作姿势必须规范,防止飞溅灼伤。

2.避免长时间短路,以免烧损设备。

3.注意弧光,防止灼伤眼睛。

4.清渣时注意戴上防护镜。

【复习提问】

(1)V形坡口横对接焊打底层的焊接电流和运条方法。

(2)V形坡口横对接焊填充层的焊接电流和运条方法。

(3)V形坡口横对接焊盖面层的焊接电流运条方法。

【讲授新课】

一、基础知识讲解

V型坡口仰对接焊的特点

V型坡口仰对接焊是在焊缝倾角0°或180°、焊缝转角270°位置以单面施焊的方式,获得双面成形焊缝的操作。

V型坡口仰对接焊操作示意图如下:

V型坡口仰对接焊是各种焊接位置中操作中难度最大的一种,由于熔池倒悬在焊件下面,液体金属靠自身表面张力作用保持在焊件上,易受到重力作用而下坠,同时熔滴自身的重力又不利于熔滴过渡。如果熔池温度高,表面张力则减小,熔池体积增大,则重力作用加强,这些会引起熔池金属下坠,很容易在焊缝的正面形成焊瘤,焊缝背面出现凹陷,使焊缝成形较为困难。

仰焊时候,极易疲劳,而运条过程又要细心操作,一旦臂力不支,身体就会松弛,导致运条不均匀、不稳定,而影响焊接质量。

因此仰焊施焊时应采用小直径焊条,尽可能保持短弧焊接。焊接电流要合适,电流太小则根部焊不透,太大则容易引起熔化金属下坠。熔池体积要尽可能小,运条速度要快,焊道成形应该薄且平整。

二、新课题引入:

操作工艺过程:

1)焊件:焊件为Q235钢板,300×100×12mm。钢板的一侧加工30°的坡口。如下图所示:

2)焊条:E5015、直径3.2mm

3)装配及定位焊:将两块钢板装配成V形坡口的对接接头并留一定的根部间隙,终焊端的根部间隙应大于开始焊端。装配始端间隙为3.2mm,终端为4.0mm,俗称“头三尾四”。错边量≤1.2mm。

A)技术要求:

装配时可分别用3.2焊条和4.0焊条夹在焊件的两端。

B)操作要领:

放大终焊端的根部间隙是考虑到焊接过程中的横向收缩量,以保证熔透

坡口根部所需要的间隙。

(C)注意事项:

然后在焊件的背后两端20mm范围内进行定位焊,定位焊缝的长度为10-15mm,必须焊牢,以防止收缩作用造成末端段坡口间隙变小而影响打底焊焊接。

4)预留反变形量:由于V形坡口具有不对称性,只在一侧焊接,焊缝在厚度方向横向收缩不均,钢板会产生向上翘起的变形。

(A)技术要求:

变形角度应该控制在3°以内,采用反变形来预防焊后的角变形。

图如下:

(B)操作要领:

焊前用双手拿住组对好的焊件的其中一块钢板的两端,轻轻磕打另一块钢板,使钢板向焊后角变形的相反方向折弯成一定的反变形量。图如下:

基本操作方法

1、工件装配

1)、清除坡口面及坡口正反面两侧各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蚀、水分及其他污物,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2)、修磨钝边1.0mm—1.5mm。

3)、定位焊

对定位焊的要求

①定位焊焊条要和正式焊条一致。

②焊接电流要比正式大。

③定位焊缝余高不能过大。如果定位焊有开裂等缺陷,必须重新定位焊。

④在定位焊以后,如果出现接头不齐平,应先进行校正,然后才能正式

焊接。

2、焊接工艺参数参数

(1)封底层:焊条直径:φ3.2mmJ507焊条。焊接电流选择为90-100A 左右,电弧电压22-24V

(2)填充层(两层):焊条直径:φ4.0mmJ507焊条。焊接电流选择为120-130A左右,电弧电压22-24V。

(3)盖面层:焊条直径:φ4.0mmJ507焊条。焊接电流选择为110-120A 左右,电弧电压22-24V。

3、焊接操作过程

1)打底层焊接:

首先将焊件按要求固定在操作架上,试件的高度以焊工的蹲姿操作方便为宜。间隙小的一端放在始焊位置。,一般采用断弧法打底。

正式焊接前,先在试板上试焊,检查焊接电流是否合适及焊条是否有偏吹现象,从焊缝间隙较小的一端开始引弧。

仰焊操作常见的姿势为蹲式,焊工的身体偏左侧,便于握焊钳的右手操作,并防止熔化金属落在身上。焊工与试件要有适当的距离和角度,大臂带动小臂,以肩肘为支点运弧焊接。

首先使焊条与定位焊缝接触,电弧引燃后迅速拉长,并作轻轻的摆动预热开始焊接部位,约2-3s,然后立即将焊条向坡口间隙的根部顶一下,可以看到定位焊缝及坡口根部金属熔化形成熔池,并听到“噗嗤”声音,表明坡口根部已被击穿,第一个熔池已经形成,并使熔池前方形成向坡口两侧各深入0.5-1.0mm的熔孔,然后将焊条向斜下方熄弧,。此时的焊条与焊件的夹角为90°,与焊接方向夹角为60-70°。

当熔池颜色由明变暗时,重新燃弧形成熔孔后再熄弧,如此不断地使每个新形成的熔池覆盖前一个熔池的1/3--1/2.

一根焊条焊完收弧前,应在熔池前方做一个熔孔,然后回焊5mm左右,再灭弧;或向末端熔池的根部送进2-3滴熔液,然后灭弧,以使熔池缓慢冷却,避免接头出现冷缩孔。

注意事项:

断弧焊每个焊点与前一个焊点重叠2/3,另外1/3作用在熔池的前方,用来熔化和击穿坡口根部形成熔池。

焊接过程中,熔池体积应小一些,焊道应薄一些,焊条少作横向摆动,避免含焊道表面出现凸形。

熄弧动作要快,干净利落并使焊条总是向上顶,利用电弧吹力可有效地防止背面焊缝内凹。

灭弧与接弧时间要短,灭弧频率为30-50次/每分钟。每次接弧位置要准确,焊条中心要对准熔池前端与母材的交界处。

接头采用热接法,接头时更换焊条的速度要快,在收缩熔池的还没有完全冷却时,立即在熔池后10-15mm处引弧,当电弧移至收弧熔池边缘时,将

焊条向上顶,听到击穿声,稍作停顿,再给两滴熔液,以保证接头过渡平整,防止形成冷缩孔,然后转入正常灭弧焊手法。

2)填充层焊接:

填充层焊接可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

焊接前,要对打底层焊缝仔细清渣,特别是死角处更要清理干净,用清渣锤和钢丝刷清理打底层焊道的熔渣、飞溅物,若有焊瘤应修磨平整。并适当的调节焊接电流,大10-15%左右。

操作要求:

A)填充层引弧要在距离开始焊端10—15mm处进行,引弧后立即抬高电弧拉回到始焊端,压低电弧开始焊接(每次接头都应如此)。

B)采用短弧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施焊,运条示意图如下:

焊条与焊接方向夹角为85-90°,摆动到两侧坡口边缘处要稍作停留,保证两侧有一定的熔深并使填充焊道略向下凹,中间摆动速度要尽可能快,以形成较薄而平的焊道,保证让熔池呈椭圆形,大小一致,防止形成凸形焊道。C)填充层的最后一层焊道应该比坡口边缘低1.0mm左右,要注意不能熔化坡口两侧的棱边,以便于盖面焊时掌握焊缝宽度和直线度。另外各填充层焊接时焊缝接头要错开。

3)盖面层焊接

盖面层实焊前,先用清渣锤和钢丝刷将填充层焊道的熔渣、飞溅物清理干净,并适当的调节焊接电流,稍小10%左右。

操作要求:

1)盖面层的质量关系到焊件的外观质量是否合适,并且要注意焊接变形能否使焊件达到平整状态。

2)保证盖面层熔池的边缘不得超过焊件表面坡口棱边2mm,否则焊缝超宽影响盖面焊缝质量。

3)焊接时要使熔池形状和大小保持均匀一致,焊条与焊接方向夹角为90°左右,采用短弧、月牙形运条法和锯齿形运条法,焊条摆动到坡口边缘时应稍作停顿,以免产生咬边和熔合不良。保持熔池外形平直,如有凸形出现,可使焊条在坡口两侧停留时间稍长一些,必要时作灭弧动作,以保证焊缝成形均匀平整。

4)更换焊条收弧时应对熔池稍填熔滴,采用热接法,迅速更换焊条,并在弧坑前10mm左右处引弧,然后将电弧退至弧坑的2/3处,划一个小圆圈,使弧坑重新熔化,随后正常进行焊接。

5)接头时应注意,若接头位置偏后,则接头部位焊缝偏高;若偏前,则焊道脱节。

6)焊接时应注意保证熔池边沿不得超过表面坡口棱边2mm,否则,焊缝超宽7)焊缝收尾:

焊缝结束时不能立即拉断电弧,否则会形成弧坑。应进行收尾处理,以保证连续的焊缝外形维持正常的熔池温度,采用灭弧收尾法,逐渐填满弧坑后熄弧

4、仰焊注意事项:

1)做好防护措施,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防止飞溅灼伤。

2)手要稳,严格采用短弧焊接,根椐本人情况调节适合自己的电流。

3)焊渣清理一定要小心。

4)操作姿势要正确得当。

三、巡回指导

1、清理试件

按装配组对要求指导进行试件打磨清理,符合规定为止。

2、试件定位

1)指导进行试件定位,要求定位焊所用的电流比正式焊接大10-15﹪,以保证焊透。

2)定位焊采用与焊接试件相同的焊条,在试件两端各焊一点,长度约为10mm。

3)定位焊后将试件预留反变形,角度为3-5°左右

3、试件焊接

1)封底焊缝焊接;焊缝接头;焊缝收尾;

2)填充焊缝焊接;焊缝接头;焊缝收尾;

3)盖面焊缝焊接;焊缝接头;焊缝收尾;

4)焊渣、飞溅清理

5)焊接质量检查,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6)实习安全事项常态巡回检查、纠改

四、示范指导

1、示范指导学生正确进行焊前清理。

2、示范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试件组对、定位。

3、集中指导学生进行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4、示范进行焊接操作,纠正不当的操作姿势和手法。

5、针对差生进行个别指导。

6、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排除解决

7、传授学生防止飞溅烫伤的窍门

五、课后小结

一、检查验收学生工件并点评,指出不足

二、总结本次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三、针对共性问题,检讨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下次注意改进。

【作业】

(1)实习报告的书写

(2)小结:V形坡口仰对接焊

焊接接头与坡口形式

焊接接头和坡口形式 焊接接头形式可分为: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 一、对接接头 将两块钢板对在一起焊接,称为对接;一块钢板卷成圆筒后对在一起焊接,也属对接。对接接头容易焊透,受力情况好,应力分布均匀,联接强度高,因而焊接接头质量容易保证。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必须在焊接接头处开适当的坡口。坡口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焊透,此外,坡口的存在还可形成足够容积的金属液熔池,以便焊渣浮起,不致造成夹渣。坡口的几何尺寸必须设计好,以便减少金属填充量、减少焊接工作量和减少变形。 对接接头形式如图2-14所示。对于钢板厚度在6 mm以下的双面焊,因其手工焊的熔深可达4 mm,故可以不开坡口,如图2-14(a)所示。 对于厚度在6-40 mm 的钢板,可采用如图2-14(b)所示的V 形坡口,进行双面焊。在无法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带垫板(厚度≥3mm)的单面焊。由于垫板的存在,不易被烧穿。

当板厚为12-60mm时,可采用如图2-14(c)示的X形坡口。在板厚相同的情况下,采用X形坡口可减少焊条金属量二分之一左右,而且焊件的变形及所产生的内应力相应小些,因此它多用于厚度较大并变形要求较小的工件。X形坡口有对称的;还有不对称的,即一侧深另一侧浅。较浅的一侧焊接工作量小些 图2-14(d)(e)分别为单U形坡口及双U形坡口,这类坡口的填敷金属量均较V形坡口少些,焊件变形也较小,但其坡口加工较困难,故一般只在较重要的焊接结构时采用。 当对接的两块钢板厚度不相等时,为了防止焊接时薄的一边金属过热,而厚的一边金属难于熔化的现象,避免焊不透或烧穿;为了减少由于接头处厚度不等、刚度不一而产生焊接变形与裂纹的可能性,应采用如图2-15所示的厚度过渡开坡口的形式。

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

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 一、 接头的分类 接头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用焊接方法连接的,焊接 结构通常由若干个焊接接头组成。 型接头(十字) 端接接头 在结构中的作用: (1)工作接头:工作力的传递; (2)联接接头:更主要的作用是作焊接的办法使更多的焊接连接成整体,起连接作用。通常不做强度计算。 (3)蜜封接头:防止泄漏是其主要作用。 1.对接接头 搭接接头角接接头

从受力的角度看,受力状况好,应力集中程度小,材料消耗少,变形也较小。往往在接头开坡口。 2.T型和十字接头 将相互垂直的焊件用角焊缝边接起来的接头,分焊透、 不焊透两种,接头焊透,要根据坡口的T型和十字接头承受 动载能力而定,不焊透的T型和十字接头承受力是不周的。 3.搭接接头。 是指两个焊接部分重叠在一起。搭接接头应力分布不均 匀,强度较低。 4.角接头 是指两个焊件的端面构成大于30。、小于是135。夹角,用焊接连接起来的接头。 5.端接接头 是指将两构件重叠放置或两焊件之间的夹角不大于 30°,用焊接边接起来的接头。 二、坡口的形式和坡口尺寸 1.坡口的形式 主要是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方便焊接、使焊缝根部焊 透。 选用何种坡口形式,主要取决于焊接的方法、焊接的位置、焊件的厚度、焊缝熔透要求。

选择坡口应注意如下问题: 1)坡口的加工条件; 2)可焊接性; 3)焊接材料的消耗生产成本; 4)焊接变形如何; 常用的坡口形式: 1)I型 2)V型 3)双丫型 4)U型 5)双丫形 2.坡口的作用 1)确保焊接电源深入到坡口根部间隙处; 2)操作清除焊渣; 3)调节熔敷金属比例,提高焊接接头综合性能; 3.坡口的加工 加工方法的选择: (1)剪边:用剪板机剪切加工; 工亦£頊

V形坡口对接立焊

V形坡口对接立焊

V形坡口对接立焊 黄挺 教学目标:掌握V形坡口对接立焊单面焊双面成形 技能要求:分组进行对接立焊的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 一、焊前准备 1、试件材料20g或16MnR。 2、试件尺寸300mm×200mm×12mm,600V形坡口, 如图1所示。 3、焊接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型和双面焊。图1V形坡口对接立焊焊件图 4、焊接材料 E4315(结427)或 E5015(结507),焊条烘焙 350~4000C,并恒温2h,随用焊取。 5、焊机 ZX5—400型或ZX7—400型。 如图2所示。

二、试件装配图2 ZX5—400焊机 1、修磨钝边0.5~1mm,无毛刺。 2、试件焊前清理参照本单元课题二作业1。 3、装配始端间隙为3.2mm,终端为4.0mm,错边量1.2mm。 4、定位焊采用与焊接试件相同的焊条,在试件反面距两端20mm之内进行,焊缝长度为10~50mm,并将试件固定在焊接支架上。 5、预置反变形量为30~40。 三、焊接工艺参数 V形坡口对接立焊接工艺参数选择见表。 焊接层次焊条直径 (mm) 焊接电 流(A) 焊接电弧 (V) 打底层 (1) 3.2 90~110 22~24 填充层 4.0 100~120 22~26

(2、3) 4.0 100~110 22~24 盖面层 (4) 四、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单面焊双面成型采用立向上焊接,始端在下方。 1)打底焊打底层焊接,可采用挑弧法或灭弧法,现介绍挑弧法。 ①在定位焊缝上引弧,当焊至定位焊缝尾部时,应稍加预热,将焊条向根部顶一,听到“噗噗”击穿声(表明坡口根部已被熔透,第一个熔池已形成),此时熔池前方应有熔孔,该熔孔向坡口两侧各深入0.5~1mm。 ②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横向运条方法,短弧操作(弧长小于焊条直径)。 ③焊条的下倾角为700~750。并坡口两侧稍作停留,以利于填充金属与母材熔合良好,其交界处不易形成夹角并便于清渣。

V型坡口仰对接焊

V型坡口仰对接焊 一、课前准备 工量具、设备仪表、材料准备 (1)、焊接材料:Q235钢板(300X120X12mm) 焊条(E5015、Ф3.2mm) (2)、焊接设备及工具:焊机、角磨机、面罩等。 (3)、辅助工具:钢丝刷、锤子、锉刀、电焊手套等 二、入门指导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记录。 2、检查学生劳保用品穿戴情况。 3、强调实习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实习目的】 1)能够正确运用焊接设备,调节焊接工艺规范,掌握试件的组对、焊接和质量检验方法。要求无明显的焊接缺陷(封底焊无焊瘤,盖面焊缝宽窄高低一致),焊后焊件上无飞溅及引弧痕迹 2)掌握使用碱性焊条V形坡口仰对接单面焊双面成形的焊接操作技术。 重点: 试件的组对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难点:打底操作及盖面焊接操作 【注意事项】 1.首先做好劳动防护,焊接操作姿势必须规范,防止飞溅灼伤。 2.避免长时间短路,以免烧损设备。 3.注意弧光,防止灼伤眼睛。 4.清渣时注意戴上防护镜。 【复习提问】 (1)V形坡口横对接焊打底层的焊接电流和运条方法。 (2)V形坡口横对接焊填充层的焊接电流和运条方法。 (3)V形坡口横对接焊盖面层的焊接电流运条方法。 【讲授新课】 一、基础知识讲解 V型坡口仰对接焊的特点 V型坡口仰对接焊是在焊缝倾角0°或180°、焊缝转角270°位置以单面施焊的方式,获得双面成形焊缝的操作。 V型坡口仰对接焊操作示意图如下:

V型坡口仰对接焊是各种焊接位置中操作中难度最大的一种,由于熔池倒悬在焊件下面,液体金属靠自身表面张力作用保持在焊件上,易受到重力作用而下坠,同时熔滴自身的重力又不利于熔滴过渡。如果熔池温度高,表面张力则减小,熔池体积增大,则重力作用加强,这些会引起熔池金属下坠,很容易在焊缝的正面形成焊瘤,焊缝背面出现凹陷,使焊缝成形较为困难。 仰焊时候,极易疲劳,而运条过程又要细心操作,一旦臂力不支,身体就会松弛,导致运条不均匀、不稳定,而影响焊接质量。 因此仰焊施焊时应采用小直径焊条,尽可能保持短弧焊接。焊接电流要合适,电流太小则根部焊不透,太大则容易引起熔化金属下坠。熔池体积要尽可能小,运条速度要快,焊道成形应该薄且平整。 二、新课题引入: 操作工艺过程: 1)焊件:焊件为Q235钢板,300×100×12mm。钢板的一侧加工30°的坡口。如下图所示: 2)焊条:E5015、直径3.2mm 3)装配及定位焊:将两块钢板装配成V形坡口的对接接头并留一定的根部间隙,终焊端的根部间隙应大于开始焊端。装配始端间隙为3.2mm,终端为4.0mm,俗称“头三尾四”。错边量≤1.2mm。 A)技术要求: 装配时可分别用3.2焊条和4.0焊条夹在焊件的两端。 B)操作要领: 放大终焊端的根部间隙是考虑到焊接过程中的横向收缩量,以保证熔透

V形坡口对接立焊

V形坡口对接立焊 教学目标:掌握V形坡口对接立焊单面焊双面成形 技能要求:分组进行对接立焊的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 一、焊前准备 1、试件材料20g或16MnR。 2、试件尺寸300mm×200mm×12mm,600V形坡口, 如图1所示。 3、焊接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型和双面焊。图1V形坡口对接立焊焊件图 4、焊接材料 E4315(结427)或E5015(结507),焊条烘焙 350~4000C,并恒温2h,随用焊取。 5、焊机 ZX5—400型或ZX7—400型。 如图2所示。 二、试件装配图2 ZX5—400焊机 1、修磨钝边0.5~1mm,无毛刺。 2、试件焊前清理参照本单元课题二作业1。 3、装配始端间隙为3.2mm,终端为4.0mm,错边量1.2mm。 4、定位焊采用与焊接试件相同的焊条,在试件反面距两端20mm之内进行,焊缝长度为10~50mm,并将试件固定在焊接支架上。 5、预置反变形量为30~40。 三、焊接工艺参数 V形坡口对接立焊接工艺参数选择见表。 焊接层次焊条直径(mm)焊接电流(A) 焊接电弧(V) 打底层(1) 3.2 90~110 22~24 填充层(2、3) 4.0 100~120 22~26 盖面层(4) 4.0 100~110 22~24 四、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单面焊双面成型采用立向上焊接,始端在下方。 1)打底焊打底层焊接,可采用挑弧法或灭弧法,现介绍挑弧法。 ①在定位焊缝上引弧,当焊至定位焊缝尾部时,应稍加预热,将焊条向根部顶一,听到“噗噗”击穿声(表明坡口根部已被熔透,第一个熔池已形成),此时熔池前方应有熔孔,该熔孔向坡口两侧各深入0.5~1mm。 ②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横向运条方法,短弧操作(弧长小于焊条直径)。 ③焊条的下倾角为700~750。并坡口两侧稍作停留,以利于填充金属与母材熔合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