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
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

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引言:社会调查是指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或社会行为进行系统观察、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设计一份问卷,采用面对面、电话、邮件或网络等方式向受访者发放,并收集他们的回答。
问卷调查可以覆盖范围广泛,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
但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准确性和适当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
二、访谈法访谈法是一种直接与受访者进行对话的调查方法。
它可以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两种形式。
结构化访谈是指按照预定的问题进行问答,通常用于大规模调查。
非结构化访谈是指根据具体情况自由对话,通常用于深入了解个别案例。
访谈法可以获取受访者更加真实的观点和体验,但需要注意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三、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亲自观察和记录社会行为的方法。
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仅仅观察被观察者的活动而不参与其中。
观察法可以获取真实的行为信息,但需要注意观察者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平衡。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指通过对特定案例的深入研究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案例,收集并分析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案例研究法可以深入了解特定问题或现象的细节和背景,但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和研究的深度。
五、实验法实验法是指通过人为操作和控制变量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设计实验条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以确定因果关系。
实验法可以控制变量和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但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合理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六、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查阅图书、期刊、报纸、政府文件等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文献研究法可以获取历史数据和理论知识,但需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社会实践的收集与分析数据方法

社会实践的收集与分析数据方法社会实践是一种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增长知识、培养技能和拓宽视野的学习方式。
在社会实践中,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社会实践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它通过向参与者提供一系列问题,以收集他们的意见、看法和经验。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设计问卷来了解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态度、对某一政策的看法等。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线上方式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渠道发布问卷链接,线下方式可以在社区、学校等地方发放纸质问卷。
二、访谈访谈是一种深入了解参与者观点和经验的方法。
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参与者进行对话,我们可以获得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信息。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选择专家、相关从业人员和受影响的群体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看法、经验和建议。
访谈的过程需要注意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和权益,并确保访谈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观察观察是一种通过观察参与者行为和环境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选择直接参与或旁观社会活动,观察人们的行为、交流和互动方式,以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
观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视频录像等方式进行,需要注意保持客观、准确和全面的记录。
四、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阅读已有的书籍、期刊文章、报告等文献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报告、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来了解某一社会问题的背景、原因和解决方案。
文献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理论框架、了解研究现状,并提供参考和启发。
五、数据分析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分析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表分析等工具。
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以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关系。
图表分析可以通过绘制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来展示数据的变化和比例。
社会调查五种搜集资料的方法

五种方法分别为: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文献法
是一种既古老,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
无论哪一种社会活动想要留下永久的痕迹都离不开各种文献。
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我们在研究逝去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
千百年来,丰富的教育文献资料积累了无数有关的教育事实、数据、理论、方法、以及科学假设和幼想,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问卷法
是研究者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技术,它的性质重在对个人意见、态度和兴趣的调查。
问卷的目的,主要是在经由填答者之填写问卷后,从而得知有关被测者对某项问题的态度、意见,然后比较、分析大多数人对该项问题的看法,以作为研究者参考。
在心理与教育方面,很多问题无法直接测量,只能通过问卷的方法进行间接测量。
访谈法
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
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将它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
访谈法运用面广,能够简单而叙述地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
观察法
是从观察准备到获得观察结果的全过程的实施,决不是被动、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
通过这一思维过程,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考,导致新的发现,所以它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获取经验事实的方法。
实验法
是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又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调研报告:几种常见的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方法

调研报告:几种常见的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方法1. 引言社会调查是为了收集、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方法之一。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数据收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几种常见的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观察调查。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且广泛使用的社会调查方法。
它通常通过编制一份结构化的问卷,向研究对象提出一系列问题,以了解他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数据量大、结果容易分析。
然而,问卷调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选取的难度、回收率的低下和问卷设计的答案选择限制等。
3. 访谈调查访谈调查是一种通过与个体或群体进行面对面交谈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访谈调查可以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两种形式。
在结构化访谈中,调查者预先准备了一系列问题,并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提问。
而非结构化访谈则相对灵活,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进行追问和深入探讨。
访谈调查的优点是可以获得详细深入的信息,理解被调查者的主观感受和背后的动机。
但也需要注意访谈调查可能存在的主观偏见和信息获取的局限性。
4. 观察调查观察调查是指研究者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和社会互动等进行数据收集的方法。
观察调查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在参与观察中,研究者会融入被观察的环境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以更好地理解被观察者的行为和社会交往。
而非参与观察则是研究者在观察过程中保持距离,不进行干预。
观察调查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记录和观察到真实的行为和情境,避免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中可能存在的回忆偏差和主观因素。
但观察调查也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偏见和观察效应的影响。
5. 数据质量与可信度无论是哪种社会调查数据收集方法,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其次,问卷设计、访谈提问和观察记录要准确清晰,避免产生歧义和误导。
社会调查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社会调查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社会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获取人们关于某个话题、现象或群体的观点、看法、态度和行为等信息。
这些信息的获取需要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方法。
在现代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以更加可靠、准确地了解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变化。
下面将介绍社会调查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通过纸质或在线问卷的方式,向受访者提出有关某个问题的一系列问题,以收集他们的意见、看法、态度和行为等信息。
在问卷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的选择和顺序、问题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问题的调整和优化等方面,以保证问卷的质量和有效性。
问卷的收集则需要注意受访者的代表性和随机性、问卷的回收和检查、数据的录入和清洗等方面,以提高问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问卷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百分比统计、交叉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以深入了解受访者的意见和看法。
二、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一种通过个别深入访谈等方式,了解被访者观点、看法、态度和行为的方法。
深度访谈一般采用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面谈的方式,让被访者自由发言,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经验。
这种方式要求访谈者掌握高超的技能和方法,善于聆听和引导,以避免信息失真和误解。
深度访谈一般适用于涉及复杂、敏感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的话题,可以深入了解被访者的独特见解和价值观。
三、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一种通过在现场观察,获取关于某一现象或行为的信息的方法。
实地观察可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观察两种。
结构化观察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对被观察对象的某些行为或事件进行有系统的记录和分类;而非结构化观察是指在观察过程中,不仅以标准为基础,还主要注重从被观察对象身上发现潜在的问题,以更好地探究其隐含的意义。
实地观察一般适用于不能用其他方法获取的信息,如群体行为、社会事件等,可以洞察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动态。
四、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和评价有关某个问题的各种书籍、报告、期刊文章、政策文件等的信息,从中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的方法。
社会实践中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巧

社会实践中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企业决策、政府管理还是学术研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实践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巧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社会进步。
本文将探讨社会实践中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巧。
一、数据采集的方法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只有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才能进行有效的分析。
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数据采集。
首先,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采集方法。
我们可以设计一份问卷,通过面对面、电话或网络的方式,向受访者收集信息。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受访者的观点、意见和行为,从而推断出更大范围的人群的态度和行为趋势。
其次,观察是另一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我们可以直接获得数据,而不需要依赖受访者的回答。
观察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直接参与到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中,非参与观察则是研究者只是旁观者,不直接参与。
观察可以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但也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判断的影响。
此外,访谈也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采集方法。
通过与受访者深入交流,我们可以获取他们的观点、经验和感受。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即按照预定的问题进行问答,也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即根据受访者的回答灵活调整问题。
访谈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受访者的内心世界,获取更多细节和背后的原因。
二、数据分析的技巧数据采集只是第一步,真正的价值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数据分析技巧。
首先,统计分析是最常见的数据分析技巧之一。
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中心趋势和变异程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对总体的推断结论。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
其次,质性分析也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技巧。
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在社会调查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群体或个体的态度、行为、观点和情况,并揭示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原因。
问卷调查是一种收集信息的常见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一份问卷,通过向受访者提问来了解他们的看法。
问卷可以有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使受访者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或选择某个选项。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问卷数据来得出结论,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或比较分析。
访谈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直接与受访者对话来获取信息。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一个面谈指南,包含一系列问题或话题,与受访者进行深入交流。
访谈可以是个别访谈,也可以是小组讨论或焦点小组访谈。
通过访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受访者的心理、经历和态度,发现他们的观点和行为背后的原因。
观察是通过观察目标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和环境来获取信息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参与其中,成为观察者,也可以借助技术工具进行观察,如摄像机和记录设备。
观察可以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通过观察可以获得客观的数据和现象,了解受观察对象的行为规律和特点。
实验是一种控制变量,研究因果关系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一个实验,人为地干预一些变量,观察所产生的效果。
实验可以是实验室实验或田野实验,可以进行控制组和实验组对比、随机分组等操作。
通过实验可以明确因果关系和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档案研究、网络调查、质性研究等,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点和局限性,研究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调查结果。
社会调研资料的收集方法有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

常用社会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集体访谈法、蹲点调查法等。
1、问卷调查法:运用统一的问卷向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
是标准化的、书面的、抽样的。
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
2、文献调查法: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3、实地观察法: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进行直接感知的方法。
4、访问调查法: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5、集体访谈法:调查者邀请若干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6、蹲点调查法:调查者深入到一个或几个基层单位持续一段较长时间,通过全面、深入调查研究,认识调查对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探索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实地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涵义 观察法是指调查者带有明确目的, 观察法是指调查者带有明确目的,凭借自己的 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 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从社会生活的现 场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 场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是搜集社会初级信息 或原始资料的方法。 或原始资料的方法。 二、观察法的特点 1、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认识活动; 、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认识活动; 2、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的现场调查。 、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的现场调查。 3、调查手段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 、调查手段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 4、观察到的是被调查者的外显行为。 、观察到的是被调查者的外显行为。
第二节 实地观察法
七、观察法的特点 1、优点 、 (1)简便易行; )简便易行; (2)真实可靠; )真实可靠; (3)直观生动。 )直观生动。 2、缺点 、 (1)受时空条件限制; )受时空条件限制; (2)所得材料带有表面性和偶然性; )所得材料带有表面性和偶然性; (3)对观察者的素质要求高; )对观察者的素质要求高; (4)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第三节 访谈法
四、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一)访问的准备 1、准备访问提纲,弄懂问卷及访问手册。 、准备访问提纲,弄懂问卷及访问手册。 2、对被访人的社区特征进行了解。 、对被访人的社区特征进行了解。 3、确定适当的访谈对象,并对访谈对象进行了解。 、确定适当的访谈对象,并对访谈对象进行了解。 4、拟定实施访问的程序表。 、拟定实施访问的程序表。 5、准备工具。 、准备工具。 (二)进入访问 1、取得当地或单位的支持。 、取得当地或单位的支持。 2、解决称呼问题。 、解决称呼问题。 3、接近被访问者 :① 开门见山 , 自我介绍 , 讲明来意 , 、 接近被访问者: 开门见山,自我介绍,讲明来意, 请求支持; 求同接近; 友好接近; 自然接近; 请求支持;②求同接近;③友好接近;④自然接近;⑤ 隐蔽接近(微服私访) 隐蔽接近(微服私访)。 开始问题回答顺利能使被访者信心增强。 开始问题回答顺利能使被访者信心增强。
第一节 文献调查法
二、文献调查法的要求 1、内容有针对性;2、数量上要充足;3、形式上要 、内容有针对性; 、数量上要充足; 、 多样;4、时序上要连续;5、重视原始资料;6、摘 多样; 、时序上要连续; 、重视原始资料; 、 取情报要求新;7、对文献进行必要的鉴别。 取情报要求新; 、对文献进行必要的鉴别。 三、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1、查找文献的主要操作方法 、 (1)检索工具查找法。检索工具分为手工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查找法。检索工具分为手工检索工具、 机读检索工具。方法有顺查法、倒查法。 机读检索工具。方法有顺查法、倒查法。 (2)参考文献查找法(追溯查找法)。 )参考文献查找法(追溯查找法)。 最好,二者结合起来查找。 最好,二者结合起来查找。 2、查找文献的途径 、 )、著者 (1)形式途径:书名(篇名)、著者、序号。 )形式途径:书名(篇名)、著者、序号。 (2)内容途径:分类、主题。 )内容途径:分类、主题。
第一节 文献调查法
四、文献调查法的特点 1、优点 、 (1)超越时空条件限制; )超越时空条件限制; (2)真实性、准确性高,比较可靠; )真实性、准确性高,比较可靠; (3)实施方便; )实施方便; (4)效率高、花费少。 )效率高、花费少。 2、缺点 、 (1)结果缺乏直接性; )结果缺乏直接性; (2)时代、社会的局限性; )时代、社会的局限性; (3)滞后性; )滞后性; (4)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 (5)对调查者的素质要求高。 )对调查者的素质要求高。
第三节 访谈法
三、访谈法的类型 1、结构式访问 是指按照统一设计 、 有一定结构的调 是指按照统一设计、 、 结构式访问是指按照统一设计 查表或问卷表所进行的访问。访问对象采取概率抽 查表或问卷表所进行的访问。 访问过程高度标准化。优点: 样,访问过程高度标准化。优点:访问结果便于量 回收率高、调查结果可靠性高。缺点:费用高、 化、回收率高、调查结果可靠性高。缺点:费用高、 时间长。结构式访问往往用于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时间长。结构式访问往往用于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如人口普查等。 如人口普查等。 2、无结构式访问 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提纲或一个题 、 无结构式访问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提纲或一个题 目,由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交谈。 由访问者与被访问者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交谈。 优点:弹性大、能对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缺点: 优点:弹性大、能对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缺点: 费时、难量化。 费时、难量化。无结构式访问常常用于探索性的研 用语深入了解个人心理奥秘、证言(如动机、 究,用语深入了解个人心理奥秘、证言(如动机、 价值观、态度、思想等) 价值观、态度、思想等)。
第三节 访谈法
四、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三)访问的控制 1、提问控制 、 题目转换。 ①题目转换。 对问题的追问。 ②对问题的追问。 合适的发问与插话。 ③合适的发问与插话。 提问的注意事项。始终保持中立态度; ④ 提问的注意事项 。 始终保持中立态度 ; 把握方向及 主题焦点,减少题外话;注意时间上的顺序, 主题焦点 , 减少题外话 ; 注意时间上的顺序 , 特别是 事件变迁问题;使用语言越简单越好; 事件变迁问题 ; 使用语言越简单越好 ; 灵活掌握问题 的提法与口气。 的提法与口气。 2、表情与动作控制 在访问中,访问员自始至终都要使自己的表情有礼貌、 在访问中 , 访问员自始至终都要使自己的表情有礼貌 、 谦虚、诚恳、耐心。注意:不要毫无表情, 谦虚 、 诚恳 、 耐心 。 注意 : 不要毫无表情 , 要做好的 听众。 听众。
第三节 访谈法
四、访问的程序与技巧
(四)结束访问 原则:适可而止;把握结束谈话的时机。 原则 : 适可而止 ; 把握结束谈话的时机 。 对被访 者表示感谢。 者表示感谢。 (五)访问记录 无结构访问记录分为:当场记录和事后记录。 无结构访问记录分为:当场记录和事后记录。 当场记录是边问边记录 是边问边记录, 当场记录 是边问边记录 , 但需征得调查对象的许 优点是资料完整, 不带偏见; 可 。 优点是资料完整 , 不带偏见 ; 缺点是可能 失去对方表情、 动作所表达的信息。 最好录音。 失去对方表情 、 动作所表达的信息 。 最好录音 。 事后记录是在访问之后靠回忆进行记录 是在访问之后靠回忆进行记录。 事后记录 是在访问之后靠回忆进行记录 。 缺点是 会失掉许多情报。 会失掉许多情报。
第三节 访谈法
三、访谈法的类型 根据一次访问的人数,访问可分为: (二)根据一次访问的人数,访问可分为:个别访问 和集体访问。 和集体访问。 1、个别访问是对单个调查对象的访问。 、个别访问是对单个调查对象的访问。 集体访问是邀请若干个调查对象, 2、集体访问是邀请若干个调查对象,通过集体座 谈的方式搜集有关资料的方法,即开座谈会。 谈的方式搜集有关资料的方法,即开座谈会。开好 座谈会:一要明确会议主题,确定参会人数, 座谈会:一要明确会议主题,确定参会人数,让参 会者提前准备;二是选好场合和时间; 会者提前准备;二是选好场合和时间;三避免权威 人士左右其他人员发言;四是最后要总结。注意: 人士左右其他人员发言;四是最后要总结。注意: 敏感问题不宜采取此方法。 敏感问题不宜采取此方法。 (三)按照对访问过程的控制程度进行分类,分为结 按照对访问过程的控制程度进行分类,分为结 构式访问(标准化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 构式访问(标准化访问)与无结构式访问(非标准 化访问) 化访问)
第三节 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涵义 访谈法,也称访问法,是一种最古老、 访谈法,也称访问法,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收 集资料的方法。访谈法是指调查员通过有计划地与 集资料的方法。 被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 被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以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 况的一种方法。 况的一种方法。访谈的过程实际上是访问者与被访 问双方面对面的社会互动过程。 问双方面对面的社会互动过程。 二、访谈法的特点 1、可以双向沟通。2、控制性强。 3、实用性广。 、可以双向沟通。 、控制性强。 、实用性广。 4、成功率高。 5、受调查员的影响大。 、成功率高。 、受调查员的影响大。 6、匿名性差。 7、调查成本大。 、匿名性差。 、调查成本大。
第二节 实地观察法
五、观察法的实施程序 1、筹划工作; 、筹划工作; 2、进入现场并与被观察者建立友好关系; 、进入现场并与被观察者建立友好关系; 3、观察和记录 、 三种观察方法:主次观察法、方位观察法、 三种观察方法:主次观察法、方位观察法、分析观 察法。 察法。 两种记录方式:当场记录、事后记录。 两种记录方式:当场记录、事后记录。 四项记录要求:记录与观察内容一致;同步记录; 四项记录要求:记录与观察内容一致;同步记录; 根据记忆补记;记下个人的印象和感觉、分析意见、 根据记忆补记;记下个人的印象和感觉、分析意见、 推论。 推论。
第三节 访谈法
三、访谈法的类型 访问因研究的目的、性质或对象的不同, 访问因研究的目的 、 性质或对象的不同 , 而有各种 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 根据访问中访问者与被访者的交流方式,分为: ( 一 ) 根据访问中访问者与被访者的交流方式 , 分为 : 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 1、直接访问就是访问者与被访者之间进行面对面的 、 交谈。 走出去” 请进来” 交谈。“走出去”或“请进来”。 2、间接访问是访问者借助于某种工具对被访问者的 、 访问。如电话访问、网上调查等。 访问。如电话访问、网上调查等。 优点:时间快、节省人力、费用低、保密性强。 优点:时间快、节省人力、费用低、保密性强。 缺点:只访问简单问题,属于被动调查。 缺点:只访问简单问题,属于被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