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年建筑师的一封信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汉宝德语录

给青年建筑师的信——汉宝德语录第一篇:给青年建筑师的信——汉宝德语录1.如果你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最好把建筑当作一种认识生活进而欣赏生活的经验,不要把它当作一种职业,这是享受建筑的不二法门。
2.建筑是一种心灵习惯,不是一种职业。
3.上学,抱着通识的心情去学专业才是正确的态度,这样说,并不是要你不重视专业,而是自专业的学习中,注意通识的精神。
何谓通识精神?就是置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些原则、原理。
我们知道,不论是哪一种专业,要学好,都要把人群与事理放在心中,都要把握事物的逻辑关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都要能使他人理解这种关系,接受此一事理。
这也就是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那个“ 理”。
4.其实在任何行业中,雄辩与说服都是很重要的,只是为专业判断的需要,他必须使用图面或其他的工具来加强其效果而已!牢记学画图的目的是表达,你就受用不尽。
不要以为透视图就是表达,或电脑动画就是表达。
那只是辅助的工具。
重要的是如何充分沟通观念,如何使决策者或社会大众信服而采用。
你学习这些,你就不只是学建筑,你学的是在社会上争取机会的能力。
5.所以学设计,只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不是要学些具体的建筑的设计。
年轻的朋友,你从事设计练习,当然应该用功把该题目的空间需求,动线关系认真地加以了解。
可是你要学的并不是某种固定的知识,而是学习如何按照问题去推演空间需求,动线关系的方法,建筑是一门活的学问,它没有对与错的标准答案,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时、因地、因社会环境的需要而改变的。
6.在上世纪现代主义流行的时候,明晰(clarity)是沟通的基本准则.建筑被视为一种视觉艺术,它所传达的意思要很明确地表现出来,才能产生共识与共鸣。
可是自上世纪后现代来临,明晰为含糊(ambiguity)所取代。
建筑不用眼睛看,而变成一种观念了。
眼睛人人都有,观念却不相同。
因此由视觉接受并欣赏的艺术是可以大众化的,由观念接受的艺术只能有这种脑筋与思维的少数人欣赏。
写给青年建筑师的一封信

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1938年7月10日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Caudéran),著名法国建筑师。
因其在世界范围数不清的机场规划而闻名,特别是位于马尼拉、阿布扎比、雅加达、开罗、文莱和巴黎等地的机场。
还有中国国家大剧院。
这篇写的很好,我发现学习设计的同学都在困惑着,一直从头到尾困惑着,只要不是在赶图或者睡觉就一直困惑。
这篇给我些启示。
特别是关于resumption和repetition那个部分,再有就是建筑师就像是建筑的仆人那个部分,深有感触。
今天看到有人说《给青年建筑师的一封信》写的很好,今天在网上看了第一章,过两天全面拜读一下。
以下正文·························································································································································我想为大家念一封信。
给建筑师写的一封书信

给建筑师写的一封书信尊敬的建筑师先生/女士:首先,我想向您表达我对您一直以来的辛勤工作和卓越成就的钦佩之情。
作为一位优秀的建筑师,您的才华和创造力在建筑领域中熠熠生辉,为人们创造了美轮美奂的建筑作品,您的贡献不可磨灭。
我写这封信是希望能够与您分享我对建筑事业的激情和对您的深刻敬意。
作为一名建筑学生,我一直以来都对建筑与设计充满热爱和追求。
您的作品一直是我努力奋斗的榜样,我对您的聪明才智和无限创意深感敬佩。
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像您这样杰出的建筑师。
我希望能够学习并吸取您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我了解到您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引领了整个行业的潮流,您对空间、功能与美学的完美结合总是让人赞叹不已。
您的设计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展现了无可比拟的优雅和创意。
在我学习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每一个项目都呈现出独特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才能达到最佳结果。
我相信,您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对这些挑战具备独特的见解和处理能力。
我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与您交流和讨论这些问题,从您那里获得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建筑领域的学生,我非常渴望能够实践所学,亲身参与真实的项目和工作。
我希望能够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
我深信,只有通过实践并结合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师。
我期待着您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和指导,让我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建筑行业并不断成长。
除了实践,我也非常重视理论学习。
我相信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
我已经参与过一些课程和研究项目,并阅读了许多有关建筑史、建筑理论和设计原则的书籍。
但是,我仍然渴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深入了解建筑领域的各个方面。
希望您能够为我推荐一些学习资源或者建筑理论的经典著作。
最后,我由衷地感谢您的宝贵时间和耐心阅读这封信。
我衷心希望有机会能够与您交流和学习,把握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建筑设计能力。
给建筑建设者的一封信

给建筑建设者的一封信美丽的建筑,是在建设者的辛苦劳累下诞生的,我们享受他们带来的建设成果,也要记得他们的付出。
下面店铺整理了给建筑建设者的一封信,欢迎大家阅读。
给建筑建设者的一封信篇一尊敬的世博建设者们:你们好!上海取得了世博会的举办权,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当时我还只是一个2岁的小孩,转眼8年过去,我已经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如今,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中国,上海。
8年间,你们就像一群神奇的城市魔术师,彷佛在一夜之间黄浦江边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奇迹般的变出了一座壮观的建筑群。
这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场馆,却是许许多多各位叔叔阿姨们8载寒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用汗水、泪水及一腔的热情堆积起来的。
我能想象,炎炎夏日,当我躲在房间里享受空调的凉爽和汽水的甘甜,各位世博会的建设者却在烈日下忘我地工作,汗水浸透了衣衫,皮肤晒得黝黑,你们不叫苦不叫累;节假日,我们在爸妈的陪伴下游览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你们却还在岗位上为世博添砖加瓦。
正是因为你们不辞辛劳,勤勤恳恳的工作,才能让一座座美妙的场馆拔地而起,才能让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惊叹。
当我在电视机上看见那一座座美丽、壮观的世博场馆,我迫切要求爸妈能带我亲临世博现场,去欣赏你们的杰作,去感受你们为此曾付出的艰辛。
今年暑假,我的这个愿望也终于实现了,这次世博之旅不仅使我增长了见识,更我们体会到了如此壮观的建筑、设施是你们这些建设者为之付出心血是分不开的。
在这里,我要大声的对为建设世博场馆的所有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把如此伟大的世博会带给我们,带给全世界,你们付出的努力全国人民是不会忘记的,你们这种精神将会永远激励我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也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祝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李科霆九月四日给建筑建设者的一封信篇二亲爱的西藏铁路建设者:您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你们在修建西藏铁路的种种不容易。
冻土区、缺氧气、狂风……,想想,你们为了修筑两地连接友好,促进关系的铁路,牺牲了那么多兄弟和同胞,所以,你们是我们的榜样。
为建筑师写的一封信

为建筑师写的一封信尊敬的建筑师先生/女士:首先,请允许我以最诚挚的心意向您致以敬意。
作为一位引领时代的建筑师,您的杰出才华和出色成就令我深受启发。
经过对您多年的观察和学习,我决定向您表达我衷心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回顾过去的几十年,建筑学这门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和创新。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建筑师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为人们创造出独特而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作品。
而您作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不仅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的灵感源泉。
我对您的作品无比着迷,因为它们体现着独特的设计理念、精妙的空间规划和极具创意的建筑风格。
您所设计的建筑无论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还是融入自然的低调建筑,都在无形之中赋予人们生活的美好。
您不仅创造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建筑形态,更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领时代。
我特别欣赏您对细节的精益求精。
您不仅在每个项目中注重建筑外观的美感,还着眼于人们的生活体验。
您的设计更像是一种艺术,将人与自然、人与建筑融为一体。
我曾有幸游览过您设计的某座城市图书馆,我在那里感受到了宁静与思考的氛围,仿佛每一个空间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诉说。
除了您对建筑的热爱和创造力,您对社会的价值观也深深地影响了我。
您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令我感受到您的坚定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如今,我们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建筑作为能耗大户,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来推动绿色环保的发展。
我深信,在您的引领下,建筑将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我一直以您为榜样,并将您的作品和精神融入到我的学习和设计中。
您的设计理念、创新思维和对美学追求的坚持,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我时刻以您为目标,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希望将来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建筑作品,并对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我想再次表示我对您的崇敬和感谢之意。
您是我人生中的楷模和榜样,您的作品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追求卓越。
我衷心祝愿您在未来的创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并希望有一天能够与您共同探讨建筑艺术的无限可能。
给建设者的一封信400字作文

给建设者的一封信400字
【第1篇】
勇敢的西部建设者们;
你们好!
我看了你们为了让西部发展,不分昼夜地工作让我感动。
你们为了西部,挺起了无力的肩膀,睁开惺忪眼睛,奋力搬起了沉重的铁块。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劳累的人们在床上安详的睡了。
可是,夜晚与劳累无法让你们屈服,你们为了西部,不管遇到缺氧还是恶劣天气,不管是劳累还是风火山的下马威,都不能让你们轻言放弃,哪儿需要你们,哪儿就会繁荣,你们们搬一次家,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荣。
几年后的今天,西部与东部的间隔已经被一代代的建设者们驱除,拉萨已不再是一个梦,是一个可以到达的世界。
可以说,没有你们,拉萨只能一贫如洗。
但是,你们战胜了风火山战胜了恶劣天气战胜了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但笑到最后的却是你们,你们的心比“世界屋脊”还要高,真正的“世界屋脊”是你们愿意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而奉献的决心。
勇敢的西部建设者啊!愿你们为人民们所做的都是正确的,不要为可恶的小人铺建通往罪恶道路。
祝你们
身心健康
颜森敬上
20XX年3月3日。
最新致建筑工人的一封信

辛苦的建筑工人们:你们好,我想你们此刻应该还在工地上辛苦地劳作吧!城市里的一座座高楼盘起,城市建设按部就班地进行,都源自于你们没日没夜的工作,你们忙碌在钢筋水泥之间,用自己的身体扛起了一座座的高楼大厦。
夏季,你们与烈日为伍,一个个活跃的身影出现在工地上。
冬季,你们更不惧严寒,依然雷打不动地在工地上工作着。
汗水,浸湿了你们的衣衫。
烈日,炙烤着你们的身体。
暴雪,冰冻着你们的双脚严寒,打击着你们的脚步。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让你们懈怠过!你们依然日以继夜地劳动着,高空作业、辛劳推车、与钢筋水泥为伍,甚至都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这就是建筑工人!我更知道千万的建筑工人们心里有说不出的辛酸和委屈,更有拖欠工资,让你们的心头又蒙上一层灰。
你们年轻,把一腔热血洒在了工地。
你们奋斗,你们每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你们担负的是一个家庭的压力。
孩子上学,父母生病,都需要你们来承担,而换来就是长久的离家,每逢过年过节,你们总是额外地思念家人,想念孩子。
我知道你们的辛苦,更明白建筑行业的不容易,在此想要由衷地对所有建筑工人说一句:你们辛苦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是你们的辛苦,才有了现在的建筑行业!高强度的工地作业,是你们的付出,才有了这个城市的高楼林立!你们从未喊过苦,更没有落过泪,你们把青春贡献在工地,看着一座座大楼盘地而起,你们心头也涌现出对于这份事业的热爱。
你们的梦在工地,你们的家在工地,你们的付出和热爱同样在工地。
我以你们为荣!更为你们感到自豪!有时候,我多想轻轻为你们擦去额头的汗水,告诉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有时候,我多想轻轻为你们擦掉衣服的灰尘,告诉你们:你们辛苦了!有时候,我多想看到你们一家人团聚的身影,告诉你们:有梦才有家!有时候,看到你们辛劳的身影,看到你们偶然弯下的背,我都想要掉泪,是你们,让建筑有了灵魂,是你们让城市有了光热!你们是建筑的魂,你们是建筑的光和热!你们脚踩在城市中央,你们是建筑行业最美的建筑人!各位工人家属:您好!当您见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的工人或许已经乘着高铁、坐着客车、骑着摩托车,急切而又喜悦地赶在回家的途中,或者正与您一起围在餐桌上,吃上了热腾腾的家乡菜了。
莱特写给年轻建筑师的一封信

10.要花时间去准备。在建筑实践的初级阶段,作10年的准备对任何要想在真正建筑的评价或实践中“出类拔萃”的建筑师是不太够的11.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走得尽可能离家远,去建造你的第一座房屋。医生可以忘记他的差错,但建筑师只能劝说住户去种蔓藤。
啊,美国将不得不和你们一起通过许多肤浅的实验。我们美国人可能会屈服于愚蠢的实验,诸如“快速周转”宣传那样的美国方式。然而我们应该忍耐些,因为建筑是长久的。
建筑是文明本身的真正实体。它的生长需要时间,只有当它是思想产物时才开始成为建筑,就是说,它是被理性的开端所完成的一种综合体,并且,像呼吸那样地自然,非伪装的现代的。
这是现代由于重复的光秃秃的普通事物使眼睛疲乏在那里光被空白的表面所拒绝或暗淡地陷入切刻在它们上面的一些洞穴中有机建筑把人再带到同自然的色彩变幻和阴影深邃面对面察呈现在思考灵感中的土生土长富有创造力的人类思想和土生土长的感觉的新鲜展望
莱特写给年轻建筑师的一封信
歌德曾说到死亡是自然的策略,为了她能获得更多的生命。那样,你可以知道为什么必须有一个新的,而且为什么这新的必须永远是老的死亡的理由。但如果你坚持原则,那么这个悲剧只需发生在涉及“形式”时。这是因为我们未曾依靠原则,所以人类的天才现在正重新负重担去发现一种全新的房屋种类,那将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更为直接的应用能量于目的。但让我重复一遍,即在给今天的“能量”以特征的不可变标准化中去探索我们在外部自然觉察到的那种美时,我们应该不要去戏剧化机器而要戏剧化人。年轻人,你必须努力从今天的生活里消除那不论是机器的或是感情的作为“器具”的祸根。
要使建筑生长,现在你必须觉察到我们文明的基本动力用任何工厂化或机械化的任何肤浅的辞藻永远不能被表达出来,即使用大写字母长段写出。如果你对建筑的中心是忠诚的,不论建筑的边界能成为什么,你将会把机器看作一种无以匹敌的工具,但不那样你会认为任何机器就是枯燥本身。在全神贯注于新技术的严肃奋斗时你不要不顾你对浪漫的爱,除了像我们目前的伤感或衰老那样愚蠢滥用的浪漫之外——为我们长久以来的不毛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为大家念一封信。这是一封我写给一位年轻建筑师的长信。一直有人要我谈谈我的想法和我的作品,谈谈我在这一行做了30多年后有些什么收 获或发现,谈谈我心里的疑惑和信念。既然这样,我愿意向你——一位年轻的建筑师——说说我的观点。别担心!我不会对你再添一番说教,或者要你钦佩我的才华。我要说的东西很简单,对你也不会有什么负担。你们可以很容易的选择将它们铭记在心还是搁置脑后,全 都随你。我要做的一切就是希望对你有点用处,帮助你明白什么时候该取,什么时候该舍,以及怎样完善自己的思想。单单这一点就足以影响你的职业生涯。或者应该说,还有一个因素将更为关键——那就是你的激情。而说到激情,拒绝往往比接受更为重要。在谈论自己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实践时,我能做的唯一途径是向你们展示我的作品,告诉你在面对每一次都各不相同的情况时我的想法是怎么逐渐成形,并且又如何朝着常常是出乎意料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请你不要误解。我并不抵制建筑理论。我认为对于建筑实践来说,建筑理论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理论不能也不应该变成一种意识形态,好像放之四海而皆准,成为所有问题的唯一答案。理论是针对昨天和历史进程中已经创造了的东西进行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思考,集合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理论是一遍又一遍的将事物放归到某种秩序中 去,以便为各种实践、研究和决策做好准备。但是不要以为这种理论能对实践有什么指导作用,它甚至不会给你任何方向性的提示。对于那些以效益和成功为唯一目标的 讲究实际的机会主义者来说,情况恰好相反。 在我看来,建筑理论应该以多层面、多样化的形式存在,并且必须不断更新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它不应该成为一种制约,而应该成为我们开辟一条自由实践之路——尽管这条路更为复杂艰巨并且常常令人生畏——而这正是创造性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我的第一件建筑作品是30 年前设计的巴黎戴高乐机场1号航站楼。那个时候航空业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宽体飞机刚刚投入使用,对超音速航空器的研究也在进行中;那 时没有人能预见到我们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就用上更大更快的飞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管理运作和市场营销手段也在改变。概念上说那是建筑师最为活跃的阶段之一。在当时那种紧迫但又非常热衷于技术的氛围下,我们不得不应付无穷无尽的技术 难题。从数量和重要性方面来说,最突出的就是交通动线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协调车辆、乘客以及行李的动线,此外还有飞机的动线和那些越来越多的必需的服务性交通 辆、乘客以及行李的动线,此外还有飞机的动线和那些越来越多的必需的服务性交通工具。怎样才能将这些动线集中到紧凑而有机的建筑结构中,同时又时刻照顾到乘客的舒适感觉呢?也就是说,在组织交通动线时如何缩短旅客的行程、对旅客所担忧和 烦恼的问题做出全面周到的回应?
··················································································································
写给青年建筑师的一封信
———————————————————————————————— 作者:
———————————————————————————————— 日期:
保罗·安德鲁(PaulAndreu)1938年7月10日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Caudéran),著名法国建筑师。因其在世界范围数不清的机场规划而闻名,特别是位于马尼拉、阿布扎比、雅加达、开罗、文莱和巴黎等地的机场。还有中国国家大剧院。ﻫ这篇写的很好,我发现学习设计的同学都在困惑着,一直从头到尾困惑着,只要不是在赶图或者睡觉就一直困惑。这篇给我些启示。特别是关于resumption和repetition那个部分,再有就是建筑师就像是建筑的仆人那个部分,深有感触。今天看到有人说《给青年建筑师的一封信》写的很好,今天在网上看了第一章,过两天全面拜读一下。ﻫ以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