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公开课 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你是人间四月天教案

你是人间四月天教案

你是人间四月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你”的指代对象,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赏析诗歌的语言艺术,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1)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和诗歌的艺术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4、赏析法: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优美的春天的音乐,展示春天的图片,营造春天的氛围。

(2)提问学生:在你们眼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春天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林徽因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2)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心境。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4、诗歌解读(1)提问:诗中的“你”指的是谁?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分析诗歌的意象,如“四月天”“风”“云烟”“星子”“细雨”等,探讨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情感。

(3)讲解诗歌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体会这些手法对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作用。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探讨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5、再读诗歌(1)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注意体会诗歌的情感和节奏。

(2)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轻盈、娉婷、鲜妍”等词语,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

2.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3.体味诗歌写作技巧和诗歌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2.体味诗歌写作技巧和诗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熟读本词,扫清字词障碍,搜索有关简介林徽因生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

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

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新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二、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国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背景链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

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对此,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三、生难字词轻灵(líng):动作轻巧灵活。

娉(pīng)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

鲜妍(yán):鲜艳。

冠(guān)冕(miăn):这里是王冠的意思。

古代天子、诸侯、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呢(ní)喃(nán):拟声词,形容燕子叫的声音。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优秀教案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优秀教案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优秀教案优秀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是指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编制的一份详细教学计划。

针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优秀教案》这个主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案的开篇部分在教案的开篇部分,需要做好教案的基本信息概述,并简要介绍该教案的编写目的和针对的学习内容。

同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生动的故事或实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案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

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优秀教案》中,教学目标可以包括:1)了解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创作背景和特点;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是教案中需要突出的部分,可以是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也可以是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等。

在编写教案时,需要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引导问题。

三、教学过程及步骤安排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目标进行详细的规划。

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优秀教案》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先通过观察、思考、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诗歌的解读中,然后再进行概念的引导和归纳总结。

在每一个步骤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教学评估是教案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依据。

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优秀教案》中,可以采用问答、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在编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优秀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以及语言的简练明了。

同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确保教案的综合质量高。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步骤一:明确课标要求步骤二:课前自主学习步骤三:课堂互动探究新《你是人间四月天》:“你”指梁从诫(林徽因与梁思成之子),“四月”春天中的盛季,一年中最珍贵的季节。

标题的含义: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新颖别致,暗含作者对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珍爱、希望。

2、梳理结构说一说:诗歌的每一节分别赞美了什么。

第一节:赞美“你”的轻灵、光艳。

第二节:赞美“你”的轻盈、柔美与恬静。

第三节:赞美“你”的庄重、美好。

第四节:赞美“你”的新鲜柔嫩。

第五节:赞美“你”的爱,暖和希望。

1、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将“笑响”拟人化,“笑响”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将“你”的轻灵、活泼,“我”的欢快、喜悦写得形象生动。

2、第1节诗中的“点亮”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你”笑声的清亮与悦耳,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欣喜以及对儿子的喜爱。

8、如何理解句末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直接表明“我”对“你”满怀希望,同时也表明“你”的新生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遥相呼应,更加强烈地表现出了作者对“你”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深入探究】1、试分析诗歌第1~4节的结构特点。

本诗第1至4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

2、本诗中,“你”字反复出现,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本诗中“你”字反复出现十一次,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

“你”字的每一次出现,歌颂四月天,不仅是在向“你”倾诉,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

3、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

你认为它美在哪里?请作出简要赏析。

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情感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欢快、欣喜之感,是一首纯真而真挚的爱的赞歌。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等奖创新教案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目标:1.朗读诗歌,品味诗歌之美。

2.了解诗歌意象,理解诗人“爱的赞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意象,理解诗人“爱的赞颂”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导语有这样一位女子——沈从文眼里,她绝顶聪明。

金岳霖为她题写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徐志摩为她轻吟空灵的诗句,曾感慨道:“我欲于茫茫人海中找寻灵魂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二)作者介绍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人,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

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

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有花纹全部出自于林徽因之手。

(三)知识链接新月派(新格律诗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他们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4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4篇

第4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这节课是苏教版第五册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

《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单元围绕生物怎样繁殖后代这个话题展开的。

本节课是在同学学习了植物、动物的繁殖之后进一步学习人是怎样进行繁殖的,从而认识繁殖是生命的一起特征。

作为五年级的同学对人的繁殖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一个惯例,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课是同学通览教材、自由交流、质疑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我基本上能掌握同学的思维动态。

我就发现同学在这节内容上停留的时间长,而且窃窃私语,当发现我注视他们的时候还不好意思,欲言又止。

加之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家长的爱远远多于对家长的汇报,根据这种情况,我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运用交流的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会运用自身擅长的方法表述收集到的资料。

科学知识: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身后代的。

2、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2、体会与家长的亲情,体验家长养育的辛苦。

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繁殖是生命的一起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收集对自身研究的问题有用的资料。

三、教学流程: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使同学有所获,教师必需合理布置教学程序,这是教学胜利最关键的一环。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程序作了如下设计。

(一)课前准备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由此可见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分两局部,都在一星期前进行。

第一局部:安排同学就关于我是访谈使同学认识到访谈可以让自身获取大量有用的信息。

作为教师应指导同学围绕主题设计问题,使访谈有目的,从而学会访谈的方法。

这样做能突破教学难点,同学学会收集对自身研究的问题有用的资料。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个别家长的不配合,局部同学不能按计划进行访谈。

我准备采取通过教育一线通事先告知家长我的教学意图,以便家长能有的放矢地配合我的教学,提高访谈效益。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2. 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 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2. 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亲爱的同学们,每逢春暖时节、人间四月,我们都会记起一位叫林徽因的诗人。

她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学家、文学家,也是“新月诗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她在诗歌、小说、散文、绘画、翻译等诸多文学艺术领域成就斐然。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她的代表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二、品读诗歌,不仅属于诗人,也属于每一位读者!读诗,也是在读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的体味和感受。

1.独立朗读全诗,力求读得准确、流利,谈谈自己初读的感受。

读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轻灵娉婷鲜妍冠冕呢喃示例1:整首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画面感强烈,让人感受到生机和活力、希望和美好。

示例2:这首诗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很美,很清新。

2.这首诗为什么读起来朗朗上口呢?示例1:押韵。

每一节诗歌的第一、三句押韵,一韵到底。

如“天”“变"“烟”“软"“闪”“前"“妍”“严"“圆”“鲜"“莲”“燕"“喃”“暖"“天”等押“an"音,开口平扁,发音呢喃,委婉缠绵,充满了甜蜜温暖,是诗人用细腻情感演绎的轻盈婉丽的乐歌。

示例2:除了韵脚“an”体现节奏感之外,行内也颇有韵味,例如“笑响"“点亮”连用,押“ang"音开口敞亮,给人新生而阳光的悦动美。

另外,“ang”音散落在韵脚“an"音里,阳刚与绵长、响亮与低沉,交互错落,节奏鲜明,整首诗则流动着轻盈跳跃的音乐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最新5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最新5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最新5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篇一一、领悟教材,确定目标(说教学目标)《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标”关于这一组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这篇课文讲述了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的天山。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

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三是描绘天山深处的美景: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春天的花园。

这篇课文重点从水、树、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累优美词句,增加文化积淀。

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单元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并积累优美词句。

4、领略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生活体验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难点是:从字里行间领略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生为主体,指导学法(说教学方法)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议结合,互动交流,真正奏响“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公开课优质教案
课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授课教师:
教材:
第章第节P ~P 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2、能力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写作技巧和诗歌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2、人物生平事迹的讲解和掌握
三、教学难点: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和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林徽因的资料介绍、幻灯片、视频
五、教学方法:“定向——自读——答疑——小结”四步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案设计安排表
时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一、创设问
题情景引
入课题
1、大家知道我国有一位非常

名的女建筑家是谁吗?是徐
志摩先生真正爱了一辈子的
人,金岳霖为了她可是终身
未娶!
2、播放一段视频《人间四月
天》,引出林徽因
根据课外知识,
回答问题
1、活跃气氛
2、带入课堂教
学内容
二、人物介绍1、传奇女子林徽因的生平简

2、徐志摩及其人生的简介
3、梁思成的简介
4、陆小曼的简介
5、金岳霖的简介
注意做笔记1、拓宽教学知

2、利于诗歌的
讲解
时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说明
第二课时一、进入诗
歌的学习
1、播放幻灯片,教师朗诵诗

2、学生齐读诗歌
3、用超链接播放诗歌朗诵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学生齐读1、有利于学生
集中注意力
2、了解诗歌的
内容
二、赏析诗

1、简介诗歌的写作背景
2、讲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3、分析诗歌所运用的意象
和蕴含
4、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

1、做笔记
2自由回答问

(1)诗歌所表
达的内涵和主

(2)诗歌运用
的哪些意象,有
什么韵味感
(3)这首诗歌
用了什么手法
(4)诗歌写作
有什么技巧
1、这首诗歌所
写所表达的意

2、诗歌赏析的
方法和步骤以
及技巧
三、小结诗歌1、小结《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小结写作诗歌的写作方法
1、加深记忆,
复习所学习的
内容
四、附带讲解徐志摩的《偶然》1、写作背景
2、诗歌表达的内涵和主题
拓宽知识
五、作业1、背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写一首诗歌复习写作技巧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