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十一黄金周旅游情况总结

合集下载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三)7篇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三)7篇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三)7篇篇1一、引言随着“十一”旅游黄金周的圆满结束,各项工作也迎来了收尾阶段。

本次工作总结旨在回顾本周旅游工作的成果与不足,以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优势,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游客接待与流量管理本周,旅游景区迎来了大量游客,总体客流量超出预期。

针对此情况,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游客的游览体验与安全。

1. 提前预测客流量,制定详细的游客接待计划,合理分配景区资源。

2. 加强现场指挥与调度,确保景区道路畅通无阻。

3. 增设临时售票窗口与安检通道,缩短游客排队时间。

4. 强化志愿者与导游服务,提供游客咨询、指引等服务。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景区秩序井然,游客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服务与设施运营在旅游黄金周期间,我们致力于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旅游设施的正常运行。

1. 餐饮方面:增加餐饮供应点,推出多种特色菜品,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

同时,加强食品卫生监管,确保游客饮食安全。

2. 住宿方面:优化客房服务,提升住宿环境。

对住宿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施完好。

3. 景点游览:加强景点维护,确保景点安全。

增设讲解员,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景点介绍。

4. 公共设施:增加公共休息区域,提供免费的Wi-Fi服务,增设临时卫生间设施等,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

四、营销推广与舆情应对本次旅游黄金周,我们积极开展营销推广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与影响力。

1.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景区动态、旅游攻略等信息,吸引更多游客。

2. 与旅行社合作,推出优惠旅游产品,吸引团队游客。

3.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提高景区曝光率。

在舆情应对方面,我们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与建议,确保旅游服务的持续改进。

五、安全与应急工作旅游黄金周期间,我们高度重视安全与应急工作,确保游客安全。

1. 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2.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 设立医疗救助点,为游客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

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总结(精选3篇)

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总结(精选3篇)

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总结(精选3篇)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总结篇1今年我市“十一”旅游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呈较大幅度的增长,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总结。

接待人数为xx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增长;旅游收入为xx万元,与去年相比增长。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市政府提出“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后,我市各级旅游局加大了旅游整体宣传促销力度。

在南京开展了两次旅游促销和推介会;到无锡参加长三角旅游交易会,并成功加入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组织等,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对外知名度。

2、突出宣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旅游主题,整合了几条旅游精品线路,如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

特别是红色旅游线路,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江村、龙川胡氏宗祠等景区(点)串联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总结。

我市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旅游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1、主要客源地为:苏浙沪三地约占,其中上海游客明显增多;省内、特别是周遍市(马鞍山、芜湖、铜陵等)约占;远途游客约占。

2、自驾车旅游者继续增多,散客比例有所增高。

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节假日选择了休闲旅游,散客比例达到。

3、一日游游客人数达万,同比增长,但由于天气原因,比预期有所减少;过夜旅游者人次为万,同比增长。

4、人均花费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达到xx元/人,净增xx元/人天,同比增加。

5、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泾县和绩溪县的旅游继续升温,虽然泾县境内通往查济、桃花潭等景区的道路正在拓宽改造,影响旅游交通,但来该县旅游人数仍有大幅增长,景区接待人数达万,同期相比增长。

徽文化核心区绩溪县,旅游景区接待人次达万,同期相比增长。

十一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总结篇2今年我市“十一”旅游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再创历史最好水平,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呈较大幅度的增长。

接待人数为52.3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增长14.6;旅游收入为2474.8万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2.5。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二-总结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二-总结

“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二-总结“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二) -总结二、“十一”黄金周工作的主要特点(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协调有力、措施得当、落实到位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黄金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正逢建党55周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自治区假日办于节前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XX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的通知》(宁假日办发[XX] 3号),对“十一”黄金周的接待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提出了实现“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目标的具体措施。

郝林海主席助理在节前安全检查时反复强调,要按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的指导方针,深入扎实抓好“把旅游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健康安全保障工作”、“加强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统筹安排好值班工作”等四件大事。

同时各级政府及其假日办认真组织、积极协调指挥,为黄金周的顺畅运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自治区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地方各级政府又狠抓责任落实,从“行业”和“地方”两个方面为做好“十一”黄金周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些重要旅游城市和景区的主要领导深人黄金周工作第一线协调指挥,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经过黄金周工作的实践,我区假日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驾驭黄金周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自治区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和工作方法。

经过调整充实,使得工作层面进一步完善,协调指挥能力进一步强化。

(二)旅游促销、成效显著、影响很大、战果丰硕今年年初以来,我区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声势一浪高过一浪,已成为我区旅游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指示,我们在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的同时,按照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促销工作方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将外地旅行商、媒体请进来,让他们实地考察宁夏旅游业,从年初到现在,已邀请和接待了青海、甘肃、深圳旅行商、航空公司、媒体考察团,接待了中央电视台、香港无线电视台、香港TVB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总计约70余人。

2015年旅游数据

2015年旅游数据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出境旅游市场增速放缓。

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收入3.42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3.0%;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7.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6.6%;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

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 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

旅游直接就业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一、国内旅游——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0.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城镇居民28.1亿人次,农村居民11.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4195.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7610.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584.2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57.0元。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85.5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54.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61.3亿元。

二、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人数1338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

其中:外国人2598.5万人次,下降1.4%;香港同胞7944.8万人次,增长4.4%;澳门同胞2288.8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549.9万人次,增长2.5%。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688.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3%。

其中:外国人2028.6万人次,下降2.5%;香港同胞2709.0万人次,增长4.7%,澳门同胞466.6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484.4万人次,增长2.5%。

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总结(6篇)

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总结(6篇)

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总结(6篇)(篇一)今年“十一”中秋国庆相连,黄金周假期长达八天。

假期期间天气晴好,国家出台的小型客车节日期间免收通行费的惠民政策,有力激发了广大市民自驾车出行的意愿。

西峡县按照全市“十一”黄金周工作会议安排,周密部署,科学应对节日旅游高峰。

八天假日期间,全县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安全有序,旅游环境文明、经济效益明显。

现将“十一”旅游接待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据统计,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县各景区共接待游客31.6万人次,门票收入135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2%、56.7%、45.1%。

其中,恐龙遗迹园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龙潭沟景区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五道石童、老君洞景区均在3.5万人次以上,寺山、石门湖、地下河景区接待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增长,以上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占全县接待总量的80%以上。

受季节因素影响,老界岭和鹳河漂流景区日均接待游客1000人左右。

在客源构成上,省内游客约占68.8%,省外游客约占31.2%。

省内游客主要来自南阳、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周口、**、驻马店等地;省外游客主要来自****、咸阳、商洛,湖北襄樊、十堰,以及山东、**、河北等地。

游客在出游方式上,受高速免费通行政策影响,自驾游所占比例大幅度提升,约占8 5%左右,团队游仅占15%;两日及多日游超过70%。

星级饭店日平均出租率基本达到100%,农家宾馆平均入住率达98%,旅游购物和休闲娱乐场所生意火爆,旅游综合效益持续增长。

二、主要特点一是品牌效益凸显。

今年西峡县在河南卫视和周边十多家主流媒体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水墨龙乡、生态西峡”品牌在游客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游客出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假日期间,西峡县省内游客仍占据主导地位,周边省市客源市场不断扩大,旅游客源半径已辐射至800公里范围。

恐龙遗迹园、龙潭沟景区成为游客参观的热点,最高日接待游客达到2万人次和1.8万人次,停车场“一位难求”,景区内摩肩接踵,一片火爆景象。

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5篇

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5篇

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十一”黄金周作为年度旅游市场的重要节点,是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服务质量及市场反馈的重要窗口。

本报告旨在对今年“十一”旅游黄金周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以期在回顾中吸取经验,发现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旅游接待与市场分析(一)接待情况概览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范围内迎来了旅游高峰。

各大旅游景区接待人数较往年同期均有所增长,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其中,XX景区以XX万游客的接待量位居前列。

(二)市场分析从市场分布来看,今年“十一”黄金周的游客来源广泛,国内游客占据主流。

从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游客成为主力军,家庭游、亲子游等主题游成为热点。

从消费水平来看,中高端消费市场活跃,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受到游客青睐。

三、工作组织与实施(一)前期准备为确保“十一”黄金周的顺利开展,我司提前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

包括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安排人员分工、进行景区安全检查、完善旅游设施等。

同时,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现场管理在黄金周期间,我司加强了现场管理,确保游客的安全与舒适。

通过设立临时指挥中心、增设志愿者服务点、加强安保力量等措施,有效应对了游客高峰期的各种挑战。

同时,还加强了与媒体的合作,及时发布旅游动态和安全提示,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信息服务。

四、工作成效与亮点(一)工作成效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司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接待任务,还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特别是在景区安全管理、服务质量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提升。

(二)工作亮点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工作具有多个亮点。

首先,我们成功推出了多款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其次,我们加强了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推广。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游客的体验感受,提高了服务水平,让游客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五、问题与不足(一)存在的问题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十一旅游黄金周_“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一)

十一旅游黄金周_“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 (一)

十一旅游黄金周_“十一”旅游黄金周工作总结(一)今年的“十一”旅游黄金周,在党中央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各地旅游部门扎实工作,精心安排,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潮。

在这个黄金周,我所在的旅游部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假期前为游客制定了详细的旅游线路和行程安排,充分利用资源,扩大旅游接待能力。

我们充分挖掘了本地的旅游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包括美食之旅、自然景观之旅、历史文化之旅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周边地区合作,将多个景点进行联合推广,进一步扩大了游客的选择范围。

其次,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进行广告推广,提高了游客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我们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通过正面报道、广告片等方式,介绍了本地的旅游资源和景点特色。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线上宣传的力度,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旅游攻略和游玩指南,吸引游客的关注。

再次,我们在服务方面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我们加大了旅游交通和住宿设施的维护和改造,确保游客的出行和住宿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我们还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导游团队,为游客提供全程导游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同时,我们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旅游服务,包括购物导航、语言翻译、应急救援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便利和保障。

最后,我们对旅游市场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通过对游客的反馈和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旅游交通拥堵、景点服务不足等,我们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总的来说,今年的“十一”旅游黄金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们将以此次工作总结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为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庆黄金周旅游工作情况总结

国庆黄金周旅游工作情况总结

国庆黄金周旅游工作情况总结
国庆黄金周是中国的长假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

在这个期间,旅游行业通常迎来高峰,各地景点、旅游景区熙熙攘攘,游客络绎不绝。

以下是国庆黄金周旅游工作情况的总结:
1. 人流量大:国庆黄金周是中国旅游景点最为繁忙的时期之一,各地景点、旅游景区人员密集,游客数量剧增。

2. 服务热情: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热情周到,努力提供优质的服务。

3. 安全管理:为了确保游客安全,各地旅游景区加强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了安全意识,确保游客的游玩安全。

4. 经济效益:国庆黄金周是旅游行业的黄金时段,各地旅游景区也因此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5. 交通压力:由于人流量增加,交通压力也相应增加,一些红灯经济区域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总之,在国庆黄金周期间,旅游行业积极备战,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体验,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十一”国庆黄金周全国假日旅游情况综述
中国网10月7日讯 2015年国庆假期今天结束。

假日期间,各级旅游部门高度重视、共同努力,认真落实责任,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市场调控和政府公共服务。

旅游市场供需两旺,运行秩序整体平稳,人民群众又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国庆长假,较好地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假日期间,国家旅游局首次启动和实施了最大承载量和高峰限流措施,主动调控效果显现,旅游安全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9月30日12时至10月7日17时,国家旅游局未接到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假日旅游安全创造新记录。

一、旅游市场繁荣,整体供需两旺
假日期间,国庆节旅游消费集中释放,居民出游热情活跃。

全国各省市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挖掘打造旅游亮点,扩大旅游产品供给,活跃假日旅游市场氛围,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主题活动。

2015年国庆假日期间,北京共接待游客115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7.1%。

吉林省共接待游客1001.45万人次,同比增长19.6%;实现旅游收入59.45亿元,同比增长28.5%。

山东省共接待游客5139.1万人次,同比增长8.2%;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2.1亿元,同比增长12.8%。

湖南省旅游人数突破3700万人次,同比增长7.58%;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7.98%。

甘肃省共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6.5%。

江苏全省纳入统计的10家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25.80万人次,同比增长8.4%;门票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2 %。

湖北省共接待游客3517.05万人次,增长11.07%;旅游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长12.48%。

国庆期间,纳入监测的在线旅行商的交易总量平均增长134.7%。

出境游需求旺盛。

日本、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出境游市场火爆,美、俄、法、意等长线游大幅增长。

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统计,赴韩中国游客增长了30%。

据日本领事机构数据显示,广州9月发放赴日签证数量同比增加40%。

1至6日,内地赴港旅客为100.1万人次,同比增长3.26%;内地赴澳旅客为79.97万人次,同比增长6.3%。

据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通报,1至7日大陆赴台游客总数突破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2成。

北京、浙江、上海为最主要出境游客源地。

二、旅游方式多元,拉动消费明显
游客出行需求呈多样化,城市休闲、乡村旅游最受欢迎,假日旅游方式已从传统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
游拉动消费作用明显。

1至6日,全国铁路系统共发送旅客6279.2万人次,同比上涨8.8%,客票收入35.4亿元,同比上涨18.5%;民航系统共发送旅客763万人次,同比上涨10.0%。

散客自驾游、自由行成为主流。

黑龙江部分城市自由行比例占七成以上,预订一日游、门票、交通用车等服务的比例明显增长;1至5日,辽宁高速公路通行小轿车474万辆次,同比增长15.6%,驶入大连市自驾游车辆同比增长11.5%;福建泉州自驾游比例达到83%以上;承德散客游客占72%,游客多选择自驾方式;江西庐山自驾进山车辆达 2.8万余台,自驾游客占游客总量近九成。

休闲旅游表现抢眼。

北京乡村旅游收入约4.1亿元,同比增长6.8%;上海商旅文体联动,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商业消费,427家大中型商业企业“中秋”、“十一”期间共实现营业额133.8亿元,同比增长10.3%。

广东旅游虽受台风影响,但温泉旅游热度不减,揭阳京明温泉、清远聚龙湾温泉接待游客同比增长60%至70%,康桥温泉同比上涨40%,颐和温泉城前四天共接待游客4千余人;江苏参与运河生态游、运河古镇游、运河水上游的人次突破20万;海南省高档度假酒店、特色酒店入住率维持较高水平,海棠湾旅游饭店平均入住率为85.94%,亚龙湾平均入住率为81.06%。

文化旅游深受欢迎。

天津“听茶馆相声”深受各地游客欢迎,节日期间“名流茶馆”接待游客近2万余人,其中外地观众达90%,北京、河北观众占75%以上;
沈阳故宫博物院、张氏帅府(金融)博物馆在10月3日当天接待游客分别为2.7万人和1.7万人,均创历史新高。

红色旅游持续火爆。

湖南韶山、岳麓山—橘子洲、芷江受降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游人如织,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每天接待10万人次以上,韶山每天接待约8万人。

假日前5天,贵州遵义累计接待红色旅游游客84.8万人次,同比增长22.8%。

三、旅游+互联网,公共服务升级
假日期间,政府部门利用新技术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升级,景点景区智能化程度提高,在线旅游企业预定量上涨。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整体提高假日旅游服务效率,游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四川旅游部门将北斗卫星系统融入旅游应急救援平台,加强同公安、交通、国土、气象、地理测绘等部门数据共享,提高旅游安全保障水平;江苏旅游部门首次采用大数据及时进行全省实时客流、游客来源地分布、游客属性、停留时长、客流对比,每天分四个时段向社会发布旅游景区游客舒适度信息;大连推出的电子票业务覆盖30多家主要景区,假日前6天销售电子票3万多张,“智慧旅游”新玩法被市民和游客认可;九寨沟景区、黄龙景区网络预售门票占景区总售出门票40%以上。

四、市场秩序好转,旅游形象提升
各级旅游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安全有序。

节前,国家旅游局出台了系列措施保障假日旅游市场平稳运行,对“不合理低价游”和“欺骗、强制旅游购物”等行为出重拳打击、开展倡导文明旅游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倡议全国 5A、4A级景区带头不上涨门票价格等等,并在节日期间联合公安部、工商总局、商务部、质检总局等四部委在云南开展了旅游市场专项督查,得到全国各级旅游部门积极响应。

江苏、黑龙江、四川、广东、湖南等省市纷纷在节日期间组织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派出检查组,对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购物场所、酒店等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督促整改落实,确保了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和“安全、秩序、质量、效益”。

实施最高承载量管理,主动调控效果显现。

节日期间,部分热点A级景区根据国家旅游局统一部署,实施了游客最大承载量限流、分流措施。

故宫每日接待量限定在8万人次,与历史最高日接待18万人次相比,七天游客较为均衡合理。

各省实施景区承载量管理,积极引导了游客分流。

假日期间,各景区游客量均衡增长,部分传统热点景区游客数量得到控制。

受主动调控措施作用,纳入国家旅游局监测的125个传统热点景区接待游客量均未出现往年无序暴涨的现象,七天共接待游客2962.17万人次,门票收入15.88亿元。

景区安全得到保障,游客游览舒适度提高。

旅游志愿者上岗,文明旅游风渐行。

国庆期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6个城市的首批数万名旅游志愿者在各大景区上岗,为游客免费提供景区讲解、医疗救援、维护景区秩序等服务。

北京旅游志愿者在前门、故宫、王府井、颐和园、恭王府等游客集中的旅游集散地开展志愿服务。

湖南全省组织1.2万多人次参加旅游志愿服务行动,其中长沙、张家界、岳阳和韶山、南岳等地都组织千人次以上。

陕西文明志愿者发放资料2万余份,劝导游客不文明行为500余次。

四川省乐山市23个青年文明志愿服务岗共服务游客9370余人次、服务市民及其他人员2358余人,开展志愿服务内容4396次。

福建泉州泉州市向游客发放宣传册累计5万余份。

(伍策元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