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郑州市为例摘要:城市的更新和改造是郑州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对城市进行更新,做好规划工作,可以使得城市的居民更加的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同时进一步的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地加快,城市居住人口的数量也是在不断地增加,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当前城市在发展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建设;改造问题在当前的城市更新中,我们的城市在经济结构、功能定位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都进行着全方位的、深刻的变革。

城市的物理空间和人文空间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动和重构。

从本质上讲,不同时期的城市更新都是当时的经济、社会、政治需求对既有城市空间的改变,是一个新的“空间生产”的过程。

在此背景下,城市的更新与织补就不仅是狭义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意义上的工作,而是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寻找新动力的问题。

因此,我们的城市更新不仅是在物理层面上解决大量存量物质的老化问题,还同时进行着深刻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变革。

我们的城市在更新的时候还要保旧,传统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和保护问题在新时期的城市更新中必须同时得以实现。

1郑州市城市更新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现阶段,国家已根据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实施了系列的调控和优化举措,国内外产业化水平已完成了从发展时期向创新期的主动过渡。

伴随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深入,城市更新已作为中国城市转型、再造与复兴的主要手段之一,全国各地政府部门和有关专业人员对其的关注程度也逐步增加。

从城市更新的目的性角度出发,重点是利用城市搬迁、更新、投资和建设等综合开发建设策略,通过对城市中某衰落地区的全面更新,将新功能和老功能进行替代,并使之再次激发生命力。

一般情形下,其重点改造对象为对城市化发展产生重大障碍或负面影响的城市问题,例如,环保问题、社会经济问题以及农村社区问题等。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城 中村 改造后 居 民 的实 际生 活 状况 以及 心 理 状 况 , 示 揭
的居 民中绝大多数从事累 、 差、 脏、 险的工作 , 体力劳动者 居多, 获得的报酬却较低 。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数是 社区清洁工 、 保安 、 工厂临时工人 、 司机 、 小商小贩 、 餐饮 业人员、 建筑工人等( 2 。 图 ) 在城中村改造 中, 民完全失去 了耕 地, 村 原先靠 自 建房收取租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生活模式也被强制改 变。长期的坐收巨利, 助长了村民的惰性 , 文化水平不高
烈 , 竞争 力差 。 社会
调查显示 : 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 1 , 村 图 ) 失业率
高 , % 的人无 业 。正式 员 工 占总 人 数 的 3 , 有 工作 7 4 % 在
理、 经济、 社会等角度 出发 , 城 中村 ” 对“ 现象 , 从多方面
多 视角进 行 了深入 研 究 … 。但 是对 城 中村 改 造 实施 后 , 回迁居 民实 际生活 状 况 进行 研 究 的相 对 较 少 , 文 通 过 本 问卷调 查和 实地走 访 改 造后 的郑 州市 城 中村 村 民 , 了解
江西 农 业 学 报
2 1 ,2 3 :0 0 0 2 ( ) 29~2 2 1
AcaAgiu ua in x t rc h reJa g i
郑 州市城 中村 改造 后居 民生活 状 况调 查研 究
刘丽华, 杨芳绒 , 红, 贺 卫 刘
(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 , 河南 郑州 4 00 ) 5 02
关 键 词 : 州 市 ; 中村 ; 郑 城 改造 ; 活状 况 ; 查 生 调
中 图分 类 号 :33 8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 5 12 1 )3— 29一 4 F2. A 10 —88 (00 0 00 o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于郑州市的调查与思考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于郑州市的调查与思考
重 庆科技 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 期 0 第5 2
Ju a o C ogi n e i fSi c n eh o g (oi i csE i n N . 02 orl f hnqn U i rt o c ne adT cnl ySc lS e e di ) n g v sy e o ac n t o o5 2 1
题. 具有 重要 的理论 价值 和现实 意义


城 中村 改 造 中思 想 政 治 工 作 面 临 的 新
问 题
说 服 力 不 强 、 同感 不 足 、 信 度 不 够 , 认 可 总体 而
言 . 阶段 思想 政治 工作 在 城 中村改 造 中处 于疲 软 乏 现
4 0 4 ) 师 5 0 6教
收 稿 日期 :01 —0 —1 2 2 2 7
“ 中村 是 指那 些位 于城 市规 划 区范 围 内或 城 半包 围 . 有 或者 仅 被 没 有 少 量农 用 地 的 村落 ” …随着 我 国城 市化 进 程 的不
断加快 、 城市 框 架 的逐 渐 拉 大 。 土地 作 为 一 种 不 可再 生 资 源变 得 口益 紧 张 。老市 场 、 老城 区 、 厂 矿 , 老 尤其
是 城 中村 占有 的 大量 土 地 成 为 房地 产 开 发 商 共 同关
员 干部 必须 坚持 身教 重 于言 教 的原则 .严 于 律 己 . 在
各个 方 面起 模范 表 率作用 党员 干部 是 我们 党 思想 政
注 的对象 。 此外 , 大 多数 城 中村位 于城 市 中心 区 , 绝 便
利 的交 通 、 宜 的房 租 同样 吸引 了大 批城 市 “ 便 新移 民”
治 工作 的重 点对 象 . 又是 开展 思想 政 治工 作 的 主体 和 关键 力 量 。 可惜 的是 . 城 中村 改造 过程 中 , 应 冲锋 在 本

郑州市“城中村”的演变探源

郑州市“城中村”的演变探源

郑 州市 “ 中村 ’ 城 ’ 的演变 探源
文/ 田
着 农 村 的 模 式 它 形 成 的 原 因是 城 市 化 进 程 快 速 发 展 的 结 果 .也 可 以说
鲁 田

式 :) 1 由政 府 牵 头 , 地 产 开 发 商 与 村 委 会 合 作 进 行 改 造 。 如 房 东 郊 的 燕 庄 与 花 园 路 上 的 西 关 虎 屯 2) 地 产 公 司 直 接 房 与 村 委 会 合 作 进 行 改 造 。 东 风路 上 的 十 二 里 屯 。 ) 府 统 一 如 3政 进 行 征 地 , 一 进 行 改 造 如 郑 东 新 区 的建 设 导 致 大 批 的 安 置 统 小 区 。4 村 民 自 己改 造 。 如 北 有 刘 庄 村 , 有路 砦村 。 ) 南
置 卫 生 间 和 厨 房 , 再 设 置 公 共 卫 生 间 不 郑 州 市 的 “ 中 村 ” 造 是 从2 0 年 初 提 出 .0 3 开 始 城 改 00 20 年 实施 , 重点 是 市 区 内 的 “ 中 村 ” 城 中村 ” 造 主 要 有 四种 形 城 “ 改
展 步伐 .游 离 于现 代 城 市 管理 之外 的 农 民仍 在 原 村 居 住 而 形 成 的 村 落 , 称 为 “ 市 里 的村 庄 ” 尽 管 在 区 域 上 已 经 成 为 城 亦 都 。 市 的 一 部 分 , 在 土 地 权 属 、 籍 、 政 管 理 体 制 上 仍 然 保 留 但 户 行
1 城 中村 的 形 成 原 因
所 谓 “ 中村 ” 是 指 在 城 市 高 速 发 展 的进 程 中 . 于 农 村 城 , 由 土 地 全 部被 征 用 ,农 村集 体 成 员 由 农 民 身 份 转 变 为 居 民 身 份 后 , 居 住 在 由原 村 改 造 而 演 变 成 的 居 民 区 仍 或 是 指 在 农 村 村

郑州市城中村建设

郑州市城中村建设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问题探索——以祥营村为例学生姓名:张梦临学号: ***********专业:行政管理二班院(系):公共管理学院完成时间: 2013年6月11日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1)正文 (1)一、城中村 (1)(一)城中村的概念 (1)(二)城中村的特征 (1)(三)祥营村发展问题 (2)二、郑州市城中村改造 (2)(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2012年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政策 (3)(三)祥营村改造方案 (3)(四)郑州市城中村改造中现行的运作方式 (3)三、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问题 (4)(一)祥营村城中村改造反应的问题 (4)(二)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4)(三)郑州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改进措施 (5)参考文献 (6)郑州市城中村改造问题探索——以祥营村为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经济的竞争以及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城中村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

因此,城中村的改造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特殊阶段,在拆迁中涉及土地产权问题的多元利益纠纷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拆迁纠纷土地产权A 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 speeding up unceasingly,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to improve the urban grade, the urban function i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village in ci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economy requirements. Village in city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will become a pressing problem, cities have to face to become special stage of the inevitab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land property rights issues involved in the demolition of multivariate interests disputes have become social issues of concern.Key words: Zhengzhou city Urban villages renovation Demolition dispute Land property rights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一个是新技术革命,另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 区范 围 内 ,有 行 政 村 1 6 , 自然 村 0个 1 4 , 总 占 地 约 1 万 亩 , 7 平 方 公 7个 O O 里 ,居住 村 民3 万人 ,容 纳 的进 城务 工 0
严 格 落 实。 虽 然 目前 实行 的模 式是 招标
拍卖 挂 牌 ,在 一定 程 度上 防 止和 避 免 了 腐 败 行 为 的产 生 ,有 利于 土 地市 场 公平
造工 作有 非常 大的借 鉴作 用。 在 城 中村 改造 政 策 方面 ,20 03 年 、2 0 年 , 郑 州 市 政 府 先 后 出 台 了 04
按 照相 关 文件 ,郑 州市 城 区内 的城
中村 改造  ̄ 2 1 年要 全部 完 成 ,随着 改 J0 0
造工 作 的 全面 快 速推 进 ,改造 过 程 中不
免就 出现 了 “ 刀切 ” 的 问题 。 是不 是 一 所 有 的城 中村 都 需 要 改造 ,这 首 先就 是

个 问题 。 可 以说绝 大 部 分 的城 中村 已
步 走 向 了 规 范 、 健 康 、 快 速 的 发 展 道
程 中所 共 同面 临 的一 个 难题 ,郑 州市 也
不例 外 。郑 州 市 十一 五 规划 纲 要 提 出 : 加 快 城 中村 改造 步伐 ,力 争 2 1 年前 基 00
路 ,从 政 策和 法律 上 进 一步 保 障 了被 改
中村 改造 的 “ 州 模 式 ”。 即 :① 优 先 造 村 村 民 的合 法权 利 ,为城 中村 改造 工 郑 建 学校 、 医 院 ;② 增加 经 济 适用 房 ,建 作 的稳步 推 进 提供 了制度 保 障和 正确 的
本 完 成 老城 区 现 有城 中 村 的改 造和 整 治 任 务 。 目前 ,郑州 市 的 城 中村 改造 力 度

城中村问题探究 -以郑州市为例

城中村问题探究 -以郑州市为例

城中村问题探究一、概况:城中村又名都市村庄,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由于急风暴雨式的城市建设和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用地的急剧膨胀,把以前围绕城市周边的部分村落及其耕地纳入到城市用地范围的农村,大部分耕地的性质由集体所有制转化为全民所有制,在这些用地上以居住功能为主要形成的社区称为都市村庄,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城中村。

传统的农村是农舍加周围的田园,充满宜人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

而城中村却是农舍加周围的水泥高楼,充满了城乡间的不协调。

“只见新屋不见新村,只见新房不见新街”是对城中村的真实写照。

这里没有农村的清新,也没有城市的整洁。

城中村内部看不到多少城市功能的痕迹,农村的气息在这里窒息了,城市的气息在这里全然不见。

目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中村问题的出现已经将近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在城中村发展过程中,不同城市、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状况。

目前,在城中村的治理中主要讲其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早已没有农民户口和农业用地,早已改成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城镇管理,撤销了乡、村行政建制,已经没有农民集体财产和宅基地产权的地区。

第二种:村内已没有耕地,原自然村除宅基地以外的土地已被征用,变为城市建设用地,村内已无农民集体财产。

虽然一些村已将农村村委会改为城市型居民委员会,农民也已农转非,成为城镇人口,但农民宅基地还未被征为国有,宅基地和房屋产权还是农民产权。

第三种:“城中村”现有土地产权还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村民以非农收入为主。

土地已经全部或大部份被国家征用,虽然村中农民已全部转为城市户口,但农民宅基地还未被征为国有,其土地本质仍未发生变化,这部分“村”至今仍然还是“村建制”,实行村的管理方式。

甚至还有不少农民集体财产和村办企业经济实体。

第四种:还有部分耕地,仍是乡政府、村委会建制,还有不少人是农民户口,农牧种植业仍占一定比重的村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中村就像现代都市的一块块伤疤。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
私 拄乱 建 造 崴安 全 隐 患
变 成 “ ” 的 一 部 分 。 构 建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适 应 了我 国 改革 发 展 化进 程 城

义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 扎实实做 好 构 建 社会 主 义 和 谐社 会 的 各 项工 作 ,因此 对 城 中 村 的改 造 势 在必 行 。
移最终形成 了今天所谓的 “ 城中村”,河南省 郑州 市在推进城 市化 工 不现 天 ” 的社 区 性视 景 , 就 是这 种 景 观状 态 和 问题 的典 型表 现 。 它
作 中取 得 了显 著 的 成 绩 , 随 着 城 市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越 来越 多 的 “ ” 村 进 入 关 键 时 期 的 客 观 要 求 , 构 建 社会 主 义 和 谐 社会 就 是在 推 进 社 会 主 严重 制 约 了城 市整 体 功 能 的提 高 与 生 活 质 量 的改 善 同时 也 影 响 了城 市
更 为 重要 了 。 ” ( ) 虽然 皮 影 戏 同 其他 戏 剧 一 样 , 已 不能 如 前 现 代 化 6
面 对 皮 影 戏 的 现 状 , 魏 立群 有 一段 描述 值 得 深 思 。 “ 许 皮 影 的 或
时 期 那 样 发 挥 着 不 可 缺 少 的 教 化 作 用 , 但 民 族 固 有 本 性 决 定 着 它 需 要 整 体 艺 术 形 式 会在 今 后 的历 史阶 段 中逐 渐 消 亡 ,或 许 只 有 少 量 的 皮 影 传 统 的 文 化 艺 术 来 填 补 精 神 的 空 缺 , 既 然 需 要 仍然 存 在 ,衰 落 就 只 能 演 出仅 作 为 民 间 文化 的传 统 状 态 保 留 ;从 皮 影 艺 术 深 层 的 民俗 挂 念 、 成 为革 新 完 善 的动 力 和 契机 。 第 四 、反 思 审 美情 绪 的 遗 失 的 美 、 舞 蹈 的 美 、 美术 的 美 、语 言 的美 、戏 剧 意境 的 美 以及 深 邃 哲 理 造 型 意 识等 方 面来 说 ,它 也 将 被 今 后 的 现 代 生 活 所 吸 收 , 将 会 变为 新 的艺 术 状 态 而 存在 。 ” ( )无 容 置 疑 ,任 何 一 种 艺 术 形 式都 有 可 能被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调查与分析》一.序言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推动城中村改造也是我区继续推进城市化、建设现代化城区的应有之义。

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国情下,由于快速城市快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目前在国内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或者说是问题,因此我认为需要结合本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综合分析城中村改建的问题。

二.郑州简介相信大多数人对郑州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其中对郑州发展也都有所了解。

因此本次就以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作为本次论文的分析城市。

郑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于夏商时期,曾在此建都。

近代中国,郑州一直在县级和市级之间徘徊。

1953年,1954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前往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城市。

郑州市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征收也是历史上重要的商埠,至今仍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

三.城中村特征及其成因“城中村”的形成是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根源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村落徒弟所有权归属集体名村民委员会时期管理主体。

“城中村”市政公用、市容园林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城中村”道路、排水、供热供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设施基本为空白,居住环境恶劣;村庄建设无序发展,农民房屋“黑、窄、密”,居住环境“湿、危、杂”问题突出;大量低收入、素质低的流动人口涌入“城中村”使得“城中村”成为这回丑恶现象的多发地。

“城中村”的这些特点,决定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地缘特征都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成为城市的溃疡,对其改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城中村”问题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要城市发展的一个问题。

毛泽东曾经说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四.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过程郑州近些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近年来郑州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也是每个郑州人所津津乐道的。

其中城市建设最重要且最难的部分当属城中村改建了,所以本学期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调查报告还是更加贴合实际,就郑州市近郊区的农村(或者说是城中村改造进行论述)。

从2003年9月郑州市政府将城中村改造提上议程算起,郑州城中村改造已经走过了十年征途。

遍布城市的228个自然村,如今已有170余个获批改造。

2014年将全面启动剩余城中村改造。

先来看看最近几年,郑州关于城中村改造的公告:2003年9月,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这意味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

2004年,金水区西史赵村第一个启动拆迁改造,成为郑州第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2006年3月25日,燕庄村改造拆迁,将郑州带入大规模城中村拆迁改造阶段。

2007年《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精心编制,报批成果已经完成。

本规划共分为两个层次:市域和中心城区。

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惠济、上街六区,已经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城区面积7446.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

发展目标:到202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闻,市域城镇人控约为789万人,权势生产总值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10万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米;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0.8-1平米。

2012年7月17日,郑州市政府同意20个城中村进行改造。

致辞,郑州市建成区(除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内228个城中村已有119个获批改造。

2015年,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三环内的全部城中村启动了拆迁改造。

就金水区来说,2015年1月至今,先后启动大铺,姜寨,司家庄、马李庄、勺袁、杨君刘等1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郑州市三环内的城中村启动了拆迁改造,但拆迁改造的重点和难点在郑州的北边,因郑州市区域向北延伸发展,导致金水区的城中村改造也相应向北延伸。

在郑州市建成区,陈寨、绿林、刘庄等三环外的城中村,离中心城区近,交通便利、放假较低,因此,外来人口多、商业用房较为发达,这也成为金水区拆迁改造的老大难。

五.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旧模式研究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有:(一).政府指导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采取“一村一案”方式,根据现实情况和群众意愿,以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模式为主,也可以采取与投资商联合改造或通过招标选定投资商独立改造的模式。

(二).城中村实行改制,撤村建居,城中村村民户口农转非,享受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和就业待遇,原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设立集体法人股和个人股,集体法人股原则上不低于40%,集体股收益除用于扩大再生产外,主要用于为未就业的原村民办理社会保险和其他集体福利事业。

(三).城中村原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宅基地以国有划拨方式给原住户使用,原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用地确权给使用者,转为国有土地的首次转让或改变土地用途,应补缴土地出让金和有关税费;投资商独立改造城中村,经营性用地须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除少数城中村改造项目采取招拍挂方式外,大部分在实践中还是采取了协议出让方式),土地出让金由市财政局收取并全额用于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社会保障(郑政[2004]35号文件)。

(四).城中村的改造方式为彻底重建,可采取企业自筹、村民集资、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筹资,改造中主要建设原居民安置用房(享受经济适用房优惠待遇)和商业用房、出租房(须补缴土地出让金)。

(五).城中村改造由政府协助拆迁人拆迁,拆迁补偿安置方案须由村民大会或转制后的股东大会通过,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两种方式进行补偿,每处合法宅基地原则上按一个基准建筑面积(228平方米的新建住宅面积)予以安置,超出部分按建安价给予货币补偿,不足部分由被拆迁人按新建住宅建安价补齐差价。

(六).2000年8月9日后原村民未经规划、建设等部门批准建设的住宅,按照违法建设处理,拆迁时不予安置补偿;非本村村民占用集体土地建设房屋,或购买在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城中村改造完成后经确认符合改造规划的补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及有关税费可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不符合改造规划的应予拆迁,由拆迁人按被拆迁房屋的重置建安价给予补偿。

六.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新模式研究经过五年探索,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取得了一定经验,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郑州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6月出台了《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郑政文〔2007〕103号),随后又出台或公布了《关于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实施中具体细则的会议纪要》(市长办公会纪要(2007)61号)、《关于城中村改造经验总结和措施完善等问题的会议纪要》(市长办公会会议纪要〔2007〕100号)、《关于城中村改造中廉租住房和周转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郑政文[2007]208号)、《关于禁止城中村擅自拆迁和擅自开工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郑政文[2007]209号)、《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流程(试行)〉的通知》(郑政文〔2008〕120号)等文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新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即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新模式。

七.郑州总体发展:郑州未来12年的发展方向,以东西南三向为主。

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增长边界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细致环城高速公路,北至黄河湿地保护区,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发展方向主要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主,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

伴随着郑州市城乡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在资源利用、人文景观、城市规划、环境卫生、村民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的巨大差异逐步体现出来,从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郑州市城市协调发展的主要问你。

一句郑州城中村大规模改造过程遇到的资金、人口拆迁安置以及城中村的二次拆迁等诸多难题,今儿提出了对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合理化建议。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郑州市政府对城中村改造的力度之大,以及对城中村改造的决心。

八.对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合理化建议从各个省市“城中村”改造的时间中得知,“城中村”改造最难协调的就是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即政府、村民和开发商三方利益关系之间的制约和调和。

其中政府的担忧是拆迁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政府自己开发因成本国语高昂难以启动,而给予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介入开发,欧不可能造成房屋过量供给,冲击也已经趋近饱和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商的担忧是此种拆迁开发中的利益矛盾重重,不确定因素很多,高昂的交易成政府对楼本会吞没和消散房地产开发的正常收益,楼层高度的管制会使开发变得无利可图;村民的担忧是他们既得的房地产租金收益在开发中而且会损失市中心区域房地产升值前景得不到保护,他们会以几百年来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为由,对他们既得利益寸金必争。

因此,“城中村”改造中,必须选择合理的制度安排,兼顾各方利益主体的要求,成功实施改造工作。

(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1)在“城中村的改造当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

所谓的政府行政手段就是制定有关“城中村”改造的法律规定和政策,该方面的欠缺造成的改造问题在上面已经谈到,目前郑州市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于“城中村”改造还没形成合力,缺乏重医的改造规划和改造方案,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相互的协调也缺乏组织性。

很多保证“城中村”改造能够有效进行的政策改革还没有进行,这给“城中村”的改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城中村”土地未能及时收归国有以及宅基地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各级政府部门对“城中村”管不了、治不好的根本原因;(2)村民与政府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交流,改造相关方案大多数村民并不知情,或者对拆迁过渡期内的补偿条款不满意,造成部分村民拒绝签订拆迁协议;(3)拆迁改造部门缺乏执法队伍建设,暴力执法,强拆现象屡见不鲜;(4)土地产权不明确。

(二)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构建和谐郑州、建设中原首善之区的要求,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快城镇化发展为核心,把城中村改造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村民安置、城市景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依法保护村组及村民的合法权益,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及投资者的利益,达到村民、开发商、政府“三满意”,通过努力将城中村改造成现代化城市社区,为郑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