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口问题的因素及其影响
俄罗斯“人”的危机:人口负增长如临车臣战争

俄罗斯“人”的危机:人口负增长如临车臣战争战争、债务、天灾、政府信用、生态恶化、毒品泛滥……这些都会使一个国家面临危机。
但是,俄罗斯目前所面临的这场危机却与众不同,俄罗斯面临的是“人”的危机。
由于人口负增长,目前俄罗斯人口自然减少的速度,相当于三五天打一场“第二次车臣战争”。
人口过剩是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负增长导致的人口短缺则是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
很难说现在的俄罗斯是一个发达国家。
然而,俄罗斯的人口却长期保持了较高水平的负增长。
俄罗斯人当然清楚人口减少对其社会发展可能造成的伤害,但却未必能够预见它在今后20年间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巨大而又难以逆转的民族灾难。
20年后,俄罗斯还剩多少人?俄罗斯的人口数量自1960年代开始,40多年来一直呈下降态势。
据俄官方统计,1992年年初俄人口总数为1.487亿,到2003年中减到1.445亿。
尽管大量国外移民弥补了其自然减员,但俄罗斯这期间的绝对人口总量还是减少了约420万。
俄罗斯并不是人口下降的惟一国家,但在人口下降的规模和速度上,却没有任何一国能望其项背。
美国移民局资料显示,1992年到2003年间,全球人口下滑的国家有数十个,其中绝大多数国家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向外移民,俄罗斯恰恰相反———近3年中,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返回的人数年均为200万。
但即便如此,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在过去10年间的人口损失平均每年仍达到数十万。
美国移民局预测,即使最保守估算,从2000年到2025年,俄罗斯的人口也将减少1000万。
联合国人口署较为适中的估算则为2100万。
如果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那么到2025年,俄罗斯全国15至24岁年龄段的人口数将不会超过600万。
这至少意味着作为军事强国的俄罗斯到那时将不复存在。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严重的人口危机的确已经降临俄罗斯。
按某些西方专家评价说,俄罗斯还未认识到本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未清醒地看出它将严重影响全体国民的生存能力和整个国家的精神状态,会严重限制俄经济和军事潜力的挖掘,并不可避免地削弱其国际影响力。
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历史、现状、与前瞻

年龄人 口占前 苏联人 口 比例 的 5 , , 0年 F降 74 17 9 为 5 。直到 苏联解 体前 , 动 年龄 人 口的数 量 都 4 劳
在 逐 年 下 降 第 二 , 动 年 龄 人 口 日趋 老 化 l ~ 劳 5
门和社会 的关 注 , 现象 和 社 会 经 济后 果 也 开始 在 其 新 闻媒体 上不 断被 披 露 , 有 些 问题 迄 今 仍 然未 能 但
找 到根本 解决 途径 。 ( ) 别 比例 失 调 。 性 劳 动 年 龄 人 口 死 亡 水 一 性 男 平 偏 高
2 岁青 年是 当时 前苏联 补 充 就业 人 口的基 本 来源 。 4 每 1 0名 劳 动年龄人 口中这个 年龄 组 的人 口 比例 被 0
称 为 “ 年 替 代 率 ” 这 个 比率 越 大 并 且 愈 益 提 高 , 青
和终 极 目标 , I 人 ]问题 也 必 然制 约 国家 社会 经 济 的
持 续 、 康 发 展 。 自苏 联 解 体 以 来 , 罗 斯 在 向 自由 健 俄
市场 经济过 渡 的过程 中 , 社会 、 济 各方面 问题纷 繁 经 复杂 、 出不 穷 , 中的人 口问题 既有 前苏联 时期人 层 其 口问题 的历 史沿 袭 , 有其 剧变 以后 的深 刻 社会 经 又 济根 源 , 而 , 从 既集 中地反映 着俄 罗斯 转轨过程 中社 会 经 济领域 的深层 次矛 盾 和 问题 , 又制 约 着 俄 罗斯 社会 经 济改革 与发 展 。
M a 20 v 02 No 0
第 二次 世界 丈战 中, 苏联 直 接死 于战 争 的人 前 口达 20 0多万 . 中绝 大 多数 是男 性人 口 , 而造 O 其 从 成战后 男女人 旧比铆 的不平衡 。在 战后 相当 长的一
俄罗斯再次敲响人口问题警钟

俄罗斯再次敲响人口问题警钟作者:程亦军来源:《世界知识》 2020年第8期文/程亦军俄罗斯地大物博却人口稀少,人口问题一直被视为俄罗斯的“阿喀琉斯之踵”,是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掣肘因素。
2020新年伊始,俄总统普京发表了年度国情咨文演讲。
这次国情咨文从人口问题开篇,普京在全程70分钟的演讲中用近半篇幅向议会上下两院阐述严峻的人口形势。
咨文必涉人口问题是俄国情使然,也是惯例,但篇幅如此之大却极为罕见。
与之可比的是2006年国情咨文,那年普京异乎寻常地宣称,人口问题是“当代俄罗斯最尖锐的问题”。
这一次,普京告诫国人,“俄罗斯的命运和历史前景取决于人口”。
四次人口危机人口危机在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
第一次发生在1914~1922年,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争。
据后世学者统计,一战期间俄损失了271万~445万人口。
第二次人口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导致严重饥荒。
根据1964年苏联官方公布的数据,1933年全苏人口死亡率高达41‰。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和工业化建设,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逐渐恢复元气,加上国家版图扩大等因素,到卫国战争爆发前的1940年,人口达到1.94亿。
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导致第三次人口危机,使苏联付出了死亡2000万人的高昂代价,还产生了诸多人口学意义上的负面影响,包括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俄人口结构发展进程。
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俄罗斯发生了第四次人口危机。
这场危机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
政治体制的突变、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瓦解、大量无序的人口迁移、民族间的纠纷,凡此种种极大压抑了人们婚育意愿,表现出来的是高死亡率和低出生率,而导致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男性公民酗酒。
再次面临人口减少难题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俄罗斯第四次人口危机旷日持久,给国家复兴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1992年俄人口达到1.4856亿的历史峰值,随后陷入持续下降,到2008年跌入谷底时,全国人口比峰值年份减少了582万。
俄罗斯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探析

Northwestpopulation西北人口年份19131939195119591970197919811988男性49.747.944.045.046.146.646.747.0女性50.352.156.055.053.953.453.353.0世界人口1.俄罗斯人口性别比失调状况俄罗斯人口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口性别比失调———男少女多。
据资料介绍,1950年俄罗斯女性人口比男性超出2150万人,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6.11%。
直到目前,女性人口仍比男性高出6%,这种状况是世界上所罕见的。
俄罗斯人口性别比失调现象由来已久,二战期间苏联的牺牲者主要是男性,使妇女在人口中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当时,在50岁前因战而亡和因伤致死的人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倍多。
男性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1939年为47.9%,1951年为44%(见表1)。
1957年苏联男女比例为83∶100。
在战后的和平环境中,男性人口逐渐增加,男女人口比例差距有所缩小,到80年代末男性人口的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男女比例调整为48∶52。
1988年苏联男女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7%和53%(见表1)。
当时在30-40岁的未婚男女中,女性比男性多30%,此后男性比例略有回升,但仍然偏低。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人口的性别比失调现象又有所回升,1995年俄罗斯人口性别比为88.1,2000年仅为87.8。
①目前,全俄女性比男性多900万。
预计到2010年,女性人数将超过男性1000万,从而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②2.俄罗斯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造成俄罗斯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包括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口构成和男女平均寿命比等诸多因素。
2.1恶劣的生存环境———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纵观俄罗斯一战以来的历史,该国的人民一直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定的水深火热之中,生存环境恶劣。
首先,俄罗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男性人口伤亡惨重。
俄罗斯人口分布特点地理题

俄罗斯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国家,其人口分布特点与其地理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俄罗斯人口分布的一些特点:
1. 东西分布不均:由于俄罗斯国土广袤,其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尤其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大城市附近。
而东部地区(包括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
2. 城乡差异:俄罗斯的城市化程度相对较高,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
其中,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最大的城市,人口密度较高。
而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和少数民族。
3. 沿边地区人口稀少:俄罗斯的边境地区,如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恶劣和交通不便等因素,人口密度较低。
这些地区大多是寒冷和偏远地带,限制了人口的迁徙和定居。
4. 少数民族分布: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群体。
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国内的不同地区,如北高加索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和北方原住民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的人口分布情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气候、历史和经济等因素。
以上仅是对其人口分布特点的简要描述。
俄罗斯人口对国家实力的影响

俄罗斯人口对国家实力的影响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适度。
人口结构合理及人口流动有序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
俄罗斯土地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最广阔的国家。
但是其人口截至2010年仅为1.429亿,与辽阔的领土很不相称,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9人,因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稀疏的国家之一。
从2010 年的人口统计数据看,俄罗斯人口状况呈现以下特点:一、人口总数呈持续减少趋势;二、人口主要集中在首都莫斯科及其周围的区域;三、城乡人口和男女人口比例失衡问题严重;四、远东和乌拉尔地区人口流失问题突出。
此外,较欧洲人口死亡率平均水平,俄罗斯成年男性死亡率高于欧洲10倍,成年女性高于欧洲4倍,儿童死亡率高于欧洲平均水准的2倍,而每千人新生婴儿在满周岁前的死亡率是10.2。
俄罗斯人均预期寿命甚至达不到1966年的水平伴随着人口问题而来的,是俄罗斯出现深刻的社会危机,并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利益。
首先是劳动力短缺问题。
由于低生育率和高死亡率以及青壮年男性的高死亡率,俄罗斯的社会劳动力明显出现短缺。
据调查,目前俄罗斯劳动力短缺达到了1000万,,其中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天然资源开发领域,劳动力短缺近50%。
劳动力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其次,由于人力资源消减,更多的人才可能会流往海外。
移民人口问题在最近十年成了俄罗斯社会一个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移民问题的主要变化是发生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移民交换,迁入移民主要为被迫移民和等待入欧的非法移民,而俄罗斯每年有10万人长期移民在国外,其中不乏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劳动力,这造成的巨大损失是迁入移民很难补偿的。
出生率下降也导致俄军兵源不足,并且由于数量不足,俄各地兵役部门为完成征兵指标,将不合格的兵员送入兵营,从而导致兵员的质量下降,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
俄罗斯第四次人口危机

严重的第 四次人 口危机。前 三次均 同战争 、 饥饿等 因
素密切相关 , 而这 次却发生在 和平时期 。
-— —
9 —— - - —
的不稳定 。
由于持续的低 出生 率 , 俄罗斯人 口结构成 为突出 的“ 倒金字塔” , 年儿 童数量 越来 越少 , 动力储 型 少 劳 备 日益枯竭 。年轻人数量急剧减少将导致俄罗斯快速 进入老龄化社 会 , 而实 际上俄 罗斯 已经进入成 为名副 其实的老龄化 国家 。人 口专家预测 , 由于青少年在 人
对于俄 罗斯 国家来说 , 口问题可 以说是几 百年 人 来一直延续的问题 , 一直制约着 俄罗斯 的发展。俄罗 斯国土广阔, 自然资源 丰富 , 地跨欧亚 两大洲 。 世界 是 上面积最 大的国家。俄 罗斯 领 土面积 l 0 万平方 公 7 7 里, E却 只有14 亿 ( 人 l .2 截至 20 06年 ) 。 目前 , 罗 … 俄
二 、 罗 斯 人 口危 机 成 因 俄
俄罗斯社会人 口形 势总体来说不 容乐观 , 口危 人
机形成有多方 面的 成 因, 既有历 史 的, 经济方 面的原
因, 也有价值观方面的原因和其他社会原因等。
1 .历史 因素 从2 0世纪 初到 l 9世纪末 , 罗斯 发生了三次人 俄
配。人 口问题成 了影 响俄罗斯社会 和经 济的一大瓶颈
问题 , 在俄罗斯 国 内引发 了严 峻 的人 口危机。俄罗斯
口危机。分别 是 1 l— 12 94 92年问 的一战及随后 的西 方武装干 涉而保卫 苏维埃 的政权 的斗争 ;97 13 13- 9 8 年的苏联肃反 扩大化 和 14 —14 9 1 9 5年 的第 二次世界 大战。革命 、 饥饿 、 战争及统 治压迫制约 了苏联家庭生
俄罗斯的人口危机

维普资讯
人 口锐 减 的 原 因
俄罗斯 的人 口问题有 着深 刻 的社会 原 因 :
略 有下 降 的趋势 ,然而这 一趋 势未 能保 持 ,19 99年
又 重 新 上 升 。 19 99年 全 国死 亡 人 数 比 出 生 人 数 高 出
格拉 西缅科 ” 预测 , 果俄 罗斯 人 口仍 保持 目前的锐 如 减势 头 , 2 7 到 0 5年将减 少 至 5 ( - 0 0万人 。更有 0  ̄- 60
类 教 育 规模 将 缩 小 ,培训 体 系将 受 到 破 坏 。第 四 , 移 民进 程 ( 向国外 移 民和外 来 移 民 ) 消积 影 响 的
为 1. 6 2亿 ,0年 后翻 了一 番 , 5 后又翻 6 2年 了一 番 ) 。然 而 , 世界 人 口快 速增 长 的背景 下 , 在 全
球人 口分 布不平 衡及 其结 构差 异却显 示 出不 断加剧
的势 头 。 俄 罗斯 , 在 自上 世纪 9 年 代 以来 , o 由于受人 口老 龄化加 剧 、 亡率持 续 上升 、 死 出生率 不断下 降 等
中期 以来 , 罗斯 人 口数量 持续下 滑 , 好与俄 罗斯 俄 恰 经 济 的 衰 退 相 吻 合 。特 别 是 19 - 20 9 2 00年 间 俄 人 口
响 国家 安 全 。其次 , 动 力人 口剧 减必 将 严 重 阻碍 劳
经 济 发 展 。在 经 济 增 长 条 件 下 , 动 力 人 口 的 减 少 劳 必 然导 致 劳动 力 短 缺 。据俄 经 济发 展 部评 估 . 20 - 2 1 0 6 - 0年 具 有 劳 动 能 力 的 人 口将 只 有 3 0万 , - 2 届 时 很 可 能 不 得 不 依 靠 引 进 中 东 、 中 国 及 越 南 的 劳 动 力 来 弥 补 劳 动 力 的 短 缺 。另 外 , 口 老 龄 化 也 人 将加 重 国家 支 付 退 休 金 和 发 放社 会 补 贴 的 财政 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人口问题的因素及其影响
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适度。
人口结构合理及人口流动有序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实现该国或该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
(1)
俄罗斯人口作为世界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世界人口发展起来的。
但其变动趋势同世界人口相比,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
俄罗斯的人口发展由于各个时期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三个时期:1719~1917年的沙俄时期,为增长时期;1917~1991年的苏联时期,为缓慢增长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时期,为平缓下降时期。
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主体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占其76.7%,人口占51.2%。
由于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俄国人口增长缓慢,大大低于同期世界人口增长率。
《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指出,人口出生率低和平均寿命短,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畸形,劳动力资源匮乏,社会基层组织——家庭的弱化,居民的精神道德和创造力的下降是俄罗斯深刻社会危机的结果。
一个国家的人口状况反映了其社会层面的方方面面,是评量其社会安全发展的重要指标。
从国家安全利益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面临很多导致人口问题的因素。
苏联时期形成的人口特征,如自然增长缓慢男性死亡率高平均预期寿命多年停滞不前性别结构严重失衡等,再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
苏联解体后,作为其主体部分的俄罗斯人口状况不能不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表现得甚至更为强烈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进入了艰难曲折的社会经济转轨时期,其社会矛盾空前加剧,生产里持续大幅下滑。
1998年的GDP 仅达到1989年的46%,降幅过半。
至此已由一个发达的超级打国摇身为世界上一个中低收入国家。
贫困人口比重上升,失业率急增,这一切对人口在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全国人口态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俄罗斯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趋势
苏联解体前,俄罗斯人口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增长势头,虽有对前期二战巨大损耗的恢复性因素,但人口在生产的形式基本稳定。
自独立以来,俄罗斯出现了人口规模持续减少的趋势。
自1992年的14831万历史峰值开始呈负增长态势。
虽然原来分布于苏联其它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族人大量返回,每年近迁入30~50万人,客观上减缓了人口下降趋势,但总的形势并不乐观。
尽管俄罗斯政府推出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生育,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农村,因人口剧减形成了大量无人村落,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
这种变动不属于正常人口转变,显然是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变化所引起的现象。
出生率和生育率大幅下降死亡率上升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中期,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20%~25%的水平上,进入60年代后半期,由于年龄结构影响即大战期间出生人口较少,加上生育观念的变化,出生率有所下降。
伺候政府部门强化了鼓励生育耳朵政策,人口学界也提出了“三子女家庭”的倡议,这一切促使出生率得以稳定回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直接原因有结婚率降低离婚率上升,大量堕胎的行为。
这些都是由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巨变而产生的现象。
人均收入的锐减,对未来生活和战争的担忧和恐惧,大规模人口的迁徙,家庭的不稳定等,都
降低了人们的婚育意愿。
许多工薪阶层的家庭,难以承受添丁家口的经济负担。
这在已生育一胎的家庭表现得尤为突出。
1994年起,俄罗斯政府不得一再强化生育的物质鼓励但效果甚微。
由于过高的死亡率,俄罗斯的人均寿命预期也降低了很多。
即便实在苏联解体前,社会经济相对正常稳定的时期也是这样。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死亡率更是迅速上升。
2008年2月,普京指出,俄罗斯人口预期寿命处于欧洲最低水平,俄罗斯每两个男人中就有一个活不到60岁,这种现象是一种“耻辱”。
最近几年可以看到俄罗斯出身率有所改善但死亡率依旧上升,人口再生能力仍然明显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毫无疑问的是,社会动荡生活艰辛及其所产生的心里和生理上的巨大压力,是促成死亡率的基本因素。
而俄罗斯死亡率最明显的是青壮年男性,这对俄罗斯社会与发展又会产生更强大连锁的负面影响。
究其原因除了俄国男性在很多疾病死亡率上高于女性外,非正常死亡人数的过量是很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
这包括了他杀自杀事故在内的外因死亡和酗酒造成的中毒和精神病死亡。
这个嗜酒的国家成为了一个“男人的坟墓”。
还有一点可以指出的是俄罗斯的环境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尤为不利。
总所周知,1986年震惊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类似的各种核污染和工业污染给俄罗斯人民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性影响。
人口自然构成的不合理
俄罗斯人口构成的显著特点包括了儿童比重过低老龄化现象严重以及性别结构的不平衡。
俄罗斯的婴儿男女性别比例处于正常范围,但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不协调。
这显然是由于男性死亡率过高所造成的,二战造成的巨大男性缺口虽在战后有所弥补但因如今青壮年的死亡率过高造成的男女比例失衡还将持续下去,而男性劳动力的缺乏将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的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
苏联解体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巨变,使俄罗斯的人口态势严重恶化,并由此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90年代末,俄罗斯的社会经济虽然以出现某种好转迹象,但发展前景仍不乐观。
以上问题也将需要一个长期的解决过程。
而以上问题的长期存在还连续带来了另外一些俄罗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难题。
俄罗斯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缓解或解决这些盘根错杂的问题。
普京曾公开反复强调人口问题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维护人口安全的具体措施。
劳动力短缺
由于低生育率和高死亡率以及青壮年男性的高死亡率,俄罗斯的社会劳动力明显出现短缺。
普京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出生率,主张由经济补偿方式来引导年轻人多生育。
而其人口政策的核心思想是回归传统,重视家庭,树立养育子女光荣的观念,强调社会责任感。
普京提出实施国家的“健康计划”,将重点放在高死亡率疾病的研究;抑制各类人生伤亡;限制酒类进口销售,;号召远离毒品。
除以上措施外俄罗斯政府还通过提高退休者待遇和改善任命生活来增加人均寿命。
移民问题
社会的不稳定,教育的脱节,人才的流失也成为俄罗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主要因素。
移民人口问题在最近十年成了俄罗斯社会一个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移民问题的主要变化是发生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移民交换,迁入移民主要为被迫移民和等待入欧的非法移民,而俄罗斯每年有10万人长期移民在国外,其中不乏各种社会需要的人才劳动力,这造成
的巨大损失是迁入移民很难补偿的。
为了制止人才外流,俄罗斯政府承诺采取优惠和倾斜措施,改善优秀人才的待遇和科研条件。
在制定有效的移民政策方面,俄政府已经主意到选择性移民和完善移民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