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

合集下载

言语交际中人际功能表达之性别差异——以美剧《绝望主妇》为例

言语交际中人际功能表达之性别差异——以美剧《绝望主妇》为例
音高等方 面的差异。8 0年代 后 , 性别研 究进 入 了系统化 阶 段, 学者们纷 纷从语 音、 词汇 、 篇章 、 语 用等 层面详 细探讨两 性 的语言差异 。 在 中国 , 对 性别 语言 差异 的研究始 于上 世纪 8 0年代。
学者们将社会语言学 、 语用学 以及跨 文化交 际方面 的理论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o 1 .1 4 No . 1
2 0 1 4年 1 月
J a n . 2 0 1 4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2 7 0 8 ( 2 0 1 4 ) 0 1 - 0 1 5 2 - 0 3
言 语 交 际 中人 际功 能表 达 之性 别 差异
以美剧《 绝望主妇》 为例
两性在疑 问语气、 祈使语气以及情 态词和不 同量值词的使 用频率方 面存在 的语 言差异。对两性语 言差异的研 究有助 于双方提高性别语 言差异 的敏感性和意识 , 最终促进 两性 交际更加 和谐 、 顺畅地进行 。
中 图分 类 号 : H 3 1 5 . 9 文献标志码 : A
言语 交际是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传递信 息的 重要 手段 。语 言不仅 具有表 达说话 者 经历 、 思 想 的概念 功 能, 还具有表 明其态 度 、 动 机、 情 感等 的人 际功 能。胡壮 麟 ( 2 0 0 2 ) 指出 , 语言 的人际 功能充 分使用 语 言来表 达社会 与 个人的关系 , 说话者通过人 际功能表 明个 人 的态 度和立场 ,

个重要变量 。We s t &Z i m me r m a n( 1 9 7 5 ) 通过公共场合 收
奥森使用是非疑 问句表达 了自己迫切希 望娶 布里为妻
的愿望 , 尽管征求了对 方的意见 , 但是语气 中透露 着坚定与

言语交际中性别语言差异的语用分析

言语交际中性别语言差异的语用分析

对方 的提 问做 出充分 的回答 , 从而倾 向于遵守量 的准则 。 在


Gi r e的合 作原 则 c
言语交际中 , 了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 为 女性喜欢发 出非言 语 声音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同时 , 女性会适当地给予加
美 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 Gf e于 16 i c 9 7年在哈佛大学作 了三次演讲 , 他指 出为 了保证会 话的顺利进行 , 谈话双方必
须遵守一 些基 本原则 ,特 别是所谓的合作原则 。G c 认为 i re
入谈话的信号或者进行提问。 然而相反 的是 , 如果男性对话
题 不感兴趣 ,他 们往 往对 对方的提问不能做出充分的回答 ,
人们在 谈话 中遵守 的合作原则包括 四个 范畴 , 每个范畴又包
括一条 准则和一些次准则 ( i ,17 ) Gr e 9 5 : c
学 的角度研究性别语言 ,并在其专著 语言 论 :本质、发展 及起源 中专设一节讨论语言使 用中的性别差 异现象 。 近年 来 ,随着 研究的深入 , 人们试 图从语 用学 的角度来 研究言语 交 际中 的性 别语言差 异 。本 文拟从语 用学角度 出发 ,运 用 Gc i r e的合作原则和 L eh的礼貌原则来分析言语 交际中男 ec
1 量 的 准 则 ( un t xm) 、 Q a t Mai : i y
经常故 意沉默或者 给以非常简短 的 回答 ,明显违反量 的准
则。下面是节选 自 傲慢与偏 见 里 B n e 夫妇 的一段对 en t
话:
M r .Be  ̄ t s n e :My d a ,M r Be n t h v o e r h er . n e . a e y u h a d t m Neh r e dP ki e t a t tef l a i r slt l s? a

谈“他”与“她”的语言性别差异

谈“他”与“她”的语言性别差异

谈“他”与“她”的语言性别差异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与“她”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变化,最终定型为具有性别意义的“他”与“她”。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性别歧视和性别差异。

歧视表现在:泛指中多用“他”;不明性别时多用“他”;性别明确时也多用“他”。

差异表现在:女性更喜欢用第二人称代词去指称第一人称的内容;女性偏重于用第三人称代词指称第一人称的内容;女性喜欢用不定指的人称代词“人家”来指称定指的内容;艺术语言更偏向于“她”。

标签:他她语言性别差异汉语单数第三人称代词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变化才最终定型为现代汉语中的“他”“她”与“它”。

这不仅体现了语言自身发展中此消彼长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他”与“她”的语言性别差异,充分显示出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在语言选择中的重要作用。

一、“他”与“她”的历时演变(一)“他”的产生与演变由多重系统构成的语言体系中,词汇被学术界认为是发展最为迅速的。

而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产生和发展却经过了较为漫长的发展历程。

多数学者认为,单数第三人称代词是从上古汉语指示代词“之”“其”“彼”“厥”发展而来的。

[1]上古语言发展的进程表明,它们虽然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但是却尚未脱离指示的性质。

这些指示代词还没有一个能真正作主语的。

换句话说,它们只是在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产生之前被人们采纳的“替身角色”。

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其”在南北朝时正式成为人们运用口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在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新的形式“伊”“渠”和“他”。

“伊”在先秦时作指示代词,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到了魏晋,“伊”成为很流行的人称代词,例如在《世说新语》中有“伊”字19处,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有18处,只有一处是用作专有名词“伊尹”的,如:“伊必能克蜀。

”(《世说新语·识鉴》)。

“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我顾伊。

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

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

言 的不 平 等 就没 法 消 除 。l 【彻 j
的作用。男女之间不 同的语 言运用揭示 了他们不 同 的社会角色 , 也是两性社会 地位不平 等的体现。L . a kf认 为只要存在社会地位和权 力的不平等 , o 这种语
收 稿 日期 :2 0 0 9—1 0 2— 9
支配论 :im ma . s 和 F h a 是 支 配论 Zm e l Wet n im n s 的支持者。他 们认为女 性处 于无权 的社会地 位 , 因 此在交流中常处于被动和被支配状态 。他们的调查 中最典 型的一个例 子是 , 当女性和男性交谈时 , 男性 往往会打 断她们。此 外 , 女性在 话题 的选择 和谈话 量上都有很 明显 的局 限。研 究表 明 , 会话 风格和 从 策略的角度来看 , 男性往往处于支 配地位 , 更倾 向于 控制话题 和话轮转换 , 还经常打断女性 的谈话 。 差异 论 : 理 论 的 主 要 观 点 是 男 性 和 女 性 成 长 该 于 不 同 的亚 文 化 背 景 和 社 会 化 进 程 中 , 以 在 语 言 所 的使 用 上 会 有很 大 差异 。 礼貌论 :r nPnl e和 SehnLvno (97 Bo ee p w o t e ei n 18) p s 提出了礼貌论 , 这在当时关于性别 和礼貌的研究著作 中非常有影响力。总结 了 自己以及其他人 不同种类 言 语行 为 的性别 分 布 ,ae o s认 为 女 性 相 对 于 JntH l me 男性更为礼貌 一些 。 例如 , 相对 于男性 而 言, 女性 赞扬和被赞扬得更多、 道歉和被道歉得更多 。 二 语 用原则及性别语言的差异 ( )合作原则 一 “ 合作原则 ” C oe teP ni e 简 称 c ) ( opr i r c l, av i p P 是 由美 国著名语 言哲 学家 H .Gi 提 出的。Gi .P r e c re c

性别会话差异的语用分析

性别会话差异的语用分析

艺术文化交流2013年10月下半月刊语言在许多方面不同是因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性别是决定人们使用什么语言的重要因素。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都集中研究性别差异和他们不同的语言选择的关系。

现代语言学家的注意力转移到语用学或语言的使用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应用的方面。

为了提高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男性和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和违反礼貌原则,从而使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沟通更加和谐和有效。

一、语言和性别语言与性别的相互影响。

一方面,性别影响语言。

人们总是被特定为具体的性别群体。

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男孩和女孩都在学习属于他们性别身份的举止得体的行为及该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男性表现男子汉气概,而女性表现出女子气。

当这些都体现在语言方面时,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是显而易见的了。

另一方面,性别影响语言。

语言不仅反映了性别差异,同时也有助于构建这样的分歧。

也就是说,语言有助于塑造人们的思想,形成社会思想体系,为特定性别的社会行为起到限制作用,并保持这样的行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言语交际中,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表现,这些差异经常会引起误解甚至激烈的冲突。

二、会话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交际中的性别差异可能取决于各种因素,如说话人的个性,礼貌的应用与理解,权力的差异问题,话语发生的环境。

所有这些因素都为讨论性别会话差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生理和心理因素心理或社会语言学对于性别差异的解释非常普遍。

男人旨在以表达信息为主,重点表达他们的想法,而女性语言使用的意向以期与他人接触,即启动,创建和维护社会联系。

女性说话的目的似乎不太重视的信息,而是注重情感的建立,这一点与男性恰恰相反。

(二)社会地位与角色的不同权力的分化属性减弱女人反对男人的机会。

换句话说,女人被认为受到歧视,而男性根据他们占据的社会地位享有歧视权。

被归类为从属或占主导地位的群体,他们的话语策略和信息处理将与社会权力保持一致性。

高中英语课堂中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

高中英语课堂中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

高中英语课堂中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摘要:性别和语言一直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性别和语言方面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和多元文化的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的形式,找出男女高中生在讨论话题和话语时长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差异。

旨在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语言与性别的关系,以便为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性别;语言;教学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一、引言现代语言学对语言与性别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22年,丹麦著名语言学家jesperson在他的著作《语言:本质、发展及起源》(language: 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中整章内容描述了女性语言的特点。

自此,语言学界开始关注此话题。

在过去的40年间里, 语言学家们从性别角色定型、社会权力和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为何性别话语会存在差异, 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以lakoff、zimmerman、west & fishman 为代表的支配论(dominance theory)和以goodwin & tannen等人为代表的差异论(difference theory)。

自robin lakoff出版《语言与女性地位》(1975)一书一来,对性别和语言的研究已经持续了30多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性别和语言关系的研究已发展成为跨学科、多元文化的研究。

本文将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性别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是研究高中英语课堂中言语交际方面的性别差异,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录音的方式。

本研究设计了四个步骤进行问卷调查,并设计了个案研究,使用了大量研究工具,定量数据(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录音、转录)等。

二、数据分析(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分发给济南某高中80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了问卷。

浅谈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性别差异

浅谈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性别差异

浅谈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性别差异作者:范松丽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5期摘要:男性和女性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各有其特点,表现出了鲜明的性别差异。

言语交际是一个涉及交际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包括说话者的话语选择和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

文章重点讨论男性和女性在言语交际中承担说话者和听话者身份时,两性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性别差异;交际特点;女性;男性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80-01性别差异不仅指的是男女两性在生理和自然上的区别,而且还包含了两性在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差异。

在许多课题研究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言语交际是一种社会活动,存在着性别差异。

男性大多具有主动,性格外放等特点;而女性则表现出被动和内向等特点。

一、言语交际中不同身份的性别差异(一)身为说话者的性别差异1.语音语调。

两性由于先天原因,在发音器官上的天然差别致使他们在语音语调方面的一系列差异。

一般而言男性音域较宽,音高较低,语速较慢;而女性音高较高,语速较快,言语中的停顿次数也少于男性。

就发音方式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

通俗来讲,女性说话声情并茂,男性则平稳陈述。

2.词汇。

作为言语交际中的说话者,女性会使用模糊词和委婉语来进行对话,体现文雅和含蓄,避免粗鲁和不敬,在选择词汇上注重情感和规范性。

而男性在选择词汇方面偏理性,常常使用逻辑性强和简短的词汇,在交谈中夹带粗鲁词。

女性善于使用大量词汇,懂得如何将词汇拼接讲述,而男性则词汇贫乏精简。

3.句式。

据语言学家的调查统计,男女两性在语言表达上,男性趋向于一种直率果断的表达方式,而女性则趋向于用委婉、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

男性常用祈使句陈述事实,而女性常用疑问句寻求确认。

男性使用语句简短,所表达的意义就在语句表面,而大部分女性则喜欢用一语双关表达深层含义。

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与跨性别交际失误

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与跨性别交际失误

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与跨性别交际失误作者:杨璐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8期摘要:男性和女性在跨性别交际中常常会出现交际失误。

性别语言差异往往是引起这些交际失误的原因。

因为不同性别的交际者在用词、会话风格和会话策略方面存在着差异。

只有认识到性别语言差异客观存在的事实,尊重其各自的规律和会话风格,培养跨性别交际的意识,才能克服性别语言差异所导致的交际失误,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性别语言差异跨性别交际交际失误性别语言差异是指男女两性由于在生理上的差别,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差异产生的对语言的不同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女性地位的提高,性别语言差异与跨性别交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人们在交际时,由于性别不同,对不同性别语言特点的认识也就有所不同,经常会习惯性地以自己的性别文化规则来解释、判断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就有可能出现交际失误。

本文试图分析不同性别的交际者在用词、会话风格和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由于这些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失误,进而提出几种跨性别交际的方法。

一、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一)用词上的差异两性语言在用词上存在着差异。

通常女性的语言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她们往往喜欢使用带有夸张意义的形容词和程度副词来加强说话力度,表达感情,如adorable,gorgeous,cute,charming,darling,divine,sweet,marvelous,absolutely,quite,terribly,so。

而男性往往用good,very,utterly这样一般的词语来增强效果。

在措词上,女性表达时文雅委婉,总是能够回避粗俗的语言,而喜欢使用含蓄的和间接的表达方式。

而男性通常喜欢使用God damn it,damned一类的粗俗语言和shit一类的污秽语,而在女性语言中,这类粗俗语常被视为禁忌。

女性常用Oh dear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感情。

与男性相比,她们显得更为文雅和含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对言语交际这一动态环节中语言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男女两性在言语交际中对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语用原则的遵守与违反,文章发现了性别语言在语用学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探究了语言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在男女两性间实现成功的言语交际的途径。

关键词:性别语言差异;言语交际;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性别差异是人类生活的基本事实,也同时反映在语言中。

男女的语言差异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但是早期人们的研究集中在词汇、音位和词素方面。

在1973年,拉科夫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语言与女性的地位》,其中说到女性不同于男性的说话方式反映并造成了女性地位的低下。

此后,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层出不穷。

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本文旨在从语用角度分析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一方面分析男女在使用语言时是如何遵守或违反语用原则,找出其不同,另一方面,分析差异的根源,并且找出有效的方式去推动两性之间的成功交流,尽量降低负面效应。

一、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
(一)合作原则上的差异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类话语的产生和理解是受到一些机制支配的,也就是说说话者和听话者要相互合作,只有这样交际才能按既定的方向继续下去。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个准则:数量准则,即交际双方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质量准则,即交际双方要说真话;关系准则,即要说和主题相关的话;方式准则,即说话时要表意清楚,不能模棱两可。

1.数量准则
总的来说,在交际中,女性倾向于遵守规则,而男性往往违反规则。

女性在交谈中话轮转换得很自然,并且尽量给出详细而满意的回复,而且女性还很喜欢使用最小回应来支持说话者,即对、嗯、是等等。

下面的例子便是很好的说明:(威利和琳达是夫妻)
琳:啊?发生什么事了,威利?威: 没有,没事。

琳:你没有
撞车,对吧?威:我说了什么都没发生。

没听见吗?琳:你感觉不舒服吗?威:我累死了。

在这个对话中,威利违反了数量准则,他总是提供不足的信息。

在对七对已婚夫妇为期一星期的调查中,人们发现,68%的负面回应来自于男性,女性只有32%。

男性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对话题不感兴趣,是被迫参与,有时也表明了关系的冷淡。

2.关系准则
在交流中,关系准则最重要,而男性则往往会违反这一准则,经常打断或转移话题,表明他们不愿和对方交谈。

看下面的例子:玛丽:我今天全弄明白了。

你知道吗?我向他解释了,恐怕还得……。

吉姆:拜托,打开后门,我得喂狗了。

玛丽:看来我得取消约会。

在这个对话中,妻子玛丽和她丈夫谈关于自己的事,想引起丈夫关注,但是却没得到回应。

丈夫打断了她的话,转而说其他的事,而玛丽只能不理会其态度,把自己的话说完。

3.质量准则
质量准则要求人们要说真话,给出事实,可是这一准则也常被男性违反。

下面是《傲慢与偏见》中的一段经典对话:贝内特夫人:亲爱的,你没听说吗?内瑟菲尔德庄园终于租出去了。

贝内特先生:没听说。

贝内特夫人:的确租出去了。

朗格太太刚刚来过这儿,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我了。

贝内特先生没有答话。

贝内特夫人: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租去的吗?贝内特先生:你想要告诉我,我只有洗耳恭听了。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发现贝内特先生违反了质量准则,他早已知道真相,却装着不知。

他是在和妻子开玩笑,也是在避免冲突,也表明他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4.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者说话要清楚,条理,不能有歧义。

在这方面,女性往往做得不够,她们的言语经常是模棱两可的,是不明确的。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男:你想要什么礼物?女:随便。

你买什么我都喜欢。

很明显,上例中的女士并未清楚的答问题,男士仍然不知道她想要什么。

这位女士表意模糊,违反了方式原则。

(二)礼貌原则上的差异
礼貌原则是由里奇(Leech)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际交流中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即说话者,“他人”即听话者。

礼貌原则可分为以下几个准则:圆通准则:尽量有利于他人;慷慨准则: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认可准则:不要常批评,要经常表扬他人;谦虚准则:不要自夸;一致准则:减少分歧,尽量一致;相容准则:要理解同情他人,不可冷漠待人。

1.圆通准则和慷慨准则
一般说来,女性在交际中喜欢使用反义疑问,而男性喜欢用祈使句。

Lakoff 认为反义疑问可以降低肯定的力度,是一种试探,女性的表达方式是试探性的,我们可以比较下面两句话:A:中东的局势很危急。

B:中东的局势很危急,是吗?Lakoff 说男性倾向于用第一种表达,女性用第二种。

费希曼对夫妻在家中的言语交际做过研究,认为女性使用疑问句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

这表明女性在交流中尽量为对方着想,尊重对方,而男性则比较直接,容易违反圆通和慷慨准则。

2.认可准则和谦虚准则
众所周知,赞扬会使人愉悦,是很好的礼貌策略。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善于表扬。

Wolfson 认为美国女性给出和收到的赞扬比男性多,女性受到表扬的比例为74%,男性为26%;女性给出表扬的比例为68%,而男性为32%。

相比之下,男性容易骄傲自夸,看下面的例子:
女:你们班有几个学生通过考试了?男:15个。

我是唯一一个得80分的。

女:那你是你们班最好的学生了。

男:当然。

我要有更多时间准备的话,能得90分。

在以上的对话中,这个男生非常乐观,非常自信,极力称赞自己,忽略他人,很明显违反了认可和谦虚准则。

3.一致准则
女性往往容易与人达成一致,她们不想伤人面子,即使她们有不同的意见;男性则常常批评、反驳甚至不予理会来表示自己不感兴趣。

下面是一段对话:
玛丽:看那个沙发多漂亮。

汤姆:是呀,就是太贵了,将近500美元呢。

玛丽:我知道,但我想物有所值吧。

玛丽:你喜欢这个吗?这个在促销,才200美元。

汤姆:不是很喜欢。

玛丽:我也不喜欢。

那个怎么样?
汤姆:多少钱?
玛丽:别管价钱,喜欢吗?
汤姆:一般。

对话中,玛丽喜欢漂亮的沙发,汤姆喜欢便宜的,所以每一次的提议都被汤姆否决,而反过来,玛丽却极力和汤姆的观点保持一致。

二、语言差异的成因
1.生理因素
首先,男女的发声器官有很大区别,尤其是肺活量。

成年女性的肺活量只有成年男性的三分之一,所以女性的嗓音柔和,男性的嗓音粗犷。

其次,大脑对言语也有影响。

人类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功能不一样。

左脑主要负责言语交流,右脑控制视觉和空间活动。

科学家发现女性的左脑比男性开发早,女性的语言能力胜过男性。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言语交际中很重要。

男性可以很好的控制情感,他们独立、积极、自信、有竞争力而且勇敢,他们的语言往往很直接;女性情感丰富,她们依赖性强、被动、柔和、安静、有礼貌、友好,在言语交际中,女性往往处于服从的地位,她们尊重对方,体谅对方。

3.社会和文化因素
文化与社会紧密相关,很难分割,所以在此将两者合并起来。

语言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现象,它和社会态度相关。

男女在社会中的分工不同,自然有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也是所谓的“角色期望”。

结果女性无法有力的表达自己,处于从属地位,而男性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有很强的优越感,他们常常用命令式的口吻。

三、成功交际的策略
男女在交流中的差异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即男女之间如何成功的交流,这就需要双方承认自己的缺陷,为对方着想,理解对方,采取合适的策略。

第一,多了解彼此,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多多自省,尽量减少误解。

第二,心胸开阔,方式灵活,要求同存异,乐于接受新的观点,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交流。

第三,承认差异,宽容待人。

总之,男女双方要避免误解,多想想听话人的利益,男性不要打断话轮,女性应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结语
本文在语用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男女在言语交际中的差异,并进一步指出女性往往遵守原则,而男性则不然,因此在交际中,女性总是处于被动和尴尬的境地。

当然这些差异是有原因的,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多重因素。

为了使交流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应相互了解,求同存异,避免误解。

参考文献:
[1] Brown, P.& S. Levinson. 1987.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Fasold, R. 2000.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