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在言语交际方面的表现及其根源探析
语言交流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根源探究

词 汇上 的性别 差异 主要体 现在男 女选用 词语 的不 同上 。 在选 词上 , 女性 更喜欢 使用情 态词语 、 彩词 色 语 、 张词语 、 夸 委婉 词语等 。 国封建 社会 时期 , 我 男性 常用 “ 、 ” 吾 我 来表示 自称 , 而女 性则 只能用 “ 、 ” 妾 奴 等 词 语来 自称 。 同样 的 , 日语 中 , 性用 w s 或 oe自称 , 男 ai r 女性 则 以 w t h 或 a si自称 。 语 中 , aa i t h s a 泰 男性 自称 词 是 p o 女性则 用 dca t 。曹志耘[ 口述 实录文 学《 京人 》 hm, i nJ h 2 ( 5 1 对 北 中的语 气词 的使用 频率 做 了定 量研究 后 发现 , 女性在 疑 问句和祈 使句 中使用 “ 、 、 吗” 啊 吧 呢、 等语 气词 的频 率 明显高 于男性 。L k 指 出 , ao 女性 在 使用表 示颜 色的词 汇方 面明显 比男性 丰富 。 而表示 感慨 或描述 性 的一些 形容词 , :d rbec amig 如 a oa l、h r n 、
在美 国东北部 有一种 G o V nr rs e t e语言 , 女性说 “ 面包 ” 词 , 的是舌 根颚 化塞音 kas , 一 发 jt 而男 性则 发齿 前 a
颚化 塞音 da a jt 。在 西 伯 利 亚 有 一 种 C u ci 言 , 性 常 将 元 音 之 间 的[] 【 音 去 掉 。 如 , 性 说 s hkh 语 男 n和 t 】 女
第2 卷 第 2 3 期
21 0 0年 3月
浙 江 万里 学 院 学报
Jun lo h i n a l Unv ri o ra fZ ei g W ni iesy a t
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的表现

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的表现性别差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对于性别在各方面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兴趣。
语言作为最基本的人类交流方式,也受到了性别差异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的表现,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词汇运用在词汇运用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更倾向于使用与权力、竞争和实质事物相关的词汇,而女性则更偏好使用与情感、关系和人际互动相关的词汇。
这种差异可能与社会角色和传统性别观念有关,男性被期望扮演更具竞争力和领导力的角色,而女性则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
二、语法结构在语法结构方面,性别差异也有所体现。
研究发现,女性在语法结构上更注重细节和语言的连贯性,而男性则更倾向于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
这种差异可能与大脑的认知处理方式有关,女性更注重细节和整体的联系,而男性则更追求逻辑和直接的表达方式。
三、语言风格在语言风格方面,男性和女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研究表明,男性更倾向于使用直接、断言的语言风格,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使用含蓄、间接的语言风格。
这种差异可能与社会文化中对性别角色的期待有关,男性被期望更加果断和坚决,女性则被期望更加温柔和圆滑。
四、沟通方式性别差异还会在沟通方式上产生明显的表现。
男性更倾向于进行竞争性的对话,注重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控制对话的节奏,而女性则更注重合作性的对话,重视共识和谦逊的表达方式。
这种差异可能与社会角色和性别社会化有关,男性被期望在沟通中展现自信和权威,女性则被期望更具合作性和社交性。
总结起来,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存在明显的表现。
在词汇运用、语法结构、语言风格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表现倾向。
这种差异可能与社会文化角色的期待、认知差异和性别社会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深入了解性别差异在语言任务中的表现,对于实现更有效的性别平等和促进性别意识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研究

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研究在人类的语言能力发展中,性别差异一直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方面的表现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研究,并探讨可能的原因。
一、性别差异在婴幼儿期的语言能力发展中研究发现,在婴幼儿期,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能力发展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女婴通常比男婴更早开始使用语言,并且女孩在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方面的发展速度也更快。
这可能是因为女孩的语言学习环境更加支持他们的语言发展,以及女孩更有可能通过模仿和亲近母亲建立语言的基础。
二、性别差异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语言能力发展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逐渐减小。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能力上的表现趋于一致。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在词汇量、语法和修辞方面的表现没有明显的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男性和女性都接受相似的语言教育,并处于相似的语言学习环境中。
三、性别差异在成年期的语言能力发展中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相比,在成年期,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方面再次显现。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成年女性相比成年男性在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方面更为出色。
成年女性通常具有更高的词汇量和更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可能是因为女性更加注重细节和语言的使用,同时女性在语言教育和文字表达方面也更加重视。
四、可能的原因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存在可以有多种可能的原因。
首先,社会文化因素可能对性别差异产生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男女在语言能力上的期望和要求可能不同,这可能导致男女在语言能力上的差异。
其次,生物学因素也可能是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男性和女性在大脑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差异,这可能影响到他们在语言能力方面的表现。
总结性别差异在语言能力发展中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这种差异并不是绝对的,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逐渐减小,而在成年期再次显现。
言语活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言语活动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在实际的言语活动中,男女不同的性别身份似乎使得他们的语言贴上了性别的标签。
语言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许多国家和社会中,男性与女性所使用的语言是有区别的,男女言语的性别差异主要集中在语音、语调、词汇、句法以及言语交际等方面。
这些差异折射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心理、民族民俗心态、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由于它不是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也不是因语法需要而设置,而是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因而不仅具有社会历史意义,还具有文化现实意义。
一.男性和女性在语音、语调选择方面的差异1.语音差异男性和女性在语音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概言之,女性音高高于男性,男性音域宽于女性;女性语速快于男性,男性言语中的停顿次数多于女性;男性强音使用频率多于女性。
由于这些特征具有明显的话语指示作用,因而在言语实践中,人们往往能闻其声而知其性。
此外,就发音方式而言,女性发音比较小心、清晰,尽量向标准音靠拢。
而男性则发音比较随意、粗糙,甚至乐意使自己的发音保留些乡土气。
换言之,男性一般倾向于使用非标准音,女性则相反,其发音比男性更接近标准语体和高雅口音。
汉语中我们常常发现,女性的语音更接近于标准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发音时比较清晰,而许多男性发音则保留浓重的方言色彩,而且比较含混。
在一些比较随意的场合中,北京男性青少年话语中轻声音节特别多,并且常把舌面辅音发成卷舌元音,比如把“邮政”读作“邮二”,把“学生证”读作“学生二”。
这在同龄女孩子中很少出现。
汉语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北京话里的“女国音”现象。
北京女青年中流行将j、q、x发成z、c、s,如“王府井(zi(ng)、请(ci(ng)下(sia()车”等,尽量将嘴张小一些,使声音听上去尖细娇柔。
表面上看,发音偏离了普通话的标准音,但却符合女性说话应柔声细语的传统观念,因而得到了女性的青睐。
英语中男性常将词尾-ing发成不标准的前鼻音[in],而女性多发成标准的后鼻音[i(],如“coming、running”等词的发音。
性别在语言交流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性别在语言交流中的表达差异分析第一章:引言性别在人类社会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社会关系的建立、良性发展和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
作为人类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性别也在语言交流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性别在语言交流中的表达差异,并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二章:性别在听的方面的表达差异分析在语言交流中,听是我们得到信息、理解信息的第一步。
而性别在听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通常来说,女性在听的时候更注重语调、语气和情感表达,而男性则更重视语言信息的内容和逻辑性。
举个例子,当女性听到一段描述感情经历的对话时,她们往往会更加关注对话者的情感状态、语气和表情,而男性则会更加关注表达者的相关信息和说话的逻辑结构。
这种差异也可能会导致男女之间的沟通障碍,需要我们在交流中互相理解、尊重和协调。
第三章:性别在说的方面的表达差异分析说是一种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方法,也是语言交流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在说的方面,男女之间的差异同样十分明显。
通常来说,女性在说的时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细节描绘,而男性则更加重视事实表述和逻辑推理。
举个例子,当女性描述某件事情时,她们可能会涉及相对复杂的情感和感受,并用形容词和副词来具体描绘相关情景;而男性则更可能用简单明了的词汇来直接表述事件的事实。
这种差异也可能会导致在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需要我们在交流中保持耐心和毅力,细心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表达方式和意图。
第四章:性别在读的方面的表达差异分析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也是语言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读的方面,男女之间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通常来说,女性在读的时候更注重文本的情感表达和想象力的发挥,而男性则更注重文本的逻辑性和信息的获取。
举个例子,当女性读一篇小说时,她们可能会更容易感同身受,沉浸在小说情境中,而男性则可能会更注重文本的结构和情节的推进。
这种差异也可能导致男女之间在阅读中的理解差异,需要我们认识到性别在阅读方面的差异,尊重不同的阅读方式,并在阅读上互相启发和学习。
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

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摘要:男女在言语交际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试从话题、话语量、话语控制三方面阐释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并从跨性别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原因,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性别文化交际提出建议。
关键词:言语交际性别差异跨性别文化交际一﹑引言男女在言语方面的差异一直是令人文科学家深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作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男女语言的差异也许是人类语言差别最古老的形式。
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别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不同的性别文化导致不同的交际模式。
本文将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放在跨性别文化交际的框架内进行研究。
二﹑言语交际的性别差异语言与性别研究近年来的发展表明,该项研究的重点已经由过去重视语言内部的性别标记非对称和语言运用的各个层面所发生的性别变体现象转到了交际中的言语风格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质。
所谓两性的言语风格,正是两性对语言手段的不同选择和组合运用所形成的不同特点。
语言学家对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的考察表明,在话题选择、话语量大小、话语控制方面,男女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将一一探讨。
(一)话题两性兴趣的差异导致话题的差异。
研究者发现,男人交谈的话题集中在体育、新闻、工作等, 女性之间爱谈论的话题是个人思想感情、家庭和与其他人的关系。
男女在交谈话题上的差异的结果之一就是导致了一种主要的两性之间的交际失误,即同情与解决。
每个人都会碰到问题,差异就在于当别人告诉我们他的问题时,我们是如何回应的。
女性趋向于在听到别人的问题时,反过来将自己的问题告诉别人,她们以此表明理解对方所处的情况并对其表示同情。
与此相反的是,男性更倾向于将问题看成是别人寻求帮助的一种请求。
因此无论是否可行,他都会提出一个解决方法。
(Deborah Tannen, 1990)研究者在200名苏格兰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100名男生,100名女生。
受试者想象他们的异性朋友在电话中向他们抱怨室友的问题,受试者从给出的选项中选出他们可能的回应。
英语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探析-精品文档

英语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探析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后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和社会学的边缘学科在美国首先形成、壮大起来,加上这一时期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使得性别和语言的研究迅速升温,成为不少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70年代初期之前的研究大多是从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去考察女性用语与男性的不同之处,注意的主要是语言形式结构上的特征。
范围比较狭窄,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重点逐渐转移到了交际中的话语风格方面,许多有关研究(Zimmerman&West,1975;koff,1975)的结果都表明,男女两性在话语风格和策略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个层面上的研究视野比以前大为开阔。
力图在更高的层次上较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使用与性别差异的关系问题(许力生,1997)。
笔者将就跨性别交际的话题选择(topic choice)、话语量大小(the amount of talk)、打断话头(interruption)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二、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1 话题选择的差异话题(topics)是在语言交际中位居首位的一个话语特征,因为话题涉及了交际内容,话题转换和话题冲突是语言交际的一大显著特征。
关于话题的选择,对各种情况的人群进行过调查,所有结果都显示,两性各自经常谈论的话题很不一样。
总的来看,女性较多谈论的话题往往涉及个人、关系当前;而男性喜欢的话题则相反,较少直接坦露自我,与即时情景常保持一定的距离(李经纬。
1998)。
例如:Aries和Johnson(1982)调查的主要是中产阶级,调查发现,女性在朋友(尤其是同性朋友)之间较多地说起个人的情况、坦露自己的情感;而男性则很少这样做,他们谈得较多的是体育、政治、各种竞争以及各自的见闻(Aries,1982)。
Klein(1971)调查的是传统的工人阶级家庭,结果表明,男人们在一起主要谈与工作、体育等有关的事情,几乎从不说起家庭生活与家庭成员;可女人们在一起说得最多的就是家庭,如:孩子、家务、夫妻关系等(Klein,1971:201-320)。
男女性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男女性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在人际交往中,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明显的语言表达差异。
男性和女性在表达方式、沟通风格以及语言习惯等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男女性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一、言语目的与内容男性在言语表达中通常更注重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
他们倾向于直接、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侧重于事实和逻辑。
男性的话语往往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解决方案和行动。
相反,女性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她们倾向于在言语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注重细节和关怀。
女性的话语往往以倾听和共鸣为导向,注重交流过程和人际关系建立。
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社会文化角色的差异与生理特点的差异。
男性在起源上是狩猎者,他们需要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做出决策。
而女性在起源上是守护者,她们需要细致入微地关注家庭成员的感受和需求。
二、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男性的语言风格通常更正式、直接和权威。
他们倾向于使用强势语言、命令句和结论性语言,以表达自己的权威和决策力。
女性的语言风格则更加亲和、温和和间接。
她们倾向于使用委婉语言、疑问句和陈述性语言,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理解。
这种差异的原因源于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和认知方式的不同。
男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容易接受直接、权威性的话语风格,被鼓励展现竞争意识和决断力。
女性则更容易接受温和、间接的话语风格,被鼓励展现关怀和亲和力。
三、表达方式和沟通目的男性在言语表达中通常更注重解决问题和争论,他们倾向于使用辩论、争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他们喜欢通过讲故事、分享经验等方式来共享信息。
相比之下,女性更注重合作和共识,她们倾向于使用共鸣、同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她们喜欢通过对话、询问等方式来建立关系和加强人际互动。
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性别角色社会化和情感认知的差异。
男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容易接受竞争和争论的方式,被鼓励展现自信和自主性。
女性则更容易接受合作和共识的方式,被鼓励展现关爱和配合力。
四、倾听和反应方式男性在倾听他人言语时通常更注重解决问题和给予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差异在言语交际方面的表现及其根源探析李其云(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摘要:男女两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
在言语交际方面,男女在话题选择、话语量大小、话语方式、话语策略等方面的特点有不同的表现;在社会根源方面,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等的不同为这些不同的表现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性别差异;话语;话题;文化;心理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32(2007)10-0083-03收稿日期:2006-12-26作者简介:李其云(1981—),女,湖北枣阳人,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一、引言1994年4月在美国纽约大学举行的第44届国际语言学会(InternationalLinguisticAssociation)把“语言与性别”(LanguageandGender)作为本次大会的中心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这充分说明,当代语言学家已经把人类的性别差异当做语言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来对待。
西方语言学家对语言和性别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三大方面进行的:一是归纳分析描写两性的语言的特点,主要是剖析女性用语(LanguageofWomen)的特点,归纳描述女性的语言(LanguageaboutWom-en)特点,并由此揭示出语言中所蕴涵的性别歧视现象;二是对比研究两性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异;三是从社会、文化和心理角度分析这些语言性别现象的社会根源。
言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一是从语音、语调、词汇、句式等结构主义的角度来探讨男女在言语使用中的差别,二是从言语交际方面对比考察男女在话语风格、谈话策略、话题内容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从言语交际方面对性别差异进行对比,并试探析其存在的社会根源[1]。
二、言语交际方面的性别差异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语言学家们开始对语言和性别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他们借用社会学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调查分析人的性别因素对语言的影响。
这种定量的分析表明,性别因素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
在言语交际中,女性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更注意语言的文雅、含蓄和委婉;同时,在话题的选择、话语量的大小、话语方式和策略等方面,男女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一)话题选择话题选择方面,男女两性日常交谈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女性一般更多的谈及服饰和家庭内务等,如衣服款式、色彩、价格、美容调养、洗衣做饭、孩子教育等。
而男性则更多的谈及国际国内政治大事、金融债券、科学技术、军事体育等项目。
就赞扬这个话题,对外表的赞扬最受女性的欢迎,男性似乎更热衷于对理财能力发表赞扬;女性把赞扬看成是加深友谊和增进感情的积极交际手段,而男性则视之为赞者对被赞者的恩赐或威胁面子的行为。
对道歉的理解,男女亦有不同的看法。
男性一般从自我出发,认为道歉是承认失败有损本人面子的行为,因而尽可能避免先使用;女性则更可能从他人出发,把道歉当做减轻或消除由冒犯带来的不良影响和修复关系的礼貌行为。
因此,道歉常发生于女性之间,而罕见于男性之间,男女对为何道歉,何时道歉和向谁道歉等问题的见解不同,因而产生了彼此不同的道歉模式。
(二)话语量大小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有一种看法,即女性比男性爱说话。
事实上,社会交往的会话中并非如此。
有趣的是,有人曾对某次社交聚会连续三小时观察一对夫妇,发现在此期间丈夫说话的时间是妻子的五倍多。
然而,事后向在场的其他人征询他们对这对夫妇的印象时,竟然人人都觉得丈夫说话不多而妻子非常健谈[2]。
几乎所有的调查研究都发现,在绝大多数场合,包括街头、家庭或饭店,朋友的聚会、各种会议、体育比赛等等,男性说的话往往比女性多。
一般情况下,男性谈话时间占四分之三。
特别是在男女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an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第6卷第10期2007年10月Vol.6No.10Oct.2007间的对话中,这样的情况就更为突出[3](页56-57)。
(三)话语方式话语方式上,女性追求典雅、优美的风格。
这首先体现在用词的准确、文雅、含蓄以及富含感情色彩上。
如果把年龄、受教育水平和社会阶层等可变因素考虑在内,“女性使用的语言形式通常要比男性更接近于标准语,或是更接近于那些具有较高声望的形式”[4],或者说她们更经常的使用这类形式。
彼得・特鲁杰1968年夏天对英国诺里奇市方言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的女性更多使用标准语,而同阶级的男性则更偏向于工人阶级的话语。
女性在使用语言时会本能地避免或减少使用粗俗、下流的词语,倾向于选择较委婉、文雅、间接的词语。
一个从事妇女工作的女士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赤身裸体”:“Theyhavetotakeoffeverystitchfromtheirbodiesinoneroom,andrunintheirinnocenceandnothingelsetoanotherroomwherethespecialclothingis.”[5](页201-219)在交谈中,对于双方都愿意的事情,男性会用直接的词语表达愿意,而女性通常会故意表现的漠不关心或非常犹豫。
比如请朋友吃饭,当邀请男性朋友时,他一般会直接说:“Good,Iwillcome!”或者用“I'mafraidIcan'tattendthatday.Ihaveadate.Canyouarrangeitinanotherday”等等来回答;而在邀请女性朋友时,她往往会先客套一番,再含蓄地表明自己是否接受。
女性的措辞还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女性在言语活动中喜欢使用情感词,如语气词、感叹词、夸张词等,善于使用语言的表现手段和描绘手段。
据研究,女性使用感叹词的频率是男性的两倍,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以及起强调作用的词语。
女性使用情感词的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男性更重视那些表达实在意义的实体词。
(四)话语策略话语策略方面,男女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同。
首先,与男性相比,女性不喜欢左右话题。
在同地位相当的男性交谈时,她们表现出交谈的被动性与顺从性。
第二,在听话时,女性对别人的发言常做积极的反应,不时用yeah,hmm等来表示自己在倾听,而男性的反映则比较迟缓,有时甚至表现得心不在焉。
同时,在倾听过程中,即使听到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女性也很少打断对方的讲话发表自己的观点,而男性打断别人的情况则比较多。
第三,女性在发言时常提及前面的内容,表现出话语的连贯性,而男性则经常让人感觉话题转换突兀,连贯性不强。
第四,女性对别人的讲话常表现出赞许的态度,一般很少持批评或反对意见,也很少下断言,而男性则无所顾忌,常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总之,女性在交谈中较男性更能够制造出一种愉悦、融洽的气氛。
三、社会根源根据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语言性别差异在言语交际方面的表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一)社会地位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性别社会现实最主要的是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语言使用的不平等[6](页67-85)。
显然,语言性别差异是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体现。
社会语言学家莱考夫认为,男性具有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女性处于从属地位,权力上的不平等必然导致语言上的不平等。
只要存在权力不平等,女性就会处于双重限制之中。
因为男性的言语行为被视为规范,与其偏离的任何言语行为都被视为是有缺陷的。
相反,如果女性接近或模仿男性讲话,又会被认为没有女人味儿而遭人非议。
女性一直被要求其行为要有女人的样子,因而缺乏自信,喜欢依赖他人。
可以说,女性的言语模式是女性在社会行为准则的指导下塑造性别角色的结果[7](页106-107)。
只要男女两性社会地位不同,语言就会反映这种差异。
语言差异是包括权势和同等关系在内的社会格局的标志和象征,也是社会交往中显示个人的手段。
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主要是通过语言确定和维系的。
女性往往处于从属地位,需要在语言上以及其他方面来表明和保障其社会地位。
于是就出现了前文中所列举的女性试图通过使用标准语等语言形式,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声望。
(二)文化背景Maltz和Borker[8](页97-99)在他们1982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研究男女语言差异的框架。
这个框架依据的观点是,性别差异是一种文化差异,异性交流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男性和女性来自不同的社会语言亚文化群(CommunicationSubculture),具体地说就是,因为非正式交往规则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男孩女孩同自己的同性伙伴学习、玩耍时获得的,男性女性学会了用语言做不同的事。
不同文化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交流规则和假设,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用这些规则和假设来理解对方。
这些规则和假设的不同步就会产生谈话的不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84・2007年第10期[责任编辑:王金龙]步和对彼此意图的误解。
男性和女性在听别人说话时都常常会点头说yeah,女性的意思只是表示她在听,而男性则常常是表示同意。
这样“男性总以为女性什么都同意,很难分清女性到底在想什么,而女性又以为男性总是不在听她们说话”[9](页139)。
(三)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早在童年时代,男性就学会了抽象思维,并且重视行为(ActivityOriented),而女性更倾向于具体思维,更重视情感和他人的关系(Rela-tionOriented)”[10]在人们的印象中,女性一般感情丰富、依赖性强、被动、沉默、有耐心、避免冲突与敌对、否认自己的个性与聪明才智等;而男性应该是独立自主、积极进取、自信勇敢、身体强壮而且事业成功、能够保护女性、有很强的控制力、社交广泛等等[10]。
男女性别不同的心理特征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语言性别差异的产生与继续存在。
正如前文提到的,女性的措辞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与她们感情丰富有关;常用委婉语与她们文静怯弱有关;不喜欢左右话题与她们依赖性很强有关。
四、结语男性与女性(MenversusWomen),他们自身的习惯(包括说话)以及人们对他们的态度是永恒的话题。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及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说话人的态度和观点。
因此对性别差异在言语交际方面的体现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内涵及相互间的影响[11](页215)。
另外,具体到英语教学方面,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唤起学习者的社会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这样的差异及根源,从而在学习中能够做到表达准确得当、言语行为得体规范。
参考文献:[1]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J].外国语,1983,(6).[2]ChaikaE.Language:TheSocialMirror[M].Massach-usetts:Rowley,NewburyHouse,1982.[3]RomaineS.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J].Lan-guageinSociety,1994,(2).[4]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译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JespersonO.TheWoman[A].IntheFeministCritiqueofLanguage[C].ed.Cameron,D.London:Routledge,1990.[6]Lakoff,Robin.TalkingPower———ThePoliticsofLan-guageinOurlives[M].HarperCollinsPublisher,1989.[7]姚芬芳.英语语音语调的性别差异及其形成原因[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8]MaltzDanielN,RuthABorker.ACultureApproachtoMale-femaleMiscommunication[J].LanguageandSocialIden-tity,1982,(6).[9][美]德博拉・坦嫩.你误会了我———交谈中的女人和男人[M].周红,祝畹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AtwaterE.PsychologyofAdjustment[M].Prentice-hall,Inc:EngleworkCliffs,1983.[11]黄瑞红.性别差异在言语中的表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5.TheRepresentationofGenderDifferenceinSpeechCommunicationandtheRelativeOriginsLIQi-yun(ForeignLanguagesSchool,NanyangNormalCollege,Nanyang,Henan473061,China)Abstract:Genderdifferenceappearsinmanywaysinourdailylife.Inspeechcommunity,there'redifferentappearancesbetweenmenandwomenintopicselection,discourseamount,discoursestyleanddiscoursestrategy;inthesocialorigin,thedifferencesofsocialposition,culturebackground,andpsychologyfactorofferthebasisfortheseappearances.Keywords:genderdifference;discourse;topic;culture;mentality李其云:性别差异在言语交际方面的表现及其根源探析2007年第10期・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