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

合集下载

《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

重点字词
1、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 成之。 宾语前臵 3、君子喻于义
4、而耻恶(è )衣恶食者 5、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6、贤哉,回也!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8、不义而富且贵
重点字词
9、女奚不曰 10、我无能焉 11、夫子自道也
请仔细阅读课文P31-【相关链接· 儒家的价值观】 儒家的“义利观”(价值观) 的核心——重义崇德
孔子的“义利观”和后世儒家的演绎
西汉董仲舒的“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其功” 宋代儒生的“讳言利”、“排斥利” 孔子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需 要重义崇德,孔子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但是后代儒家越来越把利与义分裂开来,对立起来, 造成价值观上的严重偏颇。 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是 为了约束人们不道德和非法的求利行为;他只要人民 讲义,不要人民讲利以至取消物质利益 。
【译文】 孔子在陈、蔡之间遭受困厄,七天 不能生火做饭,野菜汤里没有一粒米屑, 脸色疲惫,可是还在屋里不停地弹琴唱 歌。 颜回在室外择菜,子路和子贡相互 谈论:“先生两次被赶出鲁国,在卫国 遭受铲削足迹的污辱,在宋国受到砍掉 大树的羞辱,在商、周后裔居住的地方 弄得走投无路,如今在陈、蔡之间又陷 入如此困厄的境地,图谋杀害先生的没 有治罪,凌辱先生的没有禁阻,可是先 生还不停地弹琴吟唱,不曾中断过乐声, 君子不懂得羞辱竟达到这样的地步吗?”
发愤忘食: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以至于忘了吃饭,形容十 分勤奋。 乐以忘忧:快乐起来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高兴。
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 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课外选 文)

1君子之风

1君子之风

12· 8本章内容是文质之别。 子贡认为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 也无法显现出来。 孔子认为君子行为要“文”和“质”兼有,如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胜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未免粗野)。文采胜过了 朴质,则像庙里的祝官(未免虚浮)。只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 才是一君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容话一出口,就无法收回。 君子守则十:文质兼美,内外兼修
7· 19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注意“三忘” 孔子自我评价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 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 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 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君子守则七:勤奋好学 从7· 16、 7· 19两章中来看,你怎样看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 以忘怀的心境? 答案:这两章,把孔子安贫乐道的生活和乐以忘忧的心境表现 得非常传神。他看重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 程中产生的快乐。他从读书学习和活动中体味无穷的乐趣。孔 子是一个典型的现实注意注意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 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忘食”“忘 忧”“忘老”这“三忘”,把他的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 界。 成语: 发愤忘食: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以至于忘了吃饭,形容 十分勤奋。
14· 28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三不” 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 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 君子守则十二:不忧,不惑,不惧
提问:孔子强调的“君子道者”三个方面他认为自己 没能做到,而子贡却说是“夫子自道”,这到底是孔 子谦虚,还是子贡夸大事实? 答案:力图做到和真正做到,这之间总会有一定的距 离。孔子认为自己在仁、智、勇方面还不能做到不忧、 不惑、不惧,这并不是故意谦虚,他只是把君子理想 的道德境界提出来,作为大家一起努力的方向罢了。 理想境界与现实之间一定会有距离,而这差距正好激 起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不过,在子贡看来,孔子在 仁、智、勇这些方面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他也并没 有故意夸大事实。

高考论语选读复习——君子之风

高考论语选读复习——君子之风

难点突破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 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 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 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 犹质也,质犹文也。 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 犹犬羊之鞟。 犹犬羊之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质朴多于外在的文 那么就会粗鄙野蛮, 采,那么就会粗鄙野蛮,如果外在的文采 多于内在的质朴, 多于内在的质朴,那么就会虚浮,惟有两 惟有两 者协调,才能称得上君子。 者协调,才能称得上君子。
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 如果不“ 没有意思,相反, 如果不“义”,就是再富贵也 没有意思,相反, 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只要心中有“ 就是吃粗茶淡饭, 只要心中有“义”,就是吃粗茶淡饭,睡觉连枕 颜回,字子渊,所以也叫颜渊。 颜回乐什么? 头都没有,那也是快乐的。 头都没有,那也是快乐的。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颜回,真贤者啊!他住 在荒僻的巷道里,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他乘饭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箪,舀 水用的器具是木头做的瓢。这要是落在别人头上,则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 当然不应该是乐竹篮子装饭,瓜瓢喝水, 当然不应该是乐竹篮子装饭,瓜瓢喝水 颜回始终感到满足、快乐。颜回确实是个十分贤德的人啊!,也不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 应该是乐那贫民窟里面的小巷子, 应该是乐那贫民窟里面的小巷子,而是另有所 孔安国说,这是“安于贫而乐于道”。 至于到底乐什么,孔子在这里没有说。 乐还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在你3千多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 。至于到底乐什么,孔子在这里没有说。 说;“只有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意指,颜回 最爱学习。他遇着发怒的时候,能做到随发随化,从不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有了错误就改,决不重犯。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过 述而》篇里, 在《述而》篇里,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 颜回29岁头发尽白,32岁就死去了。孔子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 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 手臂当枕头,也自有快乐在其中。不仁义的富有和尊

初三800字优秀作文君子之风

初三800字优秀作文君子之风

初三800字优秀作文君子之风君子之风优秀作文君子之风是一种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充满尊重、宽容和高尚情操的人生态度,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水平,也代表了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品位。

君子之风的内涵丰富多样,首先体现在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上。

君子之风要求我们对他人具有宽容和尊重之心,不论是身份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亦或是老幼妇孺,我们都应该以平等、友善和善意对待每一个人。

无论是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我们都需要主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心声和想法。

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人觉得温暖、受到尊重,从而形成和谐共处的社会风气。

君子之风要求我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操守,注重个人修养和自我约束。

君子之风要求我们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不说空话,不轻易许以他人而不能实践,始终秉持真实、诚信和守信的原则。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守诚实守信,不撒谎、不说假话,不钻营小聪明,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批评和表扬,分清是非善恶,不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做到言辞温和、举止得体,树立真诚友善的人际形象,以此来提高与人相处的素质和水平。

君子之风还要求我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君子之风强调个人修养和提高自身素质,它要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精神和物质上的双丰收。

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自身修养和提升,多读书、多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修养水平。

我们还要对待事业和学业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怕困难和挫折,树立追求卓越和成就的信念和决心。

君子之风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要求,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

君子之风要求每个人成为社会的有益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要注重社会公德,注意公众利益,遵守社会法律法规,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我们要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关心老人和儿童,关心残疾人和贫困人口,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用行动来影响和改变社会。

《论语选读》主题2 第6课 君子之风

《论语选读》主题2 第6课 君子之风

第六课君子之风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有山东平邑县和山东嘉祥县两说,尚无定论)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参,又传授给孟子。

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他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

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

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着君子应有的风度。

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君子依义而行,因而“坦荡荡”,小人唯利是图,则“长戚戚”。

君子既要重视内在品质德行的修养,还要注重外在形式的得体合礼。

君子之风在儒家学说中的核心是“诗、书、礼、乐”,孔子把自己治世治国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起来。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15.1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志.于道,据.于德志:________据:________游.于艺游:________(2)君子义以为质.质:___________________(3)礼以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4)孙.以出之孙: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追求执守广泛涉猎(2)根本,基础(3)实践(4)通“逊”,谦逊[要义探究]2.孔子认为,君子实践“义”的条件有哪些?点拨:(1)符合礼仪;(2)态度谦逊;(3)有诚信。

论语 六 君子之风

论语 六 君子之风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 (6.23)
知:古时同“智”,即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
仁者: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 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 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 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 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 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君子之风
子曰:“志①于②道③,据于德④,依⑤于仁⑥, 游于艺”(7.6)
「注释」 ①志:立志。
②于:介词。 ③道:正道,也就包括了天道和人道。 ④德: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⑤依:依据按照。 ⑥仁:仁爱,爱心。
1.“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 到的境界。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作学问要把目标放 得高远。
子曰:“志士仁人①,无求生②以③害仁④,有杀身⑤以 成⑥仁⑦。”(15.9)
①仁人:有德行的人 ②求生:谋求活命 ③以:来 ④仁:仁德。 ⑤杀生:牺牲生命 ⑥成:成全 ⑦仁:仁爱
凡有志气和有道德的人,没有哪个是 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以生命来争 取真理的。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字,仁爱、 有思想的(也可解释为有信仰的)
子曰:“君子①喻②于③义④,小人喻于 利⑤”(4.16)
【注释】 ①君子:泛指才德出众的人。 ②喻:了解,明白,这里指看重 ③于:介词,在。 ④义:义气。 ⑤利:利益
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 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告诉人们真正高尚的人重视的是正义感, 坚持自己的处世原则,而卑贱的人仅仅狭 隘地从自身利益出发。
4.“游于艺”: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孔子当年的 教育就是以六艺为主。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 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

高考议论文君子之风

高考议论文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古人之谓四君子,即兰,深山幽谷,芳华自赏;竹,亭亭玉立,坚韧挺拔;菊,与世无争,清高隐逸;梅,欺霜傲雪,凌寒而放。

合而观之,皆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所以君子之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坚持,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迈,是“我自横刀立马”的豪气,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孤傲。

做事,要有君子之风。

只有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不会成功时得意骄矜,失意时怨天尤人。

要有自己的主见,做自己的主人。

古人云:“君子合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

”就是教人们在吸收别人意见时有自己的主见。

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比尔·盖茨哈佛中途退学,为许多人所不解,以为他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然而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他开创的事业令所有人仰望羡慕。

他没有像哈佛大学里的那些学子一样努力地学习,然后一步步走在常规的路上,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不为世俗的眼光所左右,却开辟自己的天空,他成功了。

纵观中外成功人士,只有让自己的思想凌驾于众人之上,方可开辟天地。

做人要有君子之风。

古人云:“宽以待人,严于律已。

”有自己的人品,不媚俗,不趋俗。

古往来,那些默默无闻者大多是随波逐流,所以历史的烟云湮没了他们。

留名千古的必是那些特立独行与世俗背道而弛的人,细数历史的烟云,你会发现魏晋的风骨,竹林七贤的不羁,五柳先生的隐逸,你会发现汉唐的高风,李白的潇洒,你还会明白宋代的气节,苏轼的大江东去,清照的梧桐冷雨,稼秆的挑灯看剑,你还会找到明清的不俗,板桥的洒脱,曹雪芹的悲歌。

君子应该远离世俗是非,让自己的内心做主!唯有以君子之风的卓尔不群,方能尽显名士风流。

君子之风(原创)

君子之风(原创)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很长,比喻责任重大。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很长,比喻责任重大。 死而后已:到死后方才停息。谓尽献一切力量。 死而后已:到死后方才停息。谓尽献一切力量。
君子: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君子: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 宋•朱熹说:“弘,宽广也;毅,强 朱熹说: 宽广也; 朱熹说 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 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 其远。仁者,人心之全德, 其远。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身 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一息尚存, 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一息尚存, 此去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此去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论语集注》卷四) ( 论语集注》卷四)
可以,孔子说: 君子爱财, 可以,孔子说:“君子爱财,取之有 只要所取之利并不害义, 道”,只要所取之利并不害义,那便 是合宜的、正当的。 是合宜的、正当的。君子主张的是 “见利思义”,利字面前,坚守正义, 见利思义” 利字面前,坚守正义, 甚至能舍生取义。 甚至能舍生取义。
君子利义观: 君子利义观:重义轻利
• 脸必净,发必理、必整,纽必结; 脸必净,发必理、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做、勿怠,颜色宜和、宜静、 气象勿做、勿怠,颜色宜和、宜静、 宜庄。 宜庄。 • ——周恩来 ——周恩来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 “不怒而令人敬畏”可谓“威严”, 不怒而令人敬畏”可谓“威严” 怒而令人生畏”算是“凶猛” “怒而令人生畏”算是“凶猛”。 • “厉”、“猛”等都有些“过”, 等都有些“ 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 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 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 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之风》学案一、基本要求1. 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2. 掌握“游”、“喻”、“鄙”、“乐”、“文”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3.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4. 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5. 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二、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孙()以出之恶()衣恶食一箪()食曲肱()女()奚()不曰知()者乐()水夫()子之说()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游于艺(2)君子喻于义(3)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4)人不堪其忧(5)知者乐水(6)何以文为(7)驷不及舌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3)女奚不曰(4)不义而富且贵子温而厉(5)礼以行之不知老之将至云尔(6)其未得之也人不堪其忧(7)贤哉,回也回也不改其乐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2)女奚不曰(3)知者不惑5、找出词类活用指出用法并加以解释(1)饭疏食,饮水(2)曲肱而枕之(3)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4)耻恶衣恶食者6、下列句子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试加以翻译(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2)未足与议也(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4)仁以为己任(5)贤哉,回也!(6)何以文为?7、成语解释(1)志士仁人:(2)杀身成仁:(3)患得患失:(4)无所不至:(5)乐在其中:(6)发愤忘食:(7)任重道远:(8)死而后已:8、名句背诵检测(1)志于道,,依于仁,。

(2)君子义以为质,,孙以出之,。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4),小人喻于利。

(5)其未得之也,;既得之,。

(6),,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7)不义而富且贵,。

(8)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仁者不忧,,。

(10)知者乐水,。

(11),仁者静;知者乐,。

(12)士不可以不弘毅,。

(13),不亦重乎?死而后已,?(14)文犹质也,。

(15)子温而厉,,。

三、基础巩固性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君子喻于义(比喻)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一瓢饮,在陋巷(狭窄)C.人不堪其忧(忍受)君子质而已矣(品质)D.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④文犹质也,质犹文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3、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谦逊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B.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的。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不可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责任重大并且道路遥远。

】4、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如果他总是生怕失掉什么,那就什么地方也去不了。

】B.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当他还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总担心得到它。

既然得到了,又生怕失去它。

】C.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责任不也是很重大的吗?奋斗终身,死了才停止,这路程不也是很遥远的吗?】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读书人有志于正道,而对那些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是不值得跟他们谈论道的。

】四、课文解读(一)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综合上述5段材料说说在传统儒家看来,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应具有哪些素养?2、你认为这些素养中哪种最重要?为什么?(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从这几段文字看,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什么?2、以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看,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君子?(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乐”字的理解。

2、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四)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

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

”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悦,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

”(《说苑•修文》)1、孔子为何去见桑伯子?桑伯子又为何见了孔子?(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请在本课中找到孔子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写在下面。

3、填空由上文我们可以联想到孔子的另一个名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拓展君子之风英国有一句谚语:“行为美好品自高。

”一个人“美貌”之动人不仅取决于他面容之姣好,同样,一个人“美德”之感人更须借重他行为之高尚。

1912年,当“泰坦尼克”号巨轮即将沉没的时刻,盖根海姆先生毅然把自己的救生衣送给了一位女乘客,而自己则系好白领带,穿上燕尾服,“像绅士一样”从容地面对死神。

尽管他的生命结束于黑暗的海底,而他那“君子之风”却长存于人世之间。

1957年的一天,歌曲作者梅瑟接到了一封来自俄亥俄州的信,那是一位与梅瑟素昧平生的塞迪女士写来的。

她在信中建议梅瑟写一首以“‘有一天你心碎的时候,我会来到你的身旁,为你消除心灵的创伤”为主旨的歌。

五年之后,梅瑟果然写成了《与你同在》的歌。

从此,《与你同在》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便一直署名为“梅瑟与塞迪”,版税也对半分。

因为这一条建议,塞迪及其继承人已获得了至少10万美元的收益。

在我看来,慷慨的梅瑟先生也不失“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存之于心,付之于行,美则在其中矣!其实,这种高尚也决非仅存于生死名利之中。

即便看似寻常的谦逊、礼让;隐忍、宽谅,甚至只是一种善解人意,又何尝不是一种”“君子之风”呢!1.选文题为“君子之风”,文中对“君子之风”的含义作了较充分的阐述。

从“这种高尚也决非仅存于生死名利之中”一句可以看出,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和“□□”两个角度阐述了“君子之风”。

而从全文来看,对“君子之风”的含义概括准确完整的一项是()A.优美高雅的姿态B.勇于牺牲的精神C.慷慨大方的气度D.各种美好的德行2.选文开篇以谚语引入,接着通过类比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章末段中的“‘君子之风’存之于心,‘付之于行,美则在其中矣”一句,强化了中心论点,句中‘付”字与第一段中的“”一词相呼应,这句话语意强调的重点是()A.“君子之风”B.存之于心C.付之于行D.美则在其中《君子之风》学案答案二、知识积累:1、孙(xùn)以出之恶(è)衣恶食一箪(dān)食曲肱(gōng)女(rǔ)奚(xī)不曰知(zhì)者乐(yào)水夫(fū)子之说(shuō)2、(1)游:广泛涉猎。

(2)喻:懂得(3)鄙:庸俗浅薄(4)堪:忍受(5)乐:喜欢、乐意。

(6)文:修饰,这里指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

(7)及:赶上、追上。

3、(1)第一个“以”连词,表转折。

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

(2)第一个“与”介词,跟、同。

第二个“与”句末语气词。

(3)疑问代词,为什么。

(4)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

第二个“而”连词,表并列。

(5)第一个“之”代词,它。

第二个“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第一个“其”代词,他。

第二个“其”代词,那。

(7)第一个“也”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

第二个“也”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2)女奚不曰女通汝(3)知者不惑知通智5、找出词类活用指出用法并加以解释(1)饭疏食,饮水饭名作动(2)曲肱而枕之枕意动用法曲使动用法(3)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事名作动(4)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用法6、文言句型翻译略(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宾语前置(2)未足与议也省略句(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状语后置句(4)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5)贤哉,回也!主谓倒装(6)何以文为?宾语前置7、成语解释志士仁人: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坏事都做绝了。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

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已,停止。

8、略三、基础巩固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君子义以为质(根本,基础)君子喻于义(比喻)B.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如果)一瓢饮,在陋巷(狭窄)C.人不堪其忧(忍受)君子质而已矣(品质)D.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卑鄙的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喜爱)1.B【A喻:明白,懂得;C质:质朴;D鄙夫:庸俗浅薄的人】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③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④文犹质也,质犹文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2.B【①介词,把;②介词,因为;③语气助词,表感叹;④语气助词,表肯定】3.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