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例

合集下载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机械性阻塞,使肠内内容物不能通过或者减少通过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常常采用中药方剂来治疗肠梗阻,其中大承气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本文就一例应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的患者病案进行简单记录和总结,以便于对这种病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探讨。

患者,男性,56岁。

因腹部疼痛,呕吐,大便停止6天于某医院急诊科就诊。

查体:腹胀,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球部触及较硬。

腹部CT检查提示右半结肠系膜上血管淋巴结增大并压迫右半结肠,怀疑可能为原发性肠肿瘤引起肠梗阻。

于是转入某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经过入院检查和综合治疗后,患者仍感腹痛难忍,下肢水肿明显,出现心悸气短,大便仍未解。

考虑采用中药辅助治疗。

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决策小组为患者开出了大承气汤合苍术蒿加减方,其中大承气汤剂量加倍。

主方:大承气汤加倍副方:苍术30克,蒿20克患者经过3天中药治疗后,腹胀、呕吐等症状明显好转,肠鸣音有所增强,大便开始有些涨感。

继续调整剂量,每日2剂,渐渐地大便量逐渐加大,至7日后已基本正常排便,腹痛也明显减轻,全身症状消失。

随后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医生采用联合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最终治愈出院。

该例患者在加重大承气汤的同时,针对其肠梗阻的病因处理,使中药能够发挥协助消除梗阻、缓解肠胀以及调整肠道功能的作用。

同时,该方能够帮助清热利湿、消除胀气,使患者的腹胀、呕吐等症状得到改善,促进肠胃动力,增强排便能力,及时排出大便。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肠梗阻时,首先需要确诊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对于可行的中医辅助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处理,增减剂量,让患者轻松地接受治疗,有效地减轻症状,最终恢复健康。

需要提醒的是,中药治疗也有其限制和不足,对于某些存在高危并发症的患者,还需要及时采用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伴营养不良患者的个案护理摘要介绍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行营养治疗的护理。

通过NRS2002对患者进行筛查发现该患者存在营养风险;SAG得知患者为轻中度营养不良。

通过进行间接能量测定和人体组成分析来制订适合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对患者施行个体化营养干预;心理护理着重于心理干预应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营养治疗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肠道营养;护理;个案1、前言: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 syndrome,SMAS)是由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间夹角变窄进而压迫十二指肠第3段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具有餐后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和体重减轻等特征[19],多见于青少年,常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由于大多病程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它是一种罕见的却可以危及患者生命的胃肠道疾病[2],据国内文献报道发病率0.013%~0.3%[17],其发病率并不高。

通过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度,营养支持治疗基本恢复,现将本例个案报道如下。

2、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

2021年7月22日因“反复呕吐1年余,偶有头晕”入院。

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进食后加重,有嗳气、腹胀,剑突下压痛、反酸、烧心,无发热、畏寒、寒战、黄疸,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下垂、幽门反流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可,胃纳正常,大便如前述,小便正常,体重与前相比减轻约15公斤。

既往:焦虑症、抑郁症,口服药物治疗,已停药半年。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无特殊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10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2/58mmHg(1mmHg=0.133 kPa),身高158cm,体重36kg,体重指数(BMI)14.4kg/m2 ;发育正常,体形消瘦,神志清楚,检查合作,全身皮肤无紫纹,阴毛、腋毛分布正常,心、肺、腹、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中医医案——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中医医案——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温中益气、健脾降逆法治愈反胃病案:孟某,女,17岁。

初诊:1977年8月12日。

主诉及病史:自1972年起食后即吐,吐后即舒,须餐后胸膝位在床上爬半小时至一小时方可缓解。

经本院反复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近年来,病情逐渐加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伴见神疲乏力,面黄体瘦,时有畏寒,纳少,大便略稀日2~3次,月经自13岁初潮后至今未行。

经西药治疗症减不显,故转中医门诊治疗。

诊查: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脉证合参、诊为寒凝中州,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治法:治当温中健脾,和胃止呕。

处方:法半夏15g 陈皮10g 茯苓15g 川朴10g 丁香3g 柿蒂6g 鲜生姜9g 灶心土45g灶心土另包先煎代水。

二诊:8月17日。

药后症情好转,呕吐已减,并思纳食,能1进食稀粥等易消化之品。

舌脉如前,守原方续进药。

三诊:8月30日。

呕吐时减时增,大便已调,纳食显增;但气短仍甚,动则易汗。

苔薄脉弱。

此病程久延,呕吐频繁,中气大伤,治以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法。

处方:炙黄芪15g 党参12g 炒白术12g 陈皮10g 炙甘草9g 茯苓12g 当归10g 升麻3g 柴胡4.5g 半夏15g 鲜生姜9g 四诊:9月15日。

呕吐明显减轻,食后不需在床上俯卧,精神较振,体力有增,纳食可,面色渐转红润,唯月事仍未行。

舌苔薄,脉沉细略弦。

治以原法增活血之剂,原方加生山楂15g、红花9g。

五诊:9月24日。

药后经行3天,量少色淡,自无不适,呕吐未发,精神体力渐增,苔薄脉弱。

治宗原方调理2个月。

病情趋愈,呕吐已止,纳佳便调,精神体力恢复正常,月事按月而至,量可色正,自无所苦。

按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少见病,根据其临床见证属中医的“反胃”一证。

SMAS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1例

SMAS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治疗1例
的作 用 。
胀, 向背部放射 , 体重下 降尤为 明显 , 为求进一步诊 治来我 院。入
院后行相关辅助检查 ,腹 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 声检查显示肠 系 膜上动脉后壁与腹 主动脉前壁之 间的夹 角明显变小 ,约为 7 , 。 饮水约 5 0 0 mL后 , 十二指肠水平部前后约 23m可见逆蠕动 。 . c 上 消化道钡餐检查显示 十二 指肠 降部憩室 ( 多发 ) 。手术后第 8天 下腹 部 B超探查 显示 腹腔 内可 探及 前后 径 约 53m 的液 性 暗 .c 区, 定位处距离体表约 1 c 提示腹腔积液。 断为肠 系膜上 动 . m, 5 诊
21 0 0年 1 第 4 第 3 月 8卷 期

个 案报 道 ・
S A 合并 指 M S 十二 肠憩室 治疗1 例
李 军
( 荆州职业技术学 院医药学 院, 湖北荆州 4 4 0 ) 3 0 0 【 要】系统地 回顾 1 摘 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 征( M S 合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治疗 , SA ) 总结该病例在诊断 、 治疗过程中的 体会 。 该类疾病患者容易被忽视 , 延误病情 。 正确分析诊断 , 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 术后除 了常规改善 胃肠道功能用 药外 , 还应 该注意克服心理障碍 , 促进患者身心状况尽快恢复。 【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 十二指肠憩室 ; 手术治疗
1 临床 资料
患者 , 女性 ,8岁 , 腹胀 、 2 因“ 纳差 、 体重下降 5年 , 加重半年 ” 入 院。患者于 5年前每逢饭 后感上腹 部饱胀 、 呃逆 , l 自行 约 h后
缓解 , 呕吐 、 痛 、 无 腹 腹泻 、 黄疸 等症状 , 伴食 欲下 降 , 重减 轻 体 ( 5年来下 降约 1k ) 曾因此 病多次在我 院或 院外住 院治疗 , 近 3g。 均未予确诊 ,症状无缓解 。于年【 R 7 . 文献标识码】 【 5 A 文章编号】17—7 12 1)3 130 63 90 (000 —0—2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怎样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怎样治疗?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应该吃什么药。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内科保守治疗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调节饮食,增加营养和体重。

平时宜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含纤维素过多食物,注意选择合适体位,餐后可作膝胸位半小时,加强腹肌锻炼和体位锻炼等措施可以避免症状出现,防止反复发作。

急性发作期应休息、禁食、胃肠减压或洗胃、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症状缓解后先进流食,少量多餐。

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特殊处理。

2.外科手术手术可以解除压迫与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对症状明显、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可酌情手术。

手术方式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十二指肠血管前移术、十二指肠环行引流术以及屈氏韧带切断松解术等。

*2、预后
内科治疗无效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常采用十二指
肠空肠吻合术,Treiz韧带切断术,十二指肠分流术或固定术均得到良好效果,愈合率达90%以上。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怎么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1 1 0 0・
现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A p r , 2 2 ( 1 0 )
1 . 3 治 疗 及 预 后
1 . 1 ~般资料
的S MA S患 者 1 6例 , 男 7例 , 女 9例 ; 年龄 2 . 5~6 2 ( 2 6 . 5 4 -
1 2 . 0 ) 岁; 病程 ( 1 0 . 8± 5 . 0 ) 个 月( 7 d~2 1 a ) 。 患 者 均 有 反 复
发作的进食后上腹部饱胀 、 疼痛或有反酸 、 恶心、 呕 吐 等症 状 ; 均有不同程度体质量下降 , 缓慢进行性加重 ; 合 并 慢 性 浅 表 性 胃炎 9例 , 十二 指 肠 球 部 溃 疡 4例 , 糖 尿 病 3例 , 轻 度 贫血 3 例; 4例 患 者 首 次 因 本 病 症 状 就 诊 , 其余 1 2例 患 者 均 先 后 多
分析 患 者 病 情 , 对因治疗是 S MA S的根 本 治 疗 原 则 , 强调先行保守治疗 , 必要 时联 合 手 术 治 疗 。 [ 关键词 ] 肠 系膜 上 动 脉 综 合 征 ; 鉴 别诊 断 ; 保 守治疗; 手 术
[ 中图 分 类 号 ] R 5 7 4 . 5 1
肠 系膜 上 动 脉 综 合 征 的诊 断 和 治 疗体 会
宋祥 树
( 湖 南省 常德 市 第四人 民医院 , 湖 南 常德 4 1 5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总 结 肠 系膜 上 动 脉 综 合 征 ( S MA S ) 诊 断 的 要 点 和 治 疗 原 则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最 终 确 诊 的 】 6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胡桃夹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胡桃夹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本文引用格式:刘钰城 , 祝大丽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胡桃夹综合征 1 例并文献复习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42):236-237.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4 岁,因反复腹痛 4 个月,加重伴反复腰痛 1 月余 入院。4 月前出现腹痛,以右上腹为主,呈阵发性隐痛,夜间和饭 后疼痛明显,伴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胃内容物数次,非喷射性;1 月前腹痛加剧伴 腰痛,呕吐胃内容物 1 次,量不多,伴黑便 1 次。曾就诊于当地医 院,予抑酸护胃、间断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现腹痛加剧伴腰痛,于 我院就诊,门诊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院。自患病以来,精神差, 食 欲 低 下 ,体 重 无 增 加 。 平 素 体 健 ,否 认 传 染 病 史 。 入 院 查 体 :T : 36.7 ℃,体 重:30.0kg,BP:108/70mmHg(1mmHg=0.133KPa),腹 部 柔 软,右 上 腹 压 痛、无 反 跳 痛,腹 部 无 包 块,左 肾 区 叩 击 痛。 辅 助 检 查:全 消 化 道 造 影(钡 餐):(1)慢 性 胃 炎 改 变(2)十 二 指 肠 球部溃疡并球腔狭窄(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超声示:肠系 膜上动脉左侧内径较右侧内径增宽三倍以上(左侧 8.7mm、右侧 1.4mm),考虑“胡桃夹”综合征。胃镜检示:(1)十二指肠球部黏 膜 水 肿( 2 )胆 汁 反 流 性 胃 炎 。 腹 部 平 片 :腹 主 动 脉 与 肠 系 膜 上 动 脉夹角 53 度。尿常规:白细胞(WBC):阳性(41-100)/HP;血常规: 血红蛋白:60g/L。入院后给予调理饮食:多次少量流质饮食,多餐 少食,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适时予解痉药物、抑酸剂。明确诊 断后嘱餐后再实施体位疗法:取侧卧位、俯卧位、胸膝位。并避免 剧烈运动,适当增强体质。出院后随访 6 个月未在出现腹痛、腰痛 等症状。

1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分析研究

1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分析研究
( 明 医学院第二 附属 医院肝胆 胰 外科 ,云 南 昆 明 60 0 ) 昆 511
[ 摘要j 日的
结论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收集 昆明医学 院第二 附属医院肝胆胰
外科 1 0 a间收治的 1 例 S S的确诊病例 和治疗 措施 .结果 1 例 S A 1 MA 1 M S病人经手术治疗后 随访 1 痊愈. Oa
LIW e n, L e—h n, HU n ITi a Zo g—q a g, CHEN e g, ZHU n in Pn Ho g, HU ng—da Mi o
( e t o p t a ce o iayS rey h n f l e optlfKu mi d d U i r t, D p .fHe a p n ra bl r ug r ,T e2 dAf i dH s i n n Me  ̄ nv s y o t i i a t ao g ei
19 90年 1 至 19 月 9 9年 1 2月问 ,收集 该 院普
例 1 例 均经过 手 术治疗 ,现报道 如下 . 1
外科该病病 例共 1 例 ,其 中男性 4例 ,女性 7 1 例 ,年 龄 9—5 2岁 ,平 均 (5±6 岁 .病 史为 3 3 ) 周 ~4a ,最 长 的 3例 病 人 持 续 时 间 均 超 过 3a , 女孩 2例 ,男 孩 l ,女 孩 最 小年 龄 9岁 ,男 孩 例
y a sw r ol ce , a d t e d a n ssa d te t n t tge r n lz d Re ut T e 1 MAS p t n s e r e e c l t d e n h i g o i n a me t r e iswe e a ay e . r sa s l h S 1 ai t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症多见于青少年 ,亦有报道 其具有家族遗传倾 向I。临床上 ”
消化道造影诊断 已被广泛应用于诊 断本病 ,内科 治疗无效 者, 大多采 用外 科手术 改善肠系 膜上 动脉对 十二指肠 的水 平部 的 压迫 ,笔者在 临床上 曾见用 中医 治疗肠系 膜上动 脉压 迫综合
征 ,取 得 满 意 疗 效 ,现 报 道 如 下 。
王争 明 ( 潭 县 人 民 医 院 ,湖 南 湘 湘 潭 ,4 12 ) 12 8
中 图分类号 :R 4 . 4 28 【 摘
文献标识码lA
文章编 号:17 .8 0( 0 2 80 0 .2 6 47 6 2 1 )1.1 00
证型 :AG D
要 】 目的:对理虚解郁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 征的临床 效果进行 分析 。方法:选择 2 0 0 9年 4月~2 1 年 4月符合 诊断 01
2 7 2
[】 ・ 东垣 . 胃论 [ . 民卫生 出版社 , 1: 3 3金 李 脾 MI 人 2 05 3 0 —
同时,加川朴 、炒莱菔 子,取六腑 以通为用之意 ;连翘 清热之
余,可消积 :郁金 、枳壳以疏肝 理气 ;半夏 、砂仁 以和 胃等而 编 号:E 10 2 8 ( 回:2 1.92 ) A.2 5 84 修 0 20 .0
内大 量 潴 留物 ,诊 断 为 “ 二 指 肠淤 滞 ” ; 上 消 化 道 造 影 示 : 十 肠 系 膜 上 动 脉 压 迫 综 合 征 。给 予 胃肠 减 压 ,护 胃止 呕 、 黄 芪 针
肠鸣音 2 ~3次/ n mi,饮食渐 恢复至正常 ( 但嘱少食 多餐 , 易 食
消化食物 ),体重 增加 约 05 g . ,继续 治疗 半月后,体重较 前 k 增加约 1 k ,无 明显不适 ,复查消化道造 影提 示钡剂顺利通 .g 5
标 准的慢性 疲劳综合征 患者 10 ,分 为两组 :治疗组 6 例,采用中药理虚解郁方 ( 芪 3g 2例 0 黄 0 ,葛根 3g 0 ,党参 1g 5 ,丹参 lg O,
景 天三 七 1 g 0 ,远志 6 ,炒酸枣仁 1g) g 2 治疗 ;对照组 6 0例,对 患者给予一些营养注射液例如维生素 、少量 消炎、止痛 、镇静 药 物 进行 治疗。 O ld为 1 个疗程 , 共治疗 6个疗程 。 结果: 在治疗组 中, 4 名 患者治愈后在半年 内无复发情 况出现 , 有 4 治愈率 达 7 . 2 %, 2 有 1 名 患者症状 明显缓解 ,占 2 . 3 1 %,有 3名 患者症状为减轻或不 明显 ,占 61 7 . %,总有效治疗率 占 9 .%,治疗期 间未发 生毒 副 39 作 用。对照组 患者症状缓解也有一定缓解 ,但 两组 的统计数据表 明:治疗组的结果 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 P O0 具有统 计 < .5 学意义 。结论 :理虚解郁 方对 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的临床效果很好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并且没有 不 良反应发 生 ,相 对 于西药治疗来讲 更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值得 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 关键词 】 理虚解郁方;慢 性疲劳综合征 ;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 者 甲 ,男 ,1 ,以 “ 断 性 呕 吐 3月 余 ,加 重 半 月 。” 4岁 间 为 主 诉 ,于 2 1 年 1 月入 院 。呕 吐物 为 宿 食 、 胆 汁 , 量 约 02
半夏 9 ,砂仁 1g g 0 ,焦三仙各 1g 0 ,甘草 3 。②辅 以电针 ( g 中 脘 、足三里 、内关 、脾俞 、胃俞 ), 日 1次 ;胃复安针 1mg 0
[ s a t Obet e T nlz e l i l f c o t aigcrnc ai esn rme yte iuJ y c e Me o sFo Abt c] r jc v : oaayet i c et fr t ho i ft u do x eur i . t d : rm i h cn ae e n g y b h L i ep h
具 体方案 如下:① 中药方选 补中益 气汤加 味:黄芪 1g 0,
太子参 2 g 0 ,生 白术 5 g 0 ,当归 1 g 2 ,橘 皮 1 g 2 ,升麻 9 ,柴胡 g
9 ,J  ̄ lg g I t O ,炒 莱 菔 子 2 g I, 0 ,连 翘 1g 2 ,郁 金 1g 0 ,枳 壳 1g 0,
理 虚 解 郁 方 治 疗 慢 , 疲 劳 综 合 征 临 床 分 析 陡
Cl ia n l sso e t g c r n cf t u y d o eb eLi u Je u r c p i c l ay i f r a i h o i a i es n r m y t x iy e i e n a t n g h
平段,诊 断为 胃潴 留,十二指肠 水平段梗 阻?立 即查上 消化道
造 影 示 :胃 呈 “ 形 ” ,无 力 型 ,位 置 低 ,角切 迹 位 于 双 侧 髂 钩
是 由于某种 原 因导致十二 指肠水 平部 被压迫 于肠 系膜 上动脉 与腹主动脉脊柱之 间而 引起十二指肠近端梗 阻的一种疾病 。临 床上可表现为食后上腹胀痛 、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有作者认 为
【 关键词 】 肠 系膜上动脉压 迫综合征 ;十二指 肠; 中医治疗
[ s at S Abt c] MASin t l iarr i aetedsaen iec o e atteefco t an MASi T M t fc r r o i clae s s,h i s cdn es t xc, f t fr t gS s cn d e e i in h e ei C is i at y n sas o [ y rs S Kewo d ] MAS D o eu T M ; u d nm; C d i 0 9 9 .s.647 6 . 1 . . 0 o: . 6 ̄i n17 —8 0 0 21 0 13 s 2 86 肠 系 膜 上 动 脉 压 迫 综 合 征 ( u e o snei r r S p r r Meet c t y i rae S n rme MAS y do ,S )称 良性 十 二 指 肠 淤 滞 症 ,亦 称 W i i 病 , le k
足三里穴位注射 , 日 1次;黄芪针 2 脾俞与 胃俞交替注射, ml
日 1 。③每天胸膝 卧位或左侧 卧位 1  ̄3 mi。 次 5 0 n 上述方法 治疗 5 d后 ,患者精神好转 ,可排大便,排气 ,
10 ml 5 0 ,仰卧呕吐明显 , 右侧卧位可缓解 ,伴纳差、胃脘胀满 、 嗳气 ,无发热 ,无反酸烧心 ,服吗叮啉片 、四磨汤可缓解 ,呕 吐 1 ~1d发作 1 1 0 5 次, 5日前上述症状加重 , ~3 2 d呕吐 1 , 次 呕吐性质及量 同前,惧怕饮食 ,服吗叮啉等无效 ,至南阳卫校 医 院诊治 ,查 胃镜示 :慢性浅表性 胃炎 ,胃下垂 ;彩超示:胃
嵴连线下方,形态规则 ,胃粘膜欠光整 ,钡剂充盈 良好 ,通过
顺畅,见造影剂明显返流,无龛影、充盈缺损及其他异常征象,
十二指肠球部、降段扩张 ,余各部形态结构消失,未见显示, 4 mi 0 n后造影剂仍未见进入下段肠腔 。患者 出现情绪低落 ,经
多 次 沟通 、 心 理 疏 导 , 同 意 尝试 中 医 中 药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5 42 7. 【 摘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7 .8 0 (0 2 80 9 -2 证 型:B D 6 47 6 2 1 )1 .0 90 G
要 l 肠 系膜 上动脉压 迫综合征 非I 临床罕见病 ,该病无确切的发病率 ,中医治疗肠 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疗效满意。
获 良效 。
参考文献 :
【] 明银, , 1兰 刘瑜 周猛, 肠 系膜 上动脉 压迫综合 征 的诊断和 治疗 明. 外科, 等 腹部
2 0 ,24 : 1 2 0 9 () 2 — 2 的诊 疗进展明 . 2肠 中国普外基 础与临床 杂, 1, 1) 2 1 (8: 0 2
长无 力型。
律 ,纳少 ,而 活动 量多 。入 院症 见:间断呕吐,胃肠减压 时引
流物为隔夜宿食 、胆汁 ,量约 10 ml 0 0 ,时恶心 ,伴 胃脘胀满 、
嗳气 、纳 差 、消 瘦 、乏 力 、大 便 量 少 、排 便 无 力 ,质 可 ,眠 可 ,
舌质 淡嫩 ,苔 薄 白,脉缓无 力。祖 国医学根据 患者舌脉症 ,辨 证 为脾 胃气虚 型,辨病 属 “ 胃痞 ”的范畴 ;西医诊断 “ 肠系膜 上动 脉压 迫综合征 ”。入 院后 ,禁食 、胃肠减压 、纠正水 电解 质平 衡 、营养 支持,考虑 患者 呕吐 ,未予 中药汤剂 ,治疗 1 O 天 ,仍无 明显改善。2 1 0 2年 1月 2 9日复查胃镜 示: 胃内大量 黄绿色潴 留液 ,抽吸后见 胃底、胃体黏膜充血水肿 ,胃角锐利 , 幽 门圆、不 闭合 ;十二指肠 球部及降段扩张 ,镜 身未能达到水
目前 ,治疗本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及无效的患者多给 予手术 治疗 ,恢复 胃肠 道通 z - 。而该患者经 内科保守治疗无 效时 ,未考虑手术 。而是 除每天生理需要热量外 ,给予中医中

1 0 0.
Cl ia o r a f i e eM e ii e2 1 Vo () i c l u n l Ch n s d c n 0 2 n J o 14

No1 . 8
药治疗 。根据李东垣提 出的 “ 胃内伤 说 ”,人赖天阳之气 以 脾 生,而此阳气须并于脾 胃【。分析患者 由于饮食失节、寒温不 3 I 适,脾 胃乃伤所致气血生化乏源 ,中气亏虚,脏腑不得升举而 下陷 ,致使肠道壅滞 ,看似实证 ,而 实质 上是由虚致 实,治宜 健脾益气 ,升发 胃气是关键 ,酌 以行气 ,体现 了中医 “ 因塞 塞 用 ”、 “ 因势利导 ”的治疗 用药特 点。其 中,黄芪 、人参、 白 术益气健脾之主药,当归身 以和血脉,橘皮 以导滞气 ,益元气 , 升麻引 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 , 柴胡引清气、 行少阳之气上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