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巴西贸易文献综述精品
中巴贸易

我主要对巴出口机械设备、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仪器仪表、纺织纱线、织 物及制品、光电技术、液晶显示板、钢材、运输工具、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及其部件以及空气调节器等商品。
巴对华主要出口铁矿石及其精矿、大豆、原油、纸浆、豆油、 牛皮革及马皮革、航空航天技术、飞机、锰矿砂及其精矿以及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等商品。
back
中巴的贸易现状
WINTER
Template
1974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三十多年来,中巴双边 经贸关系取得了稳步发展。 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的贸 易伙伴;中国是巴西的第一 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 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根据 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中巴 贸易额达625.50亿美元,同 比增长47.5%,创历史新高。 其中,中国出口244.63亿美 元,进口380.87亿美元,同 比分别增长73.3%和34.7%。
中巴进出口商品总值柱状图
back
机遇
挑战
措施
挑战与机遇
机遇
挑战
措施
◆巴西从战略上重视发展对华贸易关系。 ◆在中国与巴西的双边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逆差。 ◆巴西的市场是巨大的,特别是2014世界杯和2016 奥运会题材,将让巴西这个资源大国成为世界瞩目的 焦点。 ◆巴西和中国在贸易上有极强的互补性。
经济状况
■农业:巴西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除小麦等少数作物外,主要 农产品均能实现自给并大量出口。咖啡、甘蔗、柑橘产量居世 界第一,大豆产量世界第二,玉米产量世界第三。 ■畜牧业:近年来,由于巴政府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新技术,巴畜牧业发 展较快。世界主要肉类出口国之一。 ■工业:巴工业实力和工艺均居拉美首位,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 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飞机制造、建筑、纺织、 制鞋、造纸、食品等。
2020年整理国际贸易地理论文.doc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经管系国际贸易地理题目:中国与巴西贸易互补性分析专业班级:国贸10-2班学号: 22100763 姓名:刘萍中国与巴西贸易互补性分析中国和巴西是世界上国土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快并都存在巨大的经济潜力,近年来,中巴双边经贸关系得到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从贸易结合度,出口产品相似度以及显性优势三方面分析中巴贸易的互补性,并提出了中巴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一.中巴贸易现状分析中巴在1974年8月建交以来,两国贸易额在与拉美国家贸易中处于首位,经过双方十几年的共同努力,中巴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无论是双边贸易额、各种协议,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巴西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的第3大出口市场和第4大进口市场。
从表1可以看出:中巴双边贸易总额从1999年的15.41亿美元猛增至2005年的121.88亿美元,六年时间双边贸易总额增长了将近7 倍.其中,巴对我出口68.34 亿美元,占其出口份额的5.78%;巴从我进口53.54亿美元,占其进口份额的7.28%;巴西顺差14.81亿美元。
表1中巴贸易统计表单位:亿美元由图1和表1可以得出结论: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与巴西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逆差额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中国对巴西的贸易逆差虽然数额不是太大,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长期下去则会对双方经贸的和谐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中巴贸易互补性分析(一)资源禀赋巴西是居世界前列的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面积达500多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52%,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盛产红木、橡胶以及各种硬木;矿产极为丰富,其中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为650亿吨,品位多在60%以上,且为露天矿,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二位,每年铁矿产量的77%用于出口,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30%;石油储量已探明148.9亿桶,天然气650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水利蕴藏量达2.13亿千瓦;但是煤矿储量仅230亿吨,且品位很低。
中国-巴西贸易与投资风险分析及政策建议(正文)

中国-巴西贸易与投资风险分析及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摘要: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需求疲软阶段,增长乏力的深度调整阶段,贸易和投资的保护主义,恐怖主义、区域冲突、难民问题等各类政治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提别是英国脱欧、美国新政府明确提出的贸易和投资的保护政策,给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带来的新的不确定性,后续欧洲的各国的选情也会给欧洲和世界带来新的不确定。
这些问题本质是各经济体僵化的经济与社会制度导致社会发展内部增长动力不足甚至受到阻,从而导致各项社会问题的爆发。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协调,为内部问题赢得时间和空间,但是最终的解决必须在与内部的政府改革,甚至可以说是内部政府革命性变革,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巴两国作为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同为金砖国家,两国经贸合作合作关系密切。
多年来中国一直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最大贸易出口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鉴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投资在基础设施、农业、产能合作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
但是,在相对不确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中,中巴经贸合作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防范和控制。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
2000年到2012年,巴西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之一,每年GDP增速都保持在5%以上。
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率高达7.5%,2012年甚至一度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
2014年基本陷入经济衰退,2015年更是萎缩3.8%,创下35年最差表现。
2016年继续呈现衰退的态势。
她的衰退既有外部宏观经济影响,更重在于内部亟待解决各项问题所致。
1 2016年的中巴贸易与投资状况1.1 2016年中巴贸易贸易状况2016年受巴西经济下滑,中国增长防缓、巴西货币大幅贬值和人民币对美一定幅度贬值影响,中国退居巴西第二位进口来源国,但依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出口和最主要的贸易顺差国。
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巴贸易总额676.0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5.89%,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易总额比重由2011年的2.32%到的1.82%,贸易地位由第十位降到第15位。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中国和巴西两国是全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
由于两国在经济、贸易和文化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和巴西的贸易潜力及效率对于了解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双方合作的优势与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和巴西之间有着巨大的贸易潜力。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巴西也是中国在拉丁美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两国间的商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如大豆和牛肉)、矿产品(如石油和铁矿石)以及机电产品等方面。
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供应,而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性原材料。
巴西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对中国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中国和巴西的贸易效率亦具有亮点和挑战。
贸易效率主要指的是贸易的便捷性、效益性和竞争力。
近年来,中巴贸易持续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这反映了两国间贸易的效率不断提升。
巴西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矿产品,而中国对巴西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和电子产品,这表明两国在贸易中的互补性较强。
由于两国间的地理和文化差异,贸易中的壁垒和障碍依然存在。
物流成本高、贸易文化和规范的差异以及语言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贸易效率。
中国和巴西两国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难题。
两国的贸易依然集中在传统的资源类产品上,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这意味着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贸易规模的扩大给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巴西的大规模森林砍伐和中国的大宗商品需求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加强跨国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促进中国和巴西间贸易的持续发展和提升贸易效率,双方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双方可以加强贸易合作的政策沟通和协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自贸区的建设。
加强两国企业间的合作,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加强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提高两国人员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有助于加深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中国和巴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不仅对双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有助于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市场机遇和挑战,促进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国和巴西的贸易潜力,并探讨如何提高双边贸易的效率。
中国和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相当密切。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与巴西的贸易额达到1070.5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巴西的进口额为723.05亿美元,对巴西的出口额为347.51亿美元。
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巴西则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巴贸易仍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这表明,中国和巴西的贸易潜力巨大,双方在经贸合作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和巴西在贸易领域具有较大的互补性。
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较为发达的制造业,而巴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发展中的农业、矿业等产业。
这为两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需要大量的能源、矿产品和农产品,而巴西则需要中国的工业品和技术设备。
由于两国在资源和产业结构上的差异,使得双方的经济互补性非常明显。
加强中巴贸易合作,有助于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互补,推动两国经济的协同发展。
中国和巴西在国际合作方面具有共同利益。
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巴西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发展目标。
双方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中开展了积极的合作,共同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
加强中巴贸易合作,不仅有助于增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基础,也有助于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这也反映了双方在国际合作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加强中巴经贸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虽然中巴贸易潜力巨大,但两国的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摘要:中国与巴西同属金砖五国成员,分别为亚洲和南美洲的最大发展中国家。
目前两国双边贸易取得了稳步发展。
本文主要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1-2003三年间以及2008和2010年中巴两国之间的SITC0类产品的贸易属于产业内贸易。
选取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标对中巴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以及对影响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的分析,得出中巴两国的综合贸易形式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产品差异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后对如何发展我国同巴西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拓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巴产业内贸易G-L指数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78-02引言目前,巴西已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0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533.77亿美元。
其中巴西从中国进口值为307.86亿美元,向中国出口值为2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60.2%和46.0%[1]。
两国的相互贸易不仅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同时对全球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通过研究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现状及概况,深入了解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其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得出相关结论。
一、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的现状1.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概况1.1中巴贸易的现状最近几年,中巴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之间的全局性、战略性和互利性合作日益增多。
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中国主要向巴西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品等,而巴西对中国出口主要是豆类产品、铁矿砂、机电产品、钢材、纸浆、汽车零件等[2]。
中国的工业品物美价廉,因此在巴西市场上很受欢迎。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中国和巴西是两个拥有巨大贸易潜力的国家,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潜力,并分析贸易效率。
一、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中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
两国地理位置相隔遥远,但却拥有共同的经济特征和各自的优势产业。
1.1 市场规模中国和巴西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市场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则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两国市场潜力巨大,消费能力强劲,为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 资源与产业互补中国和巴西在资源和产业方面具有互补性。
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和能源资源,尤其是铁矿石、大豆和石油等。
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具有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对大豆、铁矿石和石油等资源的需求量巨大。
双方在资源和产业上的互补性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3 投资合作中国和巴西在投资合作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企业在巴西设立的投资项目逐年增加,涉及多个领域,如能源、农业、制造业等。
巴西政府也鼓励和欢迎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
双方在投资合作上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
二、贸易效率贸易效率是衡量两国贸易互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贸易效率高意味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持贸易平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2.1 贸易结构中国和巴西的贸易结构以资源和制成品的贸易为主。
中国向巴西出口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和轻工产品等;巴西向中国出口主要是农产品、矿石和能源产品等。
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可以提高贸易效率,推动贸易规模的稳定增长。
2.2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制约贸易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和巴西在贸易壁垒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中国在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巴西则存在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
双方应加强合作,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效率。
2.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影响贸易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汇率的波动和汇率政策的合理性对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和巴西都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的稳定和合理性对贸易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随着中国和巴西之间的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两国的贸易额也趋于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中巴贸易的潜力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分析中巴贸易潜力和效率,并
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中巴贸易潜力巨大。
中国和巴西都是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而且两国的经济结
构互补性较强,贸易潜力很大。
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资源,而巴西则拥有丰
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
同时,巴西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拉美地区有很
高的影响力,这也为中巴贸易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巴贸易的效率需要提高。
当前中巴之间的贸易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
中巴双方在加强贸易和投资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交通和基础设施不足、产品质量和标
准不一致等。
另一方面,中巴合作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巴西对外资有限制,且中巴之间
的谈判还在进行中。
为了提高中巴贸易的效率,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建议。
首先,加强中巴之间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推动中巴之间的互利合作。
其次,解决交通和基础设
施不足的问题,加快中巴贸易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中巴应该寻求创新性的市场准入方式,提高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单一窗口的管理水平,增加贸易透明度和监管的法制性。
总结起来,中巴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两国在制定相应的合作战略和政
策上需要顾及国情和发展现实。
我们应该注重合作取得的成果,不断完善中巴合作机制,
将两国合作推向更高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建议、情况、方法、空间、领域、质量、增长、问题、战略、机制、密切、自主、充分、现代、平稳、良好、快速、开拓、合作、保持、统一、发展、建立、提出、发现、掌握、研究、措施、特点、安全、格局、地位、举措、基础、需要、利益、竞争力、政策、资源、能力、纽带、渠道、作用、规模、比重、结构、水平、秩序、关系、分析、包容、形成、拓展、拓宽、管理、维护、服务、帮助、解决、优化、崛起、振兴、促进、加强、扩大、创新、提《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同时也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巴西同为“金砖五国”之一,同为发展中大国、新兴市场国家。
近几十年来,中国与巴西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两国间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与巴西经济贸易仍然有良好的互补性,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两国经贸交往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我们详加研究中国与巴西贸易的贸易历史、贸易结构,并从中找出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基于对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研究,我们可以找出中国与巴西,乃至中国与各个与巴西类似的新兴发展中大国的贸易发展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国与巴西等新兴大国的贸易互惠之路。
一、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历程关于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史,周志伟介绍了1974年,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
同年,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额仅为1742万美元,除在1985年达到12亿美元外,在1993年之前基本维持在10亿美元之内。
1993年,中国与巴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年中巴贸易额增至10.8亿美元。
2009年3月,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出口市场;4月,中国取代美国保持70多年的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巴西也成为中国的第九大进品来源国,中国成为继葡萄牙、英国和美国之后,巴西历史上第4个最大贸易伙伴国①。
据巴西外贸秘书处最新统计,2013年,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833.3亿美元,增长10.4%。
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460.3亿美元,增长11.6%;巴西自中国进口373.0亿美元,增长8.9%;巴方顺差87.2亿美元,增长25.0%。
魏子清、徐子明介绍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程与中国与巴西的政治发展历程相类似,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疏离阶段,另一个是发展阶段。
疏离阶段始于16 世纪葡萄牙殖民时期与澳门的商船往来。
1881 年,巴西与清政府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互派使节,是拉丁美洲国家中较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1913 年,巴西政府承认了中华民国政府。
1949 年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后,巴西同中国大陆也断绝了外交关系,直至1973年,中国与巴西关系仍处于僵局。
此阶段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迟缓,只有少量的民间贸易往来。
发展阶段始于直至1973 年10 月,巴西出口商协会主席科丁纽受我国贸易促进会邀请,率工商代表团访华。
并于1993年,中国与巴西确立战略伙伴关系,自此中国与巴西贸易开始了前所①周专伟.巴西崛起和世界格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未有的发展①。
郑秉文等介绍了中国与拉美关系发展60年,中国与巴西关系是中国与拉美关系的重要一环,中国与巴西贸易关系主要经历了民间交往、政府建交、共同发展、平稳发展和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②。
董全英、毛在丽也介绍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发展历史和现状,也是主要从中国与巴西建交开始,至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始快速发展。
二、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结构的研究贸易结构是指某一时期贸易的构成情况,分为广义的贸易结构和狭义的贸易结构。
广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贸易结构。
狭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
一般称为商品贸易结构。
此文处主要介绍中国与巴西的狭义贸易结构,同时少量可能兼顾中国与巴西的广义贸易结构。
关于中国与巴西的贸易结构,国内大多数文献都是关于中国与巴西的贸易互补性研究,以及中国与巴西间的农产品,矿产品等大宗商品的贸易发展研究。
卫灵、王雯通过对中国与巴西贸易结构的公式测算,从中国与巴西贸易的结合度、中国与巴西贸易的集中度以及中国与巴西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历年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巴西出口贸易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对巴出口的依赖度;中国对巴西市场的开拓较为欠缺,对巴贸易仍有较大空间;近几年中国对巴西出口商品的集中度低于进口商品,中国出口巴西的产品较为多样化,近年来主要对巴西出口计算机、通讯技术、电视机、无线电讯设备零附件、焦炭及半焦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附件、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钢铁板材、DVD 机、针织服装、摩托车及自行车零件等商品。
巴西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是食品、烟草、饮料、原材料(非矿物燃料)、动植物油、脂和蜡;而中国的优势产品是机器交通设备、房屋装饰用品、家具寝具、箱包容器、服装、鞋帽、各种仪器和自动化设备等各种制成品。
由此证明,中巴两国贸易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对于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是十分有利的③。
周松介绍了中国与巴西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前景主要集中于农业领域、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合作领域、石油合作领域、基础设施合作领域、生物燃料合作领域。
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的主要贸易产品集中于农产品、矿产资源、石油等④。
《发展中巴经贸合作对策建议》课题组介绍了中国与巴西贸易产品集中,巴西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大豆及其制品、铁矿砂及冶金产品、石油原油及从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原油。
中国向巴西出口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煤、焦炭、纺织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等,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巴西出口商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但是量大值小的轻工纺织类商品仍占较大比重。
同时,两国间的能源合作刚刚开始起步,科技合作卓有成效,相互投资偏少⑤。
从①魏子清、徐之明.中国与巴西关系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问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3②郑秉文、孙洪波、岳云霞.中国与拉美关系60年:总结和思考[J].拉丁美洲研究,2009③卫灵、王雯.“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和中国-巴西双边贸易分析[J].当代财经,2010④周松.巴西经济增长前景和中国企业的机遇[J].天津经济,2011⑤《发展中巴经贸合作对策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巴西经贸合作的对策和建议[J].拉丁美洲研究,2007大部分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到,中国与巴西主要的合作领域集中在巴西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矿产、石油以及一部分高新技术行业,中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等等。
最新数据来看,矿产品、植物产品和食品饮料烟草是巴西的主要出口商品,2013年,出口额分别为537.1亿美元、361.1亿美元和302.8亿美元,占巴西出口总额的22.2%、14.9%和12.5%。
机电产品、矿产品和化工产品是巴西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2013年,合计进口1502.9亿美元,占巴西进口总额的62.7%。
其中,矿物燃料进口额为456.9亿美元,增长13.7%,占进口总额的19.1%。
中国与巴西贸易结构具有较少的竞争性,有更多的互补性。
三、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巴西政府对中国的反倾销以及巴西政府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陈玉峰介绍了中国与巴西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较多,中国与巴西贸易产品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竞争,其主要集中于服装、纺织品和玩具等中国具有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商品成本和产业集聚优势的行业。
同时,其提出中国与巴西进一步发展贸易关系的方法主要通过优化商品结构,减少双边贸易摩擦和进一步重视互补性贸易合作①。
马露萍介绍了,由于中国与巴西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的差异,在中巴贸易中,贸易结构的不对称使双方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对双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其在文章中提出解决贸易摩擦的方法对策,学会善用世贸规则,充分掌握市场信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对产品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比例提高,加强自主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两国学术、科技技术等方面的交流等等②。
董全英、毛在丽介绍了中国与巴西间贸易的特点及问题,双边贸易产品集中,中国与巴西贸易争端日趋激烈,中国与巴西铁矿石贸易存在问题中国没有定价权,中国与巴西间企业贸易存在资信问题等。
因此提出一些应对策略,提高中巴贸易结合度,利用双边供需结合点,拓宽投资与合作的领域,是扩大两国贸易规模的必要举措;我国出口企业和生产厂家应高度重视,积极应诉巴西的反倾销调查,中国企业更多地到巴西去投资建厂也可帮助中国克服与巴西的贸易磨擦。
我国各钢铁企业也应协调一致,加强合作,通过统一对外窗口共同维护企业利益,争取以最佳价格进口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各种原材料。
中国企业应学习和掌握要巴西当地语言和一些当地法律知识,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维护自身安全和企业利益,还应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不计成本的削价恶性竞争,维护企业形象③。
虽然,国内有关于中国与巴西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但大多都集中于巴西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或是在分析中国与巴西贸易互补性,特点时顺带浅析,难以形成全面而且综合的中国与巴西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四、中国与巴西贸易发展趋势①陈玉峰.中国-巴西双边贸易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产业经济,2012②马露萍.重商主义视角下中国与巴西的贸易摩擦分析[J].北方经济,2012③董全英、毛在丽.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刍议[J].市场纵横,2011通过回顾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关于中国与巴西农矿产品贸易与贸易互补性的研究很多,国内学者针对中国与巴西国际贸易的互补性研究比较活跃。
但是有关中国与巴西两国间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全面分析的研究不多,内容不够全面。
我们研究中国与巴西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中国与巴西国际贸易的结构以及中国与巴西间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中国与巴西贸易互惠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中巴贸易不仅符合中巴两国目前的经济利益,而且还符合中国在拉美发展的长远利益。
我国可以在发展与巴西贸易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疏通中国与拉美其他国家经贸合作的渠道。
因此,加强中巴贸易关系对我国与拉美其他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的拓展可以起到纽带作用,甚至可成为中国进入拉美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南方共同市场的重要门户,这有利于促进中国在拉美地区市场的多元化。
中巴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有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在国际问题上有着许多共识,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
事实上,两国都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协调与合作,减少摩擦,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在现有国际秩序下更多地参与到国际机制当中,获取应有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需要进一步打造“金砖四国”机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展现有所作为的一面。